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溶剂的危害及预防详细版

合集下载

有机溶剂的认识及危害预防

有机溶剂的认识及危害预防

17 卤化有机物 18 一般金属 19 铝,钾,锂,镁,钙,钠 等易燃金属
10/15/2015
液体废弃物的存储原则

水反应性类需单独贮存 空气反应性类需单独贮存 氧化剂类需单独贮存 氧化剂与还原剂需分开贮存 酸液与碱液需分开贮存 氰系类与酸液需分开贮存 含硫类与酸液需分开贮存 碳氢类溶剂(洗涤剂)与卤素类溶剂需分开贮存

10/15/2015
10/15/2015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

沾附有有害物质的滤纸、包药纸、棉纸、废活性炭 及塑料容器等东西, 不要丢入垃圾箱内,要分类收 集。

废弃不用的药品可交还仓库保存或用合适的方法处 理掉。
10/15/2015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

废弃玻璃物品单独放入纸箱内;废弃注射器针头统 一放入专用容器内, 注射管放入垃圾箱内。 干燥剂和硅胶可用垃圾袋装好后放入带盖得垃圾桶 内;其他废弃的固体药品包装好后集中放入纸箱内, 放到液体废液集中放置点由专业回收公司处理(剧 毒,易爆危险品要先预处理)。
颜色说明
混合后结果 产生热
9 水 10 硷 11 氰化物,硫化物及 氟化物
产生热起火和毒性气体
易爆物包括溶剂,废弃爆 炸物,石油废弃物等.
12 二磺氨基碳酸盐 13 酯类,醚类及酮类 14 易爆物(注一) 15 强氧化剂(注二) 16 芳香族,不饱和烃 类
强氧化剂包括铬酸,氯 酸,双氧水,硝酸,高锰酸 等.
皮肤及眼部 皮肤烧伤部位呈灰白、黄竭或棕黑色,周围皮肤发红,界限分明, 局部剧痛,面积大者可发生休克。 眼烧伤可见角膜混浊,甚至穿孔,以至完全失明。 急性吸入性中毒 可出现呛咳、胸闷、流泪、呼吸困难、发绀、咯血性泡沫痰、肺水 肿、喉头痉挛或水肿、休克、昏迷等。 急性消化道进入性中毒 口唇、口腔、咽部、舌烧伤、口腔、咽部、胸骨后及腹上区剧烈灼 烈灼痛。 恶心、呕吐,呕吐物为大量褐色物及食管、胃黏膜碎片。 胃穿孔、腹膜炎、喉头痉挛或水肿。

有机溶剂的危害及预防范文

有机溶剂的危害及预防范文

有机溶剂的危害及预防范文有机溶剂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物质。

它们在涂料、清洗剂、胶水、油漆等产品中被广泛使用。

然而,虽然有机溶剂在工业和生活中具有很大的用途,但它们也带来了一些潜在的危害。

本文将详细介绍有机溶剂的危害以及预防措施,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防范有机溶剂的风险。

一、有机溶剂的危害1.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有机溶剂可以通过皮肤吸收、吸入和食入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带来多种危害。

首先,有机溶剂对人体的呼吸系统有害。

长期接触有机溶剂的人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咳嗽、气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其次,有机溶剂还可能对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导致头晕、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此外,有机溶剂还可能引发肝脏病变、皮肤病变、肾脏病变等多种疾病。

2.对环境的危害有机溶剂排放到大气中会对大气环境产生污染。

有机溶剂的挥发性较高,易于进入大气,形成有机溶剂气体。

这些气体会对空气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同时,有机溶剂还可能通过雨水的冲刷进入土壤和水体,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二、有机溶剂的预防措施为了防范有机溶剂的危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采取预防措施:1.工作环境的改善要尽量减少有机溶剂在工作环境中的使用量,可以通过优化工艺流程、改进生产设备和替代有机溶剂等方式实现。

此外,还应加强通风设施的建设和使用,确保工作场所能够及时将有机溶剂挥发到外部环境,减少人员接触的机会。

2.个人防护措施的采取在工作时,应穿戴防护服、触觉手套和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装备,以减少有机溶剂对皮肤和眼睛的直接接触。

同时,还应注意个人卫生,及时洗手和洗脸,以减少有机溶剂的残留。

3.员工培训和教育为了提高员工对有机溶剂的认识和应对能力,应进行定期的员工培训和教育。

通过开展有机溶剂的危害知识培训,提高员工对有机溶剂的认识和风险意识,使其能够主动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并掌握应急处理的方法。

