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问答题(上册)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练习题

练习七
一、填空题 1、蚂蚁的身体分为( 头 )、( 胸 )、 (腹 )三个部分,头上有( 一对 )触角,胸 部有( 三对 )足,共有( 六 )条腿。属于 (昆虫 )类动物。 2、蚂蚁是一种非常好动的小动物,它们( 力气) 很大,是名副其实的大力士,喜欢吃( 甜食 ), 不会游泳。 3、蝗虫、蝴蝶、蜻蜓、蟋蟀、蚊子、苍蝇都和 蚂蚁的特点相似,它们都属于( 昆虫 )。昆 虫的共同特征是:( 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 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具有这些 特征的动物就是昆虫。蜘蛛、蜈蚣(不是)昆虫。 4、动物、人类和大自然是一个(和谐 )的整体,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爱护)动物。 (
二、实践题 说说你了解的校园内的小动物的名字 (4-5种),并 、 、 、 、 等。 其中 、 、 等是昆虫。
二、问答题: 在校园里寻访动植物时要注意哪些 安全? 答:在校园里寻访动植物时要注意的 安全:如防止摔跤、预防蚊虫咬伤以 及被其他虫咬伤、不要把手伸进不了 解的洞穴、防止被蛇蝎子等动物所伤 等。如果遇到上述情况,一定要马上 报告老师。
练习六
一、填空题: 树上或野外), 1、各种小动物都有家,鸟的家( 蚯蚓的家在(土壤里 ),鱼的家在( 水中 )。 2、 虽然不同的动物的“家”各不相同,但都 隐蔽性 )的特点。 具有( 3、每一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性,所有的动 物都必须生活在一个它( 适应 )的环境中,不 同生活习性的动物生活的( 环境 )也不同。 二、简答题: 动物适应环境的行为方式有哪些? 答:动物适应环境的行为方式有很多: 如冬眠、保护色、拟态等。
练习五 一、填空: 1、校园里,有许多动植物与我们( 和谐 ) 地生活在一起。寻访校园里的动植物时,我们要 做到不被动植物伤害到( 自己 ),自己也不要 伤害到(动植物 ),我们要关注和爱护动植物, 保护观察地的( 环境 ),做一个负责任、有爱 心的观察者。 2、给动植物分类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分 类必须有一个( 标准 ),标准不同,分类的结 果就( 不同 )。 3、观察树木时,不要弄伤了( 树木),也 不要随意采摘( 叶子 )。
四年级科学问答

四年级科学问答1、水烧开了,铝壶发出哨声,解释其中的道理?答:水烧开后,铝壶内的空气受热膨胀,有大量气体向壶外跑,就吹响了壶盖上的哨子,发出哨声。
2、打开汽水瓶盖,观察有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气体能够溶解在水中吗?答:汽水中溶有很多二氧化碳气体,当你打开汽水瓶的塞子时由于外面的压力小,二氧化碳顿时就拼命地从水中往外跑,于是,汽水瓶里就冒出很多很多的气泡。
气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溶解在水中,并能从水中分离出来。
这种变化也是可逆的。
3、水壶中的水开了以后,你会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答:水壶中的水向外溢出,说明了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4、简述生活中你知道的哪些方法可以灭火。
答:1、用水灭火。
2、用土灭火。
3、去除燃料灭火。
4、用二氧化碳灭火等等。
5、为什么夏天给自行车轮胎打气时,不能打得太足?答:夏天气温高,轮胎打的太足,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气体膨胀会使轮胎爆破。
6、自行车被雨淋过后人们总要全面擦拭一遍,这是为什么?答:是要防止自行车生锈。
7、金属生锈的变化只是形态变化吗?若不是还有什么变化,是可逆变化吗?答:不只是形态变化,金属生锈还有新物质的产生,不是可逆变化。
8、铁勺长期放在盛食盐的盒子里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答:铁勺长期放在食盐盒子里会生锈,因为食盐与铁勺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新的物质。
9、切开的苹果放一会儿,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答:苹果切开放置一会儿,表面就变成褐色。
这是因为苹果里面的酶遇到空气中的氧,产生氧化反应变成了褐色。
10、漂白粉的作用是什么?这种变化只是形态变化吗,这是可逆变化吗?答:漂白粉可以使物体退色,这种变化不仅是形态变化,还伴着新的物质的产生,是不可逆的变化。
11、举例说明燃烧会给生活带来哪些好处和害处?答:燃烧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首先生活离不开燃烧比如做饭、取暖等。
工农业生产离不开燃烧,比如冶炼金属、农作物育种、食品加工等;燃烧还可以给人们提供能量,用作一些机器的能源,如内燃机车、火力发电等;燃烧也会给人们带来灾难,比如瓦斯爆炸、燃烧引起的爆炸、森林大火、公共场所失火等灾害,会在短时间内将人们的生命财产化为灰烬。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问答题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问答题问答题第一单元:1.空气的性质1.把一团纸紧塞在杯低,将杯子倒立竖直压入水中,纸团会湿吗?为什么会这样?答:纸团不会湿。
