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小学综合素质》复习题集(第1638篇)
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考试真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考试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 素质教育的重点是()。
A. 创新精神B. 道德素质C. 文化素质D. 专业素质【答案】A2.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学生的基本权利的是()。
A. 受教育权B. 隐私权C. 监督权D. 拒绝权【答案】D3. 下列哪种做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A. 学生要听话,否则就是不好的学生B. 学生应该按照老师的期望去发展C. 学生是发展的人,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D. 学生应该学会遵守纪律,不能违反学校的规章制度【答案】C4. 下列哪种做法是正确的,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A. 教师批评学生,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B. 教师讽刺、挖苦学生,让学生感到羞耻C. 教师体罚学生,以示惩罚D. 教师放弃对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答案】A5. 下列哪种教学原则是教学过程最基本的原则?()A. 直观性原则B. 启发性原则C. 循序渐进原则D. 教学相长原则【答案】C6. 下列哪种教学方法最适合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的学习?()A. 讲授法B. 谈话法C. 讨论法D. 实验法【答案】B7. 下列哪种评价方式是形成性评价的一种形式?()A. 期中考试B. 期末考试C. 课堂提问D. 考试成绩【答案】C8. 下列哪种教学组织形式不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A. 小组合作学习B. 探究式学习C. 个性化学习D. 班级授课制【答案】D9. 下列哪种现象是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表现?()A. 学生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学习B. 学生按照老师的讲解去理解知识C. 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采用独特的方法D. 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教材的知识【答案】C10. 下列哪种做法是正确的,符合教育法律法规的要求?()A. 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时,要求学生不得交头接耳B. 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时,要求学生必须认真听讲C. 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时,允许学生随意离开教室D. 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时,要求学生不得有任何反应【答案】B11. 下列哪种做法是正确的,符合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A. 教师应该要求小学生做到整齐划一,不能有自己的个性B.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发展其个性C. 教师应该要求小学生按照老师的期望去发展,不能有自己的想法D. 教师应该忽视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答案】B12. 下列哪种做法是正确的,符合班主任的工作要求?()A. 班主任只负责管理班级,不参与教学活动B. 班主任应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C. 班主任应该只关注优秀学生的成长,忽视学习成绩较差学生的进步D. 班主任应该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答案】B13. 下列哪种做法是正确的,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A. 教师应该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教学,不能有所拓展和延伸B. 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C. 教师应该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D. 教师应该忽视学生的差异,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答案】B14. 下列哪种现象是小学生进行有意注意的表现?()A. 学生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经常分心B. 学生上课时认真听讲,积极思考C. 学生在课堂上打瞌睡,不听老师的讲解D. 学生上课时与同学交头接耳,讨论问题【答案】B15. 下列哪种做法是正确的,符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A. 教师应该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B.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C. 教师应该只注重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不关注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D. 教师应该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统一的评价标准【答案】B16. 下列哪种做法是正确的,符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A. 教师应该只注重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忽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B.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C. 教师应该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D. 教师应该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统一的评价标准【答案】B17. 下列哪种做法是正确的,符合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A. 教师应该只注重学生的英语知识学习,忽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B.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素养,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C. 教师应该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D. 教师应该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统一的评价标准【答案】B18. 下列哪种做法是正确的,符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A. 