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CT早期征象
早期脑梗塞的CT诊断

【e od 】 C r r f ci ; morpyX r ; m u dda oi K yw rs ee a i a t nT gah ;. yc p t ig s b lnr o o a o e n s
自C T问世 以来 ,常规C T扫描一 直是脑 中风患者 的首选检 治疗后症状 、体 征有改善 。
当代医学
2 0 年l f 第l 卷第2期总第 13 08 l l 4 2 5期
C ne oa y Me i n ,N v 0 8 V 11 o 2 s e N .5 ot mp rr dc e o .2 0 , o .4 N .2 I u o 13 i s
早 期 脑梗 塞 的C 诊 断 T
c nf m e s h m i e e r lifr to Al a e r e x mi ae t rM RIa tr2 h r ae. s lsThef l ng e ry sg swee o i r d ic e cc rb a n ac in. lc s swe ere a n td wi CT o h fe 4 ou slt rRe ut ol owi al CT in r e auae d ns rey i n ln io m u lu in, s a b onsg ,pa eo c p i ge e t y d n el so ndc ria i . ncuso A l o h v l td: e ea tr sg ,e tf r n ce ssg i ul r b i s c c u y n f c, po e s e in a o t l g Co l in t ug n r i n h c sn h h al c ng si tf digso ee r lnfr to si l , lto lnc l mp o , a ec ranv l . tee ry ha e nc n n fc r b a aci ni lg ty Re ain ciia y t m s h v et i aue i i s n s
大面积脑梗死首次CT征象31例分析

发病 ≤ 6hC T等 密度 影 者 9例 , 密 度 影 者 1例 , 低 二者 比较 差 异 显 著 ( P<0 0 ) ≥ .5 ; 大面积脑梗死过早 检查 ,T C
7h 为低 密度 影 ; 密度 影 者 侧脑 室 受 压 l 均 低 l例 , 中线 移 位 5例 , 死 后 出血 3例 。 结 论 梗 不 易全 部 表 达 , 根据 病 人 症状 和体 征适 时 复查 C 才 能 确诊 。 应 T, 关 键词 : 梗 死 ; 脑 计算 机体 层 摄 影
14 C . T表 现
3 1例 病 人 均 采 用 GE高 速 智 能螺 旋 C T,
层 厚 5Fl 连 续 扫描 全 脑 。发 病 ≤ 6h C 首 次 提示 等 密 ' IB, l ' T 度影 者 9例 ( 0.0 , 密 度 影 者 1例 ( 0 o % ) 二 者 9 0 %) 低 1 .0 ,
中图 分 类号 : 72 R 4 文 献 标 识码 : B
文 章 编 号 :6 13 2 ( 0 2 0 —0 40 1 7 —8 6 2 0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 3 —2
大面 积 脑梗 死 首 次 C 征 象不 足 以说 明病 人 病 情 . T 均
2 讨 论
应进 行 2次 以 上 C T扫描 而 确 诊 … 。我 科 2 0 0 0年 1月一
~
表 现 为大 面 积 脑 梗 死 的 症 状 和 体 征 , 是 因 为 病 人 发 病 这
6h 内 , 有 血管 闭 塞 , 有 引 起 梗 塞 ,T则 直 接 显 示 梗 以 只 没 C
1 2h9例 , ~ 2 8 4 h5例 ,5 4 2 ~ 8h4例 , 8 h3例 。 >4
11 一般资料 .
早期脑梗死的CT影像征象分析与临床表现及诊断意义

