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OLED)
oled工作原理

oled工作原理
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是一种新型的平面显示
技术,其工作原理基于有机材料在电场作用下的发光特性。
与传统液晶显示器不同,OLED不需要背光源,可以直接产生自
发光。
下面将详细解释OLED的工作原理。
OLED由以下几个关键组件构成:有机发光材料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和阳极、阴极两个电极层。
在OLED工作时,阴极和阳极之间施加电压,产生电场效应。
电子从阴极向阳极注入,并通过电子传输层的输运作用,进入有机发光材料层。
在有机发光材料层中,电子和空穴(缺失电子的正电荷)可以结合形成一个受激子。
当受激子退激时,能量以光子的形式释放出来。
由于有机发光材料的特性,它可以在电场刺激下直接发光,而不需要外部激发。
OLED显示器的每个像素都由一个微小的有机发光材料层组成。
通过在阴极和阳极之间分别施加电压,可以控制每个像素发光与否。
当欲显示的像素为亮时,施加电压使电子和空穴结合形成受激子,进而发出光。
而当欲显示的像素为暗时,不施加电压,使得电子和空穴无法结合,从而不发光。
OLED的工作原理带来了许多优势。
首先,由于自发光,不需
要背光源,因此OLED显示器更加薄和灵活。
其次,OLED显示器的色彩表现更加鲜艳、对比度更高,并且具有更快的响应速度。
此外,OLED还具有可视角度广、功耗低等特点。
总之,OLED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有机材料的发光特性,通过电子和空穴的结合来产生光。
这种自发光的特性使得OLED显示器在亮度、色彩和响应速度方面有着较大的优势。
OLED基本原理演示幻灯片

OLED基本原理演示幻灯片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s,有机发光二极管)是一种非常先进的显示技术,可应用于智能手机、电视、电脑显示屏等领域。
OLED通过有机材料的发光原理来实现显示效果,以下将为您详细介绍OLED的基本原理。
第一张幻灯片:什么是OLED?-OLED是由有机发光材料构成的一种光电显示技术。
-OLED以自发光的方式来发出光线,不需要背光源,因此可以实现更轻薄、更灵活的显示器。
第二张幻灯片:OLED的基本结构-OLED由多个层次的有机材料构成。
-最底层是底部电极,通常由透明材料或金属制成。
-中间层是有机发光材料,这些材料可以通过不同的掺杂来实现不同的发光颜色。
-最上面是透明阳极层,能够增强电子注入效率,并保护下面的层次。
第三张幻灯片:OLED的工作原理- 当电流通过底部电极时,它会使得有机发光材料中的电子和空穴结合形成一个激子(exciton)。
-激子处于高能态,通过失去一定的能量而变为低能态,这个过程伴随着光子的释放,即发光。
-发光的颜色取决于中间层的有机发光材料,并可以通过掺杂不同的材料来实现多种颜色。
第四张幻灯片:OLED的优点-高对比度:OLED能够提供非常高的对比度,使显示图像更加清晰。
-宽视角:OLED具有广泛的视角,即在不同角度下仍然能够保持良好的显示效果。
-快速响应时间:OLED显示器的响应时间非常短,可以实现快速的画面刷新。
-薄型柔性:由于OLED不需要背光源,因此可以制造更加薄型、柔性的显示器。
第五张幻灯片:OLED的应用-智能手机:OLED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的屏幕上,因为它能够提供更好的视觉效果和更低的功耗。
-电视和电脑显示屏:OLED也被广泛用于电视和电脑显示屏上,以提供更高的画质和更广的视角。
-汽车显示器:OLED逐渐被应用于汽车仪表盘和中控屏幕上,因为它可以提供更好的展示效果。
第六张幻灯片:OLED的未来发展-OELD的技术仍在不断发展中,未来可能会出现更高的分辨率、更低的功耗和更长的寿命。
OLED

OLED基本原理介绍和未来显示器件的前景展望郑**-41 (学号:**********)马**-38 (学号:**********)吕**-36 (学号:**********)【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OLED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现阶段OLED的分类以及具体应用。
