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盂输尿管癌精准放疗靶区勾画图谱 PPT

合集下载

脑转移放疗靶区勾画ppt课件

脑转移放疗靶区勾画ppt课件
基于循证医学
脑转移放疗靶区勾画
.
脑转移瘤概述
• 脑转移瘤是最常见的颅内肿瘤,发生率约为颅内原发肿瘤 的10倍
• 约8%-10%肿瘤患者发生有症状的脑转移
• 肺癌脑转移为最主要来源,占脑转移瘤的一半;黑色素瘤 脑转移率逐年升高
• 80%位于大脑半球,15%位于小脑,5%位于脑干
• 预后差,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使用克唑替尼前
.
克唑替尼250mg每天两次治疗6周后
CTONG 0803:
厄洛替尼二线治疗无症状NSCLC脑转移的II期研究
伴有无症状脑转移的 NSCLC 一线含铂双药治疗2~6个周期后
颅外病灶无进展 腺癌或 EGFR活性突变 ECOG 0~2分 18-75岁
(n=48)
野生型 (n=15)
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吉非替尼+WBRT疗效优 于单纯吉非替尼
. Asian Pacific J Cancer Prev, 2012 13, 909-914
EGFR TKIs plus WBRT Demonstrated No Survival Benefit Other Than That of TKIs Alone in Patients with
分子靶向治疗
➢EGFR-TKI治疗肺癌脑转移: ---单独应用 ---与放疗联合
.
厄洛替尼选择性的富集于脑转移灶,而非正常脑组织
用同位素C11标记的厄洛替尼作为PET的示踪剂获知厄洛替尼能在NSCLC 颅内转移灶中的浓聚
造影剂钆注射后头颅MRI的T1加权图像: 小脑有两个有增强信号的转移病灶
[C11]-厄洛替尼作为示踪剂的PET图像和头颅 MRI图像进行整合:

【放疗 靶区 勾画 课件】直肠癌靶区勾画和示例

【放疗 靶区 勾画 课件】直肠癌靶区勾画和示例

靶区定义-直肠癌区域淋巴引流特点
上1/3:上行至直肠上和肠系膜下淋巴引流 中1/3:向两侧经侧韧带内至髂内淋巴引流 下1/3:经坐骨直肠窝向上至髂内淋巴引流 肛管受侵可出现腹股沟淋巴结转移 直肠前方器官受侵可出现髂外淋巴结转移 下1/3阴道受侵可出现腹股沟淋巴结转移
Gunderson LL. 1st ed. Heidelberg: Springer-Verlag; 2003.p. 187–197 Steup WH, Moriya Y, van de Velde CJH. Eur J Cancer 2006 38:911–918

A处
淋 前方 巴 (闭孔) 结

下界
前界
后界
肛提肌 与外括 约肌汇 合处
上 : 血管外 7mm 中 : 输尿管进 入膀胱平面,
髂外血管后方 下 : 闭孔后界
骶髂关 节外缘
中 : 髂外血管
后壁
-
-
下 :闭孔动脉
前缘
内界
外界
上 : 血管周围 7 mm 中 :/ 下 :直肠系膜
筋膜,盆腔器 官
上 : 髂腰肌 中/下:盆壁肌 肉
靶区定义-CTV
欧洲指南(比利时Roels教授)
盆腔侧壁淋巴区(LLN):(绿色线所示)
• 下界--闭孔A进入闭孔管;
上界--髂总动脉分叉
• 前界--输尿管;
后界--骶髂关节侧缘
• 外侧界--腰大肌(上部);
内侧界--直肠系膜筋膜
梨状肌(中部)
闭孔內肌和肛提肌(下部)
靶区定义-CTV
欧洲指南(比利时Roels教授) --局部高危复发风险
上:直肠上动脉前 缘扩7 mm
中/下:直肠系膜 筋膜,前方盆腔器