早期脑梗死的CT影像征象分析与临床表现及诊断意义2019-09-18【摘要】⽬的探讨CT在早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及其临床意义。
⽅法对收治的24例早期脑梗死(发病后12⼩时内)患者的CT 表现进⾏回顾性分析。
结果 24例早期脑梗死患者中,第⼀次CT平扫检查有异常征象16例(阳性率66.7%),未见异常8例(33.3%)。
异常CT改变有以下⼏种:致密动脉征14例(58.3%);⾖状核轮廓模糊6例(25%);岛带消失征10例(41.7%),其中灰⽩质界限不清者12例(50%);24例患者中CT影像学表现有2种或及以上早期脑梗死征象者共14(58.3%)例。
结论对早期脑梗死患者,特别是早期⼤⾯积脑梗死,应通过早期CT影像学的改变并结合其临床表现,及早提出治疗计划。
【关键词】早期脑梗死;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致密动脉征;诊断脑梗死是指局部脑组织因⾎液循环障碍⽽发⽣的缺⾎、缺氧进⼀步发⽣的软化坏死,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供应脑部⾎液的动脉出现粥样硬化和⾎栓形成,使管腔狭窄甚⾄闭塞,导致局灶性急性脑供⾎不⾜⽽发病,症状的性质因病变累及的⾎管不同⽽异。
由于CT和MRI的普及应⽤,有⼈统计其发病率相当⾼,脑梗死是脑⾎管病中最常见者,约占50%-60%[1],病死率平均10%-15%,致残率极⾼,且极易复发,复发性中风的死亡率⼤幅度增加[2]。
脑梗死早期往往缺乏明显的CT表现,通常在发病6天后才能显⽰脑梗死的典型CT表现,⽽延误溶栓治疗最有效治疗时机[3]。
因此,脑梗死的早期诊断对于制定治疗计划⾄关重要。
1 资料与⽅法1.1 ⼀般资料本组24例患者为揭阳市红⼗字会慈云医院⾃2009年2⽉-2011年10⽉收治脑梗死患者,其发病到住院检查时间均都<24h,其中⼥性10例,男性14例;年龄49-76岁,平均年龄65.4岁;基础疾病中⾼⾎压者23例,冠⼼病者9例,⾼脂⾎症者21例。
本组患者发病急速,6例有短暂性脑缺⾎发作,如头晕、眩晕、⼀侧肢体⽆⼒等症状,其余均有脑梗死导致的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语⾔与精神改变、完全性偏瘫、同侧偏盲等症状。
超早期脑梗死CT分析

临床军 医杂志 , 2 0 0 9 , 2 ( 0 2 ): 4 5 - 4 6 .
现不到异 常的存 在 。脑 实质 的 大部分 或者 一小 部分 出现 血 液灌 注的下降 , 则会 导致 脑缺 血 的发 生 , 而持续 性 的脑 缺血
会导致脑 梗塞的发 生 。脑 梗死 发生 和发 展属 于一 系列 动态
一
[ 2 ] 金瑞红 . 磁 共振弥散 加权 成像 ( D W I ) 技术 在超 急性期 脑梗 塞 应用研 究.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 2 0 0 9 , 8 ( 1 4 ) : 2 3 - 2 4 .
梗塞发 生 6小 时 以内 , 是 治疗 脑梗 塞和 减少 并发 症 、 后遗 症 的关键 时期 。因此 , 超早 期脑死塞 C T诊断检查 的意 义重大 。 超 早期脑梗塞主要有 以下 几种 C T征象 : 低 密度灶 , 即脑
3 讨 论
叶皮层密度 出现下 降 , 接近于 白质密度 ; 占位征 , 患者 的局部 脑组织 出现肿胀 , 这 与细胞 的毒 性水 肿存 在关 系 , 细胞 外 的 水分子进入到 细胞 内, 导致 细胞 水肿 的发 生 。c T显 效局
限 区域脑 沟完 全消失 , 同时基 底节 区表 现不对 称 , 且 脑室 受 累、 中线结构发生移位 ; 致密动脉征 , 主要 表现为 在大脑 中动
大面积脑梗死早期CT诊断价值

边 界模 糊 , 次 为 岛 叶 外 带 密 度 降 低 所 致 岛 叶 外 侧 灰 白质 界 其
限 不清 , 称 为 岛带 消失 征 。③ 脑 动 脉 高 密 度 征 , 被 即局 部 一 段
动 脉 密度 明 显增 高 或 高 于 其 他 动 脉 的 密 度 , 于 大 脑 中 动 脉 南
3 4h . 。临 床 均 有 突 发 一 侧 肢 体 乏 力 , 语 不 清 ; 往 高 血 压 青 既 病 4例 , 尿 病 5 , 装 起 搏 器 3例 , 房纤 颤 4例 。 糖 例 安 心
1 2 检 查 方 法 采 用 德 国西 门 子 公 司 生 产 螺 旋 E O — . T S MA T MEPI O S R T进 行平 手 , 厚 1 l , 距 1 ]层 0I l间 l n 0mm。重 点 观 察
1 临 床 资 料
11 一 般 资 料 .
选择 符 合 文献 [ ] 1 中脑 梗 死 诊 断 要 点 , 经 并
临 床确 诊 患 者 2 0例 , 于随 后 复 查 现典 型 脑梗 死 表 现 。 男 均 女各 1 0例 ; 龄 4 ~9 ( 5± . ) 。 发 病 时 间 2~ , 均 年 5 16 68 岁 7h 平
脑 沟 脑 吲 的变 化 。
2 结 果
图 3
发 病 后 5h C 表 现 T
目前 公 认 的诊 断 超 急 性 期 脑 梗 死 的 C T征 象 有 : 动 脉 脑
高 密 度 症 、 部 脑 肿 胀 症 、 实 质 密 度 降 低 症 及 其 伴 随 的 交 界 局 脑 模 糊 症 。超 急性 期脑 梗 死 的 3种 征 象 并 分 析 其 病 理 基 础 : ①
脑梗塞CT早期征象9ppt课件

