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建筑史

合集下载

西方建筑史

西方建筑史

1、雅典卫城由:卫城山门、胜利神庙、帕蒂农神庙、伊瑞克提翁神庙四部分组成。

2、罗马万神庙穹顶直径43.3m。

3、文艺复兴建筑以佛罗伦萨大教堂穹顶的建造为开端。

1、哥特式建筑的结构特点:1.为减少屋顶部分的结构重量,使用骨架作为拱顶的承重结构十字拱成为框架式的,屋顶的维护部分已经减少到30厘米厚。

2. :全部使用双圆心的尖拱,减少侧推力,由于十字拱的结构特点其结构的跨度比较小。

3. 框架式的十字拱将屋顶的重量传到四角,由于屋顶的侧推力比较小,可以通过侧窗解决的长期困扰教室内部采光的不足难题。

4.由于建筑结构上的优势是结构自重大大减轻。

因此哥特式建筑的高度有飞进的突2、罗马风建筑的形式特点:1.墙体很厚重,窗户开的特别小,室内采光差,有较好的防御性2.由于许多建筑是修道院自行设计和建造的质量粗劣,风格朴实,很少有装饰3.首次将钟楼组合到教堂建筑中,从此以后,在欧洲无论是城市还是村镇钟楼都是建筑构图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3、巴洛克建筑的形式特点适应了功能要求、解放了空间,是古罗马的建筑成为真正的建筑2、分别画出罗马万神庙的平面图和帆拱的示意图帆拱:目的:把穹顶放在方形的平面成就:1、摆脱承重墙,空间不封闭2、方形平面做圆形穹顶3、在穹顶统帅下,完成了集中式构图帆拱示意图1、清代皇家建筑彩画主要为和玺彩画和旋子彩画。

2、古代建筑装饰中的天花分为海墁天花、井口天花、藻井。

3、大约六、七千年前,我国广大地区都已进入氏族社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房屋遗址有主要两种:一种是长江流域的干澜式建筑;另一种是黄河流域的榾土墙 _房屋。

4、塔,原名堵坡,中国现存最早的佛塔是河南登封崇岳寺塔,现存最古与最完整的木塔是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

5、中国现存最早的木构架建筑是山西五台山南禅寺大殿、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

6、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布局特征是中轴对称、前朝后寝三朝五口_ 。

7、中国古代建筑装饰中的天花分为海墁天花、井口天花 _藻井。

西方古建筑史

西方古建筑史

西方古建筑史西方古建筑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

以下是西方古建筑史的详细概述:古希腊时期(公元前800年-公元前323年):- 古希腊建筑以神庙为主要形式,神庙通常由石材建造,采用典型的希腊柱式,如多立克柱式和伊奥尼亚柱式。

- 最著名的古希腊神庙是雅典卫城上的帕台农神庙,它代表了古希腊建筑的巅峰。

古罗马时期(公元前753年-公元476年):- 古罗马建筑受到古希腊的影响,但在技术和规模上更加先进。

罗马建筑师发明了拱顶、圆顶和穹顶等建筑技术。

- 罗马建筑以公共建筑为主,如浴场、剧院、竞技场和宏伟的罗马斗兽场。

- 著名的古罗马建筑包括罗马斗兽场、罗马竞技场和巴西利卡。

中世纪(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 中世纪建筑受到基督教的影响,教堂成为主要的建筑类型。

教堂通常采用哥特式建筑风格,具有高耸的尖顶、尖拱和花窗玻璃。

- 著名的中世纪建筑包括巴黎圣母院、坎特伯雷大教堂和科隆大教堂。

文艺复兴时期(14世纪-17世纪):- 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恢复了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风格。

建筑师开始重视比例、对称和对光线的运用。

- 文艺复兴建筑的代表作品包括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佛罗伦萨大教堂和罗马的圣安吉洛堡。

巴洛克时期(17世纪-18世纪):- 巴洛克建筑强调豪华、复杂和装饰性。

建筑师使用曲线、复杂的立面和雕塑来创造戏剧性效果。

- 著名的巴洛克建筑包括凡尔赛宫、圣彼得广场和维也纳的圣查理教堂。

新古典主义时期(18世纪-19世纪):- 新古典主义建筑回归到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原则,强调对称、简洁和比例。