肾癌影像学表现ppt课件

肾癌影像学表现ppt课件
39
40
第一幅图为平扫CT,左肾上极有一软组织结节, 表现为低密度。动脉期增强后可见结节边缘明显不 规则强化,左肾下极可见两个囊性区,中间有房间 隔。此时无法判断是肾癌还是肾囊肿。矢状位可见 左肾上极病灶表现为多房性囊性结节,房间隔显著 增厚,下极存在多房性低密度区,房间隔的后部有 强化结节。此时可做成明显诊断。标本可见两个病 灶,在左肾上极病灶中心变性,周围有囊性区域。 左肾下极病灶为多房囊性改变,里面有点、片状红 色区域,表明肿瘤出血。
56
57
46
47
4. 肾癌中常见亚型的表现
(1)透明细胞癌 透明细胞癌中94.6%明显不均匀强化,70%为边缘
强化,60%落差>40Hu “快进快出”,70%有中心 坏死或纤维粘液样变性。 下图为透明细胞癌。CT示肿瘤边缘明显强化,又称 为环状强化,中心表现为低密度。静脉期肿瘤密度 明显降低。标本上可见肿瘤边缘呈结节状,中心肿 瘤变性。病理图片可见丰富肿瘤细胞,而红色区域 (变性区域)没有肿瘤细胞。
(1)肾癌静脉肾盂造影表现。 静脉肾盂造影敏感性较低,是前后重叠的图象,
会丢失一些病灶,另外也缺乏一些病灶的特征性显 示。下图为静脉肾盂造影的图像。第一幅图可见左 肾上极有一外突肿块,肾盏没有破坏;第二幅图可 见左肾上极肿瘤,左肾上极明显膨大,左肾盏被拉 长;第三幅图可见左肾肿块呈外突生长,中组肾盏 边缘模糊,表明肿瘤对肾盏有侵蚀和破坏改变;第 四幅图可见左肾下极外突肿块,侵犯肾盂,上部的 肾盂和肾盏扩张积水。
50
51
(3)乳头状癌
乳头状癌80%轻度或无强化,100% 落差 ≤30Hu,60%密度均匀或欠均匀,40%有延 迟强化。
下图为乳头状癌。核磁共振T1全纵表现为等 信号, T2全纵信号轻度增高,增强扫描后肿 瘤没有明显强化。边界比较清楚,瘤体密度 和信号很均匀。标本上可见肿瘤边界清楚, 实质无出血坏死,质地均匀。镜下可见癌细 胞呈乳头状生长,癌细胞之间存在微小血管, 表魔肿瘤血供不丰富,因此CT和核磁增强扫 描上它是呈轻度或无强化表现。

放疗靶区勾画课件淋巴瘤放疗原则和靶区勾画

放疗靶区勾画课件淋巴瘤放疗原则和靶区勾画

97
93
84.2
92.4
85.8
90.8
84 (EFS) 88 87
88 (10) 85 84
早期HL化疗后的受野淋巴结照射 (INRT)
加拿大: 结果
Campbell BA, et al. JCO, 26:5170-5174, 2008
HD照射野定义
扩大野(EF): 根治性放疗
全淋巴结照射(TNI) 次全淋巴结照射(STNI) 倒Y野: 锄形野+盆腔野 斗蓬野、锄形野、盆腔野
IF: 盆腔野
侵犯部位:双盆腔和腹股沟淋巴结 上界: L4下缘,
靶区:盆腔和双腹股沟
中线左右各旁开4 cm
外界: 股骨大转子垂直向下
下界: 股骨小转子下5 cm
内界: 闭孔中线,
耻骨联合上缘上2 cm
INRT和ISRT的基本原则
放疗是综合治疗的一部分 CT、PET/CT或MRI定位 根据化疗前CT或PET确定GTV侵犯区域 CTV根据化疗前GTV范围外放2-5 cm
受累野(IFRT): 化疗后放疗 受累淋巴结照射(INRT) 受累部位照射(ISRT)
HD扩大野照射
TNI
STNI
受累野定义基本原则
治疗一个区域,而非治疗具体的淋巴结。 主要受累野区域:单侧颈部、纵隔和肺门、腋窝(包括锁骨 上下淋巴结)、脾、腹主动脉旁和腹股沟淋巴结. 使用化疗前受侵部位和体积概念。 纵隔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应使用化疗后缩小的体积。 锁骨上淋巴结被认为是颈淋巴区域的一部分。 所有界线必须容易钩划,大部分为骨性标记。 确定射野时,需明确化疗前和化疗后淋巴结部位和大小。
早期HD的综合治疗
最少最有效化疗周期数
预后好早期:2周期和4周期ABVD方案相同 GHSG HD10

