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evit平台的变电站三维设计与开发探讨

合集下载

三维设计在变电站中的应用探讨

三维设计在变电站中的应用探讨

三维设计在变电站中的应用探讨智能电网是电网技术发展的大势所趋,智能电网70%的基础数据来自于设计,随着智能电网的大力推进,必定引起设计手段的一次革命,大量的设计基础数据需要通过新的手段存储、展示及分析,三维设计以其先进的设计理念,强大的数据库功能,契合了智能电网的发展需求,必将成为大势所趋。

本文通过工程实例探索了变电站的三维设计及数字化移交工作,实现了三维建模、二、三维贯通、碰撞检查、自动工程量统计、三维漫游等功能,并对工程中有益的经验进行总结及探讨。

theSmart grid technology is the main stream of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intelligent power grid of 70% based data from design, with the intelligence of the power grid to promote, will cause design means a revolution, a large number of design basis data through the new means to store, display and analysis, 3 d design with its advanced design idea, strong database func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power grid needs, will become the trend of The Time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substation project example of the 3 d design and the digital transition process, realize the 3 d modeling, 2, 3 d breakthrough, collision check, automatic bill statistics, the three dimensional roaming, and other functions, and the engineering of the beneficial experience summarized and discussed.2、应用背景随着信息化时代、智能化电网等全新观念不断冲击着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实践活动,这对设计手段、设计理念也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

三维设计在变电站建设中的应用探讨

三维设计在变电站建设中的应用探讨

三维设计在变电站建设中的应用探讨在以往,变电站的设计普遍采用二维方式。

然而,这种设计方法已难以满足当前电网工程的多样化要求。

相较之下,三维设计不仅能显著提升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还为施工人员提供了更加直观且易于理解的可视化模型。

因此,三维设计势必将成为变电站建设中的主流趋势。

本文将探讨三维设计在变电站工程中的应用,并展望其发展前景,期望通过不断优化设计质量,推动变电站的高效建设。

三维设计具备全面展示图形的能力,使施工人员能够更加清晰、直观地理解设计人员的意图。

目前,三维设计凭借其数字化和可视化的优势,在变电站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有效解决了传统设计过程中存在的多种问题,满足了多样化的使用需求。

如今,三维设计已在我国变电站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绩,对优化我国电力工程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三维设计的目标与流程1.三维设计的目标在整体变电站设计的过程中,采用三维设计的目的是提升设计效率,并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设计效果和更高的设计标准。

通过三维设计,客户能够在实际施工之前全面了解最终效果,这使得他们能够及时对不满意的部分进行调整,从而使实际工程更趋完美。

此外,在实际施工前,如客户对设计存在异议,我们能够在三维设计阶段迅速进行修改,以更好地服务于客户。

首先,我们需要将电缆敷设施工图以三维形式展示,接着对二维施工图进行相应的修正和扩展,然后在三维模型中以1:1的比例缩小全景,模拟施工情况。

这有助于一线施工人员更好地理解施工图,减少因对图纸理解不当所引发的施工问题。

如果根据三维模型的设计图,施工人员仍对施工方案有疑虑,可以直接查看三维模型的电子版本,从而全面思考施工细节,因为这种电子模型能够详细展示每一个施工细节。

2.三维设计的流程三维设计的第一步是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深入了解整个设计流程,对设计软件的使用方法有清晰的认知,并掌握必要的输变电站相关概念,才能开始实际的设计工作。

首先,建模阶段至关重要,我们需要将CAD图纸按1:1比例在三维设计软件中立体呈现,并对整体模型进行细节完善。

浅议变电站三维设计的软件应用

浅议变电站三维设计的软件应用

浅议变电站三维设计的软件应用Bentley提供的设计工具涵盖从发电厂设计到把电输送入户的整个过程。

由Bentley Substation能够提供很好的三维设计工具,结合Bentley Project Wise协同设计平台,设计师可以高效、合理、精确地进行变电站的设计,还能在三维仿真模拟环境中审查变电站建造过程是否合理。

由Bentley 三维设计平台产生的电网基础设施数据,可以为基础设施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依据。

