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世纪的展望与思考演示文稿(课堂PPT)
合集下载
第27课《跨世纪的世界格局》课件1

特点:多极化趋势增强。 有利于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影响 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课 堂 训 练
一、选择题
1.东欧剧变的实质是 D A. 各国放弃了社会主义旗号 B. 执政党向反对派妥协 C.各国共产党丧失了政权 D. 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 B 2.苏联在历史上存在了 A.67年 B. 69年 C. 73年 D.74年 3.戈尔巴乔夫推行“民主的、人道的社会主义” 的直接后果是 A. 引起苏联人民的思想混乱 A B. 使苏联党内斗争日趋尖锐 C. 导致苏联经济大滑坡 D. 使苏联民族分裂愈演愈烈
二、观察图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虐俘”事件图片:
驻伊美军的虐俘暴行
材料二:“9.11”事件发生后,美国总统布什向国会发表演说: “我们将追究提供援助或藏身之所给恐怖分子的国家。每个地 区的每个国家现在要做个决定,你不跟我们一道,就是跟恐怖分子 一道。从今天起,任何一个继续窝藏或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将被美 国视为具有敌意的政权。” 材料三:2003年1月28日,美国总统布什在发表国情咨文讲话 中指责伊拉克隐瞒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声称要在必要的时候动用 武力解除伊拉克的武装。目前,美国已在海湾陈兵十几万,2003年 3月20日,美国宣布对伊作战。
(1)材料二反映了布什政府的什么外交方针?
(2)材料三中美国执意对伊动武的目的是什么?
(3)在对外政策方面,美国推行怎样的人权政策?请以“虐俘”事件 为例,揭露美国的对外人权政策。
答案提示:
(1)反映了美国以反对恐怖主义为名,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和单边 主义,试图建立单极世界的外交。 (2)美国发动对伊战争的直接目的是推翻萨达姆政权,但其真正 目的是控制中东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推行美国的全球战略, 推行 美国的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确保美国在全球的利益。 (3)在对外政策方面,美国宣称人权无国界,人权高于主权,到 处干涉别国内政。这种人权政策实际上说明了美国在人权问题上 对自己和其他国家推行的是双重人权标准。 “虐俘”事件是美国长期存在的严重侵犯人权问题的集中体现, 是美国人权问题的一面镜子。“虐俘”事件不但从根本上违反了人权 的最基本的要求,而且是赤裸裸的、惨绝人寰的野蛮兽行。“虐俘” 事件也是美国在人权问题上虚伪性的表现,美国在一年前发动对 伊拉克战争的理由之一是萨达姆专制独裁、践踏人权。美国大兴 讨伐之师完全是为了“解放”伊拉克,给伊拉克人以“自由”和“民 而事实让世人终于明白了:美国宣称“人权高于主权”的实质就是 一种霸权主义。
课 堂 训 练
一、选择题
1.东欧剧变的实质是 D A. 各国放弃了社会主义旗号 B. 执政党向反对派妥协 C.各国共产党丧失了政权 D. 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 B 2.苏联在历史上存在了 A.67年 B. 69年 C. 73年 D.74年 3.戈尔巴乔夫推行“民主的、人道的社会主义” 的直接后果是 A. 引起苏联人民的思想混乱 A B. 使苏联党内斗争日趋尖锐 C. 导致苏联经济大滑坡 D. 使苏联民族分裂愈演愈烈
二、观察图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虐俘”事件图片:
驻伊美军的虐俘暴行
材料二:“9.11”事件发生后,美国总统布什向国会发表演说: “我们将追究提供援助或藏身之所给恐怖分子的国家。每个地 区的每个国家现在要做个决定,你不跟我们一道,就是跟恐怖分子 一道。从今天起,任何一个继续窝藏或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将被美 国视为具有敌意的政权。” 材料三:2003年1月28日,美国总统布什在发表国情咨文讲话 中指责伊拉克隐瞒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声称要在必要的时候动用 武力解除伊拉克的武装。目前,美国已在海湾陈兵十几万,2003年 3月20日,美国宣布对伊作战。
(1)材料二反映了布什政府的什么外交方针?
(2)材料三中美国执意对伊动武的目的是什么?
