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学 第二讲 植物分类简史及主要系统
合集下载
03药用植物学-第二章-植物的组织

,有输导水分和养料作用。如髓射线。
秋海棠叶
第17页,共91页。
4.吸收薄壁组织
吸收组织 (根毛)
吸收薄壁组织主要
位于根尖端的根毛区 ,吸收土壤中的水分
和无机盐。
吸收薄壁组织可将 吸收的物质经皮层运 输到输导组织中去。
第18页,共91页。
5.储藏薄壁组织
多存在于植物 的地下部分及果
实、种子中。
细胞较大,其中 含有大量淀粉、 蛋白质、糖类、 脂肪等营养物质 。
吸引昆虫传粉。存在于花 的结构中的为花蜜腺,存
在于花部外的为花外蜜腺。
由一层表皮细胞及其下面数 层细胞分化而成。
第38页,共91页。
(1)分泌细胞(secretory cell)
具有分泌能力的细胞,以单个 细胞或细胞团(列)存在于各种 组织中。分泌物积聚于该细胞中
,当分泌物充满整个细胞时,发 育后期细胞往往木栓化成为失去
① 无节乳汁管(nonarticulate laticifer)
每一个乳汁管仅由
一个细胞构成,也称 为乳汁细胞。细胞分
枝,长度可达数米,如 夹竹桃科、萝摩科、桑
科以及大戟科的大戟 属等一些植物的乳汁 管。
第45页,共91页。
② 有节乳汁管(articulate laticifer)
每一个乳汁管是由许
作用:有的可以防止组织腐烂;有的还可
以引诱昆虫,以利于传粉;有许多分泌物可做 药用,如乳香、没药、松节油、樟脑、蜜汁 、松香以及各种芳香油等。
第35页,共91页。
六、分泌组织
分类:根据分泌细胞所排出的分泌物是积 累在植物体内还是排出体外分。
外部的分泌组织
(分泌物排出植物体外)
内部的分泌组织
(分泌物积存植物体内)
秋海棠叶
第17页,共91页。
4.吸收薄壁组织
吸收组织 (根毛)
吸收薄壁组织主要
位于根尖端的根毛区 ,吸收土壤中的水分
和无机盐。
吸收薄壁组织可将 吸收的物质经皮层运 输到输导组织中去。
第18页,共91页。
5.储藏薄壁组织
多存在于植物 的地下部分及果
实、种子中。
细胞较大,其中 含有大量淀粉、 蛋白质、糖类、 脂肪等营养物质 。
吸引昆虫传粉。存在于花 的结构中的为花蜜腺,存
在于花部外的为花外蜜腺。
由一层表皮细胞及其下面数 层细胞分化而成。
第38页,共91页。
(1)分泌细胞(secretory cell)
具有分泌能力的细胞,以单个 细胞或细胞团(列)存在于各种 组织中。分泌物积聚于该细胞中
,当分泌物充满整个细胞时,发 育后期细胞往往木栓化成为失去
① 无节乳汁管(nonarticulate laticifer)
每一个乳汁管仅由
一个细胞构成,也称 为乳汁细胞。细胞分
枝,长度可达数米,如 夹竹桃科、萝摩科、桑
科以及大戟科的大戟 属等一些植物的乳汁 管。
第45页,共91页。
② 有节乳汁管(articulate laticifer)
每一个乳汁管是由许
作用:有的可以防止组织腐烂;有的还可
以引诱昆虫,以利于传粉;有许多分泌物可做 药用,如乳香、没药、松节油、樟脑、蜜汁 、松香以及各种芳香油等。
第35页,共91页。
六、分泌组织
分类:根据分泌细胞所排出的分泌物是积 累在植物体内还是排出体外分。
外部的分泌组织
(分泌物排出植物体外)
内部的分泌组织
(分泌物积存植物体内)
药用植物学植物分类概述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 如DNA序列分析等, 对药用植物进行分子水 平的鉴别。该方法具有 准确、快速、灵敏度高
等优点。
05
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利 用
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
生态系统保护
遗传资源保护
保护药用植物的生态环境,防止人为破坏 和污染,确保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对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植物进行遗传资源 的保护,防止基因资源的流失和灭绝。
药用植物学的研究前景
植物药学的国际化
随着全球健康意识的提高,对药用植物的需求不断增加。植物药在医疗、保健、美容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 ,药用植物学的研究将更加国际化。
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对药用植物的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方面的研究将更加深入,这将为药用植物的育种 、栽培、采收和加工等环节提供更加科学和有效的指导。