- 著名的新古典主义建筑包括美国国会大厦、巴黎凯旋门和伦敦的大英博物馆。

现代主义时期(20世纪至今):- 现代主义建筑强调功能性、简洁和纯粹性。

建筑师使用新材料和新技术,如钢筋混凝土和玻璃幕墙。

- 著名的现代主义建筑包括法国巴黎的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纽约的联合国总部和德国柏林的勃兰登堡门。

以上是西方古建筑史的概述,涵盖了从古希腊到现代主义的不同时期和风格。

西方建筑史

西方建筑史

一、欧洲古典建筑古希腊盛期的建筑、罗马共和盛期与罗马帝国盛期的建筑同称为欧洲古典建筑。

古代希腊包括巴尔于半岛南部、爱琴海上诸岛、小亚细亚西海岸以及东至黑海、西至西西里的广大地区,它和后来古罗马盛期的文化,历史上同称之为欧洲的古典文化。

(一)古希腊建筑公元前5世纪中叶起的100余年间,史称古典文化时期,建筑也被称为古典建筑。

当时的建筑以神庙为中心,还有大量的公共活动场所,如露天剧场、竞技场、广场与敞廊等,建筑风格开敞明朗,讲究艺术效果。

1.柱式欧洲古典建筑是以石材为建筑材料的。

在历史演进中,形成了决定希腊建筑形式的柱子格式,称为柱式。

柱式通常由柱子和檐部两大部分组成,典型的希腊柱式有多立克柱式、爱奥尼克柱式与科林斯柱式等三种,希腊柱式后来为罗马所继承与发展。

所谓古典柱式包括古希腊的玉柱式和后来古罗马发展了的塔司干柱式和组合柱式,共称古典五柱式。

2.范例(1)雅典卫城位于今雅典城西南,建于公元前4世纪。

卫城建在一陡峭的山岗上。

建筑物分布在山顶天然平台上。

卫城的中心是雅典城的保护神雅典娜·帕提农的铜像。

主要建筑物是帕提农神庙、伊瑞克先神庙、胜利神庙以及卫城山门。

建筑群布局自由、高低错落、主次分明、无论是身处其间或是从城下仰望,都可看到较为完整与丰富的建筑艺术形象。

帕提农神庙位于卫城最高点,体量最大、造型庄重,其他建筑则处于陪衬地位。

卫城在西方建筑史中被誉为建筑群体组合艺术中的一个极为成功的实例,特别是在巧妙利用地形方面更为杰出。

(2)帕提农神庙建于公元前447年至公元前432年,为雅典卫城的主体建筑。

其形制是希腊神庙中最典型的,即长方形平面的列柱围廊式。

建在三级台基上,两坡顶,东西两端形成三角形山花。

这种格式被认为是古典建筑风格的基本形式。

神殿外围的多立克柱式被誉为此种柱式的典范。

该庙尺度合宜、饱满挺拔、风格开朗、比例匀称、雕刻精致,并应用了视差校正手法。

帕提农神庙是多立克柱式的代表作,也是西方古典建筑杰出范例。

外国建筑史

外国建筑史

1.西方古典主义建筑是指(17世纪法国宫廷支配下的建筑)。

2.古代西亚洲建筑的特点(砖的应用、拱券的应用、建筑多建于平台上)。

3.古典柱式由(柱头、柱身、柱础、檐部)组成。

4.佛罗伦萨主教堂的穹顶由(伯鲁乃列斯基)设计的,佛罗伦萨巴齐礼拜堂也是他设计的。

5.《建筑十书》(维特鲁维);《建筑四书》(帕拉迪奥);《论建筑》(阿尔伯蒂);《建筑五柱式》(维尼奥拉)6.“光明城市”由(柯布西耶)提出的。

7.格雷夫斯的作品(波特兰大楼、休曼纳大楼、俄亥俄大学工程馆、莱斯大学工程馆、迪斯尼天鹅旅馆)。

8.新理性主义学派成员有(A.罗西,G.格拉希,M.博塔,OM.昂格尔斯,R.克里尔,L.克里尔)。

9.洛可可是(法国)18世纪的一种装饰风格,产生于(路易十五时期),所以也称(路易十五)风格。

10哥特建筑的特征(四分肋骨拱,六分肋骨拱,尖券拱)。

11哥特建筑与罗马风建筑的区别之一(是否采用尖券)。

12包豪斯的主张(建筑应体现功能性、艺术性、合理性)。

13芝加哥学派产生于(19世纪80年代)。

