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DR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ppt课件

合集下载

《乳腺影像诊断》PPT课件

《乳腺影像诊断》PPT课件
MRI检查的不足之处在于价格昂贵,且检查结果受磁场均匀度和扫描序列的影响较 大。
核医学检查
核医学检查包括核素显像和功能 显像等,通过观察乳腺组织对放 射性物质的摄取和代谢变化,可
以辅助诊断乳腺病变。
核医学检查对于乳腺癌的早期发 现和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价值, 尤其适用于无法触及肿块的乳腺
癌患者。
核医学检查的不足之处在于有放 射性物质的应用,且检查结果受 病变组织摄取放射性物质的能力
影响较大。
04
乳腺影像诊断病例分析
乳腺癌
乳腺癌概述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 肿瘤之一,早期发现和治疗 对于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至 关重要。乳腺影像诊断是乳 腺癌早期筛查和诊断的重要 手段。
乳腺癌影像表现
乳腺癌在乳腺X线摄影、超 声和MRI等影像学检查中常 表现为肿块、钙化、结构扭 曲等征象。通过分析这些影 像特征,可以初步判断肿块 的良恶性。
乳腺良性肿瘤影像表现
乳腺良性肿瘤在影像学检查中通常表现为边界清晰、形态 规则的肿块,有时伴随钙化。影像学检查有助于鉴别良性 肿瘤和恶性肿瘤。
乳腺良性肿瘤治疗与预后
乳腺良性肿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切除,大多数病例预 后良好。但仍需密切观察,及时发现恶变或复发的迹象。
其他乳腺疾病
其他乳腺疾病概述
除了乳腺癌、乳腺炎性疾病和良性肿瘤外,还有许多其他乳腺疾病,如乳腺增生症、乳房 囊肿等。这些疾病在影像学检查中也有各自的特征表现。
乳腺癌诊断流程
在疑似乳腺癌的情况下,医 生会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 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结 果进行综合判断。病理学检 查是确诊乳腺癌的金标准, 可以通过穿刺活检或手术切 除的方式获取组织样本。
乳腺癌治疗与预 后
乳腺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 、化疗、放疗和内分泌治疗 等。治疗的选择取决于患者 的病情、年龄、激素状态等 多种因素。乳腺癌的预后与 分期、病理类型、治疗方式 等因素有关。

医学乳腺影像讲解PPT培训课件

医学乳腺影像讲解PPT培训课件

结构扭曲
手术后疤痕
硬化性乳腺病
结构扭曲
浸润性导管癌
(四)其他征象 局限性皮肤增厚、凹陷
乳头回缩
血供增多
腋下淋巴结肿大
Axillary adenopathy
腋下淋巴结
(五)乳腺导管改变
乳腺导管造影: 右乳导管内乳头状瘤
充 盈 缺 损
四、乳腺良性病变的影像表现
乳腺炎 乳腺增生症 乳腺囊肿 乳腺纤维腺瘤 乳腺大导管内乳头状瘤
•簇状
分布 distribution 线状 linear
段样 segmental 区域性
弥漫性 diffused
恶性钙化大部分位于导管内,良性不位于导管内。 大约 1/3 显示钙化而临床未触及的肿块,影像上亦不伴
有相关肿块。 仅25-35% 钙化穿刺证实恶性。 可由于胶片因素主观上认为检测到钙化。 放大摄影对区别钙化有很大帮助。
乳腺成分
脂肪成分为主 散在纤维腺体组织 不均匀致密 非常致密
退化型乳腺
少量腺体型
乳腺血管钙化
腋下正常淋巴结
副乳
常见于腋窝
副乳
皮肤: 线状致密影
正常CT表现
皮下脂肪层: 脂肪密度影
腺体:
片状密度 增高影
正 常 乳 腺
MR
三、乳腺异常影像表现
肿块 mass 钙化 calcification 结构扭曲 局限性不对称致密 导管征 慧星尾征 晕圈征 局限性皮肤增厚、凹陷 乳头回缩 血供增多:血管增粗或异常血管 腋下淋巴结肿大 乳腺导管改变
乳腺影像讲解
一、乳腺影像检查技术
(一)乳腺X线检查技术
乳腺X线摄影mammography (钼靶、铑靶) 常规斜位、轴位; 侧位、小角度摄片 放大摄影

