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基础题库36-0-8

合集下载

中医诊断学基础试题与参考答案

中医诊断学基础试题与参考答案

中医诊断学基础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不属于阻塞性肺气肿的体征是A、桶状胸B、语音震颤增强C、肺下界和肝浊音界下降D、肺泡呼吸音降低,呼气明显延长E、叩诊呈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或不易叩出正确答案:B2.间歇性跛行常见的病因是A、佝偻病B、先天性心脏病C、高血压病D、先天性肌营养不良E、巴比妥中毒正确答案:C3.收缩中、晚期喀喇音,常见于A、二尖瓣脱垂B、三尖瓣关闭不全C、心肌病D、二尖瓣关闭不全E、二尖瓣狭窄正确答案:A4.关于腹外疝,不正确的是A、两侧腹直肌闭合不良者可有白线疝B、脐疝多见于婴幼儿C、男性腹股沟斜疝可下降至阴囊D、股疝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多见于男性E、手术愈合不良处可有切口疝正确答案:D5.腹部视诊的注意事项,不包括A、检查蠕动波时,医生始终直视腹部B、光线应充足C、医生立于患者右侧D、按一定顺序自上而下视诊E、被检者应取仰卧位,充分暴露全腹部正确答案:A6.关于肺泡呼吸音的描述,正确的是A、老年人较儿童肺泡呼吸音强B、肺尖部肺泡呼吸音较强C、肺泡呼吸音呼气相较长D、乳房下部肺泡呼吸音较弱E、大部分肺野均可闻及正确答案:E7.下列哪项不可能出现周围性发绀A、休克B、在肢体的末端和下垂部分C、皮肤发凉D、加温可使发绀消失E、在躯干正确答案:E8.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杂音传导方向是A、右腋下B、胸骨下端C、心尖部D、颈部E、左腋下正确答案:E9.先昏迷后发热常见于哪种疾病A、流行性脑脊髓膜炎B、败血症C、脑出血D、流行性出血热E、流行性乙型脑炎正确答案:C10.肺动脉瓣听诊区位于A、胸骨右缘第三肋间B、胸骨右缘第二肋间C、胸骨左缘第二肋间D、心尖部E、胸骨左缘第四肋间正确答案:C11.腹式呼吸增强,见于A、腹腔内巨大肿物B、腹水C、膈麻痹D、急性腹膜炎E、胸腔疾病正确答案:E12.两侧对称出现,较表浅,抬头时更明显。

见于A、腹直肌腱划B、腰椎体及骶骨岬C、乙状结肠粪便D、横结肠E、腹主动脉正确答案:A13.银白色鳞状脱屑,见于A、银屑病B、风疹C、麻疹D、猩红热E、湿疹正确答案:A14.哪项属于中毒性疾病所致呼吸困难A、心力衰竭B、尿毒症C、气道阻塞D、脑出血E、重度贫血正确答案:B15.关于腹上角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A、此角角度恒定,不因体形而改变B、此角后面为肝脏右叶、左肋膈窦、胃所在区C、此角相当于横膈的穹隆部D、深吸气此角度稍变窄E、腹上角角度约为60°正确答案:C16.检查胸壁时,应检查哪些项目A、胸壁静脉B、皮下气肿C、胸壁压痛D、肋间隙E、以上均正确正确答案:E17.腹部反跳痛发生的病理机制是A、腹腔脏器炎症累及脏层腹膜B、空腔脏器扩张C、内脏肿大与肿瘤D、腹膜后淋巴结肿大E、腹腔脏器炎症累及壁层腹膜正确答案:E18.上下肢血压差异,不包括哪种情况A、主动脉缩窄B、胸腹主动脉型多发大动脉炎C、动脉导管未闭D、髂动脉栓塞E、闭塞性动脉硬化正确答案:C19.患者,女,34岁,由于晕车在乘坐汽车时出现剧烈呕吐,数分钟后突然出现呕血,色鲜红。