利用药用植物资源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发新型药物,治疗人类 疾病。
生态修复与治理
利用药用植物资源的生态修复和治理功能,对受损的生态系统进行修 复和治理,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逆性。
景观绿化与城市绿化
利用药用植物资源的观赏价值和绿化效果,在城市中推广药用植物绿 化,改善城市环境和空气质量。
06
药用植物学的研究前景与 发展趋势
药用植物学植物分类概述
汇报人: 2023-12-08
目 录
• 植物分类学的定义与意义 • 植物分类学的发展历程 • 植物分类学的体系与方法 • 药用植物的分类与鉴别 • 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 药用植物学的研究前景与发展趋势
01
植物分类学的定义与意义
植物分类学的定义
植物分类学是植物科学的一门分支学 科,主要研究植物的形态、结构、分 类、分布、演化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等 。
等优点。
05
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利 用
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
生态系统保护
遗传资源保护
保护药用植物的生态环境,防止人为破坏 和污染,确保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对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植物进行遗传资源 的保护,防止基因资源的流失和灭绝。
药用植物学的研究前景
植物药学的国际化
随着全球健康意识的提高,对药用植物的需求不断增加。植物药在医疗、保健、美容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 ,药用植物学的研究将更加国际化。
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对药用植物的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方面的研究将更加深入,这将为药用植物的育种 、栽培、采收和加工等环节提供更加科学和有效的指导。
利用药用植物资源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发新型药物,治疗人类 疾病。
生态修复与治理
利用药用植物资源的生态修复和治理功能,对受损的生态系统进行修 复和治理,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逆性。
景观绿化与城市绿化
利用药用植物资源的观赏价值和绿化效果,在城市中推广药用植物绿 化,改善城市环境和空气质量。
06
药用植物学的研究前景与 发展趋势
药用植物学植物分类概述
汇报人: 2023-12-08
目 录
• 植物分类学的定义与意义 • 植物分类学的发展历程 • 植物分类学的体系与方法 • 药用植物的分类与鉴别 • 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 药用植物学的研究前景与发展趋势
01
植物分类学的定义与意义
植物分类学的定义
植物分类学是植物科学的一门分支学 科,主要研究植物的形态、结构、分 类、分布、演化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等 。
药用植物的分类

第三节 植物分类学发展概况
1.实验分类学(Experimental Taxonomy) 是 .实验分类学 用实验方法研究物种起源、形成和演化的学科。 2.细胞分类学 .细胞分类学(Cytotaxonomy) 是利用染色 体资科探讨分类学问题的学科。 3.化学分类学 .化学分类学(Chemotaxonomy) 是利用化 学特征来研究植物各类群间的亲缘关系,探讨 植物界的演化规律,也可说是从分子水平上来 研究植物分类和系统演化的一门学科。 4.数值分类学 .数值分类学(Numerical Taxonomy) 是由 于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电子计算机在分类学中 的应用而建立起来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
