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香坊区简单介绍
香坊区旅游景点

香坊区旅游景点
香坊区是哈尔滨市的一个行政区,拥有许多旅游景点。
以下是一些香坊区的旅游景点:
1. 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是哈尔滨市最大的野生动物园,拥有数百种动物,包括大熊猫、白虎、北极熊等。
2. 哈尔滨极地馆:是中国最大的冰雪主题馆之一,展示了北极、南极的动植物和冰雪奇观。
3. 中央大街:也称为哈尔滨的“步行街”,是一条有着百年历史的商业街,建筑风格独特,是游客购物和品尝哈尔滨特色小吃的好地方。
4. 东北虎林园:是一个野生东北虎繁育和保护基地,游客可以近距离观察到东北虎的生活。
5. 哈尔滨国际雪雕艺术博览园:是一个以雪雕艺术为主题的博览园,展示了世界各地的雪雕作品,每年举办国际雪雕比赛。
6. 东北农业大学农博园:是一个集科普、展览和休闲于一体的农业主题公园,有各种植物园、农业科技展览和动物园。
7. 万达广场:是一个大型综合购物中心,有各种国内外品牌的商店和餐馆,是游客购物休闲的好去处。
以上景点只是香坊区众多旅游景点中的一部分,香坊区还有许多其他值得一游的地方,如香坊区体育公园、文化广场等。
哈尔滨秋林

哈尔滨秋林哈尔滨秋林,位于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是一片美丽而宁静的城市森林。
秋林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而闻名,每年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秋林拥有丰富的植被资源,森林覆盖率高达80%以上,使得秋林成为了中国北方最大的城市森林之一。
在秋天,秋林的森林变得金黄色,红叶如火般燃烧,景色壮丽。
游客们可以漫步在森林小道上,欣赏到大自然赐予的美景,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除了美丽的自然风光,秋林还有许多富有历史文化的景点。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位于秋林市中心的哈尔滨太阳岛,这是中国最大的都市森林公园之一。
太阳岛上有许多建筑和花园,包括了传统的中国式园林和现代西式别墅,非常吸引游客的目光。
在岛上,你可以参观到太阳岛博物馆,了解到太阳岛的历史和文化。
除了太阳岛,秋林的另一个著名景点就是索菲亚教堂,这是一座具有东正教特色的教堂,建于1907年。
教堂的外观十分壮观,拥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内部也充满了艺术氛围。
每年的圣诞节,教堂都会举办盛大的庆祝活动,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除了这些景点,秋林还有许多其他的文化活动和娱乐设施。
在秋林,你可以参观哈尔滨极地馆,观察南极和北极的动物,感受到神奇的极地世界。
你还可以前往防城温泉度假村,享受温泉浴和舒适的休闲时光。
当然,秋林的美食也是不容错过的,你可以品尝到各种各样的美味佳肴,包括哈尔滨的特色冰淇淋和俄罗斯餐厅的美食。
总之,哈尔滨秋林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而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游客。
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大自然的美景,感受到历史文化的魅力,放松身心,享受美好的时光。
无论是冬天的雪景还是秋天的红叶,秋林都让人流连忘返,成为了人们心中的旅行圣地。
如果你还没有来过秋林,那么我推荐你来一次,相信你会爱上这个美丽的地方。
哈尔滨市香坊区土地利用面积统计表

哈尔滨市香坊区土地利用面积统计表
【最新版】
目录
1.哈尔滨市香坊区的概况
2.哈尔滨市香坊区的土地利用情况
3.哈尔滨市香坊区的土地利用面积统计表
4.哈尔滨市香坊区的发展优势和规划
正文
哈尔滨市香坊区位于哈尔滨市东南部,是哈尔滨市的发祥地之一,曾为金国内地的皇室禁苑。
新香坊区成立于 2006 年 10 月 23 日,按照哈尔滨市区划调整的总体部署,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形成了新的、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平台。
香坊区总面积 339.55 平方公里,其中建城区面积43.8 平方公里,辖 20 个街道办事处,3 镇 1 乡,总人口约 79 万人(含流动人口)。
哈尔滨市香坊区的土地利用情况良好,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
根据土地利用面积统计表,香坊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包括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和其他用地等。
