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第2课 三个好伙伴(教案)
湘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第2课 三个好伙伴(教案)

2三个好伙伴教学目标:1.认识三原色,了解三原色的重要作用。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对色彩敏锐的感受力和运用色彩大胆表现的能力。
3.让学生充分体验美术学习的乐趣。
4.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1.认识三原色,了解三原色的重要作用。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对色彩敏锐的感受力和运用色彩大胆表现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今天这节课,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三个好伙伴,你们想不想认识他们,并了解他们?生:想师:请同学们看,它们分别是红红、黄黄、蓝蓝。
【板书课题】二:讲授新课,感受颜色变化师:那接下来,老师给你们变一个魔术。
我这里有三瓶水,分别是红黄蓝三种颜色,现在我要将这杯红色的水,倒入黄色杯子里,你们看发生了什么变化,变成什么颜色啦?生:橙色【板书:红+黄=橙】师:再将蓝色的水,倒入黄色的杯子中,慢慢的变成了什么颜色?生:绿色【板书:黄+蓝=绿】师:最后我要把红色的水倒入蓝色中,当红色与蓝色相遇,他们又有什么变化呢?生:紫色【板书:红+蓝=紫】师小结:现在你们知道它们为什么是三个好伙伴了吧!他们三个在一起啊,不但可以变出橙色、绿色、紫色,还可以变化出其他各种各样的颜色。
在这个色彩的王国里,由于红黄蓝这三种颜色是其他颜色调不出来的,所以我们把这三个好伙伴叫做三原色。
三、欣赏色彩,感受、体验作品的美师:我们的生活中,大自然中都离不开这三种颜色,下面请同学们回忆回忆,我们身边有哪些物品是和这三种颜色一样的?生:教室前面的国旗是红色的,上面的五角星是黄色的,柠檬是黄色的,天空是蓝色的。
师:同学们都真棒,都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
这些是老师找到的物品,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出示图片】红色的:玫瑰花、草莓、辣椒黄色的:向日葵、芒果蓝色的:天空、海洋、牵牛花师:接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师是怎么运用这三种颜色进行绘画的?(欣赏大师作品《夏天》,把名画进行变色处理,让学生感受红黄蓝三色各给人带来什么感觉)生:红色就像太阳,给人暖暖的感觉。
湘教版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三个小伙伴2篇

湘教版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三个小伙伴湘教版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三个小伙伴精选2篇(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湘教版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材中的《三个小伙伴》一课的内容,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准备:1. 《三个小伙伴》教材2. 彩色笔、铅笔、调色盘、水彩颜料3. 白纸、彩纸、剪刀、胶水4. 学生的画夹、作品展板教学内容和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组图片,其中包括孩子和动物一起玩耍的场景,引导学生感受画面中的色彩、形状、神态等元素,并提问:你们喜欢和小动物一起玩吗?为什么?步骤二:学习(15分钟)1. 学生跟随教师打开教材第几页,观察插图。
2. 教师读懂孩子们与小动物玩耍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的主要内容,并与学生讨论其中的细节。
3.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插图的色彩运用和表现方式,让学生表达对画面的感受。
步骤三:实践(20分钟)1. 学生将教师提供的白纸对折,用铅笔轻轻画出两个小朋友与小动物一起玩耍的场景,再用彩色笔填充颜色。
2. 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故事情节,在白纸上用彩色笔和颜料自由创作一幅《三个小伙伴》的图画。
3. 学生可以使用剪刀和彩纸制作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并在画上粘贴。
步骤四: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收集整理,放入画夹。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学生可以互相欣赏和评价彼此的作品。
3. 教师评价学生的绘画作品,给予肯定和指导意见。
步骤五: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重点,鼓励学生继续发展他们的艺术创作能力,并提醒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感受,将美融入生活中。
教学延伸:可以鼓励学生使用其他材料进行创作,如油画棒、粘土等,让学生发挥创造力,展示个人的艺术风格和想象力。
也可以组织学生举办一次小小画展,展示和分享他们的作品。
湘教版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三个小伙伴精选2篇(二)教案名称:五彩树教学目标:1.通过制作五彩树,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2.了解颜色的基本概念和运用;3.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年级上美术教案-三个小伙伴-湘美版