泌尿系统肿瘤(共69张PPT)

泌尿系统肿瘤(共69张PPT)
多发单纯性囊肿肾脏增大不明显,囊肿数目
少,该病与轻度成人多囊肾较难区别。
大片或斑片状低密度液化坏死区,静脉癌栓及肾 淋巴结肿大。
膀胱癌
中老年男性多见,
病理:移行细胞癌多见,乳头状癌。少数为鳞癌
和腺癌,浸润型生长。 好发部位:膀胱三角区和侧壁。少数可见钙 化。侵犯周围组织,淋巴结及远处脏器转移。
临床表现:
无痛性肉眼血尿,膀胱刺激症状,排尿困难。
CT检查前充盈膀胱
性病变及其周围组织阴影有无增强。如系实质性肿 瘤,衰减值都在+40H以上,注射造影剂后病变本
身及其周围组织的阴影都有增强。
③可显示肾蒂周围及腹膜后淋巴结是否肿大(转移)。 ④明确肾癌有无侵入邻近器官,肾静脉及下腔静脉内有无
癌栓以及肝脾有无转移。对肾癌的分期帮助很大。
肾脏肿瘤恶性者多见,肾细胞癌、肾盂癌和 肾母细胞瘤,良性肿瘤以肾血管平滑肌脂肪 瘤多见。
CT表现:
1 膀胱内分叶、结节状软组织密度肿块。 2 增强扫描:早期均一强化,
延迟扫描:腔内充盈缺损。 3 膀胱壁局限性增厚。 4 周围组织受侵。
5 淋巴结转移。
IVP:向腔内突起的结节状、菜花状充盈缺损;
膀胱癌( 充盈缺损
征)
男67岁
膀胱癌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与膀胱结石、血块鉴别诊断。
泌尿系统肿瘤
CT检查对诊断肾占位性病变的灵敏度很高,是一种无损 伤性检查,目前已成为诊断肾肿瘤的主要方法。
①能清晰地显示直径1cm以上的肾占位性病变的部位、
大小及形态,灵敏度超过肾盂造影、肾实质断层造
影、超声检查及动脉造影。
②对肾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也较准确,因CT能测定占 位性病变的密度,并可观察在静脉注射造影剂后占位

放疗流程全解析ppt课件

放疗流程全解析ppt课件
其次,放疗是一种局部治疗手段,因此,放疗的副作用主要发生 在治疗的部位,很少有全身反应出现。
➢ Q:放疗后会脱发吗?
A:放疗是局部治疗,只有在进行头部肿瘤放疗时,才会在 受到照射的头皮部位发生脱发,并且大部分患者头发还会 再生。在照射其他部位(如胸部、腹部等)时,不会发生 脱发。
另外,如果放疗联合化疗,那么非头部肿瘤放疗出现脱 发则是化疗药物引起的。

