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防治五到位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项制”

以“五到位”建设为重点,推进乡级群测群防工作落实。 一是对辖区内居民建房的地质灾害简易评估到位; 二是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巡查到位; 三是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到位; 四是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到位; 五是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群测群防监测员落实到位。
一 群测群防相关概念和工作要点
★“十项制度”:2013年
云南省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宣传培训 主讲:袁忠玉
做好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 严格落实群测群防工作责任制
• 为了巩固多年来开展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取得的工作 成果,2013年1月28日,省政府下发了《进一步 加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的通知》(云政发 〔2013〕20号),对进一步做好地质灾害群测群 防工作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
一 群测群防相关概念和工作要点
群测群防网络体系
以县(市、区)为基本行政单元,以辖区内列入监测预警 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为监测点,按照县(市、区)、乡(镇、街 道办事处)、村(居)委会、组民小组(自然村)四个层次分 级落实责任,对每一个监测点逐一建立健全“十项制度”,形 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部门协作、上下联动的防灾减灾运行 体系。
• (7)组织实施县级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做好紧急 情况下的临灾避险工作。
一 群测群防相关概念和工作要点
3 群测群防体系应具备的要素
构建一个能良好运行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必须具备六个要素:
• (4)确定群众监测员,开展监测员业务指导、技能培 训和监督考核等工作。
一 群测群防相关概念和工作要点
2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的主要任务
• (5)通过实时监测和动态宏观巡查,掌握地质灾害隐 患点(区)的变形情况,在出现灾害前兆时,进行临灾 预报和预警。
• (6)建立辖区内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档案、隐患点监 测原始资料档案及隐患区宏观巡查档案,并及时更新。
地质灾害防治实施制度

范文:________ 地质灾害防治实施制度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第1 页共6 页地质灾害防治实施制度一、全县主要地质灾害分布情况全县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崩塌、滑坡等突变型和地面沉降、水土流失等缓变型灾害。
经过多年的地质灾害综合治理,截止年6月底,全县共查明仍有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危险点39处,灾害类型均为崩塌、滑坡。
其隐患点、危险点主要分布在的山、、及其它废弃塘口,的北坡,乡的山、,镇山以及乡、乡的水库开采关闭塘口。
其中的山、、以及北坡共4处为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
二、地质灾害威胁对象及范围我县地质灾害虽然大多数类型属小型,但部分地段靠近居民区和在景区范围内,对附近居民和游客造成安全威胁。
北坡地质灾害隐患点紧靠公路,在一定程度上对该段交通安全构成影响。
三、年地质灾害防治任务滑坡、崩塌和地面塌陷是突发性强的地质灾害灾种,一旦发生,极易造成人员伤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重点防治地区一是的山北坡、东坡,北坡,北坡、北坡共4处为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地灾类型以滑坡、崩塌为主,直接受威胁人数为290人,潜在经济损失800万元,是我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点。
尤其是北坡地灾隐患点险情还特别严重,旅游经济区管委会要会同人民政府对景区内地质灾害隐患点定期进行监测,落实防灾责任人,切实抓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北坡地质灾害隐患点,县交通运输局要配合人民政府做好安全第 2 页共 6 页防护设施建设定期进行监测工作。
山周边地区废弃或在采的采石塘口,南坡,山南侧,山西北侧等地区地质灾害以滑坡、崩塌为主,涉及乡镇人民政府要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排查和巡查工作,建立档案,公布于众,加强宣传,落实地质灾害隐患点、危险点的群测群防责任制,将监测、预防措施落实到具体单位和责任人。
国土资源部防范地质灾害工作情况

国土资源部防范地质灾害工作情况、主要成效和存在问题一、今年灾情及我部防范工作情况今年,我国气候极端异常,部分地区前旱后雨,瞬时暴雨,持续强降雨,导致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频发群发。
1至6月,全国发生19522起,造成464人死亡和失踪,直接经济损失18.61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932.3%、177.8%和190%。
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范工作,今年上半年作出60多次重要批示,为我们工作指明了方向。
我部坚决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批示精神,年初开始早研判、早部署、早检查、早落实,采取多种手段严防严控。
