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广东卷地理试题及答案(高清)
2015广东高考文综地理、答案和解析

2015广东高考文科综合地理试卷解析均安中学晏艳兵1.数字高程模型是对地貌形态的虚拟表示,可描述地面高程信息。
图1为某旅游区的数字高程模型图,图中甲、乙、丙、丁四处观景平台视野最广的可能是A.甲图B.乙C.丙D.丁【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图示丙地海拔高,视野广。
考点:地形图2.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
其合理的解释是火山爆发导致A.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B.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C.地球表面长波辐射增强 D.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大气中逆辐射增强,会使地表温度上升;极光现象与地表温度无关;地表长波辐射增强表明地表温度升高;而火山爆发,所产生的火山灰会对太阳的短波辐射削弱,使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地表温度下降。
故选D。
考点:大气的热力作用3.有文献表述:“地带性就是地球形状和地球的运动特征引起地球上太阳辐射分布不均而产生有规律的分异”。
按此理解,下列景观变化属于地带性的是A.非洲西部从赤道向南北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B.阿尔卑斯山从山麓向上出现的森林---草甸---寒漠景观C.内蒙古自治区从东向西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出现的荒漠---绿洲景观【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文献表述的地带性属于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而非洲西部从赤道向南北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属于此规律;而阿尔卑斯山脉从山麓向上出现的森林—草甸—寒漠景观,属于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内蒙古自治区从东向西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属于经度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出现的荒漠—绿洲,属于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
故选A。
考点: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4.表1为2009年四个国家的人口数及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占本国人口比重统计表。
由此可判断该年国家中国*印度德国美国人口数(百万人)1338 11582 3075比重(%)17 13 8 45 *未含台湾省统计数据。
2015年高考广东卷文综(地理部分)试题详细解析

6、河流的河床形态,受流域内多种因素的影响,
下列因素中,对河床形态影响不大的是( )
A.岩石性质
B、通航里程
C、地质构造
D、降水多少
【答案】B
18
19
【名师点睛】该题是一道简单的文字选择题,没 有图表信息,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 原理的理解运用,河流的河床形态受流域内多种 因素的影响,与河流流经地区的地质构造、河床 的岩石性质和流域地区的降水量有关,而河流的 流程长短对河床形态影响不大。
A、河流泥沙含量
B、地形起伏
C、西南季风强弱
D、土壤厚度
【答案】7、C 8、B
22
23
【名师点睛】该题组以我国某省多年平均年雾日 数分布为材料,考查我国各地区平均年雾日数分 布特点和影响因素。第1问,难度不大,根据经 纬度或者轮廓都可以判断出该省属于我国东北地 区;第2问,难度较大,需要审题清楚,图中信 息反应该省东南部地区多年平均年雾日数明显大 于其他地区,这需要学生对该省地形特征熟悉, 长白山跨越该省,多年平均年雾日数最大的地区 位于长白山山区。[来源:
2015年高考广东卷文综(地理部分)试题 详细解析
1.数字高程模型是对地貌形态的虚拟 表示,可描述地面 高程信息。图1为某旅游区的数字高程模型图,图中甲、 乙、丙、丁四处观景平台视野最广的可能是( )
A、甲 【答案】C
B、乙
C、丙
D、丁
2
3
【名师点睛】此题难度不大,属于直 视问题,根据 数字高程模型判断该区域地形特点和地势起伏。直视 问题可以通过作地形剖面图进行判断,在地形剖面图 上由观测点的投射点向目标点的投射点绘直线,若直 线没有被任何地物所切断,表示直视良好,否则不能 直视。如下图所示,由点s′向点c′绘直线,直线没 有被任何地物所切断,表示直视良好。而图中b′位 于阴影区,说明s点不能直视b点,所以村落b对于s点 为不直视。
2015年广东省高考地理试卷

2015 年广东省高考地理试卷一、本卷共 10 小题.每题 4 分,共 140 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切合题目要求的.1.(4 分)数字高程模型是对地貌形态的虚构表示,可描绘地面高程信息。