(3)在对外政策方面,美国推行怎样的人权政策?请以“虐俘”事件 为例,揭露美国的对外人权政策。
答案提示:
(1)反映了美国以反对恐怖主义为名,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和单边 主义,试图建立单极世界的外交。 (2)美国发动对伊战争的直接目的是推翻萨达姆政权,但其真正 目的是控制中东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推行美国的全球战略, 推行 美国的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确保美国在全球的利益。 (3)在对外政策方面,美国宣称人权无国界,人权高于主权,到 处干涉别国内政。这种人权政策实际上说明了美国在人权问题上 对自己和其他国家推行的是双重人权标准。 “虐俘”事件是美国长期存在的严重侵犯人权问题的集中体现, 是美国人权问题的一面镜子。“虐俘”事件不但从根本上违反了人权 的最基本的要求,而且是赤裸裸的、惨绝人寰的野蛮兽行。“虐俘” 事件也是美国在人权问题上虚伪性的表现,美国在一年前发动对 伊拉克战争的理由之一是萨达姆专制独裁、践踏人权。美国大兴 讨伐之师完全是为了“解放”伊拉克,给伊拉克人以“自由”和“民 而事实让世人终于明白了:美国宣称“人权高于主权”的实质就是 一种霸权主义。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PPT实用课件4

2.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的影响:
有于
;
有利于
;
有利于
。
问题探究:
问题1:简述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格局变化的基本特征, 及影响其特征变化的因素。
格局特征: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 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处于新旧格局的交替时期。
影响因素: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试图建立 一个由其领导的单极世界,积极推行单边主义;欧 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发展中国家等多种政治 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各种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组合; 世界上没有哪一种力量能够单独主宰世界,反对一 国独霸世界、要求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呼声越来越高。
1991年3月,保加利亚共 产党领导人日夫科夫(左三) 在法庭受审,他一再声称无 罪。旁边站立的3人是他的辩 护律师。
柏林墙的修建与推倒代表着“冷战”的起始,前东德 人一度认为翻过柏林墙就能得到自由。
二、缓和与动荡并存
学习提纲:
1.两极格局瓦解后的世界形势 基本特点:总体趋向缓和,但世界并不太平, 呈现缓和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形成原因:两极格局瓦解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我们主张顺应历史潮流,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 主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主张维护 世界多样性,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 主张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政治报告
知识归纳
①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导致国内局面混乱。
跨
苏联解体 步骤
②“8.19事件”加速了苏联解体的过程。 ③独联体于1991年12月成立,苏联解体。
C.各国共产党丧失了政权
D. 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
2.苏联在历史上存在了
B
A.67年 B. 69年 C. 73年 D.74年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七单元第27课《跨世纪的世界格局》精典课件(85张)(共85张PPT)共87页

END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七单元第27课 )
31、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32、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 33、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
34、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 扬明辉 ,冬岭 秀孤松 。 35、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PPT教学课件

针对训练3:(2011年福建厦门质检)下图为美国与四国 (英国、法国、日本、联邦德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 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示意图。它表明( ) A.美、欧、日形成
三足鼎立局面 B.美国的经济霸主
地位开始动摇 C.资本主义国家的
经济出现衰退 D.“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形成
【解析】B。本题考查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根据题干 信息,1948年时,四国总和与美国差距较大,说明四 国总体经济比美国差;1970年时由于美国国内经济出 现“滞胀”,四国与美国差距逐渐缩小,体现了美国 经济霸主地位动摇。A项在图中没有细化,不能得出; 图中信息属于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时期不代表整体。 因此C项错误。
请回答:
(1)结合15世纪前后的欧洲历史扼要阐述“西方世界的 崛起”?
(2)概括指出“最近二十年开始的美国之外的世界崛起” 的主要表现。并指出“后美国时代”世界格局的主要 特点。
(3)谈谈你对材料二中“中国形象”的认识?
