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知识点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政治第二单元 公正与法治(知识清单)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政治第二单元 公正与法治(知识清单)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政治第二单元公正与
法治(知识清单)
一、公正的意义和作用
- 公正是指对事物的正确评价和处理,是一种公平、合理、无
私的原则。

- 公正能够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二、法治的基本概念和要求
- 法治是指国家和社会的行为必须以法律为基础,法律面前人
人平等。

- 法治要求依法治理、依法执政、依法行事,保障公民的权利
和自由。

三、公正与法治的关系
- 公正和法治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只有在法治的基
础上推动公正,才能实现社会的正义与公平。

四、公正和法治的实践意义
- 公正和法治是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石,有效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 公正和法治能够保护人民的权益,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五、公正与法治的典型案例
- 冤案:通过再审和平反,纠正冤假错案,恢复被侵犯人权利益。

- 环保法律的执行:通过法律手段,保护环境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以上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政治第二单元-公正与法治的知识清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本文档总结了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的主要知识点,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该单元内容的理解。

以下是知识点的概述:
1. 法律的定义和作用:
-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具有强制力的规则和准则。

- 法律的作用是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的权益和利益。

2. 个人行为与道德:
- 道德是对个人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 道德行为应当合乎良知、公正、善良、诚实等标准。

3.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 公民享有基本权利,如、人身自由等。

- 公民也有相应的义务,如尊重他人权利、遵守法律等。

4. 法律教育:
- 法律教育是培养公民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的过程。

- 法律教育可以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渠道进行。

5.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 法律和道德有相互关联,但并不完全一致。

- 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要求,而道德可高于法律。

6. 社会公德:
- 社会公德是指个人在社会中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

- 社会公德包括互助友爱、尊重他人、遵守公共秩序等。

以上是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主要知识点。

希望这份文档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并能够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八下《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知识点

八下《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知识点

八下《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知识点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三课公民权利第一节公民基本权利一、政治权利和自由1、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1)政治权利和自由(2)人身自由(3)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4)平等权(5)宗教信仰自由(6)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权利受宪法和法律特殊保护等2、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等3、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地位: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些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4、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条件:(1)年满18周岁(2)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5、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6、政治自由的内容: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7、公民享有政治自由的意义: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8、监督权的意义:公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9、网上评议政府的意义:(1)网上评议政府,有助于政府接受市民监督和社会监督,促进依法行政,提高工作效率;(2)有助于提高公民参政议政的热情,激发公民关心国家大事的主人翁精神。

10、网上评议政府的内容:(1)工作业绩(2)工作效率(3)执行力建设11、人民行使当家做主权力的重要形式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12、人身自由的含义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13、人身自由的内容: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部编版教材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知识点

部编版教材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知识点

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1.在家里我们都是孩子,在学校里我们都是(学生),在商场里,我们都是(顾客),我们的身份在不同的场合会发生变化,但是有一个身份是共同的,那就是(公民)。

2.公民身份与国家密切相关,标示着个人作为国家成员的资格,即具有某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

国籍取得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以(出生方式)取得;二是以(申请加入)的方式取得。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3.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

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国,具有(中国)国籍。

外国人或无国籍人愿意(遵守)中国的宪法和法律,并(具备)一定的条件,可以申请批准加入中国国籍。

我国(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中国公民具有法定条件的,可以经申请批准(退出)中国国籍。

4.为了证明居住在中国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公民的身份,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便利公民进行社会活动,维持社会秩序,国家为每个公民确定了(公民身份号码)——每个公民唯一的、终生不变的身份代码。

5.国民身份号码有(18)位数字组成,各有不同的含义:第1一6位是(地址)码,第7一14位是(出生日期)码;第15一17位是(顺序)码;第18位是(校检)码,如果校检码为10,用(x)代替。

6.日常生活中,警察基于履行职责的需求,依法有权查验居民的(身份)证,我们必须配合,这是我们作为公民的(法定)义务。

7.村民身份证上有姓名,生日,家庭住址等信息,应注意(保密),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后被不法分子利用,损害自己的或家庭的利益。

8.中华民族是智慧、勤劳、勇敢的民族,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

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是我们作为中国公民的(使命)。

9.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地快速发展,中国到海外留学、务工和执行公务的人也越来越多。

中国公民不仅应当在中国境内遵守(法律),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学习、工作和旅游时也应当遵守当地(法律),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 知识点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 知识点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
知识点
本文档将介绍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的知识点。

