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色彩的调和
冀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2.色彩的调和》说课稿1

冀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2.色彩的调和》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冀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2.色彩的调和》这一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调和原理。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图片,引导学生认识色彩的搭配和调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内容丰富,由浅入深,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对色彩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学生在色彩搭配和调和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此外,学生的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实践,为教学过程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色彩的调和原理,学会色彩搭配的方法,提高色彩运用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增强团队协作精神,提高综合素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色彩的调和原理,色彩搭配的方法。
2.教学难点:色彩搭配在实际作品中的应用,色彩的调和效果的实现。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实践。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彩泥等材料,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自然界中的色彩搭配为例,引导学生感受色彩的和谐之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讲解:讲解色彩的调和原理,分析色彩搭配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
3.案例分析:分析优秀作品中的色彩搭配,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色彩调和的效果。
4.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色彩搭配实践,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总结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6.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色彩调和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注重简洁明了,突出色彩调和的关键点,包括色彩调和原理、色彩搭配方法等。
人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5. 色彩的调和 教案

《色彩的调和》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色彩的调和现象,学习利用调和色表现物象的基本方法,感受调和色带给人的美感。
二、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感受色彩调和给人带来的和谐、平静、温馨的感觉;会使用至少两种调和色彩的方法。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激发他们对色彩的兴趣,充分感受色彩的艺术魅力以及色彩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什么是色彩调和,掌握色彩调和的方法。
难点:创造性使用色彩调和的方法,完成一幅自己喜欢的色彩丰富而又和谐的画。
四、教学准备:教学课件、范画、水粉颜料等涂色工具、图案草稿。
五、教学过程:一)、小游戏导入:1、课件展示四幅图案色彩分别代表春、夏、秋、冬,请将图片与其代表的季节一一对应。
2、课件上四幅图案色彩分别代表酸、甜、苦、辣,请将图片与其代表的味觉一一对应。
设计意图:通过两个小游戏,师生共同探讨色彩与心理、色彩与生活的关系。
展示并板书课题二)、探究讨论:1、打开课本,出示学习要求,小组讨论:(1)、什么是色彩的调和?(2)、书中介绍了哪些色彩调和的方法?(3)、欣赏感悟:分析莫奈油画作品《池塘》,画中有哪些色相?他们在色相环中处于什么位置?有什么关系?这幅作品是怎样使色彩调和的?师:蓝、绿色,是一组邻近色,莫奈运用蓝色和绿色描绘出静谧的夏日池塘景色,几块浓重的绿荫和点点睡莲以及桥栏的亮部,使画面富有节奏,各种不同的绿色使画面达到了和谐的效果。
生:混入同一种黄色,混入同一种灰色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小组讨论加深学生对色彩调和的感受和理解,了解色彩调和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感受绘画作品内容与色彩带给人的调和之美。
2、分析色彩调和的方法同色调色彩调和:单一色相变化其明度、纯度或冷暖,会很容易得到和谐的色彩效果,分析18页书中蓝色调和紫色调的调和方法。
并完成右侧绿色调的调和方法。
不同色调的调和方法:课件展示多幅莫奈的《池塘》作品。
这几幅作品的色彩有什么特点,对比强烈吗?它用的是什么方法。
第二课色彩的调和六年级

第二课色彩的调和编写人:喻洋丽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色彩的调和现象,学习利用调和色表现物象的基本方法,感受调和色带给人的美感。
课业类型:造型-表现教学目标:了解什么是色彩调和以及色彩调和给人带来的和谐、平静、温馨的感觉;知道色彩调和的表现方法和特点。
会使用至少两种调和色彩的方法。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激发他们对色彩的兴趣,充分感受色彩的艺术魅力以及色彩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了解什么是色彩调和,能运用两种以上的色彩调和方法,使画面和谐、沉稳。
教学难点:创造性地使用色彩调和方法,完成一幅自己喜欢的色彩丰富又和谐的画。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范画、油画棒等涂色工具、图案草稿。
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节一.欣赏导入:课件出示:比较儿童居室效果图。
思考:它们分别给人什么样的感觉?你更喜欢哪一幅?为什么?教师:这种色彩丰富又和谐统一的搭配就是调和的美。
板书:色彩的调和二、讲授新课:1色彩调和的准确定义是什么呢?书中介绍了那些色彩调和的方法?让学生打开书本第十四页,自学。
2学生汇报,读定义。
3欣赏感悟:《鸡冠花》与《睡莲》这两幅画是怎样使色彩调和的?组织小组交流,分析书中作品是如何使用调和色的,说说带给人的感受。
设计意图:了解色彩调和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感受作品内容与色彩带给人的调和之美。
4如果我们来创作一幅画,除了这几种方法之外,还可以用其他什么色彩调和的方法?看书,我们一起来研究。
分组研究,讨论。
5演示调和色的调色方法。
教师:我们也来试一试,选一种方法为你的画涂上丰富而又和谐的色彩。
1)、起稿。
2)、选择水粉色。
3)、调色、着色。
学生观看演示,动笔试一试还有哪些方法可以使色彩调和。
设计意图:学习色彩调和的方法,体验色彩调和带给人的美感。
三、学生作业1作业要求:根据掌握的色彩调和的知识进行调色练习,完成一幅表现色彩调和的作品。
2学生实践创作,教师辅导。