《三个小伙伴》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三个小伙伴》是湘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本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三个小伙伴的外貌特征,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三个小伙伴的形象。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观察并描绘出三个小伙伴的外貌特征,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他们的形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绘画等环节,培养学生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伙伴的美好情感,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并描绘出三个小伙伴的外貌特征。
2. 如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三个小伙伴的形象。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教材、黑板、粉笔等。
2. 学具:绘画纸、彩笔、油画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与学生互动,引导他们说出自己的小伙伴,激发他们对本课的兴趣。
2. 新课讲解:展示三个小伙伴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他们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特点。
3. 示范讲解:教师示范如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三个小伙伴的形象,并讲解绘画技巧。
4. 学生练习:学生根据观察和想象,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三个小伙伴的形象。
5. 展示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师生共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1. 课题:《三个小伙伴》2. 教学目标:观察描绘三个小伙伴的形象,培养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3. 教学难点:观察描绘外貌特征,激发想象力。
4.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讲解、示范讲解、学生练习、展示评价。
七、作业设计1. 课堂作业:学生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三个小伙伴的形象。
2. 家庭作业:学生回家后,观察自己的小伙伴,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他们的形象。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绘画等环节,达到了教学目标。
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作品表现出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个别指导还不够,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二课 三个好伙伴 ︳湘美版 (10)

《三个好伙伴》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程分为两个课时进行,该课将三原色、三间色的色彩知识巧妙地贯穿在学生的游戏活动中,将红、黄、蓝设计为三个可爱的好伙伴,是新课程中以学生为主题、趣味性、人文性的充分体现。
第一课时的设计意图,是以“实验”、“配色”等手段,引领学生认识到只要动手、动脑,就会变化出丰富多彩的颜色,从而激活了学生的创造意识,为第二课时创作作业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在对色彩的感知、实验中,培养学生的敏锐感受能力。
2.学习三原色、三间色的基本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大胆实验,发挥想象力和创造精神。
3.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中自觉培养热爱美术、热爱生活的感情,自觉认识“伙伴”的重要性,发扬团结合作的精神。
三、学情分析:在小学低年段教学中学生想象力丰富,对色彩较敏感,美术学习处于整体上升期。
三原色是所有色彩知识的基础,应该让全体学生掌握熟练。
依据学生实际情况,将课程确定为两个课时进行,第一课时让学生认识三原色,细心感受配色过程,看到色彩变化效果,之后再进行配色创作,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自信心;第二课时感受色彩情感,欣赏名家作品,在进行充分的创作体验,这样学生更得心应手。
四、教学重点:1.感知三原色的魅力。
2.通过探索、互动、合作等方式达到对色彩运用、创新能力的提高。
五、教学难点:1.学生探究学习过程中的组合方式。
2.在色彩变化的感知、认识基础上进行再创作。
六、教学课时:2课时七、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课件。
2.颜料、纸、笔等示范用具。
八、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程导入1.出示课题,说说“什么是好伙伴?”团结协作、互帮互助2.从一个故事开始:讲述《三个好伙伴》的故事。
3.故事结束了,经过三只小象的齐心协力,森林变得非常的美丽,你都看到了哪些颜色?这些颜色他们都是由谁喷出的?分别是什么颜色?我们来听听他们的自我介绍师:通过他们各自的介绍,我们知道红色小象的学名叫大红,她给人热情奔放的感觉;黄色小象的学名叫柠檬黄,她给人温暖明亮感觉;蓝色小象的学名叫湖蓝,他给人宁静凉爽的感觉。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 第二课 三个好伙伴 ︳湘美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 第二课三个好伙伴︳湘美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线”、“色”、“形”的基本概念,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2.学会色彩的搭配与运用,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表现力;3.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学习“线”、“色”、“形”的基本概念;2.学会色彩的搭配与运用。
(二)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2.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内容(一)教学过程1. 学生自由绘画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与三个好伙伴相关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并发挥想象力,然后让学生自由绘画,采用多种不同颜色、形状和线条进行涂鸦创作,了解和感受线、色、形所带来的艺术美感,让学生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2. 团队合作在画完个人的涂鸦后,让学生将画纸集中在一起,组成三个好伙伴的大型合成画,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在组装过程中,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小组,根据自己的绘画进行自由搭配,互相合作配合,修整调换,让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3. 小结和分享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小结,分享学生们的作品,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画作,让学生们互相欣赏、交流、学习和提高。
并请学生们在展示自己涂鸦的同时,简单介绍自己涂鸦的灵感来自哪里,灵感来源等,以此提高学生们的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方式1.观察法;2.播放视频和影片法;3.创造性设计法;4.分享互动法。
(三)教学素材1.无纺布画布;2.彩色笔、蜡笔、水彩等画具;3.视频教程;4.我的好朋友上传的图片和作品。
四、教学评价1.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爱好;2.增加学生自信心和表达能力;3.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4.了解学生对本堂课程的反馈和建议,及时修正不足。
五、教学扩展1.学生创作自己的三个好伙伴形象;2.鼓励学生为三个好伙伴编故事或写诗歌;3.开展大规模团队涂鸦,扩大涂鸦的范围和规模;4.学生可以借助各类文化媒介,寻找更多的艺术表达方式,并且可以进行更具挑战性的涂鸦绘画。
湘美版美术二年级上册《2. 三个好伙伴》教学设计1