选择合适的放疗手段
➢ 3DCRT——IMRT——VMAT ➢ TOMO、Cyber Knife ➢ Leabharlann 马刀 ➢ 近距离放疗(粒子植入、后装)
七步读懂放疗流程
3/24/2024
1.临床检查及诊断
患者
➢ 带起所有病史资料,包括: • 自发现肿瘤开始时的门诊、住院 病历,包括手术记录、病理结果 、基因检测结果等; • 所有影像资料; • 曾行放疗的,需复印之前的详细 放疗记录。
➢ Q:放疗的主要副作用是什么?
A:放疗的副作用主要与肿瘤大小、肿瘤部位、给的放疗剂 量、照射次数有关。一般来讲,肿瘤越大、剂量越高、与 肿瘤邻近的危及器官越多,副反应就越大。
一般情况下,做放疗计划时都会严格控制危及器官受量 ,将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控制在很低水平(约5%),绝 大多数都是轻微不良反应,绝大多数患者均能很好耐受, 无明显不适。
有些早期肿瘤单用放疗治愈率很高,如早期食管癌、宫颈癌、声 带癌、霍奇金淋巴瘤、皮肤癌等。早期食管癌,前列腺癌,舌癌等5年 生存率都与手术相似,而且美容效果满意。
大多数患者发现是即为中晚期,这部分患者进行放疗可达到控制 肿瘤、减轻肿瘤负荷、延长生存、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放疗对大多数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可达到90%以上,效果确切。
➢ 注意:体表划线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保持清晰 ,若褪色,需找医生或技师描画。若划线消 失,需重新做定位。

脑转移放疗靶区勾画ppt课件

脑转移放疗靶区勾画ppt课件

造影剂钆注射后头颅MRI的T1加权图像: 小脑有两个有增强信号的转移病灶
[C11]-厄洛替尼作为示踪剂的PET图像和头颅MRI图像进行整合: • 小脑转移病灶有明显的[C11]-厄洛替尼浓聚 • 正常脑实质则无显示
Weber B, et al. J Thorac Oncol 2011; 6:1287-1289.
•♂ 55-years-old NS, stage IV EGFR+ (del ex 19) Lung
使用克唑替尼前
克唑替尼250mg每天两次治疗6周后
CTONG 0803:
厄洛替尼二线治疗无症状NSCLC脑转移的II期研究
伴有无症状脑转移的 NSCLC 一线含铂双药治疗2~6个周期后颅外病灶无
egfr突变患者先前应用tki而推迟脑部放疗srs或wbrt将降低生存疗效四特殊类型的脑转移脑转移瘤精准放疗靶区勾画图谱脑转移瘤精准放疗靶区勾画图谱20160815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肿瘤中心肿瘤中心靶区勾画专家组成员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肿瘤中心指导审核专家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肿瘤中心?肖建平医科院肿瘤医院放疗科靶区定义?脑转移瘤的靶区定义gtv
化疗
中位生存时间(月)
1-2 2-3 3-6 10-16 6-15 8-12
Wen PY,et al. Cancer:Principles & Practice of Oncology 2001: 2655-2670
关于WBRT的认识
WBRT是脑转移瘤的主要(标准)治疗模式,能较快缓解患者的神经症
213 1-3
1. SRS 2. SRS +WBRT
JCOG0504 ASCO 2016
271 1-4
1. Resection + SRS 2. Resection + WBRT

外阴癌放疗及靶区勾画

外阴癌放疗及靶区勾画

外阴癌放疗及靶区勾画
外阴癌简介
1.发病率低,占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的4~5%。

