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视角下的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探

合集下载

社会工作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社会工作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 社会工作” 一词 由英语 sc l o 直译而来。 oi r aw k 它是一门新兴的社会科学学科 , 也是一种助人的专
业 , 源 于西方 国家 , 今 已有 一百 多年 的历史 。 起 至
力” 助人 自 强调 受助者 主体意识 的觉醒 , 。“ 助” 积 极付诸实践 , 从而实现 自我的改变。借鉴社会工作 助人观 , 更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观念 , 符合思想政治 教育对象的特点 , 有助于学生潜移默化地认 同教育 内容、 达成教育 目 。青年大学生处于青春期 , 标 高度 自尊、 渴望独立 , 精力充沛、 思维活跃 , 决定 了学校思
刘 芳 , 王 宁
(昆明学院 社会 科学与人力 资源 系, 昆明 6 o 1 ) 5 24
摘 要 : 鉴社会 工作“ 借 助人 自助” 的价值观 , 用社会 工作 专业 辅导 关 系, 纳 以处理 “ 系” 运 采 关 为核 心的社会
工作服务主题 , 引进 个案工作 、 小组工作 、 区工作等社会 工作方 法, 社 是新形势 下思想政 治教育改革创新 的新途径 。
关键词 :社会工作 ; 思想政 治教育 ; 助人 自助 ; 专业方法 ; 关系
d i1.9 9 ji n 10 5 5 . 0 1 0 。0 o:0 3 6/ . s。 0 0— 77 2 1 .5 0 6 s
中图分 类号 :4 G1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 号 :0 05 5 (0 1 0 -0 60 10 - 7 2 1 )500 -4 7
收 稿 日期 : 0 l 3I 2 1 -2 )
作者 简介 : 芳( 9 1 ) 女 ( 刘 18 一 , 白族 ) 云 南大理人 , , 讲师 , 士 , 硕 研究方 向: 社会 工作理论 与实践、 大学生思想政 治教 育;

社会工作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分析

社会工作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分析

· 207 ·校园专区【摘 要】我国正处在社会发展的转型期,随着就业形势的不断严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的权威,教育方式,教育内容遇到了新的变化和更加困难的挑战。

为了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工作的新方法和新路子,引入助人、自助、尊重和平等、服务的社会工作专业理念特别是其助人助己的价值理念和科学、专业的工作方法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坚持和落实以人为本提高高校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的专业性、能动性、针对性具有效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社会工作 探索 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社会工作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分析崔江涛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大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大学生的思想素质问题越来越多地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广泛。

现阶段每年中国皆有数以万计的莘莘学子学成毕业离开学校,走入社会开始从未经历过的工作和学习生活。

面对从校园到社会的角色转变和生活压力,高校毕业学生在社会上违规违法现象时有发生,为了避免这一不良现象的持续增长引入社会工作专业的理念来加强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十分重要。

一、社会工作的相关概念和介绍社会工作开始于市场经济发达、有着先进理念的欧美国家,是一门拥有着百年发展历史的新型专业,社会工作是研究和探索社会进步,倡导解决个人和家庭及各个团体遇到的实际困难和困境并运用专业知识增进整个社会发展的专业,主要是指工作者秉持“助人自助”的理念,遵循平等公正的专业价值观,服务于个人、家庭、团体、社区、组织、机构的弱势区域的整个工作过程。

二、社会工作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接在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刚刚起步,有关社会工作在大学高校的对接更是薄弱其发展尚不完善,缺少成熟的制度化和完善的职业化发展模式。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在社会工作的理论学习和研究以及实践工作的探索和创新方面努力尝试积极开展,引起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和认可,在我国科学现代化人才发展和培养的工作中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我们现阶段面临两大问题(1)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工作路径选择刍议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工作路径选择刍议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工作路径选择刍议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的也需要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成为有理想、有信念、有道德、有文化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而社会工作人员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的工作路径选择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

本文将从社会工作的角度探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工作路径选择。

一、现状分析高校学生面临着诸多思想政治问题,比如政治理论学习兴趣不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程度有待提高,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不足等。

