蝙蝠和雷达课件
合集下载
蝙蝠和雷达 课件(共57张PPT)

yíng
荧
【生字释义】①微弱的光亮;②眼光迷乱。本课“荧光屏” 的“荧”应取义项①。 【辨字组词】荧(荧光)(荧屏) 萤(yíng)(萤火虫) 【巧记有方】上面草(艹),隔着盖(冖),烧(火)不了。 【例句展示】只见荧光屏上出现一个亮点,随后亮点越变越 大。 【书写指导】“艹”不宜过宽;“冖”较宽托上而盖下; “火”的撇捺舒展。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 “蝙蝠、清朗”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清楚介绍三次试 验的过程。(重点) 3.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 系,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与探究的兴趣。 (难点)
要求会写的字
biān
蝙
【读音提醒】不要读成“biǎn”。 【生字释义】[蝙蝠]哺乳动物,头和身体的样子像老鼠。 前后肢都有薄膜和身体连着,夜间在空中飞,捕食蚊、蛾等。 【辨字组词】蝙(蝙蝠) 偏(piān)(偏要)(偏爱)(偏心) 【巧记有方】虫子扁扁。 【例句展示】一只蝙蝠不小心飞进了我家。 【谚语链接】夜蝙蝠搁不住太阳照。 【歇后语】耗子等蝙蝠——白熬夜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扁”的竖撇长伸至“虫”下。
é
蛾
【生字释义】像蝴蝶的昆虫,静止时,翅左右平放。 【辨字组词】蛾(飞蛾)(蛾子)(蚕蛾) 娥(é)(娥眉)(宫娥)(娇娥) 【巧记有方】虫儿飞到我身旁。 【例句展示】在夏天的夜晚乘凉时,我们经常看见飞蛾扑向 路灯。 【成语在线】飞蛾扑火 【谚语链接】蛾蚪害头疼——混身是病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我”略瘦长,斜钩起笔较高。
fú
蝠
【生字释义】[蝙蝠]哺乳动物,头和身体的样子像老鼠。 前后肢都有薄膜和身体连着,夜间在空中飞,捕食蚊、蛾等。 【辨字组词】蝠(蝙蝠) 幅(fú)(幅度)(一幅)(振幅) 【巧记有方】“一”“口”“田”里闹“虫”灾。 【例句展示】科学家通过研究蝙蝠的探路方法发明了雷达。 【歇后语】蝙蝠看太阳——傻了眼 【书写指导】“虫”的中竖起笔较高;右下“田”的第一笔 写在竖中线上。
《蝙蝠和雷达》PPT课件_人教版52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内容 诗人把深秋特有的景色与人物委婉
、惆怅的相思之情交融在一起,渲染了全诗的迷离氛围,营造出一种空灵缥缈的意境。
本文描绘了三峡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情怀。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手法 以白描手法勾勒塞外边关图,雄浑沉郁。上片着重写景,极力表现了边塞风光的奇异独特,渲染了边塞的肃杀、荒漠寂寥,从而为下
6 蝙蝠和雷达
6.蝙蝠和雷达
第一课时
6 蝙蝠和雷达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认识图片上的事物吗?谁来给大家介绍一 下它们的情况?蝙蝠和雷达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那他们 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我们一块儿来学习6课。
6 蝙蝠和雷达
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蝙、蝠、启、即、锐、系、铛、 蝇、证、揭、障、荧、屏
“蝙、蝠、蝇”的偏旁都是虫字旁;如“蝙”不能读成 “piān”,“锐”翘舌音要读准 “荧”要与“萤”要区别开 。
军与征夫渴望建功立业却思乡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
内容 首联写景又写事,首句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次句借铠甲金光闪烁显示守军威武雄壮。颔联从听觉和视觉两
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颈联写部队夜袭和浴血奋战的场面。尾联引用典故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
王维,字摩诘,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有“诗佛”之称,与孟浩然并称“王孟”。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
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为写江水作铺垫。既揭示水流急速的原因,又使急流和峻岭相互映衬,形成一幅险峻壮奇的图画。
6 蝙蝠和雷达
科学家揭开了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后,就模仿它来发明了雷达。那么雷
《蝙蝠和雷达》课件(共20张PPT)

1
2
3
4பைடு நூலகம்
5
6
7
8
下一张
清朗的夜空出现两个亮点,越 来越近,才看清楚是一红一绿的两 盏灯。接着传来了隆隆声,这是一 架飞机在夜航。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 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 得到了启示。
蝙蝠是在夜里飞行,还能捕捉飞 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 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 电线,它也能灵巧的避开。难道它的眼 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 有的东西吗?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办法,给飞 机装上了雷达。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 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 显示在荧光屏上。驾驶员从雷达的荧光 屏上,能够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 所以飞机在夜里飞行也十分安全。
学习小窍门: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方法一 抓住课文的题目联系课文进行概括。 方法二 把课文各部分的意思连起来概括。
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 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 合起来探路的。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 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 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人的耳朵 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 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 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 向。
荧光屏
说说这课堂课你学到了什么 或者有什么感受吧?
