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广东省东莞市高三调研测试文综地理试卷

合集下载

2015年高考真题广东卷高清重绘版版(地理部分)(最新整理)

2015年高考真题广东卷高清重绘版版(地理部分)(最新整理)

乙 甲丁丙注意事项:2015 高考广东卷地理试题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 35 小题。

每小题 4 分,共 140 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数字高程模型是对地貌形态的虚拟表示,可描述地面高程信息。

图 1 为某旅游区的数字高程模型图,图中甲、乙、丙、丁四处观景平台视野最广的可能是图 1A.甲B.乙C.丙D.丁2. 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

其合理的解释是火山爆发导致A.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B.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C.地球表面长波辐射增强D.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3. 有文献表述:“地带性就是地球形状和地球的运动特征引起地球上太阳辐射分布不均而产生有规律的分异”。

按此理解,下列景观变化属于地带性的是A. 非洲西部从赤道向南北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B.阿尔卑斯山从山麓向上出现的森林——草甸——寒漠景观C.内蒙古自治区从东向西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出现的荒漠——绿洲景观4. 表 1 为 2009 年四个国家的人口数及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占本国人口比重统计表。

由此可判断该年国家国家中 国*印 度 德 国 美 国人口数(百 万人)1 3381 1558 2307 比重(%)171 .38 4.5*未含台湾省统计数据。

A.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经明显超过了德国B.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数量比德国少C.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美国少D.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印度少5.图 2 为 2005—2012 年我国某省常住人口数量变化图。

2015广东文综试题地理部分

2015广东文综试题地理部分

高考考完,浩哥第一时间找出广东文综试题,并自己做出来(我在网上还没找到答案)。

本人对自己的答案负责!仅供参考。

1.C,从遥感图看出,丙点最高
2.B,火山灰阻碍地面吸收短波辐射
3.B,垂直地带性
4.C,浩哥用排除法,A明显错;大城市人口比重看不出大城市数量,B错;通过计算,中国大城市人口227百万人,美国138百万人,D错
5.D,这题不确定,浩哥理解为人口数量排除海南,人口减少排除沿海省份(人口减少可能是内地省份外出务工)
6.C
7.B,看轮廓,吉林
8.D,看图,不是西南季风,跟长白山山脉有关
9.B
40.1“终年高温多雨”(赤道,刚果旁)
2.高,河流流向
3.五月四日十一点;轮船(12+7.5)÷15=东一区,18-7=11点
4.赤道地区,光照充足;热带雨林气候,高温,降水充沛;土地资源丰富;濒临港口,海运便利。

5.赤道地区,光照充足;热带雨林气候,高温,降水充沛;土地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种植业;
41.1西北-东南;过度取水,导致汇入水量少;秋冬季节,降水减少;
2.湖泊;鱼塘
3.水田、水库、鱼塘、人工水渠占用沼泽;建设用地需要填土,导致沼泽减少;过度取水,导致汇入水量减少,使沼泽干涸;周边人口增多,污染沼泽水源,沼泽退化。

4.缓解当地用水压力,减少对汇入河流的取水,有利于湖面积增大;有利于恢复湿地沼泽;有利于周边植被恢复;促进水循环,增加当地降水;增加湿度,减少当地温差;湖泊水量增多,有利于改善水质(这题不太会,只能什么都答了)
5.减少工厂污水排放;大污染企业搬迁;引进绿色环保企业;改善工艺,减少污染物;企业引进新技术,对污水进行清洁或再利用。

广东省东莞市高三下学期文综地理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试卷

广东省东莞市高三下学期文综地理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试卷

广东省东莞市高三下学期文综地理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4题;共12分)1. (4分) (2018高一下·陆川期中) 读人口增长统计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I所处的人口增长阶段是()A . 原始型低增长阶段B . 传统型加速增长阶段C . 传统型增长减缓阶段D . 现代型低速增长阶段(2)对图中人口增长类型的描述正确的是()A . 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可能是IB . 劳动力短缺、社会保障负担较重的是IIC . 最适宜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国家是IIID . 社会经济和生态压力最小的是IV2. (2分)影响重庆市、武汉市相同的区位因素是()A . 地形以平原为主B . 气候冬暖夏凉C . 土壤肥沃D . 位于两条河流交汇处3. (2分)下列工业部门中,属于新技术革命以来出现的是()A . 化学工业B . 电力工业C . 生物工程D . 汽车与飞机制造业4. (4分) (2019高一下·吉林月考)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 . 地形B . 水源C . 气候D . 土壤(2)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

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A . 果园B . 鱼塘C . 稻田D . 菜地花圃二、综合题 (共4题;共57分)5. (12分) (2017高二下·重庆期末) 下图为东北局部地区地理事象分布图,结合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中国大豆之乡黑龙江正在上演“豆退苞进”,大豆种植面积从200,年的7200万亩减少到今年的3500万亩,而玉米则从2007年的5800万亩,扩至今年的9800多万亩.玉米在中国的崛起,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必然趋势。