这些问题影响着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政治觉悟的提高,需要社会工作人员为其提供相应的服务和支持。

社会工作人员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工作主要包括心理咨询、情感支持、学业辅导、社会实践等方面。

他们需要与学生建立起信任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自我管理和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工作人员还需与教师、家长等多方面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二、社会工作路径选择针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和现状,社会工作人员需要选择合适的路径进行工作,以提高工作的效果和质量。

1.开展心理咨询和情感支持社会工作人员可以选择开展心理咨询和情感支持工作,通过专业的技巧和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缓解情感压力,增强心理健康。

他们可以开设心理咨询室,定期进行心理辅导,还可以组织情感支持小组,让学生在相互支持中得到成长。

2.开展学业辅导除了心理问题的解决,学业辅导也是社会工作人员的一项重要工作。

他们可以开设学习小组,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掌握学习方法,调整学习态度。

通过学业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提高学业成绩。

3.开展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社会工作人员可以选择开展社会实践工作,组织学生参与社会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分析社会工作视角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创新

分析社会工作视角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创新

文教Culture and education◎程纤雯分析社会工作视角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创新摘要:社会工作主要就是帮助人,通过科学理念和服务手段帮助对象,在高效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社会工作理念,更好的提高高效学生的政治思想,更好的丰富高效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好对高效学生政治思想教育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树立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本文通过分析社会视角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进行分析,有效的探讨高效教学的创新,然后对社会工作在高效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有效结合,更好的提高高效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社会工作理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高效思想政治教育中不断的得到创新,高效学生需要不断的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也是我党一种政治优势,更好的提高学生思想素质,还需要做到与时俱进,通过科学有效的发展才能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发展,真正的满足学生的需要。

对于社会工作就是通过科学的价值观和创新方法帮助人们,为人们提高服务,工作的目的就是对帮助进行潜能的开发,不断的提高服务对象的水平,提高服务对象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对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社会工作有了新的认识,需要更好的认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社会工作对高效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中心的基本原则,需要具体落实思想教育的主要任务,需要融入社会工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意义。

一、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创新(一)应对大学生自身的变化缺少创新对于高效中的大学生各个方面都在不断的变化,社会发展也给学校带来了很多的机遇,学校发展的同时无时无刻不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对学生的思维方式、道德水平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如果这时候按照传统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也就不会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素质,还会与预期的效果背道而驰,由于信息时代的到来没学生的价值观取向和思想观念都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信息传播速度的较快,对学生的思想也具有十分严重的影响,大学生可以通过各个途径不断的获取各种信息,在实际思想政治教学中就会受到阻碍,严重的影响学生的整体思维模式。

社会工作理念与方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社会工作理念与方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社会工作理念与方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为学校的重要任务之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和多元化。

如何让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得到真正的提升,也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社会工作理念与方法,正是我们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社会工作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公共服务行为,是为解决社会问题而进行的一系列社会和人际关系活动。

社会工作理念强调以人为本、以社区为基础、注重个体和社会的互动关系,将社会工作纳入整个社会的发展进程之中,使个体得到更全面、更优质的服务。

而社会工作方法则是以利用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手段,来实现社会工作目标,以促进个体和群体的生活质量,增进个体的自我价值和自我实现为最终目的。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可以借鉴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来为大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

一、以人为本的理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关注个体的发展,以及增强个体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归属感。

因此,我们应该以人为本,把个体作为服务的核心。

首先,大学生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文化背景不同,思想上也存在差异。

我们需要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以便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服务。

为此,我们可以利用社会工作中的“个案管理”方法,对每个个体的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判断其需求和接受程度,以便为其提供更具体的指导和帮助。

其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注重个体的发展和价值。

这也是社会工作的重要理念之一。

我们可以利用社会工作中的“个体服务计划”方法,制定个体的服务计划,从而帮助学生制定明确的目标,提升其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水平。

