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传动实验指导书
带传动性能实验指导书

带传动性能实验一、实验预习(1)什么是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各有何特点?(2)预紧力对带传动工作能力有何影响?(3)带传动常用的张紧方法有哪些?二、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如下内容。
(1)了解带传动实验台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转矩,转速,转速差的测量方法,熟悉其操作步骤。
(3)观察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及打滑现象。
(4)了解改变预紧力对带传动能力的影响。
三、实验内容(1)测试带传动转速n1,n2和扭矩T1,T2。
(2)计算输出功率P2,滑动率ε,效率η。
(3)绘制P2-ε滑动率曲线和P2-η效率曲线。
四、实验用软、硬件本实验采用PC-B型V带传动实验台,该实验台由机械、电器箱和负载箱三部分组成(1)机械部分包括主动部分和从动部分①主动部分包括:355W直流电动机4和其主轴上的捉弄个带轮2,带预紧装置1,直流电动机测速传感器3及电动机测矩传感器5.电动机安装在可左右直线滑动的平台上,平台与带预紧力装置相连,改变预紧装置1的砝码重力,就可改变传动带的预紧力。
②从动部分宝库:355W直流发电机9和其主轴上的从动带轮8,直流发电机测速传感器10及直流发电机测矩传感器7,发电机发出的电量,经连接电缆送进电气箱12,在经导线14与负载箱13连接。
(2)负载箱由八只40W灯泡组成,改变负载箱上的开关位置,即可改变负载大小。
(3)电器箱试验台所有的控制、测试均由电器箱12来完成,其结构原理如图3.5所示。
旋转设在面板上的调速旋钮,可改变主动轮和被动轮的转速,并由面板上的转速计数器直接显示。
直流电动机和直流发电机的转动力矩也分别由设在面板上的显示器显示出来。
2. 试验台的工作原理试验台上的直流电动机和发电机均由一对滚动轴承支承,电机的定子可绕轴线摆动,从而通过测矩系统,直接测出主动轮和从动轮的工作转矩T1和T2。
主动轮和从动轮的转速n1和n2是通过调速旋钮来调控,并通过测速装置直接显示出来。
这样,就可以得到在相应工况下的一组实验结果。
机械基础实验指导

第三部分:机械设计实验一带传动实验一、实验目的1.观察带传动中的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以及它们与带传递的载荷之间的关系。
2.测定弹性滑动率与所传递的载荷和带传动效率之间的关系,绘制带传动的弹性滑动曲线和效率曲线。
3.了解带传动实验台的设计原理与扭矩、转速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台的构造和工作原理由于弹性滑动率ε之值与打滑现象的出现以及带传动的效率η都和带传递的载荷的大小有密切关系,本实验台用灯泡作负载。
本实验台由主机和测量系统两大部分组成如下图所示。
1.主机主机是一个装有平带的传动装置。
主电机是直流电动机,装在滑座上,可沿滑座滑动,电机轴上装有主动轮,通过皮带带动从动轮,从动轮装在直流发电机的轴上。
在直流发电机的输出电路上,并联了八个灯泡,每个40瓦(即图3上的负载灯泡),作为带传动的加载装置。
砝码通过钢丝绳、定滑轮拉紧滑座,从而使带张紧,并保证一定的初拉力。
开启灯泡,以改变发电机的负载电阻,随着开启灯泡的增多,发电机的负载增大,带的受力增大,两边拉力差也增大,带的弹性滑动逐步增加。
当带端传递的载荷刚好达到所能传递的最大有效圆周力时,带开始打滑,当负载继续增加时则完全打滑。
2.测量系统测量系统由转速测定装置和电机的测扭矩装置两部分组成。
A .光电测转速装置在主动轮和从动轮的轴上分别安装一同步转盘,在转盘的同一半径上钻有一个小孔,在小孔一侧固定有光电传感器,并使传感器的测头正对小孔。
带轮转动时,就可在数码管上直接读出带轮的转速。
B .扭矩测量装置主动轮的扭矩 T 1和从动轮的扭矩 T 2均通过电机外壳来测定。
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外壳支承在支座的滚动轴承中,并可绕与转子相重合的轴线摆动。
当电动机启动和发电机负载后,由于定子磁场和转子磁场的相互作用,电动机的外壳将向转子旋转的反向倾倒,发电机的外壳将向转子旋转的同向倾倒,它们的倾倒力矩可分别通过固定在定子外壳上的测力计所测得的力矩来平衡。
即:主动轮上的扭矩T 1=Q 1K 1L 1(N ·mm ) 从动轮上的扭矩T 2=Q 2K 2L 2(N ·mm ) 式中Q 1,Q 2——测力计上百分表的读数。
带传动实验指导书