14装饰艺术派建筑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

1 古埃及的“马斯塔巴”(Mastaba)用于(陵墓)用途。

2 古埃及的方尖碑经常建在(神庙入口处)位置,其一般细长比为(1:9 - 1:10)。

3 古波斯的波斯里斯宫建筑群的主要建筑有(百柱厅、接待厅)等。

4 券形门洞上逐层内凹的带装饰起源于(罗马风)时期。

5 古希腊雅典卫城的主要建筑物有(帕提农神庙,卫城山门,伊瑞克先神庙和胜利神庙)。

其中帕提农神庙的正立面共有(8根多立克)式柱子,其内部后室有(4根爱奥尼)式柱子。

6 古希腊列雪格拉德音乐纪念厅是早期(科林斯)柱式的代表。

7 古罗马万神庙的大穹顶采用(天然混凝土)材料建造的,跨度有(43.43米)。

8 古罗马大斗兽场的看台采用(简拱和十字拱)结构方式建成。

9 拜占庭时期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在当时的(君士坦丁堡),即今天的(伊斯坦布尔);另外拜占庭时期重要的教堂有位于(威尼斯)的(圣马可教堂)。

西方建筑史的发展历程

西方建筑史的发展历程

西方建筑史的发展历程一. 古代建筑风格的形成1.1 早期文明的建筑风格•古埃及建筑•古希腊建筑•古罗马建筑1.2 罗曼式建筑的兴起•罗马式教堂建筑•西方古堡建筑1.3 哥特式建筑的发展•哥特式教堂建筑•哥特式城堡建筑二. 文艺复兴与巴洛克时期的建筑2.1 文艺复兴建筑风格•文艺复兴城市宫殿•文艺复兴教堂建筑2.2 巴洛克建筑的繁荣•巴洛克宫殿建筑•巴洛克教堂建筑2.3 巴洛克花园与室内设计•巴洛克花园设计•巴洛克室内设计三. 工业革命与现代主义建筑3.1 工业革命对建筑的影响•钢铁结构的应用•建筑构造技术的创新3.2 装饰艺术运动与艺术建筑•装饰艺术运动的兴起•艺术建筑的特点与变革3.3 现代主义建筑的崛起•波西米亚式建筑•国际风格建筑与功能主义四. 当代建筑的多样化4.1 后现代主义建筑•后现代主义的特点与表现形式•多元化的建筑风格4.2 生态建筑与绿色建筑•生态建筑的原则与设计理念•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性4.3 数字化与智能化的建筑设计•数字化设计工具的应用•智能化建筑的未来发展趋势五. 结语西方建筑史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的兴起。

从埃及的金字塔到古希腊与古罗马的建筑,早期的建筑风格为后世奠定了基础。

在罗曼式建筑时期,教堂和古堡的建筑风格开始兴起,体现了庄严和壮观的特点。

而在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时期,教堂和城堡的建筑风格更加复杂和精细。

随着文艺复兴的到来,西方建筑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文艺复兴建筑注重对古代建筑的复制和模仿,具有古典的特点和比例感。

巴洛克建筑则在文艺复兴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注重空间的变化和装饰的丰富。

巴洛克建筑在宫殿和教堂的建筑中有着独特的表现形式。

工业革命的到来对建筑产生了重大影响。

钢铁结构的应用以及工艺和技术的改进,使得建筑的高度和规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装饰艺术运动和艺术建筑的兴起也使建筑表现出更多的个性和艺术性。