如图为某旅行区的数字高程模型图,图中甲、乙、丙、丁四周观景平台视线最广的可能是()A.甲B.乙C.丙D.丁2.(4 分)大规模的火山迸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降落.其合理的解说是火山迸发致使()A.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添B.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C.地球表面长波辐射增强D.抵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3.(4 分)有文件表述:“地带性就是地球形状和地球的运动特色惹起地球上太阳辐射散布不均而产生有规律的分异”.按此理解,以下景观变化属于地带性的是()A.非洲西部从赤道向南北出现的丛林﹣﹣草原﹣﹣沙漠景观B.阿尔卑斯山从山麓向上出现的丛林﹣﹣草甸﹣﹣寒漠景观C.内蒙古自治区从东向西出现的丛林﹣﹣草原﹣﹣沙漠景观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出现的沙漠﹣﹣绿洲景观4.(4 分)下表为 2009 年四个国家的人口数及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占本国人口比重统计表.由此可判断该年国家()国家中国 *印度德国美国人口数(百万人)1338115582307比重( %)17 1.38 4.5*未含台湾省统计数据.A.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经显然超出了德国B.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数目比德国少C.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美国少D.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印度多5.(4 分)如图为 2005﹣2012 年我国某省常住人口数目变化图。
由图可推测该省是()A.海南B.四川C.广东D.浙江6.(4 分)河流的河床形态,受流域内多种要素的影响.以下要素中,对河床形态影响不大的是()A.岩石性质B.通航里程C.地质结构D.降水多少雾是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大批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km 的物理现象.读我国某省多年均匀年雾日数散布图(如图),联合所学知识,达成 7﹣8题.7.(4 分)该省位于我国的()A.西北地区B.华南地区C.东北地区D.西南地区8.( 4 分)以下要素中,对该省多年均匀年雾日数空间散布影响最大的是()A.河流泥沙含量B.地形起伏C.西南季风强弱D.土壤厚度9.(4 分)夏天,我国部分城市城区常因暴雨而出现积水成灾的内涝现象。
2015年高考真题广东卷高清word重绘版版(地理部分)

e i rb ei n g2015高考广东卷地理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数字高程模型是对地貌形态的虚拟表示,可描述地面高程信息。
图1为某旅游区的数字高程模型图,图中甲、乙、丙、丁四处观景平台视野最广的可能是丁丁 丁丁图1A.甲B.乙C.丙D.丁2.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
其合理的解释是火山爆发导致A.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B.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C.地球表面长波辐射增强 D.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3.有文献表述:“地带性就是地球形状和地球的运动特征引起地球上太阳辐射分布不均而产生有规律的分异”。
按此理解,下列景观变化属于地带性的是A.非洲西部从赤道向南北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B.阿尔卑斯山从山麓向上出现的森林——草甸——寒漠景观C.内蒙古自治区从东向西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出现的荒漠——绿洲景观4.表1为2009年四个国家的人口数及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占本国人口比重统计表。
由此可判断该年国家国家中国*印度德国美国人口数(百万人)1338115582307比重(%)171.384.5*未含台湾省统计数据。
A.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经明显超过了德国B.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数量比德国少C.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美国少D.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印度少5.图2为2005—2012年我国某省常住人口数量变化图。
2015年高考文科综合广东卷(地理部分)

2015年高考文科综合广东卷(地理部分)第Ⅰ卷 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数字高程模型是对地貌形态的虚拟表示,可描述地面高程信息。
图1为某旅游区的数字高程模型图,图中甲、乙、丙、丁四处观景平台视野最广的可能是( )A.甲B.乙C.丙D.丁2.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
其合理的解释是火山爆发导致( )A.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B.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C.地球表面长波辐射增强D.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3.有文献表述:“地带性就是地球形状和地球的运动特征引起地球上太阳辐射分布不均而产生有规律的分异”。
按此理解。
下列景观变化属于地带性的是( )A.非洲西部从赤道向南北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B.阿尔卑斯山从山麓向上出现的森林——草甸——寒漠景观C.内蒙古自治区从东向西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出现的荒漠——绿洲景观4.表1为2009年四个国家的人口数及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占本国人口比重统计表。