2.绝经后妇女多见。

3.病理类型主要是鳞癌,占81~97%。

4.发病与HPV感染、外阴的慢性营养障碍、性传播疾病、吸烟、酗酒、生殖道其他部位的癌前病变等有关。

5.转移以淋巴转移为主。

下图:勾画示范,无法切除的外阴癌,术前放疗。

图a:上盆腔:CTV2----紫红色线;盆骨----蓝黑色线;小肠---桔色线。

图b:中上盆腔:CTV2----紫红色线;盆骨----蓝黑色线;小肠---桔色线。

图c:中下盆腔:CTV2----紫红色线;盆骨----蓝黑色线;小肠---桔色线;直肠----红色线。

图d:下盆腔:CTV2----紫红色线;CTV1----蓝色线,GTV ----桔色线;直肠----红色线。

图e:外阴区域:GTV ----桔色线;CTV1----红色线。

外阴补偿膜---绿色线。

本文参考书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RTOG
8
髂外/髂内LNs
右髂内/外LNs 骶前淋巴结(S)
左髂内/外LNs
CRTOG
9
髂外LNs
右髂外LNs
左髂外LNs
髂外外侧组(L) 髂外中间组(Mi) 髂外内测组(M) (闭孔淋巴结组)
CRTOG
10
影像条件
• 扫描前充盈膀胱 • 腹部扫描参数,扫描层厚5mm • 扫描范围:上达膈顶下到坐骨结节水平
CRTOG
11