(1)图中呼伦湖属于________(淡水或咸水)湖,判断理由是________。

2015年广东省高考文综地理模拟测试

2015年广东省高考文综地理模拟测试

2015年广东省高考文综地理模拟测试一、选择题(题型注释)某地理小组于春分日在我国某地(如右图所示,等高距为200米)进行地理观测。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Q地的海拔高度可能是( )A.160米 B.380米C.680米 D.1080米2.18时(地方时)位于Q地的观测者看到太阳在P地方向落下,据此判断图中A河段大致的流向是( )A.北流向南 B.东北流向西南C.南流向北 D.西南流向东北3.如下图所示,两条河流下游各有一个小岛,最终小岛可能连接的岸堤是()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4.下图是5元人民币票样版面图案,与图案中泰山成因相似的是()A.阿尔卑斯山 B.华山 C.喜马拉雅山 D.安第斯山下图为我国“某地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回答问题。

5.垂直自然带谱反映了()A.该山地可能位于云贵高原 B.经度地带性规律C.甲坡的水热状况优于乙坡D.水分差异导致植被类型不同6.乙坡山麓地带的气候类型是()A.温带海洋性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C.地中海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7.全球变暖对局部地区能带来一些好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高纬度地区会变得适宜于温带作物分布B.全球变暖,能源消耗总量减少C.全球变暖利于美国小麦带的农业生产D.冰川大量融化,淡水资源增多8.下图中的四条曲线,能正确表示城市中心商务区人口变化特点的是()A.a B.b C.c D.d9.2010年,新疆喀什被辟为国家第六个经济特区,实施对外开放,也因此成为中国内陆第一个经济特区。

喀什地处中国的西大门,与多个国家接壤。

喀什适宜重点发展()A.现代服务业与物流业 B.都市农业和旅游业C.出口加工工业和能源工业 D.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10.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于2013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

下图为2013年4月5日中国东南地区禽流感分布图。

该图制作应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RS B.GIS C.GPS D.GPRS11.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北极圈穿过我国北部B.我国最北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相交处C.东部临海,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同海外各国交往D.我国领土最西端位于东五区,最东端在东二区,跨四个时区二、综合题12.(28分)阅读以下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5年广东高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及解析(仅供参考)

2015年广东高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及解析(仅供参考)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文科综合1.数字高程模型是对地貌形态的虚拟表示,可描述地面高程信息。

图1为某旅游区的数字高程模型图,图中甲、乙、丙、丁四处观景平台视野最广的可能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图示丙地海拔高,视野广。

考点:地形图2.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

其合理的解释是火山爆发导致()A、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B、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C、地球表面长波辐射增强D、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大气中逆辐射增强,会使地表温度上升;极光现象与地表温度无关;地表长波辐射增强表明地表温度升高;而火山爆发,所产生的火山灰会对太阳的短波辐射削弱,使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地表温度下降。

故选D。

考点:大气的热力作用3.有文献表述:“地带性就是地球形状和地球的运动特征引起地球上太阳辐射分布不均而产生有规律的分异”。

按此理解。

下列景观变化属于地带性的是()A、非洲西部从赤道向南北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B、阿尔卑斯山从山麓向上出现的森林——草甸——寒漠景观C、内蒙古自治区从东向西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出现的荒漠——绿洲景观【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文献表述的地带性属于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而非洲西部从赤道向南北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正属于此规律;而阿尔卑斯山从山麓向上出现的森林——草甸——寒漠景观,属于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内蒙古自治区从东向西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属于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出现的荒漠——绿洲景观,属于非地带性规律。

故选A.考点: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4、表1为2009年四个国家的人口数及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占本国人口比重统计表。

由此可判断该年表1A.、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经明显超过了德国B、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数量比德国少C、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美国少D、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印度多【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表中数据不能判断城市化水平;也不能判断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数量多少;但由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占本国人口比重,以及各国的人口总数,可以推断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的数量,所以经计算,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美国和印度多,故选D。

2015广东高考文综地理答案(仅供参考)

2015广东高考文综地理答案(仅供参考)