乳腺疾病超声诊断PPT课件

乳腺疾病超声诊断PPT课件

03
超声检查在乳腺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监测肿瘤残留和复发情况,评估治疗效果和预后,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
依据。
THANKS
感谢观看
,血流丰富。
乳腺囊肿
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区 ,壁薄而光滑。
03
常见乳腺疾病的超声诊断
乳腺增生
总结词
乳腺增生是乳腺组织的良性增生性疾病,表现为乳腺组织 的结构紊乱和乳腺小叶结构改变。
详细描述
超声诊断乳腺增生可见乳腺组织结构紊乱,回声不均,导 管扩张,腺体内可见囊状扩张的导管和大小不等的囊状暗 区。
总结词
超声检查在乳腺癌辅助诊断中的价值
02
提供病灶大小、形态、位置等信息,协助确定手术方案和手术
范围。
超声检查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价值
03
监测肿瘤变化和复发情况,评估治疗效果和预后。
乳腺癌的预后评估和随访
01
乳腺癌预后评估的意义
预测患者生存期和复发风险,制定病理学评估、临床评估、影像学评估等。
超声检查的未来发展方向
01
02
03
高频超声技术
高频超声技术可以提高图 像分辨率,更清晰地显示 乳腺细微结构,有助于提 高诊断准确性。
弹性超声技术
弹性超声技术能够评估乳 腺组织的硬度,有助于鉴 别良恶性肿瘤。
三维超声技术
三维超声技术能够获取立 体形态学信息,有助于全 面评估乳腺病变。
05
乳腺疾病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
04
详细描述
乳腺纤维腺瘤的症状通常不明显,仅 在体检或自检时发现。少数患者可有 乳房胀痛或触痛。
06
详细描述
对于确诊的乳腺纤维腺瘤患者,手术切除是主 要的治疗方法。切除后进行病理学检查以明确 诊断。预后良好,复发率低。

乳腺疾病影像学诊断ppt课件

乳腺疾病影像学诊断ppt课件

乳腺导管造影是最准确、最有效的检查方法
30
xx
乳腺多发导管内乳头状瘤 右乳导管内乳头状瘤
31
xx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乳晕下导管内 可见中强回声 团,呈砂粒样 改变,近端导 管扩张。
32
xx
乳腺脂肪瘤
易发生于脂肪丰富的大乳腺内 境界清楚圆形或卵圆形透亮影,较大,直径在4cm以 上
33
体位要求:
X线束以30°-60°自上内向下外侧投照, 沿胸壁斜行压迫乳腺,并垂直于胸大肌长轴。
图像要求:
图像应当能显示乳腺下角及乳头侧面像, 乳头位置应位于胸大肌下缘水平,而胸大肌位于 图像后缘,与垂直方向成25°-30°角。
MLO )
7
xx
X线钼靶摄影
乳腺压迫
原因:
使乳腺结构接近胶片,以减少几何模糊; 可减少散射,改善对比度; 因为受照射乳腺组织变薄、散射线减少,使辐 射剂量减少; 使乳房厚度及图像密度更均匀; 减少乳腺组织重叠以更好显示病变。
●最常见的乳腺良性肿瘤,发病率占乳腺肿瘤的首位 ●多发于30岁以下,多发生于一侧 ●肿瘤边界光滑,呈圆形,活动度大,质地坚韧。 【影像学表现】 1、X线表现 ●类圆形肿块,密度均匀,多为1~3cm ●边缘光滑,可有分叶,周围有薄层晕环 ●部分见粗大钙化,呈环状、块状或斑点状 2、CT表现 平扫:●类圆形肿块,轮廓整齐 ●可见粗大钙化或爆米花样钙化 增强:腺瘤呈均匀性强化 较大腺瘤边缘强化
右侧浸润性 导管癌
双乳不对称致密浸润 右乳脂肪层混浊 皮肤增厚
左侧浸润性 乳头状癌
局限性致密浸润 伴成簇钙化
52 右侧浸润性癌
右侧浸润癌
xx
乳腺癌
乳腺癌的CT表现