例如,对于一些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差的学生,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建立时间管理和学习管理的系统,以便更好地安排和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活。

由此可见,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二、以社区为基础的理念除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外,以社区为基础的理念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重要部分。

社会工作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社会工作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社会工作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社会工作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高度正相关性,二者目标一致,方法互补,任务交叉。

过程的整合性和内生的模式灵活性,这是将社会工作理论应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行性的逻辑依据。

把个案法、小组法和社区法等社会工作方法融入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综合利用各种思想、物质文化条件,构建高校社区平台,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渗透融入高校局域网络社区。

标签:社会工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一、社会工作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相关性社会工作(Social Work)应该说最初在国内是一个舶来概念,它将社会学、心理学的理论原则应用于人与其外部环境的关系,其核心理念是“助人自助”。

“社會工作者运用专业知识与方法帮助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个人、群体和社区,解决并预防问题发生,恢复、改善和发展其功能,以适应和进行正常的社会生活的服务活动。

”社会工作有本身的理论体系和规范方法,是在长期工作实践中总结、概括出来的。

将这类知识应用到当代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能够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内涵,拓展其研究视阀,变革其手段方法。

1.目标一致社会工作在尊重对象的基本价值前提下,挖掘其个体潜能,并大力培育、提升这种个体内在的潜能。

协作社会中的部分群体、个人和社区等对象,帮助并关爱弱势群体对象,改变其当时的不利社会处境。

这归根结底是促进社会整体中部分人的进步和发展。

对照该目标,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之不谋而合。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尽管不是以大学生群体中弱势对象为工作重点,而是关注整体大学生群众的德、智、体、美的发展。

“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这是党和国家的文件精神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目标。

2.方法互补作为一种社会学领域的社会工作,其工作理论和方法毫无疑问具有独特性、专业性,有自身的特长和优势。

在如何助人以及怎样成功预防潜在问题出现产生等等方面,社会工作的方法具有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高校社会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探析

高校社会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探析


高校社会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社会工作 是政府 与社会 团体用科 学 的方法 ,帮助人们 解决 生活 困难 ,协调人 际关 系 ,满 足人们基 本 的 物质 和精神需 要 ,保 持社会 稳定 的一种 专业工作 。 而学校 社会 工作 ( d ct n l oi ok 是依据 社会 … e u a oa sca w r) i l 工作 的原则 ,运用社 会工作 的专业 知识 、技术 与方法 ,解 决存 在 于家庭 、学校和社 区间可能会 引发及 影响 学生 问题和 干预效果 的专业 服 务 。其 服 务对 象 包括 全体 学 生 ,少数 在 学 习和 “ 会一情 绪一 文化 ” 适 应 社 上有 困难 的学生 ,其 服务领 域实施 扩及 家庭 、社 区 ,对 学校 教 师 、学 生 家长及 社 区人 士也 提供 各 种协 调 、 咨询 与服务 。 2 最早 学校社 会工作 出现 于 1 J ” 9世 纪末 、2 O世纪 初 的美 国 ,是 由校外 民 间福 利机 构 或市 政 单位 的工作人 员 以及访 问老 师 的形 态提供 服务 ,加 强家庭 和学 校 间的配合 ,以使学校 方面能尽 可能 照顾学 生整 体福利 的责任 。这项工 作得 到 了社会 的广 泛 认 可 ,于是 学 校 社会 工 作 蓬勃 发 展起 来 。而伴 随 着全 球 化 、现代 化 的进 程及社会 工作 自身在 解决 问题上 的优势 ,社会 工作在 我 国也发 展起来 ,其被广 泛运用 于各 个 领域 ( 包括学 校 ) 。当然 ,不 可否认 的是 ,我 国高校 中很早就 出 现 了社 会工 作 的雏形 ,只是 其基 本 上是 以思 想政治教育 的形态 开展 的 。 思想政 治教育 ,就是一定 的阶级 或政 治集 团 ,为实 现一定 的政治 目的 ,有 目的地 对人们施 加意识 形态 的影 响 ,以其转 变人们 的思想 ,塑造 人们 的品德 ,进 而 指导人 们 行为 的社 会实 践 活动 。3 校思 想 政 治教 L高 育是对 大学生进行 政治 教育 、思想教 育和道 德 品质 教育 的一种 实践活 动 。追溯 我 国思 想政治教 育 的发 展历 史 可 以获知 ,自中国共 产 党成为 我 国执政 党 以来 ,就一 直 非 常注 重 高校 这块 阵地 ,坚 持 以马 克思 列 宁主