第四节 植物分类的单位
中 文 界 门 纲 目 科 属 种 英 文 Kingdon Division Class Order Family Genus Species 拉丁文 Regnum Divisio(Phylum) Classis Ordo Familia Genus Species
门的拉丁名词尾一般加 -phyta;纲的拉丁名词尾加 ; opsida或 -eae,但藻类为 -phyceae,菌类为 -mycetes;目 或 , , ; 的拉丁名词通常加 -ales;科的拉丁名词尾一般加 -aceae,但 ; , 由于历史上惯用已久,有八个科经国际植物学会决定为保留科名, 由于历史上惯用已久,有八个科经国际植物学会决定为保留科名, 其拉丁词尾为 -ae,这些科是十字花科 Cruciferae、豆科 , 、 Leguminosae、藤黄科 Guttiferae、伞形科 UmbeIIiferae、唇 、 、 、 形科 Labiatae、菊科 Compositae、禾本科 Gramineae、棕 、 、 、 榈科 Palmae。 。 亚科的拉丁词尾为 -oideae。有时科以下除分亚科外,还有 。有时科以下除分亚科外, 和亚族(Sub-tribus)。在属下除亚属外还可有组 族(Tribus)和亚族 和亚族 。 (Sectio)和系 和系(Series)。 (S 和系 。 种(Species):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种是具有一定的自 :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然分布区和一定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生物类群。 然分布区和一定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生物类群。在同一种中 的各个个体具有相同的遗传性状,彼此交配(传粉受精 传粉受精)可以产生 的各个个体具有相同的遗传性状,彼此交配 传粉受精 可以产生 能育的后代。种是生物进化和自然选择的产物。 能育的后代。种是生物进化和自然选择的产物。 种以下除亚种(Subspecies)外,还有变种 种以下除亚种 外 还有变种(Varietas),变型 , (forma)的等级。 的等级。 的等级
第十、十一章药用植物分类学概论

裸子植物孢子叶球和被子植物柔荑花序
共同点:无花瓣、单性、木本、风媒传粉
对恩格勒系统的评价
恩格勒系统是被子植物分类学史上第一个比
较完善的自然分类系统。迄今为止,世界上 除英法以外,大部分国家都采用本系统,我 国的《中国植物志》 、多数地方植物志及大 多数的植物标本馆(室)都采用本系统.主要 是采用《植物分科志要》策11版(1936)和第 12版(1964)这两个版本中的系统,
二、哈钦松系统
本系统是英国植物学家哈钦松(Hutchinson)
于1926年和1934年先后出版的两卷《有花植 物科志》中提出的,1959年和1973年作了两 次修订,从原来的105目332科增加到111目 411科。
哈钦松系统的主要观点
认为已灭绝了的裸子植物中的本内苏铁目的两性孢子叶球演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植物界: 一、低等植物
1、藻类植物:蓝藻门、眼虫藻门、绿藻门、金藻门、
甲藻门、红藻门、褐藻门等7个门。 2、菌类植物:细菌门、粘菌门、真菌门等3个门。 3、地衣植物门 二、高等植物 1、苔藓植物门 2、蕨类植物门 3、裸子植物门 4、被子植物门
人类对植物的认识和研究有非常漫长的历史:
1)在欧洲,公元前300年,古希腊的本草学家和植
物学家便对植物的经济用途、生活习性及分类学的 研究。瑞典林奈根据雄蕊特征分为24纲 2)我国,以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最为全面。 该书中共收集植物种类一千多种,按其用途分为草、 谷、菜、果和木五部。 2.自然分类系统(phylogenetic system) 1)恩格勒.勃兰特系统 2)哈钦松系统
塔赫他间系统的主要观点
塔赫他间(Takhtajan)主张单元起源,他认为,
药用植物分类学

药用植物分类学
药用植物分类学是对药用植物进行分类和研究的学科,它主要基于植物的形态、解剖学特征、生命周期、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分类标准。
以下是药用植物分类学中常用的分类方法:
1.植物系统学分类法:基于植物的形态学特征、生殖器官、生活史等进行分类。
这是传统的分类方法,常用于植物的鉴定和分类。
