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研究

合集下载

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及其控制

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及其控制

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及其控制高血压是全球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在我国心脑血管疾病中发生最多。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资料显示,1997年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28.8%,2002年该比例已经上升至3 6%。

卫生部最近颁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我国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目前全国患病人数达1.6亿多。

与1991年相比,患病率上升了31%,患病人数增加7 000多万人。

近年来,由高血压引发的高致残、致命性疾病--冠心病、脑卒中等在我国的发病率也日益攀升。

资料表明,年龄在40~70岁之间,收缩压每增加20mmHg或舒张压每增加10mmHg,心血管突发事件的危险性就增加一倍。

高血压病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但最新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人群高血压的知晓率为30.2%,治疗率为24.7%,控制率仅为6.1%,仍处于较差水平。

因此提高对高血压病的认识,针对病因进行早期预防、及时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高血压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影响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可分为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和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不可改变的因素年龄和性别: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35岁以上,年龄每增加10岁,患病率增加10%;男性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女性,尤其在35岁以前;35岁以后,女性高血压患病率及血压升高幅度可超过男性。

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平均血压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尤其是收缩压。

遗传因素:高血压患者多有家庭史,其直系亲属的血压水平比同龄非直系亲属的高。

双亲均有高血压的子女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性大;双亲血压都正常的子女,患高血压的概率只有3%;双亲血压都高于正常的儿女,患高血压的概率为45%;单卵双生兄弟(姐妹)的高血压相关系数可达55%。

●可改变的因素超重和肥胖:超重和肥胖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同时也是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关于高血压的调查报告

关于高血压的调查报告

关于高血压的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通过本次调查活动让中老年人及老年人对高血压的预防及对高血压的控制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提早控制,积极治疗。

二、研究调查方法、对象及内容1.调查方法(1).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高血压知识的相关资料及网络查询。

(2)问卷调查法:采用问卷形式在家庭附近的村镇做相关的调查。

问卷的发放和回收情况:发放20份问卷回收20份问卷有效问卷20份2.调查对象:在家庭附近的村镇做调查分别有中年人、中老年人和老人。

3.调查内容:基本情况、高血压知识、相关行为危险因素、临床表现、高血压管理需求及对高血压管理的需求。

三、调查时间:2019年1月至2019年3月四、关于高血压高血压(hypertension)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

五、高血压病因(1)、性别与年龄:女性在更年期以前,患高血压的比例较男性略低,但更年期后则与男性患病率无明显差别,甚至高于男性。

(2)、不良生活习惯:大量调查结果表明饮食结构对高血压、中风的发生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过多的钠盐、大量饮酒、膳食中过多脂肪的摄入,均可使血压升高。

(3)、工作压力过重: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各方面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随之,人体将产生一系列的变化,其中,体内的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它们会引起血管的收缩,血压的升高,心脏负荷加重。

(4)、性格:性格与血压也密切相关,性格、情绪的变化都会引起人体内产生很多微妙的变化,比如说一些促使血管收缩的激素在发怒、急躁时分泌旺盛,而血管收缩便会引起血压的升高,长期如此,将会导致血压升高。

(5)、遗传:大量的临床资料证明高血压与遗传因素有关。

如父母均患高血压,其子女的高血压发生率可达46%;父母中一人患高血压,子女高血压发生率为28%;父母血压正常,子女高血压发生率仅为3%。

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研究的开题报告

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研究的开题报告

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研究一、研究背景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也是一种多种危险因素的综合症,包括高龄、肥胖、多次妊娠等。

研究表明,高龄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而老年高血压在老年人口中非常具有代表性。

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状况逐渐恶化,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而高血压也是其中最常见且最危险的疾病之一。

老年高血压病人的病情相对复杂,治疗难度较大,在治疗方案的设计与治疗过程中需要加强多学科协作。

因此,对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研究成为了当今医学界的重要课题。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实地调查和多学科协作,深入研究老年高血压的病因和治疗,提高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本研究有如下意义:1. 提高老年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水平,缓解老年高血压的危害程度。

