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发展的方向----生态畜牧业

合集下载

畜牧业发展的方向——生态畜牧业

畜牧业发展的方向——生态畜牧业

身 环 境 的 恶 化 和对 周 围 环 境 造 成 的 污 染 日益 严 重 。
22 饲 料 资 源 、水 资 源 短 缺 . 我 国畜 牧业 以 农 区为 主 ,而 在 农 区养 殖 业 的 肉 类 总 产 量 中 猪 肉约 占 3 4 / ,人 猪 争 粮 的 矛 盾 日益 突 出 。因 此 ,以世 界 1 7的 土 地 养 活 世 界 1 5的 人 口 . / / 同 时还 要 养 活 世 界 近 1 2的 猪 ,这 是 一 个 非 常 严 峻 /
维普资讯
20 06年 1 1月
农 机 化 研 究
第 1 1期
畜 牧 业 发 展 的 方 向 一 生 态 畜 牧 业
陈艳 珍
(山 东 理 工 大 学 生 命 科 学 学 院 , 山东 淄博 2 5 4 5 0 9) 摘 要 : 随 着 当 今 社 会 的 不 断 发 展 ,畜 牧 业 的发 展 越来 越 多 地 受 到 世 界 各 国 的重 视 。 为 此 ,通 过 分 析 当前 我 国畜 牧业 的 现 状 和发 展 面 临 的问 题 ,指 出 了发 展 生态 畜 牧 业 是 我 国畜 牧 业 发展 的 必 然 选 择 ,并 对 我 国应 该如何 发展生态畜牧业 提出了建议 。 关 键 词 :畜 牧 学 ;生态 畜 牧 业 ;综 述 ;可 持 续 发 展 中 图 分 类 号 :¥ 1 . 8 15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 0 — 1 8 2 0 ) 1 0 3 — 0 0 3 8 X( 0 6 1 — 0 0 4
我 国 已被 联 合 国列 为 1 缺 水 国之 一 。 外 , 国 3个 此 我
O 引 言
人类 正 面 临 自然 资 源 匮乏 ,人 口不 断 增 长 以及 环 境 逐 年 恶 化 等 全 球 性 问题 。 资 源 与 环 境 是 人 类 生

畜牧行业的现状以及发展

畜牧行业的现状以及发展

畜牧行业的现状以及发展1. 引言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农耕文明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畜牧行业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地位。

本文将从畜牧行业的现状、挑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探讨。

2. 畜牧行业的现状2.1 全球畜牧业概况全球范围内,畜牧业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产业。

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的数据,全球有超过10亿头奶牛、10亿只猪和20亿只家禽。

其中,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肉类生产和消费国家。

2.2 中国畜牧业概况中国拥有广阔的土地资源和丰富的饲料资源,使得其在畜牧业领域具备巨大优势。

目前,中国养殖规模庞大,涉及家禽、猪、奶牛等多个品种。

然而,由于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畜牧行业面临着一些挑战。

2.3 畜牧行业的发展趋势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营养需求的提高,畜牧业正朝着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以下是畜牧行业未来发展的几个趋势:2.3.1 健康环保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日益关注,因此畜牧业将更加注重健康环保。

养殖场将采用更加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减少使用抗生素和激素等化学物质。

2.3.2 优质高效通过提高畜禽品种改良和饲料配方优化等手段,实现畜禽生产效益最大化。

同时,借助先进技术和智能设备,提高养殖效率。

2.3.3 农牧结合农牧结合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在中国得到广泛推广。

通过农作物种植与养殖相结合,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并减少运输成本。

3. 畜牧行业面临的挑战3.1 疫病防控畜牧业中常常出现疫病爆发,给养殖户和整个行业带来巨大损失。

因此,加强疫病防控是畜牧行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3.2 环境保护大规模养殖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包括水土污染、气体排放等。

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和技术创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3.3 饲料安全饲料安全直接关系到畜禽产品的质量和食品安全。