带传动实验指导书金悦姓名班级学号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基础实验教学中心2012年9月目录§1-1 概述 (1)§1-2 预习报告 (1)§1-3 实验原理...........……………………………………………一、实验系统的组成...........…………………………………………1、实验系统的组成...........…………………………………………2、主要技术参数...........………………………………………………3、实验机结构特点...........………………………………………………(1)机械结构...........………………………………………………(2)电测系统...........………………………………………………二、实验原理及测试方法...........……………………………………1、转速测量...........………………………………………………2、转矩测量...........………………………………………………3、加载原理...........………………………………………………4、电机调速...........………………………………………………§1-4 实验步骤...........………………………………………一、人工记录操作方法...........………………………………………二、与计算机接口操作方法...........………………………………………三、校零与标定...........………………………………………………§1-5 实验任务...........…………………………………………§1-6 实验报告...........…………………………………………§1-1 概述本实验通过对带传动效率的测量,了解机械量的电测量方法,间接观察带传动中的弹性滑动现象,获得对带传动的机理及效率概念更深入的认识。
皮带传动的滑动率和效率的测定实验指导书

带传动的滑动率和效率的测定实验指导书一、实验目的1. 通过实验确定三角带传动的滑动曲线,并确定单根三角带能够传递的功率。
2. 观察带传动的滑动与打滑现象,加深对带传动工作原理和设计准则的理解。
3. 掌握转矩与转速的基本测量方法。
二、设备、仪器及其工作原理1. 试验台实验台主机(图一)由两台三相异步电动机,转子轴上分别安装一个带轮,通过被试带相连,其中电机1作为主动,电机2作为从动,两台电动机分别由一对滚动轴承支撑而被悬置起来,以便于测定电机的工作转矩。
电机1的支承架固定于机架,电机2的支承架则可沿机架导轨移动,以保持带的初拉力不变。
初拉力是通过钢丝绳加于电机2的支承架上的。
电机工作转矩的测定是采用杠杆测矩装置。
电机1的电磁力矩作用在转子上,带动带轮工作,表现为工作转矩,同时定子受到电磁转矩的反作用,使机壳翻转,所以只要测出机壳翻转力矩,便得到了工作转矩。
测量时,首先,利用配重使杠杆上的游跎放在零点处,使电机处于平衡状态。
加载后,机壳受力矩作用,按图示方向转动,此时,移动游跎至a 1(a 2)或同时增加砝码1(2)的重量使电机重新取得平衡,游跎重为0.156kg ,故可得两电机输出转矩分别为:1111156.0L W a M += 2222156.0L W a M +=本实验台加载原理如下:两台电机的转向相同(顺时针方向)。
且使电机1上的带轮直径大于电机2上的带轮直径。
这样,电机1的转速低于同步转速,运行于电动机状态。
电机所产生的电磁转矩1M 与1n 同向,它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通过带传动迫使电机2在高于同步转速运行。
因而在转子中的感应电势及电流都改变方向,根据左手定则,可以决定此时电机2所产生的电磁转矩的方向与旋转方向相反,成为一制动转矩,此时电机2已转入发电机状态运行,它将由带传动输入的机械能转换成电能,采用合理的反馈线路将此电能转入主电机,以实现经济实验。
为了使实验符合带速一定这一常规,本试验台采用2只三相感应调压器分别控制两台电机的运行(图二)其中2T 用于改变负载同时调节1T ,使电机1转速恒定,这是因为电机1运行时的转差率为输出转矩M (或负载M )与外加电压的函数,因此,当改变负载M 时(由2T 控制),同时改变外加电压(由1T 控制)就可保持差率不变,即使主动带轮转速不变。
带传动实验实验指导书

