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疾病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

合集下载

呼吸内科学双语教学的体会与思考

呼吸内科学双语教学的体会与思考

具 有很 高 的病 死 率 。据 统 计 呼 吸 系 统 疾 病 ( 癌 除 肺
教学 工作 , 学 生在 掌握 先进 呼 吸专 业 知识 的 同时 , 使 提高 其 呼吸专 业 外 语 应 用 能 力 , 加快 整 体 医学 教 以
育与世 界 接轨 的进 程 , 利 于促进 提 升我 国呼 吸学 科 有
良好 的成 绩 。在 呼吸 内科 教 学领 域 ,开展 双 语 教育 ,
教 师采 用英 语 和 汉 语 两 种 语 言 授 课 ,其 比例 因 学 生 英语 水 平 以及学 生接 触双 语教 学 的时 间长短 而 各异 。
展 , 全 球一 体 化 的进 程 中 , 求 我们 医务 工作 者 , 在 要

双 语 教 学 的 涵 义
双 语 教 学 ( in u l ec ig 或 称 双 语 教 育 ( i bl ga t hn ) i a b—
l g a eu a o ) 一个 把 两种语 言作 为 教学 媒 介语 i ul dctn 是 n i
的系 统 。具体 为 在教 学 里 运 用 第 二 种语 言 或外 语 进
面临 同样 的问题 , 方面教 育 工作 者需 要运 用熟 练 的 一
专 业英 语进 行 国际交 流 , 另一 方面包 括 医学 生在 内的
未来 医 学工作 者 也需 要 了解掌 握世 界最 新知 识 , 步 逐
握 2种语 言 , 通 过两 种语 言 的教学 掌握 专业 知 识 的 并
最终 目标 。在 我 国双语 教 学一般 定 位为 汉语 和英 语 , 并在 此 基础 上兼 顾 其 他语 种 。双语 教 学 现 已 成 为 教
要求 我们 培养 具 有 双语 素质 的高 层 次 医学 人 才 ,以

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有哪些

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有哪些

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有哪些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有哪些》的内容,具体内容: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病变在气管、支气管、肺部及胸腔,病变轻者多咳嗽、胸痛、呼吸受影响,重者呼吸困难、缺氧,甚至呼吸衰竭而致死。

下面我给大家详细讲解相关知识吧。

...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病变在气管、支气管、肺部及胸腔,病变轻者多咳嗽、胸痛、呼吸受影响,重者呼吸困难、缺氧,甚至呼吸衰竭而致死。

下面我给大家详细讲解相关知识吧。

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哮喘病哮喘病英文:bronchial asthma,简称哮喘,俗称"吼病",祖国医学称"哮证",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在易感者中此种炎症可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或凌晨发生;此类症状常伴有广泛而多变的呼气流速受限,但可部分地自然缓解或经治疗缓解;此种症状还伴有气道对多种刺激因子反应性增高。

根据权威机构济南哮喘病医院哮喘病可分类为: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哮喘、药物性哮喘、老年性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慢性哮喘、运动性哮喘、儿童性哮喘等十几类。

气管炎气管炎(chronic bronchitis)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的气管、支气管粘膜炎性变化,粘液分泌增多,临床上以长期咳嗽、咯痰或伴有喘息为主要特征。

本病早期症状较轻,多在冬季发作,春暖后缓解,且病程缓慢,故不为人们注意。

晚期病变进展,并发阻塞性肺气肿时,肺功能遭受损害,影响健康及劳动力极大。

本病为中国常见多发病之一,几十年临床数据表明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吸烟患者明显高于不吸烟患者,在中国患病率北方高于南方,农村较城市发病率稍高。

支气管炎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非特异性炎症。

多数是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根据流行病学的调查,主要为鼻病毒、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及风疹病毒等。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及成因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及成因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及成因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病变在气管、支气管、肺部及胸腔,病变轻者多咳嗽、胸痛、呼吸受影响,重者呼吸困难、缺氧,甚至呼吸衰竭而致死。

在城市的死亡率占第3位,而在农村则占首位。

更应重视的是由于大气污染、吸烟、人口老龄化及其他因素,使国内外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包括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支气管哮喘、肺癌、肺部弥散性间质纤维化,以及肺部感染等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有增无减。

主要相关因素一、呼吸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疾病的关系呼吸系统在人体的各种系统中与外环境接触最频繁,接触面积大。

成年人在静息状态下,每日有12000L气体进出于呼吸道,在3亿-亿肺泡(总面积约100m2)与肺循环的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从外界环境吸取氧,并将二氧化碳排至体外。