确保饲料质量安全,需要加强监管和标准制定。

4. 畜牧行业未来发展方向4.1 科技创新与智能化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思考措施]推进生态畜牧业

[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思考措施]推进生态畜牧业

现代畜牧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局部。

大力开展现代畜牧业,对促进畜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加农民收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县畜牧业面临加快开展、又好又快开展的历史性机遇,如何抓住难得机遇,突出主攻方向,破解开展难题,真正做大做强我县畜牧产业,推动我县现代畜牧业开展上台阶,是各级党政和畜牧部门面临的一大课题。

一、认清形势,进一步坚决开展现代畜牧业的信心第一,开展现代畜牧业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部署。

兴旺的畜牧业是现代农业建设的先导和重要组成局部,其开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农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党的十七大明确要求“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遵循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一般规律,省委、省政府作出“要把开展现代畜牧业作为突破口,努力实现畜牧业在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中率先跨越,在全省掀起一场畜牧业现代化革命”的重大部署。

2022年,市委、市政府开始实施畜牧业“百亿工程”,2022年底作出加快现代畜牧业开展的重大决定。

县委、县政府历来重视畜牧业开展,把其作为农村经济骨干产业来抓,县委十届六次全会提出到2022年实现畜牧产业化上台阶的目标任务,县政府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快开展现代畜牧业的意见》〔剑府发〔2022〕57号〕。

第二,开展现代畜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一是自然禀赋优越。

我县幅员面积辽阔,气候温和,粮食产量高,有丰富的草山草坡资源,适宜畜禽生产开展,有利于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降低养殖自然风险。

二是生产增量空间大。

散养仍是当前我县畜牧业生产的主要形式,畜禽的家庭零星分散饲养占养殖总量的65%,通过科学规划,开展规模养殖的增量空间大。

三是加工业开展潜力大。

汇丰食品、嘉信食品两家企业年加工能力在100万头以上,海琦牧业万头肉牛低温宰杀加工生产线近期将建成投产,陕西宝鸡鑫海雅各布尔公司在我县投资建设特种羊及土鸡宰杀加工厂已破土开工。

稳定、优质、丰富的畜产品资源和流通加工业的开展,为精深加工业强势开展提供有利条件。

畜牧专业中的畜牧生态学研究

畜牧专业中的畜牧生态学研究

畜牧专业中的畜牧生态学研究畜牧生态学是畜牧专业中的重要研究方向,它主要关注的是畜牧业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本文将从畜牧生态学的定义、研究内容、重要性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畜牧生态学的定义畜牧生态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研究的是畜牧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畜牧生态学家通过研究畜牧业在环境中的作用,以及环境对畜牧业的影响,来探索合理的畜牧业发展方式,以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畜牧生态学的研究内容畜牧生态学研究的内容十分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畜牧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包括畜牧业产生的废弃物、水、空气和土壤的污染,以及畜牧业对生态系统的破坏等。

2. 生态环境对畜牧业的影响:包括生态环境的变化对畜禽养殖条件的影响,以及生态环境对畜牧业疫病流行的影响等。

3. 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包括如何利用合理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措施,来降低畜牧业对环境的污染和对资源的消耗,以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畜牧生态学的重要性畜牧生态学的研究对于推动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护生态环境:畜牧生态学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充分认识畜牧业对环境的影响,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

2. 提高畜牧业效益:通过研究合理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措施,畜牧业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资源,提高养殖效益,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3. 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畜牧生态学的研究可以为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推动畜牧业朝着生态友好型发展。

四、畜牧生态学的未来发展方向随着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等问题的日益严重,畜牧生态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未来畜牧生态学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进行拓展:1. 探索绿色畜牧业发展模式:研究如何通过绿色养殖技术和管理模式,降低畜牧业对环境的影响,实现满足人们对畜产物需求的同时,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2. 研究畜牧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通过研究畜产品产业链的整合和循环利用体系,将畜牧业废弃物转化为资源,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畜牧业发展的前景与现状