《中医诊断》试题及答案

《中医诊断》试题及答案

《中医诊断》试题及答案中医诊断试题及答案
第一题
问:中医学中所说的“气”的概念,是什么意思?
答:中医学所说的“气”,是指人体机能活动的能量。

第二题
问:中医学中的“气滞”是什么现象?
答:中医学中的“气滞”,是指气在经脉中运行不畅,导致身体疼痛、不适等症状。

第三题
问:在中医诊断中,如何诊断脉搏?
答:在中医诊断中,通常通过触摸患者脉搏来诊断病情。

第四题
问:中医学中的“阴虚火旺”是什么意思?
答:中医学中的“阴虚火旺”,是指人体阴虚,阳气过盛,导致
身体内外热症状。

第五题
问:中医学中的“风寒感冒”是哪种疾病?
答:中医学中的“风寒感冒”,是指因风、寒邪侵入人体而引起
的感冒疾病。

第六题
问:中医学中的“肝郁气滞”是什么意思?
答:中医学中的“肝郁气滞”,是指因情志不畅,导致肝气瘀滞、气血不畅,引发各种疾病。

第七题
问:中医学中的“气虚血瘀”是什么意思?
答:中医学中的“气虚血瘀”,是指身体气血不足,不能正常运行,导致各种疾病。

第八题
问:中医学中的“湿热”是什么意思?
答:中医学中的“湿热”,是指人体内湿气过重,阳气不能上升导致的病理状态。

第九题
问:中医学中的“风湿”是哪种疾病?
答:中医学中的“风湿”,是指因风、寒、湿邪侵入人体,引发的一系列疾病。

第十题
问:中医学中的“气血失调”是什么意思?
答:中医学中的“气血失调”,是指身体气血运行不畅,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中医诊断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医诊断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医诊断学考试试题及答案1 .以下不属于体征的是()A.尿黄B.胃痛C.点刺舌D.滑脉2 .下列哪项是得神的表现()A.目光乏神B.面色红润C.面色无华D.两题潮红3 .以下哪项不是望神的重点()A.目光B.面色C.尺肤ID.神情E.体态4 .根据五轮学说,目眦属:()A.脾B.肺C.心D.肝E.肾5 .面黄晦暗如烟熏多属()A.阴黄山』B.肝郁脾虚C.脾胃气虚D.脾虚湿蕴E.阳黄6 .小儿囱门突起,多属()A.肾精不足,发育不良B.吐泻伤津,或气血不足C.热邪炽盛(正确答案)D.肾阴不足,虚火上炎7 .将舌按部位划分,舌尖所候的脏腑一般是()A.肝胆8 .心肺,—)C.脾胃D.肾E.三焦8 .舌淡嫩胖大,边有齿痕者,多为()A.血络郁闭B.脾胃湿热C.痰热内蕴D.脾肾阳虚,水湿内停9 .舌体小,有裂纹,舌鲜红少苔,多为()A.里热亢盛B.肝郁血瘀C.气血不足D.阴虚火旺10 .舌淡白胖嫩,舌苔白滑,多见于()A.湿热内蕴B.阳虚水停C.热痰内蕴D.气分有湿11 .枯白舌最常见于:()A.湿困B.痰阻C.亡血夺气(山,.D.津亏E.气虚12 .将舌按部位划分,舌根所候的脏腑一般是()A.心肺B.肝胆C.肾(D.脾胃E.三焦13 .下列属于望舌形的是()A.短缩B.强硬C.腻腐D.胖瘦(H”E.歪斜14 .腐苔不具备的特征是()A.舌苔颗粒粗大B.苔质疏松C.如豆腐渣堆积D.舌苔揩之易去E.舌苔如涂有油腻之状Lu-E15 .舌面水分过多,扪之湿滑,甚者伸舌欲滴,属()A.腻苔B.腐苔C.滑苔(正确答案)D.润苔E.燥苔16 .提示邪气渐盛的舌苔变化是:()A.苔由厚变薄B.苔由薄变厚C.苔由润变燥D.苔由多变少E.苔骤然退去17 .舌体瘦薄而色淡者,多为:()A.