第二节一、作品展览,进行评优1、学生活动:请你介绍一下自己的画,它使用了什么调色的方法?给人什么感觉?2、评价作品用色的方法和调和的效果。
色彩调和的原理

“调和”一词有两种含意:一种指对有差别的,有对比的,甚至相反的事物,为了使之成为和谐的整体而进行调整、搭配和组
黄∶紫=1/4∶3/4
橙∶蓝=1/3∶2/3
这样就可以得出上述原色和间色的和谐面积比例关系:
黄∶橙∶红∶紫∶蓝∶绿
3∶4∶6∶9∶8∶6
即:黄∶橙=3∶4 黄∶红=3∶6
黄∶紫=3∶9 黄∶蓝=3∶8
三原色中黄∶红∶蓝=3∶6∶8
三间色中橙∶紫∶绿=4∶9∶6
我们先拿红与绿这对补色关系作例证。中国有句诗叫“万绿丛中一点红”,这只是个比方,真是10000∶1就会显得过于悬殊。这句话主要是说明少量的红需大量的绿衬托,红才能突出、醒目、希罕。合理的比例应当是面积、明度、彩度都要兼顾。用大面积的红去衬托小面积的绿可否?孟塞尔把这样的色彩关系用下列方程式表示:
作业:
①作聚散对比一幅;
②作位置对比一幅;
③作面积对比一幅。
也可将三幅作业构成在一幅画面中,具象与抽象形式均可。
第二节 色彩调和理论
1.色彩调和的原理
原理(一): 和谐来自对比。
从色彩视觉的生理角度上讲,互补色的配和是调和的,因为人在看某一色时总是欲求与此相对应的补色来取得生理上的平衡。伊顿说:“眼睛对任何一种特定的色彩同时要求它的相对补色,如果这种补色还没有出现,那么眼睛会自动地将它产生出来。正是靠这种事实的力量,色彩和谐的基本原理才包含了补色的规律。”孟塞尔色彩调和论也是以互补色的理论为依据的。他认为若把构成画面的各种颜色全部混合(或放在旋转盘上混合)能产生第五级明度的灰,那么,色彩配合是调和的。他曾用各种名画做过色彩分析试验来证明这个理论的正确性。但从前一节色彩对比中可以看出,如果要有调子的倾向性,就不能产生五级灰。
色彩的调和方法

色彩的调和方法最常用的色彩调和方法为同一调和方法,包括有:混入黑色调和,混入白色调和,混入灰色调和,混入同原色调和,混入同间色调和,混入同复色调和,色彩互混调和,用点缀色调和,用连贯色调和等。
⑴加强法处理如果画面色彩过分强烈刺激,不协调时,可加强灰色、黑色、白色的调节作用,或加强高明度、低明度统一,使其色彩调和。
如果画面太模糊,色彩数值较小,可加强色彩的明度对比,使其关系明确、清晰而调和,从而使色彩在对比中又统一,统一之中见变化。
⑵序列法如果两色对比,可采用等差序列法来引进调和。
在两色之间加入色阶(可多个),使相互对比的两色变得有秩序,由于等差过度而调和。
如红、蓝对比,可在红、蓝之间置入橙色、黄色、绿色,而使红、蓝等差过渡而调和。
亦可结合各色相明度调节、纯度调解,使其对比减弱而调和。
⑶反复法反复法是平面构成重复原理在色彩构成中的运用。
如果有一组色彩彩度都比较高,并且色相对比很强烈甚至互为补色关系时,视觉效果非常刺激不调和,可采用反复法使之调和。
反复使用某个色相,让一色在画面中多处出现,并尽量避免强对比色相(互补色)的直接接触,其画面面积相当,就会建立起呼应而有秩序,趋向缓和,达到调和的艳丽色调。
反复法的主要特点就是“一色多用”,加强色彩间的联系。
⑷透叠法透叠法是平面构成中形态组合原理在色彩构成中的应用。
如果有两个色,明度对比、色相对比都很强,很难调和,可将两色重叠,产生间色(两色混合产生的透叠色),并将其与原对比两色组合在一起,可以得到既有统一又有差别的协调效果。
由于透叠间色是两对比色的共同产物(叠混而成),此色中必然包含了原有两色的共性因素,色相互为相关,使强对比两色达到调和。
如湖蓝、淡黄重叠产生绿色(透叠色),再将绿色放如湖蓝、黄色中,组合成调和的色彩搭配。
⑸隔离法处理色彩之间的对比过于强烈或处于相似时,会产生不协调,如果配上一些中性色,如黑、白、金、银,加以间隔,会使不调和、过于沉闷的状态立刻变得活跃起来。
色彩的调和方法

色彩的调和方法最常用的色彩调和方法为同一调和方法,包括有:混入黑色调和,混入白色调和,混入灰色调和,混入同原色调和,混入同间色调和,混入同复色调和,色彩互混调和,用点缀色调和,用连贯色调和等。
⑴加强法处理如果画面色彩过分强烈刺激,不协调时,可加强灰色、黑色、白色的调节作用,或加强高明度、低明度统一,使其色彩调和。
如果画面太模糊,色彩数值较小,可加强色彩的明度对比,使其关系明确、清晰而调和,从而使色彩在对比中又统一,统一之中见变化。
⑵序列法如果两色对比,可采用等差序列法来引进调和。
在两色之间加入色阶(可多个),使相互对比的两色变得有秩序,由于等差过度而调和。
如红、蓝对比,可在红、蓝之间置入橙色、黄色、绿色,而使红、蓝等差过渡而调和。