参考答案: (1)政治上:以天主教会为统治核心的封建 统治受到挑战。经济上:以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为 代表的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思想文化上:以文艺复 兴和宗教改革为代表的人文主义的兴起。
2.(2011年海南单科)日本自民党从1955年开始长期执
政,在六七十年代出现下表中所反映的变化。
日本众议院席位变化表
年份
1958 1963 1967 1972 1976
自民党议席 287 283 277 271 249
在野党议席 180 184 209 220 262
导致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是,自民党( )
1.(2011年山东文综)1964年4月,77个发展中国家在 日内瓦发表《七十七国联合宣言》,提出了建立平等 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求。这表明( ) A.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 B.经济区域集团化进一步发展 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瓦解 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七单元第27课《跨世纪的世界格局》优质教学课件(31张)(共31张PPT)

2020/5/14
2020/5/14
2020/5/14
2)原因:
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试图建立单极世界; 其他多种力量的发展壮大
3)表现:
(1)美国单边主义 (2)世界多种政治力量的发展
2020欧/5/14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发展中国家
2020/5/14
3、影响:
1)有利于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2)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3)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2、下列与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无关的是( D)
A、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B、苏联解体 C、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 D、美国鼓吹“人权高于主权”论
3.下列史实与苏联解体无关的是:
A.政治经济困境严重
B.戈尔巴乔夫改革的错误指导 C
C.戈尔巴乔夫与美国全面对抗
D.民族纷争迭起
4、当今世界的外交政策与以往相比,新添 加的内容是
缓和: 两极格局瓦解,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结束
旧因素: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纷争等 动荡:
新因素: 霸权主义、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
2020/5/14
威胁
(3)动荡表现:
(1)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行为存在 如1999南联盟科索沃地区战争、伊拉克战争等 (2)地区冲突和民族矛盾时有发生。 如巴以冲突、1991年的海湾战争、朝核危机 (3)恐怖主义活动猖獗。 如9.11事件
A.反殖民主义
B.反恐怖主义
C.反霸权主义
D.反帝国主义
2020/5/14
5.东欧剧变的实质是 A.各国放弃了社会主义旗号 B.执政党向反对派妥协 C.各国共产党丧失了政权 D.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
6.苏联在历史上存在了
A.67年
_跨世纪的世界格局(ppt)

班 级:高一五 授课人:于东霞 时 间:2015.1.23
导
1990年诺贝尔和平奖颁奖仪式
你能认出获此殊荣的是谁吗?
1991年12月25日19时38分,在 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了七十余年 之久的苏联国旗落下了。世界上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此从地球 上消失了。 苏联的解体,不仅给原苏联各 共和国带来了一系列政治上、经 济上的冲击,而且对整个世界也 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那么,作为超级大国的苏联为 什么会走向解体? 苏联解体后世界政治格局将如何 发展? 世界形势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的影响: 1.有利于抑制和消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2.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 3.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我们应该应对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应有
的贡献; ★抓住和平与发展的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提高 综合国力; ★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议
请同学们根据老师出示的要求,按照 小组起立讨论,合作学习。(7分钟)
对议------了解感知 组议------深入学习和迁移运用 要求:对议-------一问一答 组议------一说多听记
展
请同学们根据老师出示的问题激情展示学习 成果。(7分钟)
1、概述当今世界形势的特点;
2、列举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表现; 3、苏联解体的原因
局部战争——南联盟战争
1999年4月8日,贝尔格莱德市中心遭到北约的再一 次轰炸。一座原为南军队指挥部的大楼被导弹击中。这 是市中心的一幢建筑物中弹后冒起浓烟。
国际恐怖主义
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发动对美国的恐怖 袭击,制造了震惊世界的“9·11”事件。
高中历史跨世纪的世界格局优秀教学PPT3 岳麓版

911事件
第28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美军轰炸机在阿富汗上空投掷炸弹 美军在阿富汗战争中出动B-52轰炸机
第28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美军士兵乘直升机对阿富汗东部地区发动“清剿” 行动,打击“基地”组织和塔利班残余分子。
第28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美“摩比尔湾”号巡洋舰发射“战斧”式巡航导弹攻击伊拉克
第28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1991年12月25日19时32分红旗从克里姆林 宫上降落
苏联解体
第28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独联体国家图