4.合理储存和处理有机溶剂的储存和处理是预防有机溶剂危害的重要环节。

如何防止有机溶剂对人体产生危害

如何防止有机溶剂对人体产生危害

如何防止有机溶剂对人体产生危害有机溶剂在生产、化妆品、涂料、笔墨等众多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但是它们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对人体带来危害,因此如何正确使用和防范有机溶剂成为一些厂家和工人需要注意的问题。

本文将结合有机溶剂的特点和操作过程,提出如何减少、防止有机溶剂对人体产生危害的具体措施。

一、了解有机溶剂的特点1.挥发性强大部分有机溶剂都是挥发性的,这就意味着所使用的有机溶剂会迅速挥发成气体,对室内空气形成污染。

此外,有机溶剂的挥发性还可能会导致爆炸、火灾等风险。

2.化学活性强有机溶剂在使用过程中,在与其他物质接触时容易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严重的危害。

比如有机溶剂可以与人体的蛋白质、脂肪等产生反应,进而造成身体组织的损害。

二、正确使用有机溶剂1.选择合适的溶剂选择合适的有机溶剂是避免有机溶剂危害的首要问题。

其中,首要要素是选择对人体无害的溶剂,如水或甲醇等。

应尽量避免使用易燃、易挥发的有机溶剂,严格控制使用量。

2.避免长时间暴露于溶剂中尽量避免在没有良好通风的环境下使用有机溶剂,因为这会增加溶剂危害的程度。

在使用时,应尽可能减少长时间暴露于溶剂中的时间,如定时休息或间歇使用的方式,以避免过量暴露。

3.戴好防护装备在接触有机溶剂时,应穿戴好防护装备,如防护手套、口罩、护目镜等,以充分保护手部、呼吸系统以及眼部等。

在操作过程中,应避免把空气中的有机溶剂污染到健康水平以下,同时只有在戴好防护装备的情况下才能使用有机溶剂。

4.保持工作区域清洁在工作区域使用有机溶剂时,尽可能保持工作区域清洁整洁,并可通过封闭式设备等方式来控制溶剂蒸汽浓度,否则有机溶剂蒸汽挥发会造成环境污染。

三、如何应对有机溶剂的意外状况1.立即清洗受污染的皮肤受到有机溶剂污染时,要立即用清水和肥皂清洗受污染部位,以洗掉污染物。

如果发生皮肤损伤或同化作用,建议及时就医处理。

2.即使进行布置如果不慎吸入有机溶剂蒸气,应立即脱离污染现场,并用干净的空气清洗呼吸道。

有机溶剂的危害及预防模版

有机溶剂的危害及预防模版

有机溶剂的危害及预防模版有机溶剂是一类广泛应用于工业和家庭的化学物质,常见的有乙醇、丙酮、甲苯等。

它们在许多行业中用作溶剂、清洗剂和溶解剂,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危害性。

本文将介绍有机溶剂的危害及预防模版。

有机溶剂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皮肤刺激:有机溶剂可能引起皮肤刺激和炎症。

如果直接接触有机溶剂,可能导致皮肤干燥、瘙痒、脱皮等不适症状。

长期接触有机溶剂,还可能导致皮肤癌的发生。

2. 呼吸系统影响:有机溶剂蒸汽进入呼吸系统后,可能引起咳嗽、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

某些有机溶剂还可能损害肺部组织,导致炎症和纤维化。

3. 中枢神经系统损害:长期接触有机溶剂,会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不可逆的损害。

常见的症状包括头痛、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等。

严重的中毒情况下,还可能导致昏迷、抽搐甚至死亡。

4. 细胞毒性:有机溶剂可以进入人体细胞,引起细胞凋亡和DNA损伤。

这些损伤可能导致细胞畸变和癌症的发生。

为了预防有机溶剂的危害,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做好个人防护:使用有机溶剂时,应佩戴防护手套、防护眼镜和防护口罩,以防止有机溶剂直接接触皮肤、眼睛和呼吸道。

2. 加强通风管理:在使用有机溶剂的工作场所,应确保良好的通风条件。

可以通过安装排风设备、使用空气净化器等方式,将有机溶剂蒸汽排出室外。

3. 控制工作环境:避免在密闭的空间中使用有机溶剂,尽量选择开放的场所进行操作。

同时,也要减少有机溶剂的蒸发速度,如尽量避免溶剂暴露在阳光下和高温环境中,合理调整温度和湿度等。

4. 提供良好的工作培训:必须确保工作人员了解有机溶剂的危害性以及正确的使用方法。

提供相关的培训材料和培训课程,对于新员工还应进行特殊培训。

5. 定期健康检查:有机溶剂的危害可不立即显现,因此,应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有机溶剂暴露引起的问题。