阴津亏虚B.热盛伤津C气血两虚C"克)D.阳气亏虚E.寒湿内蕴18 .下列属于望舌态的是:()A.胖瘦B.裂纹C.颤动一D.点刺E.齿痕19 .下列各项,除哪项外,均为斑的临床表现()A.色青紫或深红B.点大成片C.平铺于皮肤D.高出皮肤20 .下列哪项不属于疹的临床表现:()A.色红或紫B.点小如粟C.高出皮肤D.抚之碍手E.平铺于皮下21.面目一身俱黄,皮色鲜明如橘皮者,属()A.脾虚湿蕴B.肝郁脾虚C.脾胃气虚D.阴黄E.阳黄I22.大便不爽,腹痛泄泻,黄褐臭秽,肛门灼热者,多属()A.伤食积滞B.寒湿内盛C.大肠湿热D.脾胃虚弱E.肝郁脾虚23 .虚寒所致病症的呕吐物特点是()A.吐物酸腐B.吐物清稀无臭C.干呕无物D.喷射状呕吐24 .小儿指纹颜色青者,多属()A.外感风寒表证B.疼痛、惊风(:案)C.里实热证D.血络郁闭25.小儿指纹颜色紫黑者,多属()A.血络郁闭B.里实热证C.疼痛、惊风D.外感风寒表证26 .耳鸣渐起,声细如蝉,按之可减者,其原因可能是()A.肝火上炎B.肝阳上亢C.脾气亏虚,清阳不升D.痰浊蒙蔽27 .久病音哑或失音,称为()A.呻吟B.金实不鸣C.金破不鸣D.郑声E.子喑28 .口干,但欲漱水不欲咽,可见于()A.湿热证B痰饮证C阴虚证D.瘀血证29 .头两侧疼痛,属何经病变()A.太阳经B.少阳经ΙC.阳明经D.少阴经E.厥阴经30 .味觉减退,口中乏味,多见于()A.脾胃湿热B.脾胃虚弱C.肝胆湿热D.肝胃郁热31 .患者疼痛部位走窜不定,或攻冲作痛,其疼痛原因多属:()A.血瘀B.气滞(C.正虚D.湿邪E.寒凝32 .除中的表现为:()A.食欲逐渐恢复B.食量逐渐增加C.重病突然欲食D.虽饥但不欲食E.食量逐渐减少33 .气虚发热的特点为()A.五心烦热B.骨蒸潮热C.夜热早凉D.长期微热,劳累则甚E.寒热往来34 .食欲亢进,进食量多,易感饥饿,辨证属于()A.胃火炽盛B.胃阴不足C.暑湿困脾D.胃强脾弱E.脾胃湿热35 .口中泛酸水多属()A.脾胃虚弱B.脾胃湿热C.肝胃郁热D.肝脾不调E.阳虚水泛36 .下述哪项不是血瘀证的主要表现()A.刺痛B.脉滑C.包块D.出血E.脉涩37 .病人自觉怕冷,多加衣被或近火取暖能够缓解者,称之为()A.恶寒B.恶风C.畏寒D.风热表证E.风寒表证38 .虫积特征性表现可见()A.多食易饥,口臭便秘39 食后饱胀,满闷,食量减少C.大便滤泄D.嗜食异物E.饥不欲食39 .病人肌肤扪之不觉很热,但扪之稍久即感觉灼手,称之为()A.身热不扬—B.壮热C.骨蒸潮热D.夜热早凉E.寒热往来40 .常见于疾病发展转折点的汗出是()A.自汗B.盗汗C.绝汗D.战汗i41 .盗汗常见于以下何证()A.阳虚证B.阴虚证C.血虚证D.津亏证42 .弦脉的脉象是()A.沉按实大B.脉来绷急C.浮而搏指D.端直而长43溺脉的脉象是()A.极细极软,按之欲绝B.脉细如线,应指明显C.举之无力,按之空虚D.沉细无力而软44 .下列除哪项以外均为病脉()A.反关脉B.涩脉C.虚脉D.结脉45 .脉浮大而有力,来盛去衰,为()A.实脉B.洪脉C.大脉D.动脉46 .脉来缓慢,时有中止,止无定数,为()A.结脉(小』B.代脉C.促脉D.涩脉47 .脉“有根”主要是指()A.不浮不沉B.不快不慢C.一息4-5至D.沉取尺部,应指有力E.从容和缓,节律一致48 .寸口脉右关部分属脏腑为()A.肺B.肝胆C.脾胃D.肾E.心49 .脉象浮而细软指的是OA.濡脉川』BI散脉C.结脉D.弱脉E.散脉50 .沉而细软指的是()A.濡脉BI散脉C.结脉D.弱脉E.散脉。