2.植物化学分类法:根据植物所含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类,将植物按照其化学成分的相似性进行分类。
这种分类方法在药物研究和药用植物的药理活性研究中比较常见。
3.药用植物的用途分类法:按照植物的药用性质和用途进行分类,如按照其所治疗的疾病、功效等进行分类。
这种分类方法在临床实践和中药学研究中常用。
4.生态地理分类法:根据植物的生态环境和地理分布特征进行分类。
这种分类方法主要关注植物的生态特征,有助于了解药用植物的生态分布和栽培环境的选择。
5.分子系统学分类法:基于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研究的结果,通过比较植物的DNA序列或蛋白质序列等来进行分类。
这种分类方法可以提供更精确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信息。
以上是药用植物分类学中常用的分类方法。
不同的分类方法在不同的研究领域和目的中有不同的应用,可以相互结合使用,以获得更全面的了解和研究药用植物。
1/ 1。
药用植物学概述

药用植物学
药用植物学概述
第1页
课程内容
绪论(介绍药用植物学内容 1课时) 药用植物分类概述(1课时) 藻类植物、菌类植物(真菌门)(2课时) 地衣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2课时) 种子植物
裸子植物门(2课时) 被子植物门(16课时)
药用植物学概述
第2页
课程内容-被子植物
双子叶植物纲
界…………………………………植物界 Regnum vegetabile 门……………………………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纲…………………………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 目……………………………毛茛目 Ranales 科……………………………毛茛科 Ranunculaceae 属……………………………乌头属 Aconitum L. 种…………………乌头 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
第13页
第一节:菌类植物概述
第三章 菌类植物
自然界菌类植物约有12万种(含细菌),分布 极广。菌物体为单细胞或丝状体,普通不含光合 作用色素,不能自养。它们营养方式是异养 ,均含有细胞壁或某一阶段含有细胞壁, 这 是他们共同特征。
按传统,常分为细菌、粘菌和真菌三个门。当前, 常将真菌和粘菌统称为菌物(Mycophyta)。
药用植物学概述
第8页
药用植物学概述
第9页
第一节:概述
第二章:藻类植物
藻类植物是植物界中一群最原始低等类群。它们基 本结构和功效与高等植物有着本质差异,在植物学 上常把藻类植物称为原植体植物 (thallophytes)。
主要特征:藻类植物绝大多数生活在水中;藻类植 物体结构简单,没有真正根、茎、叶分化。多为单 细胞、多细胞群体、丝状体、叶状体和枝状 体等, 仅少数含有组织分化和类似根、茎、叶结构。植物 体含有各种不一样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植物体 营养细胞都有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作用;生殖器官是 单细胞。
药用植物学概述
第1页
课程内容
绪论(介绍药用植物学内容 1课时) 药用植物分类概述(1课时) 藻类植物、菌类植物(真菌门)(2课时) 地衣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2课时) 种子植物
裸子植物门(2课时) 被子植物门(16课时)
药用植物学概述
第2页
课程内容-被子植物
双子叶植物纲
界…………………………………植物界 Regnum vegetabile 门……………………………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纲…………………………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 目……………………………毛茛目 Ranales 科……………………………毛茛科 Ranunculaceae 属……………………………乌头属 Aconitum L. 种…………………乌头 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
第13页
第一节:菌类植物概述
第三章 菌类植物
