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级考古学专业培养方案
考古学-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附件一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16版)一级学科:考古学(代码:0601 )本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学位授予权一、培养目标1.硕士生培养从事考古学或文博研究的专业人才。
通过深入学习考古学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和参加田野考古实习,较系统地掌握考古学及相关学科的知识,较为熟练地掌握田野考古调查、发掘和对出土资料进行室内整理的技能,初步具备独立从事考古学研究的能力,在某一学术领域取得初步的创新性研究成果。
2.博士生培养从事考古学或文博研究的高端专业人才。
通过深入学习考古学及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系统掌握考古学及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了解国际考古学界的发展趋势,初步具备指挥一项田野考古发掘及出土资料整理和发掘报告编写的能力。
能够独立地开展考古学的专题或综合研究,在某一学术领域具有一定的学术造诣,取得较为显著的创新性研究成果。
二、学科方向与主要研究内容三、学习年限1.硕士生硕士生实行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为2-3年。
按规定修满学分、成绩合格、答辩通过的硕士生可以在2年或2年半完成学业。
2.博士生博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硕博连读生、本科直博生学习年限为5年,各类博士生学习年限不超过6年。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1.硕士生(最低学分:35分)注1:公共选修课由研究生院培养处组织开设,除一外为小语种的研究生必修二外英语以外,其他研究生可以不修公共选修课。
注2:经历史学院保送录取为硕士研究生的本校本科生可在修读本科应修读课程的同时,提前学习硕士生阶段课程。
在其进入我院研究生学习阶段后,相应学分予以认定,学分可同于硕士生课程学分。
注3:硕士研究生如有专业方面的需求,也可修读部分本科生课程,学分按学校规定予以计算。
2.博士生(最低学分:20学分)3. 本科直博生、硕博连读博士生(最低学分:45学分)本直博生和硕博连读博士生应修读全部硕士阶段和博士阶段课程(可免修博士阶段外语课和政治课),并完成硕士综合考试和全部博士必修环节。
实验考古 培养方案

实验考古培养方案1. 引言实验考古是一门研究古代文明与历史的学科,通过对考古遗址和出土文物的研究,可以揭示古代社会的生产、生活、文化和艺术等方面的情况。
实验考古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学生对考古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的掌握,包括考古遗址勘探、发掘与保护、文物鉴定与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2. 培养目标实验考古专业的培养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掌握考古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2.具备从事考古遗址勘探、发掘、保护和文物鉴定等工作的能力;3.具备系统化的文献阅读、写作和学术研究能力;4.具备团队合作和沟通协调能力。
3. 培养内容实验考古专业的培养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考古学基础知识学生需要学习考古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包括考古遗址的形成与演化、文物鉴定与分类、考古发掘的步骤与技术等。
3.2 考古遗址勘探与发掘学生需要学习考古遗址的勘探与发掘技术,包括地理勘探、遥感技术、探方、剖面等技术方法的运用。
学会使用各种考古工具和设备,进行勘探与发掘工作。
3.3 文物鉴定与保护学生需要学习文物鉴定与保护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并学会使用文物鉴定仪器和设备进行文物鉴定和保护工作。
3.4 考古学研究方法与实践学生需要学习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和实践技能,包括考古学文献的查阅和分析、考古学报告的撰写、现场调查和数据处理等。
3.5 实习与实践学生需要参加考古遗址的实地勘探与发掘实习,亲身参与考古学实践项目,锻炼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6 学术研究与科研素养学生需要学习学术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了解学术道德规范,培养科研素养和学术写作能力。
4. 培养模式实验考古专业的培养模式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
1.理论课程:学生在前期将学习考古学的基础理论和知识;2.实践课程:学生将在后期参与考古遗址的实地勘探与发掘,进行文物鉴定和保护工作;3.实习实训:学生需要进行考古学相关实习,参与学校或专业的科研项目,锻炼实际操作能力;4.毕业论文:学生需要完成一篇具体的考古学相关研究论文。
考古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育方案

考古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育方案一、培育目标及学习年限:本专业培育从事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教学、科研和应用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材。