教师应该只注重学生的科学知识学习,忽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B.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C. 教师应该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D. 教师应该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统一的评价标准【答案】B19. 下列哪种做法是正确的,符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的要求?()A. 教师应该只注重学生的道德知识学习,忽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B.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C. 教师应该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D. 教师应该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统一的评价标准【答案】B20. 下列哪种做法是正确的,符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的要求?()A. 教师应该只注重学生的活动参与,忽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B.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C. 教师应该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D. 教师应该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统一的评价标准【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21. 下列选项中,属于学生的基本义务的有()。
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综合素质》练习复习题及答案

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综合素质》练习复习题及答案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综合素质》练习复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30道题,每题2分,共60分)1.一个国家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普遍实施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的义务形式称为( )。
A.普及教育B.普及基础教育C.普及国民教育D.普及义务教育2.被分为两个阶段的学校教育层次是( )。
A.中等教育B.高等教育C.初等教育D.幼儿教育3.当代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改革。
A.教学内容B.教学方法C.课程D.教育体制4.学校进行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
A.课外活动B.教学活动C.班主任活动D.实践活动5.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是“知识社会的根本原理”的教育思想是( )。
A.教育民主化B.教育信息化C.全民教育D.终身教育6.下列不属于我国对中小学生身份的法律定位三个层次的是( )。
A.是国家公民B.是已成年公民C.是未成年公民D.是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7.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体现了国际社会,对青少年儿童权利的重视,体现所有儿童都享有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应最大限度地确保儿童的生存和发展这一精神髓要原则是( )。
A.儿童利益最佳原则B.尊重儿童基本权利原则C.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D.无歧视原则8.下列不属于国家为保证学生的受教育权而做的努力有( )。
A.为所有学生提供正常教育机会B.关注贫困生,设立帮助基金C.关注残疾学生,设立特殊教育机构D.允许学校体罚学生9.在我国教育史上,最早把小学教育规定为义务教育是在( )。
A.1904年B.1922年C.1949年D.1986年10.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
A.爱岗敬业B.热爱学生C.热爱教育事业D.加强自身修养11.第一次刺激能缓解第二次的小刺激,这种规律称为“贝勃规律”。
它表明当人经历强烈的刺激后,之后施与的刺激对他来说会变得微不足道。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能用贝勃规律进行解释的是( )。
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备考题及答案

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备考题及答案2017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备考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教师、学生合法权益集中体现为( )。
A.学校合法权益B.教育行政部门合法权益C.学校领导的合法权益D.社区的合法权益【参考答案】A【名师点睛】略2.我国法律法规规定的小学生的睡眠时间是( )。
A.9小时以上B.9小时C.8小时以上D.8小时【参考答案】A【名师点睛】小学生的睡眠时间不应少于l0小时,故答案选A。
3.教师私自拆学生信件并偷看了学生信件内容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 )。
A.通信隐私权B.人身权C.自由权D.没有侵害学生的合法权益【参考答案】A【名师点睛】教师私自拆看学生的信件,不仅侵犯了学生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私密权,也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
4.湖北省某小学为了加强对学生的管理,要求六年级各班“民主选差生”,当选者要向学校交500元押金。
如当选者有违反校纪的情况,要么被没收押金,要么被勒令退学。
该学校的行为违反了新《未成年人保护法》第( )条的规定。
A.五B.一C.三D.十八【参考答案】D【名师点睛】《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八条规定,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
5.教师给不遵守纪律的学生关黑屋,侵犯了学生的( )。
A.人身自由权B.表达自由权C.人格尊严权D.没有侵害学生的合法权益【参考答案】A【名师点睛】略6.学校在有裂缝的教学楼中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活动,这侵犯了学生( )的权利。