亦可结合各色相明度调节、纯度调解,使其对比减弱而调和。
⑶反复法反复法是平面构成重复原理在色彩构成中的运用。
如果有一组色彩彩度都比较高,并且色相对比很强烈甚至互为补色关系时,视觉效果非常刺激不调和,可采用反复法使之调和。
反复使用某个色相,让一色在画面中多处出现,并尽量避免强对比色相(互补色)的直接接触,其画面面积相当,就会建立起呼应而有秩序,趋向缓和,达到调和的艳丽色调。
反复法的主要特点就是“一色多用”,加强色彩间的联系。
⑷透叠法透叠法是平面构成中形态组合原理在色彩构成中的应用。
如果有两个色,明度对比、色相对比都很强,很难调和,可将两色重叠,产生间色(两色混合产生的透叠色),并将其与原对比两色组合在一起,可以得到既有统一又有差别的协调效果。
由于透叠间色是两对比色的共同产物(叠混而成),此色中必然包含了原有两色的共性因素,色相互为相关,使强对比两色达到调和。
如湖蓝、淡黄重叠产生绿色(透叠色),再将绿色放如湖蓝、黄色中,组合成调和的色彩搭配。
⑸隔离法处理色彩之间的对比过于强烈或处于相似时,会产生不协调,如果配上一些中性色,如黑、白、金、银,加以间隔,会使不调和、过于沉闷的状态立刻变得活跃起来。
色彩的调和

色彩构成 -色彩调和色彩调和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色彩,有秩序,协调和谐地组织在一起,能使之心情愉快、喜欢、满足等的色彩搭配就叫色彩调和。
色彩调和的意义:一是使有明显差别的色彩为了构成和谐而统一的整体所必须经过的调整;二是使之能自由地组织构成符合目的性的美的色彩关系。
A、同一调和构成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色彩因差别大而非常刺激不调和的时候,增加各色的同一因素,使强烈刺激的各色逐渐缓和,增加同一的因素越多,调和感越强。
这种选择同一性很强的色彩组合,或增加对比色各方的同一性,避免或削弱尖锐刺激感的对比,取得色彩调和的方法,称作同一调和。
1.同色相调和同色相调和指孟塞尔色立体、奥斯特瓦德色立体,同一色相页上各色的调和。
由于同一色相页上的各色均为同一色相,只有明度和纯度上的差别,所以各色的搭配给人以简洁、爽快、单纯的美。
除过分接近的明度差、纯度差及过分强烈的明度差外均能取得极强的调和效果。
2.同明度调和同明度调和即在孟塞尔色立体同一水平面上各色的调和。
由于同一水平面上的各色只有色相、纯度的差别,明度相同,所以除色相、纯度过分接近而模糊或互补色相之间纯度过高而不调和外,其它搭配均能取得含蓄、丰富、高雅的调和效果。
3.同纯度调和在孟塞尔色立体、奥斯特瓦德色立体上的同纯度调和分为;同色相同纯度的调和及不同色相同纯度的调和。
前者只表现明度差,后者既表现明度差又表现色相差。
除色相差、明度差过小过分模糊,纯度过高互补色相过分刺激外,均能取得审美价值很高的调和效果。
4.非彩色调和非彩色调和指孟塞尔、奥斯特瓦德色立体的中轴即无纯度的黑、白、灰之间的调和。
只表现明度的特性,除明度差别过小过分模糊不清及黑白对比过分强烈焰目外均能取得很好的调和效果。
黑、白、灰与其它有彩色搭配也能取得调和感很强的色彩效果。
5.最常用的同一调和方法(1)混入白色调和:在强烈刺激的色彩双方,或多方(包括色相、明度,纯度过分刺激)混入白色,使之明度提高,纯度降低,刺激力减弱。
色彩调和定义: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色彩有秩序、协调地组织搭配,达到视觉上的和谐、心理上平衡的色彩方法。

(5)互混调和:
如红与蓝,红色不变,在蓝色中混入红色,增加同一性; ②也可以双方互混,红色混少许蓝色,蓝色混少许红色。
①在强烈刺激的色彩双方,使一色混入其中的另一色,
①②Leabharlann (6)点缀同一个色调和: 在强烈刺激的色彩双方,a共同点缀同一色彩,b 双方互为点缀,c将双方之一方的色彩点缀进另一方,都 能取得一定的调和感 例如:一个运动员上衣着红色运动服,下衣着绿色运动裤, 两块色纯度都很高而且面积又一样大,给人的感觉强烈而 刺激,如果我们在红、绿运动服上都点缀以黄色的色块。 或在绿运动裤上点缀以红色的色块,在红运动服上点缀以 绿色的色块,都能增强调和感。
主要包括: 同一调和构成 类似调和构成 秩序调和构成
(一)同一调和构成
画面色彩差别大、刺激时,增加同一因素,使强 烈刺激的各色逐渐缓和的色彩调和方法即同一调和。
同一调和主要包括:
1、同一色相调和 在同一色相中将明度、纯度作相应的变化进行调和。 给人以简洁、爽快、单纯的美。
2、同一明度调和 在明度同一的情况下进行调和,色彩搭配含蓄、丰 富、高雅。
稳重、富于变化
(三)秩序性调和构成
秩序性调和的关键是要赋予变化一定的条理和秩序,使之具 有和谐的韵律感。
1、渐变推移法:画面采用色相、明度、纯度的递增、 递减来获得色彩秩序的一种调和手法。 两个或多个对比强烈的色彩之间可以采用增加过渡 的色彩,使之有序地渐变推移,从而取得和谐有序的画 面。
2、循环重复法
3、色彩调和与色彩对比的关系
①色彩的对比和调和是学习色彩和应用的重要内容。 ②色彩对比是绝对的,两种以上的色彩自然会产生色相、 纯度、明度、面积等对比。有色彩对比的时候,就要注意 色彩的调和问题。 ③没有对比也不存在调和的必要;没有调和,对比的色彩也 没法达到完美。 二者相互依存,相得益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色彩的调和
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色彩的调和现象,学习利用调和色表现物象的基本方法,感受调和色带给人的美感。
课业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了解什么是色彩调和以及色彩调和给人带来的和谐、平静、温馨的感觉;知道色彩调和的表现方法和特点。
会使用至少两种调和色彩的方法。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激发他们对色彩的兴趣,充分感受色彩的艺术魅力以及色彩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了解什么是色彩调和,能运用两种以上的色彩调和方法,使画面和谐、沉稳。
教学难点:创造性地使用色彩调和方法,完成一幅自己喜欢的色彩丰富又和谐的画。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范画、油画棒等涂色工具、图案草稿。
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欣赏导入:
课件出示:比较儿童居室效果图。
思考:它们分别给人什么样的感觉?你更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教师:这种色彩丰富又和谐统一的搭配就是调和的美。
板书:色彩的调和
二、讲授新课:
1色彩调和的准确定义是什么呢?书中介绍了那些色彩调和的方法?让学生打开书本第十四页,自学。
2学生汇报,读定义。
3欣赏感悟:《鸡冠花》与《睡莲》这两幅画是怎样使色彩调和的?组织小组交流,分析书中作品是如何使用调和色的,说说带给人的感受。
设计意图:了解色彩调和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感受作品内容与色彩带给人的调和之美。
4如果我们来创作一幅画,除了这几种方法之外,还可以用其他什么色彩调和的方法?
看书,我们一起来研究。
分组研究,讨论。
5演示调和色的调色方法。
教师:我们也来试一试,选一种方法为你的画涂上丰富而又和谐的色彩。
1)、起稿。
2)、选择水粉色。
3)、调色、着色。
学生观看演示,动笔试一试还有哪些方法可以使色彩调和。
设计意图:学习色彩调和的方法,体验色彩调和带给人的美感。
三、学生作业
1作业要求:
根据掌握的色彩调和的知识进行调色练习,完成一幅表现色彩调和的作品。
2学生实践创作,教师辅导。
第二节
一、作品展览,进行评优
1、学生活动:请你介绍一下自己的画,它使用了什么调色的方法?给人什么感觉?
2、评价作品用色的方法和调和的效果。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按照作业要求评价作业,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
二、优秀作品展示,激发创作激情
1、优秀作品欣赏,强调色彩调和
2、比较自己的绘画作品,找出存在的优缺点
三、继续完善或创作自己的绘画作品,教师辅导。
四、课后拓展
展示其他内容的作品,引导学生回家进一步学习。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五.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