在呼吸过程中,外界环境中的有机或无机粉尘,包括各种微生物、异性蛋白过敏原、尘粒及有害气体等皆可吸入呼吸道肺部引起各种病害。

其中以肺部感染最少为常见,原发性感染以病毒感染最多见,最先出现于上呼吸道,随后可伴发细菌感染;外源性哮喘及外源性变应性肺泡炎;吸入生产性粉尘所致的尘肺,以、煤矽肺和石棉肺最为多见;吸入水溶性高的二氧化硫、氯、氨等刺激性气体会发生急、慢性呼吸道炎和肺炎,而吸入低水溶性的氮氧化合物、光气、硫酸二甲酯等气体,损害肺泡和肺毛细血管发生急性肺水肿。

肺有两组血管供应,肺循环的动、静脉为气体交换的功能血管;体循环的支气管动、静脉为气道和脏层胸膜等营养血管。

肺与全身各器官的血液及淋巴循环相通,所以皮肤、软组织疖痈的菌栓、栓塞性静脉炎的血栓、的癌栓,可以到达肺,分别引起继发性肺脓肿、肺梗塞、转移性肺癌。

消化系统的肺癌,肺部病变亦可向全身播散,如肺癌、肺结核播散至骨、脑、肝等脏器;同样亦可在肺本身发生病灶播散。

肺循环的血管与气管-支气管同样越分越细,细小动脉的截面积大,肺毛细血管床面积更大,且很易扩张。

因此,肺为一个低压(肺循环血压仅为体循环血压的1/10)、低阻、高容的器官。

湖南师范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自命题考试大纲 内科学-硕士自命题考试大纲(026附属张家界医院)

湖南师范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自命题考试大纲  内科学-硕士自命题考试大纲(026附属张家界医院)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考试科目名称:内科学考试内容及要点:一、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考试目标如下:1.掌握呼吸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疾病的关系2.影响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相关因素3.呼吸系统常见病症的临床表现及诊断(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掌握病因和发病机制2.掌握上感的病理4.掌握上感的一般临床表现5.掌握实验检查6.掌握上感的治疗7.掌握预防措施(二)急性气管-支气管炎1.掌握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2.掌握临床表现3.掌握实验室和其它辅助检查4.掌握诊断与鉴别诊断5.掌握治疗原则6.掌握预防措施(三)细菌性肺炎1.肺炎链球菌肺炎1.1掌握病因和发病机制1.2掌握典型病理改变分四期:充血期.红色肝变期.灰色肝变期.消散期。

消散后肺泡结构恢复正常。

1.3掌握其临床表现:全身症状.呼吸道症状.肺实变体征(触:语颤增强.叩:浊音.听:病理性支气管呼吸音.语音传导增强)1.4掌握肺炎链球菌肺炎的并发症:重症肺炎定义及诊断依据。

1.5实验室检查:血象.痰及X线检查(累及段叶,大片均匀密度增高影.支气管气道征)。

1.6诊断与鉴别诊断:注意与支原体.衣原体肺炎的鉴别,后者以喘憋为明显。

1.7治疗:加强护理和支持疗法,抗菌素应用(选药.疗程热退后3-5天)。

重症肺炎治疗原则.措施。

2.葡萄球菌肺炎2.1掌握病因和发病机理: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G+)为主,其致病力强。

2.2病理:化脓性感染2.3掌握其临床表现:中毒症状严重(咳粉红色乳状痰和脓血痰),易出现呼吸.循环衰竭。

2.4 X线检查特点:病灶多样性2.5诊断:临床症状加实验室检查(主要是细菌学检查)2.6治疗:抗菌素的选用。

(耐青霉素酶的β-内酰胺类)掌握其他病原体所致肺炎:(1)肺炎支原体肺炎(2)肺炎衣原体肺炎(3)病毒性肺炎(4)真菌性肺炎(5)卡氏肺囊虫肺炎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四)肺脓肿1.掌握肺脓肿的病因和发病机理2.好发部位:(右上叶后段,下叶背段)。

【PPT】贵阳医学院内科学教研室呼吸科(精)

