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项目改善报告书
精益生产项目改善报告模板

时间
% 完成
备注
Note: • 请包括改善项目在研讨会结束后需要跟踪的行动措施. • 工厂精益领导对此表的行动措施担负追踪推动责任. • 精益领导从此表中选择需要在其他工厂/生产线推广的措施,并推动实施。
25% Complete 50% Complete
75% Complete 100% Complete
责任人
目标完成日期
时间 计划
结束
% 完成百分比
备注
25% Complete 50% Complete
75% Complete 100% Complete
改善活动中学到的经验教训和知识工具
序号 1 2 3 4 5 6
知识工具/经验教训
描述
改善日志 – 持续推广的提案
持续推广提案I
责任人
目标完成日 期
运营单元 / 工位
问题
措施
指标/(单位) 改善前
结果
改善后
% 提高
客户
节约
持续保持的 方法
硬节约(金 额/每月)
软节约(金 额/每月)
照片-改善前
照片-改善后
标题:
子标题3:XXXX (该改善项目包含的独立子改善项目)
运营单元 / 工位
问题
措施
指标/(单位) 改善前
结果
改善后
% 提高
客户
节约
持续保持的 方法
标准化作业表 – 改善前:
标准化作业表 – 改善后
标准化作业表 – 改善后:
作业员平衡图 – 改善前
作业员平衡图 – 改善前:
作业员平衡图 – 改善后
作业员平衡图 – 改善后:
设备平衡图 – 改善前
设备平衡图 – 改善前:
如何撰写PDCA项目汇报书

C{中国卫生质量管理〉第26卷第5期(总第150期)2019年09月特别关注彳.\/.\Special Attentions •. c Q m •:如何撰写PDCA 项目汇报书-尹畅1钱莎莎z刘倩楠1张勤〃【摘要目的设计制作一种规范化的P D C A 项目汇报书并推广。
方法自行设计、制作P D C A 项目汇报书,经培训,引导医疗机构各科室进行实战操作。
结果 P D C A 项目汇报书易掌握且实用,员工接受程度高,能有效用于临 床工作质量改进。
结论 P D C A 项目汇报书是一种较好的书面交流方式,可应用于临床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实践,具有一 定推广价值。
【关键词】P D C A ;质量管理;持续改进;项目汇报书中图分类号:R 197.3文献标识码:BHow to Write PDCA Project Report/YIN Chang.QIAN Shasha,LIU Qiannan.et al.//Chinese Health Quality Management,2019,26(5) :03—05Objective To design and make a standard P D C A project report and promote i t . Methods The P D C A projectAhstrac!report was designed and made by ourselves, and a l l departments of medical institutions were guided to carry out practical operation after training.Results The P D C A project report was easy to master with practical usage, and highly accepted by employees,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 l i nical work. Conclusion The P D C A project report i s a good w ay of written c o m m u nication, which can be applied to the practice of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clinical medical quality,it has certain promotion value.PDCA;Quality Management; Continuous Improvement; Project Reportf S B i B B H W f S W n n W i ^B National Institute of Hospital Administration,N H C , Beijing, 100191, ChinaP D C A 作为医院质量管理的重 要工具,现已得到行业广泛认可[1]。
提高患者痰标本留取规范率--护理部PDCA改善项目 (模板)

护理部(质量重点)持续改进项目执行书PLAN(计划)一、现况把握:1、为了了解患者痰标本留取规范率现况, 2018年3 月1 日~ 3月31 日,对我科痰标本留取情况进行现状调查。
方法是建立痰标本送检登记本,每日对痰标本医嘱数和痰标本留取数进行登记,登记内容包括(床号、姓名、住院号、痰标本医嘱数、痰标本送检数, 痰标本规范例数,痰标本不规范例数)。