湘美版美术二年级上册《2. 三个好伙伴》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2. 三个好伙伴》是湘美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方式,掌握人物画的基本技巧,学会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表现人物的形象和特点。
教材中提供了三个好伙伴的图片,以及一些关于人物画的基本知识,如人物的头部、身体、四肢等。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他们能够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画出自己想表达的事物。
但是,他们在表现人物形象和特点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掌握人物画的基本技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人物画的基本技巧,学会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表现人物的形象和特点。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践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和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相互欣赏的良好习惯,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人物画的基本技巧,学会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表现人物的形象和特点。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能够准确地表现人物的形象和特点,以及如何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人物图片,引导学生发现人物画的基本技巧。
2.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人物画的基本技巧。
3.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人物画的基本技巧,提高他们的绘画能力。
4.合作法:让学生分组合作,相互学习,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课件、画纸、画笔等教学用品。
2.学生准备自己的绘画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谈论自己最好的朋友,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教材中的人物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人物的特点,引导学生发现人物画的基本技巧。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人物画的技巧,边示范边讲解,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人物画的基本技巧。
4.巩固(10分钟)学生按照教师示范的技巧,自己动手画出一个好伙伴的形象,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湘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2《三个好伙伴》教案

2《三个好伙伴》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三原色,了解三原色的重要作用。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对色彩的感受力。
3.让学生体验学习美术的乐趣,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初步了解三原色的特征和作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总结,形成认知。
教学难点:总结三原色中一些简单的色彩变化规律,掌握吹色彩水画的基本方法。
教学准备:师――颜料吹画用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具生――颜料吹画用具、参考资料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情境导入1、师生问好,检查学具准备情况。
2、展示各个层面图片。
师:可以说有光亮就有色彩,从浩瀚宇宙到我们地球,从自然景物到日常生活的吃、穿、住、行,包括绘画艺术等等各个方面,可以说色彩无处不在。
二、揭示课题1、师:我们看到这个色彩缤纷的世界,大都是由光和红、黄、蓝这三种颜色之间相互调配合成呈现出来的,这红黄蓝三种颜色也是颜料中最基本的颜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有关知识。
2、学生朗诵儿歌,教师板书课题――三个好伙伴·活动一三、教学新课探究方法1、认识色彩⑴、术语解释:三原色又称为基色,是其他颜色不能调配出来的,颜料的三原色是红(品红)、黄(柠檬黄)、蓝(湖蓝),用它们可以互相调配出绝大多数色彩。
⑵、展示红黄蓝各主题图片。
分别看看红、黄、蓝三种颜色,想一想它给你什么感觉?――红的感觉热情、温暖;黄的感觉明快、响亮;蓝的感觉优美、凉爽…2、学习吹色彩水画⑴、学生赏析课本范作,探究吹画方法。
⑵、教师示范吹“彩色树”技法:A 、先在纸的下端滴上红蓝黄任意一色,用力向上吹出主干, 然后从各个方向吹出树的枝条。
B 、再在纸的下端这棵树的旁边分别滴上另两种色,用同样的方法吹出树枝树干。
四、学生吹画教师指导1、学生自主吹出美丽的“彩色树”。
边吹画边观察三原色间的混合变化,注意保持教室有序卫生。
2、教师巡视,随机施教。
指导要点:⑴、吹画时要注意吹的力度和角度,注意吹气的角度尽量和纸面平行。
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2. 三个好伙伴》湘美版