2. 加强对老年人的健康管理,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3. 为老年高血压的相关学科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完善。

三、研究方法1. 实地调查:随机选择一定数量、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并了解其基本情况、病情发展情况、治疗方案和治疗效果等方面的信息。

2. 多学科协作:在调查和研究的过程中,加强医生、心理学家、营养师等方面专业人员之间的合作与协商,共同制定治疗方案。

3. 统计分析:分析调查数据,探索老年高血压的病因和治疗效果,并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四、预期成果1. 打造健康幸福的老年时期:通过本研究,提高老年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营造健康幸福的老年时期。

2. 为医疗技术的进步提供参考:本研究将为老年高血压相关学科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完善。

3. 研究成果有一定实践应用价值:研究成果将为医院临床工作、研究单位的科研决策等提供有力支持。

五、研究计划本研究计划参考以下时间安排:1. 研究中期:实地调查、信息收集等工作,预计用时1-2个月。

《2024年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特点与衰弱的相关性分析》范文

《2024年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特点与衰弱的相关性分析》范文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特点与衰弱的相关性分析》篇一一、引言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特点与衰弱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了解其特点及相互关系对于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分析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特点与衰弱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二、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特点1. 持续性高血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多表现为持续性升高,且往往伴随着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患者常常需要长期服用降压药物以控制血压,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2. 波动性大老年患者的血压波动性较大,容易受到情绪、环境、饮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监测和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血压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夜间高血压部分老年患者存在夜间高血压现象,即夜间睡眠时血压持续升高。

这可能导致心脑血管意外等严重后果,需引起重视。

三、衰弱的概念及表现衰弱是指机体由于多种原因导致身体功能下降、生理储备减少的一种状态。

在老年人群中,衰弱主要表现为肌肉力量下降、步态不稳、反应迟钝等症状。

这些症状不仅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四、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特点与衰弱的相关性分析1. 血压升高与衰弱相互促进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升高与衰弱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

一方面,高血压可能导致血管病变、心肌损伤等,进而影响机体的代谢和功能,导致衰弱的发生;另一方面,衰弱状态下的老年人更容易出现血压波动和升高,进一步加重病情。

2. 夜间高血压与衰弱的关系夜间高血压是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一个常见特点。

研究表明,夜间高血压与老年人衰弱的发生密切相关。

夜间高血压可能导致机体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影响睡眠质量,进而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肌肉力量减弱等衰弱症状的出现。

五、结论及建议通过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特点与衰弱的相关性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几点结论:首先,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特点主要表现为持续性高血压、波动性大和夜间高血压等;其次,衰弱在老年人群中表现为肌肉力量下降、步态不稳等症状;最后,高血压和衰弱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需要引起重视。

我国高血压流行病学及老年高血压防治

我国高血压流行病学及老年高血压防治

我国高血压流行病学及老年高血压防治王宣淇【摘要】高血压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是全世界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研究表明通过健康干预等措施能有效地控制血压,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可以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减少医疗费用.由于高血压病呈群体分布,发病率及发病人数较多,单纯依靠医院很难有效地控制高血压.因此,切实有效的办法是社区防治和干预.我国高血压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社区卫生工作者应加强社区老年人群高血压病调查,同时完善老年高血压的防治.%Hypertension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diseases with serious hazard to human health, and is a major worldwide public health problem. Studies show that health intervention measures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blood pressure,reduce cardiovascular disease,improve the living ability and life quality of the hypertension patients, and lower the medical expenses. Due to the wide distribution of hypertension population and high incidence, it is difficult to rely solely on the hospital for effective control of hypertension, therefore the practical and effective approach is community prevention and intervention. A certain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hypertension in China, but some problems have also been exposed. Community health workers should strengthen the survey of hypertension on elderly population, while improving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1(017)011【总页数】4页(P1674-1677)【关键词】老年;高血压;社区综合干预措施【作者】王宣淇【作者单位】四川成都金牛区95879部队门诊部,成都,61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95.4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己成为威胁人群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