统计出痰标本医嘱数为180例,痰标本送检合格数106例,痰标本送检合格率为58.9%。
并对痰标本不规范进行统计分析2、为了了解患者痰标本留取不规范率管具体原因,制定了痰标本留取流程图(图1、)、绘制查检表,(表1),对74例痰标本留取不规范进行了汇总分析,并制定了汇总表(表2)、绘制柏拉图(图2)。
根据80/20法则得出,将不知晓留取方法,无痰或咳痰无力列为本次主题改善重点。
图1 痰标本留取流程图表1痰标本留取不规范查检表表2痰标本留取不规范查检统计分析汇总表图2痰标本留取不规范的柏拉图分析二、解析与真因验证运用经验回想、头脑风暴的方式,绘制了鱼骨图(图3)。
通过鱼骨图分析,根据重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打分评价(表3),依据80/20法则获得要因7项。
根据关联图分析(图4.表4)以及真因验证查检表(表5)进行真因验证,绘制真因验证柏拉图(图5),最终确定了7大真因,即:经圈员讨论认为护士相关知识缺乏、健康宣教不到位、痰液粘稠、使用辅助通气、患者转科、出院、担心费用、患者意识状态为其主要因素,其中使用辅助通气、患者转科、出院、担心费用、患者意识状态无法解决,所以放弃,其他均纳入改进内容。
图3 鱼骨图分析表3 要因分析表图4 原因分析关联图项目影响因素射线数分数现象送检不及时+7 -0+7留取方法不当+5 -2+3痰不易咳出+3 -1+2患者不知晓留取方法+4 -2+2痰标本污染+3 -1+2标本留取不合格+3 -1+2患者无力咳痰+3 -1+2中间因素患者拒绝留取+1 -1+0关键中间因素患者流程不熟悉+1-2-1 患者重要性认识不够+1 -2-1要因担心费用+0 -1-1患者转科、出院+0 -1-1痰液粘稠+0 -2-2使用辅助通气+0 -2-2 患者意识状态+0 -3-3护士相关知识缺乏+0 -4-4健康宣教不到位+1 -6-5注:经圈员讨论认为使用辅助通气、患者转科、出院、担心费用、患者意识状态无法解决,所以放弃,其他均纳入改进内容图5真因验证柏拉图DO(实施)三、对策拟定与实施探讨针对真因,运用头脑风暴法寻求所有可能的解决方案和改善对策,所得备选对策再利用评价法,对其可行性、效益性、经济性等方面逐一打分,并按80/20法则计算理论分值,最终拟定3项对策(表6、表7),即:(1)指导促进患者正确有效的排痰。
医院PDCA改进案例

医院PDCA改进案例背景描述:市医院是一家综合性医院,服务范围涵盖急诊、内科、外科、妇产科等多个科室。
由于患者流量较大,医护人员繁忙,加之医院单位与管理部门对于PDCA(计划、执行、检查、改进)的理解和重视程度不一,导致医院存在一些管理上的问题,如部分科室资源利用不当、患者等待时间过长等。
因此,医院决定从PDCA的角度出发,对现有的管理模式进行改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计划阶段:医院组织了相关科室负责人和管理部门的会议,明确医院的改进目标和计划。
首先,定期对各科室的资源进行调研和分析,包括医生、护士、设备等。
其次,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排班制度,根据不同科室的工作特点和患者流量,合理分配医护人员资源。
第三,优化医院的流程和制度,减少患者等待时间,提高服务效率。
最后,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工作技能和服务意识。
执行阶段:根据计划,医院先对各科室的资源进行调研和分析。
通过数据分析和医护人员的反馈,了解到一些科室的资源利用不平衡,导致有的科室过剩,有的科室则紧缺。
接着,医院建立了一套科学合理的排班制度,根据各科室的工作特点和患者流量,合理分配医护人员资源。
同时,医院对相关流程和制度进行优化,减少患者等待时间,提高服务效率。
例如,针对挂号、排队等环节,医院引入了自助挂号机和分诊系统,通过科技手段减少人为因素的干预,提高挂号和就诊效率。
此外,医院还加强了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工作技能和服务意识。
检查阶段:医院设立了定期的评估机制,对改进方案进行检查和评估。
首先,通过对各科室工作流程的观察和调研,检查改进方案的执行情况。
其次,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和医护人员的反馈,评估改进方案的实效性和可行性。
最后,将评估结果进行分析,并对不足之处进行整改。
医院还与其他医院进行了经验交流,了解行业最新的管理理念和技术,从而更好地将PDCA应用到实践当中。
改进阶段:根据检查结果和评估意见,医院对改进方案进行了调整和完善。
(完整word版)PDCA项目改善报告书