畜牧业发展的前景与现状

畜牧业发展的前景与现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畜牧业也成为了一个广泛关注的领域。

畜牧业是供给特定物质和食品的生产活动,代表着一个国家农村经济和贸易发展的重要方向。

近年来,由于疫情和气候变化的影响,畜牧业的前景和现状也产生了一些重大变化。

一、畜牧业发展的前景在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畜牧业被认为是一个安全和积极的投资领域。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的数据,畜牧业的全球市场总值从2015年的1,192亿美元上升至2020年的1,567亿美元。

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畜牧业的发展前景也将得到更好的发展。

同时,由于农业生产的重点逐渐从种植业转向畜牧业,因此畜牧业在全球农业发展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与此同时,畜牧业对工业制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如饲料、饲料添加剂、畜禽药等。

这些附加价值越高的产品也将对畜牧业的前景产生积极作用。

二、畜牧业现状1. 畜牧业面临多重挑战然而,由于气候变化和疫情的影响,畜牧业在当前仍面临着多重挑战。

全球变暖导致气候变化,使得畜牧业的生产成本不断上升。

同时,畜牧业也很容易受到疫情和疾病的影响,制约畜禽良品的生产和出口。

在此背景下,推动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一个迫切的问题。

2. 畜牧业需要加强创新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畜牧业需要加强创新并适应新的生产模式。

例如,如今许多农民通过网络营销自己的产品,以迅速扩大自己的客户群并提高生产效率。

此外,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技术手段也将有助于提高畜牧业的效率和产量。

农业智能化、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使用也将成为畜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3. 畜牧业需注重保护环境此外,畜牧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注重保护环境。

由于畜牧业产生的废弃物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和充分利用废弃物将成为畜牧业的重要任务。

在废弃物处理方面,可以利用其作为肥料,或发展相关的生态环保产业,为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总之,在经历了多个实验和变革之后,畜牧业已经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产业供给方向。

畜牧市场趋势畜牧市场的未来发展方向

畜牧市场趋势畜牧市场的未来发展方向

畜牧市场趋势畜牧市场的未来发展方向随着人们对健康和可持续生活方式的关注不断增加,畜牧市场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探讨畜牧市场的趋势以及畜牧业发展的未来方向。

1. 趋势一:有机农产品的兴起人们对食品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的关注日益增加,导致有机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

在畜牧业中,有机肉、有机奶等产品的市场需求也在迅速上升。

因此,畜牧业将越来越多地采用有机饲料和饲养方法,以满足市场需求。

2. 趋势二:养殖业的科技创新科技的进步对畜牧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从智能化饲喂系统到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科技的不断发展将带来更高效、更可持续的养殖方式。

例如,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来提高饲养效率和健康监测,将成为未来畜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3. 趋势三:可持续畜牧业的兴起随着气候变化和资源短缺的威胁日益凸显,可持续畜牧业将成为畜牧业未来的重要方向。

这包括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优化用水和能源利用等方式来减少对环境的压力。

同时,采用循环经济原则,如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将成为畜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4. 趋势四:畜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消费者对畜产品的质量和知名品牌的需求不断上升。

因此,畜牧业需要加强质量监管,并注重品牌建设。

提供高质量的畜产品,并通过市场推广和宣传来增强品牌形象,将有助于畜牧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

5. 趋势五:农产品的多元化和附加值提升随着消费者对农产品口味和品种的需求多样化,畜牧业也将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例如,肉类的深加工、乳制品的创新和畜产品的区域特色推广等,都将成为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通过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畜牧业能够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

综上所述,畜牧市场的未来发展可从有机农产品的兴起、科技创新、可持续畜牧业的兴起、畜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以及农产品的多元化和附加值提升等方面展望。

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畜牧业需要不断适应市场需求和科技进步的变化,以确保其在未来保持竞争优势。