说说你了解的仿生 学的事例?
作业:收集一篇有关仿生学的文章。
再见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一百多年前,科 学家做了一次试验。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 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着许多铃铛。他们把 蝙蝠的眼睛蒙上,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飞了 几个钟头,铃铛一个也没响,那么多的绳子, 它一根也没碰着。
《11.蝙蝠和雷达》完美版-PPT课件

2.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 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揭开了什么秘密?
Page 23
蝙蝠一边飞,一边从(嘴) 里发出( 超声波 ),遇到 (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 它的( 耳朵 )里,蝙蝠就立 刻( 改变飞行的方向 )。
Page 24
超声波 向前推进 反射回来 改变飞行的方向
2021
25
蝙蝠这个本领很高超,它用喉咙 发出超声波,通过嘴和鼻子发射出去, 然后用耳朵接受回声。在一秒钟内, 它可以发出250组超声波,在同一时 间里,还能准确地接受和分辨同等数 量的回声。利用声纳,它能辨别物体 是大是小,是方是圆,是远是近,是 死是活,是昆虫还是树木等。
雷达 和 蝙蝠
蝙蝠是哺乳动物, 头部和躯干像老鼠 ,有黑褐色细毛, 四肢和尾部有皮质 的膜,夜间在空中 飞翔,吃蚊、蛾等 昆虫。视力很弱, 靠本身发出的超声 波引导飞行。休息 时用爪倒挂在屋檐 下或树下,冬季在 隐Pag藏e 2 的地方冬眠。
蝙蝠
雷达
Page 3
雷达是利用极短 的无线电波进行探测 的装置。可用来测定 目标的方向、距离、 大小等,在使用上不 受气候条件的影响, 它广泛应用于军事、 天文、气象、航海、 航空等方面。
剧院、北京火车站以及
其他很多著名建筑,屋
顶都采用了这种“薄壳
结构”。
34
鸟能够在空中飞翔, 人类发明了飞机
2021
35
从鱼类的鳍,人类发明了桨
2021
36
同学们,其实人类的许多发明 创造,都是从动物身上得到启 示的。你知道还有哪些发明创 造是从生物身上得到启示的? 联系实际畅谈。
2021
37
▪ 萤火虫-----人工冷光 ▪ 动物的爪子------现代起重机的挂钩 ▪ 螳螂臂,或锯齿草------锯子 ▪ 龙虾-------气味探测仪 ▪ 鲨鱼-----泳衣 ▪ 鱼------潜水艇 ▪ 变色龙——迷彩服 ▪ 鲸鱼——流线型轮船
揭开了什么秘密?
Page 23
蝙蝠一边飞,一边从(嘴) 里发出( 超声波 ),遇到 (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 它的( 耳朵 )里,蝙蝠就立 刻( 改变飞行的方向 )。
Page 24
超声波 向前推进 反射回来 改变飞行的方向
2021
25
蝙蝠这个本领很高超,它用喉咙 发出超声波,通过嘴和鼻子发射出去, 然后用耳朵接受回声。在一秒钟内, 它可以发出250组超声波,在同一时 间里,还能准确地接受和分辨同等数 量的回声。利用声纳,它能辨别物体 是大是小,是方是圆,是远是近,是 死是活,是昆虫还是树木等。
雷达 和 蝙蝠
蝙蝠是哺乳动物, 头部和躯干像老鼠 ,有黑褐色细毛, 四肢和尾部有皮质 的膜,夜间在空中 飞翔,吃蚊、蛾等 昆虫。视力很弱, 靠本身发出的超声 波引导飞行。休息 时用爪倒挂在屋檐 下或树下,冬季在 隐Pag藏e 2 的地方冬眠。
蝙蝠
雷达
Page 3
雷达是利用极短 的无线电波进行探测 的装置。可用来测定 目标的方向、距离、 大小等,在使用上不 受气候条件的影响, 它广泛应用于军事、 天文、气象、航海、 航空等方面。
剧院、北京火车站以及
其他很多著名建筑,屋
顶都采用了这种“薄壳
结构”。
34
鸟能够在空中飞翔, 人类发明了飞机
2021
35
从鱼类的鳍,人类发明了桨
2021
36
同学们,其实人类的许多发明 创造,都是从动物身上得到启 示的。你知道还有哪些发明创 造是从生物身上得到启示的? 联系实际畅谈。
2021
37
▪ 萤火虫-----人工冷光 ▪ 动物的爪子------现代起重机的挂钩 ▪ 螳螂臂,或锯齿草------锯子 ▪ 龙虾-------气味探测仪 ▪ 鲨鱼-----泳衣 ▪ 鱼------潜水艇 ▪ 变色龙——迷彩服 ▪ 鲸鱼——流线型轮船
《蝙蝠和雷达》最新ppt课件

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 老师如何针对课文提出问题 .