最后再对显示技术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与对其前景展望。
【关键词】OLED工作原理分类与应用显示技术1. OLED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1.1 OLED结构OLED的基本结构属于夹层式结构,即发光层被两侧电极像三明治一样夹在中间,并且至少一侧为透明电极以便获得面发光。
根据有机膜的功能,器件结构可以分为以下几类:①单层结构;②双层结构;③三层结构;④多层结构。
单层结构是在器件的正极和负极间,制作由一种或数种物质组成的发光层(EML),如图所示。
这种结构在聚合物EL中较为常见。
单层结构器件制备简便,但往往由于载流子的传输效率较低以及正负载流子难以平衡,因而发光效率和亮度较低、稳定性较差。
双层结构是在器件的正极和负极间,由具有电子(或空穴)传输性质的发光层以及空穴传输层(HTL)(或电子传输层(ET))共同构成,它有以下两种类型,如图所示。
双层结构成功地解决了平衡载流子注入速率问题,从而显著提高了器件的发光效率。
双层结构器件发光效率明显优于单层结构器件,这是由于大多数有机EL 材料是单极性的,而同时具有均等的空穴和电子传输性质的有机物很少。
单极性有机物作为单层器件的发光材料,会使电子与空穴的复合区靠近某一电极,而易于被该电极所淬灭,这有损于有机物的有效发光,从而降低EL的发光效率。
双层结构器件中电子(或空穴)传输层能调节电子和空穴注入到发光层的速率,使注入的电子和空穴在发光层中复合,从而有效提高发光效率。
三层结构器件是由发光层、空穴传输层、电子传输层构成的,这种器件结构使三层有机功能层各行其职,对于材料的选择和器件性能的优化十分方便,是目前有机EL器件中最常采用的结构。
OLED 原理

·OLED技术原理●OLED的原理OLE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中文名有机发光显示器)是指有机半导体材料在电场驱动下,通过载流子注入和复合导致发光的现象。
其原理是用ITO透明电极和金属电极分别作为器件的阳极和阴极,在一定电压驱动下,电子和空穴分别从阴极和阳极注入到电子和空穴传输层,电子和空穴分别经过电子和空穴传输层迁移到发光层,并在发光层中相遇,形成激子并使发光分子激发,后者经过辐射弛豫而发出可见光。
辐射光可从ITO一侧观察到,金属电极膜同时也起了反射层的作用。
根据这种发光原理制成的显示器被称为有机发光显示器,也叫OLED显示器。
其器件结构主要包括基板、透明电极、有机发光层等。
OLED有机发光层的厚度极薄(小于500nm),因此OLED器件可以制作的非常轻薄。
如果将基板材料改为金属或塑料薄膜等柔性基版,还可制作出柔性的OLED器件。
另外,选取适当的透明电极以及透明基板,还可制作出透明OLED器件。
●OLED是如何发现的1979年的一天晚上,在柯达公司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华裔科学家邓青云(Dr. C. W. Tang)博士在回家的路上忽然想起有东西忘记在实验室。
回到实验室,他发现黑暗中有个亮的东西。
打开灯,原来是一块做实验的有机蓄电池在发光。
这是怎么回事?OLED研究就由此开始。
邓博士也因此被称为“OLED之父”。
●OLED的技术优点OLED显示亮度更高)。
OLED可十分自然的表现具有运动感的影像。
OLED致的画面,侧视画面色彩不失真OLED薄,对比度更高,色彩更鲜艳。
OLED殊环境。
第六章(OLED)

OLED
OLED
Sony
柔性OTFT OLED显示屏参数 ·大小:4.1寸 ·分辨率:432 X 240像素 ·精细度:121PPI ·显示颜色:1677万色 ·最高亮度:大于100流明 ·对比度:大于1000:1 ·厚度:80μm ·依附卷绕圆柱体半径:4mm
OLED
台湾工研院
6英寸的AMOLED电 子纸技术,在弯曲 下仍能播放内容, 该产品可重覆弯曲 2500次之多。
-OLED)
随着OLED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很多新的分类方法或新 型器件:柔韧性OLED(Flexible OLE D),顶部发射OLED(TOP emitting OLED),磷光OLED(PH OLED)、微显示 OLED、白光O机材料应具备以下特性:
信息显示技术
第六章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
SONY OLED HDTV
