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论语的名言警句励志摘抄合集
中考重点古文阅读论语中的名言警句

中考重点古文阅读论语中的名言警句中考重点古文阅读——论语中的名言警句论语是我国古代哲学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也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
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道德观念,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和社会生活中。
本文将重点介绍论语中的名言警句,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名句背后的深意。
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这是论语中的一句经典名言,意思是自己不愿意遭受的事情,就不要施加给别人。
这句话教导人们做人要宽容、尊重他人的意愿,不要强加于人,落实到实际生活中,就是要关心他人、帮助他人、遵守社会公德。
2. "知其不可而为之,有是人也;不知其不可而为之,亦有是非焉。
"(《论语·子罕》)这句话告诉人们,在做事情时要明确边界和底线。
如果明知是错的事情还去做,就不是明智之举;如果不清楚是对是错,也会导致是非判断混乱。
要明辨是非、理智思维,做到事事明辨,方能成为真正的有智慧的人。
二、勤学修德与待人接物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这句名言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同时强调了学习的途径:勤奋地学习并不断复习所学的知识,才会感到快乐和满足。
通过这句话,孔子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学习、不断积累才能获得知识的真正意义。
2. "朋友之于友如手足之于手足。
"(《论语·卫灵公》)这是孔子对友情的精辟概括。
朋友像手足一样,是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伴侣。
我们要珍惜朋友,关心朋友,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与朋友的关系良好,不仅能得到精神上的支持和安慰,还能够促进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三、言行一致与忠诚耿直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这是孔子在论语中最著名的名言之一,强调了个人言行一致的重要性。
所以我们应该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别人,而不是仅仅依靠言辞。
论语中的名言警句_名人名言

论语中的名言警句_ 名人名言论语名言警句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巧言令色,鲜亦仁!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胡?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6. 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1.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12.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14.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15.朝闻道,夕死可矣。
16.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7.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1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0.父母在,不远游。
游必有方。
2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22.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23.德不孤,必有邻。
24.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2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6.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28.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2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3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3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4.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5.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6.子不语:怪,力,乱,神。
3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中的经典励志名言警句100句

论语中的经典励志名言警句100句1.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2.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 知之者不若好之者,好之者不若乐之者。
5.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 君子不器。
7.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8.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孝以终之。
9.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10.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1. 君子如风,而不和小人之音。
12.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3.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4. 学而时习之,亦不亦说乎?15.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6.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7.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8.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19.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0.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2.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3.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4.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5.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7.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8.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9.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30.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31.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2.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33.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34.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5.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36.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37.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8.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39.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40.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41.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42.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43.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44.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45.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46.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47.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48.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49.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50.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励志名言警句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励志名言警句导读:本文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励志名言警句,来源互联网,仅供读者阅读参考.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励志名言警句 1.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2. 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3.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4.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5.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6.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7. 朝闻道,夕死可矣。
8.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9. 德不孤,必有邻。
10. 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邦有道,贫且贱焉。
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也。
11.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2. 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13. 父母在,不远游。
游必有方。
14.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15.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16.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7.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18.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19.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0.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21. 君子居之,何陋之有?22.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3.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24.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5.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26. 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
小人难事而易说也。
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27. 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28.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29.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30. 君子周急不继富。
31.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32.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名言警句摘抄大全

论语名言警句摘抄大全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
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2、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君子以文章学问来结交朋友,依靠朋友帮助自己培养仁德。
)3、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4、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助长别人的恶处。
小人则与此相反。
)5、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君子求之于自己,小人求之于别人。
)6、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
)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
)8、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贫穷而能够没有怨恨是很难做到的,富裕而不骄傲是容易做到的。
)9、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他的志向是不能强迫改变的。
)1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11、朝闻道,夕死可矣。
(早晨得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1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13、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1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15、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士有志于(学习和实行圣人的)道理,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为耻辱,对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道的。
)1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17、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
(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1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里的经典励志句子