这些数据可以提交给业主和相关的运维机构。

业主可以据此实现基础设施与智能电网的对接,而运维机构可以据此进行更加有的放矢的运维工作。

以前电力设计院给业主交付的往往只是变电站的图纸,这些可能不具备任何属性。

如果要找到相关的设计数据,业主就要请设计院翻看很多资料后才能找到。

电力设计院利用三维智能设计平台,设计工程师能够从基础设施的设计源头去建造数字化的智能变电站或其他相关基础设施。

1 三维设计和数字化设计优势分析(1)可以做到精细化设计,方便地进行三维空间的安全距离校验和材料统计,避免碰撞。

(2)可适应专业间协同设计,各专业通过一个设计平台进行设计,提高了不同专业配合的效率,避免接口过程带来的错误。

(3)数字化移交,集方案、数据于一体的三维变电站模型可以为业主提供真实的展示效果,形成完整的变电站数字化平台,实现变电站的全寿命周期管理,为工程的后期维护和改造提供方便,为设计服务的延伸增值提供可能。

2 三维设计软件介绍(1)Bentley公司针对电力行业的设计工作拥有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

其三维设计平台Microstation是Bentley公司面向全球基础设施设计、建造和运营的旗舰产品,采用基于Parasolid的三维模型技术和Microsoft DirectX 3D游戏级的图形驱动技术,具备高质量的动画漫游、施工进度模拟等仿真功能。

(2)Bentley Substation是专门针对变电站的设计工具,具有专业成熟的智能辅助设计功能,能保证在整个项目设计过程中设计数据的共享及继承,从而实现三维数字化协同设计,设计数据可以传递到施工、采购、运维等各阶段,是覆盖工程项目各个阶段的软件系统。

一种变电站的三维建模方法

一种变电站的三维建模方法

一种变电站的三维建模方法一种高效、精准的变电站三维建模方法对于电力系统设计、规划和运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现代工程软件和技术的变电站三维建模方法,旨在提高建模效率、精度和可视化效果。

一、方法概述现代电力系统中的变电站通常由高压设备、变压器、开关设备、控制设备以及辅助设备等组成,为了实现对变电站的准确建模,我们提出以下步骤和方法:1. 收集设计资料:包括变电站平面图、剖面图、设备参数、设备尺寸等资料。

2. 确定建模软件:选择专业的三维建模软件,如AutoCAD、Revit、SolidWorks等。

3. 建立基本模型:根据设计资料,利用建模软件建立变电站的基本结构和设备布置。

4. 添加设备和配件:将变电站中的各种设备和配件按照实际布置情况逐个添加到基本模型中。

5. 进行精细化调整:对建模结果进行精细化调整,以保证建模的精准性和完整性。

6. 设备参数关联:在建模过程中,关联设备的参数信息,如型号、额定电压、额定电流等。

7. 建立连接关系:通过软件的功能,建立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如开关与变压器、导线与绝缘子等。

8. 添加外部环境:将变电站周围的地形、建筑物等外部环境加入到建模中,以实现真实的三维可视化效果。

9. 进行仿真分析:利用建模结果进行仿真分析,如电磁场分布、热力分布等。

10. 输出建模结果:生成三维可视化模型和相关报告,用于设计评审、规划分析和运行管理。

以上步骤构成了一种全面而系统的变电站三维建模方法,通过科学的步骤和流程,实现了对变电站的高效、精准建模。

二、方法优势采用上述建模方法,具有以下优势:1. 高效性:采用现代工程软件和技术,建模过程高效便捷,大大节省时间成本。

2. 精准性:建立的三维模型精度高,能够准确反映变电站的真实结构和设备布置。

3. 可视化效果好:生成的三维模型逼真、直观,有利于工程师和管理人员对变电站的理解和分析。

4. 数据关联性强:建模软件支持设备参数关联和连接关系建立,使得建模结果更加丰富和全面。

基于三维设计技术的变电站设计研究

基于三维设计技术的变电站设计研究

基于三维设计技术的变电站设计研究摘要:设计行业中应用最广泛的就是三维技术,它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设计的效率和质量,有效地规避了二维技术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弥补了原本存在的交叉干扰不足,尤其为变电站的设计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