高血压的流行病学调查与趋势

高血压的流行病学调查与趋势

高血压的流行病学调查与趋势高血压是一种血压持续升高的慢性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高血压是全球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流行病学调查是研究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因素的重要方法,通过调查数据可以了解高血压的流行情况、趋势及其相关因素,进而制定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一、高血压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高血压的流行病学调查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是横断面调查和纵向队列研究。

横断面调查是在特定时期对人群进行调查,了解患病率和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

研究者可以通过抽样方式选取一定数量的受试者,测量其血压,并收集相关的调查信息,如年龄、性别、体质指数、家族病史、膳食结构等。

通过统计分析得到高血压的患病率和与之相关的因素。

纵向队列研究是对一组人群进行长期监测,观察其血压的变化,并分析与其相关的因素。

这种研究方法能够更好地了解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和发展趋势。

研究者可以选择一个相对健康的人群,在起始时测量其血压,并在之后的几年中定期复查血压,并记录相关变量。

通过比较不同时间点的血压数据,可以观察到血压的变化趋势,进而分析相关因素。

二、高血压的流行状况高血压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各国的调查显示高血压的患病率正在持续增长。

在发达国家中,高血压的患病率相对较高,尤其是老年人群体。

例如,美国的患病率超过40%,其中大部分是50岁以上的人群。

相比之下,亚洲国家的高血压患病率相对较低,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患病率正在逐渐增加。

在发展中国家,高血压正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

中国是高血压患者最多的国家之一,据统计,中国超过2亿人患有高血压。

这主要是由于人口老龄化、不良的饮食习惯、缺乏运动、压力增加等因素导致的。

三、高血压的流行趋势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的患病率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

这与人们的生活方式、环境和饮食结构等因素密切相关。

首先,生活方式的改变是高血压患病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老年高血压中医证型与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老年高血压中医证型与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出版 社 ,0 5 1- 0 2 0 : 2 . 9
【 】 C a m r .h 9 9W O IHg ie ie o h a a 2 h l e s JT e 1 9 H — S u d 1 n s f r t e m n —
陈荣等 s的研 究 结果相 同。 发病年 龄从 高到
[ 中图分类号]R 4 . 541 [ 文献标识码]B [ 文章编号]1 0- 8 2 2 l ) 0 7- 2 4 6 5 (O 2 1- 09 0 0 0
Ree a t t d ew e n S n l y e t n i n a d Rik Fa t r f l v n u y b t e e i H p r e so n s c o s S e o TCM y d o e S n rm
龄、 性别 、 体质指数 (M ) 生活方式等危险 因素与各 中医证型的关 系。结果: BI 、 老年高血 压患者的 中医证型与性 别相 关性不 明显 (>o 0) 各 型年 龄比较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 . 5 , P .5 , P<o 0 ) 各型体 重指 数之 间具有 显著的差异 ( . 5 。结论 : P<0 0 ) 老年 高血压发病的相 关危 险因素 中, 年龄 、 体质指数 (M ) B I 与中医证型 具有相 关性 。 [ 关键词] 高血压; 中医证型; 危险 因素; 关性; 相 老年人
M efn , A0 Z ihn A Xu-a g G h— og T M e at n e ea H s ilfJ c egC a C . t J ce g0 8 0 , hn C D p r tnG nr opt i h n olo Ld i h n 4 0 6 C ia me i l ao n , n
BM I i ig wa s a d o e s n CM y d o s a ay e .Reu t CM atr s o e i ai n s wi .1 n y n t r 。a d T v h s n r me wa n l z d s l:T p te f s n l P t t l n e e h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现状调查研究与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现状调查研究与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现状调查研究与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张绮阁【摘要】目的:调查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以及相关影响因素,为患者的研究实践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483例,对其自我管理水平进行评估,并对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确定影响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患者自我管理整体评分75.45分,运动管理、用药管理、情绪管理、工作与休息管理、饮食管理、病情监测等各维度得分分别为91.23分、83.44分、79.34分、74.34分、67.45分、60.55分;年龄、职业、病程、医保、居住情况、高血压程度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中进行验证,结果显示上述因素均是影响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不高,年龄、职业、病程、医保、居住情况、高血压程度是影响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我们要针对上述因素积极进行干预,从而有针对性的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有效的控制患者血压.%Objective:To investigate self-management level and related factor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and provide guidance for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the patients.Methods:A total of 483 elderly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and their self-management level was evaluated.Single factor analysis and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analysis were adopted for clinical data to identify th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selfmanagement level of the elderly patients.Results:The overall score of self-management of patients was 75.45,and the scores of sports management,medication management,emotionalmanagement,work and rest management,diet management,observation of patients conditions were 91.23,83.44,79.34,74.34,67.45 and 60.55 respectively;age,occupation,course of disease,medical insurance,living condition,and degree of hypertension were brought into the Logistic regression equation to verif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bove factors we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of self-management level of patients (P <0.01).Conclusion:The self-management level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is not high,and age,occupation,course of disease,medical insurance,living condition,and degree of hypertension a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of self-management level of patients.We should actively intervene in view of the above factors,so as to enhance the self-management level of patients to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blood pressure of patients.【期刊名称】《护理实践与研究》【年(卷),期】2017(014)024【总页数】2页(P127-128)【关键词】老年高血压;自我管理;调查研究;影响因素【作者】张绮阁【作者单位】467000 平顶山市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正文语种】中文高血压病已经成为我国老年群体最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剧,高血压病发病率呈现逐年微增长趋势,人群规模不断扩大[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研究
摘要:目的:针对老年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主要介绍了肥胖、血脂、血糖、血尿酸与老年高血压的关系,并阐述了老年人高血压的预防对策及措施。