A.安全B.受教育C.受尊重D.生存【参考答案】A【名师点睛】我国宪法与法律规定少年儿童的合法权利有:生存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受尊重的权利;安全的权利;人身自由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不得在危及未成年人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设施、场所中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综合素质试卷及解答参考(2024年)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综合素质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1、下列哪项不是小学教育的基本任务?A.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B. 发展学生的智力水平C. 提高学生的体育竞技能力D.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2、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心理健康的小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的情绪变化B. 心理健康的小学生不会感到焦虑或沮丧C. 心理健康的小学生在遇到困难时从不寻求帮助D. 心理健康的小学生总是表现得非常乐观3、题干:在组织小学班级活动中,教师李老师发现部分学生存在参与度不高的情况。
以下哪项措施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A. 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B. 增加活动奖励机制C. 注重活动的趣味性和互动性D. 强调学生的集体荣誉感4、题干:小学教师张老师在一次家长会上,向家长反馈了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和行为表现。
以下哪项做法最有利于促进家校合作?A. 张老师只向家长反馈学生的优点B. 张老师只向家长反馈学生的不足C. 张老师客观、全面地反馈学生的优点和不足D. 张老师要求家长对学生的不足进行纠正5、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学校()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A、可以B、应当C、不得D、特殊情况下可以6、《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负直接责任的是()。
A、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B、学校C、司法机关D、社会团体7、在《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对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要求不包括下列哪一项?A. 尊重学生B. 爱岗敬业C. 友爱合作D. 公正公平8、以下哪种情况下,教师不可以实施教育惩戒?A. 学生上课打瞌睡B. 学生诋毁同学的名誉C. 学生作弊成绩不理想D. 学生经常无故旷课9、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当如何处理与学生之间的关系?•A) 维持严格的师生距离,减少情感交流。
•B)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同时给予适当指导和支持。
•C) 放任学生自由发展,不过多干预学生的个人选择。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综合素质试题与参考答案(2024年)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综合素质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1、在小学教育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A. 严格的上下级关系B. 和平共处的关系C. 朋友关系,但有一定的权威性D. 父母与子女的关系2、下列关于小学教育目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B. 培养学生的智力发展C. 培养学生的身体素养D. 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3、题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思考,这种方法属于哪种教学策略?A. 传授式教学策略B. 探究式教学策略C. 讲解式教学策略D. 演示式教学策略4、题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采用直观演示法帮助学生理解概念,这种方法属于哪种教学原则?A.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B. 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C. 启发性教学原则D. 循序渐进原则5、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A. 爱岗敬业B. 敬业奉献C. 教书育人D. 热爱学生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由政府全额补贴B.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由学校自行决定C.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由家长承担D.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由政府、学校、家长共同承担7、在小学教育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应当是()A. 严格的上下级关系B. 友好的合作关系C. 智能的竞争关系D. 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8、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A. 创造力B. 记忆力C. 应用能力D. 批判性思维9、在小学教育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方式应该是()。
A. 命令式B. 指导式C. 互动式D. 放任式 10、在小学教育中,以下哪种教学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A. 重复式教学B. 案例式教学C. 讲授式教学D. 问答式教学11、小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教师发现李明在下面玩弄笔帽,此时教师最恰当的做法是:A. 轻轻走过去提醒李明专心学习B. 让李明站起来向全班同学道歉C. 在课后批评李明,告诉他上课不认真听讲是不对的D. 让李明去办公室,当着办公室老师的面批评他12、关于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下表述错误的是:A. 教师要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B. 教师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自觉抵制有偿家教C. 教师要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D. 教师要爱国守法,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履行教育义务1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享有下列哪项权利?A. 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B. 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C. 评定学生品德等级D. 拒绝学校安排的加班工作1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素质教育,应当遵循以下哪项原则?A. 德育为先B. 全面发展C. 培养特长D. 教师为本1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下列关于教师教育行为的规定,正确的是()A. 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B. 教师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对学生进行惩罚,以树立自己的威信C. 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体罚,以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D. 教师不得干预学生的个人事务,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16、在小学教育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A. 智力发展B. 身心发展C. 学习成绩D. 社会实践17、在班级管理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属于()。