由此可判断该年( )A.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经明显超过了德国B.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数量比德国少C.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美国少D.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印度多5.图2为2005年-2012年我国某省常住人口数量变化图。
由图可推断该省是( )A.海南B.四川C.广东D.浙江6.河流的河床形态,受流域内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列因素中,对河床形态影响不大的是( )A.岩石性质B.通航里程C.地质构造D.降水多少7.夏季,我国部分城市城区常因暴雨而出现积水成灾的内涝现象。
下列措施中,对减轻此类灾害基本无效的是( )A.优化城区雨污管网B.扩大城区湖泊面积C.加高城区防洪大堤D.疏浚城区河流水道8.图4为地震灾后城市重建选址地质因素分析示意图,从地质安全角度考虑,图示甲、乙、丙、丁四个区域中,最适宜城市重建的是( )A.甲B.乙C.丙D.丁9.调查研究发现,内蒙古东部某农牧交错区(43°32′N—44°32′N)居民点的密度,阴坡大于阳坡。
2015年广州市高考地理试卷

2015年广州市高考地理试卷选择题:下列哪个地理要素是指地球表面的高低起伏?A. 气候B. 地形C. 水文D. 人口下列哪个地理要素是指地球表面的水分分布情况?A. 气候B. 地形C. 水文D. 人口下列哪个地理要素是指地球表面的气候特征?A. 气候B. 地形C. 水文D. 人口下列哪个地理要素是指地球上的人口分布情况?A. 气候B. 地形C. 水文D. 人口下列哪个地理要素是指地球上的城市分布情况?A. 气候B. 地形C. 水文D. 城市下列哪个地理要素是指地球上的交通分布情况?A. 气候B. 地形C. 水文D. 交通下列哪个地理要素是指地球上的资源分布情况?A. 气候B. 地形C. 水文D. 资源下列哪个地理要素是指地球上的土地利用情况?A. 气候B. 地形C. 水文D. 土地填空题:地球上最大的洲是______。
地球上最大的海洋是______。
地球上最高的山峰是______。
解答题:请解释一下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并简要介绍一下它们的影响。
请解释一下地球的经度和纬度,并简要介绍一下它们的作用。
请解释一下地球的板块构造理论,并简要介绍一下板块构造的意义。
请解释一下地球的气候带划分,并简要介绍一下各个气候带的特征。
请解释一下地球的水循环过程,并简要介绍一下水循环的意义。
请解释一下地球的人口分布格局,并简要介绍一下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2015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文综地理第Ⅰ卷本卷共

2015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文综地理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数字高程模型是对地貌形态的虚拟表示,可描述地面高程信息。
图1为某旅游区的数字高程模型图,图中甲、乙、丙、丁四处观景平台视野最广的可能是( )A 、甲B 、乙C 、丙D 、丁【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图例信息可知,颜色越亮,高程越高,即可丙地海拔最高,是图示区域的最高点,在此处设立观景平台视野最广,甲乙丁三处海拔低,位于山谷或山坡处,受两侧山顶的阻挡,视野差一些。
考点:地形图。
2.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
其合理的解释是火山爆发导致( )A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B 、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C 、地球表面长波辐射增强D 、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大气中逆辐射增强,会使地表温度上升;极光现象与地图1表温度无关;地表长波辐射增强表明地表温度升高;而火山爆发,所产生的火山灰会对太阳的短波辐射削弱,使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减少,因而地表温度下降。
故选D。
考点:大气的热力作用3.有文献表述:“地带性就是地球形状和地球的运动特征引起地球上太阳辐射分布不均而产生有规律的分异”。
按此理解。
下列景观变化属于地带性的是()A、非洲西部从赤道向南北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B、阿尔卑斯山从山麓向上出现的森林——草甸——寒漠景观C、内蒙古自治区从东向西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出现的荒漠——绿洲景观【答案】A考点: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
4、表1为2009年四个国家的人口数及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占本国人口比重统计表。
由此可判断该年()表1A、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经明显超过了德国B、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数量比德国少C、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美国少D、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印度多【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表中数据不能判断城市化水平;也不能判断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数量多少;但由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占本国人口比重,以及各国的人口总数,可以推断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的数量,所以经计算可知,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美国和印度多,故选D。