【PPT】贵阳医学院内科学教研室呼吸科(精)
下包括气道为下呼吸等。
传导性气道从气道0级-19级,不进行气体交换,
只传导气体。
20级开始为膜性气道,可进行气体交换。
肺小叶的开口相当于23级终末细支气管。
贵阳医学院内科学教研室呼吸内科
2、肺有两组血管供应
肺循环动静脉为气体交换的功能血管。 体循环的支气管动静脉为气道和脏层胸膜的 营养血管。
贵阳医学院内科学教研室呼吸内科
贵阳医学院内科学教研室呼吸内科
5、细胞吞噬:肺泡巨噬细胞,多形核粒细胞。 6、免疫功能:B细胞分泌IgA、IgM、T细胞介 导的迟发型变态反应等。 各种原因引起的防御功能下降或外界 的刺激过强,均可引起呼吸系统的损伤及病 变。
贵阳医学院内科学教研室呼吸内科
三、影响呼吸系统疾病的 主要相关因素
1、大气污染和吸烟 ①空气中降尘或二氧化硫增多时,慢支急性发作 明显增加;二氧化硅、煤尘、棉尘可引起各 种尘肺;工业废气中致癌物质是肺癌发病率 增加的重要原因。 ②吸烟:是小环境的主要污染源,是慢性阻塞性 肺疾病和肺癌发病率增加的重要因素。
贵阳医学院内科学教研室呼吸内科
2、咳痰 细菌感染:脓痰 ①大量黄脓痰:见于肺脓肿或支气管扩张 ②铁锈色痰:见于肺炎链球菌肺炎 ③脓痰伴恶臭:见于大肠杆菌肺炎
贵阳医学院内科学教研室呼吸内科
④红棕色胶冻样痰:肺炎克雷白杆菌肺炎 ⑤粉红色泡沫痰:急性肺水肿 ⑥果酱样痰:肺吸虫病
贵阳医学院内科学教研室呼吸内科
贵阳医学院内科学教研室呼吸内科
四、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
(一)病史 1、有无传染病接触史 2、了解对肺部有毒物质的职业和个人史 3、吸烟史
贵阳医学院内科学教研室呼吸内科
4、饮食习惯:有无生食海鲜等可能引起肺部寄 生虫的饮食史。 5、用药史:博莱霉素、胺碘酮可引起肺纤维化;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引起顽固性咳 嗽;β受体阻滞剂可引起支气管痉挛。 6、家族史:有无哮喘家庭史。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护理与分析论文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护理与分析论文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护理与分析河南省焦作市中站区人民医院,河南焦作454191【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效果及意义。

方法: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给予抗病毒、抗生素等治疗,采取生活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对症及用药护理和健康教育。

结果:本组96例,经正规抗病毒、抗感染及中医药治疗,所有病例全部治愈,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呼吸系统疾病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

加强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及护理,对于降低整个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护理;并发症【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5-1025-0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

常见病原体为病毒,少数是细菌。

其发病无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差异。

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有时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1]。

特别是在冬春季节,其发病率增多。

在气候突变时较易引起流行,如,sars,甲流感干等。

2011年2月-2012年1月,我院共诊治护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96人,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96例,男46例,女50例;年龄5-76岁,平均36.6岁;普通感冒34例,急性病毒性咽喉炎12例,急性疱疹性咽峡炎8例,急性咽结膜热16例,急性咽-扁桃体炎26例;临床表现:普通感冒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要表现。

起病较急,初期有咽干,咽痒或烧灼感,伴有发热流清水样鼻涕,3天后鼻涕变稠,可伴有咽痛、咽鼓管发炎使听力减退。

急性咽喉炎临床特征为发热、声嘶,讲话困难,咳嗽时咽部疼痛;急性咽结膜炎表现为发热,咽痛、畏光流泪,咽结膜充血;咽-扁桃体炎起病较急,咽痛明显,畏寒发热,体温可高达39°c以上。

检查可见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有黄色点状渗出物,下颌淋巴结肿大,压痛等,肺部无明显异常。

并发症:急性鼻窦炎3例,中耳炎3例,气管-支气管炎2例。

社区卫生工作者的常见病与多发病防治

社区卫生工作者的常见病与多发病防治

社区卫生工作者的常见病与多发病防治社区卫生工作者是社区健康管理的重要力量,他们负责社区居民的卫生教育、疾病防治、健康管理等工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社区工作者的日常工作中,常见病与多发病的防治是他们需要重点关注和处理的问题。

本文将详细介绍社区卫生工作者应该如何有效地防治常见病与多发病,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

一、常见病的防治1. 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是社区居民中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如感冒、流感、哮喘等。

社区卫生工作者可以通过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醒居民注意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避免感染,重视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

此外,卫生工作者还可以组织居民定期进行呼吸道健康检查,并为高危人群提供相应的预防措施和治疗建议。

2. 消化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胃溃疡、腹泻等在社区居民中也比较常见。

为了有效防治这类疾病,社区卫生工作者可以通过开展食品安全教育、饮食文化宣传等活动,提高居民对食品卫生和饮食健康的认识。

此外,卫生工作者还可以为居民提供健康饮食的指导,帮助他们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并定期开展消化系统健康体检。