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考试复习题及答案份

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考试复习题及答案(1)份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1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考试复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A.为人师表B.清正廉洁C.敬业爱业D.团结协作【参__】A【名师点睛】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
2.教师之间要“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
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
这是师德教育的()。
A.“双赢”协作原则B.和平共处原则C.互助原则D.尊重原则【参__】A【名师点睛】《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指出,教师之间要“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
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
这就告诉教师,任何一所学校,全体教师必须本着双赢的思维,齐心协力,才能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
3.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的()素养。
A.教育理论知识B.崇高的职业道德C.文化学科知识D.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参__】B【名师点睛】该信条主要表现了教师的奉献精神,体现了教师崇高的职业道德。
4.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的根本。
A.以德__B.以德兴教C.__执教D.育人为本【参__】B【名师点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以德兴教的根本,职业道德是公民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所谓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家长、教师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比较稳定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5.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比道德宣言或道德演讲更能教育学生。
A.人格魅力B.知识学问C.道德行为D.教学业绩【参__】C【名师点睛】教师的道德教育对学生道德意识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道德行为比道德宣言或道德演讲更能教育学生。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综合素质》复习题及答案优选全文

2022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综合素质》复习题及答案1、能把声音和图像转化为电流的装置分别是()A、耳机和摄像机B、话筒和摄像机C、话筒和显像管D、耳机和显像管答案:B答案解析:话筒能把声信号变成电信号,耳机是把电信号变成声信号,摄像机把图像变成电信号,显像管把放大的图像信号还原成图像,所以B项正确。
2、有一个学生经常上课打瞌睡,对此,教师最不恰当的处理方式是( )。
A、让他的同桌叫醒他B、让他坐在教室的前部或者靠近讲台的地方C、让他回答问题使他保持活跃状态D、当着全班同学面训斥他,使他清醒答案:D答案解析:【解析】遇到这种问题教师应从学生立场出发,着眼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最好以关心的语气帮助他清醒。
3、每年一到秋收季节.某小学都会以生活实践的名义组织学生收玉米.学生在地里一干就是10多天,每天工作至少10小时,非常疲惫。
秋收所得的收入全部归学校。
如果学生不想参加,需向学校交纳100元。
以下关于学校的行为说法不妥的是()。
A、侵犯了学生的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B、侵犯了学生的身体健康权C、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D、侵犯了学生及学生家长的财产权答案:D答案解析:学校以勤工俭学的名义让学生“以劳赚钱,以钱代劳”的做法是违法的,侵犯了学生的劳动报酬权和财产权;学校不严格执行教学计划,随意停劳动对未成年的小学生来说是不适宜的,侵犯了学生的身体健康权;学校是违法主体,有关责任人员应负一定的行政责任,依法受到相应的行政处分。
@##4、要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教师第一要做到()。
A、勤学B、慎独C、内省D、自律答案:A5、张丽莉老师在2012年5月8日的一次交通事故中,为救学生而受重伤,致使双腿截肢。
张丽莉的行为体现了她( )A、终身学习,爱国守法B、关爱学生,行为世范C、因材施教,为人师表D、作风正派,关心集体答案:B答案解析:【解析】“张丽莉老师不顾个人安危,勇救学生的事迹体现了她关爱学生、保护学生安全的良好品德,可谓“行为世范”。
精选教师资格《小学综合素质》考试复习题及答案解析(共10套题型)共(7)

最新国家教师资格《小学综合素质》职业资格考前练习一、单选题1. 刘老师家庭负担重,父母体弱多病,妻子下岗在家,孩子要读书。
于是用假名在培训机构上课,挣点钱补贴生活。
这种行为() 。
