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习作六
新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口语交际六、习作六、语文园地六

总第课时课题口语交际(第六单元)主备教师:杨鸿雁修改教师:教学目标:1.在交流与沟通中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父爱母爱,建议父母改进方法。
2.学会主动与人沟通的方法,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3.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4.倾听他人说话要认真,有耐心。
教学重点难点:1.在交流与沟通中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父爱母爱,建议父母改进方法。
2.学会主动与人沟通的方法,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教学准备:1.师生搜集有关“父母的爱”相关的资料。
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课文导入,激发交际兴趣同学们,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很多感人的故事。
父母的爱,是早晨阳光拂面,他们的爱时刻感动着我们。
今天,就让我们把自己感受到的爱表达出来,与同学、老师、父母一同分享吧。
(板书课题:父母的爱)二、讲事例,感悟父母深情1.古今中外,有无数人赞美过父母之爱,那是人世间最纯洁、最美好的情感。
那么,在生活中,你的父母又是怎样爱你的呢?你能把父母爱你的一些生活片段讲述出来和其他同学一起分享吗?2.教师提出口语交际的要求。
(板书:交际要求:㈠认真倾听;㈡表达清楚;㈢文明有礼;㈣大胆发言。
)3.指名讲述。
引导学生讲述亲身经历的故事,体会父母之爱。
4.学生评议。
引导学生从口语交际的要求出发,评议同学的发言,做出中肯的评价。
5.教师点评。
教师根据交际要求,围绕学生的发言,抓住要点,作精要的点评,表扬学生的精彩发言,指出学生的不足,让学生从教师的点评中学会交际的技巧。
6.教师小结:从同学们刚才的谈话中,我们知道了,父母之爱是那样深沉而感人。
为了儿女,父母们不知吃过多少苦,受过多少累,不知起过多少早,贪过多少黑,不知有多少心力被操碎,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让我们一起饱含深情地朗诵《游子吟》吧。
(课件展示《游子吟》)三、阅读故事,说说自己的见解1.是呀,每一位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但爱的方式却不尽相同。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习作我想对您说(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习作:我想对您说(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给人带来的快乐就是最好的快乐”这一道理;
2.通过学习文本,感受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通过文字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和情感。
二、教学重点
1.理解掌握文本的主要信息和情感表达;
2.掌握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准备
1.配备一台电脑和投影仪;
2.准备课件和PPT。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让学生回想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会对谁说话,有哪些话需要说;
2.引导学生思考,当他们遇到困难或者受到赞扬时,他们会想跟谁说话;
3.通过故事引出本课的主要内容和思想。
2. 阅读文章
1.教师先快速读完文章,让学生获得整体的语感和思路;
2.请学生自己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3. 阅读讲解
1.教师针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对学生进行逐句讲解和分析;
2.引导学生感受文章中的情感和思想,培养学生的理解力。
4. 谈论交流
1.引导学生通过交谈互相分享自己的家庭生活和感受;
2.让学生针对文章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5. 写作训练
1.让学生撰写一篇题为“我想对您说”的短文,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2.引导学生在文章中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表达出对父母、老师、朋友或亲人的感激和爱。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给人带来的快乐就是最好的快乐”这一道理,并且通过记忆、理解、揣摩和运用,提高了自己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课后,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作文展示和点评,进一步激发学生写作积极性和创作力。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习作《我想对您说》教学设计

习作《我想对您说》教案【教学内容】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习作【设计理念】本次习作基于单元要素“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来进行。
本单元的主题是“舐犊情深”,围绕这个主题安排了三篇课文,都是围绕父母之爱展开,阅读要素是“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
从阅读中学习体会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在习作中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阅读时体通过场景、细节体会表达的感情,习作运用场景、细节表达感情的方法。
本次习作需要学生在了解习作要求后,能根据习作表达的对象,选择恰当的内容,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教学目标】根据习作要求,写一封书信,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教学重点】1.确定习作对象,用恰当的语言表达真情实感。
2.根据习作内容,选取典型事例,进行场景、细节描写。
【教学难点】根据表达对象,选择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达真情实感。
【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环节】一、明确要求,理解恰当导入:同学们,本单元的每一篇课都饱含着父母之爱,这爱虽然形式不同、表现各异,却渗透在作者生活的每个细节。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本单元的习作,(生读课题)去尝试表达我们的爱。
1.明确习作要求:根据预习,交流习作要点。
2.理解“恰当”:词典中的解释是:合适、妥当。
要实现本次习作中“恰当的语言”的目标,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读者、目的、内容、形式。