本专业要求学生酷爱祖国,遵纪遵法,操行良好,系统把握考古学和博物馆学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方式,至少熟悉一门外语,把握运算机的利用,能够胜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博物馆、艺术馆、展览馆和文物行政部门的工作,而且能够从事新闻出版、旅行计划、城市计划、文物爱惜、文物鉴定、中外文化交流和海关等领域的相关工作。
学制两年,在职不脱产研究生为两至三年。
至少修满30个学分。
二、研究方向:一、民族考古学二、专门考古:包括中外文化交流考古、艺术史与艺术考古、出土文献研究、南方考古3、断代考古:包括新石器时期考古、夏商周考古、秦汉考古、隋唐考古。
4、文化遗产研究三、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1、必修课(≥19学分)(1)公共必修课马克思主义理论4学分第一外国语(英语)5学分(2)基础理论课:考古学理论与方式 4学分(3)专业课中国考古学研究 3学分考前人类学研究 3学分2、选修课(≥11学分)民族考古学专题 3学分文化遗产研究专题 3学分古文字学 3学分史前考古研究专题 3学分历史考古研究专题 3学分南方考古 3学分宗教考古 3学分艺术史与艺术考古 3学分中国考古学史 3学分中外文化交流考古 3学分考古学文献导读 3学分社会考古学专题 3学分科技考古 3学分文化人类学理论 4学分四、培育必修环节要求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的规定执行。
五、学位论文要求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的规定执行。
六、必读和选念书目、期刊七、培育质量要求和保障方法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的规定执行。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0601)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所需的,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制度,遵守法纪,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品德,具有严谨科学和优良学风,适应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考古专业人才。
1、硕士学位考古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在三年学习期间应系统掌握考古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具有宽广和坚实的基本技能,了解考古学科的发展历史、现状和最新动态,能承担与本学科有关的研究课题和教学工作,学位论文要求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并具有一定的创造性。
论文在深度和广度方面均要与硕士生相适应。
2、博士学位博士学位获得者应系统掌握考古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发展状况以及国内外同行有关本学科研究能力。
学位论文在选题方面应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在观点、材料和方法上有创新性,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二、研究方向考古学是研究人类古代文化遗存及社会发展的一门学科。
本专业的研究生除要掌握本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外,还要在考古学科领域深入研究一、二个专业分支。
本专业的研究方向:A:(1)史前考古(2)商周考古(3)秦汉考古(4)六朝考古(5)隋唐考古(6)宋元明考古(7)环境考古(8)建筑考古学(9)文化遗产研究(10)美术考古与艺术史(11)科技考古(12)早期中西交流考古(13)古文字学。
B:文物鉴定三、招生对象1.硕士研究生:应届本科毕业生,具有本科同等学力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及格,并经复试合格者。
2.硕一博连读:硕士研究生入学两年内完成基础课及学位课程,政治素质优良。
外语成绩良好,专业课成绩优秀,中期考核优秀,并在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者,本人申请经校研究生院批准,可直接转为博士研究生,享受同等待遇。
3.博士研究生:已获得硕士学位或具有高级职称者、应届硕士毕业生,经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与复试均合格者。
考古学本科培养方案

考古学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
咱这个考古学专业啊,就是要把同学们培养成一群超酷的“历史侦探”。
不仅要对古代的事儿了如指掌,还得能像探险家一样,深入到那些神秘的遗址里去,把老祖宗留下的宝贝和秘密都给挖出来(当然是合法、科学地挖哈)。
具体来说呢,就是要让大家掌握考古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成为能在考古、文物、博物馆等领域大展身手的专业人才。
二、学制与学位。
学制一般是四年,就像一场四年的考古之旅。
顺利完成学业后,就能拿到历史学学士学位啦,这就像是你在考古世界里的“通关证书”。
三、课程设置。
# (一)通识教育课程。
1. 思想政治类课程。
这些课就像指南针一样,让咱们在研究古代文化的时候,也能有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导向。
什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之类的,虽然听起来有点严肃,但里面的智慧可多着呢,能让咱们用更宏观的视角去看待历史的发展。
2. 外语类课程。
为啥要学外语呢?你想啊,考古可不仅仅是咱国内的事儿。