A、可以,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工作即可B、可以,刘老师可以在业余时间做任何事C不可以,刘老师无权到培训机构上课D、不可以,刘老师的这种行为违反了教师职业道德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知识点】:第3 章>第1 节>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参考答案】:D【本题答案与知识点解析】: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的总和,是调节教师与他人、教师与社会等关系时所必须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2、“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3、“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4、“教书育人”——教师天职;5、“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6、“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2. 下列对人物及其贡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凯恩斯撰写了《国富论》,使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B、孟德尔发现遗传学定律,为遗传因子理论奠定了框架基础C冯诺依曼开创了现代计算机理论,其体系结构沿用至今D、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定律,并据此发明了早期的发电机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知识点】:第4 章>第2 节>外国著名科学家及科学成就【参考答案】:A【本题答案与知识点解析】:《国富论》的作者是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英国经济学家、哲学家亚当? 斯密,全名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故选A。
3. 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没有让学生掌握记忆的方法,进行有意义的记忆,这说明该教师() 。
A、忽略了学生的创造性B、过分重视知识的讲授,而没有让学生进行实践C没有关注学生情感特征D、关注知识传授而非教会学生学习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知识点】:第1章>第1节>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参考答案】:D【本题答案与知识点解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育观要求教师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题干中教师让学生记住知识而没有教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国家教师资格《小学综合素质》职业资格考前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京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京剧是北京的地方剧种B、京剧的行当主要有四类,即生、旦、净、丑C、“四大徽班”进京是京剧形成中的重大事件D、京剧中念白属于京韵>>>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4章>第5节>戏剧【答案】:A【解析】:京剧是流行全国、影响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剧种。
京剧并不是北京土生土长的戏曲,它的前身为徽调,通称皮簧戏,曾一度称为“平剧”,后改称京剧,有近两百年的历史。
2.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的世界著名作家是( )。
A、契诃夫B、欧·亨利C、巴尔扎克D、莫泊桑>>>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4章>第4节>外国文学名家名篇【答案】:D【解析】:莫泊桑是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契诃夫、欧·亨利并列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
他的主要代表作包括《漂亮朋友》《羊脂球》《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
故选D。
3.“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出自莎士比亚的哪部作品?( )A、《哈姆雷特》B、《李尔王》C、《麦克白》D、《奥赛罗》>>>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4章>第4节>外国文学名家名篇【答案】:A【解析】:“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最著名的独白。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条规定,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教育事业。
国家扶持边远贫困地区发展教育事业。
国家扶持和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
这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 )原则。
A、方向性B、平等性C、公益性D、全面性>>>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2章>第4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答案】:B【解析】:国家帮助少数民族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发展教育事业,扶持和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体现了国家保障全体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受教育的权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5.“学高为师”“良师必须是学者”强调哪一类知识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A、本体性知识B、条件性知识C、实践性知识D、文化知识>>>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1章>第3节>教师专业发展【答案】:A【解析】:“学高为师”“良师必须是学者”强调的是本体性知识,也就是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6.下列朝代中,“义和团”事件发生在( )A、清代B、元代C、宋代D、明代>>>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4章>第1节>中国古代史【答案】:A【解析】:义和团运动又称“庚子事变”,是19世纪末中国发生的一场反帝爱国运动。
因清廷与外国联军的联合绞杀,义和团最后失败。
7.鸡蛋一般不能洗了以后存放,是因为( )。
A、易被细菌侵入变坏B、易变软C、易破D、会带走鸡蛋中的养分>>>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4章>第2节>科普知识【答案】:A【解析】:鸡蛋结构为核心区的蛋黄、外围的蛋清、外面的蛋壳,这是一般人能够看到的,而不为人所知的是蛋壳外面还有一层薄薄的蛋白质膜,这层膜非常薄,颜色透明,以至于肉眼无法分辨,它的作用就是阻碍外界细菌侵入鸡蛋。
如果清洗鸡蛋,不仅洗掉了鸡蛋表面的灰尘,也会洗掉鸡蛋的保护膜,导致细菌侵入,鸡蛋坏掉。
故选A。
8.张丽莉老师在2012年5月8日的一次交通事故中,为救学生而受重伤,致使双腿截肢。
张丽莉的行为体现了她( )A、终身学习,爱国守法B、关爱学生,行为世范C、因材施教,为人师表D、作风正派,关心集体>>>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3章>第1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答案】:B【解析】:张丽莉老师不顾个人安危,勇救学生的事迹体现了她关爱学生、保护学生安全的良好品德,可谓“行为世范”。
9.某校组织学生春游,学校领导怕出安全事故,便与学生家长签订“安全协议”,协议规定,只要家长同意学生参加春游,出了事,学校概不负责。