乳腺疾病影像学诊断ppt课件

乳腺疾病影像学诊断ppt课件

乳头位置应位于胸大肌下缘水平,而胸大肌位于
图像后缘,与垂直方向成25°-30°角。

MLO )
-
7
xx
X线钼靶摄影
乳腺压迫
原因:
使乳腺结构接近胶片,以减少几何模糊; 可减少散射,改善对比度; 因为受照射乳腺组织变薄、散射线减少,使辐
射剂量减少; 使乳房厚度及图像密度更均匀; 减少乳腺组织重叠以更好显示病变。
所以需要用可产生低能辐射的特殊X线管以达到高的 组织对比,从而显示乳腺密度的细微改变。 ❖ 乳腺X线摄影要求:
高空间分辨率—可辨认乳腺的细小结构 短曝光时间—以减少运动伪影
-
4
xx
钼靶摄影
常规摄影技术 轴位片(头足位 CC)
斜位片(MLO)
-
5
xx
X线钼靶摄影
乳腺X线摄影方位
体位要求:
轴位(CC位)
-

1
xx
主要内容
一、乳腺影像学 检查方法
四、常见疾病 诊断
二、乳腺正常解剖结 构及正常影像表现
三、基本病变表现
-
2
xx
一、乳腺影像学检查方法
乳腺疾病检查方法
乳腺的最佳检查时间 月经后1-2周
X线检查
超声检查
MRI检查
CT检查
-
3
xx
X线钼靶检查
❖ 乳腺X线摄影对于成像设备及成像质量都有严格要求。 ❖ 乳腺主要由脂肪组织构成,本身密度范围相对狭窄,
正常乳腺的解剖结构 ❖ 乳房由输乳管、腺叶、腺小叶、腺泡以及间质
(脂肪、纤维、血管及淋巴管等) ❖ 乳腺的结构
1、腺泡→腺小叶→腺叶→乳腺 2、腺泡→小叶内终未导管→小叶间导管→排乳管 →输乳窦→ 15~20条输乳管→乳头

乳腺疾病影像学诊断PP课件

乳腺疾病影像学诊断PP课件

乳腺磁液检查
技术原理
影像解读
深入了解乳腺磁液检查的技术原 理、成像序列和参数设置,以及 如何获取高质量的乳腺磁液影像。
讨论乳腺磁液影像解读的要点, 包括病变的形态、信号特点和动 态增强曲线,以及与其他影像学 检查方法的对比。
临床应用
讨论乳腺磁液检查在乳腺疾病的 诊断和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以及 显著的优势和限制。
实例分析
实例1 实例2 实例3
50岁女性,发现乳房肿块。 35岁女性,出现乳房疼痛和异常分泌物。 60岁女性,乳房纤维腺瘤症状加重。
总结和讨论
常见问题
• 乳腺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是什么? • 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的适应症和限制是什么?
未来发展
探讨乳腺影像学领域的最新发展,如人工智能辅助 诊断、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应用。
乳腺疾病影像学诊断PP 课件
欢迎参加乳腺疾病影像学诊断的PP课件。通过本课件,您将了解乳腺疾病影像学诊断概述
1 乳腺X线检查
深入了解乳腺X线检查的原理、技术和应用,以及如何解读检查结果。
2 乳腺超声检查
探索乳腺超声检查的优势、限制和使用方法,学习如何正确解读超声影像。
3 乳腺核磁共振成像
了解乳腺核磁共振成像的基本原理、应用范围和临床意义,以及常见的核磁共振表现。
乳腺钼靶检查
1
技术原理
解释乳腺钼靶检查的技术原理、设备和操作流程,以及与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的 对比优势。
2
结果解读
教导如何正确解读钼靶影像,认识病理改变在钼靶图像中的表现特点及其临床意 义。
3
应用范围
介绍乳腺钼靶检查的主要适应症和临床应用,以及限制和注意事项。

乳腺影像学诊断PPT

乳腺影像学诊断PPT

乳腺超声检查
总结词
乳腺超声检查利用高频超声波显示乳 腺组织结构和病变,具有无创、无辐 射、实时动态等优点,适用于各个年 龄段女性。
详细描述
乳腺超声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乳腺腺 体、导管、淋巴结等结构,对于发现 乳腺肿块、评估肿块性质、监测乳腺 癌治疗效果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乳腺MRI检查
总结词
乳腺MRI检查利用磁场和射频脉冲技术,生成高分辨率的乳腺图像,有助于发 现微小病灶和评估病灶范围。
乳腺影像学诊断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引言 • 乳腺影像学诊断技术 • 乳腺影像学诊断标准与流程 • 乳腺影像学诊断病例分享 • 乳腺影像学诊断的未来发展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乳腺影像学诊断是利用影像学技 术对乳腺进行检查和诊断的过程