34
① 晴朗的夜空出现两个亮点,越来越 近,才看清楚是一红一绿的两盏灯。接着 传来了隆隆声,这是一架飞机在夜航。
蝙蝠和 雷达有什么 关系呢?
雷达是根据蝙蝠发明的
课文的批注问题,从 课文题目 的角度进行提问。
35
②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是怎么做 到安全飞行的呢?原来是人们从蝙 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54
昆虫的眼睛是复眼,人 们根据昆虫眼睛的原理,制 造出了“蝇眼照相机”,一 次就能照出千百张相同的相 片。这种照相机已经用于印 刷制版,大大提高了工效和 质量。
55
阅读策略 提问的目的
提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也是调 动学生阅读的主动性。
56
提问的角度
有的问题是针对课文内容提出的,有的问题 是针对课文的写法提出的,有的问题是针对读课 文后得到的启示提出的。
19
~~~~~~~~~~~~~~~~~~ ~~~~~~~~~~~~~~~~~~~~~
并标出自然段序号
20
阅读时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提出自己的问题。
21
可标注在旁边
22
也可写在文后
23
视频
蝙蝠和雷达
点击下一页
24
分小组整理问题清单,想一想可以从哪些 角度提问。
25
1 对课文内容提问 2 对课文的写法提问 3 对课文的主题提问
64
板书设计
蝙
(研究) 蝙蝠
嘴
超声波
蝠
耳朵
和 (启示)
雷 达
天线
(发明) 雷达
无线电波
荧光屏
障碍物 障碍物
主题概括
课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实验,揭开 了蝙蝠能在夜间安全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 到启发,给飞机装上了雷达,解决了飞机在 夜间飞行的问题。
蝙蝠和雷达 课件(共20张PPT)

实验结论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么配合起来探路的?快速读第7自然段,动手画出有关句子,并把句子读一读。 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作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学习第7自然段
科学家们发现蝙蝠夜间能安全飞行的秘密容易吗?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来?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1.说一说:我从( )身上得到启示,想发明( )。 如:我从变色龙身上得到启示,想发明变色纸尿裤,如果婴儿小便了,就显示蓝色,如果婴儿拉臭臭了,就显示红色,大大方便了家长。 2.推荐课外书籍:《开心小博士--奇妙的仿生学》。
拓展延伸
同学们,动物、植物都是我们人类的好老师,只要我们对周围的事物多观察,勤思考,也一定会有更多的发明和发现,说不定你就是未来的科学家呢!
课堂小结
1.自读课文,尝试提出问题,并写在书上。 2.四人一个小组,交流你们各自的问题,列出问题清单。 (1)蝙蝠为什么能在夜间飞行,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呢? (2)夜间飞行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呢? (3)科学家做了几次试验? (4)在什么环境下做的试验,分别是怎么做的,结果怎么样?得出了什么结论? (5)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么配合起来探路的? (6)科学家们发现蝙蝠夜间能安全飞行的秘密容易吗? …… 3.小组交流讨论这些问题,也可以把这些问题提出来,跟全班同学一起交流讨论。还是解决不了的我们下一节课继续探究。
尝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质疑
即
蚊
达
科
绳
竖
横
系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么配合起来探路的?快速读第7自然段,动手画出有关句子,并把句子读一读。 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作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学习第7自然段
科学家们发现蝙蝠夜间能安全飞行的秘密容易吗?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来?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1.说一说:我从( )身上得到启示,想发明( )。 如:我从变色龙身上得到启示,想发明变色纸尿裤,如果婴儿小便了,就显示蓝色,如果婴儿拉臭臭了,就显示红色,大大方便了家长。 2.推荐课外书籍:《开心小博士--奇妙的仿生学》。
拓展延伸
同学们,动物、植物都是我们人类的好老师,只要我们对周围的事物多观察,勤思考,也一定会有更多的发明和发现,说不定你就是未来的科学家呢!