高考真题广东卷文综地理部分答案解析解析版

高考真题广东卷文综地理部分答案解析解析版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文科综合地理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数字高程模型是对地貌形态的虚拟表示,可描述地面高程信息。
图1为某旅游区的数字高程模型图,图中甲、乙、丙、丁四处观景平台视野最广的可能是()图1A、甲B、乙C、丙D、丁【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图例信息可知,颜色越亮,高程越高,即可丙地海拔最高,是图示区域的最高点,在此处设立观景平台视野最广,甲乙丁三处海拔低,位于山谷或山坡处,受两侧山顶的阻挡,视野差一些。
考点:地形图。
2.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
其合理的解释是火山爆发导致()A、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B、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C、地球表面长波辐射增强D、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大气中逆辐射增强,会使地表温度上升;极光现象与地表温度无关;地表长波辐射增强表明地表温度升高;而火山爆发,所产生的火山灰会对太阳的短波辐射削弱,使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减少,因而地表温度下降。
故选D。
考点:大气的热力作用3.有文献表述:“地带性就是地球形状和地球的运动特征引起地球上太阳辐射分布不均而产生有规律的分异”。
按此理解。
下列景观变化属于地带性的是()A、非洲西部从赤道向南北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B、阿尔卑斯山从山麓向上出现的森林——草甸——寒漠景观C、内蒙古自治区从东向西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出现的荒漠——绿洲景观【答案】A【解析】文献表述的是地带性属于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而非洲西部从赤道向南北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属于此规律;而阿尔卑斯山从山麓向上出现的森林--草甸--寒漠景观,属于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内蒙古自治区从东向西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属于沿海到内地的地域分异规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出现的荒漠--绿洲景观,属于非地带性景观,故选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文科综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数字高程模型是对地貌形态的虚拟表示,可描述地面高程信息。
图1为某旅游区的数字 高程模型图,图中甲、乙、丙、丁四处观景
平台视野最广的可能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
其合理的解释是火山爆发导致
A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B .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
C .地球表面长波辐射增强
D .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
3.有文献表述:“地带性就是地球形状和地球的运动特征引起地球上太阳辐射分布不均而产生有规律的分异”。
按此理解。
下列景观变化属于地带性的是
A .非洲西部从赤道向南北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
B .阿尔卑斯山从山麓向上出现的森林——草甸——寒漠景观
C .内蒙古自治区从东向西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
D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出现的荒漠——绿洲景观
4.表1为2009年四个国家的人口数及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占本国人口比重统计表。
由此可判断该年
*未含台湾省统计数据。
A .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经明显超过了德国
B .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数量比德国少
C .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美国少
D .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印度多
图1
5.图2为2005~2012年我国某省常住人口数量变化图。
由图可推断该省是:
A .海南
B .四川
C .广东
D .浙江
6.河流的河床形态,受流域内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列因素中,对河床形态影响不大..