《中医诊断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二)

《中医诊断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二)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八纲辨证A型题1.下列对“辨证”的认识哪项不对:A是对疾病全过程特点的认识 B是通过现象对疾病本质的认识C是医生的主观对客观的认识 D是对疾病当前病理本质的认识E是对病因、病性与病位的认识2.“八纲”名称的正式提出为:A《黄帝内经》 B《伤寒正脉》 C《伤寒质难》 D 《景岳全书》 E《伤寒六书》3.八纲辨证的内容在《景岳全书》称为:A治病八字 B八种纲要 C治病大法 D二纲六变 E二纲六要4.表证的特点不包括下述哪项A感受外邪所致 B起病一般较急 C必发展成里证 D病较轻病程短 E恶寒发热并见5.表证的转归,下列哪项不可能出现:A经治疗而愈B“自然”痊愈 C演变成半表半里证D演变成里证 E恶化而死亡6.关于表证与里证的区别点,错误的是:A表证一般脉浮,里证一般脉沉 B表证病程较短,里证病程较长C表证病情较轻,里证病情较重 D表证恶寒为主,里证发热为主E表证苔薄,里证舌苔多有变化7.关于里证的特点,错误的是:A病情一般较重 B无表证特征证候 C都是慢性起病D病程一般较长 E以脏腑证候为主8.下列类似于半表半里证概念的是:A肝胆病证 B少阳病证 C气分病证 D中焦病证 E 厥阴病证9.形成寒证的原因不包括下列哪项:A阳气亏虚 B阴液不足 C阴寒内盛 D阴邪致病 E阴气偏盛10.热证的临床表现一般不包括下列哪项:A便溏臭秽 B口干口苦 C面红尿清 D舌苔黄腻 E脉细而数11.寒证与热证的鉴别要点,错误的是:A寒证恶寒喜热,热证恶热喜冷 B寒证口渴喜冷,热证口和不渴C寒证大便泻泄,热证大便秘结 D寒证舌苔白润,热证舌苔黄干E寒证脉迟或紧,热证脉数或洪12.下列哪项不属实证范畴:A虫积 B痰湿 C血瘀 D内燥 E气逆13.“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主要含义是:A营血相对亏虚 B正气必定亏虚 C正气相对亏虚D阴液必定亏虚 E经络相对亏虚14.下述哪项最应归属于阳证:A表实寒证 B里虚寒证 C肾阴虚证 D表实热证 E里实热证15.与( )中内容相对而言,下述哪项不属阴证A久(新)病 B血(气)分证 C三阴(三阳)病 D脏(腑)病 E燥(湿)证16.下列哪项是实寒证与虚寒证最主要的区别点:A病程长与短 B怕冷之症新与久 C脉象有力与无力D病势缓与急 E疼痛喜按与拒按17.阴虚的兼并证,下列哪证最少见:A阴虚阳亢证 B阴虚内燥证 C阴津亏虚证 D阴虚里寒证 E阴虚内热证18.导致亡阳的病因病机,错误的是:A阳气由虚而衰而欲脱 B阴寒极盛而暴伤阳气C阴血消亡阳随阴脱 D气机阻滞而血行不畅E剧毒、严重外伤刺激19.亡阳亡阴的共同之处,错误的是:A见于病久体弱患者 B出现在病情危重之时C病变趋势极其危急D以出现“绝汗”为特征E对方亦可随之而亡20.下述哪项不能称为八纲证候之间的关系:A证候相兼 B证候错杂 C证候独立 D证候真假 E证候转化21.