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检测标准模板
原材料质量检验标准

原材料质量检验标准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定原材料质量检验的标准,以确保产品制造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符合质量要求,并能满足最终产品的质量标准。
2. 检验项目2.1 外观检验原材料应具备以下外观要求:- 无明显的色差- 无明显的斑点或瑕疵- 表面平整,无凹凸不平2.2 尺寸检验原材料的尺寸应符合以下要求:- 长度:±2mm- 宽度:±1mm- 厚度:±0.5mm2.3 化学成分检验根据产品的要求,检测原材料的化学成分是否满足以下标准:- 元素A含量:≥X%- 元素B含量:≤Y%- 其他元素和杂质限制2.4 物理性能检验原材料的物理性能应满足以下要求:- 抗拉强度:≥Z MPa- 弹性模量:≥W GPa- 其他物理性能要求3. 检验方法针对每个检验项目,应采用适当的检验方法,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具体的检验方法和仪器设备应在检验计划中详细说明。
4. 检验记录所有原材料质量检验的结果应进行记录,并与相关检验标准进行比对。
记录应包括以下信息:- 检验日期- 检验员- 检验项目及结果5. 报告与评定根据检验记录和标准要求,对原材料的质量进行评定,并编制检验报告。
评定结果应及时通知供应商,并采取相应措施处理不合格原材料。
6. 参考标准以下标准可作为参考:- 国家标准XXX- 行业标准YYY7. 修订记录本文档如有修订,应记录修订内容、日期和修订原因。
以上为原材料质量检验标准的内容概要,具体细节需要在实际操作中根据产品和材料的特点进行具体细化。
原材料检验基准及原材料检验报告登记表

原材料检验基准及原材料检验报告登记表
一、引言
原材料检验是制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原材料的检验可以确保生产的产
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质量要求。
本文档旨在规范原材料检验的基准及原材料检验报告的登记表,以便监控过程中的质量变化,保证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二、原材料检验基准
1.原材料的外观检验:
–检查原材料的色泽、形状、异物等情况,确保无明显损坏或污染。
2.原材料的化学成分检验:
–根据产品要求检测原材料的化学成分,确保符合生产要求。
3.原材料的物理性能检验:
–测试原材料的硬度、密度、粘度等物理性能,确保符合产品制造要求。
4.原材料的微生物检验:
–对易受微生物污染的原材料进行微生物检验,确保产品安全卫生。
三、原材料检验报告登记表
项目名称检验内容检验结果备注
外观色泽、形状、异物合格 / 不合格
化学成分元素含量符合 / 不符合标准
物理性能硬度、密度、粘度符合 / 不符合要求
微生物总菌数、霉菌、大肠菌群合格 / 不合格
注:检验结果如有不合格项,应记录具体的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处理。
四、结论
通过严格的原材料检验,可以提前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原材料检验基准及原材料检验报告登记表的建立将有助于规范检验流程,为产品质量管控提供有效支持。
希望本文档对您的生产工作有所帮助。
以上为原材料检验基准及原材料检验报告登记表的文档,请遵循相关程序执行。
原材料检测标准

XXXX防水材料有限公司原材料检测标准编制:审核:批准:日期:目录索引1.沥青2.软化油3.粉料4.胎基5.面膜6.隔离膜7.改性剂,树脂8.包装物(纸心、包装袋、桶)沥青1 采样1.1 液体沥青常规检验样品取样量≥ 1L。
1.1.1 从槽车、罐车中取样当车上设有取样阀或顶盖时,则可从取样阀或顶盖处取样。
从取样阀取样至少应先放掉4L沥青后取样;从顶盖处取样时,由中部取样;从出料阀取样时,应在出料约二分之一时取样。
1.1.2 从桶中取样按表1-1规定随机取样的要求取出样品后充分混合,从充分混合后的样品中取1L液体沥青样品。
桶数 1 2~5 6~15 16~40 41~98选取件数 1 3 5 7 91.2 碎块状固体沥青取样量应≥ 1.5kg。
散装的碎块固体沥青,在散装车上均匀分布取20次以上,总样量不少于25kg,再用干净的适当的工具打至粉末状,混合充分后,从中取出不少于1.5kg供检验用。
2 技术指标名称项目质量指标备注10号70号90号110号针入度(25℃,100g,5s)/(1/10mm)10-25 60-80 80-100 90-110延度(25℃,)/cm ≥1.5 ≥100 ≥100 ≥90软化点/℃≥95 42-55 40-53 38-51密度(15℃或25℃)/kg/m2 1.015-1.035 1.010-1.030 1.010-1.030 1.010-1.0303 检测3.1 仪器及材料电炉,软化点仪,电子天平(0.001g),延度模具,恒温水浴,温度计,针入度计,标准针,容量瓶(250ml),针入度试样皿,玻璃板,刀,延度仪(启动时应无明显波动),甘油或刚煮沸的蒸馏水,隔离剂(以重量计,由两份甘油和一份滑石粉调制而成)3.2 延度3.2.1准备:取适量的沥青置于烧杯中(保证取的样足够检测用),放在电炉上加热(电炉上面要垫上石棉网),小心加热装样品沥青的烧杯,并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加热,直到样品变得流动。
工程施工材料检验模板要求