6. 做好应急处理:事故难以避免,一旦发生有机溶剂泄漏或溢出的情况,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清理和处理。

2024年有机溶剂的危害及预防(三篇)

2024年有机溶剂的危害及预防(三篇)

2024年有机溶剂的危害及预防近年来,有机溶剂群体急慢性中毒事件频发,尤以苯和正己烷中毒常见。

某美发饰品有限公司30余名职工因长期接触苯,而导致的慢性重度苯中毒事件。

xx年6月,广东东莞安加鞋厂13人正己烷中毒。

有机溶剂造成中毒事件如此频繁的发生,尤其以中小企业发生频率最高。

了解有机溶剂的种类及毒性,对预防有机溶剂中毒事故重要。

有机溶剂的分类及毒性有机溶剂主要指那些不溶于水的有机化合物液体。

常用的有机溶剂包括:①烃类:如脂肪烃、环烷烃、芳香烃和混合烃等;②卤代烃:如卤代烷、卤代烯;③醇类:如甲醇;④酮类:如丙酮;⑤醚类:如乙醚;⑥其他:如二硫化碳。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有机溶剂的生产使用日益增多。

有机溶剂除具有常见的皮肤粘膜刺激作用外,还具有神经系统及身体器官损害。

有机溶剂的理化性质和化学结构与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有密切关系。

长期接触有机溶剂会对人体神经系统、身体器官等造成损害。

中毒预防对策改进生产工艺,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高毒物质。

从源头上采取措施是预防有机溶剂中毒最根本的方法。

通过引进新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的设备,改进生产工艺,去除一些有毒有害因素严重的工艺流程,以减少甚至杜绝作业人员接触有毒有机溶剂。

另一方面,用无毒或低毒的物质代替高毒物质,也是目前较为常用的预防有机溶剂中毒的一种方式,其最常见的例子是用甲苯或二甲苯代替苯,前者的毒性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抑制,而无血液毒害,因此对作业人员的危害要小得多。

加强通风,减少有机溶剂接触时间。

目前,很多有机溶剂作业场所存在通风设计、安装不合理的问题,甚至因生产条件简陋而缺乏有效通风排毒设施,导致作业场所空气中有机溶剂积聚而引发中毒事故。

同时,应严格执行8小时工作制度,对于直接接触有机溶剂的作业人员应采取轮岗制度,减少其接触时间,从而有效的控制中毒事件的发生防止作业人员长时间接触有机溶剂也是预防中毒的有效手段,。

加强法制宣教工作,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在很多中小企业,没有建立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员工缺乏职业危害知识,职业危害防范意识淡薄。

有机溶剂的危害及预防

有机溶剂的危害及预防

有机溶剂的危害及预防有机溶剂是一类化学物质,常用于工业生产、实验室研究以及家庭日常使用。

虽然有机溶剂在很多领域都起到重要作用,但它们也存在一定的危害性。

本文将就有机溶剂的危害以及预防措施进行详细阐述。

有机溶剂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呼吸道刺激:有机溶剂挥发速度较快,容易进入人体呼吸道,引起刺激,导致咳嗽、气喘等症状。

2. 神经系统损害:有机溶剂可能对人体神经系统产生直接损害。

长期暴露在有机溶剂中,可能导致头痛、头晕、失眠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引起神经系统疾病。

3. 皮肤损害:有机溶剂可通过皮肤直接进入体内,长期暴露在有机溶剂中可能导致皮肤炎症、过敏等不适反应。

某些有机溶剂还可能导致皮肤干燥、脱皮等问题。

4. 消防风险:有机溶剂易燃易爆,遇到明火或高温可能导致火灾或爆炸事故。

这些事故不仅会对人体造成直接伤害,还可能导致工厂、实验室等设施的损毁。

针对有机溶剂的危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 遵循安全操作规程:在使用有机溶剂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注意个人防护,如佩戴防护眼镜、手套、面罩等。

了解有机溶剂的安全性能,避免接触高毒物或易燃物。

2. 加强通风换气:有机溶剂挥发性强,容易在使用或储存过程中引起有机溶剂浓度升高,因此建议在有机溶剂使用区域增设通风设施,保持空气流通。

3. 避免有机溶剂泄漏和挥发:正确储存有机溶剂,包装严密,防止泄漏;在使用过程中,控制有机溶剂的使用量,避免大面积散发。

4. 个体防护:在与有机溶剂接触的场所工作时,应佩戴符合安全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手套、面罩、护目镜等,避免有机溶剂直接接触皮肤、眼睛和呼吸道。