其中,耕地面积较大,占总面积的较大比例,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林地、草地和水域等其他用地面积也相对较大,为区域生态环境的维护和改善提供了有力保障。
新香坊区成立后,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构筑了新的优势。
近年来,香坊区全力推进创新型城区建设和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
此外,香坊区还加大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力度,为农民土地权益的保障提供了有力支持。
第1页共1页。
哈尔滨香坊区的简单介绍

香坊区位于哈尔滨市东南部,区划面积339.55平方公里,其中,建城区面积43.8平方公里,辖20个街道办事处,3镇1乡,总人口约79万人(含流动人口)。
1基本区情
2历史文化
3行政区划
4经济概况
5风景名胜
基本区情
历史沿革
新香坊区位于哈尔滨市东南部,区划面积339.55平方公里,其中,建城区面积43.8平方公里,辖20个街道办事处,3镇1乡,
1958年人民公社时期,将机电公社划出成立动力区。
1959年和1960年,将阿城县石槽公社全部和新乡、舍利公社的10个生产大队划入香坊区。
1963年3月,将郊区农村公社划归滨江区。
1972年8月,将原滨江区的向阳、幸福、和平3个公社划归香坊区管辖。
1984年政社分开,将公社改为乡的建制。
1985年5月,将和平乡和成高子街道办事处合并改为成高子镇。
三是区位优势更加显要。新的香坊区东与阿城区接壤,北连南岗区,西接平房区,已成为我市的中心城区。区内的和兴路、三大动力路、和平路、哈平路、电塔街、公滨路、南直路、红旗大街等14条主要街路四通八达,二环快速干道贯穿全区,370余条各类街路形成了快速、便捷的道路网络。区内拥有香坊、王兆屯、东门等6个客、货运火车站点,滨绥铁路干线在区内通过,京哈、哈阿、哈五出城口的3条高速公路在我区呈放射状向外延伸,形成了较为合理的交通路网结构。
经济概况
综述
经济总量:到2006年末,新的香坊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1.1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16.5%,实现总产值180.6亿元,同比增长16%;实现利润10.9亿元,同比增长16.4%;实现税金总额10.8亿元,同比增长4%;实现区级财政收入实现4.46亿元,同比增长10%。
产业格局:2006年,香坊区三次产业构成为3.4:52:44.6。
香坊区十大景点

香坊区十大景点香坊区是哈尔滨市的一个行政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景点。
下面将介绍香坊区的十大景点,让您了解并计划您的旅行。
1. 博物馆·来福士广场:位于香坊区香坊大街,是一个集购物、娱乐、美食和文化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商业中心。
广场内有多家博物馆,如香坊区博物馆、哈尔滨电影博物馆等。
您可以在这里购物、欣赏艺术作品、品尝美食、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
2. 兆麟公园:位于香坊区哈西大街,是香坊区最大的城市公园之一。
公园内有湖泊、山林和花坛,环境优美。
您可以在这里散步、慢跑、喂鸟,还可以享受户外音乐会和其他文艺表演。
公园内还有儿童游乐区,适合全家人的休闲活动。
3. 哈尔滨极地馆:位于香坊区极地广场,是中国最大的极地动物馆。
馆内展示了北极熊、企鹅、海豹等极地动物,并且提供了互动体验,如与海豹表演和探险冰洞等。
这里是了解北极和南极动物的好去处。
4. 香坊大教堂:位于香坊区香坊大街,是一座罗马式建筑风格的大教堂。
教堂外观庄严壮观,内部装饰精美。
您可以参观教堂,了解基督教的历史与文化。
5. 黑龙江科技学院:位于香坊区哈西大街,是一所历史悠久的本科院校。
学院校园环境优美,有多个具有特色的建筑,如钟楼、图书馆等。
您可以参观学校,了解哈尔滨的高等教育和科技研究。
6. 极地海洋世界:位于香坊区极地广场,是一座以极地海洋生物为主题的大型水族馆。
馆内展示了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如海龟、鲨鱼、海豚等。
您可以观赏精彩的水族表演,甚至与海洋生物互动。
7. 香坊大街:位于香坊区,是一条历史悠久的商业步行街。
街道两旁有许多商店、餐馆、咖啡馆和夜市摊位。
您可以在这里购物、品尝当地美食、体验夜市文化。
8. 香坊乡村旅游区:位于香坊区乡村,是一个以农业观光为主题的旅游区。
这里有农田、果园、农家乐和农产品市场,您可以参观农田劳作,了解农业文化,品尝农家饭菜。
9. 开发区滑雪场:位于香坊区开发区,是哈尔滨市最大的室内滑雪场。
滑雪场内设有多条滑雪道和雪上运动项目,适合滑雪爱好者和初学者。
哈尔滨九个区名字的由来你知道几个?道里道外都是啥意思?