随后的现代主义建筑则以功能主义和简洁性为核心,追求形式与功能的结合。

西方古代建筑史

西方古代建筑史

西方古代建筑史西方古代建筑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

在古希腊时期,建筑主要以神庙为主要形式。

最著名的例子是雅典的帕台农神庙,这座神庙以其优雅的建筑风格和对称的设计而闻名。

古罗马时期,建筑的重点转移到了公共建筑和城市规划方面。

古罗马的建筑风格主要是凯旋门、大剧院和浴场等公共建筑。

最著名的例子是罗马的斗兽场和帕劳斯图斯。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风格对后来的建筑有着深远的影响。

这些古代建筑以其简洁、对称和对比的设计原则而闻名,对后来的建筑风格,如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主义建筑产生了深远影响。

除了古希腊和古罗马,中世纪的基督教建筑也是西方古代建筑史中重要的一部分。

在中世纪,教堂建筑成为了最重要的建筑形式。

哥特式建筑是中世纪教堂建筑的典型代表,以其高大的尖拱形拱门、尖顶和精细的花窗玻璃而闻名。

总的来说,西方古代建筑史是一个丰富多样的历史时期,从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神庙和公共建筑到中世纪的教堂建筑,这些建筑风格对后来的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成为了西方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继续西方古代建筑史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到在文艺复兴时期,古典主义建筑重新受到欢迎。

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开始研究并借鉴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原则,将其运用到当代的建筑设计中。

在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建筑家们恢复了古罗马的建筑风格,并创造了许多受到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影响的建筑作品。

例如,米开朗基罗设计的圣彼得大教堂位于梵蒂冈城,它融合了古典主义和哥特式建筑风格,成为文艺复兴建筑的杰作之一。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原则也对巴洛克式建筑产生了影响。

巴洛克式建筑注重装饰性和动态感,通常采用对称和曲线形的设计元素。

这种风格在17世纪的欧洲广泛流行,如法国凡尔赛宫和意大利教堂圣安德肋堂就是巴洛克式建筑的杰作。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新的建筑技术和材料的使用也对西方古代建筑产生了影响。

例如,铁和玻璃的使用使得建筑师可以创造更大、更开放和更具有现代感的建筑。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代表了西方建筑史中的重要里程碑。