工程施工材料检验模板要求一、检验目的为了确保施工材料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工程设计要求,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特制定本检验模板。
二、适用范围本检验模板适用于工程施工过程中所有涉及材料的检验,包括但不限于混凝土、钢筋、砖瓦、石材、玻璃、涂料等。
三、检验内容1. 采样:按照相关标准规定,采取足够数量的样品进行检验。
2. 相关数据:记录材料的采购合同、运输单据、生产日期、生产厂家、规格,如有相关检验报告也一并记录。
3. 外观检查:对材料的色泽、表面平整度、裂纹等进行检查。
4. 尺寸及规格检查:对材料的尺寸、厚度、宽度等规格进行检查,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5. 强度检验:对材料的强度进行检验,包括拉力、抗压强度等。
6. 化学成分检验:对特定材料的化学成分进行检验,如混凝土中的水泥成分、钢筋中的成分等。
7. 水分含量检验:对材料的水分含量进行检验,以确保材料符合要求。
8. 控制检验:定期对施工过程中的材料进行抽检,确保质量稳定。
四、检验要求1. 检验人员应具有相关专业背景和证书,对检验方法和标准有深入了解。
2. 检验前应对检验仪器进行校准,确保准确性。
3. 检验结果应及时记录并留档,以备查验。
4. 若发现材料不符合标准要求,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汇报,并采取相应措施。
五、检验报告1. 每次检验应出具检验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检验项目、检验结果、结论等。
2. 检验报告应由检验人员签字盖章,并由相关部门审核确认。
3. 未通过检验的材料应在检验报告中明确标注,并注明处理意见。
六、相关记录1. 检验记录:记录每次检验的内容、时间、结果等信息。
2. 问题记录:记录每次检验中发现的问题及解决情况。
七、监督检查定期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检验工作的正常进行和质量。
八、其他事项1. 若有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应优先应用。
2. 对于特殊材料或工程,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检验。
以上即为工程施工材料检验模板,希望各相关部门能按照此模板进行检验工作,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
原材料检验规范【范本模板】

采购物品检验规范(焊条)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本公司所有焊条的检验项目及技术要求。
适用与本公司所有焊条的采购与入库验收.1、焊条检验规范2.1技术要求2.1.1焊条型号:碳钢焊条J422 (E4303)、J506;不锈钢焊条。
2。
1。
2焊条表面不应有裂纹、气泡、锈蚀及剥落缺陷。
2。
1。
3焊条质量保证书或合格证齐全,出厂日期在保质期内。
规格型号标识与实物相符,包装完好本公司采购的焊条必须附有证明该批产品符合标准要求的出厂合格证,并且合格证上的规格、级别与实物相符。
调研时有品牌要求的,要核对所采购的产品是否是该品牌的,采购部要在入库单上注明品牌要求,否则不予办理入库手续。
2。
2检验方法对2。
1。
1、2.1。
2、2.1。
3项目目测检验.对入厂的焊条,验证供应商提供的该批焊条的质量保证书、合格证,对长期供货的供应商可半年一次提供一次质量保证书.2.3抽样方法及判定依据按1%的比例进行:有1件不合格,加倍抽取,加倍抽取不合格时,判定为整批不合格.2、焊丝检验规范:3。
1技术要求3。
1。
1焊丝型号:H08,φ1.23。
1.2外观:表面光滑平整,不应有毛刺、划痕、锈蚀和氧化等。
3。
1。
3焊条质量保证书或合格证齐全,出厂日期在保质期内。
规格型号标识与实物相符,包装完好。
3.2检验方法3。
2.1对3.1。
1、3。
1。
2、3。
1。
3项目目测检验。
对入厂的焊条,验证供应商提供的该批焊条的质量保证书、合格证,对长期供货的供应商可半年一次提供一次质量保证书.3.2。
2对3.1.4用游标卡尺测量。
3.3抽样方法及判定依据每批按1%的比例进行:有1件不合格,加倍抽取,加倍抽取不合格时,判定为整批不合格。
潍坊中云机器有限公司质量管理部2012—8—30采购物品检验规范(原材料)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本公司所有原材料的检验项目及技术要求。
使用与本公司所有原材料的采购与入库验收。
1钢板检验要求1.1技术要求1.1。
单体原材料的检测标准