SONY 2008年展出了 一台仅有3mm厚的 OLED HDTV。尺寸为 11英寸
OLED
索尼公司发布了新的21英寸OLED电视原型(XEL - 2),分辨率达 到1366x760,对比度高达1000000:1,整个电视机厚度只有1.4毫 米。
光分子,并激发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 (5)电致发光:激发态能量通过辐射跃迁产生光子
(二)OLED器件结构及原理
OLED属于载流子双注入型发光器件
发光机理:在外界电压驱动下,由电极注入的电子和空 穴在有机材料中复合放出能量,并将能量传递给有机发 光物质的分子,后者受到激发,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 当受激分子从激发态回到基态时辐射跃迁产生了发光现 象。
缺点:绝缘性
OLED的应用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1997-2001年,OLED的试验阶段
在这个阶段,OLED开始走出实验室,主要应用在汽 车音响面板,PDA手机上 但产量非常有限,产品规格也很少,均为无源驱动, 单色或区域彩色,很大程度上带有试验和试销性质。 2001年全球销售额仅1.5亿美元
第六章_OLED

3.OLED分类
目前国际上OLED技术发展有以下几个重要趋势:
(1) 开发新型高效稳定得OLED有机材料,进一步提 高器件向市场后的竞争力
(3)研制彩色显示屏及相关驱动电路
(4)为了实现大面积显示,研发有源驱动的OLED显 示器
2.OLED显示原理
OLED属于载流子双注入型发光器件 发光机理:在外界电压驱动下,由电极注入的电 子和空穴在有机材料中复合放出能量,并将能量 传递给有机发光物质的分子,后者受到激发,从 基态跃迁到激发态,当受激分子从激发态回到基 态时辐射跃迁产生了发光现象。
发光过程通常由5个阶段完成
(1)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载流子的注入:电子和空穴分 别从阴极和阳极向夹在电极之间的有机功能薄膜注入
(3)2005年以后:OLED的成熟阶段 随着OLED产业化技术的日渐成熟,OLED将全面出击显示 器市场并拓展属于自己的应用领域。其各项技术优势将得 到充分发掘和发挥。 初步估计,除了传统领域外,OLED的各项技术将在以下4 个领域得到巨大发展: 1.3G通信终端 2.壁挂电视和桌面电脑显示器 3.军事和特殊应用 4.柔软显示器
(2)2002-2005年: 成长阶段 这个阶段人们将能广泛接触到带有OLED的产品,包括车 载显示器,PDA、手机、DVD、数码相机、头盔用微显 示器和家电产品。产品正式走入市场,主要是进入传统 LCD、VFD等显示领域 仍以无源驱动、单色或多色显示、10英寸以下面办为主, 但有源驱动的、全彩色和10英寸以上面板也开始投入使 用。
OLED

实验中,对于小分子材料大多采用真空蒸发镀膜的方法,其蒸发沉积条件为: 真空度小于1×10-4Pa,蒸发电流约为6A,蒸发时间则根据材料而异。对于聚合 物材料,成膜方法比较多,主要有浸取、旋涂、喷涂以及丝网印刷。将所配置 好的有机溶液滴加到清洗烘干好的ITO 基片上,用台式匀胶机(KW-4A型)旋 甩出均匀致密的薄膜。实验中匀胶机的旋甩速度和时间可设定在以下范围内: 低速为500-2000r/min,时间为6-18s;高速为2000-6000r/min,时间为30-60s。 甩膜完成后,将器件放入干燥器内,充分干燥以备蒸镀阴极之用。
柔性OLED器件的制备工艺
(2)配置溶液
对于小分子材料,制备方法是采用真空蒸镀的方法成膜,而对于聚合物材料, 其本身可溶于有机溶剂,制成溶液,旋涂于基片表面形成发光层。根据所制备 器件的具体要求和所选择的材料,通过计算各种成分的用量,最终按照各材料 的比例,合理地配置溶液,然后将配好的溶液放入超声波仪器中振荡,使溶液 充分溶解、均匀。
柔性OLED器件在材料寿命、驱动、亮度、彩色化和柔性等方面均有较大的进展,但其产业化进程低,其原因主要是 寿命问题和高效率问题还未彻底解决。而要解决这些问题,还需靠在器件结构的设计与材料合成、实验条件设计与 加工、驱动与封装技术等多方而的共同努力。对于OLED的基础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高器件的效率和寿命等性能以及寻 找新的、改进的材料上。
柔性OLED器件的制备工艺
(1)衬底的处理