1、致密动脉征:为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椎动脉 或其他大动脉密度增高,CT值77~89Hu
( 42~ 53Hu ),或大脑中动脉点征;
2、岛带征:岛带(岛叶皮质、最外囊、屏状核)灰 白质界面消失 ;
3、豆状核轮廓模糊或密度减低;
4、脑组织密度减低、灰白质界限消失、脑回肿胀、
脑沟变浅等。
4
致密动脉征:表现为与对侧相比大脑中动脉的第1到 2段密度增加或大脑其他动脉的密度增加。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提示征象或许就等于 挽救生命!
24
谢谢!
25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26
患者左侧肢体活动不灵20小时来诊,上图显示右侧大脑中动脉“致密动脉征”
5
上述同一病人11天后复查
6
再来一个大脑中动脉致密征
7
三天后复查证实
8
9
10
豆状核轮廓模糊或密度减低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1
24小时复查颅脑CT所见证实
12
大面积的超急性期脑梗死的CT平扫多 没有明确的低密度区。仔细观察,常常可 发现患侧脑沟变浅或闭塞的征象。患侧壳 核与岛叶之间的界限模糊,岛带征呈阳性 改变(岛带征是大脑中动脉分布区皮层梗 死的特征性表现,包括岛叶皮层和皮层下 白质界限模糊,岛叶皮层的密度轻微下降, 与白质密度相近似)。
脑梗塞CT早期征象
1
CT的优势是24小时有效,并且 是排除出血的最有效快捷检查 手段。 60%的梗塞在3-6小时内CT可以 发现,24小时内几乎所有的梗 塞都可以发现。
快速识别大面积脑梗死

超急性大面积脑梗死 5 大征象
2)岛带消失征
岛带区(脑岛、最外囊和屏状 核)由大脑中动脉岛段供应, 对缺血最为敏感,大脑中动脉 闭塞早期可出现岛带区灰白质 界限消失。 岛带征是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 性梗死的早期征象。 CT 表现为界限清楚的斑片状 低密度灶或可疑低密度灶。
右侧岛带区灰白质界限消失,左侧正常。
病例 患者CT 如图: CT 示右侧大脑中动脉密度增高,右侧岛带消失、豆状核模糊,考虑超急性期脑梗死。
次日头颅 MRI 如下: T2WI
DWI T2WI、T1WI、FLAIR
MRI 提示右侧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死,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
MRA
病例 患者 63 岁男性,突发不能言语伴右侧肢体无力入院。急诊 CT 如图:
与左侧比较,右侧脑实质密度减低
5)局部脑肿胀、脑沟裂变浅、 消失
多数学者认为这与细胞毒性水肿 有关,由于局部脑肿胀,可以分 别或同时出现以下征象: ➢ 基底池两侧不对称; ➢ 局部脑沟消失; ➢ 脑室受压变形(当病变位置靠
近脑室时,相邻的脑室受压)。
表现为脑室某个角或体部受压变 小、侧裂池变窄、脑沟变浅或消 失,大面积梗死时可见中线结构 稍偏移。
超急性大面积脑梗死 5 大征象
1)动脉致密征(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 大脑中动脉或颈内动脉等主干动脉某一段,由于栓塞或血栓形成而密度增高,以大脑中动脉 多见。而相应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域脑组织密度变化不明显(梗死 24 h 内),相应大脑中动 脉供血区域脑组织密度减低、脑沟变浅(梗死 24 h 后)。
大脑中动脉区域早期脑梗死(梗死 24 h 内)的敏感征象,也是提示预后不良的征象 (梗死 24 h 后存在)。
如何早期识别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死(LHI)
脑梗死CT表现影像诊断