因此本文以变电站设计中应用三维设计技术为主线讨论,并详细作出分析探讨。

关键词:三维设计;变电站;应用分析传统变电站的电网设计存在着诸多不足,比如设计精度不够、专业协同制约因素多、设计空间考虑欠缺等多个问题。

当前智能化、数字化电网的出现,让变电站有希望实现精准化数控,因此也受到了电网企业的高度重视。

三维设计技术作为当前设计行业最为先进的技术,在变电站的设计中也发挥出了比较明显的优势,从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变电站设计的效率和质量。

尽管如此,在实际操作中还是存在着诸多问题影响着三维技术优势的发挥,因此业界要对三维技术的应用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保证其能在变电站的设计中彻底取代二维技术,才能为电力系统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帮助。

1.变电站三维设计的软件分析(一)3Dmax软件3Dmax软件应该是当前业界最为知名的三维设计平台,它的实用价值非常高,在软件应用层面有着非常显著的优势。

3Dmax软件的操作界面非常方便快捷,视图功能强大,相比较其他同类型设计软件来说,它在渲染方面的效果也非常明显,兼容性的特征为设计工作省力不少。

加上3Dmax软件的操作流程也非常简单,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相关操作知识,但同时这种简便操作的软件在设计变电站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不足,该软件相比较更适合呈现效果图,在工程图的呈现效果方面则没有表现出太多的优势,使得其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二)PDMS软件PDMS软件是一款应用于化工领域、电力领域以及石油领域的工厂三维设计管理系统,在其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多方协同的方式来创建出实体模型,并且PDMS软件还能做到对平面图数据的自动更行和标注。

在变电站的设计过程中,PDMS软件的功效发挥是最为明显的,也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

基于BIM技术的变电站三维建模研究与应用

基于BIM技术的变电站三维建模研究与应用

基于BIM技术的变电站三维建模研究与应用摘要: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设施,对其进行三维建模可显著提高变电站项目管理水平。

本文提出了基于BIM技术的变电站三维建模方法,以某220kv变电站为研究对象,重点介绍了使用Revit软件进行建模的具体流程以及电力族库的建设,研究结果表明:BIM技术建模效率快、精度高、直观性强,对变电站的电气设备具有非常真实的表现效果,能满足智能电网建设需求,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建筑信息模型;变电站;三维建模1引言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设施,其日常监测与维护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三维数字化成为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发展的新趋势,变电站三维场景模型能模拟出变电站的实际情况,工作人员参照三维数字化信息就可直观地了解到变电站的规划布局、生产运行、设备参数、辅助设施等,为变电站工程检修和电网规划设计、生产指挥、模拟运行、智能管理等提供信息支撑。

BIM技术近几年在建筑行业中较为火热,BIM技术通过对建筑的数据化、信息化模型整合,在项目策划、运行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进行共享和传递,使工程技术人员对各种建筑信息作出正确理解和高效应对,为设计团队以及包括建筑、运营单位在内的各方建设主体提供协同工作的基础,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变电站建设同样具有建筑业的特征,因其投资大、技术密集、对工程质量要求高,每一个变电站建设项目都会受到当地政府及相关单位的高度关注。

由此,开展BIM技术在变电站三维建模中的研究与应用,提高变电站项目管理水平已经迫在眉睫。

2 BIM技术简介以及变电站建模流程2.1BIM技术简介BIM 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的简称,中文含义为建筑信息模型。

BIM 技术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可出图性等特点,并且具有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协同能力,能够进行虚拟建造和信息集成。

BIM 技术的核心在于信息,前期建立的信息模型不但能够应用于设计、施工阶段,而且对于物业、运营、维护、拆除等阶段同样起到了巨大的帮助作用,可以说建筑信息模型适用于项目的全寿命周期。

基于三维全景快速建模的变电站可视化的研究和应用的开题报告

基于三维全景快速建模的变电站可视化的研究和应用的开题报告

基于三维全景快速建模的变电站可视化的研究和应用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变电站成为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设施。

变电站涉及到复杂的电力运行和控制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能够对变电站进行准确的建模和可视化。

传统的建模方法采用手工绘制或CAD建模,这种方法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容易出现错误。