因为空气占据了杯子的空间,水进不去。
2.用力吹瓶子里的气球,气球吹得大吗?为什么会这样?怎样才能吹大瓶子里的气球?答:气球吹不大。
因为空气占据瓶子的空间。
只有在瓶子上扎些小孔,才能吹大气球。
3.将两只充满气的气球吊在小棍上,并使它们保持平衡,刺破其中一只,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答:刺破气球的这边翘了起来。
说明空气有质量。
4.解开气球的绳子,让气球的口对着自己的脸,你有什么感觉?实验说明了什么?答:脸上觉得有风吹过来,凉凉的,还听到“嘶-嘶”的声音。
说明空气会流动。
5.用手压袋子里的空气,有什么感觉?在用力压,感觉又怎样?松开手后你看到了什么?怎样解释这些感觉和现象?答:用手压,手感觉到袋子里有东西往上顶。
再用力压,发现袋子被压下去了一点,松开手后,袋子有回到原来的样子。
这是因为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6.空气和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答:空气和水的相同点:空气和水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一定的形状)、都是(透明)的,都会(流动),都要(占据空间);空气和水的不同点:(空气)容易被压缩,水难以被(压缩),空气比(水)轻等。
7.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压缩空气?答:①给自行车轮胎充气②篮球、排球、皮球充气③玩空气枪④气垫船等。
2. 热空气和冷空气1、空气是无色的气体,看不见,摸不着。
在课堂上,我们想到观察空气流动的办法有?答:①点燃蜡烛,把手放在蜡烛的上方。
(手感觉到蜡烛火焰上方有股热气往上冲)②将纸蛇放在点燃蜡烛的上方。
(纸蛇转动起来。
蜡烛上方的空气受热上升,引起纸蛇转动。
)2、热空气为什么会上升?用实验证明。
答:①在木棍的两端各挂一个纸杯②用手扶住木棍的一端,用燃烧的火柴烤热另一端纸杯内的空气。
四年级科学问答题(上册)

问答题1、把带胶塞的漏斗拧紧在瓶口上,朝漏斗里倒水,水能流进瓶子里吗?为什么?答:不能(开始会滴入几滴)。
因为瓶子里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胶塞封住了瓶口,空气出不来,所以漏斗里的水就流不进去。
2、用冰块冷却食物,食物应放在冰块上还是冰块下?为什么?答:应把食物放在冰块的下方。
因为冰块周围的空气受冷会很快下沉,不断下沉的冷空气包围住要冷却的物体,从而达到尽快冷却的目的。
3、温度的变化会对物体产生哪些影响?请举例说明。
答:可以改变物体的形态。
如:蜡烛、巧克力、松香等遇热会熔化成液体,遇冷会凝结成固体。
可以改变物体的体积。
如:固体、液体、气体热胀冷缩。
4、在生活中,人们可以通过加热和冷却物体做哪些事情?请举例说明。
答:使乒乓球变鼓、弯玻璃管、炼钢提纯、铁轨留缝隙。
还有夏天架线要松些、夏天车胎里的气不要充太足,以免爆胎、弯塑料眼镜腿、大面积水泥地上的夹缝、桥面上的缝隙等。
5、为什么锅把用塑料制作,而锅身用金属制作?答:因为不同物体的吸热和散热性不同。
金属吸热快,可以尽快将菜做熟。
塑料吸热慢,避免做菜时烫伤。
6、为什么冬天时人们喜欢穿深色的衣服,而在夏天喜欢穿浅色衣服?答:因为同种物质表面颜色不同,吸热和散热性不同。
深色衣服吸热性能好,在冬天会感觉温暖;浅色衣服吸热性能差,在夏天会感觉凉爽。
7、大自然中的风是怎样形成的?答:阳光加热地面,温暖的地面加热它上面的空气,暖空气从地面上升,越升越高,然后又开始冷却下降,冷空气补充到暖空气上升后留下的空间里。
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流动的空气就是风。
8、如何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答:①把碎冰倒进干燥的玻璃杯。
②用卡片把玻璃杯盖上,等几分钟。
③小水珠(露珠)就会出现在杯的外壁上。
9、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答:①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轻拿轻放。
②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壁。
③要等温度计内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认读,并且要使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保持水平。
四年级上册科学问答题,

把玻璃罩中的空气抽出,闹铃声为什么会消失?把玻璃罩中的空气抽出后,就变成了真空,在真空中,声音不能传播。
怎样让鼓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用力敲鼓,发出的声音强,轻轻的敲鼓,发出的声音弱。
琴弦的声音的高低和哪些因素有关?跟用力的大小是否有关?琴弦发出声音的高低和琴弦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和用力的大小无关。
参与呼吸的人体器官有哪些,它们的作用是什么?鼻腔或口腔,吸入空气,气管和支气管是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膈肌是动力。
敲击水瓶琴和吹水瓶琴发声有什么区别?敲击水瓶琴,水越多,发出的声音越低,水越少,发出的声音越高。