知识点一: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广泛应用的行为规范,具有普遍性和强制性。

它可以维护社会秩序,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公平正义。

知识点二:我们要遵守法律
作为公民,我们要尊重并遵守法律规定,不从事违法行为,维
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必要时,我们要积极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维护自己的权益。

知识点三:法律如何对待未成年人
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人。

法律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未成年人在法律面前享有特殊
权益。

知识点四: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法律是规范人们行为的法定规则,它由国家制定并通过强制手段来落实。

道德是人们根据良心、理性和社会良知形成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知识点五:维护法律权益的方式
当我们遇到法律纠纷或侵害时,可以通过寻求法律途径解决问题,例如与当事人协商、报警、起诉等。

以上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的知识点介绍。

希望对你有帮助!。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

第二单元主题:《道德与法治》一、道德和法律1.道德的概念-道德指的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遵循的一种行为规范,是人们根据价值观念判断事物好坏、正误的规范。

-道德与法律不同,道德是一种行为的自觉性,主要体现在对他人行为的内心评价;法律则是一种外部强制性规范。

2.道德与法律的关系-相同点:都是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目的都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保护人们的利益。

-不同点:道德是人们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评价,法律是社会强制力量对人们行为的规范,道德要求人们自觉遵守,法律有强制执行力。

3.道德与法律的关系的反思-行为规范的重要性:道德和法律都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规范,对于社会的正常运转和个人的幸福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

-道德的自觉性:道德规范要求人们内心自觉遵守,不仅依赖于法律的约束,更需要个体自觉维护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守法与违法1.法律的概念-法律是国家最高权威机关制定的、对人们行为起到规范和约束作用的规则。

2.守法的意义及要求-守法是公民应尽的一种基本义务,守法不仅有助于社会和谐稳定,也能保护个人权益。

-遵守法律是公民的法定权利和基本义务,追求公正和全面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要求。

3.违法的影响及原因-违法行为会引发社会秩序的混乱和犯罪的蔓延,对个人和社会都造成很大的伤害。

-违法的原因有:个人对法律的无知、不负责任的行为、不正当的利益诱惑等。

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1.公民权力的基本意义-公民权利是公民在国家法律和道德约束下,依法享有的一种权利,既是公民的自由,也是公民的责任。

2.公民的基本权利-人生存权: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等。

-人身自由权:人身不受非法限制、人身安全、人身尊严等。

-人的财产权:财产不受非法侵害、财产收益权等。

-人的人格权:姓名权、隐私权、肖像权等。

3.公民的基本义务-法定义务:必须遵守法律,不得违法犯罪。

-社会义务:遵守公共道德,遵守社会规范,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四、法治社会与公序良俗1.法治社会的特点-法治社会是以法律为准绳、以法律为保障的社会秩序。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重要知识点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重要知识点

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第三课追求民主价值§3.1 生活在民主国家1.为什么说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 (重点)(1)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2)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3)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意义是什么?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富强。

3.我国实行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重点)(1)发展选举民主,保障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

(2)发展协商民主,推动人民内部各方面在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取得一致意见。

4.在我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重点)(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这项制度强调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

(4)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5、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目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目的:保障最广大人民的利益;6、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重点)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7、为什么民主需要法治保障?通过法治体现、保障的民主,才是人民自由幸福、国家繁荣发展、生活稳定有序、制度充满活力、社会长治久安的根基。

8、社会主义民主真实性体现在哪里?在党的领导下,人民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方式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人民的意愿得到充分反映,人民的合理要求得到充分实现,人民的合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人民的创造活力得到充分激发。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二单
元知识点总结
本文档总结了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知识点。

知识点1: 法律意识
- 研究了什么是法律以及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 了解了法律对人们生活的规范和保护作用。

知识点2: 守法与违法
- 分辨了守法和违法的行为。

- 了解了违法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

知识点3: 法律教育
- 探讨了法律教育的重要性。

- 了解了法律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知识点4: 法律知识的获取
- 研究了获取法律知识的途径和方法。

- 了解了法律知识对自身的重要性。

知识点5: 法治与民主
- 了解了法治和民主的关系。

- 探讨了民主法治的优势和特点。

知识点6: 法律实施的条件
- 掌握了法律实施的条件和程序。

- 了解了法律实施的原则和方式。

这些知识点涵盖了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重点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同学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培养良好的法律意识,遵守法律规定,做一个守法的公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第四课揭开情绪的面纱
第1节青春的情绪
1、情绪有哪些种类
人的情绪是复杂多样的,除了常见的喜、怒、哀、惧等基本情绪,还有害羞、焦虑、厌恶和内疚等复杂情绪。