狭义的证候相兼与证候错杂的共同点是:A表里不同病 B表里同病 C寒热相反 D寒热一致 E虚实夹杂22.确认真热假寒证的最主要依据是:A脉数而沉 B面红目赤 C咽干口渴 D神昏谵语 E身灼肢厥23.下述哪项不属内真寒外假热证:A真寒假热证 B阴盛格阳证 C戴阳证 D虚阳偏亢证 E虚阳浮越证24.证候真假的所谓“真”,最主要是指:A病人真实的临床表现 B临床上常见的证候C与病理本质相符的症 D本病或者久病之症E病人的病情完全真实25.对证候真假的所谓“假”,哪项解释最正确:A所有症征都是现象,皆为假 B病人提供的临床资料有假C不合常规认识的某些症征 D这些症与疾病本质相对立E诊断错误,未认识疾病本质26.下列哪项是辨别真实假虚的主要依据:A默默不语,语则声高 B形体赢瘦,腹满拒按C倦怠懒动,动之觉舒 D稀便少许,气臭不爽E脉象沉细,按之有力27.下列哪项可视为“里邪出表”:A久咳久喘,今咳血量多色鲜红 B肝病胁痛五年,腹壁青筋显露C胃脘疼痛,昨恶寒发热脉浮紧 D麻疹发热三天,疹出烦热渐退E饮食不慎,腹痛腹泻大便臭秽28.寒证与热证的相互转化,关键的因素是:A邪气的性质 B邪气的进退 C邪正的对比 D阴液的盈亏 E阳气的盛衰29.下列哪项不是辨证所应明确的内容:A病位 B病势 C病名 D病因 E 病性30.“八纲”之名出自:A《内经》 B《伤寒论》 C《伤寒六书》 D《景岳全书》 E《伤寒质疑》31.下列哪项不属里证的范畴:A太阳病证 B阳明病证 C太阴病证 D少阴病证 E厥阴病证32.下列哪项不属于实证范畴:A食积 B内燥 C气滞 D水停 E虫积33.下列哪项不是导致虚证的常见原因:A先天禀赋不足 B病中耗损过多 C房事劳倦太过D情志失于调摄 E后天生化不足34.下列哪项一般不能归属于阳证:A面红目赤 B疼痛喜按 C心烦不宁 D脉数有力 E发热口苦35.下述哪一项最应归属阴证:A里虚寒证 B里虚热证 C表虚寒证 D表虚热证 E里实寒证36.诊断阳虚证的最主要症状是:A面色淡白 B口淡不渴 C大便稀溏 D无汗或少汗 E常畏寒喜冷37.实寒证与虚寒证最主要的区别点是:A病程长短 B病情缓急 C脉之有有力无力D怕冷的新久 E肢体痛与不痛38.下列哪项不是亡阳证的典型表现:A冷汗质稀 B肢厥肤冷 C呼吸气微 D面赤如妆 E脉微欲绝39.下列哪项不是亡阴证的证候特点:A汗黏如油 B身灼肢厥 C皮皱唇燥 D小便极少 E脉细数疾40.证候真假的“假”是指:A病人提供假情况 B属于疾病现象 C临床不常见的症D新病标病症状 E与病理本质不符的症41.确认真热假寒证的最主要依据是:A脉数而沉 B面色赤 C身灼肢厥 D咽干口渴 E 胸腹灼热42.所谓“因虚致实”,主要体现哪种辨证关系:A对立关系 B统一关系 C邪正关系 D因果关系 E真假关系43.下列哪项不是导致真实假虚的病因病机:A湿热内蕴 B气化无力 C瘀血阻滞 D热结胃肠 E痰食停滞B型题A舌淡红苔薄白 B口渴但不多饮 C新起恶寒发热D鼻塞或为喷嚏 E咳嗽吐清稀痰1.诊断表证最主要的症状为:2.表证具有特征性的表现为:3.表证的一般性(非特异性)表现为:A寒热错杂证 B真热假寒证 C真寒假热证D表里实寒证 E表寒里热证4.烦热欲去衣被,胸腹温,尿清长,头晕咽干,面浮红如妆,下肢厥冷,舌淡脉弱。