自然界菌类植物约有12万种(含细菌),分布 极广。菌物体为单细胞或丝状体,普通不含光合 作用色素,不能自养。它们营养方式是异养 ,均含有细胞壁或某一阶段含有细胞壁, 这 是他们共同特征。
按传统,常分为细菌、粘菌和真菌三个门。当前, 常将真菌和粘菌统称为菌物(Mycophyta)。
药用植物学概述
第8页
药用植物学概述
第9页
第一节:概述
第二章:藻类植物
藻类植物是植物界中一群最原始低等类群。它们基 本结构和功效与高等植物有着本质差异,在植物学 上常把藻类植物称为原植体植物 (thallophytes)。
主要特征:藻类植物绝大多数生活在水中;藻类植 物体结构简单,没有真正根、茎、叶分化。多为单 细胞、多细胞群体、丝状体、叶状体和枝状 体等, 仅少数含有组织分化和类似根、茎、叶结构。植物 体含有各种不一样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植物体 营养细胞都有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作用;生殖器官是 单细胞。
药用植物学分类

9
3.连续平行式检索表 连续平行检索表,又称动物学检索表,在处理方法上吸取了不定距检
索表和平行检索表的优点,即将具有相对应的特征的植物排在一起,便于 对照,用起来较方便,同时,把检索表的各项特征均排在书页左边的一直 线上,显得较整齐也节约篇幅,因而现时在植物分类检索表中被广泛采用。
10
3.连续平行式检索表 例如:
返19回
一、 双子叶植物纲 1. 蓼科 (Polygonaceae):草本,茎节常膨大。托叶包于茎节形成托
叶鞘,单被,子房上位,瘦果或小坚果,常包于宿存花被内. 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根茎(大黄),掌叶大黄R .palmatum唐
古特大黄(鸡爪大黄)R .tanguticum上述3种大黄属植物为正品“大 黄”的原植物。
1.(6)植物体无根、茎、叶的分化,无胚胎……………………………(低等植物) 2.(5)植物体不为菌类和藻类所组成的共生体 3.(4)植物体内含有叶绿素或其他光合色素,营自养……………………藻类植物 4.(3)植物体内不含叶绿素或其他光合色素,营异养生…………………菌类植物 5.(2)植物体为菌类和藻类所组成的共生体………………………………地衣类植物 6.(1)植物体多有根、茎、叶分化,有胚胎………………………………(高等植物) 7.(8)植物体有茎、叶,而无真根…………………………………………苔藓植物 8.(7)植物体有茎、叶和真根 9.(10)植物以孢子繁殖………………………………………………………蕨类植物 10.(9)植物以种子繁殖……………………………………………………(种子植物) 11.(12)胚珠裸露,不为心皮所包被………………………………………裸子植物 12.(11)胚珠被心皮构成的子房包被………………………………………被子植物
3.连续平行式检索表 连续平行检索表,又称动物学检索表,在处理方法上吸取了不定距检
索表和平行检索表的优点,即将具有相对应的特征的植物排在一起,便于 对照,用起来较方便,同时,把检索表的各项特征均排在书页左边的一直 线上,显得较整齐也节约篇幅,因而现时在植物分类检索表中被广泛采用。
10
3.连续平行式检索表 例如:
返19回
一、 双子叶植物纲 1. 蓼科 (Polygonaceae):草本,茎节常膨大。托叶包于茎节形成托
叶鞘,单被,子房上位,瘦果或小坚果,常包于宿存花被内. 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根茎(大黄),掌叶大黄R .palmatum唐
古特大黄(鸡爪大黄)R .tanguticum上述3种大黄属植物为正品“大 黄”的原植物。
1.(6)植物体无根、茎、叶的分化,无胚胎……………………………(低等植物) 2.(5)植物体不为菌类和藻类所组成的共生体 3.(4)植物体内含有叶绿素或其他光合色素,营自养……………………藻类植物 4.(3)植物体内不含叶绿素或其他光合色素,营异养生…………………菌类植物 5.(2)植物体为菌类和藻类所组成的共生体………………………………地衣类植物 6.(1)植物体多有根、茎、叶分化,有胚胎………………………………(高等植物) 7.(8)植物体有茎、叶,而无真根…………………………………………苔藓植物 8.(7)植物体有茎、叶和真根 9.(10)植物以孢子繁殖………………………………………………………蕨类植物 10.(9)植物以种子繁殖……………………………………………………(种子植物) 11.(12)胚珠裸露,不为心皮所包被………………………………………裸子植物 12.(11)胚珠被心皮构成的子房包被………………………………………被子植物
4药用植物分类概述