另外,传统的平面图模型并不能充分展示变电站的实际情况和内部结构,限制了变电站建模和可视化的精细度和全面性。

因此,基于三维全景快速建模的变电站可视化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和应用方向。

通过采用全景摄影和三维扫描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变电站的三维信息,并通过三维建模软件进行建模和可视化,充分展示变电站的实际情况和内部结构,提高其精细度和全面性。

二、选题意义基于三维全景快速建模的变电站可视化具有如下的重要意义:1. 提高建模精度。

传统的建模方法存在一定的误差,而基于三维全景快速建模的方法可以准确地获取变电站的三维信息,提高建模精度。

2. 提高可视化效果。

采用三维全景技术可以展示变电站更全面、更真实的情况和内部结构,提高可视化效果,使用户能够更好地理解变电站。

3. 提高工作效率。

基于三维全景的快速建模能够大大缩短建模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4. 应用广泛。

该研究可应用于变电站的运行管理、安全评估、工程设计和故障诊断等方面。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1)对现有的主流三维全景技术进行分析和比较,选择适合变电站快速建模的技术;(2)利用选中的三维全景技术,采集实际变电站的三维信息;(3)对采集到的三维信息进行处理,并导入三维建模软件中进行建模和可视化;(4)对建模和可视化结果进行测试和评估。

2. 研究方法(1)文献调研法:对现有的三维全景技术进行分析和比较,选出适合变电站快速建模的技术。

(2)实验法:采集实际变电站的三维信息,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建模,测试和评估建模和可视化结果。

四、预期成果和进展计划1. 预期成果(1)基于三维全景快速建模的变电站可视化系统原型;(2)完整的变电站模型数据,包括三维建模数据和全景信息数据;(3)发表一篇高水平的研究论文。

基于三维引擎的变电站二次系统三维模型库设计及管理系统

基于三维引擎的变电站二次系统三维模型库设计及管理系统

基于三维引擎的变电站二次系统三维模型库设计及管理系统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南京五采智电电力科技有限公司的研究人员周二彪、李忠政、赵军、李清、朱如意,在2020年第8期《电气技术》杂志上撰文,针对当前输变电工程中变电站二次系统三维建模关键技术的缺失,广泛调研变电站各类二次对象,面向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类型的设备,在建模的范围与深度和模型的属性两方面进行深度研究。

采用Unity3D三维引擎配合3DMax建模开发一款模型库设计软件,建立二次对象三维基本模型库;基于二次系统基本模型库采用图形化的方法搭建模型,形成二次对象组合模型库;支持模型的上传、下载、索引及版本的管理。

通过二次对象模型库设计及管理系统的研究,确保了输变电工程模型库的完整,实现了模型库的标准化和共享化的目标,达到了二次系统三维的工程化水平。

三维建模及运维应用已逐步进入到了各个行业领域,如电力、石化、建筑等,成为国内外高水平公司在工程设计、工程管理及工程实施、运行阶段的重要辅助手段。

目前,国网电气一次专业、土建专业三维数字化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已趋于标准化且进入推广阶段。

随着国网公司《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模型交互规范》系列标准的发布,电网信息模型(grid infor- mation model, GIM)进入工程化阶段,达到了统一模型构建方法、数据组织、编码统一和交互规则的目的。

同时,《三维设计通用模型库应用目录(2018版)》的发布,统一建模了14大类电气一次设备、动力设施、水工暖通设施等471个三维通用模型,按照统一的模型深度、技术参数和接口建模,实现模型的通用性和标准化。

三维设计的标准化建设成果已日趋成熟并进入推广应用阶段。

但是,在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相关标准和模型库目录中,只规定了线路及变电一次设备的建模规范和数字化移交要求,缺少变电站二次系统三维设计方面相关的关键技术研究,比如二次对象模型库、二次回路逻辑文件、二次应用接口文件等,导致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数字化移交不完整、数字档案不齐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Revit平台的变电站三维设计与开发探讨
汤祖鑫 郑 云(福建英特莱信息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福建 福州 350001)
【摘要】:为了寻找快速、低成本和易推广的变电站三维设计软件,尝试利用Autodesk Revit Building 8三维软件平台,以国家电网公司220kV变电站典型设计为蓝本,开展变电站三维设计建模研究,提出基于Revit平台应用前景、二次开发的高级功能及其关键技术。