2、情绪受哪些因素影响
我们的情绪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例如,个人的生理周期、对某件事情的预期、周围的舆论氛围、自然环境等。

随着周围情况的变化,我们的情绪也经常变化。

3、情绪的作用
情绪的作用非常神奇,影响着我们的观念和行动。

它可能激励我们克服困难、努力向上,也可能让我们因为某个小小的挫败而止步不前。

4、青春期情绪的特点
情绪反应强烈、情绪波动与固执,情绪的细腻性、闭锁性、表现性。

5、怎样对待青春期情绪
(1)青春期的情绪特点体现了青春的活力,它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

善于激发正面的情绪感受,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绚烂多彩。

(2)青春期的情绪也包括烦恼和担忧,学习积极面对这些负面情绪,同样是我们成长过程中需要经历的。

第2节情绪的管理
1、情绪的表达有什么影响----
(1)不仅与自己的身心健康有关,而且关乎人际交往。

(2)情绪具有感染性,一个人情绪的表达会影响到周围的人。

2、人际交往中,怎样表达情绪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情绪,接受它们,并学会以恰当的方式表
达出来。

3、为什么要正确调节自己的情绪(也叫“情绪调节的原因或者作用”)
(1)保持积极心态,享受喜悦和快乐,让我们的青春生活更加美好。

(2)适度的负面情绪,可以帮助我们适应突发事件,但持续地处于负面情绪状态,则可能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

(3)学会合理调节情绪,使情绪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外显表情等方面发生一定的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适应环境。

4、调节情绪的方法
改变认知评价、转移注意、合理宣泄和放松训练等。

5、如何管理愤怒的情绪
(1)与信赖的长者交流 (2)自我提醒 (3)运用“我感到愤怒,是因为······”这样的表达方式(4)寻找一种适合自己排解愤怒的活动形式,如;跑步、画画等(5)写一封信
6、如何安慰他人
(1)为他做些体贴的事(2)做一个耐心的听众(3)设身处地,向他表示理解(4)帮助他转移注意
第五课品出情感的韵味
第1节我们的情感世界
1、情感与情绪的关系
(1)情感与情绪紧密相关,伴随着情绪反应逐渐积累和发展。

(2)情感与情绪也有区别。

情绪是短暂的、不稳定的,会随着情境的改变而变化;情感则是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强化、逐渐积累的,相对稳定。

(3)二者都是复杂的,有基础情感,如安全感;有高级情感,如道德感;有正面体验,如爱的情感;有负面体验,如恐惧感;也有两方面混杂体验,如敬畏感。

2、情感的作用
(1)在社会生活中,情感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

(2)情感反映着我们对人和对事的态度、观念,影响我们的判断和选择,驱使我们做出行动。

(3) 情感与我们的想象力、创造力相关。

丰富、深刻的情感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观察事物,探索未知。

(4)情感伴随着我们的生活经历不断积累、发展,这正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体现。

狭隘的生活经验容易导致偏执的情感。

在生活经验的不断扩展中,我们的情感才可能更加丰富、深刻,我们的情怀才可能更加宽广、博大。

第2节在品味情感中成长
1、获得美好情感的方式(如何创造正面的情感体验)
(1)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与人交往、参与有意义的社会活动等方式获得美好情感。

(2)具体表现为:完成一项自己喜欢的活动;帮助他人;走进博物馆或大自然;欣赏艺术作品等。

2、负面情感的意义(作用)
(1)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是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饱满丰盈
(2)学会承受一些负面感受,善于将负面情感转变为成长的助力,也可以让我们从中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不断成长。

3、我们怎样主动地传递情感的正能量
学会关心(1)没有偏见,以接纳的姿态认真倾听或观察;试试运用可能被接纳的方式表示关心(2)关注对方的态度和反应;确认对方是否接受自己的关心(3)如果没有被接受,则调整方式,以对方能接受的方式来表达
4、我们的情感需要什么
我们的情感需要表达、回应,需要共鸣。

在与他人的情感交流中,我们可以传递美好的情感,传递生命的正能量。

5、传递情感正能量有什么意义(作用)
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创造美好的情感体验,在传递情感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新的感受,使我们的生命更有力量,世界也因为我们的积极情感而多一份美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