在各分类等级之下根据需要建立亚级分类等级,如亚门 (Subdiviso)、亚纲(Subclassis)、亚目(Suboxder)、亚科
(Subfamilia)和亚属(Subgeus)。
种以下的分类等级则根据该类群与原种性状的差异程度分为亚 种(Subspecies)、变种(Varietas)和变型(Forma)。
列成相对的项号,然后又分别在所属项下再选择主要的区别特征,
常见的植物分类检索表有定距式、平行式、连续平行式三种式样
(一)定距式检索表(indented key):将每一对互相区别的特征分开编排在一定 的距离处,标以相同的项号,每低一项号退后一字。如:
1.植物体构造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无多细胞构成的胚。(低等植物)
一个字母P必须大写。这个属共有5种植物,它们有共同的属名,
Carl Anton Mayer(1795-1855)。学名中凡是缩写的名或姓之
后都要加“.”,并且第一个字母都要大写。
第六节 植物界的分门
在植物界各分类群中,最大的分类是门。根据目前 植物学常用的分类法,通常植物界分成16门和若干类 群,排列成表如下:
①恩格勒(A.Engler)和勃兰特(K.Prantl)系统; ②哈钦松(J.Hatchinson)系统。
第三节 植物分类的方法
近几十年来,运用现代科技,促进了植物分类学的发展,使 主要有: 1、实验分类学 Experimental Taxonomy 利用实验方法研究物种起源、形成和演化的学科。
中世纪仅根据植物的外部形态差异,区分种、属科及科以
上大单位的分类。
广义的植物分类学是研究植物的进化过程、进化规律和对植
物进行具体分类的科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房在受精后发育成果实 果实对保护种子成熟,帮助
种子传播起到重要的作用
第六章:被子植物门
7
第一节 被子植物的一般特征
三、具有双受精现象
双受精现象,即两个精 细胞进入胚囊以后,1 个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合 子,另1个与2个极核 结合,形成3n染色体, 发育为胚乳。
第六章:被子植物门
8
第一节 被子植物的一般特征
龙血树的寿命长达 6 千年,而一些生长在荒漠的十 字花科植物在 3 周内开花结籽完成生命周期。
9
第六章:被子植物门
水生、砂生、石生和盐碱地生 自养、腐生、寄生 在解剖构造上,被子植物的次生木质部有导管,韧
皮部有筛管和伴胞;输导组织的完善使体内物质运 输畅通,适应性得到加强。 叶多为阔叶,更有利于光合作用
10
第一节 被子植物的一般特征
五、配子体进一步退化(简化)
被子植物的雌、雄配子体 均无独立生活能力,终生 寄生在孢子体上,结构上 比裸子植物更简化。配子 体的简化在生物学上具有 进化的意义。
第六章:被子植物门
11
第一节 被子植物的一般特征
五、配子体进一步退化(简化)
成熟的雄配子体仅 具2个或3个细胞 (2核或3核花粉 粒),其中1个为 营养细胞,另1个 或2个为生殖细胞。
– 槲蕨 金毛狗脊 绵马鳞毛蕨 木贼
• 下图植物为( )属植物
3
第五章、植物分类简史及主要系统
一.开始时期—基于宏观形态学的分类
• 《本草纲目》分草、谷、菜、果、木等16纲,收载了1892种药物。
二.人为分类时期—性分类系统
• 林奈《植物种志》
三.自然分类时期
• 根据植物共同的自然特征对植物进行分类 • Bentham(1800-1884)和Hooker(1817-1911), 《植物属志》
课前提问
• 发音:
– 北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sis – 桑:Mornus alba – 玉兰:Magnolia denudata
• 复叶的类型
• 山药属于植物的( )(根/根状茎/茎)
1
• 花冠的类型
2
• 表面具有一层漆状光泽的植物是( )
– 茯苓 猪苓 马勃 灵芝
• 具有治疗跌打损伤作用中药“骨碎补”来 自于( )
5
第一节 被子植物的一般特征
第六章:被子植物门
一、具有真正的花
花:花萼、花冠、雄蕊群、雌 蕊群
虫媒、风媒、鸟媒或水媒传粉 雌蕊:子房、花柱和柱头
6
第一节 被子植物的一般特征
二、胚珠包在子房内
被子植物的胚珠保藏在由心 皮闭合形成的子房内,使其 得到良好的保护,避免了水 分的丧失和昆虫的咬噬。
第六章:被子植物门
四、孢子体高度发达
被子植物的孢子体,在形态、结构、生活型等方面, 比其他各类植物更完善化和多样化。
杏仁桉高达 156 米,而无根萍微细如沙粒,每平方米 水面可容纳 300 万个个体。
王棕(大王椰子)的果实重达 25 千克仅含 1 颗种子, 而某些热带雨林中的附生兰 5 万颗种子仅重 0.1 克。