的是 A .岩石性质 B .通航里程 C .地质构造 D .降水多少
雾是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Km 的物理现象,读我国某省多年平均年雾日数分布图(图3),结合所学知识。
完成7~8题。
7.该省位于我国的
A .西北地区
B .华北地区
C .东北地区
D .西南地区
8.下列因素中,对该省多年平均年雾日数空间分布影响最大的是
A .河流泥沙含量
B .地形起伏
C .西南季风强弱
D .土壤厚度
9.夏季,我国部分城市城区常因暴雨而出现积水成灾的内涝现象。
下列措施中,对减轻此类灾害基本无效的是
A .优化城区雨污管网
B .扩大城区湖泊面积
C .加高城区防洪大堤
D .疏浚城区河流水道
图 2
图3
10.图4为地震灾后城市重建选址地质因素分析示意图,从地质安全角度考虑,图示甲、乙、丙、丁四个区域中,最适宜城市重建的是
图4
A.甲 B.乙 C.丙 D.丁
11.调查研究发现,内蒙古东部某农牧交错区(43°32′N—44°32′N)居民点的密度,阴坡大于阳坡。
其合理的解释是阴坡冬半年
A.冻融作用影响小,房屋地基较稳定 B.正好地处背风坡,利于抵御强寒潮
C.积雪较厚,便于牲畜和冬小麦越冬 D.采光更为充分,利于居民照明取暖
二、非选择题:
40.(26分)加蓬石油、森林资源丰富,但种植业较落后,已耕地面积不到全国土地的2%。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加蓬地理位置示意图(图8)。
材料二加蓬从2010年开始禁止原木出口,并制定了长期出口木制成品和半成品的目标。
(1)利伯维尔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
(4分)
(2)与博韦处的河面海拔相比,马苏库处的河面海拔较_____。
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4分)
(3)我国某企业从加蓬进口一批原油,北京时间2015年5月4日18时电话联系对方,此时利伯维尔的区时是2015年5月_____日_____时。
加蓬原油出口到我国的最佳运输方式是_______。
(6分)
(4)从自然因素考虑,在让蒂尔港建木材加工厂有哪些优势?(6分)
(5)分析加蓬发展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6分)
41.(30分)山东省南部的南四湖,是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等四个相连湖的总称,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种的重工通道,沿湖地区工业以煤炭、电力、造纸为主,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南四湖地理位于示意图(图9)。
图9
材料二南四湖及周边地区1982年与2012年各景观类型面积统计图(图10)。
(1)南四湖湖盆狭长,总休呈走向。
部分入湖河流不定期出现断流现象。
主要原因可能是。
(6分)
(2)南四湖及周边地区各景观类型中,1982年面积最大的是;1982-2012年间,面积增加最多的景观类型是。
(4分)
(3)分析1982-2012年南四湖及周边地区沼泽面积大幅度减少的主要人为原因。
(6分)
(4)分析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水后对南四湖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有利影响。
(6分)(5)为了满足调水的水质要求。
南四湖沿湖地区工业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8分)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文科综合地
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11 CDADB BCBCD A
40.(26分)(1)全年高温多雨(4分)
(2)高马苏库位于河流上游(4分)
(3)4日11时海洋运输(海运)(6分)
(4)近原料地(森林资源丰富);临近海洋,地理位置优越;地处沿海平原,建港条件好。
(6分)
(5)地处低纬,热量充足(或处热带雨林气候区,水热充足);后备耕地资源丰富;地形平坦。
(6分)
41(30分)
(1)西北-东南地处季风气候区,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大;工农业及生活用水(尤其灌溉用水)量大,导致断流(6分)
(2)湖泊台田鱼塘(4分)
(3)农业用地增加(开辟为水稻田、台田鱼塘);建筑用地增加;修建人工水渠及水库。
(6分)(4)增加水量,扩大湖水面积;调节气候(缩小温差,增加空气湿度);利于保护生物栖息地(生物的多样性)(6分)
(5)调整工业结构,限制造纸等污染企业的规模;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实行清洁生产;改进生产工艺和设备水平;加强工业污水处理技术及循环使用(污水先处理后排放);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加强对沿岸工业生产的监督管理。
(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