读者不同,表达的方式,语言的表述,都会随之发生改变。
所以,本次习作更加侧重的是根据不同的读者使用恰当的表达。
二、借助导图,整理思路1.请打开习作部分,默读习作要求,勾画关键信息。
2.生默读,交流。
3.教师总结:写一封信,倾诉心声,语言恰当。
4.过渡:我们就以对父母说为例,和父母交流,怎么说最恰当呢?5.绘本引路:让我们在这一个绘本故事里得到一点启发吧!这个绘本故事叫《妈妈你好吗?》我们一起来看吧!师生共同阅读。
6.和父母沟通怎么说做恰当?预设:说真心话;语言亲切……三、片段练写,修改提升1.教师指导:你最想对父母说的一句真心话是什么?由这句真心话想到了一件什么事?你想借助这封信实现什么样的沟通效果呢?请你想一想,想好后把关键词写在导图中,生写习作提纲。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习作:我想对您说》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习作:我想对您说》优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指导学生写出自己的心里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2.过程与方法围绕中心选择典型材料,训练学生有内容可写,语句通顺连贯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写完作文后认真修改的习惯。
3.情感与价值在生活中,同学们经历的许多事都会触动自己的思想感情,会有许多心里话,由于各种原因未必有机会说出来。
因此,在本次习作中,引导学生有真情实感地说出心里话。
【教学重点】在讲评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用真实的情感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学会将内容写具体。
【教学难点】运用恰当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表达人物的内心活动。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例文,让家长给孩子写心里话。
学生:课前试写:你想对谁说心里话?说什么?【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写出自己的心里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2、围绕中心选择典型材料,训练学生有内容可写,语句通顺连贯的写作能力。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谈幸福。
(特别关注留守儿童。
)图片欣赏。
(你看懂了什么?谈谈感受。
他们的幸福表现在哪里?)同学们,在今天的课堂上有培育你们的老师,有与你们相处了整整四年的小伙伴,可唯独缺少了每一位同学生命中最至亲至爱的人,他们是谁呢?(爸爸妈妈。
)尽管爸爸妈妈未能来到我们今天的课堂,但老师知道他们深深地装在你的心中。
假如你朝夕相处的父母此刻就在你眼前,渴望与你沟通,你最想对他们倾诉什么呢?(师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畅所欲言,诉说心里话。
)二、激情拓思,指导选材1.出示例句,请男女生分别有感情地朗读。
提要求:选择你想说的一句话把句子补充完整。
(学生畅所欲言感谢父母。
)2.一两句话表达不完你的感情。
同学们,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达呢?三、顺学而导,方法选择1.怎样写呢?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好几种写作方法,你们记得哪些?都掌握了吗?老师想来考考你们。
2.父母给予我们的这些情、这些爱,作者是怎么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的?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作家笔下的父亲、母亲。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六单元教案习作六:我想对您说

学生回答:
以小见大……
学生回顾作者写人的方法
学生交流
学生开始练习写作
1、请两位学生朗读自己成功的习作。
2、其他学生从多个角度说出欣赏点。
用谈话的方式导入,能激发学生兴趣,并有利于引 导 进 入 本 课 教学。
引导学生打开思路,从审题入手,让学生在审题的过程中明白写作意图,在此基础上明确写作要求,这样有的放矢,能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教学流程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你可能和爸爸妈妈无话不谈,也可能平时与他们交流得不多。但是,你一直有一些话要对他们说。说说你的心里话吧。让他们了解你在想什么。板书:我想对您说二、激情拓思,指导选材。1、出示例句,请男女生分别有感情地朗读。(出示平时想说不敢说,想说不能当面说的话)2、出示不完整的句子学生补充: 可以回忆和他们之间难忘的事,表达对他们的爱。) 可以讲你对一些事的看法,表明你已经长大了。 可以向他们提出一些建议。3、一两句话表达不完你的感情。同学们,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达?三、顺学而导,方法选择:1、怎样写呢?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好几种写作方法,你们记得哪些?2、父母给予我们的这些情,这些爱,作者是怎么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的?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作家笔下的父亲、母亲。3、从四篇课文节选出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表情”“心理活动”的描写片段,体会作者如何进行描写,从而让故事本身说话的。四、指名交流,教师从两个方面加以引导:1、具体。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选择最想跟父母说的话,畅所欲言,表达真情实感。过程与方法: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充分地体验父母之爱的伟大与无私。
情感态度价值观: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习作《我想对您说》一等奖创新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习作《我想对您说》一等奖创新教案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习作《我想对您说》一等奖创新教案,主要围绕“表达情感,沟通心灵”这一主题展开。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增进与他人的沟通与理解。
教材以一篇篇贴近学生生活的优秀范文为载体,提供一个表达情感的平台,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在感悟中表达,在表达中沟通。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能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但在写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存在以下问题:1. 表达情感过于直白,缺乏细腻和深入;2. 沟通技巧欠佳,不能很好地与他人进行心灵的交流;3. 写作素材单一,缺乏创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引导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增进与他人的沟通与理解;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能力,丰富写作素材;3. 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提升写作水平。