国外也有好多古老的文明等着咱们去了解呢。
学了外语,就能看懂国外的考古研究成果,说不定还能跟外国的考古学家交流交流,分享一下彼此挖出来的宝贝背后的故事。
3. 计算机类课程。
现在都啥时代了,考古也得跟上科技的步伐。
计算机技术在考古里的用处可大了。
比如说,用软件来整理和分析考古数据,做个遗址的三维建模啥的,就像给古代遗址做个数字版的“克隆”,可神奇了。
# (二)专业基础课程。
1. 考古学导论。
这门课就像是考古学的大门,带大家走进这个神秘又有趣的领域。
从考古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到考古学的发展历程,老师都会给大家细细道来。
就像听一个很长很长的故事,从古代人类最早用石头做工具,一直讲到现在高科技辅助下的考古发掘。
2. 旧石器时代考古。
咱们先从老祖宗最开始的日子看起。
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可不容易啊,他们用那些粗糙的石头工具,在艰苦的环境里求生存。
在这门课上,咱们就去探寻他们的生活方式、居住环境,还有他们是怎么一步一步进化的。
考古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二十六史》选讲 中国近现代外交史 中国现代化历程 方志学 《论语》选讲 徽学概论 中国历史地理 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 文化遗产概论 安徽古代史 中国古代法制史 淮河流域经济史 中国科技史 外国法制史 安徽近现代史 安徽古代文化名人 中国近现代法制史 历史人物评价 史学方法专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经济
4、社会调查:安排在暑假、寒假期间进行,要求学生撰写社会调查报告,以达到使学生认 识国情、省情,了解社会,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5、专业实习(毕业实习): 计 4 学分,第八学期安排 8 周专业实习,要求学生运用专业知 识进行教学、科研、管理和社会工作的综合训练,撰写实习报告,以达到锻炼、提高学生实 际工作能力的目的。
教育
ZJ42001 史学概论
ZJ42002 历史文选(上)
必 1 36 B9 1 必 3 54 A1 3 必 3 54 A1 1
ZJ42014 历史文选(下)
必 3 54 A1 2
ZH42001 中国古代史(上)
必 4 90 A1 1
ZH42002 中国古代史(下) ZH42006 世界古代史 ZH42018 考古学概论 ZH42019 史前考古 ZH42020 商周考古 ZH42021 战国秦汉考古 ZH42022 魏晋南北朝隋唐考古 ZH42024 博物馆学概论 ZH42025 古文字学 ZH42026 安徽考古 ZH42027 中国古代陶瓷 ZH42029 文化人类学 ZH42030 田野考古方法 ZH42031 田野考古实习 ZX42023 文化遗产概论 ZH42038 文物保护技术 ZH42039 文物学 ZH42046 宋元明考古 ZX42061 西方考古学 ZJ42006 专业英语
选 21 378
选 6 108
考古专项人才培养方案

一、背景随着我国考古事业的快速发展,对考古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为满足这一需求,特制定本考古专项人才培养方案,旨在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考古人才队伍,为我国考古事业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培养目标1. 培养具备扎实的考古学基础理论和实践能力,能够从事考古发掘、文物鉴定、文物保护、考古研究等工作的专业人才。
2.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跨学科知识结构,能够适应考古事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3.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能够推动我国考古事业发展的优秀人才。
三、培养对象1. 本科及以上考古学、历史学、文化遗产保护等相关专业毕业生。
2. 在职考古工作者及对考古事业有兴趣的业余爱好者。
四、培养内容1. 理论课程:考古学基础理论、考古学方法论、考古学史、田野考古学、文物学、博物馆学等。
2. 实践课程:田野考古实习、考古发掘、文物鉴定、文物保护技术、考古研究方法等。
3. 跨学科课程:外语、计算机应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等。
五、培养方式1. 全日制教育:本科、硕士、博士等层次的全日制考古学教育。
2. 非全日制教育:在职研究生、短期培训班、业余考古爱好者培训班等。
3. 国际交流:与国外知名考古机构开展合作,选派优秀学生和教师赴国外学习、交流。
六、师资队伍1. 建立一支高水平的考古学教师队伍,包括国内外知名考古学家、考古实践专家等。
2. 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学术研讨,提升自身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
3. 定期举办学术讲座、研讨会,为学生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七、质量保障1. 建立健全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定期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和监督。
2.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确保学生具备扎实的实践能力。
3. 建立学生就业指导体系,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
八、实施保障1. 加强与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合作,争取政策、资金支持。
2. 建立健全考古专项人才培养基金,为人才培养提供资金保障。