高校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探索

高校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探索

高校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探索[摘要]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

文章从高校毕业生的思想状况和所面临的问题出发,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注重思想教育的实效性,以期帮助毕业生顺利实现学生到职业人的转换,更好地为国家建设服务。

[关键词]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毕业生是我国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科教兴国、实现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化的重要力量。

大学生作为社会劳动力中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特殊群体,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高校毕业生能否顺利步入社会将会对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学校的声誉及社会地位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强化高校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增强他们面对就业的信心,有效促进就业工作的开展非常重要。

一、高校毕业生的思想问题及成因目前,高校毕业生以“90后”为主,他们是充满活力、富于创造的群体,同时也易受到社会不良思想的影响。

毕业生即将走向社会,面对人生的重大抉择,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对今后发展的迷茫,部分毕业生出现了思想混乱和价值观多元化趋势。

1.外部压力增大。

人才市场的建立,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等,使得毕业生面对的外部压力明显增大。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有的毕业生积极调整心态,主动通过各种渠道了解社会环境和行业状况,不断调整自己的就业预期,寻找合适的社会切入点,但更多的人总是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徘徊,遇到挫折容易产生灰心丧气、自卑依赖等不正确心理。

2.价值观不够稳定。

接受过多年的教育,毕业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已初步形成并趋于稳定,大多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渴望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