根上的不定芽等。
14
被子植物的分类原则和演化趋向
如何确定被子植物的分类原则和演化趋向
根据化石,确认落叶、草本、叶形多样化、输导功能完 善化是次生的性状
根据花、果的演化趋势,确认花被分化或退化、花序复 杂化、子房下位等是次生的性状
被子植物分类的原则(见下一页)
15
被子植物分类原则
16
被子植物的分类原则和演化趋向
哈钦松系统
代表作:《有花植物科志》(The Families of Flowering Plants)
要点: (1)真花说 (2)单元论
系统概要
被子植物
双子叶 植物纲
单子叶 植物纲
19
木本支:54目246科
草本支:28目96科
萼花区:12目29科 冠花区:14目34科 颖花区:3目6科
被子植物分类系统概要
塔赫他间系统
四.系统发育分类时期
• 达尔文《物种起源》
• 分类系统应体现出生物进化的过程
• 过渡期
–
恩格勒
• 认为系统发育分类系统
–
Hale Waihona Puke 克朗奎斯特• 分子系统学时期
–
被子植物系统发育研究组(Angiosperm Phylogeny Group, APG)
4
第六章:被子植物门
被子植物是植物界最高级、种类最多的一个类群, 自新生代以来,它们就在地球上占据绝对优势。 现知有25万多种,占植物界的一半,隶属于1.26万 多属,约400科,20万种。我国有约3万种,隶属于 2700余属,约300个科,绝大多数药用植物都属于 这个类群。
第六章:被子植物门
12
第一节 被子植物的一般特征
五、配子体进一步退化(简化)
成熟的雌配子体称为 胚囊,通常胚囊只有 7个细胞:3个反足细 胞、1个极核、2个助 细胞、1个卵。助细 胞和卵合称卵器,是 颈卵器的残余。
第六章:被子植物门
13
第六章:被子植物门
第一节 被子植物的一般特征
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同以种子繁殖,但比 裸子植物要演化和完善得多,表现在:
出现了两性结合的花;围绕性器官出现苞、萼、瓣等保护的结构;雄 蕊有花药和花丝,大孢子叶发育成具有子房、花柱、柱头的雌蕊;由 柱头而不是直接由胚珠受粉;
雌、雄配子体简化;具有特殊的“双受精”, 胚乳是受精产物; 传粉方式多样化:风媒、虫媒、鸟媒、水媒、自花、异花…… 形成了果实,多样化的果实促成了被子植物的传播; 孢子体高度发达和多样化,适应性广; 营养方式除自养外尚有其它方式; 有不经种子而扩大个体的能力,如分蘖、地下走茎、鳞茎、块茎、块
如何确定被子植物的分类原则和演化趋向 被子植物分类的原则 如何应用被子植物分类的原则
同一性状在不同植物中的进化意义是不同的
胚小,胚乳丰富-兰科
各器官的进化是不同步的
祖衍征并存
各种性状在分类学上的价值是不相等的
生殖器官>营养器官
17
被子植物分类系统概要
恩格勒系统
代表作:《植物自然分科志》(Die naturilichen
pflanzenfamilien)、《植物分科志要》(Syllabus der
pflanzenfamilion) 要点: (1)假花学说
(2)二元论
单性花原始 柔荑花序最原始
系统概要:
隐花植物
植
1-13门
物 界
种子植物
裸子植物亚门
单子叶植物纲
14门
被子植物亚门
双子叶植物纲
18
被子植物分类系统概要
种子传播起到重要的作用
第六章:被子植物门
7
第一节 被子植物的一般特征
三、具有双受精现象
双受精现象,即两个精 细胞进入胚囊以后,1 个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合 子,另1个与2个极核 结合,形成3n染色体, 发育为胚乳。
第六章:被子植物门
8
第一节 被子植物的一般特征
龙血树的寿命长达 6 千年,而一些生长在荒漠的十 字花科植物在 3 周内开花结籽完成生命周期。
9
第六章:被子植物门
水生、砂生、石生和盐碱地生 自养、腐生、寄生 在解剖构造上,被子植物的次生木质部有导管,韧
皮部有筛管和伴胞;输导组织的完善使体内物质运 输畅通,适应性得到加强。 叶多为阔叶,更有利于光合作用
10
第一节 被子植物的一般特征
五、配子体进一步退化(简化)
被子植物的雌、雄配子体 均无独立生活能力,终生 寄生在孢子体上,结构上 比裸子植物更简化。配子 体的简化在生物学上具有 进化的意义。
第六章:被子植物门
11
第一节 被子植物的一般特征
五、配子体进一步退化(简化)
成熟的雄配子体仅 具2个或3个细胞 (2核或3核花粉 粒),其中1个为 营养细胞,另1个 或2个为生殖细胞。
– 槲蕨 金毛狗脊 绵马鳞毛蕨 木贼
• 下图植物为( )属植物
3
第五章、植物分类简史及主要系统
一.开始时期—基于宏观形态学的分类
• 《本草纲目》分草、谷、菜、果、木等16纲,收载了1892种药物。
二.人为分类时期—性分类系统