东欧事变
第28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拆除柏林墙
东欧事变
第28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1989年12月22日,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发生了 暴动,起义士兵和群众与总统卫队展开了激烈的枪 战。
一直执着于生命的简约格调,只愿用一颗淡然的心看云卷云舒,看季节更迭。许多不合时节的事物,必然会被光阴遗落,就像曾经繁茂的秋叶,待生命枯竭,终将脱离叶脉的相系相牵。而我,一直在这里,抖落一身的负累,永恒以树的姿态站立于季风中,昂首向着那无边温暖的碧蓝晴空。 夜幕降临了,春雨柔柔的亲吻着薄如蝉翼的纱帘,有节奏的淅沥在窗棂上,更增添了无限的意念。意念中的我,在幸福和恬淡中,漫捻心弦化为若水般的轻柔曼妙在深情的雨夜里。此刻,窗外的雨不再是清冷的秋雨了,在我的眸里是一种柔软,似撒娇少女的情怀,是怜、是爱、是柔、是润在我的心里是一种憧憬,憧憬着一份美好的未来,与你相拥在花雨飘飞的时节,让爱情肆意的怒放在油纸伞下,青石边,丁香小巷这样的心境,这样的时光,这样的时刻,心不经意间便醉了、醉了、醉在这如曼妙轻盈舞步的秋雨中
——前联合国秘书长加利
材料二
世界上有大大小小200多个国家,可是如果没有人管他们,这个世界就是个无政府的世界, 肯定会一团糟。所以要有个东西来管,这个东西就是最强大的国家。这个最强大的国家有霸权,但 是这个霸权是符合世界稳定的要求的。
第28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美军轰炸机在阿富汗上空投掷炸弹 美军在阿富汗战争中出动B-52轰炸机
第28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美军士兵乘直升机对阿富汗东部地区发动“清剿” 行动,打击“基地”组织和塔利班残余分子。
第28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美“摩比尔湾”号巡洋舰发射“战斧”式巡航导弹攻击伊拉克
第28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1991年12月25日19时32分红旗从克里姆林 宫上降落
苏联解体
第28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独联体国家图
东欧事变
第28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拆除柏林墙
东欧事变
第28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1989年12月22日,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发生了 暴动,起义士兵和群众与总统卫队展开了激烈的枪 战。
一直执着于生命的简约格调,只愿用一颗淡然的心看云卷云舒,看季节更迭。许多不合时节的事物,必然会被光阴遗落,就像曾经繁茂的秋叶,待生命枯竭,终将脱离叶脉的相系相牵。而我,一直在这里,抖落一身的负累,永恒以树的姿态站立于季风中,昂首向着那无边温暖的碧蓝晴空。 夜幕降临了,春雨柔柔的亲吻着薄如蝉翼的纱帘,有节奏的淅沥在窗棂上,更增添了无限的意念。意念中的我,在幸福和恬淡中,漫捻心弦化为若水般的轻柔曼妙在深情的雨夜里。此刻,窗外的雨不再是清冷的秋雨了,在我的眸里是一种柔软,似撒娇少女的情怀,是怜、是爱、是柔、是润在我的心里是一种憧憬,憧憬着一份美好的未来,与你相拥在花雨飘飞的时节,让爱情肆意的怒放在油纸伞下,青石边,丁香小巷这样的心境,这样的时光,这样的时刻,心不经意间便醉了、醉了、醉在这如曼妙轻盈舞步的秋雨中
——前联合国秘书长加利
材料二
世界上有大大小小200多个国家,可是如果没有人管他们,这个世界就是个无政府的世界, 肯定会一团糟。所以要有个东西来管,这个东西就是最强大的国家。这个最强大的国家有霸权,但 是这个霸权是符合世界稳定的要求的。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PPT课件

个除了代表官僚,
谁也不能代表,甚
至连自己的党员也
不能代表的狭隘利
益集团。
9
●苏联解体的原因
①历史原因:
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和政策上的错误, 积累了许多社会问题和民族矛盾。 ②直接原因:
戈尔巴乔夫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 方向的政治体制改革。
③外部原因: 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的战略。
2021/3/10
2021/3/10
18
(4)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原因
①两极格局的瓦解 两极格局的瓦解打破了原有的国际力量对比平衡,
被“冷战”掩盖的民族宗教矛盾暴露出来。 ②美国推行霸权主义 出现新的不稳定因素,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力
图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地区和世界秩序。 ③恐怖主义 恐怖主义活动频繁,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时有
第27课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单元结构:
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趋势演变
24课
25课 26课 27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与争夺 (1945年-20世纪60年
代) 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发展 (20世纪60-80年代)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20世纪90年代以来)
20世纪60-70年代出现
多 欧洲走向联合
极
美日西欧三足鼎立
化 日本的崛起 趋
的。”“我们在没有做好准备的情况下,使
苏联社会大开放。
在残酷的国际竞争下,国内工业受到了致命打击。极少
数人一夜暴富,敛财数额之巨仅次于美国的大亨,而赤贫
的人数却远远超过了苏联时期。在这个方面,中国处理得
很好。中国沿海省份和地区发展速度快,中西部相对发展
较慢,中国领导人现在号召开发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决策完
全正确。 2021/3/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人、环境、社会协调的世纪 人们均衡物 质财富的分配,追求艺术文化等精神上更高层次 的享受,将理性地节制生育与自身的消费,创造 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追求可持续发展之路
.
10
5 人类继续向空间、海洋和地球深部拓展的世纪 获
取新的知识、寻求和利用新的资源和新的生存空间 6 全球合作和竞争的世纪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主义市
.
12
经济实力居世界前列、科学技术大体接近和达到 当时国际水平的国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最重 要的是人才的培养,要建立研究教育型的大学等。
.