然而,少数学生受功利主义、拜金主义思想的影响,被金钱蒙蔽而忽略社会需要,在择业中,薪水待遇、地域问题成了不少毕业生的重要选择条件。

价值观的不稳定造成毕业生就业期望值忽高忽低,导致选择前患得患失、选择后朝秦暮楚,这对就业稳定性极为不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 三 个方 面 : 1 .用 P I E理 论 来认 识 学生的就 业 支持 系统
要对毕业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 , 首先要对现在的 毕业生有充分 的了解。一般来说 ,在毕业之际,对
1 .专 业的价 值
社会工作具有其他专业所没有 的一套价值观 , 包括平等 尊重、接纳、个别化 。这些价值观是社会工作专业 的灵魂 , 也是社会工作有别于其他专业的关键。 平等尊重 , 社会工作专业认为 ,当案主和社会工作者一 起工作 的时候 , 双方在地位 、 决策权上处于平等 的地位 , 工
识强 烈 和 自 身 能力 不足 。 而这个 矛盾 又存 在 着农 村和城 市 的 差异 , 还有专业的差异 。以法学专业为例 ,大部分城市大学
接纳 , 指的是工作者在开展工作时 , 能够接受案主、相 信案主 、 尊重案主。强调去问题化和去标签化 , 才能真正地 认识案主。 个别化 ,是一种将案主分别逐一对待的工作原则。
2 . 注 重 人 的 潜 能
比斯台克认为 ,人在生理、智力 、情感 、社会 、审美
和精神方面具有天赋的潜力和权力 ; 并且人具有实现其潜能 的天生的驱动力和义务 。 所以, 在服务的过程 中注重案主的 潜能、发掘案主的潜能 ,是成功帮助案主的重要环节 。 3 .致力于案主 自身能力的提高 社会工作 的核心理念是 “ 助人 自助” ,即在社会工作者 帮助案主的过程 中, 通过发掘案主潜能 , 培养案主能够独立
生的就业主要依赖家庭资源 , 大部分农村学生的就业主要依 靠 自身的人际资源或者 自身的努力 。 在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明 确针对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目标, 即注重以真实案例 为教育内容帮助大学毕业生正确认识 自我 ,做好就业规划、 注重与环境沟通、注重认识和整合就业资源。 2 .注重心灵的感染力,重点帮助特殊毕业生群体 许多高校教育工作者都认为 , 寻找合适的方式与学生沟 通是管理和教育好 9 0后学生的关键 ,只有让他们愿意听、 听得进 , 才能最终受用。社会工作专业强调 “ 用生命影响生 命” ,即认为,在思想政治领域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 作前沿的辅导员要具有广博的知识面 , 知道流行趋势 , 才能
大环境 , 顺利就业 , 完成从校园到社会的角色转变 , 成为高 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本文尝试运用社会工作的 专业理念以及个案、小组 、 社 区的工作方法 , 来探索做好大 学毕业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新方法、新路子 。 社会工作相关概念介绍 社会工作是一 门专业 , 也是一个职业。主要是指工作者 秉持 “ 助人 自助”的理念 , 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 ,为遇到 问题和困境的个人 、 家庭或团体提供帮助 , 并通过发掘案主 的潜能 , 使案主获得 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 以增进整个社会 福利的专业助人活动。 社会工作 自 诞生之初 , 就秉承着博爱 、 平等的理念 , 关 注弱势群体 , 提升整体福利水平。 社会工作在 中国的发展经 历了本土化的过程 , 吸收了传统文化中仁爱 、 互助的重要内 涵 ,形成 了助人 自助、自助助人等一系列基本理念。
作 者要 尊重 案 主的人 格 和 自由 。
大学生进行个人生态系统的梳理 , 认清资源 , 认识现状 ,建 立毕业生档案 , 显得非常重要。根据 P I E理论,需要我们从 时代特征 、 社会现实、家庭关系、自身特点 四方面来认识学 生。现在的毕业生大部分都是来 自独生子女家庭 的 9 O后 , 出生在社会转型期 , 面临着社会文化多元的冲击 , 并且受到 市场经济大潮 的影响。在他们身上最大的矛盾在于 ,自我意
4 .P I E理 论
每年 6 月我国数以万计的大学毕业生将走出大学校园, 走向社会 ,开始新的工作和生活。据统计 , 2 0 1 2 ~ 2 0 1 4 年, 大学应届毕业生人数分别为 :6 8 0万、6 9 9万、7 2 7万 ,大 学毕业生就业形势 日趋严峻 ,继 2 0 1 3年被称为 “ 最难就业 季 ”后 ,2 0 1 4年被毕业生们称为 “ 更难就业季” 。面对这一 大群处在人生转折点的青年人 , 如何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就业

P I E 即P e o p l e I n E n v i r o n me n t 的缩写 ,中文译为 “ 人在 情境中” ,意思是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场景中 ,并受到 环境场景的影响。 这一理论从系统论发展而来 , 对社会工作 专业最大的影响在于, 开阔了寻找解决案主问题的途径 , 并 强调要关注案主当前所处的环境。 二 社会工作专业理念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契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实就是做人 的工作 ,其注重 感染人 、进步人 、成功人的特性 ,与社会工作的理念有许 多契合之处 。从社会工作的角度看 ,毕业生在即将进入社 会 时正是最需要帮助 的时候 。为毕业生提供帮助应注重以
【 关键词 】社会工作 视角 毕业生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探 【 中图分类号 】 G 6 4 1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 6 7 4 — 4 8 1 0( 2 0 1 5) 1 3 — 0 0 3 5 —0 2
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一理念在香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 扩 展为 “ 助人 自助 ,自助助人” 。即为了实现助人能量的持续 流动 , 在案主获得 自己帮助 自己的能力后 , 再利用助人 的能 力来帮助其他人。
学园 l X U E Y U A N
2 0 1 5 年 第1 3 期
社会工作视 角下 的大学毕业 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探
苏 明 广 西师 范大学法 学院
【 摘 要】 随着就业形势 的不断严峻,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
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 , 以及个案、 小组、 社 区的社会工作方法来探索做好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法、 新路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