3. 加强与国内外知名考古机构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就业机会。
2016年度文物保护技术培养计划

文物保护技术专业本科培养计划Undergraduate Education Program for Specialty in 2016一、培养目标(Program Objectives)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文化遗产保护发展需要,能正确掌握文物保护技术所必需的文史、艺术、数理化等学科基础知识,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较高文化素养,正确掌握文物保护技术的基本理论、保护方法,熟悉国家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能够在文物考古部门、博物馆和文化遗产管理机构从事文物保护和修复工作,以及管理方面的文、理、工相互交叉的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
二、毕业要求(The Graduation Requirements)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表1、表2知识、能力体系及毕业要求实现矩阵)1、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2、具有从事文物保护技术相关工作所需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
3、掌握扎实的文物保护技术学科基础知识和核心基本理论知识,具有系统的专业实践学习经历,了解本专业的前沿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
4、具备设计和实施各类材质文物保护和修复实验的职业技能。
5、综合考虑经济、社会、文化、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制约因素,综合运用所学理论、技术和方法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了解文物保护技术行业的政策、法津、法规和标准,正确认识文物保护技术对社会的影响。
7、具备一定的团队协作精神、交流沟通、国际视野、社会竞争与合作能力。
8、掌握文献检索与运用的基本方法,具有独立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Main Disciplines)历史学、艺术学、化学四、主要课程(Main Courses)文物学概论、文物保护概论、文物保存环境、文物分析技术、文物保护材料、考古学通论、科技考古学概论、中国古代史、中国美术史A(一)、彩塑、壁画文物保护与修复、陶瓷文物保护与修复、古代书画保护与修复、竹木漆器保护与修复等五、主要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含专业实验)(Practicum Module (experiments included))(表3)文化遗产调研、文物保护技术教学实践、文物保护技术专业毕业采风、文物保护技术专业毕业论六、学时与学分(Credits Hours and Units)(表4)表1 文物保护技术专业知识、能力体系表,.,.表3 主要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Practice Schedule)表4 课程体系学时与学分(Hours/Credits of Course System)表5 理论教学进程表(Theory Course Schedule)专业负责人柏小剑教学院长王玉文院长赵慧学院公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级考古学专业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60102)
一、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
培养目标:培养学生掌握考古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能够从事田野考古发掘、资料整理及编写发掘报告,并具备进行考古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适合在考古、博物馆、文物研究、高校、国家机关等文教企事业单位或领域从事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端人才。
培养要求:要求学生在学习期间掌握考古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了解考古学的多学科交叉发展的趋势和考古学的发展状况,并在中国历史、世界历史、文物学、博物馆学、古文字学等方面受到基本训练,从而具备进行考古学、文物学、博物馆学及历史学等学科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考古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了解考古学的多学科交叉发展的趋势和考古学的发展状况,对有关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有一定的了解。
2、掌握考古学的基本研究与分析方法。
3、具备从事田野考古发掘、整理及编写考古报告的基本能力。
4、熟悉中国历史、世界历史、文物学、博物馆学、古文字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博物馆管理技能。
5、了解国内外考古学研究与教学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进行考古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二、学制及学位授予类型
学制:四年
学位授予类型:考古学学士(Bachelor of Archae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