单体原材料检测标准1、丙烯酸
丙烯酸%=0.07206*V*C/m;
V-测定酸值消耗的KOH标准液的毫升数
C-KOH标准液的浓度
m-称取的丙烯酸质量
2、丙烯酸丁酯
3.丙烯酸羟乙酯
4、甲基丙烯酸甲酯
5苯乙烯
6、偶氮二异丁晴
7、过氧化苯甲酰
8三羟甲基丙烯烷
10、月桂酸(十二烷、十二酸)
指标名称
外观白色外观
熔点/℃42.5-44.2
含量/%≥95
碘价(g碘/100g)1-4
酸值/(mgKOH/g)276-284 灰分/%≤0.05
12、一乙醇胺(乙醇胺、2-羟基乙胺、氨基乙醇)蒸镏试验(℃.101325Pa)168-174℃镏出体积/ml
13、二甲基乙醇胺(N.N-二甲基乙醇胺)
1.乙醇(酒精)
2.正丁醇(1-丁醇:酪醇:丙原醇:丁醇)
4乙二醇甲醚(羟乙基。
甲基醚.2-甲氧基乙醇.甲基溶*济)。
原材料检验标准

原材料检验标准1. 目的本文档旨在规定原材料检验的标准和要求,以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合规性。
2.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公司采购的所有原材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类型:- 化学原料- 金属材料- 塑料- 纺织品- 电子元件3. 检验要求- 外观检验:检查原材料的外观是否正常,如有变形、污染、损坏等情况需记录并及时报告。
- 尺寸检验:根据产品要求,测量原材料的尺寸,确保其符合规定的尺寸范围。
- 成分检验:通过化学分析等方法,检测原材料的成分,确认其符合产品规格。
- 物理性能检验:根据产品要求,测试原材料的物理性能,如强度、硬度等指标。
- 包装检验:检查原材料的包装是否完好,并核对包装标志与实际品名是否一致。
4. 检验流程1. 接收原材料并登记相关信息。
2. 进行外观检验,记录检验结果。
3. 进行尺寸检验,记录检验结果。
4. 进行成分检验,记录检验结果。
5. 进行物理性能检验,记录检验结果。
6. 进行包装检验,记录检验结果。
7. 根据检验结果,判断原材料是否合格。
8. 合格的原材料按规定存放,不合格的原材料需及时处理。
5. 检验记录与报告- 所有检验结果应当及时记录在检验记录表中。
- 如发现不合格情况,应立即通知相关部门,并进行调查和处理。
- 检验记录应保存一定时间,并按需要提供给相关部门或客户查阅。
6. 质量管理- 原材料检验工作应由经过培训和授权的专业人员进行。
- 定期对原材料检验标准进行评审,确保其与产品要求的一致性。
- 做好原材料检验工作的记录和档案管理,以便追溯问题和持续改进。
以上为原材料检验标准的内容,希望能够对公司的质量管理工作提供指导和支持。
如需了解更多详情,请参阅相关文件和流程。
原材料检测标准