旨在为相关领域的临床实践和理论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危险因素
1 肥胖与高血压
超重和肥胖已成为21世纪一个常见的健康问题,其发生率正逐年增加。

2004年我国公布的数据显示,老年人超重的高血压患病率为21.06%,肥胖的患病率为31.28%,均处于较高的水平。

有研究显示,老年人血压水平肥胖组>超重组>体重正常组,血压水平呈现出显著的随BMI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1]。

肥胖作为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已经被证实并被普遍接受。

肥胖是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

但是,肥胖引起高血压的机制尚未完全清楚。

目前认为可能与肥胖者体内钠的潴留增加,提高了交感神经的兴奋性,改变了机体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功能及存在胰岛素抵抗等有关。

要重视对超重和肥胖的预防与干预,通过控制体重来降低血压水平,防止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

2 血脂与高血压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高血压不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也是一种代谢性疾病。

据报道,超过50%的高血压患者合并血脂异常。

流行病学研究认为,血脂水平与血压之间存在正相关。

Bonna等[2]在Tromso血压与血脂相关性研究中发现TC水平与SBP和DBP呈独立的正相关;TC和血压的相关性男性随着年龄增长而降低,女性则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强。

Framingham研究也提示较高的血压具有相应较高的TC水平。

然而这些大型的流行病学研究的病例主要集中在中青年人群,老年病例纳入很少。

朱小军[3]对老年高血压病例分析显示:老年人TC、TG、LDL-C异常组与正常组比较,高TC、高TG、高LDL-C组与正常组比较,SBP有上升趋势,同时高血压患病率也呈上升趋势。

HDL-C高水平组较正常组血压水平低,同时高血压患病率也明显降低,提示HDL-C水平升高具有保护作用。

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均显示,TC、TG、LDL-C与老年高血压相关,说明TC、TG、LDL-C是老年人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HDL-C可能对血压有保护性作用。