5. 定期体检:由于有机溶剂对人体健康潜在的危害,建议相关从业人员进行定期体检,及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

6. 应急措施:在发生有机溶剂泄漏、火灾等事故时,应立即进行应急处理。

及时疏散人员,将有机溶剂泄漏源隔离,通风换气,避免火源。

7. 提高安全意识:定期开展有机溶剂相关的安全培训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

有机溶剂的危害及预防

有机溶剂的危害及预防

有机溶剂的危害及预防有机溶剂是指在常温下为液体状态,可溶于水或其他有机物的化合物。

它们常用于各种工业生产过程中,如溶剂提取、涂料、印刷、清洗和金属腐蚀等。

然而,长期接触和暴露于有机溶剂可能对人体产生严重的健康危害。

以下是有机溶剂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1. 呼吸系统损害:有机溶剂蒸气进入呼吸道后会对肺部造成刺激和损伤。

长期接触有机溶剂的人常出现咳嗽、气短、胸痛等呼吸系统问题。

预防措施包括戴好防护口罩并确保通风良好的工作场所。

2. 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有机溶剂可通过皮肤吸收或吸入进入人体血液循环,并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毒性作用。

长期接触有机溶剂的人常表现出头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预防措施包括戴好防护口罩和手套,并尽量避免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场所长时间工作。

3. 肝功能损害:某些有机溶剂在体内代谢后可损害肝脏功能。

长期接触有机溶剂的人可能产生肝炎、脂肪肝等疾病。

预防措施包括戴好防护口罩和手套,遵守正确的使用和处理方法。

4. 皮肤刺激和过敏反应:有机溶剂可通过皮肤吸收进入人体,并造成皮肤刺激和过敏反应。

长期接触有机溶剂的人可能出现皮疹、红肿、瘙痒等症状。

预防措施包括佩戴适当的防护衣物和手套,并确保工作场所的卫生条件良好。

针对以上的危害,以下是预防有机溶剂危害的一些建议:1. 提供充足的通风系统:在使用有机溶剂的工作场所,应提供良好的通风系统,以确保空气质量和防止有机溶剂蒸气积聚。

2.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在接触有机溶剂时,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如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手套和防护服。

这些装备可以减少有机溶剂对皮肤和呼吸系统的直接接触。

3. 学习正确的使用方法:使用有机溶剂的工作人员应接受专业的培训,了解有机溶剂的性质和使用方法。

他们应该知道如何正确使用、处理和储存有机溶剂,以避免意外泄漏和暴露。

4. 定期体检和监测:长期接触有机溶剂的人员应进行定期体检和监测,以确保早期发现并有效应对潜在的健康问题。

5. 按规定处置废弃物:废弃的有机溶剂应按照环境保护法规进行正确处理和处置。

有机溶剂操作的职业危害防范

有机溶剂操作的职业危害防范

有机溶剂操作的职业危害防范有机溶剂广泛应用于许多行业,如化工、制药、印刷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经常接触到。

然而,与之相伴而来的是有机溶剂操作所带来的职业危害。

本文将探讨有机溶剂操作的职业危害,并提供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有机溶剂的危害性有机溶剂具有挥发性和毒性,对人体健康会造成一系列的危害。

首先,有机溶剂的挥发性使其能够迅速渗透到人体呼吸道,经过肺部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对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产生直接影响。

其次,有机溶剂可以通过皮肤直接吸收,引起皮肤炎症、过敏反应等。

此外,长期接触有机溶剂还可能导致慢性中毒,损害肝脏、肾脏等重要器官功能。

二、有机溶剂操作的职业危害防范措施为了保护从事有机溶剂操作的工作者,以下是一些必要的防范措施:1. 确定有机溶剂的物理性质和毒性在进行任何有机溶剂操作之前,必须了解所使用有机溶剂的物理性质和毒性。

这包括溶剂的闪点、沸点、毒性等指标。

具体的信息可以通过相关产品说明书、安全数据表和专业机构的指导获得。

2. 工作场所的通风系统在有机溶剂操作现场必须保持良好的通风系统,以尽量降低有机溶剂的浓度。

可以采用自然通风或者机械通风的方式,将有机溶剂挥发的气体迅速排出。

同时,也可以考虑使用局部排风设备,将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有机溶剂气体直接排放到室外。

3. 个人防护措施从事有机溶剂操作的工作者应配备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面罩、护目镜、防护服和手套等。