3. 心脑血管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是社区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之一,如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

社区卫生工作者可以通过开展血压、血脂筛查等活动,及时发现高危人群并提供相应的干预和治疗措施。

此外,卫生工作者还可以开展心脑血管疾病的宣传活动,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如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

二、多发病的防治1. 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是一种多发病,社区卫生工作者应重点关注。

他们可以通过开展健康体检活动,帮助居民减少高糖、高脂的饮食,并推广适宜的体育锻炼方法。

此外,卫生工作者还可以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定期随访和用药指导,帮助其合理控制血糖水平。

2. 癌症癌症是社区居民中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社区卫生工作者应密切关注癌症的防治工作。

卫生工作者可以通过组织癌症防治宣传活动,普及癌症的预防知识、早期发现的重要性,引导居民进行定期癌症筛查。

呼吸内科临床药师资格考试标准

呼吸内科临床药师资格考试标准

卫生部临床药师专业培训指南(三)呼吸内科专业呼吸内科是以研究、诊断、治疗及预防呼吸系统疾病,包括呼吸道、肺、胸壁及其他相关疾病为主要任务的一门临床三级学科。

呼吸系统疾病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 由于环境、人口老龄化等因素,近年来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明显增加,疑难、危重症也日渐增多。

为提高临床药师培训教学质量,特制定本指南,以指导培训和考核临床药师。

呼吸专科培训时间为期1 年。

一、培训目标学员按计划完成培训任务并接受考核,应掌握呼吸内科临床药师基本知识与技能,具有参与临床药物治疗的基本能力,掌握为患者提供用药指导的技能。

1、了解呼吸内科常见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

2、学会阅读呼吸内科医疗文书(如:病历、相关检验、检查报告等)。

3、熟悉呼吸内科常见疾病药物治疗方案的分析与评价,学会制定呼吸内科常见疾病临床药物治疗监护计划,并进行临床药物监护工作。

能开展呼吸内科常见病用药指导。

4、熟悉呼吸内科常用药品的药物治疗学,能够发现与解决常见的临床用药问题。

5、学会教学药历的书写,具有一定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6、具有与患者、医师及护士交流沟通的能力,能够为患者提供适宜的用药指导。

7、具备今后可持续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能力。

二、培训方法1、培训时间全年培训实际工作(学习)日累计不得少于49 周,1960 小时,其中临床实践时间不得少于1760 小时,理论学习时间不得少于200 小时。

2、带教老师与学员每个培训小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临床药师和临床医师各一名担任带教老师,负责带1-2 名学员参与临床用药实践。

三、培训内容及要求(一)综合素质培训1、掌握《药品管理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处方管理办法(试行)》和《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等药事法规或规范性文件的相关内容。

2、通过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知识教育,学员应增强法律意识与职业责任感,能自觉规范自身执业行为,尊重患者并维护其合法权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吸系统疾病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
据2006年全国部分城市及农村前十位主要疾病死亡原因的统计数,呼吸系统疾病(不包括肺癌)在城市的死亡病因中占第四位(13.1%),在农村占第三位(16.4%)。

由于大气污染、吸烟、工业经济发展导致的理化因子、生物因子吸人以及人口年龄老化等因素,使近年来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癌、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明显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居高不下(40岁以上人群中超过8%)。

肺结核发病率虽有所控制,但近年又有增高趋势。

肺血栓栓塞症已经构成了重要的医疗保健问题,肺动脉高压近年来也日益受到关注。

肺部弥漫性间质纤维化及免疫低下性肺部感染等疾病发病率日渐增多。

艾滋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为肺部感染,特别是卡氏肺囊虫肺炎。

从2002年底以来,在我国及世界范围内暴发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疫情,由于多发生于中青年,其传染性强,病死率高,又缺乏针对性的药物,因而引起了群众的恐慌,同时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

目前在多个国家出现的人禽流感病死率超过60%。

而禽流感病毒侵人体内主要的靶器官也是肺。

这正说明呼吸系统疾病对我国人民健康危害仍是很大的,其防治任务艰巨。

【呼吸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疾病的关系】
呼吸系统与体外环境沟通,成人在静息状态下,每天约有l0000L的气体进出于呼吸道。

肺具有广泛的呼吸面积,成人的总呼吸面积约有100m2(3亿-7.5亿肺泡),在呼吸过程中,外界环境中的有机或无机粉尘,包括各种微生物、蛋白变应原、有害气体等,皆可进人呼吸道及肺引起各种疾病,因而呼吸系统的防御功能至关重要。