随着乳腺癌发病率的逐年上升, 乳腺影像学诊断在早期发现、诊 断和治疗乳腺癌中发挥着越来越
详细描述
一位45岁女性患者,在常规乳腺X线摄影检查中发现左乳外上象限有一个微小钙化灶,进一步超声检查显示该区 域存在一个低回声肿块。经过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为早期浸润性导管癌。通过及时的手术治疗,患者预后良好。
病例二:乳腺增生症的诊断
总结词
乳腺增生症是一种常见的乳腺良性疾病,表现为乳房胀痛和肿块。乳腺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和 评估病情。
分子影像学
分子影像学技术能够揭示乳腺病变的分子和生化变化,有 助于更早发现和评估乳腺癌的风险,为个性化治疗提供依 据。
实时监测与功能成像
通过实时监测和功能成像技术,能够评估乳腺病变的活动 性和进展情况,有助于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提高诊断准确率的措施
标准化操作流程

乳腺疾病的超声诊断 ppt课件

乳腺疾病的超声诊断 ppt课件
可见扩张的导管。 •脓肿早期局部增厚,回声偏低,边缘不规则。 •脓肿形成后可见边缘非常不规则的低回声或无回声区。
CDFI:急性炎症期局部血流明显增多。 脓肿形成后脓腔内无血流信号,周边有 丰富的血流信号。
急性炎症未完全治愈,可转为慢性炎症, 出现局限性增厚,回声增强而杂乱,或 边界不清的团块,如果脓肿未完全吸收 可出现局灶性无回声区。慢性期血流不 甚丰富。
•男性乳腺增生:通常认为与睾丸功能不全或肝功能不良 有关。男性乳腺发育,导管和间质增生,酷似乳腺单纯性 增生声像图,可发生在单侧或双侧。(正常<3mm)
乳腺疾病的超声诊断
病因病理:乳腺囊肿多为导管阻塞,导致导管 扩张呈囊,单个或多个。绝经前后,腺体组织 退化,也可形成囊肿。
哺乳期-乳汁淤积囊肿-与脓肿鉴别
病理:癌细胞广泛侵犯表皮层淋巴管及皮下组织,形成 栓塞性未分化癌。早期可出现腋窝及锁骨下淋巴结转移。
声像图:乳腺局限性增厚,质硬,肿块边缘不规则,边 界不清,与皮肤界限不清,皮肤及皮下组织亦增厚、模糊 内部回声不均。
乳腺疾病的超声诊断
乳腺疾病的超声诊断
良性肿瘤
形态及边缘 圆形或椭圆形,边 缘规整
乳腺后区域:脂肪、胸肌、肋软骨、肋骨、肋间肌。 肋软骨常呈椭圆形低回声,勿误为肿块。
乳腺疾病的超声诊断
乳腺炎 乳腺增生 乳腺囊肿 乳腺导管扩张征 乳腺纤维瘤 乳腺癌
乳腺疾病的超声诊断
病因及临床:多发生在哺乳期。金黄色葡萄球菌感 染所致。有明显的红、肿、热、痛。
声像图: •乳腺局限增厚,边界不清,回声较杂乱和增强,其内
乳腺疾病的超声诊断
乳腺疾病的超声诊断
组织结构: 乳腺:腺泡 小叶 腺叶 乳腺 导管:小叶输乳管 乳腺导管 韧带:cooper韧带,从皮下脂肪向乳腺内延伸至后筋膜 脂肪和结蒂组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7
乳腺癌X线表现
主要征象:
• 小于临床的肿块 • 局限致密浸润 • 毛刺 • 恶性钙化
-
18
乳腺癌X线表现
次要征象:
• 皮肤增厚、局限凹陷(“洒窝征”)
• 乳头内陷、漏斗征
• 血运增加
• 阳性导管征
• 瘤周“水肿环”
• 慧星尾
-
19
乳腺癌X线表现
次要征象:
• 结构紊乱 • 乳后间隙的侵犯 • 腋下及乳腺内淋巴结的侵犯
性乳腺癌)。
-
57
乳腺DR的限度
• 致密型乳腺诊断较困难,误诊和漏诊率
较高,正常与增生之间不易确定,如临 床需要,应进一步作B超、CT、MR等 检查。
-
58
谢谢大家!
-
59
双 乳 癌
,
-
44
左双
侧乳
仅 见