畜牧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发展措施

畜牧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发展措施

畜牧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发展措施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民经济和农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日益关注,畜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从畜牧业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措施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畜牧业的发展趋势1. 转型升级: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畜牧业也要实现从传统的家庭农场向现代化、规模化、科技化的转变。

这将提高畜牧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畜产品的需求。

2. 绿色可持续发展: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畜牧业要朝着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这包括优化畜禽养殖环境,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提高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3. 品牌化和区域化发展:随着消费升级和品牌意识的增强,畜牧业也要朝着品牌化和区域化的方向发展。

通过打造知名品牌和地方特色畜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4. 科技创新:畜牧业发展的关键是科技创新。

通过引进和研发先进的养殖技术和设备,提高畜牧业的科技含量,实现畜牧业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二、畜牧业的发展措施1. 政策支持:畜牧业发展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引导。

政府应加大对畜牧业的投入,制定相关政策,推动畜牧业的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

2. 加强科技创新:加大对畜牧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加强畜牧业科研机构和高校的技术研发,提高畜牧业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

3. 提高养殖管理水平:加强畜禽养殖管理,提高饲养环境和饲料质量,减少疾病传播风险,提高养殖效益和产品质量。

4. 建立健全监管体系:建立畜牧业监管体系,加强对畜禽养殖场的监管,确保畜产品的安全和质量。

5. 加强市场开拓:畜牧业要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

同时,加强与农产品加工企业和销售渠道的合作,推动畜产品的销售和加工。

6.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鼓励和支持农民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推动畜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

7. 加强人才培养:加大对畜牧业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培养一批具有高素质、专业化和创新能力的畜牧业人才,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畜牧业绿色环保发展方向

畜牧业绿色环保发展方向

畜牧业绿色环保发展方向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畜牧业的绿色环保发展已成为各国重要的议题。

畜牧业作为传统的农业产业,对环境的影响不容小觑。

为了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环境的保护,绿色环保发展方向亟待探索。

本文将从减少污染、资源循环利用、节约能源、科技创新、政策支持等方面探讨畜牧业绿色环保发展的方向。

一、减少污染减少畜牧业引起的水污染、土壤污染和空气污染是绿色环保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饲养过程中,合理管理粪便、污水和废弃物的处理成为首要任务。

可以通过建立科学的废物处理系统,包括生物气化、厌氧消化、厌氧发酵等技术,将废物转化为有机肥料,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二、资源循环利用资源循环利用是畜牧业绿色环保的关键环节。

在饲养过程中,提高饲料利用率和动物粪便的资源化利用,将成为畜牧业发展的重点。

例如,利用科技手段研发高效的饲料添加剂,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减少饲料浪费;同时,利用先进的技术将动物粪便转化为生物气体和肥料,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三、节约能源畜牧业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大量能源,因此节约能源也是实现绿色环保的重要方向。

通过科技创新,发展节能型设备和系统,例如高效节能的饲养设备、智能化的自动化控制技术等,降低能源消耗和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推广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畜牧业绿色环保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通过引入新技术、新设备和新管理模式,提高饲养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降低环境污染。

例如,引入先进的养殖技术,如精准饲养、疾病预防等,减少药物的使用和残留,提高养殖效益。

此外,利用智能化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对畜牧业进行精细化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友好性。