课堂小结
1.自读课文,尝试提出问题,并写在书上。 2.四人一个小组,交流你们各自的问题,列出问题清单。 (1)蝙蝠为什么能在夜间飞行,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呢? (2)夜间飞行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呢? (3)科学家做了几次试验? (4)在什么环境下做的试验,分别是怎么做的,结果怎么样?得出了什么结论? (5)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么配合起来探路的? (6)科学家们发现蝙蝠夜间能安全飞行的秘密容易吗? …… 3.小组交流讨论这些问题,也可以把这些问题提出来,跟全班同学一起交流讨论。还是解决不了的我们下一节课继续探究。
尝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质疑
即
蚊
达
科
绳
竖
横
系
26-蝙蝠和雷达(完整)PPT课件

1、启示: 启发指示,使有所领悟。
2、查字典比较“试验”和“实验”。
试验:为了查查看看某事的结果或某物的性能而从事某 种活动。 实验:为了检验某种科学理论或假设而进行某种操 作或从事某种活动。
2021
作业:
1、抄写词语。
雷达 避开 敏锐 模仿 超声波
障碍物 荧光屏 横七竖八
2、照样子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
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今天是星期一,学校里怎么一个学生也没有
呢?
。
3、课外收集资料,说说事物之间有什么联系,又是
怎样联系的?
2021
选词填空: 试验 实验
科学家经过反复( 试)验,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 夜间飞行的秘密。
常识课上,老师为我们做了“火烧纸杯”的 (实验),看得我们目瞪口呆。
试第
结果
验 二 蒙住蝙蝠的 蝙蝠就像没头苍蝇
情 次 __耳___朵_____
况 验
似的到处乱撞,挂 在绳子上的铃铛响 个不停。
2021
读课文,完成第三次试验记录表。
试验条件
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
许多绳子,绳子上系着许多铃铛。
试第
结果
验 三 蒙住蝙蝠的 蝙蝠就像没头苍蝇
嘴 情 次 __________
况试 验
似的到处乱撞,挂 在绳子上的铃铛响 个不停。
2021
根据三次试验的内容,分别用“证明”一词说一句话。
试验条件
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
第一次 试验
上系着许多铃铛。 结果蝙蝠飞了几个钟头,铃铛一个也没响,
蒙住蝙蝠的眼睛 那么多的绳子,它一根也没碰着。
试
2、查字典比较“试验”和“实验”。
试验:为了查查看看某事的结果或某物的性能而从事某 种活动。 实验:为了检验某种科学理论或假设而进行某种操 作或从事某种活动。
2021
作业:
1、抄写词语。
雷达 避开 敏锐 模仿 超声波
障碍物 荧光屏 横七竖八
2、照样子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
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今天是星期一,学校里怎么一个学生也没有
呢?
。
3、课外收集资料,说说事物之间有什么联系,又是
怎样联系的?
2021
选词填空: 试验 实验
科学家经过反复( 试)验,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 夜间飞行的秘密。
常识课上,老师为我们做了“火烧纸杯”的 (实验),看得我们目瞪口呆。
试第
结果
验 二 蒙住蝙蝠的 蝙蝠就像没头苍蝇
情 次 __耳___朵_____
况 验
似的到处乱撞,挂 在绳子上的铃铛响 个不停。
2021
读课文,完成第三次试验记录表。
试验条件
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
许多绳子,绳子上系着许多铃铛。
试第
结果
验 三 蒙住蝙蝠的 蝙蝠就像没头苍蝇
嘴 情 次 __________
况试 验
似的到处乱撞,挂 在绳子上的铃铛响 个不停。
2021
根据三次试验的内容,分别用“证明”一词说一句话。
试验条件
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
第一次 试验
上系着许多铃铛。 结果蝙蝠飞了几个钟头,铃铛一个也没响,
蒙住蝙蝠的眼睛 那么多的绳子,它一根也没碰着。
试
《蝙蝠和雷达》PPT课件

1。由令人讨厌的苍蝇,仿制成功一种十分奇特 的小型气体分析仪。已经被安装在宇宙飞船的 座舱里,用来检测舱内气体的成分。 2。水母的顺风耳,仿照水母耳朵的结构和功能, 设计了水母耳风暴预测仪,能提前15小时对风 暴作出预报,对航海和渔业的安全都有重要意 义。 3。现代起重机的挂钩起源于许多动物的爪子。