哈尔滨九个区名字的由来你知道⼏个?道⾥道外都是啥意思?南岗区地势偏⾼故称南岗南岗区被誉为哈市的龙头之地,南岗城区约在1896年逐渐形成,曾称秦家岗,因地势偏⾼,故称“南岗”。
中东铁路建成后,1904年中东铁路局将哈尔滨划为新市街、新埠头、旧埠头和⽼哈尔滨四个区,南岗区归属新市街警察署。
1946年哈尔滨解放,于1947年组建南岗、马家两区,后并为南岗区。
道⾥区位于铁道西部俗称“道⾥”道⾥区形成于1898年,当时因修筑中东铁路,将道⾥松花江南岸划为铁路附属地,称为埠头区。
1938年7⽉,道⾥地区设埠头区、新阳区、顾乡区,⾪属哈市。
1946年哈尔滨解放,埠头区改称道⾥区。
当时就是以中东铁道为界,铁道西部俗称“道⾥”,由此定名。
1953年、1956年分别撤销新阳区、顾乡区建制,并⼊道⾥区。
道外区位于铁道东部俗称“道外”道外区是哈尔滨形成较早的⽼城区。
专家表⽰,道外区旧名滨江县,⼜名滨江市,1932年⼜称为东、西傅家区,俗称傅家甸。
1956年,东、西傅家区合并,称道外区。
(1946年哈尔滨解放,当时以中东铁道为界,铁道东部俗称“道外”,铁道西部俗称“道⾥”,该区位于铁道东部,由此定名。
)2004年哈市⾏政区划调整,撤销原太平区,将其划归道外区。
⾹坊区因线⾹作坊得名对于⾹坊区名字的由来,从普查中了解到,“⾹坊”名称源于1893年有⼈在此开设的线⾹作坊,⽽这是⾹坊区最早的名称。
1946年哈尔滨解放后,正式组建了⾹坊区。
2006年8⽉,国务院批准哈尔滨市⾏政区划调整,将动⼒区与⾹坊区合并,组建了新的⾹坊区。
平房区因⽕车站得名对于平房区地名的由来,平房区因⽇本侵略者在修建拉滨铁路时,把靠近平房屯的⽕车站定名为平房⽕车站⽽得名。
该区曾先后⾪属双城市和⾹坊区管辖。
1953年11⽉,始建平房⾏政区,时为郊区建制,1956年10⽉正式批准成为市辖区⾄今。
松北区地处松花江北岸松北区的历史起源于现松浦镇的“马家船⼝”,1850年,因马姓⼈⽒在此终年摆渡泛⾈⽽得名“马家船⼝”。
香坊区十大景点

香坊区十大景点香坊区是哈尔滨市下辖的一个区,位于黑龙江省中部。
这里有许多著名的景点,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美丽的自然风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香坊区的十大景点。
**1. 哈尔滨极地馆**哈尔滨极地馆是亚洲最大的极地海洋动物馆,也是香坊区的一大亮点。
这里有各种各样的极地动物,包括海豹、企鹅、海狮等。
游客可以近距离观察这些可爱的动物,并参加一些互动活动,如表演和喂食。
**2. 龙塔**龙塔是香坊区最著名的建筑之一,也是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这座宏伟的塔楼高达336米,是中国最高的钢质塔楼。
游客可以乘电梯上到观景平台,欣赏到整个香坊区的壮丽景色。
**3.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是世界上最大的冰雪主题公园之一,每年吸引着无数的游客。
这里有各种各样的冰雕和雪雕艺术品,包括建筑、动物和人物雕塑。
游客可以在冰雪世界中漫步,感受到北方冬季的美丽。
**4. 俄罗斯风情小镇**这个小镇建于19世纪末,是为了展示哈尔滨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在这里,游客可以欣赏到俄罗斯风格的建筑,品尝到正宗的俄罗斯美食,并欣赏到俄罗斯民间音乐和舞蹈表演。
**5. 萧红纪念馆**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女作家,她的作品深深地触动了无数读者的心灵。
萧红纪念馆是香坊区的一处重要景点,展示了萧红的生平和创作成就。
游客可以通过参观纪念馆,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位伟大作家的一生。
**6. 哈尔滨植物园**哈尔滨植物园是一个美丽的公园,拥有丰富多样的植物和花卉。
游客可以在这里散步,欣赏到各种不同季节的花朵盛开,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
**7. 亚洲雕塑公园**亚洲雕塑公园是一个以雕塑为主题的公园,展示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雕塑作品。
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不同风格、不同题材的雕塑,感受到艺术的力量。
**8. 香坊区博物馆**香坊区博物馆是一座以展示香坊区历史和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
馆内展示了丰富的文物和历史资料,游客可以通过参观博物馆,了解到香坊区的过去和现在。
香坊区中国亭园简介

香坊区中国亭园简介中国亭园是位于哈尔滨市香坊区的一处文化名胜区,是香坊区的重要景点之一。
中国亭园占地面积广阔,建筑风格独特,是一座集文化、艺术、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中国亭园依托香坊区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以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宗旨,打造了一处集观光、休闲、娱乐、互动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园内建筑风格独特,主要以中国传统建筑为主,同时融入了现代元素,给人一种古朴与现代相结合的感觉。