本实验采用覆有ITO导电膜的PET柔性基片,面电阻约170Ω/□。PET 在较宽的温 度范围内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长期使用温度可达120℃。基片厚度为 125μm,方块电阻约为170Ω/□,对可见光的透过率大于80%。制作器件前先在 ITO 薄膜覆盖的PET柔性基片上用透明胶带对基片进行掩膜,以锌粉覆盖整个基 片,用稀盐酸进行腐蚀,最后揭去胶带进行清洗。再将刻蚀好的ITO柔性基片放 在有洗涤剂的去离子水中超声清洗(所用超声波清洗器为KQ218 型),再用大 量去离子水冲洗干净,然后用酒精棉球反复擦洗基片,接着再分别用乙醇、异 丙醇进行超声清洗。最后在红外干燥箱(HW801型)中烘干后备用。目前人们 在研究中常用的PET 基片与ITO热膨胀性质相反。这种热性质的差异使得ITO容易 发生剥离。所以在对柔性衬底进行超声清洗的过程中时间不能太长,以免影响 ITO与PET之间的附着力。
OLED介绍范文

OLED介绍范文OLED是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的简称,是一种新型的显示技术,它使用有机材料发光。
与传统的液晶显示技术相比,OLED具有更高的亮度和对比度、更快的响应时间、更广的颜色范围以及更薄、更灵活的特点。
在近年来,OLED已经成为电子产品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技术,广泛应用于手机、电视、电子游戏和智能手表等设备中。
在OLED技术中,使用了一种特殊的有机薄膜材料作为发光层,当通过电流激活时,这些有机材料会发光。
这些有机材料可以被分成三层:阴极、发光层和阳极。
当施加正反两极的电压时,阳极会向阴极输送电子,而阴极则向阳极输送空穴,当这些电子和空穴在发光层相遇时,便会发生电子的复合,产生光子。
这种发光原理使得OLED具有自发光的特点,因此它不需要背光灯,可以实现真正的全黑背景,使得对比度更高。
OLED技术的一大优点是在显示效果方面。
由于OLED的发光材料分散在整个显示屏幕上,可以实现每个像素点的独立发光控制,这意味着黑色是真正的黑色,而不是通过背光去熄灭的效果。
这使得OLED在对比度和亮度方面都有着显示效果上的优势。
此外,OLED还具有较高的刷新率,使得运动图像显示更加流畅,不会出现模糊和残影现象。
另一个重要的优点是OLED的颜色显示能力。
由于有机材料的的特性,OLED能够展现出更宽广的色域范围和更准确的色彩还原能力。
这意味着OLED可以实现更真实、更细腻的颜色显示效果,使得图像更加逼真和细腻。
此外,OLED还具有更薄、更灵活的特点。
相比于传统的液晶显示技术,OLED使用的有机材料可以制成更薄且柔性的显示屏。
这使得OLED可以适应更多样化的曲面显示需求,比如曲面电视和可弯曲手机屏幕等。
而且,由于OLED是自发光的,不需要额外的背光灯,从而在节能方面也具有优势。
然而,OLED技术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OLED在长时间使用或高亮度显示时,会产生发光材料的磨损和衰减,导致显示寿命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
SONY OLED HDTV
SONY 2008年展出了 一台仅有3mm厚的 OLED HDTV。尺寸为 11英寸
OLED
索尼公司发布了新的21英寸OLED电视原型(XEL - 2),分辨率达 到1366x760,对比度高达1000000:1,整个电视机厚度只有1.4毫 米。
(二)有机电致发光的基本理论
1. 有机材料导电机理
吸收和发射
有机材料的吸收和发射特性是由分子的轨道决定的, 根据Pauli理论,每一个分子轨道最多只可填满2个电子, 而从最低能级开始填完后可以得到一最低能量的电子组 态,当电子只填满最高占有轨域(HOMO)时,此分子处 于基态。激发态则是指电子激发到反键轨道的状态。分 子一般处于基态,当激发光的震动频率与分子某一个能 级差一直时,可使电子激发至较高能级。Fra bibliotekOLED
Panasonic于2009年推出OLED照明面板
OLED
Lumiotec于2月15日开始在其网站上受理OLED照明面板样品供货 事宜。该公司称其2010年7月将以年4万片的规模开始生产,2013 年将开始商业规模的量产供货。样品供货的是一片尺寸 145mm×145mm的OLED照明面板和由控制器和AC适配器组成的 “设计样品套件”。价格为8万日元(不含税)。
1.有机发光材料
用于电致发光的有机材料应具备以下特性:
A.高量子效率的荧光特性,荧光光谱主要分布400700nm可见光区域。 B.良好的半导体特性,即具有高的导电率,能传导电 子或空穴或两者兼有。 C.好的成膜性,在几十纳米的薄层中不产生针孔。 D.良好的热稳定性。 总体来说小分子材料器件的工艺较为成熟,有望近期 进入产业化生产阶段,但小分子材料的开发仍然在继续, 随着材料和工艺两方面的进步,小分子材料的器件性能 会进一步提高。 聚合物作为很有前途的研究方向,不久以后也会进 入产业化阶段,给OLED产业带来强有力的推进
OLED
台湾奇晶光电于 2008年开发出了一 款厚度为0.9mm的 25英寸的OLED液 晶面板,并且在
“FPD
International 2008”上展出。
OLED
索尼开发出了驱动元件
采用氧化物半导体TFT
(TOS(IGZO)TFT)的 11.7英寸OLED面板,确
保了OLED电视要求的10
年以上的寿命
处于高激发态的分 子,可以把能量传给低 能态的分子,此过程称 为能量转移。此机制在 多成分掺杂系统是常常 发生,含有较高能态的 主发光体可以将能量转 移到客发光体。根据此 原理,通过调节掺杂客 体的亮,可以很方便的 调节发光的颜色。
电荷在有机分子间的传递
有机半导体中并没有延续 的能带,有机半导体的结构都 会有定域化的π电子,这些电 子比较自由,但也只被局限在 分子内,因此跳跃式理论常用 来说明电荷在有机分子间的传 递,即在一电场的驱动下,电 子在被激发或被注入的LUMO 能级后,经跳跃至另一个分子 的LUMO能级。
(3)2005年以后:OLED的成熟阶段 随着OLED产业化技术的日渐成熟,OLED将全面出 击显示器市场并拓展属于自己的应用领域。其各项技术优 势将得到充分发掘和发挥。 初步估计,除了传统领域外,OLED的各项技术将在 以下4个领域得到巨大发展: 1.3G通信终端 2.壁挂电视和桌面电脑显示器 3.军事和特殊应用 4.柔性显示器
(二)OLED器件结构及原理
OLED属于载流子双注入型发光器件
发光机理:在外界电压驱动下,由电极注入的电子和空 穴在有机材料中复合放出能量,并将能量传递给有机发 光物质的分子,后者受到激发,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 当受激分子从激发态回到基态时辐射跃迁产生了发光现
象。
器件结构发展
(1)加正向电压,电子和
OLED按照驱动方式不同也可分为两种: 有源驱动(AM-OLED)方式和无源驱动方式(PM -OLED) 随着OLED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很多新的分类方法或新 型器件:柔韧性OLED(Flexible OLE D),顶部发射OLED(TOP emitting OLED),磷光OLED(PH OLED)、微显示 OLED、白光OLED、层叠结构OLED等
LG OLED
分辨率:1366xRGBx768 外形尺寸:(15 inch) 347.938x210.293x1.70 色彩数:1670万 亮度(Peak/cd/m² ): 200/440 对比度:大于100,000:1 色彩表现范围为NTSC%: 大 于87 可视角度:全方位视角 响应时间:小于0.01ms 接口:LVDS
(2)2002-2005年: 成长阶段 这个阶段人们将能广泛接触到带有OLED的产品,包括车 载显示器,PDA、手机、DVD、数码相机、头盔用微显示器
和家电产品。产品正式走入市场,主要是进入传统LCD、
VFD等显示领域 仍以无源驱动、单色或多色显示、10英寸以下面办为主,
但有源驱动的、全彩色和10英寸以上面板也开始投入使用。
像素为960×540。全白亮度为 200cd/m2 ,峰值亮度为 600cd/m2以上。对比度为100 万比1以上,色彩表现范围按 NTSC规格比为100%以上
OLED
三星 40寸
台湾友达 14寸 1920×1080的全高清分辨率
索尼在CES 2010上展示了新 的3D AMOLED电视原型。该 电视显示器为24.5英寸
(4)掺杂层器件
(5)超薄层器件
3.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物理机制
发光过程通常由5个阶段完成
(1)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载流子的注入:电子和空穴分别 从阴极和阳极向夹在电极之间的有机功能薄膜注入 (2)载流子迁移:注入的电子和空穴分别从电子输送层 和空穴输送层向发光层迁移 (3)载流子复合:电子和空穴复合产生激子 (4)激子迁移:激子在电场作用下迁移,能量传递给发 光分子,并激发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 (5)电致发光:激发态能量通过辐射跃迁产生光子