3 血糖与高血压
高血压易发生糖尿病的报道在国内外均已被肯定[4]。

研究显示,空腹血糖异常和糖尿病者的高血压患病率均高于空腹血糖正常者,糖尿病者的血压水平也显著高于血糖正常者。

血糖水平与高血压的危险性呈显著的关联关系,其原因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高血压和糖尿病两者可互相影响,血糖升高可引起血管壁、血管
舒缩功能以及血液粘稠度的改变,诱发或加重高血压;反之,高血压又可引起血管结构与功能的进一步破坏,造成或加重糖尿病的大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

故在进行高血压宣传教育和防治的同时,开展糖尿病的防治工作也极为重要。

4 血尿酸与高血压
尿酸为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是由细胞分解代谢的核酸与其它嘌呤类化合物经黄嘌呤脱氢酶或黄嘌呤氧化酶作用降解而来。

约2/3经肾脏排泄,其余经消化道排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高尿酸血症愈来愈常见。

血尿酸升高常见于痛风、甲状腺机能减退、恶性肿瘤、肾脏功能衰竭,此外还与许多其它因素有关,如过量饮酒、肥胖症、糖尿病、高血脂症等。

近年来,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受到关注。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高尿酸与高血压关系密切[5]。

高尿酸血症常与肥胖、糖尿病、高血脂等代谢紊乱并存,是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标志物之一,常并发高血压、高胰岛素血症和甘油三酯代谢紊乱等。

高尿酸血症的发生是由于尿酸产生过多和肾脏排泄尿酸减少所致[6]。

高尿酸血症常伴发代谢综合征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高胰岛素血症降低了尿酸的排泄。

而高胰岛素血症引起高血压的可能机制为:①高胰岛素血症可促使肾小管重吸收钠增加,使体内总钠增加,导致细胞外液和血容量增加,机体为维持钠平衡,通过提高肾小球灌注压促进尿液排泄,从而导致血压升高;②高胰岛素血症可使副交感神经活性减弱,增强交感活性,促进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增加,增强肾小管钠重吸收,提高心输出量、心率和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导致血压增高;③高胰岛素血症刺激H+-Na+交换活性,该过程与Ca2+交换有关,使细胞Na+、Ca2+增加,由此增强血管平滑肌对血管加压物质的敏感性,导致血压升高;④高胰岛素血症可刺激血管壁增生、肥厚,使血管腔变窄、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导致血压升高。

5 老年人高血压的预防对策及措施
高血压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早期并无症状,一旦感觉不适,也许已产生器质性的病变,因此早发现、早治疗极为重要。

高血压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决定基础血压,而环境因素在高血压发病中起到更重要的作用,因而改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具有更为实际的意义,是我们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病的出发点和重点。

在体检或就医过程中一旦发现TC、LDL-C、TG和血尿酸水平升高,特别是40岁以上的人群,应考虑到可能是血压升高的一个信号,要尽早采取措施将其降低到合理的水平。

高血压患者则应在降低血压的同时降低TC、LDL-C、TG的水平,以期使血压和血脂共同降低到一个合理的水平。

过去人们曾认为50岁以上人群随年龄的增加SBP升高是正常的,对老年高血压未给予足够的重视。

老年人SBP控制率低,收缩期与舒张期高血压以及单纯收缩期高血压降压原则相同,均应努力降压达标。

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关于老年人高血压降压治疗的大型实验均显示:降低SBP治疗对老年患者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是有益的。

因此广大医务工作者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给予以积极治疗,争取将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

参考文献:
[1] 全国营养调查委员会.我国人群的膳食营养状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2] BONNA KH, THELLES DS. Association between blood pressure and serum lipids in a population of Tromso study[J]. Circulation,2001,83:1305-1314.
[3] 朱小军.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尿酸、血脂水平分析[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7(1).
[4] 高林,李茂欣,傅梧,等.兰州市中老年人糖尿病和糖耐量减低流行病学调查研究[J].兰州医学院学报,2008,24(3):41-44.
[5] FRONLICH ED. Current clinical path physiologic considerations in essential[J]. Med Clini N Am, 2007,81(5):1124.
[6] 卢君健.实用结缔组织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