2015年广东高考文综地理
选择题:(A卷) C D A D B B C B C D A (符合2A 3B 3C 3D规律) 综合题:
40 (1)全年高温多雨
(2) 高地处河流上游
(3) 4 11 海运
(4)森林资源丰富,为木材加工提供充足原料
地处河口地带,地理位置优越
土地价格便宜
(5)热带雨林气候,降水丰富,热量充足
可供农作物生长的生长期长,无低温冷害影响
河网密集,灌溉水源充足,土壤肥沃
森林覆盖率高,洪涝灾害少,农业生态环境好
41 (1)西北—东南春季干旱或冬季河流结冰
(2)湖泊台田鱼塘
(3)围沼造田
过度引水发展工农业
植被破坏,泥沙淤积
全球变暖,蒸发加剧
(4) 湿地面积增加,生态好转
缓解用水紧张局面
调节气候,增加空气湿度
缓解地下水下降和漏斗扩大
(5) 调工业结构,减少高水污染企业比重
完善法律法规,污水达标排放
实行工业清洁生产
发展科技,更新设备,改善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水平
延长产业链,提高产业水平。

广东省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高三文综(地理部分)第二次月考试题

广东省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高三文综(地理部分)第二次月考试题

广东省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2015届高三文综(地理部分)第二次月考试题地理环境中各事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若某事象发生变化就会给其他事象带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1.图中所示的中心事象“甲”最有可能是 ( )。

A.植被破坏B.气候变化C.人口数量增多D.围湖造田2.古诗曰:“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诗中桑落洲即指江心洲,多位于河流下游,一般是由于A.河道凹岸流水侵蚀而成B.河流水位下降,河床露出而成C.河流涨水淹没沙洲而成D.河道变宽之处,泥沙淤积而成区域人口对资源压力指数是全国某资源人均占有量与区域该资源人均占有量之比,此比3.四省比较,叙述正确的是A.人均GDP水平越高,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大B.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耕地压力越小C.人均GDP水平越高,则城市化水平越高D.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小4.我国三江平原水稻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打破了传统的“南稻北麦”格局,三江平原可以种植水稻的最主要原因是A.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B.日出最早,光照充足C.地势低平,黑土广布D.雨热同期,水源充足下图是全球某日某时刻的昏线(线上的数据为经度),据此回答第5题。

5.北京时间为A.14:40B.9:20C.21:20D.15:20读某地相关气候资料表,回答第6题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该地为热带季风气候B. 该地位于北半球C. 形成该气候的主要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 该气候的特征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下图是2004年河北、甘肃、四川、黑龙江四省能源生产结构图。

读图回答7~8题。

7.与四省能源生产结构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以可再生能为主B .清洁能的比重大C .不利于减排温室气体D .有利于降低酸雨危害 8.制约①省进一步开发水能的地理条件,正确的是水 电天然气原 油 原 煤各种能源所占百分比(%) 10080604020 0 ①②③④A.水能资源蕴藏量小 B.水能资源分布分散C.水能富集地、人口分布稀疏 D.水能富集地、地质条件复杂近10几年来,我国众多工业区加快了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布局调整。

广东省东莞市地理高三上册检查试卷及答案

广东省东莞市地理高三上册检查试卷及答案

广东省东莞市地理高三上册检查试卷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3分)1.广东省东莞市位于中国的哪个地理位置?A. 华北地区B. 东北地区C. 华东地区D. 华南地区答案:D2.下列哪项不是影响东莞市气候的主要因素?A. 纬度位置B. 海陆位置C. 地形地势D. 人口密度答案:D3.东莞市的地形主要以什么为主?A. 高原B. 平原C. 山地D. 盆地答案:B4.下列关于东莞市河流流向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主要由南向北流B. 主要由东向西流C. 主要由西向东流D. 流向受地形影响,复杂多样答案:D5.东莞市的气候类型是?A. 温带季风气候B. 亚热带季风气候C. 热带季风气候D. 温带海洋性气候答案:B二、多选题(每题4分)1.下列关于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的描述,正确的有()A. 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现象B. 地球公转导致昼夜更替C. 地球自转速度在极点为零D. 地球公转速度在远日点最慢答案:C、D解析:A项错误,昼夜现象是由地球不发光、不透明且太阳照射产生的,与自转无关;B项错误,昼夜更替是地球自转的结果;C项正确,地球自转速度在极点因无纬度圈而为零;D项正确,地球公转速度在远日点(7月初)因距离太阳最远而最慢。