雷达的天线就 像蝙蝠的(
嘴
)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发出的超声波 )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耳朵 )
资料袋
自然界中生物奇特本领,常常引起人们 的浓厚兴趣。比如,青蛙的眼睛非常奇怪, 它们看活动的东西很敏锐,可是对静止的 东西却是“视而不见”,人们从青蛙的眼 睛得到启示,发明了“电子蛙眼”。机场 的指挥人员在电子蛙眼的帮助下,能更加 准确地指挥飞机的降落。人们研究生物某 些器官的构造和功能,从中得到启示并进 行模仿,研制成功新的仪器、机械,于是 产生了一门科学,就是仿生学。
11、蝙蝠和雷达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 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 身上得到了启示。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 飞机装上了雷达。
以昆虫为食的蝙蝠在不同程度上都有回声定位系统, 因此有“活雷达”之称。借助这一系统,它们能在完全 黑暗的环境中飞行和捕捉食物,在大量干扰下运用回声 定 位,发出超声波信号而不影响正常的呼吸。如果碰 到障碍物或飞舞的昆虫时,这些超声波就能反射回来, 然后由它们超凡的大耳廓所接收,使反馈的讯 息在它 们微细的大脑中进行分析。这种超声波探测灵敏度和分 辨力极高,使它们根据回声不仅能判别方向,为自身飞 行路线定位,还能辩别不同的昆虫或障碍物,进 行有 效的回避或追捕。蝙蝠就是靠着准确的回声定位和无比 柔软的皮膜,在空中盘旋自如,甚至还能运用灵巧的曲 线飞行,不断变化发出超声波的方向,以防止昆虫 干 草。 5。苍耳属植物获取灵感发明了尼龙搭扣。 6。嗅觉灵敏的龙虾为人们制造气味探测仪提 供了思路。 7。壁虎脚趾对制造能反复使用的粘性录音带 提供了令人鼓舞的前景。 8。贝用它的蛋白质生成的胶体非常牢固,这 样一种胶体可应用在从外科手术的缝合到补 船等一切事情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蝙蝠和雷达
6
蝙蝠和雷达
7
晴朗的夜空出现两个亮点,越来越近, 才看清楚是一红一绿的两盏灯。接着传来 了隆隆声,这是一架飞机在夜航。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 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蝙蝠和雷达
8
蝙蝠
蝙蝠和雷达
9
26 蝙蝠和雷达
蝙蝠和雷达
10
雷 达
测定目标位置的无线电装置或系统。
蝙蝠和雷达
14
蝙蝠和雷达
15
蝙蝠和雷达
16
科学家摹仿蝙蝠探路的方法, 给飞机装上了雷达。雷达通过天线 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 物就反射回来,显示在荧光屏上。 驾驶员从雷达的荧光屏上,能够看 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 在夜里飞行也十分安全。
蝙蝠和雷达
17
蝙蝠和雷达
18
( 天线)
开。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 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蝙蝠和雷达
23
A、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 上系着许多铃铛。
B、蝙蝠飞了几个钟头,铃铛一个也没响,那么多 的绳子,它一根也没碰着。
C、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 的铃铛响个不停。
D、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 间飞行的秘密。
发出的信号被物体弹回,形成了根据物体性质不
同而有不同声音特征的回声。然后蝙蝠在分析回
声的频率、音调和声音间隔等声音特征后,决定
物体的性质和位置。
蝙蝠和雷达
3
蝙蝠大脑的不同部分能截获回声信号的不同成分。
蝙蝠大脑中某些神经元对回声频率敏感,而另一些则对二 个连续声音之间的时间间隔敏感。大脑各部分的共同协作 使蝙蝠做出对反射物体性状的判断。
蝙蝠用回声定位来捕捉昆虫的灵活性和准确性,是非
常惊人的。有人统计,蝙蝠在几秒钟内就能捕捉到一只昆
虫,一分钟可以捕捉十几只昆虫。同时,蝙蝠还有惊人的
抗干扰能力,能从杂乱无章的充满噪声的回声中检测出某
一特殊的声音,然后很快地分析和辨别这种声音,以区别
反射音波的物体是昆虫还是石块,或者更精确地决定是可
食昆虫,还是不可食昆虫。当2万只蝙蝠生活在同一个洞
蝙蝠和雷达
24
蝙蝠和雷达
25
仿生学 模仿生物系统的原理来建造技术系统,或
( )。
嘴
雷达的 ( 无线)电波相当于蝙蝠的 ( )。 超声波
( )荧光屏
( )。
耳朵
蝙蝠和雷达
19
理解词语:证明 证明:用可靠的事实来表明结论的真实性。