园内有仿古建筑、古典花坛、石雕、水景等景点,每个景点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中国亭园内最著名的景点之一是仿古建筑群。
这些建筑以明清建筑风格为主,建筑高大宏伟,雕梁画栋,给人一种宏伟壮丽的感觉。
其中最吸引人的是仿古宫殿,宫殿气势恢宏,建筑细节精致,让人仿佛置身于古代帝王的殿堂之中。
此外,还有仿古园林、仿古街区等景点,每个景点都展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魅力。
除了建筑景观,中国亭园还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园内经常举办文化展览、艺术表演、传统手工艺制作等活动,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看和参与。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文化生活,还促进了香坊区的文化交流和传统文化的传承。
中国亭园还设有多个休闲娱乐设施,如游乐场、草坪、健身区等。
游客可以在这里放松心情,体验各种娱乐项目,享受身心的乐趣。
园内的草坪绿化良好,是休闲、野餐的好去处。
健身区则提供了各种健身设施,方便游客锻炼身体。
中国亭园是一处集传统文化、艺术、休闲和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它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休闲娱乐设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和娱乐。
中国亭园的建设不仅丰富了香坊区的旅游资源,也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放松身心的好去处。
无论是香坊区的居民还是外地游客,都可以在中国亭园中感受到独特的文化魅力和美好的休闲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香坊区香坊区位于哈尔滨市东南部,区划面积339.55平方公里,其中,建城区面积43.8平方公里,辖20个街道办事处,3镇1乡,总人口约79万人(含流动人口)。
目录1基本区情2历史文化3行政区划4经济概况5风景名胜基本区情历史沿革新香坊区位于哈尔滨市东南部,区划面积339.55平方公里,其中,建城区面积43.8平方公里,辖20个街道办事处,3镇1乡,总人口约79万人(含流动人口)。
香坊区是哈尔滨市的发祥地之一,曾为金国内地的“皇室禁苑”。
清光绪年间有河北乐亭人氏来此开线香作坊而始称香坊。
1898年中东铁东在香坊设置火车站,称哈尔滨驿。
1938年伪满当局在哈尔滨市实行区制,设香坊区。
1946年哈尔滨解放后,按新的行政区划组建了香坊区。
1958年人民公社时期,将机电公社划出成立动力区。
2006年8月,经国务院批复,撤销香坊区和动力区,成立新的香坊区。
新的香坊区东与阿城区接壤,北连南岗区,西接平房区,已成为哈市的四个中心城区之一。
经济情况1、经济总量。
到2006年末,新的香坊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1.1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16.5%,实现总产值180.6亿元,同比增长16%;实现利润10.9亿元,同比增长16.4%;实现税金总额10.8亿元,同比增长4%;实现区级财政收入实现4.46亿元,同比增长10%。
2、产业格局。
2006年,香坊区三次产业构成为3.4:52:44.6。
3、经济格局。
从全区财政收入上看,香坊区经济来源主要由街道、乡镇和区直工商业组成。
2006年,街道办事处完成区级财政收入2亿元,占全区财政收入的45%,乡镇完成区级财政收入0.6亿元,占13.4%,4、经济发展特点。
充分利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省委、省政府建设哈大齐工业走廊的优惠政策,发挥我区“三大”集中的比较优势,积极扶持发展机电配套、包装印刷、生物制药、新型建材、电子信息、食品加工等支柱行业,鼓励企业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工业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经济总量和经济效益稳步提高。
2006年,全区实现工业产值80.3亿元,实现利润10.5亿元,工业产品已达100余类,1000多种。
形成了以松雷商厦、巴黎广场、乐松广场为主体的动力商圈,以通乡商场、、安埠商厦、枫桥商场、中韩商贸娱乐广场为主体的安埠商圈;橱柜市场、花卉市场、轮胎市场、废旧金属市场、农药、粮油等批发市场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和竞争能力。