2.下列关于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有()A. 太阳辐射是地球上大气、水、生物和地壳运动的主要动力B. 太阳辐射能是目前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主要能源C. 太阳辐射能只以光的形式到达地球D. 太阳辐射能量巨大且集中,利于直接利用答案:A、B解析:A项正确,太阳辐射是地球上许多自然现象发生的主要动力;B项正确,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都来自于太阳辐射;C项错误,太阳辐射能不仅以光的形式到达地球,还包括热、电磁波等多种形式;D项错误,太阳辐射能量巨大但分散,直接利用难度较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届广东省东莞市高三调研测试文综地理试卷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下图为“最新埃博拉疫情爆发高风险区分布图(图中黑色阴影所示)”,绘制该分布图最佳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GPS B.RS
C.GPRS D.GIS
2.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气候资料图,下列关于该城市气候特征描述最可信的是()
A.夏季气温偏低,降水季节变化大
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D.终年降水稀少,夏热冬冷
3. 读“黄河下游艾山水文站洪峰期流量过程和冲淤过程示意图(冲大于淤,冲淤面积为“-”;冲小于淤,冲淤面积为“+”。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示时间段内,该河段一直淤大于冲
B.流量越大,侵蚀作用越明显
C.流量大小与沉积作用强弱成正相关
D.流量越大,含沙量越小
4. 读“黄淮海平原盐碱地(图中阴影部分)分布示意图”,推断影响甲地没有形成盐碱地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B.地形
C.河流D.土壤
5. 下表是南美四个国家的人口资料,如果将15-64岁之间的人口数视为可劳动人口数,某跨国公司想到南美设立工厂,选择设厂国家的考虑因素只是各国可劳动人口数的多寡。

则该公司最可能选择设厂的国家是()
A.哥伦比亚B.玻利维亚C.巴西D.智利
6. 读“广西甘蔗气候区划图”,推断广西甘蔗气候区划的主要依据是
()
A.降水B.地形
C.热量D.土壤
7. 2005年世界开心果总产量为50.1万吨,其中:伊朗占38%、美国(主要产地是加利福尼亚地区)占28%、土耳其占12%、叙利亚占12%、希腊占2%、其余占8%。

开心果生长的气候条件最可能是()
A.潮湿多雨B.光照强,温差大,降水少
C.热量丰富,降水充沛D.寒冷干燥,昼夜温差大
8. 读“武汉市1992-2008年各类型用地新增面积比重变化图”,可推断
()
A.1992-2008年武汉市混合用地面积明显缩小
B.2001-2008年武汉市工业用地比居住用地面积大
C.武汉市1992-1995年公共用地面积是2001-2008年的约2倍
D.工业化和房地产开发是武汉市1992-2008年城市面积扩大的主要原因
9. 下表为“我国各地区的农民工人数与工资水平(2009年)”,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廉价劳动力指向型产业逐渐向中西部转移
B.工资收入是影响农民工人数变动的唯一因素
C.东部农民工人数减少,会加重“春运”压力
D.东部地区农民工人数减少是因为工资低于中西部地区
10. 读“人均交通能源消耗量与人口密度的关系示意图”,推断下列说法最可信的是()
A.人口密度大的城市积极发展公共交通
B.美国的城市出行方式主要依靠公共交通
C.经济水平高的城市人均交通能源消耗量都高
D.人口密度大的城市人均交通能源消耗量低,是因为经济水平低
11. 读“合肥市年平均气温(1982-2004年)滑动平均值趋势变化图”,推断下列各项中与合肥市年平均气温变化关系不大的是()
A.全球气候变暖
B.城市化水平提高
C.绿地面积减少
D.太阳辐射加强
二、综合题
12. (28分)2014年9月19日,苏格兰独立公投计票结果公布,55.8%的选民对独立说“不”。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

材料一苏格兰地理位置图和地形示意图。

材料二进入90年代后,东亚和东欧一些国家以低劳动力成本为优势,吸引跨国企业前往投资办厂,这导致了苏格兰制造业面临困境。

在这种情况下,开展新一轮结构调整,提升产业水平,已经成为苏格兰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此番经济调整中,苏格兰的决策是重点发展高附加值产业,特别是微电子、光电子、生命科学和金融服务业。

(1)苏格兰位于(东/西)半球,苏格兰西部海岸高峻曲折,多峡湾地貌,其峡湾的形成原因
是。

2014年9月19日,当伦敦地方时为12:00时,西半球处于9月19日的范围约占全球面积的分之一。

(6分)
(2)简述北海对苏格兰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6分)
(3)苏格兰西海岸年降水量可达1500~2000毫米,简述其降水量如此丰富的主要原因。

(8分)
(4)简述苏格兰发展高附加值产业的优势条件。

(8分)
13. (28分)云南省素有“植物王国”的美誉,云集了从热带、亚热带至温带甚至寒带的植物品种。

据2005年统计资料,云南省石漠化面积占云南总土地的15.35%,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4)小题。

材料一云南农作物分布图。

材料二云南省地形构成及2008年农业产值结构图。

(1)云南位于我国地势的第级阶梯,云南最主要的自然带类型
是。

云南河流众多,但通航能力低的原因是。

(6分)
(2)云南植物种类丰富的原因
是。

昆明是我国著名的“春城”,昆明气温四季如春的原因是。

(8分)
(3)大理岩(一种由石灰岩变质而成的岩石)因盛产于云南大理而得名,从内外力作用角度分析云南大理岩形成过程。

(6分)
(4)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云南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8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