中医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大全解析

中医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大全解析

中医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大全解析一、中医基础知识题库1. 什么是中医基础知识?• A. 中医基础理论的基础知识• B. 中医诊断的基础理论知识• C. 中医药的基础知识• D. 中医养生的基础理论知识2. 中医基础知识包括哪些方面?• A. 五脏六腑• B. 经络与穴位• C. 中医诊断• D. 中医治疗方法3. 中医基础知识对于临床实践的重要性在哪里?• A. 为确定病因提供依据• B. 为辨证施治提供依据• C. 为用药提供依据• D. 以上都是二、中医基础知识题库答案解析1. 正确答案:D. 中医养生的基础理论知识•解析:中医基础知识是指中医理论体系中最基础、最核心的内容,包括中医基本理论、诊断、治疗方法等。

中医养生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中医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正确答案:D. 中医治疗方法•解析:中医基础知识包括五脏六腑、经络与穴位、中医诊断、中医治疗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中医治疗方法是中医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3. 正确答案:D. 以上都是•解析:中医基础知识对于临床实践的重要性体现在为确定病因提供依据、为辨证施治提供依据、为用药提供依据等方面。

综合以上方面内容,可以得出中医基础知识对于临床实践的重要性是全方位、综合的。

结语通过以上题目及答案解析,我们可以看出中医基础知识对于中医医务人员和学习者来说至关重要。

掌握扎实的中医基础知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中医理论,提高临床诊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勤加练习,全面提升中医基础知识水平。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客观题共15分)一、判断题(判断下列各小题,对的用“+”,错的用“-”,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1分,共15分)1、望神,就是诊察患者精神意识活动,以了解病情轻重,推测预后的吉凶。

()2、面、目、身俱黄且黄色晦暗如烟熏者,为阴黄. ()3、外感热病中,斑疹色淡红或淡紫者,提示病情轻浅,预后较好。

()4、一般地说,察舌质,重在辨病邪的浅深与胃气的存亡;察舌苔,重在辨脏腑的虚实。

( )5、神志不清,语言重复,声音低弱,时断时续者,为郑声. ()6、在疾病过程中出现口渴,均提示热盛伤津。

()7、在四时脉象中,春季多见浮脉。

()8、“反关脉”与“斜飞脉",都是比较少见的病脉。

()9、“阳盛则热”,热为阳证。

故凡发热者均为热证、阳证。

()10、虚实辨证,是分析辨别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 ()11、就人体部位而言,皮毛、肌肉属表.故凡病位浅在肌表的病证,均属表证. ()12、亡阳证的汗出大多粘而味咸。