吹水水瓶琴的时候振动的是空气,空气柱越长,发出的声音越低。
水越多,空气柱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水越少,为什么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提升肺活量?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使肺得到了锻炼,可以增加肺活量。
怎样的饮食习惯有利于身体健康?做到不挑食,不偏食,荤素搭配,粗细粮搭配,这样身体才能得到均衡的营养,有利于身体的健康。
我们可以把食物按照哪些情况可以分类?我们可以把食物用途分成主食和副食,也可以把食物来源分成植物类和动物类,还可以是否能生吃:分成生食和熟食。
怎样的饮食习惯有利于身体健康?做到不挑食,不偏食,荤素搭配,粗细粮搭配,这样身体才能得到均衡的营养,有利于身体的健康为什么说狼吞虎咽不利于身体健康?因为狼吞虎咽,食物不能充分的咀嚼,这样不但加重了胃消化食物的负担,也影响小肠对营养的吸收,所以不利于身体的健康。
我们怎样保护牙齿?(1)少吃甜食,(2)每天早晚要刷牙(3)饭后要漱口。
(4)定期让牙医检查。
说一说消化系统的名称和作用?口腔咀嚼食物,迟到运输食物的通道,胃消化食,小肠吸收食物中的营养,大肠存放食物的残渣怎样改进气球小车让它跑得更远?(1)换用更大的气球。
(2)用更轻的材料做车身。
(3)加润滑油,使车轴转动得更灵活。
(4)采用合适的喷管。
(5)寻找更光滑的行驶路面。
怎样改进橡皮筋小车让它跑得更远?(1)增加橡皮筋的条数、增加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圈数。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期末复习资料基础知识整理第一单元1.我们每天都能感觉到天气带来的变化。
通常用云量、降雨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描述天气。
(复习各种天气符号,会识别、会画)2.室外阴凉通风处的温度更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3.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和降水情况、风速和风向。
4.观察记录某个时间段的气温,尽量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进行测量。
一个月的天气变化不能代表这一年的气候特点。
5.测量温度的要求:①要把温度计放置到测量环境内2-3分钟。
②待液柱不再升高或降低时再读数。
(也就是液柱稳定时)③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柱平行。
6.一天中,正午(14时)的气温最高,清晨的气温最低。
每天的气温是先上升,后下降。
7.风向是指风吹来的风向。
一般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
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风向。
如:箭头指向北,吹的就是北风。
8.我们的风速等级分为3级:(0为无风、1是微风、2是大风)旗往东吹,刮的西风。
9.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气象学家通常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也就是0-12级。
10.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雾等。
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自制雨量器要用直筒、透明的杯子),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雨量器测量的是24小时内降水量。
11.测量降水量与使用的雨量器的粗细、大小没有关系。
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
云量一般用晴天、多云、阴天来记录。
13.气象学家通常对云描述时分成三类:积云、层云和卷云。
层云: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云。
通常是灰色的,层云变厚,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所以也称为雨层云。
积云: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
通常与晴好天气相联系,可能发展成雷阵雨天气。
卷云:纤细的羽状云,卷云在温度低的高空形成,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的。
新粤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

新粤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粤教版四年级小学科学上册期末复习第1单元生命的延续1、许多植物的生命都是由种子开始的。
2 我们要在花盆里做种番茄的实验,需要准备的材料有:花盆、土壤、小铲、喷壶、番茄种子3、做种番茄的实验,操作步骤是:选种、松土、播种、铺土、浇水。
4、种子在发芽时呼吸活动旺盛,要有一定的空气、水、温度、阳光等条件。
5、种子发芽温度一般以15℃为宜。
6、水分是种子发芽不可少的条件,缺水会导致(发芽慢或不发芽),当土壤中的水分过多,也会因为通气不良导致种子腐烂。