脑动脉的构成
大脑前 动脉
大脑中动 脉
大脑后动 脉
脑主要动脉的分布
中央支 (内侧 豆纹动
脉)
皮质支
中央支 (外侧豆 纹动脉级 脉络丛前
动脉)
皮质支
中央支 (丘纹动 脉及脉络 丛后动脉)
皮质支
纹状体 前部、 内囊前
肢
额顶叶 内侧面 及外侧 面上缘
纹状体后 部、内囊后肢源自大脑半球 外侧面大 部和岛叶
动脉闭塞性脑梗死
分水岭性脑梗死
腔隙性脑梗死
出血性脑梗死
缺血性脑梗死的早期CT征象
●动脉致密征 ●豆状核模糊征 ●岛带征 ●脑实质低密度及灰白质分界模糊或消失
动脉致密征
豆状核模糊征
岛带征
灰白质分界模糊或消失
鉴别诊断
●动脉闭塞性脑梗死与胶质瘤、脑炎等鉴别,根据年龄、病变的形 状和强化特点可鉴别
●腔隙性脑梗死与软化灶、血管周围间隙等鉴别,需结合临床,必 要时可行增强扫描
●出血性脑梗死与静脉性脑出血鉴别,后者静脉窦可见血栓,多位 于皮层、皮层下,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
背侧丘脑
颞叶底面、 内侧面、 枕叶
小脑动脉
小脑下后动 脉
小脑下前动 脉
小脑上动脉
小脑下面后部 小脑下面前部
小脑上面
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
●脑血管壁病变、血液成分异常、心脏病和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导致 脑血液供应障碍引起缺血/缺氧,导致脑组织局限性缺血缺氧性坏 死与脑软化
● 机 制 : 缺 血 达 一 定 程 度 后 , 神 经 细 胞 会 发 生 N a + - K + - AT P 酶 功 能 丧 失,细胞水肿、缺血、坏死,血脑屏障破坏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致密动脉征:表现为与对侧相比大脑中动脉的第1到 2段密度增加或大脑其他动脉的密度增加。
患者左侧肢体活动不灵3小时来诊,上图显示右侧大脑中动脉“致密动脉征”
上述同一病人11天后复查
2、岛带征:岛带(岛叶皮质、最外囊、屏状 核)灰 白质界面消失 ; 同时累及灰白质--灰质减低更明显,两者间 正常密度差减小,从而出现灰白交界分界 模糊的岛带征
定义:是指各种原因所致脑部血液供应障
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出现
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又称为缺血性脑卒
中。
分类 :
◆缺血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腔隙性) ◆出血性
CT的优势是24小时有效,并且 是排除出血的最有效快捷检查 手段。 60%的梗塞在3-6小时内CT可以 发现,24小时内几乎所有的梗 塞都可以发现。
提示征象或许就等于 挽救生命!
谢谢!
病变早期阶段---细胞毒性水肿阶段--脑水肿不 明显--CT表现不明显。 进展至----血管性水肿期---脑组织水肿明显--CT :脑组织肿胀、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脑实 质低密度征、岛带征等
发生部位也很重要
局限性灰质区(细胞体聚集)---因为细胞代 谢旺盛,对缺血敏感,组织肿胀征象明显 ,脑回水肿而饱满,致脑沟裂变浅甚至消 失。 病变位于白质(神经纤维束聚集)--CT值表 现不显著 同时累及灰白质--灰质减低更明显,两者间 正常密度差减小,从而出现灰白交界分界 模糊的岛带征
中风CT 脑组织密度减低 II 不可逆脑损伤
早期诊断尤为重要!
1.急性期脑梗死CT诊断的征象表现主要与 脑水肿密切相关: 缺血的脑组织出现水肿,CT值低于周围正 常脑组织! 水肿越重CT值越低!!
病变时期很重要!!
脑梗塞是细胞毒性水肿 血管源性水肿 细胞膜破裂 细胞外水分增加的转变过程
3、豆状核轮廓模糊或密度减低;
4、脑组织密度减低、灰白质界限消失、脑回 肿胀、 脑沟变浅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总之,在进行超急性期脑梗死CT平扫检查时,我们应重 点观察的是: 1、双侧外囊、内囊结构显示是否清晰、对称; 2、双侧岛叶皮层、壳核、尾状核头部结构是否清晰; 3、双侧外侧裂以及脑沟结构是否自然和对称; 4、双侧大脑中动脉水平段以及侧裂段血管是否呈异常高 密度影。 此外,我们在机器上还可以采用改变窗宽和窗位的方法来 观察双侧脑实质密度的轻微差别,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 将窗宽设为10,窗位放在35左右观察,有助于早期做出诊 断。
动脉闭塞性脑梗死超早期<24小时,50~ 60%正常,40-50%可发现异常,可表现为:
1、致密动脉征; 2、岛带征; 3、豆状核轮廓模糊或密度减低; 4、脑组织密度减低、灰白质界限消失、脑回肿胀、 脑沟变浅等。
1、致密动脉征:为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椎动脉 或其他大动脉密度增高, 机制:梗塞部位血管内血流阻断,局部红细胞聚 集而呈现高密度征象---新鲜血栓形成 几乎与脑梗死出现的时间同步(发病30min'可显)! 有时间线,常常在几天内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