品管文件—原材料检测标准 TX—JL—PG--002---------------------------------------------------------- 原材料检测标准一. 2-甲基-6-乙基苯胺(MEA)2,6-二乙基苯胺(DEA)A.控制指标:1.外观:无色至微黄色液体;2.含量:≥99.0%.B.1.检验方法1.1外观的测定采用目视法测定,在判断有疑问时与标准做对照。
1.2含量测定1.2.1仪器1)气相色谱仪(FID);2)色谱柱:苯胺柱;3)微量进样器: 1uL。
1.2.2气相色谱条件柱温,150℃;汽化室温度,200℃;检测器温度,190℃。
1.2.4测定进样0.14-0.16uL定量方法:面积归一法。
2、取样注意事项有毒性,取样时要佩戴劳动保护用品,必要时可戴防毒面具。
样品要存放在棕色玻璃瓶中,置于阴凉处,避免阳光照射,不能接近火源。
二.70%一乙胺A.控制指标:1.外观:无色透明液体; 2.含量: 70.5%-71.3%B.检验方法:1.1外观的测定采用目视法测定,在判断有疑问时与标准做对照1.2含量测定1.2.1试剂和溶液1)盐酸标准溶液:C(HCl)=0.4mol/L;2)溴甲酚绿--甲基红指示剂:将溴甲酚绿乙醇溶液(1g/L)于甲基红乙醇溶液(2g/L)按3+1体积比混匀.1.2.2仪器:1)150mL的具塞锥型瓶:1只;2)50mL的无色酸式滴定管:1只。
1.2.3检验步骤取250mL具塞锥型瓶加(50—100)mL水,准确称取2.0g(准确至0.0002g)或准确移取2mL一乙胺水溶液于上述锥型瓶中,加溴甲酚绿--甲基红指示剂2滴,然后再用0.1mol/L的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绿色变为淡红色,即为终点。
计算公式:含量用(m/m)表示时CV³0.04508X=———————³100mX——一乙胺试样的质量百分含量(m/m);m——试样的质量,g;V——滴定试样消耗标准溶液体积数,mL;0.04508——一乙胺毫摩尔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防水材料有限公司
原材料检测标准
编制:
审核:
批准:
日期:
目录索引
1.沥青
2.软化油
3.粉料
4.胎基
5.面膜
6.隔离膜
7.改性剂, 树脂
8.包装物( 纸心、包装袋、桶)
沥青
1 采样
1.1 液体沥青
常规检验样品取样量≥ 1L。
1.1.1 从槽车、罐车中取样
当车上设有取样阀或顶盖时, 则可从取样阀或顶盖处取样。
从取样阀取样至少应先放掉4L沥青后取样; 从顶盖处取样时, 由中部取样; 从出料阀取样时, 应在出料约二分之一时取样。
1.1.2 从桶中取样
按表1-1规定随机取样的要求取出样品后充分混合, 从充分混合后的样品中取1L液体沥青样品。
1.2 碎块状固体沥青
取样量应≥ 1.5kg。
散装的碎块固体沥青, 在散装车上均匀分布取20次以上, 总样量不少于25kg, 再用干净的适当的工具打至粉末状, 混合充分后, 从中取出不少于1.5kg供检验用。
2 技术指标
3 检测
3.1 仪器及材料
电炉, 软化点仪, 电子天平( 0.001g) , 延度模具, 恒温水浴, 温度计,
针入度计, 标准针, 容量瓶( 250ml) , 针入度试样皿, 玻璃板, 刀,
延度仪( 启动时应无明显波动) , 甘油或刚煮沸的蒸馏水,
隔离剂( 以重量计, 由两份甘油和一份滑石粉调制而成)
3.2 延度
3.2.1准备: 取适量的沥青置于烧杯中( 保证取的样足够检测用) , 放在电炉上加热( 电炉上面要垫上石棉网) , 小心加热装样品沥青的烧杯, 并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加热, 直到样品变得流动。
小心搅拌以免气泡进入样品中。
加热至倾倒的时间不超过2h, 其加热温度不超过预计沥青软化点的110℃。
3.2.2 制作试件: 将模具组装在玻璃板上, 将隔离剂涂于玻璃板表面及侧模的内表面, 以防沥青沾在模具上。
板上的模具要水平放好, 以便模具的底部能够充分与板接触。
在充分搅拌之后, 把样品倒入模具中, 在组装模具时要小心, 不要弄乱了配件。
在倒样时使试样呈细流状, 自模的一端至另一端往返倒入, 使试样略高出模具, 将试件在空气中冷却30min, 然后放在规定温度的水浴中保持30min取出( 25℃) , 用热的直刀
将高出模具的沥青刮出, 使试样与模具齐平。
将玻璃板、模具和试件一起放入水浴中, 并在试验温度下保持90min, 然后从板上取下试件, 拆掉侧模, 立即进行拉伸试验。
3.2.3 试验: 将模具两端的孔分别套在实验仪器的柱上, 启动延度仪, 直到试件拉伸断裂。
测量试件从拉伸到断裂所经过的距离, 以cm表示。
试验时, 试件距水面和水底的距离不小于 2.5cm, 而且要使温度保持在规定温度的1℃范围内。
如果沥青浮于水面或沉入槽底时, 则试验不正常。
应使用乙醇或氯化钠调整水的密度, 使沥青材料既不浮于水面又不沉入槽底。
正常的试验应将试样拉成锥形, 直至在断裂时实际的横断面积接近于零。
3.2.4 结果计算: 若三个试件测定值在其平均值的5%内, 取平行测定三个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若三个试件测定值不在其平均值的5%以内, 但其中两个较高值在平均值的5%之内, 则弃去最底测定值, 取两个较高值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上述情况外则重新测定。
3.3 软化点
3.3.1 准备: 取适量的沥青置于烧杯中( 保证取的样足够检测用) , 放在电炉上加热( 电炉上面要垫上石棉网) , 小心加热装样品沥青的烧杯, 并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加热, 直到样品变得流动。
小心搅拌以免气泡进入样品中。
加热至倾倒的时间不超过2h, 其加热温度不超过预计沥青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