五、政策支持政策的支持对畜牧业绿色环保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鼓励农民采用绿色种养模式,提供技术培训和经济补贴,促进绿色环保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同时,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加强对畜牧业污染排放的监管和治理,确保畜牧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畜牧业发展的方向----生态畜牧业摘要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畜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地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为此通过分析当前我国畜牧业的现状和发展面临的问题指出了发展生态畜牧业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并对我国应该如何发展生态畜牧业提出了建议关键词畜牧学生态畜牧业综述可持续发展0 引言人类正面临自然资源匮乏人口不断增长以及环境逐年恶化等全球性问题资源与环境是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在经济发展中既要广泛地开发利用资源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为了防止资源的过度开发浪费等畸形发展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生态失衡环境恶化早在20 世纪60 年代国外就提出了生态农业的概念90 年代可持续发展成了时代的主题顺应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关系要求生态工程应运而生畜牧业生态工程也被纳入农业经济发展的议事日程1 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畜牧业持续高速发展已连续20 年以平均9.9%的速度递增产值增长近5倍占农业总产值的1/3 以上肉类和禽蛋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人均肉蛋占有量分别达43.1kg 和16kg 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我国奶类总产量为1065.0 万t 只占世界总产量的 1.9%左右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 1 102001 年我国饲料生产总量达8000 万t 其中配合饲料6200 万t 浓缩饲料1430 万t 添加剂预混合料290 万t 分别比2000 年增长8% 5% 15%和15% 继续保持世界第二大生产国地位畜牧业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中最有活力的增长点和最主要的支柱产业也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2 我国畜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2.1 环境与生态恶化畜牧业对环境的污染包括粪便污水恶臭粉尘病原微生物噪声等但主要是粪便污水处理利用不当对大气水源和土壤造成的污染由于缺乏相应的环保措施和废物处理系统粪便未经处理直接大批量的露天堆放造成了对家畜和环境的污染除了粪便污水外恶臭蚊蝇噪声微生物等牧场污染使环境污染恶化其中恶臭的大部分成分对人和动物有刺激性和毒性据日本和英国调查畜牧场的恶臭污染占各种空气污染的首位长时间吸入恶臭物质会改变神经内分泌降低代谢和免疫功能使畜禽生产力下降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牧区草地掠夺性经营超载放牧鼠虫害严重毒杂草泛滥草地退化沙化速度加快环境恶化随着规模化集约化养殖业的迅速发展畜牧场自身环境的恶化和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污染日益严重2.2 饲料资源水资源短缺我国畜牧业以农区为主而在农区养殖业的肉类总产量中猪肉约占3/4 人猪争粮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以世界1/7 的土地养活世界1/5 的人口同时还要养活世界近1/2 的猪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近几年我国进口的粮食实际上是补充饲料粮的不足水资源贫乏是制约我国经济和畜牧业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我国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的1/4我国已被联合国列为13 个缺水国之一此外我国水资源浪费利用效率低更加剧了供需矛盾 2.3 畜禽疫病形势严峻据全国畜禽疫病普查我国共有各类畜禽疫病上百种20 世纪70 年代以来新增畜禽疫病就达37 