()13、足少阳胆经入耳中,肝胆相为表里。

故耳内肿痛、流脓,多因肝阳上亢所致.()14、心肾不交证的病机主要在于命火不足,不能上温心阳. ()15、心脾两虚证的实质是心脾两脏气血不足而表现的虚弱证候. ()二、单项选择题(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1分,共22分)16、下列既可见于热证,又可见于寒证的舌象是()A、红舌B、绛舌C、淡白舌D、紫舌17、久病舌红少苔,多见于()A、热邪壅肺B、胃热亢盛C、肝胆火盛D、阴虚内热18、右手寸口脉关部分属脏腑是()A、肺B、肝胆C、脾胃D、肾19、气血本虚,又为湿邪所困的患者,多见()A、迟脉B、弱脉C、濡脉D、微脉20、滑数脉多见于()A、痰热内蕴证B、肝阳上亢证C、肝气郁结证D、阴虚内热证21、根据经络的分布,分辨头痛的经络病位,头项痛者多属()A、阳明经B、太阳经C、少阳经D、厥阴经22、患者面赤身热,口渴饮冷,烦躁不宁,尿黄便干,舌红苔黄,脉数.此属()A、表热证B、里实热证C、里虚热证D、戴阳证23、里虚寒证出现畏寒肢冷的病机是()A、寒邪束表,卫气失宣B、阳虚失于温煦C、阴寒内盛,阳气被郁D、以上都不是24、饮停胸胁,症见胸胁饱满,咳嗽时牵引作痛。

中医临床三基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医临床三基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医临床三基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的基本体质类型有几种?A. 两种B. 五种C. 七种D. 九种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的四大经典之一?A. 《黄帝内经》B. 《伤寒论》C. 《金匮要略》D. 《温病条辨》答案:D3. 中医的“五行”理论中,木对应的是下列哪个脏腑?A. 心B. 肝C. 脾D. 肺答案:B4. “四诊合参”是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原则,其中“四诊”指的是?A. 望、闻、问、切B. 望、闻、切、治C. 望、问、切、治D. 望、闻、切、药答案:A5. 中医治疗疾病时,常用的药物配伍原则是?A. 君臣佐使B. 阴阳五行C. 寒热温凉D. 虚实补泻答案:A二、填空题1. 中医认为,人体的_________是生命活动的根本,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答案:气血2. 在中医理论中,_________是指由于外邪侵袭人体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

答案:感冒3. 中医的“八纲辨证”中,_________和_________是判断病情性质的两个重要方面。

答案:寒热虚实4. 中医治疗原则中的“辨证施治”是指根据_________来决定治疗方法和药物使用。

答案:病人的具体病情5. 在中医的药物学中,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功效的药物,常用于治疗咳嗽、气喘等症状。

答案:宣肺平喘化痰三、简答题1. 简述中医的“阴阳”理论基本概念。

答:阴阳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它认为宇宙万物都由阴阳两种基本属性构成,并且这两种属性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保持着动态的平衡状态。

在人体中,阴阳代表了各种生理功能和物质基础的两个方面,如阴代表体内的营养性物质和静息状态,阳代表体内的能量和活动状态。

阴阳平衡是维持健康的基础,阴阳失衡则是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

2. 描述中医的“脏腑”学说。

答:中医的脏腑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人体的内脏器官分为五脏(心、肝、脾、肺、肾)和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

中医基础学题库

中医基础学题库

中医基础学题库一、中医基础概述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古代中国,并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

中医注重整体观念,将人体视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强调平衡和和谐。

中医基础包括中医理论、诊断、治疗方法等内容,是学习和实践中医的基础。

二、中医基础学题库1.什么是阴阳学说?它在中医中的作用是什么?2.中医的脏腑学说包括哪些脏腑?它们的功能分别是什么?3.中医诊断的四诊法包括哪些内容?请对各诊法进行简要介绍。

4.请解释中医经络学说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5.中医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哪几种?请分别介绍针灸、中药、食疗等方法。