商圈和市场的建设,繁荣和拉动了地区经济,全年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27亿元,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的44.5%。
充分发挥大学、大所、科技人才等相对集中的优势,以科技园区建设为龙头,以各类园区为基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全年共新办科技企业153户,全区民营科技企业达到920户,产学研一体化建设初见成效。
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引进了太空椒、台湾圣女柿子以及葡萄、草莓等新品种,并推广了黑籽南瓜嫁接黄瓜技术,新建农业种植基地8个。
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建成畜牧养殖基地10个。
区情概况(一)自然概况及历史沿革新香坊区位于哈尔滨市东南部,区划面积339.55平方公里,其中,建城区面积43.8平方公里,辖20个街道办事处,3镇1乡,总人口约79万人(含流动人口)。
香坊区是哈尔滨市的发祥地之一,曾为金国内地的“皇室禁苑”。
清光绪年间有河北乐亭人氏来此开线香作坊而始称香坊。
1898年中东铁东在香坊设置火车站,称哈尔滨驿。
1938年伪满当局在哈尔滨市实行区制,设香坊区。
1946年哈尔滨解放后,按新的行政区划组建了香坊区。
1958年人民公社时期,将机电公社划出成立动力区。
2006年8月,经国务院批复,撤销香坊区和动力区,成立新的香坊区。
新的香坊区东与阿城区接壤,北连南岗区,西接平房区,已成为哈市的四个中心城区之一。
(二)经济情况1、经济总量。
到2006年末,新的香坊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1.1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16.5%,实现总产值180.6亿元,同比增长16%;实现利润10.9亿元,同比增长16.4%;实现税金总额10.8亿元,同比增长4%;实现区级财政收入实现4.46亿元,同比增长10%。
2、产业格局。
2006年,香坊区三次产业构成为3.4:52:44.6。
3、经济格局。
从全区财政收入上看,香坊区经济来源主要由街道、乡镇和区直工商业组成。
2006年,街道办事处完成区级财政收入2亿元,占全区财政收入的45%,乡镇完成区级财政收入0.6亿元,占13.4%,4、经济发展特点。
充分利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省委、省政府建设哈大齐工业走廊的优惠政策,发挥我区“三大”集中的比较优势,积极扶持发展机电配套、包装印刷、生物制药、新型建材、电子信息、食品加工等支柱行业,鼓励企业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工业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经济总量和经济效益稳步提高。
2006年,全区实现工业产值80.3亿元,实现利润10.5亿元,工业产品已达100余类,1000多种。
形成了以松雷商厦、巴黎广场、乐松广场为主体的动力商圈,以通乡商场、安埠商厦、枫桥商场、中韩商贸娱乐广场为主体的安埠商圈;橱柜市场、花卉市场、轮胎市场、废旧金属市场、农药、粮油等批发市场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和竞争能力。
商圈和市场的建设,繁荣和拉动了地区经济,全年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27亿元,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的44.5%。
充分发挥大学、大所、科技人才等相对集中的优势,以科技园区建设为龙头,以各类园区为基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全年共新办科技企业153户,全区民营科技企业达到920户,产学研一体化建设初见成效。
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引进了太空椒、台湾圣女柿子以及葡萄、草莓等新品种,并推广了黑籽南瓜嫁接黄瓜技术,新建农业种植基地8个。
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建成畜牧养殖基地10个。
二、发展优势一是基础优势更加突出。
规划了31平方公里的香坊工业新区和12平方公里的动力工业园区,并纳入哈大齐工业走廊。
形成了动力、安埠商圈,建设了化工、花卉、医药和农产品等专营批发市场。
创建科技创业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12家,在孵企业263户。
二是资源优势更加明显。
区域内拥有哈电集团、轴承集团、哈量等大型企业,装备制造业在全国处于同行业最高水平。
辖区内有东北农大、703研究所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科技、人才、教育和科研基础力量雄厚。