《外国建筑史》期末考点复习

《外国建筑史》期末考点复习

《外国建筑史》期末考点复习一、什么是古典建筑1. 古希腊盛期时间:前5世纪——前2世纪代表建筑:帕提农神庙、雅典卫城特征:1)采用石质梁柱结构体系2)古希腊三种柱式(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3)立面采用视觉矫正法4)雕刻、装饰与建筑的紧密结合5)内部空间封闭简单2. 古罗马共和时期、古罗马帝国时期时间:前6世纪——前30年、前30年——476年代表建筑:罗马万神庙、大角斗场、卡拉卡拉浴场特征:1)采用梁柱、拱券结合的结构体系2)古罗马五种柱式(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塔斯干柱式、复合柱式)3)使用砖、木、石、火山灰制成的天然混凝土二、辨析文艺复兴建筑与法国古典主义建筑1. 文艺复兴建筑时间:15世纪——19世纪地点:由意大利至欧洲各国代表建筑:坦比哀多教堂、圣保罗大教堂代表建筑师:伯鲁乃列斯基、阿尔伯蒂、伯拉曼特、米开朗基罗2. 法国古典主义建筑时间:15世纪中叶——18世纪初地点:法国代表建筑:凡尔赛宫、卢浮宫代表建筑师:孟莎、勒伏、勒沃、彼洛3. 关系1)文艺复兴建筑在外观上影响了法国古典主义建筑2)文艺复兴建筑和法国古典主义建筑共同组成古典主义建筑,在西方建筑史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地位三、辨析巴洛克建筑与洛可可建筑1. 巴洛克建筑时间:16世纪末——17世纪末代表建筑:圣卡罗教堂代表建筑师:洛仑佐·贝尼尼、波洛米尼2. 洛可可建筑时间:18世纪代表建筑:苏俾士府邸客厅代表建筑师:勃夫杭、麦松尼埃3. 关系1)巴洛克建筑与洛可可建筑均追求奢华、虚而不实的装饰2)巴洛克建筑强调力度、变化、动感;洛可可建筑强调轻盈、华丽、精致四、探究新建筑过程中一些先驱者做的贡献1. 辛克尔柏林旧国家博物馆建筑师,对建筑进行了简化,引导建筑向新的建筑思潮发展2. 散帕尔辛克尔的继承者,推进工业与建筑的发展3. 拉布鲁斯特使图书馆建筑的功能与内部结构技术趋向现代化五、西方建筑的发展历程1. 发展历程与代表建筑1)古典建筑:罗马万神庙2)哥特式建筑:巴黎圣母院3)文艺复兴建筑:坦比哀多教堂4)巴洛克建筑:圣卡罗教堂5)法国古典主义建筑:卢浮宫6)洛可可建筑:苏俾士府邸客厅7)复古主义建筑:巴黎歌剧院8)现代主义建筑:包豪斯校舍9)后现代主义建筑:悉尼歌剧院2. 总结西方在理性和浪漫之间震荡,革命时期有哥特式建筑、文艺复兴建筑、现代主义建筑六、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的思想和作品1. 格罗皮乌斯思想:1)强调建筑走工业化道路2)提倡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代表建筑:法比乌斯工厂、包豪斯校舍2. 勒·柯布西耶思想:1)主张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方向2)强调建筑平面“由内而外、功能第一”的原则3)强调建筑的艺术性4)新建筑五点(底层架空、屋顶花园、横向长窗、自由平面、自由立面)代表建筑:萨伏伊别墅、朗香教堂3. 密斯·凡·德·罗思想:少即是多代表建筑:巴塞罗那德国馆、范斯沃斯住宅4. 莱特思想:建筑与环境的紧密结合代表建筑:草原住宅、流水别墅5. 阿尔瓦·阿尔托思想:探索民族化和人情化的现代建筑道路代表建筑:维堡图书馆、玛丽亚别墅七、19——20世纪探究新建筑的思潮1. 工艺美术运动时间:19世纪50年代地点:英国代表建筑:红屋代表建筑师:拉斯金、莫里斯特征:主张建造田园式住宅来摆脱古典建筑形式 2. 新艺术运动时间:19世纪80年代地点:比利时布鲁塞尔等代表建筑:德国魏玛艺术学校、英国格拉斯哥艺术学校、米拉公寓代表建筑师:凡·德·费尔德、贝伦斯、麦金托什特征:反对历史样式,简化内部装饰,建筑外部简洁3. 维也纳学派和分离派时间:19世纪90年代地点:奥地利维也纳代表建筑:维也纳邮政储蓄银行代表建筑师:瓦格纳、奥别列去、霍夫曼、路斯特征:主张造型简洁和集中装饰4. 芝加哥学派时间:19世纪70年代地点:美国芝加哥代表建筑:芝加哥家庭保险公司大厦、芝加哥百货公司大厦 代表建筑师:詹尼、沙利文特征:美国现代建筑的奠基,创造了高层金属框架结构和箱形基础5. 德意志制造联盟时间:1907年以后地点:德国代表建筑:法古斯工厂代表建筑师:彼得·贝伦斯特征:提倡艺术、工业、手工艺相结合,坚决反对任何装饰八、二战之后40——70年代的建筑思潮1. 在设计方法上 “重理”的倾向1)对“理性主义”进行充实提高的倾向2)讲究技术精美的倾向3)粗野主义倾向4)注重“高度工业技术”的倾向5)“典雅主义”倾向2. 在设计方法上 “偏情”的倾向1)“人情化”与“地方性”倾向2)讲究“个性”与“象征”的倾向3)后现代主义倾向九、代表性建筑基本信息十、建筑手绘。