护理项目改善报告书一、项目申报名称:提高门诊美容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二、项目小组成员:成员姓名科室第一学历专科工作年限职称/职务项目分工组长周红琼美容科中专23 主管护师检查实施副组长田方兴美容科指导解疑组员董洁美容科确定要因组员文汉东美容科对策实施组员王圣早美容科对策实施组员徐艳美容科中专15 护师组织活动组员赵璐美容科中专8 护士效果确认组员李维美容科大专 5 护师报告制作组员刘杜娟美容科本科护师数据收集组员刘贝美容科大专护师指定巩固措施三、计划阶段(P)(一)相关定义1、手卫生: 为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2、洗手:洗手是指医务人员用肥皂或者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3、卫生手消毒:指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4、外科手消毒: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
5、依从性:也称顺从性、顺应性,指医务人员按规定进行洗手。
(二)查检表(见附表1)(三)分析1.存在问题主次因素分析表及帕累托图3.从人、机、料、环、法、测方面用鱼骨图分析(名词+形容词)人员不足 操作多、病人多序号 原因 所占百分比%累计百分比%1 相关知识未掌握2 手消伤手3 无奖惩考核制度4 监督后未提醒5 人员不足6 手卫生标示不明显 7手卫生设施不足机人 料(四)制定措施(提出计划)四、实施阶段(D )实施阶段用PDCA 循环法,措施有计划、有实施、有对比、有改进时间 P (计划) D (实施:时间、责任人、图片) C (附查检表)A (改进、下一步计划)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五、检查阶段(C )(项目总体改善前中后效果进行对比)六、改进阶段(A )(一)标准化(上交护理质量安全委员会)(二)进入下一个PDCA附表1手卫生依从性观察表医院名称: 科室/病房: 日期: 年 月 日阶段编号:开始/结束时间:: / :观察持续时间:观察者:专业类:专业类 :专业类:法测环编码:编码:编码:人数:人数:人数:时机手卫生指征手卫生措施手卫生是否正确时机手卫生指征手卫生措施手卫生是否正确时机手卫生指征手卫生措施手卫生是否正确1 □接触病人前□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病人后□接触环境后□擦手□洗手未采取gloves□是□否1□接触病人前□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病人后□接触环境后□擦手□洗手未采取gloves□是□否1□接触病人前□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病人后□接触环境后□擦手□洗手未采取gloves□是□否2 □接触病人前□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病人后□接触环境后□擦手□洗手未采取gloves□是□否2□接触病人前□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病人后□接触环境后□擦手□洗手未采取gloves□是□否2□接触病人前□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病人后□接触环境后□擦手□洗手未采取gloves□是□否3 □接触病人前□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病人后□接触环境后□擦手□洗手未采取gloves□是□否3□接触病人前□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病人后□接触环境后□擦手□洗手未采取gloves□是□否3□接触病人前□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病人后□接触环境后□擦手□洗手未采取gloves□是□否4 □接触病人前□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病人后□接触环境后□擦手□洗手未采取gloves□是□否4□接触病人前□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病人后□接触环境后□擦手□洗手未采取gloves□是□否4□接触病人前□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病人后□接触环境后□擦手□洗手未采取gloves□是□否5 □接触病人前□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病人后□接触环境后□擦手□洗手未采取gloves□是□否5□接触病人前□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病人后□接触环境后□擦手□洗手未采取gloves□是□否5□接触病人前□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病人后□接触环境后□擦手□洗手未采取gloves□是□否6 □接触病人前□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病人后□接触环境后□擦手□洗手未采取gloves□是□否6□接触病人前□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病人后□接触环境后□擦手□洗手未采取gloves□是□否6□接触病人前□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病人后□接触环境后□擦手□洗手未采取gloves□是□否7 □接触病人前□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病人后□接触环境后□擦手□洗手未采取gloves□是□否7□接触病人前□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病人后□接触环境后□擦手□洗手未采取gloves□是□否7□接触病人前□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病人后□接触环境后□擦手□洗手未采取gloves□是□否8 □接触病人前□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病人后□接触环境后□擦手□洗手未采取gloves□是□否8□接触病人前□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病人后□接触环境后□擦手□洗手未采取gloves□是□否8□接触病人前□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病人后□接触环境后□擦手□洗手未采取gloves□是□否9 □接触病人前□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病人后□接触环境后□擦手□洗手未采取gloves□是□否9□接触病人前□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病人后□接触环境后□擦手□洗手未采取gloves□是□否9□接触病人前□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病人后□接触环境后□擦手□洗手未采取gloves□是□否10 □接触病人前□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病人后□接触环境后□擦手□洗手未采取gloves□是□否10□接触病人前□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病人后□接触环境后□擦手□洗手未采取gloves□是□否10□接触病人前□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病人后□接触环境后□擦手□洗手未采取gloves□是□否。
院压疮PDCA持续改进案例报告

3.2015年1-4季度院内压疮发生科室情况,高发科室急内科、肝胆神经心胸外科、 ICU、肿瘤血液科。
图3 2015年院内压疮发生科室
20
15
14
13
15 13
10
9
8
8
7
6
5
4
3
1 0
2 1
0
ICU
创伤
烧
伤 整妇形科科病病区区肝
胆神
经
心感胸染外科科( 肝病骨病区科中二心病) 病区骨区科
一病
呼 区
吸
不正 不足 不准 潮湿 不足 晓压 单一 少 未挂 拖沓 组现 书欠 气性
数量
60 51 45 30 25 23 22 17 12 10 6 5 3
累积百分比 19.4235.92 50.4860.1968.28 75.7282.8488.3492.22 95.4697.4099.02 100.0
数量 累积百分比
10.10% 下降5.1%
5%
发生率1
2015年
2016年
0.35% 0.30% 0.25% 0.20% 0.15% 0.10% 0.05% 0.00%
0.30% 2015年
下降0.1%
0.20%
发生率1
2016年
降低院内压疮发生率
PDCA循环——Plan
(五)制定五定表
改进内容 压疮风险评估
压疮预防措施
2015年我院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在分析全年不良事件中发现: 全年发生位居护理不良事件的第一位的是院内压疮累计104例,占2015 年不良事件总例数的26%(104/397),院内压疮发生率1=10.1%(发 生院内压疮104人次/难免压疮高风险患者1030人次×100%),院内压疮 发生率2=3‰(发生院内压疮104人次/高风险患者住院总床日数36748 天×1000 ‰),结合护理部工作计划的工作核心(服务、质量、安 全),提出启动《降低院内压疮发生率》专项活动。
PDCA改善小组报告

采取改进措施
改进措施1
针对生产线上存在的问题,制定 具体的改进方案,如优化工艺流
程、提高设备精度等。
改进措施2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和安 全意识,确保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和 安全。
改进措施3