7、植物的花一般由:花萼、花冠、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
8、植物开花的过程的共同特点:先形成(花芽),接着发育成花蕾,然后萼片和花瓣展开,最萎花朵凋谢9、植物营养生长到一定阶段后就会开始生殖生长,也就是开花、结果最后结出果实。
10、当雄蕊花药中的花粉成熟后传到雌蕊的(柱头)上,植物就完成了(传粉)过程,只有经过(传粉)后,雌蕊的子房才会发育成(果实)11、植物结果的共同特点:果实在(雌蕊)部分形成、果实(逐渐膨大),果皮颜色或形态发生变化。
12、植物的(果实和种子)成熟后,能在(适宜)的环境中萌发生长。
通常情况下,种子传播到(远离母体)的空间里,能有更大的生存机会。
13、自然界中的果实和种子,有的借助(风力)传播到远处,除此之外,还有依靠(水)、(动物)。
(自身弹跳力)传播种子的植物,这些植物的果实和种子在结构与形状上也展现出一些明显的(适应性)。
14、莲是(水生)植物,具有适应(水力)传播的明显特征,果实附着在海绵质的莲蓬(花托)上,一是具有(防水性),二是具有(漂浮能力)。
15、酢浆草的果实则借于自身开裂时产生的(弹射力量)把种子弹出一段距离。
16、黄鹌菜的果实(很小很轻),还长着很多(绒毛),很容易被(风)吹散飘到远处和高处。
17、蚕的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18、刚出生的蚕卵是淡黄色的,形状是略扁圆形,蚕卵很细小,直径约1 毫米时,颜色逐渐变成淡紫色。
四年级问答题100道常识

四年级问答题100道常识1. 什么是四季?2. 地球绕太阳转一圈需要多长时间?3. 地球上有多少大洲?4. 地球上有多少大洋?5. 世界上最大的洲是哪个?6. 世界上最小的洲是哪个?7. 世界上最大的洋是哪个?8. 世界上最深的洋是哪个?9. 世界上最高的山脉是什么?10.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什么?11. 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什么?12. 世界上最长的河是什么?13. 世界上最长的沙漠是什么?14. 世界上最长的沙漠是哪里?15. 世界上最大的森林是什么?16. 世界上最大的森林在哪里?17. 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是什么?18. 世界上最大的湖泊在哪里?19. 世界上最大的瀑布是什么?20. 世界上最大的瀑布在哪里?21. 世界上最大的冰川是什么?22. 世界上最大的冰川在哪里?23. 世界上最大的火山是什么?24. 世界上最大的火山在哪里?25. 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什么?26. 世界上最大的岛屿在哪里?27. 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是什么?28. 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在哪里?29. 世界上最大的国家是什么?30. 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在哪里?31. 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是什么?32. 世界上最小的国家在哪里?33.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什么?34. 世界上人口最少的国家是什么?35. 世界上最高的建筑是什么?36. 世界上最高的建筑在哪里?37. 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是什么?38. 世界上最深的湖泊在哪里?39. 世界上最深的洞穴是什么?40. 世界上最深的洞穴在哪里?41. 世界上最长的桥梁是什么?43.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什么?44.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在哪里?45. 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什么?46. 世界上最深的海沟在哪里?47. 世界上最高的瀑布是什么?48. 世界上最高的瀑布在哪里?49. 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什么?50. 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在哪里?51. 世界上最深的河流是什么?52. 世界上最深的河流在哪里?53. 世界上最高的树木是什么?54. 世界上最高的树木在哪里?55. 世界上最深的海洋是什么?56. 世界上最深的海洋在哪里?57. 世界上最高的草原是什么?58. 世界上最高的草原在哪里?59. 世界上最深的峡谷是什么?60. 世界上最深的峡谷在哪里?61. 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什么?62. 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在哪里?63. 世界上最深的盆地是什么?64. 世界上最深的盆地在哪里?65. 世界上最高的平原是什么?66. 世界上最高的平原在哪里?67. 世界上最深的洼地是什么?68. 世界上最深的洼地在哪里?69. 世界上最高的丘陵是什么?70. 世界上最高的丘陵在哪里?71. 世界上最深的峡谷是什么?72. 世界上最深的峡谷在哪里?73.