蝙蝠和雷达
20
试验条件 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 系上许多铃铛,让蝙蝠在这间屋子里飞。
试 第一次 蒙住蝙蝠的 眼睛
验 试验 结果 铃铛一个也没响,绳子一根也没有
蝙蝠和雷达
11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完成填空:
蝙蝠在夜里飞行,不仅能( ),
而且(
),即使(
)。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发现( )。
科学家摹仿(
),给飞机装上了
( )。
蝙蝠和雷达
12
蝙蝠在夜里飞行,不仅能(捕捉飞蛾 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 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 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科学家经 过反复试验,终于发现了(蝙蝠能在夜里 飞行的秘密)。于是,科学家摹仿(蝙蝠 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
蝙蝠是唯一能飞的哺乳类动物(还有一
些哺乳类动物,如飞鼠,只能滑行)。在大 约900种不同的蝙蝠中,有一半以上依赖于回 声定位来发现飞行中的障碍物,寻找回巢的 路以及捕获猎物。
蝙蝠和雷达
1
这种类似于雷达的回声定位具体是怎么 回事呢?原来,蝙蝠在飞行的时候,喉部内 能够产生超声波,超声波通过口腔发射出来。 当超声波遇到昆虫或障碍物而反射回来时, 蝙蝠能够用耳朵接收,并能判断探测目标是 昆虫还是障碍物,以及距离它有多远。人们 通常把蝙蝠的这种探测目标的方式,叫做 “回声定位”。
1、启示: 启发指示,使有所领悟。
2、查字典比较“试验”和“实验”。 试验:为了查看某事的结果或某物的性能而从事某 种活动。 实验:为了检验某种科学理论或假设而进行某种操 作或从事某种活动。
蝙蝠和雷达
22
蝙蝠在夜里飞行,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
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 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
情
碰着。
况 第二次 塞住蝙蝠的 耳朵
试验 结果 蝙蝠到处乱撞,铃铛响个不停。
第三次 封住蝙蝠的 嘴巴 试验 结果 蝙蝠到处乱撞,铃铛响个不停。
试验结论 蝙蝠夜间飞行,靠的不是眼睛,
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蝙蝠和雷达
21
小结:科学家从蝙蝠探路的试验和研究得到 启示,发明了雷达,这就是蝙蝠与雷达的联系, 所以课题要用“和”来连接。
落到水面把鱼抓住。食鱼蝠的探测本领,引起了军事科学
家的注在已经知道,许多农业害虫
一听到蝙蝠的呼叫就会仓皇逃命,于是人们便想模仿蝙蝠
的声音来驱赶害虫。
蝙蝠和雷达
5
根据蝙蝠超声定位器的原理,人们
还仿制了盲人用的“探路仪”。这种探 路仪内部装有一个超声波发射器,盲人 带着它可以发现电杆、台阶、桥上的人 等。如今,有类似作用的“超声眼镜” 也已经研制成功。
穴里时,也不会因为空间的超声波太多而互相干扰。蝙蝠
回声定位的精确性和抗干扰能力,对于人们研究提高雷达
的灵敏度和抗干扰能力,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蝙蝠和雷达
4
蝙蝠的分辨能力也是惊人的。如有一种在热带生活、
专吃鱼的食鱼蝠,常常在水面上飞行觅食。当它在水面上
飞过时,就向水里发射超声波。尽管超声波遇到鱼体反射
回来的信号非常微弱,但食鱼蝠仍能听到回声,并迅速降
蝙蝠和雷达
13
科科学学家家经经过过反反复复研试究验,,终终于于发发现现了了蝙蝙 蝠蝠能能在在夜夜里里飞飞行行的的秘秘密密。。它一边飞,一边 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做超声 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 能听见。超声波就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 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 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蝙蝠和雷达
2
蝙蝠在寻食、定向和飞行时发出的信号是由
类似语言音素的超声波音素组成。蝙蝠必须在收 到回声并分析出这种回声的振幅、频率、信号间 隔等的声音特征后,才能决定下一步采取什么行 动。
靠回声测距和定位的蝙蝠只发出一个简单的
声音信号,这种信号通常是由一个或二个音素按
一定规律反复地出现而组成的。当蝙蝠在飞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