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2. 三个好伙伴》湘美版一. 教材分析《2. 三个好伙伴》是湘美版二年级美术上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讲述了三个好朋友——小熊、小猪和小兔,它们在美术课上的种种趣事。
通过这个故事,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周围的朋友,发现朋友的优点,懂得友谊的可贵。
教材中还附有精美的插图,方便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和进行绘画实践。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对色彩、形状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会对 friendship 的概念理解较浅,需要在教学中引导他们深入体会。
此外,学生对故事类课程较感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欣赏友谊的重要性,学会关爱和尊重他人。
2.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色彩表现故事场景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审美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通过故事体会友谊的重要性,学会关爱他人。
2.难点:如何运用线条、色彩表现故事场景,以及对友谊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故事导入法: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实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故事中的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友谊的重要性。
3.绘画实践法:让学生运用线条、色彩表现故事场景,提高绘画能力。
4.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友谊的理解,培养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
2.绘画材料(如画纸、画笔、水彩等)。
3.与友谊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讲述故事《2. 三个好伙伴》,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小熊、小猪和小兔的友谊。
提问:你们认为什么是好朋友?好朋友之间应该具备哪些特质?2.呈现(10分钟)展示与友谊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友谊的概念。
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友谊的看法,并分享与好朋友之间的趣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绘画实践,运用线条、色彩表现故事场景。
可以选取故事中的一个情节,如小熊帮助小猪修房子,小兔陪伴小熊过生日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三个好伙伴
教学目标:
1.认识三原色,了解三原色的重要作用。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对色彩敏锐的感受力和运用色彩大胆表现的能力。
3.让学生充分体验美术学习的乐趣。
4.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认识三原色,了解三原色的重要作用。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对色彩敏锐的感受力和运用色彩大胆表现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今天这节课,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三个好伙伴,你们想不想认识他们,并了解他们?
生:想
师:请同学们看,它们分别是红红、黄黄、蓝蓝。
【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感受颜色变化
师:那接下来,老师给你们变一个魔术。
我这里有三瓶水,分别是红黄蓝三种颜色,现在我要将这杯红色的水,倒入黄色杯子里,你们看发生了什么变化,变成什么颜色啦?
生:橙色【板书:红+黄=橙】
师:再将蓝色的水,倒入黄色的杯子中,慢慢的变成了什么颜色?
生:绿色【板书:黄+蓝=绿】
师:最后我要把红色的水倒入蓝色中,当红色与蓝色相遇,他们又有什么变化呢?生:紫色【板书:红+蓝=紫】
师小结:现在你们知道它们为什么是三个好伙伴了吧!他们三个在一起啊,不但可以变出橙色、绿色、紫色,还可以变化出其他各种各样的颜色。
在这个色彩的王国里,由于红黄蓝这三种颜色是其他颜色调不出来的,所以我们把这三个好伙伴叫做三原色。
三、欣赏色彩,感受、体验作品的美
师:我们的生活中,大自然中都离不开这三种颜色,下面请同学们回忆回忆,我们身边有哪些物品是和这三种颜色一样的?
生:教室前面的国旗是红色的,上面的五角星是黄色的,柠檬是黄色的,天空是蓝色的。
师:同学们都真棒,都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
这些是老师找到的物品,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出示图片】
红色的:玫瑰花、草莓、辣椒
黄色的:向日葵、芒果
蓝色的:天空、海洋、牵牛花
师:接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师是怎么运用这三种颜色进行绘画的?(欣赏大师作品《夏天》,把名画进行变色处理,让学生感受红黄蓝三色各给人带来什么感觉)生:红色就像太阳,给人暖暖的感觉。
黄色就像黑暗里的星星,非常明亮。
蓝色就像大海给人十分凉爽的感觉。
四、学生作业
展开想象,运用红黄蓝三种颜色,画一张想象画。
学生作画,教师指导。
五、作业展评,互相进步
采用自评、互评的形式,巩固认识并提高审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