呼吸系统防御功能包括物理(鼻部加温过滤、喷嚏、咳嗽、支气管收缩、黏液纤毛运输系统)、化学(溶菌酶、乳铁蛋白、蛋白酶抑制剂、抗氧化的谷胱甘肽、超氧化物歧化酶等)、细胞吞噬(肺泡巨噬细胞、多形核粒细胞)及免疫(B 细胞分泌IgA、IgM 等,T细胞介导的迟发型变态反应,杀死微生物和细胞毒作用等)等。

当各种原因引起防御功能下降(如会厌功能障碍引起误吸,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引起咳嗽反射消失,长期吸烟引起气道纤毛黏液运输系统破坏,后天免疫功能低下引起的免疫功能障碍等)或外界的刺激过强(各种微生物感染,吸入特殊变应原,生产性粉尘,高水溶性气体如二氧化硫、氨、氯等及低水溶性气体如氮氧化物、光气、硫酸二甲酯及高温气体等)均可引起呼吸系统的损伤及病变。

与体循环比较,肺循环具有低压(肺循环血压仅为体循环的1/1O)、低阻及高容的特点。

当二尖瓣狭窄、左心功能低下时,肺毛细血管压可增高,继而发生肺水肿。

在各种原因引起的低蛋白血症时(如肝硬化、肾病综合征等)会发生肺间质水肿或胸膜腔液体漏出。

肺有两组血管供应,肺循环的动静脉为气体交换的功能血管,体循环的支气管动静脉为气道和脏层胸膜的营养血管。

肺与全身各器官的血液及淋巴循环相通,所以皮肤软组织疖痈的菌栓、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血栓、癌肿的癌栓,都可以到达肺,分别引起继发性肺脓肿、肺血栓栓塞症和转移性肺癌。

消化系统的肿瘤,如胃癌经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至肺,引起两肺转移癌病灶。

肺部病变亦可向全身播散,如肺癌、肺结核播散至骨、脑、肝等器官,同样亦可在肺本身发生病灶播散。

此外,全身免疫性疾病(如结节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肾脏病(如尿毒症)及血液病
(如白血病)等均可累及肺。

【影响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相关因素】
(一)大气污染和吸烟
流行病学调查证实,呼吸系统疾病的增加与空气污染、吸烟密切相关,当空气中降尘或二氧化硫超过1000μμg/m3时,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明显增多,其他粉尘如二氧化硅、煤尘、棉尘等可刺激呼吸系统引起各种肺尘埃沉着症,工业废气中致癌物质污染大气,是肺癌发病率增加的重要原因。

吸烟是小环境的主要污染源,吸烟者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率较非吸烟者高2-4倍以上,肺癌发病率高4-10倍(重度吸烟者可高2O倍)。

据2002年统计,我国成年人吸烟率约为35.8%(男性66.0%),烟草总消耗量占世界首位。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按目前吸烟现状发展下去,到2025年,世界上每年因吸烟致死者将达到1000万人,为目前的3倍,我国将占200万人。

目前我国青年人吸烟人数增多,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肺癌发病率增加的重要因素。

(二)吸入性变应原增加
随着我国工业化及经济的发展,特别在都市可引起变应性疾病(哮喘、鼻炎等)的变应原的种类及数量增多,如地毯、窗帘的广泛应用使室内尘蜡数量增多,宠物饲养(鸟、狗、猫)导致动物毛变应原增多,还有空调机的真菌、都市绿化的某些花粉孢子、有机或无机化工原料、药物及食物添加剂等;某些促发因子的存在,如吸烟(被动吸烟)、汽车排出的氮氧化物、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细菌及病毒感染等,均是哮喘患病率增加的因素。

(三)肺部感染病原学的变异及耐药性的增加
呼吸道及肺部感染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结核病(主要是肺结核)患者人数居全球第二,有肺结核患者500万,其中具传染性150万人,而感染耐多药的结核分枝杆菌的患者可达17%以上。

由于至今尚未有防治病毒的特效方法,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未有明显降低;自广泛应用抗生素以来,细菌性肺炎的病死率显著下降,但老年患者病死率仍高,且肺炎的发病率未见降低。

在医院获得性肺部感染中,革兰阴性菌占优势,产β¦Â内酰胺酶(可分解β¦Â内酰胺类抗生素)细菌明显增多。

在革兰阳性球菌中,耐甲氧西林的细菌亦明显增加;社区获得性肺炎仍以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为主要病原菌,还有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病毒等。

在2003年暴发的SARS,则为SARS冠状病毒感染。

此外,免疫低下或免疫缺陷者的呼吸系统感染,则应重视特殊病原如真菌、肺抱子菌及非典型分枝杆菌感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