6.请简要阐述中医辨证施治的基本原则及其意义。

7.中医预防疾病的方法有哪些?请谈谈中医预防疾病的特点。

8.中医的养生保健理念是什么?如何根据四季变化调节生活方式?三、中医基础学题库解析1.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基础之一,强调事物的相互对立和统一。

在中医中,阴阳学说被应用在人体生理病理的分析中,有助于揭示病因病机,指导治疗和调养。

2.中医脏腑学说认为人体内脏腑之间存在密切联系,相互影响。

主要脏腑包括心、肝、脾、肺、肾等,每个脏腑有其独特的功能,形成了“五脏六腑”体系。

3.中医的四诊法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

通过这些诊法,医生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从而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4.中医经络学说认为人体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通过经络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起到调节和治疗作用。

5.中医的治疗方法包括针灸、中药、食疗、推拿等,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作用机理和适应症。

6.中医辨证施治是中医的核心理念,强调因人而异、因病而异的治疗方法,有助于个体化治疗和康复。

7.中医预防疾病的方法主要包括“防未然”和“早治未病”两个方面,注重调节饮食、起居、运动等生活方式,提高身体抵抗力,预防疾病发生。

8.中医的养生保健理念注重顺应自然规律,坚持“因时而变”、“因地而异”的养生方法,有利于保持身体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诊断基础题库36-
0-8
问题:
[单选]某患者症见心悸气短,自汗,神疲乏力,形寒肢冷,心胸憋闷,面色苍白,脉迟。

根据脏腑辨证,回答以下问题。

该证属于()
A.心病实证
B.肺病虚证
C.肾病虚证
D.心病虚证
E.肺病实证
问题:
[单选]某患者症见心悸气短,自汗,神疲乏力,形寒肢冷,心胸憋闷,面色苍白,脉迟。

根据脏腑辨证,回答以下问题。

该证病位在()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问题:
[单选]患者表现有咳嗽,咳痰量多易咯,胸满不适,呕恶,舌苔白腻。

根据脏腑辨证,回答以下问题。

该患者应辨证为()
A.胆郁痰扰
B.风寒犯肺
C.痰热壅肺
D.痰浊阻肺
E.肾不纳气
出处:古诗词 ;
问题:
[单选]患者表现有咳嗽,咳痰量多易咯,胸满不适,呕恶,舌苔白腻。

根据脏腑辨证,回答以下问题。

该证最有可能出现的脉象是()
A.浮脉
B.数脉
C.细脉
D.弱脉
E.滑脉
问题:
[单选]患者表现有咳嗽,咳痰量多易咯,胸满不适,呕恶,舌苔白腻。

根据脏腑辨证,回答以下问题。

该证病位在()
A.胃
B.肺
C.脾
D.胆
E.肾
问题:
[单选]证见腹胀腹痛,纳少,便溏,身倦无力,气短懒言,面色萎黄,舌淡,边有齿痕,苔白,脉缓弱。

根据脏腑辨证,回答以下问题。

若伴随慢性腹泻,脱肛,则应辨证为()
A.脾虚下陷
B.脾胃气虚
C.脾不统血
D.寒湿困脾
E.肺脾气虚
问题:
[单选]证见腹胀腹痛,纳少,便溏,身倦无力,气短懒言,面色萎黄,舌淡,边有齿痕,苔白,脉缓弱。

根据脏腑辨证,回答以下问题。

若进而出现腰膝、腹中冷痛,五更泄泻,当辨证为()
A.脾阳虚
B.脾肾阳虚
C.肝脾不调
D.心脾两虚
E.寒滞肝脉
问题:
[单选]证见腹胀腹痛,纳少,便溏,身倦无力,气短懒言,面色萎黄,舌淡,边有齿痕,苔白,脉缓弱。

根据脏腑辨证,回答以下问题。

该患者应辨证为()
A.脾不统血
B.脾虚下陷
C.脾不健运
D.脾阳虚
E.寒湿困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