西方建筑发展的历史阶段

西方建筑发展的历史阶段

西方建筑发展的历史阶段(纪元法分类)以及各个阶段主要的建筑现象与理论0.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二世纪:古希腊时期雅典卫城总平面、帕提农神庙、三种柱式(注意与古罗马柱式的区别)特点:一、:平面构成为1:1.618或1:2的矩形,中央是厅堂,大殿,周围是柱子,可统称为环柱式建筑。

这样的造型结构,使得古希腊建筑更具艺术感。

二:柱式的定型。

共有四种柱式:1.陶立克柱式,2.爱奥尼克柱式,3.科林斯式柱式,4.女郎雕像柱式。

三:建筑的双面披坡屋顶形成了建筑前后的山花墙装饰的特定的手法。

古希腊建筑中有圆雕,高浮雕,浅浮雕等装饰手法,创造了独特的装饰艺术。

四:由平民进步的艺术趣味而产生的崇尚人体美与数的和谐。

五:建筑与装饰均雕刻化。

希腊的建筑与希腊雕刻是紧紧结合在一起的。

1、4-15世纪:古罗马时期(拜占庭)特点,一、屋顶造型,普遍使用“穹窿顶”。

二、整体造型中心突出。

在一般的拜占庭建筑中,建筑构图的中心,往往十分突出,那体量既高又大的圆穹顶,往往成为整座建筑的构图中心,围绕这一中心部件,周围又常常有序地设置一些与之协调的小部件。

三、它创造了把穹顶支承在独立方柱上的结构方法和与之相应的集中式建筑形制。

其典型作法是在方形平面的四边发券,在四个券之间砌筑以对角线为直径的穹顶,仿佛一个完整的穹顶在四边被发券切割而成,它的重量完全由四个券承担,从而使内部空间获得了极大的自由。

四、在色彩的使用上,既注意变化,又注意统一,使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立面显得灿烂夺目。

代表:圣索非亚大教堂、罗马万神庙(巴西利卡形式、柱式、帆拱技术、拜占庭建筑特点)2、10-12世纪:罗马式建筑为代表(罗马风建筑、罗曼建筑、似罗马建筑):欧洲基督教流行地区的一种建筑风格。

多见于修道院和教堂,是10世纪晚期到12世纪初欧洲的建筑风格,因采用古罗马式的券、拱而得名。

多见于修道院和教堂,给人以雄浑庄重的印象。

对后来的哥特式建筑影响很大。

罗马式建筑承袭初期基督教建筑,采用古罗马建筑的一些传统做法如半圆拱、十字拱等,有时也用简化的古典柱式和细部装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建筑史:
西方建筑史指西方建筑物的历史或对西方建筑历史的研究,即对西方建筑物的既往或建筑活动的既往进行的调查研究。

主要分类:
中国对建筑历史的研究一般分为西方建筑史和中国建筑史。

根据时间又分别分为古代史和近现代史。

西方古代建筑史的研究对象是西方的古代建筑,事实上是一脉延续至今的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时期的建筑。

在欧洲大部分地区和美国建筑史的研究是按照现代对于世界建筑风格变化的认识按文明圈划分门类,以时间先后列序并综合评价。

其中有欧洲及中近东建筑风格,远东建筑风格,非洲建筑,玛雅建筑,印度建筑等。

研究演进:
从世界范围来看,建筑历史的研究经过了一个从片面到全面,从自我本位到相对中立的过程。

其中以英国的建筑史典籍弗莱撤建筑史为例,一开始只列出了西方人是已久的从中近东初期文明风格到文艺复兴风格的主线,而后来才出现的建筑之树中引入了当时已经开始研究的远东建筑风格以及其他一些非欧洲的风格进入,但是只是作为相对于欧洲的历史性风格而言的非历史性风格出现。

而到了1961年,因为对东方的持续研究使得西方的学者认识到了东方风格的历史性,因此将建筑之树变成贯穿始末的两大部分,并且将非历史性风格更名为东方风格,将历史性风格更名为西方风格,
取消了建筑之树。

后进一步将东西两大部分同时取消,而将各个文明圈内的建筑风格演变用时间分章节,并且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合适的专家专门编写特定地区条目。