那么,万一学生出了事,学校是否负责?( )A、因为是学校把学生领出去的,所以,不论学生因为什么原因出了安全事故,学校都要负责B、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如果是学校的原因,学校就要承担责任;如果是学生的原因,而学校也履行了相应的职责,行为并无不当的,就要由学生或者其监护人承担责任C、学校不承担责任,因为事先已签订了“安全协议”D、都由学校和学生共同承担责任>>>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2章>第4节>《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答案】:B【解析】:《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八条规定,“学生伤害事故,造成学生人身损害的、学校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承担相应的事故责任”。
因学校、学生或者其他相关当事人的过错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相关当事人应当根据其行为过错程度的比例及其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承担相应的责任。
当事人的行为是损害后果发生的主要原因,应当承担主要责任;当事人的行为是损害后果发生的非主要原因,承担相应的责任。
10.“家有半斗粮,不当孩子王”这句话经常挂在王老师的嘴上,她现在的状态就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这样的心态表明( )。
A、王老师能够不断进行自我反思,有助于其挑战自我B、王老师在工作上朝朝日日认真负责,因为“当一天和尚就撞好一天的钟”C、王老师没能做到自我悦纳,职业认同感差D、王老师没能做到严谨治学,教学水平差>>>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3章>第2节>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实践要求【答案】:C【解析】:王老师经常把“家有半斗粮,不当孩子王”这句话挂在口上,证明王老师只是为了拿到报酬,并没有认识到教师职业的价值,说明她的职业认同感差,故选C。
11.( )是教育法律救济的前提。
A、纠纷的存在B、损害的发生C、补救受害者的合法权益D、侵权行为的发生>>>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2章>第4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答案】:B【解析】:任何法律上的救济,都要以损害的发生为前提,即使发生了侵权行为但没有造成损害,也不存在救济问题,因此,损害的发生是教育法律救济的前提。
12.某市教育局每年都将大量的经费和资源分配给当市升学率高的学校,这种做法( )。
A、属于实事求是,着眼实际B、没有促进学校均衡发展C、对升学率差的学校起到激励作用D、有利于形成良性竞争>>>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2章>第4节>《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答案】: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章第二十二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
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
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13.本能可以使生物对刺激做出复杂的反应。
相对非本能反应,本能反应只需要很少的神经细胞。
具有非本能反应能力的大脑一定有大量的神经细胞,而没有哪种昆虫的大脑具有如此数量的神经细胞。
根据这段文字,可以知道( )。
A、昆虫的反应一般是本能反应B、拥有高级大脑的生物做出的反应一般不是本能反应C、大脑小于或等于昆虫大脑的生物只能做出本能反应D、大脑大于昆虫大脑的生物都有能力做出非本能反应>>>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5章>第1节>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答案】:A【解析】:通过最后一句话可以得出A项符合题意,因为昆虫大脑中的神经细胞少,其反应一般是本能反应。
BC项主观猜测,D项无中生有,都可以排除。
14.《诗经》的语言形式主要属于( )。
A、四言B、五言C、七言D、杂言>>>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4章>第4节>中国文学名家名篇【答案】:A【解析】:《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15.下列场所不需要严禁烟火的是( )。
A、加油站B、天然气存储罐C、面粉厂D、啤酒厂>>>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4章>第2节>科普知识【答案】:D【解析】:加油站和天然气存储设施属于易燃易爆物质的存储设备,需要严禁烟火;面粉厂中面粉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会产生爆燃,威力巨大,也要严禁烟火。
16.以下属于帛画的是( )。
A、《松岩楼阁图》B、《步辇图》C、《人物御龙图》D、《消夏图》>>>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4章>第5节>美术【答案】:C【解析】:《人物御龙图》是一九七三年于湖南长沙子弹库楚墓出土的帛画。
17.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窍门和小常识往往蕴含着科学道理。
下列做法中科学合理的是( )。
①用钢丝球擦洗铝锅上的油污②用食醋清除暖水瓶中的水垢③用热的纯碱水洗涤铁锅上的油污④用汽油清洗电风扇叶片漆面上的污渍A、①②B、①④C、②④D、②③>>>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4章>第2节>科普知识【答案】:D【解析】:铝锅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对铝锅起到保护作用,如果用钢丝球擦洗,可能把氧化物薄膜擦掉,故该做法不正确。
食醋主要成分是乙酸,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乙酸能和碳酸钙反应生成可溶性的乙酸盐,故可用食醋清除暖水瓶中的水垢。
油污主要成分是酯类。
热的纯碱水呈碱性,酯类在碱性环境下水解,生成硬脂酸和醇类,硬脂酸和醇类都易溶解于水,就达到了去污的作用,故可以用热的纯碱水洗涤铁锅上的油污。
用汽油虽然可洗去叶片上的污渍,但也可能使风扇叶片表面的油漆被洗掉,导致叶片容易生锈,故该做法不正确。
故②③做法正确。
18.小明的父母天天吵架,甚至对哭闹的小明大声训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的父母的监护权可以被撤销B、父母没有为孩子提供健康的家庭环境C、父母大声训斥小明侵犯了小明的名誉权D、小明的父母履行了对小明的监督责任>>>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2章>第4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答案】: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
19.( )的掌握和运用程度是衡量教师职业专业化水平的最重要的标志。
A、专业技能B、专业情操C、专业知识D、教学方法>>>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1章>第3节>教师专业发展【答案】:C【解析】:专业知识是未来的高校教师从事教育工作所必需的,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程度是衡量教师职业专业化水平的最重要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