四. 教学重难点1.如何在写作中表达真挚的情感;2. 如何运用沟通技巧,与他人进行心灵的交流;3. 如何创新写作素材,让文章富有新意。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欲望;2.范例教学:教师展示优秀范文,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在感悟中表达;3. 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心得,共同提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优秀范文,用于引导学生学习和借鉴;2. 准备相关写作素材,帮助学生丰富写作内容;3. 准备写作模板,指导学生进行有序表达。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谈话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有哪些人或事让自己产生深刻情感,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优秀范文,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作者的情感表达,引导学生学会借鉴和模仿。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写作话题,学生进行现场写作,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4.巩固(10分钟):教师挑选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引导学生学会自我修改和提高。
部编版五年级(上)第六单元习作我想对您说教案完整版

用锦囊贯穿第一板块环节,引导孩子充分的说了以后,告诉孩子这个锦囊收纳了你的心里话,请你写一写你的心里话放进去吧。
承上启下:难过的时候有心里话要说,那么还有什么时候有心里话要说呢?会有孩子是写给爸爸妈妈,叔叔阿姨,同学伙伴,警察叔叔······现在大家什么是心里话了么?(紧扣教学目标,心里话就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感受。
)这些话也可以说给很多人听,大家明白了么?二、深入引导,开阔思维(再次分析孩子的心里话)1.除了跟老师说,我们还可以跟谁说说心里话?(明确说心里话的对象)2.明确说的内容和要求。
心里话,向谁说?身边熟悉的人感动你的陌生人、让你印象深刻的陌生人神秘奇幻的自然万物童话故事里的主人公自己喜欢的物品、玩具……(这里重点引出身边的英雄人物:抗疫英雄医生、志愿者,升华爱国之情,团结之志。
)三、回顾生活,心灵交流承上启下:今天大家畅所欲言的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那么我们就用书信格式,给自己想说心里话的人写一封信吧?四、书信格式引路,探究写法例文引路,探究写法本课突破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激发了学生表达抒发情感欲望的难点,完成了让学习作:我想对您说教学目标1.根据习作提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习作,能写出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2.能恰当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1.能写出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2.能恰当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谈兴很浓,我们交流了父母的爱以及对父母的爱的看法,知道世上最爱你的人就是你的父母。
在生活中,有没有你不理解父母或者父母不理解你的时候呢?让我们借这次习作的机会,和他们交流、沟通一下吧!二、文题展示你和爸爸妈妈可能是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也可能平时你与他们的交流机会并不多。
让我们借这次习作的机会,把平时想对他们说的话写下来,与他们真心“交谈”。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指导6:我想对您说公开课教案

统编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指导6:我想对您说教学内容:《我想对您说》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习作。
此次写作是基于本组教材、口语交际学习的基础之上,学生对父母之爱有所感悟,而自然表达心声的练笔。
本单元的三篇课文,从选择素材、写作方法、题目确定等为孩子们的习作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习作指导课前,应该让学生有比较充裕的时间与空间,通过观察、体验、搜集资料等来进行“源头活水”的摄取,课堂上通过回顾书信写法、挑选素材、选择合适的表达方法等几个板块展开学习,让学生能够选择最合适的方式,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
教学目标:1. 掌握书信的格式,能够通过联系生活、活动交流等选择合适的素材,引发学生的思考,为写作提供内容支架。
2. 借助任务单、生活记录卡等对习作进行选材和构思。
3. 能够主动地与同学进行习作分享,乐于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重点:运用本单元表情达意的方法。
难点:学会让“笔下的故事本身说话”,正确引导学生理解与感恩父母,与他们进行真诚地沟通和交流。
关键:书信的格式。
教学过程:板块一:诵读经典,引出习作主题1. 出示《游子吟》,诵读。
孟郊的这首诗赞颂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2. 其实父母之爱是世界上最宽容、最伟大的爱。
父母的爱,是慈祥的笑容,是亲切的话语,是热情的鼓励,是严格的要求……在平日的相处中,你和爸爸妈妈可能是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也可能与他们交流的机会并不多。
今天就让我们借这次习作的机会,把平时想对他们说的话下下来,与他们真心“交谈”。
本次的习作主题就是——我想对您说。
板块二:回顾书信格式,掌握写法1. 这次习作我们要把想对父母说的话写成一封信,大家还记得书信的格式要求吗?2. 出示书信格式图片(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习作练习就是给远方的朋友写信介绍家乡,部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就是学习写信,我们来回顾一下书信的写作要求)老师结合图片进行解说:①一般书信开头写收信人的称呼,要单独成行,顶格书写,表示尊重和礼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想对您说
给父母写一封信,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世上最爱你的人就是你的父母。
可是,爱的方式不尽相同。
生活中有没有你不理解父母或者父母不理解你的时候?让我们借这次习作的机会,敞开心扉,和他们交流一下吧!