13
人类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 推动者。试从文中找出相关内容
人是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者, 从这个观点出发,作者认为:21世纪也应 是人、环境、社会协调的世纪。因此在这 个世纪,人们将均衡物质财富的分配,追 求艺术文化等精神上更高层次的享受,将 理性地节制生育与自身消费,创造文明健 康的生活方式,追求可持续发展之路等。
.
2
跨世纪的展望与思考路甬祥.3来自.4.
5
.
6
.
7
.
8
.
9
本文就两个转变和两个战略作出的那些思 考和展望:
1 信息的世纪 信息将成为人类社会最重要的 资源和竞争要素
2 生命科技的世纪 可能带来教育科学的革命, 以及引起信息革命技术的变革
3 新材料和新的制造技术的时代 制造业将 进入柔性、智能、敏捷、精益制造时代
.
14
.
11
本文题为“跨世纪的展望与思考”认真阅 读课文,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作者对 21世纪人类发展作了什么样的展望和思考
在文章中,作者根据当前人类社会发展
的现状,展望了21世纪社会发展的特点。 作者认为:21世纪是信息、生命科技、新
材料和新的制造技术大发展的世纪,是人、 环境、社会协调的世纪,是人类扩展生存 空间的世纪,也是全球合作和竞争的世纪。 与此同时,作者还对我国在21世纪的发展 作了前瞻性的思考。作者认为:21世纪, 我国将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更加完备、
场经济是21世纪竞争和合作中取得主动地位的根本所在 7 中国将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更加完备、经济实力
居世界前列、科技技术大体接近和达到当时国际水平的 国家,那将是中华民族的的创新蓬勃涌现,中华文化再 现异彩的时代
社会将更加重视大学的功能,大学将肩负起更加重要的 社会责任
8 大学尤其是研究教育型大学将变得更加综合 大学 发展的趋势是越来越综合化,不仅需要理工的结合。而 且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管理科学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 之间的结合,甚至需要艺术与科技和管理的结合
说明文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 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 识的文章体裁。它通过揭示概念 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 性。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 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 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 等。
.
1
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 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 程、解说词、科学小品等。
.
10
5 人类继续向空间、海洋和地球深部拓展的世纪 获
取新的知识、寻求和利用新的资源和新的生存空间 6 全球合作和竞争的世纪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主义市
.
12
经济实力居世界前列、科学技术大体接近和达到 当时国际水平的国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最重 要的是人才的培养,要建立研究教育型的大学等。
.
13
人类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 推动者。试从文中找出相关内容
人是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者, 从这个观点出发,作者认为:21世纪也应 是人、环境、社会协调的世纪。因此在这 个世纪,人们将均衡物质财富的分配,追 求艺术文化等精神上更高层次的享受,将 理性地节制生育与自身消费,创造文明健 康的生活方式,追求可持续发展之路等。
.
2
跨世纪的展望与思考路甬祥.3来自.4.
5
.
6
.
7
.
8
.
9
本文就两个转变和两个战略作出的那些思 考和展望:
1 信息的世纪 信息将成为人类社会最重要的 资源和竞争要素
2 生命科技的世纪 可能带来教育科学的革命, 以及引起信息革命技术的变革
3 新材料和新的制造技术的时代 制造业将 进入柔性、智能、敏捷、精益制造时代
.
14
.
11
本文题为“跨世纪的展望与思考”认真阅 读课文,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作者对 21世纪人类发展作了什么样的展望和思考
在文章中,作者根据当前人类社会发展
的现状,展望了21世纪社会发展的特点。 作者认为:21世纪是信息、生命科技、新
材料和新的制造技术大发展的世纪,是人、 环境、社会协调的世纪,是人类扩展生存 空间的世纪,也是全球合作和竞争的世纪。 与此同时,作者还对我国在21世纪的发展 作了前瞻性的思考。作者认为:21世纪, 我国将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更加完备、
场经济是21世纪竞争和合作中取得主动地位的根本所在 7 中国将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更加完备、经济实力
居世界前列、科技技术大体接近和达到当时国际水平的 国家,那将是中华民族的的创新蓬勃涌现,中华文化再 现异彩的时代
社会将更加重视大学的功能,大学将肩负起更加重要的 社会责任
8 大学尤其是研究教育型大学将变得更加综合 大学 发展的趋势是越来越综合化,不仅需要理工的结合。而 且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管理科学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 之间的结合,甚至需要艺术与科技和管理的结合
说明文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 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 识的文章体裁。它通过揭示概念 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 性。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 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 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 等。
.
1
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 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 程、解说词、科学小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