• 林奈《植物种志》
三.自然分类时期
• 根据植物共同的自然特征对植物进行分类 • Bentham(1800-1884)和Hooker(1817-1911), 《植物属志》
课前提问
• 发音:
– 北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sis – 桑:Mornus alba – 玉兰:Magnolia denudata
• 复叶的类型
• 山药属于植物的( )(根/根状茎/茎)
1
• 花冠的类型
2
• 表面具有一层漆状光泽的植物是( )
– 茯苓 猪苓 马勃 灵芝
• 具有治疗跌打损伤作用中药“骨碎补”来 自于( )
5
第一节 被子植物的一般特征
第六章:被子植物门
一、具有真正的花
花:花萼、花冠、雄蕊群、雌 蕊群
虫媒、风媒、鸟媒或水媒传粉 雌蕊:子房、花柱和柱头
6
第一节 被子植物的一般特征
二、胚珠包在子房内
被子植物的胚珠保藏在由心 皮闭合形成的子房内,使其 得到良好的保护,避免了水 分的丧失和昆虫的咬噬。
第六章:被子植物门
四、孢子体高度发达
被子植物的孢子体,在形态、结构、生活型等方面, 比其他各类植物更完善化和多样化。
杏仁桉高达 156 米,而无根萍微细如沙粒,每平方米 水面可容纳 300 万个个体。
王棕(大王椰子)的果实重达 25 千克仅含 1 颗种子, 而某些热带雨林中的附生兰 5 万颗种子仅重 0.1 克。
根上的不定芽等。
14
被子植物的分类原则和演化趋向
如何确定被子植物的分类原则和演化趋向
根据化石,确认落叶、草本、叶形多样化、输导功能完 善化是次生的性状
根据花、果的演化趋势,确认花被分化或退化、花序复 杂化、子房下位等是次生的性状
被子植物分类的原则(见下一页)
15
被子植物分类原则
16
被子植物的分类原则和演化趋向
哈钦松系统
代表作:《有花植物科志》(The Families of Flowering Plants)
要点: (1)真花说 (2)单元论
系统概要
被子植物
双子叶 植物纲
单子叶 植物纲
19
木本支:54目246科
草本支:28目96科
萼花区:12目29科 冠花区:14目34科 颖花区:3目6科
被子植物分类系统概要
塔赫他间系统
四.系统发育分类时期
• 达尔文《物种起源》
• 分类系统应体现出生物进化的过程
• 过渡期
–
恩格勒
• 认为系统发育分类系统
–
Hale Waihona Puke 克朗奎斯特• 分子系统学时期
–
被子植物系统发育研究组(Angiosperm Phylogeny Group, APG)
4
第六章:被子植物门
被子植物是植物界最高级、种类最多的一个类群, 自新生代以来,它们就在地球上占据绝对优势。 现知有25万多种,占植物界的一半,隶属于1.26万 多属,约400科,20万种。我国有约3万种,隶属于 2700余属,约300个科,绝大多数药用植物都属于 这个类群。
第六章:被子植物门
12
第一节 被子植物的一般特征
五、配子体进一步退化(简化)
成熟的雌配子体称为 胚囊,通常胚囊只有 7个细胞:3个反足细 胞、1个极核、2个助 细胞、1个卵。助细 胞和卵合称卵器,是 颈卵器的残余。
第六章:被子植物门
13
第六章:被子植物门
第一节 被子植物的一般特征
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同以种子繁殖,但比 裸子植物要演化和完善得多,表现在:
出现了两性结合的花;围绕性器官出现苞、萼、瓣等保护的结构;雄 蕊有花药和花丝,大孢子叶发育成具有子房、花柱、柱头的雌蕊;由 柱头而不是直接由胚珠受粉;
雌、雄配子体简化;具有特殊的“双受精”, 胚乳是受精产物; 传粉方式多样化:风媒、虫媒、鸟媒、水媒、自花、异花…… 形成了果实,多样化的果实促成了被子植物的传播; 孢子体高度发达和多样化,适应性广; 营养方式除自养外尚有其它方式; 有不经种子而扩大个体的能力,如分蘖、地下走茎、鳞茎、块茎、块
如何确定被子植物的分类原则和演化趋向 被子植物分类的原则 如何应用被子植物分类的原则
同一性状在不同植物中的进化意义是不同的
胚小,胚乳丰富-兰科
各器官的进化是不同步的
祖衍征并存
各种性状在分类学上的价值是不相等的
生殖器官>营养器官
17
被子植物分类系统概要
恩格勒系统
代表作:《植物自然分科志》(Die naturilichen
pflanzenfamilien)、《植物分科志要》(Syllabus der
pflanzenfamilion) 要点: (1)假花学说
(2)二元论
单性花原始 柔荑花序最原始
系统概要:
隐花植物
植
1-13门
物 界
种子植物
裸子植物亚门
单子叶植物纲
14门
被子植物亚门
双子叶植物纲
18
被子植物分类系统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