这也是符合世界历史学研究的总进化过程的。

建筑风格演进:
古埃及建筑
古埃及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

其建筑分为3个主要时期:一是古王国时期的建筑以举世闻名的金字塔为代表。

古埃及的建筑师们用庞大的规模、简洁沉稳的几何形体、明确的对称轴线和纵深的空间布局来体现金字塔的雄伟、庄严、神秘的效果。

二是中王国时期的建筑以石窟陵墓为代表。

这一时期已采用梁柱结构,能建造较宽敞的内部空间。

建于公元前2000年前后的曼都赫特普三世墓是典型实例。

三是新王国时期的建筑以神庙为代表。

它主要有围有柱廊的内庭院、接受臣民朝拜的大柱厅和只许法老和僧侣进入的神堂密室3部分组成。

其规模最大的是卡纳克和卢克索的阿蒙神庙。

古西亚建筑
古西亚建筑在两河流域和波斯的建筑两河下游的文化发展最早,同埃及约略同时。

公元前四千纪,在这里建立了许多小小的奴隶制国家。

公元前19世纪之初,巴比仑王统一了两河下游,甚至征服了上游。

古希腊建筑
古希腊建筑,在建筑方面,古希腊人的遗产可以认为有两个主题。

一个是希腊建筑所包含的形象模型。

这些模型首先包括一系列装饰物术语、雕塑以及风格,多多少少被全盘接受,或者断断续续被使用和废弃。

即使失宠,也不能轻率断定它们已经从西方建筑师们的数据库中完全消失了。

希腊建筑留传于世的第二个方面就是希腊人对建筑的本质看法。

建筑形式总是让人被动地接受,而关于建筑的本质看法只能意会于心,而本能经常发现于一些显而易见的地方。

人们知道要恰当设计一个建筑物的维度,就必须遵循一定的数学比例。

这种观点是希腊人的,不管在本质上,还是在选择适当的比例上。

这种观点在文艺复兴时期再次现身,有时建筑形式的完美性不厌其烦地重复一些偏爱的形状。

古罗马建筑
古罗马建筑是古罗马人沿习亚平宁半岛上伊特鲁里亚人的建筑技术,继承古希腊建筑成就,在建筑形式、技术和艺术方面广泛创新的一种建筑风格。

古罗马建筑在公元一~三世纪为极盛时期,达到西方古代建筑的高峰。

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美国和西欧出现的反对或修正现代主义建筑的思潮。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现代主义建筑成为世界许多地区占主导地位的建筑潮流。

但是在现代主义建筑阵营内部很快就出现了分歧,一些人对现代主义的建筑观点和风格提出怀疑和批评。

1966年,美国建筑师文丘里在《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一书中,提出了一套与现代主义建筑针锋相对的建筑理论和主张,在建
筑界特别是年轻的建筑师和建筑系学生中,引起了震动和响应。