二、出示本次习作的要求。
1.确定要对谁说和说什么内容,说出心里话,表达出真情实感。
2.表述清晰、有条理,语句连贯。
3.用书信的格式写,写完后能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
可以读给别人听,再根据别人的意见改一改。
三、讨论习作的要求。
1.一要明确对谁说,二要明确说的内容。
要说的心里话总是由某个问题、某件事情引发的,要把在什么问题或什么事情上有哪些心里话说清楚。
2.“我想对您说”,“想”是题目的关键字眼,表明文章要写的是自己心里想说的话,而心里话是用来表达真情实感的。
要敞开心扉,倾吐真言,怎么想的就怎么说。
3.说些什么呢?可以回忆和父母之间难忘的事,表达你对他们的爱;可以讲讲你对一些事情的不同看法,让他们了解正在长大的你;可以关注他们的生活,向他们提出建议,如,劝他们改掉一些你认为不好的习惯。
不管说什么,都要说真话,吐真言,表真情。
四、写作指导。
1.文章选材。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亲身经历、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事很多,可大多数都是普普通通、平平常常的小事,因此要认真选择自己想写的事(值得写的),并仔细琢磨、反复思考,挖掘出这件事中蕴含的道理,或找出它闪光的地方。
这样的事情叙述出来,才会让人有选材新颖之感。
对于这个文章你可以写“爸爸,我想对您说”或者“妈妈,我想对您说”。
如果写“妈妈,我想对您说”,内容写的是妈妈早出晚归地工作、带病给孩子送伞、悉心照顾生病的儿女等,这些事可以写,但有些落于俗套,因此对于平日发生的事情必须仔细筛选。
2.材料安排。
凡是生活中有所感触的事情都可以向父母倾诉,可以是很早之前发生的事,也可以是最近刚发生的事,但不管写哪一件事,都要写完整,注意有头有尾,切忌东拉西扯,支离破碎。
要把有关事情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让读者明白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
此外,要把事情发生的环境写清楚,因为事情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发生、发展的。
环境写好了,能够渲染气氛,表达感情,使文章更加生动感人。
在叙事的过程中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围绕中心,抓住重点,把事情写具体、写详尽,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因此,写好这篇作文的关键是选择值得写的、有教育意义的题材,把事情写具体、写完整,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让人感到确实是肺腑之言。
3.书信的格式。
开头顶格写上称呼,后面加冒号,然后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正文;正文写完后,结尾写上祝福语;右下角是署名和日期。
五、学生习作,教师巡视点拨。
六、习作评改。
1.自评自改。
细读自己的作文,把不通顺的地方改通顺,用词不当的地方改恰当,改正错别字和用错的标点符号等。
2.互评互改。
教师出示范文,学生评议范文。
七、范读佳作,点评总结。
1.学生自荐朗读习作。
2.学生点评。
3.教师小结。
1.教学中应该为学生营造轻松、自由、平等的课堂氛围,教师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展开一场心灵的对话,鼓励学生说实话,以“我口说我心,我笔抒我情”,让习作成为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平台。
2.创设情境,在交流中学会倾听、学会倾诉,尊重别人独特的内心感受,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增强学生写作的能力。
3.在写作实践中引导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和勤动笔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