论语中的励志诗句大全_论语里的经典励志句子1.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2.小不忍,则乱大谋.3.人能弘道,非道弘人.4.过而不改,是谓过矣.5.君子忧道不忧贫.6.<<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天真."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破,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8.温故而知新,可认为师矣.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11.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12.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13.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14.朝闻道,夕死可矣.15.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1.放于利而后行,多怨.2.正人喻于义,君子喻于利.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4.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5.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6.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7.德不孤,必有邻.8.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10.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28.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1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彬彬有礼,而后君子.1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13.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14.默而识之,学而不厌,不厌其烦,何有于我哉?1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16.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17.其为人也,奋发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18.子不语:怪,力,乱,神.1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40.能够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3.不在其位,不谋其政.4.君子居之,何陋之有?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此夫!不舍日夜!"6.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7.少年老成,焉知来者不之不现在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8.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1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11.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53.食不语,寝不言.12.寝不尸,居不容.13.未能事人,焉能事鬼?14.未知生,焉知死?15.夫人不言,言必有中.16.过犹不迭.17.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1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9."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无兄弟也?20.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论语中励志精辟的语句(精选180句)

论语中励志精辟的语句(精选180句)1、朝闻道,夕死可矣。
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4、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5、巧言令色,鲜矣仁。
6、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可谓好学也已。
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9、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10、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1、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12、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
13、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14、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1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1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7、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8、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1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1、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5、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2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8、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范晔2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30、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31、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无名氏)32、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3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34、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35、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汉书·枚乘传)36、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毛泽东·和柳亚子先生37、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赵翼·论诗)38、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史记·项羽本记》39、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枚乘《上书谏吴王》40、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毛泽东·到韶山)41、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4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4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44、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论语卫灵公》4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46、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杂记》47、过而不改,是谓过已《论语卫灵公》48、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49、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50、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51、过而不改,是谓过已——《论语·卫灵公》52、不人虎穴,焉得虎子——范晔《后汉书·班超传》53、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54、君子不器《论语为政》55、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56、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57、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5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5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60、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清·龚自珍·己亥杂诗61、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清·谭嗣同·狱中题壁62、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6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64、古之学者为己(所谓为己之学,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6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66、亡羊补牢,犹未迟也——《战国策·楚策》67、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清·曹雪芹·红楼梦68、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69、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70、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元·高明·琵琶记)7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7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中的名言警句(五篇)

《论语》中的名言警句(五篇)《论语》中的名言警句 11.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2.食不语,寝不言。
3.寝不尸,居不容。
4.未能事人,焉能事鬼?5.未知生,焉知死?6.巧言令色,鲜亦仁!7.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8.《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9.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2.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13.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14.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15.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16.朝闻道,夕死可矣。
17.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8.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19.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2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1.父母在,不远游。
游必有方。
22.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23.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24.德不孤,必有邻。
25.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2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7.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28.君子周急不继富。
29.子不语:怪,力,乱,神。
3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32.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33.君子居之,何陋之有?3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35.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36.主忠信。
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3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9.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40.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4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2.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4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胡?4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自论语的名言警句励志摘抄合集
出自论语的名言警句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巧言令色,鲜亦仁!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胡?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
朝闻道,夕死可矣。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父母在,不远游。
游必有方。
扩展阅读:论语中的成语
出自论语的名言警句
1、不耻下问;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的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
《论语·公治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2、不得其死;指人不得善终。
《论语·先进》:"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
3、不亦乐乎;《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现在常用以表示事态发展到极顶的程度,也表示"淋漓尽致"的意思。
4、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担任那种职务,就不考虑那方面的事情,语出《论语·泰伯》
5、从心所欲;随自己的心意,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论语·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6、当仁不让;语本《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朱熹注:"当仁,以仁为之任也;虽师亦无所逊。
言当勇往而必为也。
"后来泛用"当仁不让"表示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积极主动地去做,不应该推委。
7、恶衣恶食;粗劣的衣食。
《论语·里仁》:"士致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
8、发愤忘食;用功学习,努力工作,忘记了吃饭。
《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
子曰:"女爰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女,同"汝",你;爰,何。
)后泛用以形容十分勤奋。
9、犯上作乱;犯上:触犯长上;作乱:指造反。
《论语·学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
10、割鸡焉用牛刀;宰鸡何必用宰牛的刀。
比喻做小事情不必费大力气或大材不能不用。
《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之声。
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也作"杀鸡焉用牛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