带传动实验台实验指导书一、试验目的1、了解带传动试验台组成及工作原理2、观察、测量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及效率3、掌握带传动初拉力的调整和测试方法4、了解其他类型的带传动的安装、调整及测量二、实验设备、基本原理一)实验设备:CDT-C综合设计型带传动实验台(一)、主要技术参数1、直流电机功率:2台×350W2、主动电机调速范围:0~1000转/分3、额定转矩:T=1.68N·m4、实验台尺寸:长×宽×高=740×600×5205、电源:220V交流(二)、实验台结构及原理1、机械结构本实验台机械部分,主要有两台直流电机组成,其中一台作为原动机,另一台则作为负载的发电机。
对原动机,由单片机调速装置供给电动机电枢以不同的端电压,实现无级调速。
对发电机,每打开一个负载开关,即并上一个负载电阻,使发电机负载逐步增加,电枢电流增大,随之电磁转矩也增大,即发电机的负载转矩增大,实现了负载的改变。
两台电机均匀为压支承,当传递载荷时,作用于电机定子上的力矩T1(主动电机力矩)、T2(从动电机力矩)迫使压杆作用于压力传感器,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正比于T1、T2的原始信号。
原动机的机座设计成滑动结构,用扳手拧紧螺纹拉杆即可改变带传动中心距,从而改变张紧力。
两台电机的转速传感器分别安装在带轮背后,由此可获得必须的转速信号。
2、检测系统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
图2 实验台检测系统框图实验台配数据采集箱一只,承担控制检测、数据处理、自动显示等功能。
通过微机接口外接PC机,这时就可自动显示并能打印输出带传动的滑动曲线ε—T2及效率曲线η—T2及有关数据。
三、实验操作一)、操作部分操作部分主要集中在采集箱正面的面板,面板的布置如图3-1所示。
图3-1面板图1、输入电压显示2、输入电流显示3、输入、输出转速显示4、输入、输出转矩显示5、输出电压显示6、输出电流显示7、加载按钮输入、输出转速显示:按数码显示管下的输入、输出按钮可分别显示输入、输出转速。
带传动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1、观察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2、了解带的初拉力、带速等参数的改变对带传动能力的影响,测绘出弹性滑动曲线;3、掌握转速、扭矩、转速差及带传动效率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设备及工具1、DCS-Ⅴ型智能带、链传动组合实验台(如图1所示);2、内六角扳手。
三、DCS-Ⅴ型实验系统的组成、主要技术参数及结构特点1、实验系统组成图1 DCS-Ⅴ型智能带、链传动图2 实验系统组成框图如图1和图2所示,实验系统主要包括如下部分:(1)带传动机构(2)主、从动轮转矩传感器(3)主、从动轮转速传感器(4)电测箱(与带传动机构装为一体)(5)个人电脑(6)打印机2、实验机构主要技术参数(1)平皮带轮直径: D1=D2=118mm(2)V型带轮直径: D1=D2=120mm(3)同步齿型带轮直径: P73-5M-15-AF(4)包角:α1=α2=180°(5)滚子链轮节距=12.7;齿数=32(6)直流电机功率: 2台×355W(7)主动电机调速范围: 0~1200转/分(8)额定转矩: T = 2.25N.M(9)实验台尺寸:长×宽×高=1360 ×610 ×950(mm)(10)电源: 220V交流/50Hz3、实验机构结构特点(1)机械结构本实验台机械部分,主要由两台直流电机组成,如图3所示。
其中一台作为原动机,另一台则作为负载的发电机。
1、从动直流发电机2、从动带轮3、传动带4、主动带轮5、主动直流电动机6、牵引绳7、滑轮 8、砝码 9、拉簧 10、浮动支座 11、固定支座 12、电测箱 13、拉力传感器图3 实验台机械结构(2)电测系统电测系统装在实验台测控箱内,如图1所示。
测控箱操作部分主要集中在实验台测控箱面操作板上,面板的布置如图 4所示。
图4 测控箱操作面板在实验台控制柜背面备有电源及信号接口板,微机 RS232 接口、主、被动轮转矩放大、调零旋钮等,其布置情况如图5所示。
机械设计实验指导书(带传动与齿轮传动)

实验二带传动性能测试一、试验目的1、了解带传动试验台结构和工作原理;2、观察传动载荷对带的弹性滑动和传动效率影响,测定带传动的效率曲线和滑差率曲线。
二、试验设备JDC-II型带传动实验台、计算机、打印机1、试验台简介1、安装底板2、电源开关3、数码显示屏4、采集按钮5、调速旋钮6、直线轴承7、直线导轨8、导轨支座9、砝码支架10、砝码11、砝码吊钩12、滑轮13、滑轮销轴14、拉线支架15、传感器压杆16、驱动电机17、压力传感器18、传感器防护罩19、轴承座20、悬臂杠杆21、灯泡防护罩22、灯泡23、大功率电阻24、光电盘25、发电机26、支撑板图2-1 试验台机械结构(1)机械结构实验台机械部分,主要是由两台直流电机组成,如图1所示。
其中一台作为原动机(16),另一台则作为负载电机(25)。
对原动机,由单片机调速装置供给电动机电枢以不同的端电压,实现无级调速。
对发电机,当原动机在一速度下稳定运转时,在控制面板上按“负载”按钮,每按一次,使发电机负载增加一次,电枢电流增大,随之电磁转矩也增大,即发电机的负载转矩增大,实现了负载的改变。
两台电机均为压支承,当传递载荷时,作用于电机定子上的力矩M1(主动电机力矩)、M2(从动电机力矩)迫使压杆作用于压力传感器(17),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正比与M1、M2的原始信号。
两电机相同一侧安装有光电盘(24)可通过光电测速器实时测量电机运行时的速度。
原动机的机座设计成浮动结构,与牵引钢丝绳、定滑轮、砝码一起组成带传动预拉力形成机构,改变砝码大小,即可正确地预定带传动的预拉力F0。
(2)电测系统图2-2 系统框图电测系统安装在实验台电测箱内,如图2-2所示。
设单片机,承担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信息记忆、自动显示等功能。
通过微机接口能实时显示带传动过程中主动论转速、转矩和从动轮转速、转矩值。
(3)控制面板图2-2 系统框图通道1:直流电机转速(输入转速N1,单位:转/分钟)通道2:直流电机扭矩(输入扭矩M1,单位:牛•米)通道3:发电机转速(输出转速N2,单位:转/分钟)通道4:发电机扭矩(输出扭矩M2,单位:牛•米)通道5:加载负载三、实验操作步骤1、打开计算机,运行带传动测试软件,选择菜单“实验内容”-》“测试”-》“带传动测试”,打开测试界面,等待数据输入。
带传动实验指导书(二)