种畜禽疫病已成为影响我国畜牧发展的一大障碍每年仅猪鸡因病死亡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260亿元以上据典型调查推算我国每年畜禽死亡头数占总存栏数的比例为猪10% 12% 鸡20% 30%牛羊5% 8% 而发达国家中猪的年死亡率一般控制在5%以下鸡10%以下牛羊3%以下特别是传染病疫情点多面广给生产和社会造成了较大的不利影响2.4 食品安全令人担忧除疫病外各类药物化学物质重金属生物激素残留和污染对畜产品卫生质量的危害也日益加重2001 年广东400 多人因食猪肉而中毒1998年香港17 人因食用大陆供港猪内脏而中毒均由猪饲料中添加禁用药瘦肉精(盐酸克伦特罗)所致我国畜产品出口也频频遭遇国外的绿色壁垒2002 年1 月25 日欧盟以我国出口的禽肉龙虾制品中农药残留药物残留及微生物超标为由全面禁止我国动物源性食品输入受此影响2002 年l 4 月我国冻鸡出口量仅为 6.73 万t 价值 1.01 亿美元同比分别减少了46.2%和42.4%2.5 规模小及产业化程度低小规模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畜牧业规模小主体分散投入少经济实力脆弱难以形成统一的经营主体进入市场的难度大应付市场波动的能力弱受生产方式组织化程度生产者素质市场发育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千家万户的小规模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将日益突出很难实现质的变化产业化程度不高经营粗放致使畜牧业长期处于高成本运行低效益产出的落后局面且农副产品没有充分开发利用造成人财物的巨大浪费近年来虽然我国畜牧业发展较为迅猛但是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由养殖业和畜产加工业带来的环境污染产品质量下降和生态破坏现象也越来越严重不仅制约了畜牧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严重影响了社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根治畜牧业污染建立良好的畜牧生态环境体系才能实现畜牧生产中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和人与自然的和谐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由此可见发展生态畜牧业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3 生态畜牧业的特点生态畜牧业是运用生态系统的生物共生和物质循环再生原理采用系统工程方法并吸收现代科学技术成就以发展畜牧业为主农林草牧副渔因地制宜合理地搭配以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三统一的牧业产业体系是技术牧业的高级阶段生态型畜牧业是一个以畜牧业生产为主的多目标多功能多层次多成分的组合合理结构有序开放循环内外交流关系协调协同发展和动态平衡的生态系统其主要包括生态型动物养殖业生态型畜产品加工业和废弃物粪尿加工产生的污水污血和毛等的无污染处理业等生态畜牧业的特点一是注重畜牧兽医科学技术的应用充分运用动物遗传育种技术动物繁殖技术配合饲料生产技术畜禽环境控制技术和动物疾病防治技术提高生产效率二是强调必要的能量和物质投入三是注重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四是通过畜牧业生态规划畜牧业生态技术和畜牧业生产常规技术的综合运用以充分发挥农作物饲料牧草和家畜的作用强化饲料饲草生产家畜饲养管理家畜繁育畜牧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畜禽疫病防治和畜产品流通等环节的联结以实现畜牧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五是生产的目标是绿色畜产品通过预防免疫提高畜禽的健康水平以减少兽药的大量使用通过为畜禽提供多样化的饲料以减少添加剂的大量使用通过健康养殖以减少应激等措施提高畜产品质量为社会提供大量的无农药兽药添加剂和激素残留的绿色食品六是因地制宜配置种植业林业和粪便废水处理系统形成一个优质高产无污染畜牧业生产体系七是将畜牧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加强与畜牧业有关的文化教育科学研究以及资金投入提高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益重视畜牧业环境保护重视畜牧业与农业生产的协调发展4 发展生态畜牧业的主要措施4.1 大力开发饲料资源发展节粮畜牧业改变种植业结构将种植业由传统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二元结构化成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结构牧草特别是优良的豆科牧草不仅可以作为饲料发展畜牧业而且对增强土壤肥力维护自然生态平衡有着重要的作用一些发达国家都把草田轮作发展短期人工草地种植豆科牧草纳入农业生态系统研究并把栽培牧草作为农牧结合的纽带建立草地农业生态系统据统计我国种植业三季不足两季有余两季不足一季有余的农区现有0.27 亿hm2 