一是精心部署,先后8次召开全国和重要地区的汛期防范工作会议,多次发文和联合相关部门发文,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
二是检查督促,近百次派出由部领导和司局领导带队、相关部门参加的工作组检查指导。
三是强化应急,派出88名专家长期驻守18个重点省(区、市),指导排查、监测预警和群测群防等。
多次启动应急响应,在玉树地震和关岭滑坡等灾害发生后,第一时间组织开展隐患排查,协助和指导防范次生灾害。
四是重点防范,把地震灾区和三峡库区作为重中之重,派出150名专家协助四川、青海、重庆、湖北四省(市)开展排查和巡查,并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人口密集地区、交通干道和重要工程周边灾害点再排查。
五是联控联防,加强与气象、水利、铁路、交通运输、教育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发挥部门优势,落实防灾责任,提升防控能力。
通过以上工作,今年上半年地质灾害防范取得了显著成效。
转移受威胁群众20多万,成功避让477起,避免人员伤亡14839人。
仅6月一个月,全国共成功预报320起,避免人员伤亡11014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1.38亿元,为历年来单月最多。
与2009年1至6月相比,今年同期地质灾害发生数量增长了近10倍,而造成的人员死亡失踪人数同比大幅减少。
重点地区防范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成功预报和避免多起重大地质灾害。
三峡库区已连续7年未因地质灾害导致人员伤亡。
兴仁县2010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兴仁县国土资源局2010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汇报材料尊敬的朱厅长及检查组各位领导:2010年,我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在省、州、县的正确领导和组织下,本着“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思路,大力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过全县上下的通力协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基本情况兴仁县位于黔西南州中部,国土面积1785平方公里,辖14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162个村(居、社区),总人口49万。
兴仁县属高原峡谷区,山高坡陡,地形起伏较大,沟壑切割深,地质构造复杂,降雨集中,灾害性天气多。
地质灾害隐患点多面广,形成原因主要与地质条件、强降雨和人为工程活动有关。
目前共有地质灾害隐患170余处(在年初157处的基础上新增了13处),类型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塌陷等,全县18个乡镇、街道办均有分布。
威胁20707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潜在经济损失1.9亿元。
地质灾害隐患点呈逐年上升趋势。
今年,我县发生山体崩塌一起,未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基本做法(一)加强领导,超前谋划1、加强领导。
县委、县政府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十分重视,一是根据人事变动情况,及时调整充实了地质灾害防治领导指挥机构(应急指挥系统);二是各乡镇、街道办成立了相应的组织体系。
明确了乡(镇)政府、街道办一把手负总责,主管领导亲自抓,主管部门具体抓,有关部门协调联动,变部门行为为政府行为,变部门防灾为社会防灾,逐步形成政府主导、有关部门分工协作、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局面。
2、发布两案。
针对我县实际情况,我们提早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巡查、及时发现险情并迅速处置,取得了防灾的主动权。
在此基础上,早在4月1日兴仁县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兴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兴仁县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仁府办发〔2010〕46号),明确了地质灾害防治总体要求及保障措施,特别突出了对全县当时157处隐患点的防范及避让措施。
制定了《兴仁县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3、加强信息工作。
与气象局共同发布地方气象信息,确保汛期安全。
莱芜市方下国土所地质灾害防治做到“五到位”

第 2 卷第 8 6 期
水
文 地 质
21 年 8 0O 月
4 结 论
( ) 内馆 陶组 热 储 砂 层 厚度 大 、 粒 粗 , 隙 1区 颗 孔
参 考 文献 :
[ ] 张新 文 , 彩 萍 , 1 胡 胡松 涛 , . 营 市 中 心 城 区地 热 田地 热 回 灌 等 东
度 与渗透 率较 大 , 利 于地 热水 运动 和储 存 , 有 具备 良
f m a n f G u nt o g o he m a e e v o de he r c r e c dii n i s u s d,t e u t r or — or c e o a a e t r lr s r i r un rt e ha g on to s dic s e he r s ls a e c n
( be o—e i e i pl a i n I tt e,Sh nd ng De hou 2 3 5,Chi ) Lu iGe ng ne rng Ex or to ns iut a o z 5 01 na Absr c : an a e t r l e e v o n Do y ng ct s Ne ge e r ge nt l s di e t r o h r l ta t Gu t o g o he ma r s r i r i ng i iy i o n fa me a e m n a y ge t e ma
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决定的实施意见