一右
簇侧
钙切
化检
,为
未浸
见润
肿性
块癌

-
45
上 方 为
右双 侧侧 下乳 方癌
为 左 侧
-
46
左 乳 粘 液 腺

-
47
多 发 密 集 钙 化
-
48
-
49
炎性病变
• 急性乳腺炎 • 慢性乳腺炎和乳腺脓肿 • 肉芽肿性乳腺炎 • 大导管慢性炎症 • 脂肪坏死
乳腺DR对乳腺疾病 的诊断价值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 郁成
-
1
乳腺疾病:
• 乳腺增生症 • 良性肿物 • 乳腺癌 • 炎性病变 • 肉瘤 • 男性乳腺疾病
-
2
一、乳腺增生症
• 分类
1.腺体增生:腺体呈片状影,边缘模糊 2.导管增生:呈点片状或串珠状影
3.囊性增生病:病理上包括囊肿、乳管 上皮增生、乳头状瘤或乳头状瘤病、腺 管型腺病和大汗腺样变五种病变。
-
20
乳腺癌X线诊断
• 两个或两个以上主要征象 • 1个主要征象加上2个以上次要征象 • 典型的恶性钙化
-
21
诊断恶性钙化的依据
• 孤立丛状微小钙化,直径0.5mm以下,在
一平方厘米内超过5枚
• 成群无法计数的微小钙化或大小不等的
钙化,但以微小钙化为主且密集分布于某 一区域
• 小线虫状、泥沙或针尖状、线样或分支
-
37
恶 性 钙 化
-
38
右 乳 癌
血 运 增 加
-
39
右 乳 癌
血 运 增 加
-
40
右 乳 癌
结 构 不 良
钙 化
-
41
右 乳 癌
结 构 不 良
-
42
腋 下 淋 巴 结 转 移
-
43
冻 病 理 为 导 管 乳 头 状 瘤
灶 性 癌 变
右 侧 切 检
为 浸 润 性
导 管 癌 ,
左 侧 冰
-
3
一、乳腺增生症
• 年龄
<30岁,致密型乳腺 30~40岁结合临床症状 >40岁腺体较多,为乳腺增生
-
4
48

腺 体 增 生
-
5
48

腺 体 增 生
-Hale Waihona Puke 6导 管 增 生-
7
42
岁 左 侧 囊 性 增 生 病
-
8
二、良性肿物
• 包括腺纤维瘤(纤维腺瘤)、囊肿、积乳囊
肿、乳头状瘤、错构瘤、纤维瘤、腺瘤、 脂肪瘤等。
-
9
二、良性肿物
• X线表现:
1、圆形、卵圆形或略呈分叶状 2、边缘光滑、整齐、锐利 3、透亮晕征(透亮环) 4、可有钙化,钙化灶常较粗大。
-
10
腺 纤 维 瘤
-
11
腺 纤 维 瘤
分 叶
-
12
巨 大 腺 纤 维 瘤
-
13
腺 纤 维
瘤 退 化
-
14
单 纯 囊 肿
-
15
积 乳 囊

-
16
错 构 瘤
状钙化
-
22
诊断恶性钙化的依据
• 病变区内及其附近同时发现钙化,或仅
在病变区边缘发现钙化
• 沿乳导管方向密集分布的钙化等
仅少数粘液腺癌可表现为以粗大钙化为 主而酷似良性钙化
-
23


肤、
增毛 厚刺

、、 边泥

缘沙 癌
浸样
润钙



-
24
左 乳 癌
分 叶 肿 块
-
25
毛 刺
-
26
毛 刺 、 钙 化
-
27
局 限 致 密
-
28
局 限 致 密
-
29


致 密

浸 润 泥
侧 炎
沙 样

钙 化

皮癌



-
30
右 侧 炎
性 乳 癌
-
31
酒 窝 征
-
32
乳 头 凹 陷
漏 斗 征
-
33
阳 性 导 管 征
-
34
慧 星 尾 征
-
35
恶 性 水 肿 环 宽 窄 不 一
-
36
恶 性 钙 化
皮 下 脂 肪 层 混 浊

-
50
右 乳 慢 性 炎 症
-
51
右 乳 慢 性 炎 症
-
52
左 乳 肉
芽 肿 性
乳 腺 炎
-
53
左 乳 肉
芽 肿 性
乳 腺 炎
-
54
脂 肪 坏 死
-
55
脂 肪 坏 死
-
56
乳腺DR的价值
• 有肿物者,鉴别其为良性(包括良性肿
瘤和炎性病变)还是恶性肿物,有特征 性者可定性。
• 无肿物者,发现早期乳腺癌(“隐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