冬闲地夏闲地林果隙地和四边地还未得到充分利用可以利用这些空闲地种草养畜实现草畜肥粮的地物良性循环充分利用农作物的副产品和畜牧业的副产品变废为宝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每年有酒糟500万t 糠麸2750 万t 向日葵盘35 万t 青饲料6700万t 可作饲料的秸秆367 亿t 各种榨油饼糟3580万t 它们多含丰富的蛋白质用作肥料或当废弃物焚烧或作燃料都是很大的浪费并且我国还有相当可观的畜产品副产品诸如骨粉羽毛血粉等资源都可经加工作为饲料喂畜而畜粪又可运到农田起到肥田的作用我国草地面积是耕地面积的 3 倍且牧草是一种可再生的资源目前我国草地生态建设已迫在眉睫应控制草场载畜量保护恒定生产力各地草场要根据草地承载力确定牧畜容量反对以牲畜头数来衡量畜牧业发展进度的做法建立科学的草地放牧管理制度减缓草地退化对大面积退化沙化的天然草原要进行封育补播和改良对鼠害严重的地区要采取治理措施适当增加投资搞好牧草优良品种的引种和推广建立稳产高产的饲料粮基地筛选和培育适合不同草地类型的草种改良和建植人工草地为改良和合理地利用草地提供必要条件我国是一个耕地资源稀缺粮食生产压力很大的国家但我国目前的畜牧业仍然是一种耗粮型的生产结构耗粮型家畜占58% 节粮型家禽占42%而全世界节粮型家畜占90% 耗粮型仅占10% 我国的肉蛋奶在畜产品总产出中的比重依次为62.4% 26.5%和9.3% 而美国相应的比重为31.6%4.2%和64.2% 由此可见我国畜牧业产业结构极不合理因此调整畜群结构提高反刍动物的比重发展节粮型畜牧业将对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4.2 畜牧业季节性生产推广肉畜异地育肥技术畜牧业季节生产是青草期多养畜枯草期多出栏充分发挥牧草与粗饲料季节生长优势和幼龄畜增重快肉质好的特点进行肉牛羔羊短期育肥依生物生长规律的时间差空间差进行资源合理配置达到草畜同步生态平衡从而提高牲畜的周转率出栏率和商品率长期以来不同生态区草畜结构不平衡限制了畜牧业的发展造成冬春季节牧草损失1/3 营养降低2/3 致使牛羊冬春季节质量下降1/3 死亡1/5 这种夏饱秋肥冬瘦春死的恶性循环严重地影响了畜牧业稳产高产肉牛羔羊异地育肥技术将传统畜牧业周期长的消耗战改为现代畜牧业短期育肥的阵地战大大缩短了育肥周期并且同样量的草料可以多产出2 3 头牛羊4.3 在农牧业生产中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饲料喂畜禽畜禽代谢产生粪便畜禽的粪便经微生物发酵等方式加工处理再饲喂其它的畜禽或养鱼最后返回土壤肥田促进农作物高产综合产值成倍增高例如鸡粪一猪养鱼鱼塘肥田农作物高产农作物的茎和叶牧草树叶一养羊兔粪喂猪粪沼气渣蚯蚓鸡等有机循环链通过这些循环链可以变废为宝发挥物质和能量的最大潜能其既提高了农牧业的总产值又改良了土壤维护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也能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人畜争粮的局势4.4 进行立体开发普及生态养殖业庭院经济生态系统是发展农村商品生产利用农村闲散劳动力解决农村生态问题和社会问题的重要出路之一庭院经济的生产效益远远高于同面积的农田例如地上种植果树农作物养殖牛羊兔蚯蚓等地上空间养鸡鸽鹌鹑动物粪便养鱼动物粪农作物秸秆又可进入沼气池产生沼气用于做饭照明沼液又可用于养鱼种田沼渣做农田有机肥料从而充分利用时间空间差以及水热光等自然生态的物质和能量资源4.5 扶持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化进程目前我国的畜禽饲养方式有 3 种一是大型的出口肉类加工企业自己设立专门的饲养公司自己饲养二是出口公司通过合同形式与农户合作即公司农户的饲养模式三是农户自己饲养企业收购产品进行加工第一种模式在控制兽药残留和动物疾病方面效果很好值得推广而目前大部分的饲养方式是后两种由于饲养的规模太小点多面广很不利于兽药残留和疾病的控制导致我国出口的动物源性食品屡屡被进口国检出兽药残留超标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如果不采取规模化集约化的饲养方式仍维持目前的饲养方式出口动物源性产品的内在质量将很难保证将严重地制约畜牧业的发展速度因此出口企业和饲养户转变饲养模式和经营方式由公司农户的饲养方式尽快转变为公司基地的饲养模式即规模化集约化地饲养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控制产品的内在质量扩大动物源性食品的出口促进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同时加大检查监督执怯力度并加大投资力度建设种养加一体化的大型生态畜牧场5 结束语总之生态畜牧业的发展应遵循生态学原理和规律根据不同的生态区域和畜禽的生物学特性因时因地和因事制宜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创新推广新经验采用新模式才能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实现生态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农牧业的优质高产高效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