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什么?74.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在哪里?75. 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是什么?76. 世界上最深的湖泊在哪里?77. 世界上最高的瀑布是什么?78. 世界上最高的瀑布在哪里?79. 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什么?80. 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在哪里?81. 世界上最深的河流是什么?82. 世界上最深的河流在哪里?83. 世界上最高的树木是什么?84. 世界上最高的树木在哪里?85. 世界上最深的海洋是什么?87. 世界上最高的草原是什么?88. 世界上最高的草原在哪里?89. 世界上最深的峡谷是什么?90. 世界上最深的峡谷在哪里?91. 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什么?92. 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在哪里?93. 世界上最深的盆地是什么?94. 世界上最深的盆地在哪里?95. 世界上最高的平原是什么?96. 世界上最高的平原在哪里?97. 世界上最深的洼地是什么?98. 世界上最深的洼地在哪里?99. 世界上最高的丘陵是什么?100. 世界上最高的丘陵在哪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答题
1、把带胶塞的漏斗拧紧在瓶口上,朝漏斗里倒水,水能流进瓶子里吗?为什么?答:不能(开始会滴入几滴)。
因为瓶子里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胶塞封住了瓶口,空气出不来,所以漏斗里的水就流不进去。
2、用冰块冷却食物,食物应放在冰块上还是冰块下?为什么?
答:应把食物放在冰块的下方。
因为冰块周围的空气受冷会很快下沉,不断下沉的冷空气包围住要冷却的物体,从而达到尽快冷却的目的。
3、温度的变化会对物体产生哪些影响?请举例说明。
答:可以改变物体的形态。
如:蜡烛、巧克力、松香等遇热会熔化成液体,遇冷会凝结成固体。
可以改变物体的体积。
如:固体、液体、气体热胀冷缩。
4、在生活中,人们可以通过加热和冷却物体做哪些事情?请举例说明。
答:使乒乓球变鼓、弯玻璃管、炼钢提纯、铁轨留缝隙。
还有夏天架线要松些、夏天车胎里的气不要充太足,以免爆胎、弯塑料眼镜腿、大面积水泥地上的夹缝、桥面上的缝隙等。
5、为什么锅把用塑料制作,而锅身用金属制作?
答:因为不同物体的吸热和散热性不同。
金属吸热快,可以尽快将菜做熟。
塑
料吸热慢,避免做菜时烫伤。
6、为什么冬天时人们喜欢穿深色的衣服,而在夏天喜欢穿浅色衣服?
答:因为同种物质表面颜色不同,吸热和散热性不同。
深色衣服吸热性能好,在冬天会感觉温暖;浅色衣服吸热性能差,在夏天会感觉凉爽。
7、大自然中的风是怎样形成的?
答:阳光加热地面,温暖的地面加热它上面的空气,暖空气从地面上升,越升越高,然后又开始冷却下降,冷空气补充到暖空气上升后留下的空间里。
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流动的空气就是风。
8、如何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答:①把碎冰倒进干燥的玻璃杯。
②用卡片把玻璃杯盖上,等几分钟。
③小水珠(露珠)就会出现在杯的外壁上。
9、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
答:①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轻拿轻放。
②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壁。
③要等温度计内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认读,并且要使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保持水平。
10、水有哪几种形态?在什么条件下它们会互相转化?
答:水在自然界中有液体、固体、气体三种形态。
液态的水遇冷(0℃以下),会凝结成冰;冰遇热会融化成水;水受热会变成水蒸气。
11、为什么年年下雨,雨水却总是降不完?
答:因为水在自然界中是在不断地循环。
12、水在自然界中是怎样循环的?
答:地面上的水受热变成水蒸气,不断上升,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凝结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不断聚集,形成云,云越聚越多,形成雨,降落到地面,变成水。
13、只吃我们爱吃的食物好不好?为什么?
答:不好。
因为没有一种食物能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
为了健康成长,食物要多样化,不能偏食、挑食。
14、人们可以通过加热和冷却做哪些事?(至少五种)
答:使乒乓球变鼓、弯玻璃管、炼钢提纯、铁轨留缝隙。
还有夏天架线要松些、夏天车胎里的气不要充太足,以免爆胎、弯塑料眼镜腿、大面积水泥地上的夹缝、桥面上的缝隙等。
15、大自然中水的化身
答:云、雾、雨、露、霜、雪、冰是大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
(空气中还有我们看不见的水蒸气
16、为什么沙漠地区的人喜欢穿白色而宽大的衣服?