三是区位优势更加显要。
新的香坊区东与阿城区接壤,北连南岗区,西接平房区,已成为我市的中心城区。
区内的和兴路、三大动力路、和平路、哈平路、电塔街、公滨路、南直路、红旗大街等14条主要街路四通八达,二环快速干道贯穿全区,370余条各类街路形成了快速、便捷的道路网络。
区内拥有香坊、王兆屯、东门等6个客、货运火车站点,滨绥铁路干线在区内通过,京哈、哈阿、哈五出城口的3条高速公路在我区呈放射状向外延伸,形成了较为合理的交通路网结构。
四是环境质量优良。
全国最大的城市森林植物园、东北林大实验林场、市三个苗圃坐落我区,发挥着城市绿肺的作用,空气质量位于全市前列。
建设改造了远大生态园、尚志公园等景观工程。
全区绿地总面积2352公顷,公共绿地面积255公顷,绿化率26.5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3.59平方米。
一年一度的香坊彩灯大世界、黑龙江省菊花展等文化活动形成了独特的人文优势,成为我市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
今后我区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整合资源,找准定位,科学规划,打造优势,坚持工业立区,强化工业经济主导作用;坚持城乡统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坚持三产富区,提高流通产业发展水平;坚持科技兴区,提高科技支撑能力;坚持建管并举,优化城区景观和人居环境;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到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23亿元,年均增长15%,区级财政收入年均增长9%以上。
把香坊区建设成经济强区、靓丽城区、和谐新区。
区划概况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
位于市境东南部,香坊区东与阿城区接壤,北连南岗区,西接平房区。
全区总面积208.5平方千米,其中城区面积18.5平方千米。
人口33万,其中非农业人口24万人;满、朝鲜、回、蒙古等20个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3%。
区政府驻地公滨路461号。
邮政编码150036,新的。
历史文化地名由来香坊区是哈尔滨市的发祥地之一,曾为金国内地的“皇室禁苑”。
香坊因清代嘉庆年间(1796一1820年)出现“线香作坊”而得名。
同时,因有田姓人开烧锅,亦称“田家烧锅”。
清末,位居今香坊区东部的聚源烧锅,在埠头区(今道里区)设有分号,因香坊地势高于道里,故称香坊为“上号”,道里为“下号”。
还因修筑中东铁路,最初测定于香坊预修火车总站,定名哈尔滨站。
后来火车总站移至秦家岗(今哈尔滨站),人们又称香坊一带为“老哈尔滨”。
历史沿革香坊地区,清末,属阿城县管辖。
1898年修筑中东铁路,在香坊设置火车站,称哈尔滨驿。
田家烧锅被收买作为铁路工程局驻地,西香坊被划为铁路附属地。
中华民国成立后,1921年后,中东铁路沿线收归东省特别区哈尔滨市政管理局管辖。
东北沦陷后,1933年7月1日,划归哈尔滨特别市管辖。
1938年7月1日,伪哈尔滨市公署公布市区条例,废止保甲制,实施区制,设立香坊区。
下设升永街、六顺街、油坊街、通天街4个城市分区和平房、朝阳、大嘎哈、柳树林4个农村分区。
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香坊区隶属哈尔滨市管辖。
1946年哈尔滨解放后,按新的行政区划组建了香坊区。
1950年2月,哈尔滨市政府决定,将香坊区改为郊区,全区辖王家店、莫力街、朝阳、平房、新香坊、平新等25个行政村。
1952年将双城县平安、平顺两个行政村划归香坊区管辖。
1953年1月,进行区划调整,实行市区与郊区分设,将农村部分划归新设置的平房区(郊区)管辖,将原香坊区城区改为城市区。
1958年人民公社时期,将机电公社划出成立动力区。
1959年和1960年,将阿城县石槽公社全部和新乡、舍利公社的10个生产大队划入香坊区。
1963年3月,将郊区农村公社划归滨江区。
1972年8月,将原滨江区的向阳、幸福、和平3个公社划归香坊区管辖。
1984年政社分开,将公社改为乡的建制。
1985年5月,将和平乡和成高子街道办事处合并改为成高子镇。
2006年8月,经国务院批复,撤销香坊区和动力区,成立新的香坊区。
文物古迹哈尔滨烈士陵园是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黑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哈尔滨市动力区体育街1号。
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系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1948年11月,东北人民解放军炮兵司令朱瑞将军灵柩葬于此地。
陵园由烈士事迹陈列馆、烈士灵堂、烈士墓等建筑组成。
由国防部长张爱萍题写了“哈尔滨烈士陵园”园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