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决定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西安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6.08•【字号】市政发[2012]61号•【施行日期】2012.06.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矿产资源正文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决定的实施意见(市政发〔2012〕61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2011〕20号,以下简称《决定》)精神,切实做好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现提出以下贯彻落实意见。
一、高度重视,统筹推进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一)充分认识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一项长期性和艰巨性的工作。
西安市的地质构造兼跨秦岭地槽褶皱带和华北地台两大单元,地质构造复杂,容易发生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加之近两年汛期持续强降雨和不合理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致使境内地质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地质灾害隐患点不断增加。
截至2011年底,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增加至566处,威胁5898户24472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认真贯彻落实《决定》,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对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各个环节。
“十二五”期间,全面完成我市地质灾害详细调查任务,基本查清地质灾害隐患,初步建立起与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相适应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使灾情、险情得到及时监控和有效处置。
到2020年,全面建成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治体系和应急体系,基本消除大中型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威胁,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明显减少。
辽宁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开展全省乡(镇)国土资源所地质灾害防治“五到位”宣传培训活动的通知

辽宁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开展全省乡(镇)国土资源所地质灾害防治“五到位”宣传培训活动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辽宁省国土资源厅•【公布日期】2010.04.12•【字号】辽国土资办发[2010]22号•【施行日期】2010.04.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辽宁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开展全省乡(镇)国土资源所地质灾害防治“五到位”宣传培训活动的通知(辽国土资办发[2010]22号)各市国土资源(规划和国土资源、国土资源和房屋)局:根据国土资源部2010年工作部署,将于2010年4月-9月开展全国乡(镇)国土资源所地质灾害防治“五到位”(评估、巡查、预案、宣传和人员五个到位)宣传培训活动。
我省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全国乡(镇)国土资源所地质灾害防治“五到位”宣传培训活动的通知》(国土资电发[2010]19号)要求,制定了辽宁省乡(镇)国土资源所地质灾害防治“五到位”宣传培训活动实施方案(见附件1),成立了省级乡(镇)国土资源所地质灾害防治“五到位”宣传培训活动办公室(成员名单见附件2)。
请各市按照实施方案要求,高度重视本次宣传培训活动,按照要求编制和落实本地区宣传培训活动实施方案,将本次宣传培训活动圆满完成。
请各市将各自的宣传培训活动实施方案和联系人及联系方式,于4月20日前报省宣传培训活动办公室。
联系人:张利************小号66966寇英杰************附件:1、辽宁省乡(镇)国土资源所地质灾害防治“五到位”宣传培训活动实施方案2、辽宁省乡(镇)国土资源所地质灾害防治“五到位”宣传培训活动办公室成员名单二〇一〇年四月十二日附件1:辽宁省(乡)镇国土资源所地质灾害防治“五到位”宣传培训活动实施方案一、宣传培训主题本次宣传培训主题为“辽宁省乡(镇)国土资源所地质灾害防治‘五到位’宣传培训活动”,“五到位”是指评估、巡查、预案、宣传和人员五个到位。
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土资源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2.04.19•【文号】国土资发[2012]73号•【施行日期】2012.04.1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矿产资源正文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7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副省级城市人民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二五”规划》已经国务院批准,现印发给你们。
请认真做好组织实施,确保实现各项目标和任务。