带传动实验指导书(二)一、试验目的1、了解带传动试验台组成及工作原理2、观察带传动的弹性滑动与打滑现象, 记录并计算带传动的滑差率及效率。
3、掌握带传动初拉力的调整和测试方法.4、了解其他类型的带传动的安装、调整及测量.二、实验原理及设备一)基本原理: 通过运行带传动实验台, 了解影响带传动打滑的因素, 明确弹性滑动和打滑的区别, 计算滑差率和效率。
图一DLS-C综合设计型带传动实验台(一)、主要技术参数1.直流电机功率: 2台×350W2.主动电机调速范围: 0~1000 rpm3.额定转矩: T=1.68N·m4、电源: 220V交流(二)、实验台结构1.机械结构本实验台机械部分, 包括动力部件, 传输部件, 负载以及参数检测部件。
动力部件为一台电动机, 由单片机调速装置供给发电机电枢以不同的端电压, 实现无级调速。
传输部件为一台发电机, 一端与原动机相连, 另一端连接负载。
负载为一组灯泡(共9个), 随着负载级数的增加, 灯泡的亮度出现相应的变化。
检测部分为两组传感器, 速度传感器位于电机尾部, 传输输入和输出速度信号(N1,N2)。
压力传感器位于电机内侧, 随着压力的增加, 相应输出力矩信号(T1, T2)电动机的机座为滑动机构, 通过调整带轮中心距, 可改变张紧力。
2.检测系统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
图2 实验台检测系统框图实验台配数据采集箱一个, 承担控制检测、数据处理、自动显示等功能。
通过单片机接口外接PC机, 可输出带传动的滑查曲线ε—T2.效率曲线η—T2及相关数据。
三、实验操作(一)、操作面板图3-1面板图1.输入、输出电压显示2.输入、输出电流显示3.输入、输出转速显示4.输入、输出转矩显示5、加载、减载按钮6、卸载按钮7、转速旋钮8、电源开关输入、输出转速显示: 按下速度按钮可分别显示输入、输出转速。
输入、输出转矩显示: 按下转距按钮可分别显示出输入、输出转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实验台主要技术参数:
直流电机功率:355 KW
调速范围:50~1500 rpm
预紧力最大值:3 Kgf
测力杆力臂长:L1=L2=120 mm 带轮直径:D1=D2=120 mm
测力杆刚度系数:K1=K2=0.24 N/格
百分表:精度0.01mm,测量范围0~10mm
实验带:聚酰胺片基平带(L20×800GB11063-89)
发电机负载:0、40W、80W、120W、160W、200W、240W、280W、320W共九档
五、实验注意事项:
1、带与带轮应保持清洁,不得沾油,否则可用汽油或酒精清洗后用抹布擦干;
2、启动电源开关前,应将面板上转速旋钮逆时针旋到止位,以免电机突然高速运动产生冲击损坏传感器。
同时还应加上一定的砝码,使带张紧,并断开发电机所有的负载;
3、采集数据时,一定要等转速窗口数据稳定及百分表指针摆动幅度小于4格后再进行采集,两次采集间隔5~10秒钟;
4、当带加载至打滑时,运转时间不能过长,以防带过度磨损。
六、实验要求:
严格按步骤进行实验,认真采集数据,完成实验报告。
三、带传动实验报告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组号:本组人数:时间:2013年 10月 15日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台工作条件
测力杆力臂长:L1=L2=
带轮直径:D1=D2=
测力杆刚度系数:K1=K2=
实验带:
三、实验数据及处理:
1、初拉力F0= N时的测试数据:
n1 n2 △n εT1 T2 η0
1
2
3
4
5
6
7
2、初拉力F0= N时的测试数据:
n1n2△nεT1T2η0
1
2
3
4
5
6
7
3、带传动弹性滑动曲线和效率曲线:
四、思考题
1. 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打滑有何区别?
2.预紧力大小对带的应力及带传动承载能力有何影响?
3.如何计算带的弹性滑动率ε及效率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