答:热带地区的人们常穿的白色长袍吸热性能差,而且宽大的长袍中可行成气体对流,因此会使人感觉凉爽。
17、为什么海水和海边沙滩的温度不一样?
答:海水和沙的吸热性能不同,在相同的阳光下,沙升温快,海水升温慢,所以水中凉快,而沙滩温度高。
18、在夏天的烈日下,为什么很多物体摸上去很烫?
答:阳光因自身的温度而向外发射能量,热量以电磁波的形式从一种物体传给其他物体。
19、一杯热水会逐渐变凉,你认为热水变凉的过程是怎样的呢?温度为什么会这样变化?
答:温度是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的。
温度下降呈先快后慢的规律。
热水刚倒入杯中时,与周围环境的温度相差很大,热量散发得很快,当逐渐与周围环境的温差变小时,热的散发速度就减慢了。
实验题
1、空气会热胀冷缩吗?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
实验名称:研究气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材料:气球、水槽2个、平底烧瓶、热水、冷水
实验过程:
(1)把气球套在平底烧瓶口
(2)把烧瓶放在热水中,欢察现象。
(3)把烧瓶放在冷水中,欢察现象。
实验结论: 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设计实验研究热水在降温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
实验名称:热水在降温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
实验材料:铁架台、三脚架、石棉网、烧杯、温度计
实验过程:
(1)把烧杯放在石棉网上,石棉网放在三脚架上,温度计固定在铁架台的铁架上,下部浸在热水中。
(2)、每隔两分钟观察一次并记录当时的水温。
总结降温规律。
实验结论:热水降温先快后慢
3、设计实验研究热在固体、液体中的传播(任选其一)
实验名称:热在固体中的传播
实验材料:酒精灯、金属勺、蜡烛、火柴
实验过程:
(1)点燃蜡烛,在金属勺前端、中间、后端分别点上蜡,等其凝固
(2)、用试管夹夹住金属勺,用酒精灯在前端加热,观察现象蜡的熔化情形
实验结论:热在固体中,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
实验名称:热在液体中的传播
实验材料:酒精灯、三脚架、烧杯、茶叶末
实验过程:
(1)把三脚架放在酒精灯上,三脚架上放石棉网,石棉网上放烧杯。
(2)、点燃酒精灯,把茶叶末放入水中加热,观察茶叶末的运动
实验结论: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互相混合。
4、设计实验研究物体的热胀冷缩(固体液体和气体任选其一)
实验名称:研究固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材料:固体体胀演示器、酒精灯、火柴、水槽、冷水
实验过程:
(1)铜球穿过铁圈
(2)、给铜球加热,不能穿过铁圈
(3)把铜球放入冷水中,铜球又穿过铁圈
实验结论; 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名称:研究液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材料:细管、胶塞、平底烧瓶、红颜色的水、水槽、热水
实验过程:
(1)细管插在胶塞中间,用胶塞塞住瓶口
(2)、往瓶里加红颜色的水
(3)把瓶子放入水槽中,记下细管里水的位置。
(4)往水槽里加热水,观察细管里水面的位置有什么变化。
实验结论; 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5、实验名称:研究气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材料:气球、水槽2个、平底烧瓶、热水、冷水
实验过程:
(1)把气球套在平底烧瓶口
(2)、把烧瓶放在热水中,欢察现象。
(3)把烧瓶放在冷水中,欢察现象。
实验结论: 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6、利用有和水设计实验研究不同的物质吸热和散热的性能
实验名称:研究不同的物质吸热和散热的性能
实验材料:水、油、酒精灯2个、铁架台2个、烧杯2个、石棉网2个、火柴、温度计2个
实验过程:
(1)、同时加热等重量的水和油6分钟,每隔一分钟记录水和油的温度
(2)、停止加热后,每隔一分钟记录水和油的温度,也测量六分钟
实验结论:不同的物质吸热和散热的性能不同,在获得相同热量的情况下,油的升温速度比水快;在同时停止加热的情况下,油的降温速度比水快。
7、设计实验研究雨的成因
实验名称:雨的成因
实验材料:酒精灯、石棉网、烧杯、玻璃片、水
实验过程:
(1)、加热烧杯里的水,至沸腾。
(2)、把玻璃片放在烧杯的上方,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雨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受冷变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