• 靶区定义 • 危及器官(OAR)的勾画 • 原发输尿管癌术后靶区勾画具体范围
CRTOG
12
靶区定义
上界
GTVtb(术后) GTVp GTVnd CTVtb(术后) CTV(未手术)
下界
前界
后内界
后外界
内界
参考术前CT/MRI显示病变范围勾画各界 根据CT显示病变或术后残留病变勾画各界 根据CT显示转移淋巴结或术后残留淋巴结 在GTVtb基础上三维方向外放1-2cm CT显示 肾的最 上一层 CT显示 肾上腺 的最下 层 CT显示膀 胱的最下 一层 CT显示术 后膀胱的 最下一层 腹主动脉(左) 脊柱 腔静脉(右) 侧缘 髂血管的前缘 膀胱前缘 腹主动脉(左) 脊柱 腔静脉(右) 侧缘 髂血管的前缘 膀胱前缘 腰大肌侧缘 髂骨内缘 腹主动脉内侧缘 髂血管内侧缘
CRTOG
21
PA LRH RH RA KC
PA:主动脉前LNs RA:主动脉后LNs RH:肾门LNs KC:左肾窝
PA RA RH LRH KC
CRTOG
22
PA LA RA
LA
KC
PA:主动脉前LNs RA:主动脉后LNs LA:主动脉旁LNs KC:左肾窝
PA LA RA LA KC
CRTOG
23
PA LA LPN RA
PA:主动脉前LNs RA:主动脉后LNs LA:主动脉旁LNs
PA RA LPN LA
CRTOG
24
PA LA LPN RA
PA:主动脉前LNs RA:主动脉后LNs LA:主动脉旁LNs
PA
LA LPN
RA
CRTOG
25
LPN
CIN
CIN:髂总LNs
LPN CIN
CTV(术后)
腰大肌侧缘 髂骨内缘
腹主动脉内侧缘, 髂血管内缘
PTV
CTV(未手术)+1-2cm边界,CTV(术后)+0.5cm边界
CRTOG
13
危及器官(OAR)的勾画
• • • • • • • 肠:临近靶区的十二指肠,空回肠,结肠 肾:健侧肾 直肠:从直乙交界处到肛缘范围内直肠肛管 膀胱:充盈膀胱 脊髓:腰3下缘以上脊髓 肝:右侧病变需勾画肝 股骨头:两侧股骨头
CRTOG
26
CIN
CIN
CIN:髂总LNs
CIN CIN
CRTOG
27
EIN CIN IIN
EIN:髂外LNs IIN:髂内LNs
EIN IIN
IIN
EIN
4
左肾盂/上段/中段输尿管
下段输尿管
CRTOG
肾盂输尿管癌预防淋巴结区
右肾盂/输尿管癌 右肾门LNs(RRH) 腔静脉前LNs(PC) 腔静脉旁LNs(LC) 腔静脉后LNs(RC) 主动脉腔静脉间LNs(AC) 右侧髂总LNs(CIN) 右侧髂外LNs(EIN) 右侧髂内LNs (IIN) 左肾盂/输尿管癌 左肾门LNs(LRH) 腹主动脉前LNs(PA) 腹主动脉旁LNs(LA) 腹主动脉后LNs(RA) 左侧髂总LNs(CIN) 左侧髂外LNs(EIN) 左侧髂内LNs (IIN)
CRTOG
5
左/右肾门LNs
右肾门LNs
左肾门LNs
CRTOG
6
腹主动脉及腔静脉周围LNs
腔静脉前LNs(PC) 腔静脉旁LNs(LC) 腔静脉后LNs(RC) 主动脉腔静脉间LNs(AC)
主动脉前LNs(PA) 主动脉旁LNs(LA) 主动脉后LNs(RA)
CRTOG
7
髂总LNs
髂总外侧组LNs(LC) 髂总中间组LNs(MI) 髂总内侧组LNs(M) 右髂总LNs 左髂总LNs
肾盂输尿管癌 精准放疗靶区勾画图谱
CRTOG
1
缩写定义
靶区缩写(术后/未手术): GTVtb:原发灶的瘤床区(术后) GTVp:原发灶(未手术)或残留病灶(术后) GTVnd:转移淋巴结(未手术)或术后残留淋巴结 CTVtb:瘤床区的亚临床范围(术后) CTV(未手术):原发灶及同侧全尿路(肾,输尿管 ,膀胱)及相应淋巴结引流区 • CTV(术后):同侧全尿路术后范围(肾窝,输尿管 路径,术后膀胱)及相应淋巴结引流区 • PTV:CTV+运动及摆位误差 • • • • • •
CRTOG
2
缩写定义
• 肾盂输尿管癌淋巴结引流区缩写:
• • • • • • • • • • • RH:肾门淋巴结区(右侧RRH,左侧LRH) PC:腔静脉前淋巴结区 LC:腔静脉旁淋巴结区 RC:腔静脉后淋巴结区 AC:主动脉腔静脉间淋巴结区 PA:腹主动脉前淋巴结区 LA: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区 RA:腹主动脉后淋巴结区 CIN:髂总淋巴结区 EIN:髂外淋巴结区 IIN:髂内淋巴结区
CRTOG
15
原发输尿管癌影像资料
逆行肾盂造影
病变
病变
CRTOG
16
原发输尿管癌影像资料 CT
病变
病变
CRTOG
17
病变
CRTOG
18
病变
病变
CRTOG
19
CRTOG
20
PA RA RH KC
PA:主动脉前LNs RA:主动脉后LNs RH:肾门LNs KC:左肾窝
PA RA RH KC
CRTOG
3
肾盂输尿管引流淋巴结区
部位 右肾盂/上/中段输尿管 淋巴结区 右肾门LNs (RRH) 腔静脉前LNs(PC) 腔静脉旁LNs(LC) 腔静脉后LNs(RC) 主动脉腔静脉间LNs(AC) 左肾门LNs(LRH) 腹主动脉前LNs(PA) 腹主动脉旁LNs(LA) 腹主动脉后LNs(RA) 同侧髂总LNs(CIN) 同侧髂外LNs(EIN) 同侧髂内LNs (IIN) 腹主动脉旁LNs(LA)(左侧) 腔静脉旁LNs(LC)(右侧) 骶前LNs (S)(可选)
CRTOG14源自病例:原发输尿管癌术后靶区勾画
• 手术分期:III期(pT3N0M0)左侧输尿管 中段癌,腹腔镜下左肾输尿管切除术,包 括左肾,左侧输尿管和部分膀胱,术后病 理:输尿管中段肿瘤大小2x2x0.5cm,高 级别浸润性尿路上皮癌伴鳞癌分化,侵透 输尿管全层,达周围脂肪组织,肾组织未 见受累,膀胱手术断端未见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