【关键词】:三维(3D)BIM(信息化建筑模型) 变电站 应用 开发
0 引言
近几年,国家科技部大力推广应用三维技术,国内甲级电力设计单位先后引进PDMS、PDS等大型工厂设计软件,经过二次开发后应用于300MW及以上发电厂、500KV变电站的三维设计,取得了一定的良好效果,促进了设计革命。

但是,这些三维软件成本较高,系统集成难度大,对工程设计人员学习成本也高。

为了寻找快速、低成本和易推广的变电站三维设计平台,笔者经过三个月的初步研究和测试,认为Autodesk Revit Building 8(以下简称Revit)三维软件不仅成本较低,而且有强大的三维建模和二维出图功能。

本文重点探讨基于Revit平台的三维数字变电站的设计与应用。

1 Revit平台软件及其特点
Autodesk Revit Building 8是构建BIM(信息化建筑模型)的3D创建平台,具有3D/2D建模、2D出图的功能,适应于建筑设计。

该软件采用参数化建模,用户可以更改项目的任何部分,例如平面图、明细表、截面等等,并且所更改的内容在其它地方也将“自动”得到更新。

使用Revit,文档基本上可以免除协调性错误。

最重要的是,设计人员将获得一个按自己所需方式工作的设计工具,它
从全局出发,面向整个设计规模而不是各个截面和平面布置图,设计空间从二维变三维,又可以从三维模型上生成二维图纸。

该软件具有比较丰富的建筑设备模型库,具有数据导出功能,但是没有电力设备模型库,需要针对电力设计行业进行设备建模。

2 220kv变电站典型设计三维建模
2.1 项目背景
2005年,国家电网公司为实施集约化管理、统一公司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建设管理、合理控制造价,提出了输变电工程典型设计,本文以《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典型设计220kv变电站分册》(A-1)方案作为此次三维设计的蓝本。

2.2 案例介绍
这次变电站三维设计根据《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典型设计220kV变电站分册》中电气参数,建立了设备资源库(可以根据需要建立各种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避雷器、变压器等电气设备),并从这些资源库中调出需要的电气设备(如图1),组成了220kV变电站典型设计的整体规模(如图2),图中包含了主控楼、两台220kv180MV A的主变压器、220kV屋外配电装置、110kv屋外配电装置以及35kV配电装置室和35kv并联电容器组等。

(图1220K V180M V A主变压器)
(图2 国家电网公司220KV变电站典型设计
整体规模三维模型)
2.3 三维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前景
(1)材料自动统计
在设计过程中,建立工程数据库,可添加每种设备材料的具体参数,如质量,价格、电气参数等,由于工程数据库存储变电站全部信息,彻底解决了材料统计的难题,准确汇总统计整个工程设备材料,有利于控制整个工程造价。

(2)设备安装图
可以根据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设备建立丰富的设备安装图库,直接调用。

(3)总平面布置
根据工程数据库中设备参数,自动生成总平面布置图,包括绘制主控楼、配电装置室、端子箱、电缆构、事故油池等。

(4)动态生成间隔断面
设计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在任意平面内生成各类图纸,从三维模型中剖出间隔断面的二维平面图(如图3),避免了二维设计的重复劳动,提高效率。

设计人
员还可以自行定义间隔布置并存储为标准模型,直接调用。

(图3国家电网公司220KV变电站典型设计
220kV母联间隔断面图)
(5)三维模型浏览
以三维模型方式在总平面布置基础上,从不同角度实现变电站整体规模的真实再现。

可作为招标、模拟参观、运行施工前培训的材料。

(6)动画漫游
为了使广大运行和施工人员更快的了解整个变电站的规模及设计工艺,可以根据需要,自定义设定漫游路径,形成漫游动画(如图3),这些动画可以根据需要设定像素、帧数、漫游镜头的深度和广度以及角度、漫游速度和时间等;为了能够仔细观察设计工艺的具体细节,还可以暂停在任意需要的位置,分析设计缺陷,发现问题及时修改,从而在根源上制止了以往需要设备安装到位后才发现设计缺陷的缺点,有效节约成本。