建立质量检测体系,对生产出的产 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确保产品 合格率达标。
标准化操作流程
标准化操作流程1
PDCA改善小组报告
目录
• PDCA循环概述 • P阶段:Plan(计划) • D阶段:Do(执行) • C阶段:Check(检查) • A阶段:Act(行动) • 案例分析
01
PDCA循环概述
PDCA循环的定义
总结词
PDCA循环是一种持续改进的管理方法,通过计划、执行、检查、行动四个阶段不断循环,实现质量管理和流程 优化的目标。
制定标准操作规程,明确各项操 作的步骤、要点和注意事项,确 保员工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操作。
标准化操作流程2
对操作规程进行定期审查和更新, 以适应生产工艺和设备的改进。
标准化操作流程3
加强操作规程的培训和宣传,确 保员工熟悉并掌握标准操作流程。
总结经验教训
经验教训1
在生产过程中,要注重细节管理,避免因小细节 的疏忽导致大问题的发生。
通过PDCA循环,业务流程得到有效优化
详细描述
针对业务流程中存在的问题,运用PDCA循 环进行持续改进。通过对流程进行分析、优 化和调整,业务流程得到了有效优化。具体 措施包括简化流程、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 作效率等。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案例二:品质改善项目
总结词
运用PDCA方法,产品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VS
详细描述
pdca持续改进

对策处置:
A
1、经由效果确认该对策为有效对策,通
过使用热疗操作防烫伤告知书,更好的取
得患者的配合,烫伤知识宣教实现统一化、标准化。
2、上述规范列入标准化。
C
对策效果确认: 组织培训优化后的 操作流程
对策拟定-与实施
对策四
对策名称 主因分析
改善前: 1、药包包布布块大小不等,常包裹不均匀,导致温度无 法均衡。 2、蒸箱长时间熏蒸后,常使药包过湿。
受度不高。
制定热疗操作防烫伤告知书
护士对患者有关烫伤风险宣教不到位
对策实施: 负责人:王洁 实施时间:2019-11-01 实施地点:病房
对策内容:
1、制定热疗操作防烫伤告知书。
2、规定所有热疗患者首次治疗时,由当班护士签
署热疗操作防烫伤告知书,并于患者出院后统 一存档。
P
对策处置:
A
1、经由效果确认该对策为有效对策,通
科室护理人员打分情况
孙文娇 汪梦洁席庆 王倩 杨帆 马勤
张亚男 何洁 刘欣颖
总 分
排序 选定
1
违反操作流程,未使用测温测量药包温度
5 55 5
5
5 55 5
5
5
5 5 65 1 ★
2
护士未充分吸净药包内水分
3 35 3
3
3 35 5 3
3
3 3 45
3 护士因素 未按要求巡视患者,观患者皮肤情况
4
护士对患者有关烫伤风险宣教不到位
患者准备 药熨敷 观察
擦净局部皮肤,协助患者着 衣,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 位,整理用物。
整理 记录
着装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讲解预期目标、操作方法:局部疼痛、 肿胀等症 状得到缓解;告知中药热熨敷的作用,简单的操 作方法、时间(每次15~30分钟,每日1~2 次),感觉局部温度过高或出现红肿、丘疹、瘙 痒、水泡等情况,取得配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项目改善报告书
一、项目申报名称:提高门诊美容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二、项目小组成员:
三、计划阶段(P)
(一)相关定义
1、手卫生: 为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2、洗手:洗手是指医务人员用肥皂或者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3、卫生手消毒:指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4、外科手消毒: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
5、依从性:也称顺从性、顺应性,指医务人员按规定进行洗手。
(二)查检表(见附表1)
(三)分析
1.存在问题主次因素分析表及帕累托图
3.从人、机、料、环、法、测方面用鱼骨图分析(名词+形容词)
(四)制定措施(提出计划)
四、实施阶段(D )
实施阶段用PDCA 循环法,措施有计划、有实施、有对比、有改进
五、检查阶段(C )(项目总体改善前中后效果进行对比)
六、改进阶段(A )
(一)标准化(上交护理质量安全委员会)
(二)进入下一个PDCA
附表1
手卫生依从性观察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