• 1) 有机小分子发光材料 主要为有机染料,具有化学修饰性强,选择范围广,易于 提纯,量子效率高,可产生红、绿、蓝、黄等各种颜色发 射峰等优点,但大多数有机染料在固态时存在浓度淬灭等 问题,导致发射峰变宽或红移,所以一般将它们以低浓度 方式掺杂在具有某种载流子性质的主体中,主体材料通常 与ETM和HTM层采用相同的材料。掺杂的有机染料,应 满足以下条件: a. 具有高的荧光量子效率 b. 染料的吸收光谱与主体的发射光谱有好的重叠,即主体 与染料能量适配,从主体到染料能有效地能量传递; c. 红绿兰色的发射峰尽可能窄,以获得好的色纯; d. 稳定性好,能蒸发。
空穴注入; (2)电荷运动至空穴输运 层和电子输运层界面,使得 界面产生电荷积累; (3)电子、空穴发生复合 发光
发光过程通常由5个阶段完成
(1)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载流子的注入:电子和空穴分别 从阴极和阳极向夹在电极之间的有机功能薄膜注入
(2)载流子迁移:注入的电子和空穴分别从电子输送层 和空穴输送层向发光层迁移 (3)载流子复合:电子和空穴复合产生激子 (4)激子迁移:激子在电场作用下迁移,能量传递给发 光分子,并激发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 (5)电致发光:激发态能量通过辐射跃迁产生光子
3.阳极材料 要求:
2.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基本结构
OLED器件结构与其性能对应. OLED器件的结构设计应考虑:载流子的传输层和发 光层之间的能带匹配、厚度匹配、载流子注入平衡、折 射率匹配等因素。 一般采用夹层式结构。阳极采用高功函数材料,阴极 采用低功函数材料。
(1)单层器件
(2)双层器件
(3)三层和多层器件
OLED
英国Sumation TOPLESS展
示白光OLED台灯。台灯由 五个OLED小组组成,每个 厚度仅为0.7毫米
OLED
飞利浦推出透明显示器
(一)发展历史
选择有机材料的原因
•无机发光二极管不同发光层材料必须配合不同的外延技 术,而有机分子加工性好,并可在任何基板上成膜; •很多有机的色料都具有很高效率的发光性质; •分子结构具有多样性和可塑性,通过设计其化学结构, 可以改变有机材料的光电性质、热特性、机械性质等;
• 2) 配合物发光材料 金属配合物介于有机与无机物之间,既有有机物的高 荧光量子效率,又有无机物的高稳定性,被视为最有 应用前景的一类发光材料。 常用金属离子有;Be2+ Zn2+ Al3+ Ca3+ In3+ Tb3+ Eu3+ Gd3+等 主要配合物发光材料有:8-羟基喹啉类,10-羟基苯 并喹啉类,Schiff碱类,-羟基苯并噻唑(噁唑)类 和羟基黄酮类等
缺点:绝缘性
OLED的应用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1997-2001年,OLED的试验阶段
在这个阶段,OLED开始走出实验室,主要应用在汽 车音响面板,PDA手机上 但产量非常有限,产品规格也很少,均为无源驱动, 单色或区域彩色,很大程度上带有试验和试销性质。 2001年全球销售额仅1.5亿美元
• (1) 红光材料 主要有:罗丹明类染料,DCM,DCT,DCJT,DCJTB, DCJTI和TPBD等 (2) 绿光材料 主要有:香豆素染料Coumarin6(Kodak公司第一个采 用),奎丫啶酮(quinacridone, QA)(先锋公司专利), 六苯并苯(Coronene),苯胺类(naphthalimide). (3) 蓝光材料 主要有:N-芳香基苯并咪唑类;1,2,4-三唑衍生物 (TAZ)(也是ETM材料);1,3-4-噁二唑的衍生物 OXD-(P-NMe2)(高亮度;1000cd/m2);双芪类 (Distyrylarylene);BPVBi(亮度可达6000cd/m2)。
亮度为200cd/m2。
OLED
OLED
Sony 柔性OTFT OLED显示屏参数 · 大小:4.1寸 · 分辨率:432 X 240像素 · 精细度:121PPI · 显示颜色:1677万色 · 最高亮度:大于100流明 · 对比度:大于1000:1 · 厚度:80μm · 依附卷绕圆柱体半径:4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