三维漫游动画对运行人员和施工人员快速掌握整个变电站的整体规模现场培训指导有很大的帮助
(图3国家电网公司220KV变电站典型设计
110kV屋外配电装置漫游动画)
(7)设备参数标识
在各个工作面内标识设备属性如图5,SF6断路器,可以标识质量、SF6气体压力、制造商、额定电流、额定断开电流、各地功率、额定关合电流、反相电流等;根据《福建电力电网标识系统ISPG》可以对系统、设备、部件编入ISPG 编码,实现电网设备统一标识,为计算机处理提供了基础数据,可满足数字化变电站设计和运行管理的基本要求。

另外一个重要的功能是可以导出ODBC数据库转换为Excel格式的设备清单,进行设备材料的自动统计,保证了设备和材料
的精确,减少误差,也减少了工程预算工作量,更有利于控制整个变电站的造价。

(图5 SF6断路器参数标识)
(8)协同设计
由土建、电气、水工、消防等专业组成了整个变电站,每个专业以文件的形式全部集成到设计中心形成设计中心文件,这个设计中心文件能够自动集成并管理所有设计师的设计总成,同时在整个设计过程中,与所有设计师互动。

每次可由一位项目成员编辑,其它成员可以查看,但禁止修改,设计中心将自动维护所有项目组成员间设计数据的一致性。

实现了设计信息共享并及时更新,不同专业的设计师可以在同一时间内了解其它专业设计进展情况,及时发现自己和对方的设计缺陷,有效提高设计效率,缩短设计周期。

(9)输出三维DWF文件
为了与外界共享设计成果,又要保护设计成果不被修改,可以输出三维DWF 文件,这种文件类似PDF文件,只能查看,不能修改,而且文件容量很小,便于携带和传输。

3 变电站三维设计软件高级开发的设想
为了达到更高的设计水准和得到更安全的设计资源,满足数字变电站参数化设计的需求,针对变电站的三维设计软件还需要作进一步开发。

1、外部数据能够向外导出的同时,要有外部数据导入的功能,做到数据与模型的分离,这样即使在对方拿到了模型图纸,如果没有数据,也是没有意义的。

数据与模型分离的意义在于能够有效保护设计者的知识产权。

2、三维模型中在空间中布置了包括电气、结构、建筑、消防等所有专业的设备和构筑物,用各种碰撞手段能够对各专业的三维模型进行碰撞检查,保证在同一空间中电气、结构、建筑、消防等专业的布局不发生冲突。

3、当厂家设备造型变化后,相关布置及尺寸变化能够自动修改。

4、增加能够检测符合国家标准的规程规范的功能,例如带电设备安全距离的自动检测等。

5、根据导线尺寸、重量、温度等因素对所绘制的线路进行弧垂计算;跨步电压和防雷接地的计算。

4 结语
目前我国电力能源紧缺,为加快电力建设步伐,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今年初相继推出的“十一五”电网发展规划显示,今后5年我国电网建设总投资将超过1万亿元,为迎接我国在未来5年大规模城乡电网建设高潮,设计单位必须作好充分准备,采用新的设计手段,三维技术作为新的设计手段以其卓越的性能在电力设计行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由于二维制图与三维建模是两种不同的设计思路,应用三维技术具有较大的难度,需要广大设计人员不懈的努力。

当然,三维技术在变电站设计与应用方面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完善。

不久的将来,三维技术将全面应用到整个电力行业中,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本课题研究得到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黄皖生副总工程师、Autodesk Revit 培训工程师、北京盖特龙公司刘洋经理(福建)等专家的大力支持,课题组表示衷心感谢。

【参考文献】
1、刘振亚《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典型设计220kv变电站分册》中国电力出版社
2、陈戌生《电力工程电气设备手册(电气一次部分)》上,下册中国电力出版社
3、Autodesk公司参考资料
【作者简介】
郑 云 福建英特莱信息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高级工程师/总经理 福建省制造业专家组成员 北京大学MBA研修 主持福建电力信息化标准体系研究等十多项重大科技项目,在CAD软件开发、电力信息化规划咨询和企业管理等方面有一定研究,获得国家优秀软件三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汤祖鑫 福建英特莱信息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助理工程师 福州大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 先后从事发电厂标识系统,变电站三维建模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