到二十世纪70年代,建筑界中反对和背离现代主义的倾向更加强烈。

对于这种倾向,曾经有过不同的称呼,如“反现代主义”、“现代主义之后”和“后现代主义”,以后者用得较广。

对于什么是后现代主义,什么是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特征,人们并无一致的理解。

美国建筑师斯特恩提出后现代主义建筑有三个特征:采用装饰;具有象征性或隐喻性;与现有环境融合。

现在,一般认为真正给后现代主义提出比较完整指导思想的还是文丘里,虽然他本人不愿被人看作后现代主义者,但他的言论在启发和推动后现代主义运动方面,有极重要的作用。

文丘里批评现代主义建筑师热衷于革新而忘了自己应是“保持传统的专家”。

文丘里提出的保持传统的做法是“利用传统部件和适当引进新的部件组成独特的总体”,“通过非传统的方法组合传统部件”。

他主张汲取民间建筑的手法,特别赞赏美国商业街道上自发形成的建筑环境。

文丘里概括说:“对艺术家来说,创新可能就意味着从旧的现存的东西中挑挑拣拣”。

实际上,这就是后现代主义建筑师的基本创作方法。

西方建筑杂志在二十世纪70年代大肆宣传后现代主义的建筑作品,但实际直到80年代中期,堪称有代表性的后现代主义建筑,无论在西欧还是在美国仍然为数寥寥。

比较典型的有美国奥柏林学院爱伦美术馆扩建部分、美国波特兰市政大楼、美国电话电报大楼、美国费城老年公寓等。

1976年,在美国俄亥俄州建成的奥柏林学院爱伦美术馆扩建部分与旧馆相连,墙面的颜色、图案与原有建筑有所呼应。

在一处转角上,孤立地安置着一根木制的、变了形的爱奥尼式柱子,短粗矮胖,滑稽可笑,得到一个绰号叫“米老鼠爱奥尼”。

这一处理体现着文丘里提倡的手法:它是一个片段、一种装饰、一个象征,也是“通过非传统的方式组合传统部件”的例子。

1982年落成的美国波特兰市政大楼,是美国第一座后现代主义的大型官方建筑。

楼高15层,呈方块体形。

外部有大面积的抹灰墙面,开着许多小方窗。

每个立面都有一些古怪的装饰物,排列整齐的小方窗之间又夹着异形的大玻璃墙面。

屋顶上还有一些比例很不协调的小房子,有人赞美它是“以古典建筑的隐喻去替代那种没头没脑的玻璃盒子”。

美国电话电报大楼是1984年落成的,建筑师为约翰逊,该建筑坐落在纽约市曼哈顿区繁华的麦迪逊大道。

约翰逊把这座高层大楼的外表做成石头建筑的模样。

楼的底部有高大的贴石柱廊;正中一个圆拱门高33米;楼的顶部做成有圆形凹口的山墙,有人形容这个屋顶从远处看去象是老式木座钟。

约翰逊解释他是有意继承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纽约老式摩天楼的样式。

美国建筑师史密斯被认为是美国后现代主义建筑师中的佼佼者。

他设计的塔斯坎和劳伦仙住宅包括两幢小住宅,一幢采用西班牙式,另一幢部分地采用古典形式,即在门面上不对称地贴附三根橘黄色的古典柱式。

1980年,威尼斯双年艺术节建筑展览会被认为是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世界性展览。

展览会设在意大利威尼斯一座十六世纪遗留下来的兵工厂内,从世界各国邀请20位建筑师各自设计一座临时性的建筑
门面,在厂房内形成一条70米长的街道。

展览会的主题是“历史的呈现”。

人们对后现代主义的看法非常分歧,又往往同对现代主义建筑的看法相关。

部分人认为现代主义只重视功能、技术和经济的影响,忽视和切断新建筑和传统建筑的联系,因而不能满足一般群众对建筑的要求。

他们特别指责与现代主义相联系的国际式建筑同各民族、各地区的原有建筑文化不能协调,破坏了原有的建筑环境。

此外,经过70年代的能源危机,许多人认为现代主义建筑并不比传统建筑经济实惠,需要改变对传统建筑的态度。

也有人认为现代主义反映产业革命和工业化时期的要求,而一些发达国家已经越过那个时期,因而现代主义不再适合新的情况了。

持上述观点的人寄希望于后现代主义。

反对后现代主义的人士则认为现代主义建筑会随时代发展,不应否定现代主义的基本原则。

他们认为:现代主义把建筑设计和建筑艺术创作同社会物质生产条件结合起来是正确的,主张建筑师关心社会问题也是应该的。

相反,后现代主义者所关心的主要是装饰、象征、隐喻传统、历史,而忽视许多实际问题。

在形式问题上,后现代主义者搞的是新的折衷主义和手法主义,是表面的东西。

因此,反对后现代主义的人认为:现代主义是一次全面的建筑思想革命,而后现代主义不过是建筑中的一种流行款式,不可能长久,两者的社会历史意义不能相提并论。

也有的人认为后现代主义者指出现代主义的缺点是有道理的,但开出的药方并不可取。

认为后现代主义者迄今拿出的实际作品,就形式而言,拙劣平庸,不
能登大雅之堂。

还有人认为后现代主义者并没有提出什么严肃认真的理论,但他们在建筑形式方面突破了常规,他们的作品有启发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