附件: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二五”规划国土资源部2012年4月19日附件: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二五”规划目录前言一、地质灾害防治现状与需求(一)地质灾害现状(二)“十一五”期间地质灾害防治状况(三)“十二五”期间地质灾害防治面临的挑战或形势二、指导思想与规划目标(一)指导思想(二)规划原则(三)规划目标(四)工作任务三、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重点防治区(一)地质灾害易发区(二)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四、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一)调查评价工程(二)监测预警体系建设(三)搬迁避让与治理工程(四)应急体系建设(五)科学技术研究支撑五、资金筹措和实施安排(一)资金筹措(二)实施安排六、环境影响与效益评估(一)环境影响分析(二)生态恢复措施(三)实施效益评估七、保障措施(一)继续完善分级领导目标责任制,推进社会化减灾体系建设(二)建立和完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体系(三)健全完善法规规范(四)加快做实前期工作(五)制定相关政策,建立防治经费投入良性机制(六)依靠科技进步,全面提高地质灾害防治能力(七)加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八)实施严格的奖惩制度前言为积极主动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2011)精神,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各个环节,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011)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2003)等,制定本规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质灾害防治“五到位”
“五到位”工作:一是对辖区内居民建房,地质灾害隐患简要评估到位;二是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群测群防员联系到位;三是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组织巡查到位;四是对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材料发送到位;五是发生地质灾害灾情险情预案和人员到位。
一、居民建房地质灾害隐患简要评估制度到位
各乡镇国土资源所要积极宣传开展“居民建房地质灾害隐患简要评估”的必要性,充分调动激发居民的防灾、防患意识。
对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地质灾害隐患点附近的居民建房点,乡镇国土资源所要在其办理宅基地申请手续时,提出“聘请有关资质单位或专家对其地质灾害隐患开展简要评估”的建议,对评估结果危险性大、适宜性差的地区要劝阻房主另行择址建房。
二、地质灾害隐患点群测群防员联系到位
为进一步完善群策群防网络、确保地质灾害隐患点群测群防员联系到位,各市要落实好以下三项措施:一是乡镇国土资源所要建立地质灾害隐患点档案,并根据各级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已开展的重点县(市、区)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进行进一步完善,有条件的要建立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点数据库。
地质灾害隐患点档案或数据库要及时更新、逐级上报,确保各级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对本辖区范围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数目、各隐患点具体位置和隐患程度等做到心中有数。
二是乡镇国土资源所要进一步复查、完善地质灾害隐患点群测群防措施。
在建立和完善地质灾害隐患点档案基础上,各乡镇要对各隐患点群测群防情况进行拉网式排查,确保各隐患点“防灾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两卡发放到位、防治责任人到位、防治预案到位、汛期值班到位等“四到位”。
三是各乡镇国土资源所要将地质灾害隐患点群测群防责任人、联络员联系方式编制成“地质灾害防治通讯录”,发放给各地质灾害隐患点群测群防责任人、联络员,并上报各级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和应急分队。
通讯录要及时更新、及时调整,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及时联系到位。
三、地质灾害隐患点巡查到位
各乡镇国土资源所要建立汛期巡查制度。
每逢汛前、汛中要组织人员对地质灾害隐患点档案登录的各隐患点进行逐一排查,落实各隐患点两卡发放、防治预案、值班
等到位情况。
并对巡查情况建立巡查日志,巡查日志要有群测群防员和责任人的签字,对巡查日志要建立档案并做到妥善保管。
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重大问题及时上报县级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应急分队。
四、对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材料发送到位
各乡镇国土资源所对各级各类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材料要做到发放到位、宣传到位,同时主动做好地质灾害易发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地质灾害防治的宣传教育工作。
要充分利用宣传画、墙壁板报、宣传页、两卡等形式,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危险性、避险方法、联系方式、防治措施等宣传到位、讲解到位,确保当地居民知道何处危险、何时避险、怎么避险。
五、发生地质灾害灾情险情预案和人员到位
各乡镇国土资源所要对依据有关文件,对每个地质灾害隐患点都要编制防治预案,制定隐患发生时的具体巡查、避险、救险措施,并将措施落实到人,确保预案到位、人员到位。
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公布于众、发放到相关责任人手中,并集中相关人员开展预案学习、培训,重点隐患点应急开展预案演习,确保每个相关人员都熟悉掌握险情发生时自己的位置、责任和应采取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