这些装备可以有效地减少有机溶剂对皮肤、眼睛和呼吸道的刺激和损害。

并且,还应定期检查和更换这些装备,确保其有效性。

4. 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监督为了提高有机溶剂操作的安全性,需要对从事该工作的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和指导。

培训内容包括有机溶剂的危害性、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的方法、应急措施等。

此外,还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监督,确保操作人员严格按照规范操作。

5. 应急措施和事故处理在有机溶剂操作中,事故和突发状况时常发生。

因此,工作场所应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并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编号:GD/FS-2809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有机溶剂的危害及预防详
细版
A Specif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The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ally Implementing.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有机溶剂的危害及预防详细版
提示语:本解决方案文件适合使用于对某一问题,或行业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

,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近年来,有机溶剂群体急慢性中毒事件频发,尤以苯和正己烷中毒常见。

某美发饰品有限公司30余名职工因长期接触苯,而导致的慢性重度苯中毒事件。

20xx年6月,广东东莞安加鞋厂13人正己烷中毒。

有机溶剂造成中毒事件如此频繁的发生,尤其以中小企业发生频率最高。

了解有机溶剂的种类及毒性,对预防有机溶剂中毒事故重要。

有机溶剂的分类及毒性
有机溶剂主要指那些不溶于水的有机化合物液体。

常用的有机溶剂包括:①烃类:如脂肪烃、环烷烃、芳香烃和混合烃等; ②卤代烃:如卤代烷、卤代烯;③醇类:如甲醇; ④酮类:如丙酮;⑤醚类: 如乙
醚;⑥其他:如二硫化碳。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有机溶剂的生产使用日益增多。

有机溶剂除具有常见的皮肤粘膜刺激作用外,还具有神经系统及身体器官损害。

有机溶剂的理化性质和化学结构与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有密切关系。

长期接触有机溶剂会对人体神经系统、身体器官等造成损害。

中毒预防对策
改进生产工艺, 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高毒物质。

从源头上采取措施是预防有机溶剂中毒最根本的方法。

通过引进新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的设备,改进生产工艺,去除一些有毒有害因素严重的工艺流程,以减少甚至杜绝作业人员接触有毒有机溶剂。

另一方面,用无毒或低毒的物质代替高毒物质,也是目前较为常用的预防有机溶剂中毒的一种方式,
其最常见的例子是用甲苯或二甲苯代替苯, 前者的毒性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抑制, 而无血液毒害, 因此对作业人员的危害要小得多。

加强通风, 减少有机溶剂接触时间。

目前,很多有机溶剂作业场所存在通风设计、安装不合理的问题,甚至因生产条件简陋而缺乏有效通风排毒设施,导致作业场所空气中有机溶剂积聚而引发中毒事故。

同时,应严格执行8小时工作制度,对于直接接触有机溶剂的作业人员应采取轮岗制度,减少其接触时间,从而有效的控制中毒事件的发生防止作业人员长时间接触有机溶剂也是预防中毒的有效手段,。

加强法制宣教工作,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在很多中小企业,没有建立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员工缺乏职业危害知识,职业危害防范意识淡薄。

所以必须加强宣传教育、普及法律知识,建立、健全职业卫生
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档案。

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使其充分认识到职业危害的产生原因、危害后果、存在的环节和防治措施。

加大有机溶剂使用的监管力度。

通过有效的防护措施、严格的监督管理,促使企业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做好个体防护工作,确保劳保用品的发放、使用和检查更新,对预防有机溶剂中毒发生的意义不言而喻。

在一些特殊工艺要求的作业场所或生产环节,如在密闭空间喷漆作业,因工艺需要不能采取通风措施,此时,良好的个体防护工作对预防有机溶剂中毒发生的意义更大。

做好防护工作的同时,还必须加大有机溶剂使用的监管力度,特别是对毒性较大的有机溶剂,必须在其生产、使用的各个环节做好监管工
作,生产原料严格实行化学品登记和标签使用制度,使得操作人员详细了解其中所含有毒成分及其危害。

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和应急预案编制对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保护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大部分企业应急预案的编制重点放在安全、消防等领域,对职业危害尤其是高毒性的有机溶剂或窒息性气体的预案编制工作还是薄弱环节,相关部门应督促、指导并协助企业完善相关预案编制,并通过安全设计,在新建、扩建、改建中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在生产操作、工艺维护等方面做好职业安全防护措施,可以有效预防事故发生,降低风险。

此外,还需要制定突发中毒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方法。

可在这里输入个人/品牌名/地点
Personal / Brand Name / Location Can Be Entered He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