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第三套)
教师招聘教育学理论试题及

教师招聘教育学理论试题及教师招聘教育学理论试题及答案解析教师招聘考试是教育系统中一个重要的选拔机制,旨在通过理论和实践的测试来筛选合适的人才担任教师职务。
教育学理论是教师招聘考试中的一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对教育学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教师招聘教育学理论试题,并提供答案解析,帮助考生更好地准备考试。
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学派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主动性?A. 行为主义学派B. 心理分析学派C. 社会学习理论学派D. 构造主义学派答案:D。
构造主义学派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主动性,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根据自身的经验和背景知识构建新的知识和理解。
2. 下列哪个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一种认知构建和重构的过程?A. 心理分析理论B. 行为主义理论C. 构成主义理论D. 社会学习理论答案:C。
构成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一种认知构建和重构的过程,学习者通过自主的思考和理解,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3. 下列哪个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观察他人行为而获得的?A. 行为主义理论B. 心理分析理论C. 社会学习理论D. 构成主义理论答案:C。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观察他人行为而获得的,学习者可以通过模仿他人的行为来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
4. 下列哪个理论主张学习过程是一种被动的知识传递?A. 行为主义理论B. 构成主义理论C. 社会学习理论D. 心理分析理论答案:A。
行为主义理论主张学习过程是一种被动的知识传递,学习者通过接受外部刺激和奖惩来形成新的行为。
二、判断题1. 教育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学科。
答案:错误。
教育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科,旨在研究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2.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只限于学校教育。
答案:错误。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各种教育形式,不仅限于学校教育,还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
3. 儿童早期教育对个体发展没有重要影响。
答案:错误。
儿童早期教育对个体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早期教育可以促进孩子的智力、情感、社交等多个方面的发展。
2019年教育学原理试题库含35套以上试题及大部分答案.doc

一、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1、教育学是以研究________为对象的一门___科学。
2、原始形态教育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表现在__、____、__、____。
4、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影响人发展的基本因素有____、____、____。
6、1922年通过的“___”学制、基本参照__国的学制,通常又称“____”学制,这是旧中国使用时间最长的学制。
7、教学过程的基本因素为___、___、___、____。
8、我国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是____,在国外,启发式教学始于古希腊的_______。
9、我国中学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
10、班主任争取家长配合,与家长联系的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_二、不定项选择(将正确的答案题号填在横线上,共10分)1、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以____的《大教学论》的发表为标志。
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凯洛夫D苏霍姆林斯基2、确定德育内容的依据是_______。
A当前形势的需要B德育的任务C青少年学生思想实际D学生年龄特征3、学生是人,是教育的对象,因而他们_______。
A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B对外界的教育影响有选择性C毫无顾及地接受教育D能动地接受教育4、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校内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方法是_______。
A练习法B实验法C试验法D实习法5、作为班主任,要使工作取得满意结果必须了解和研究学生,而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指了解________。
A学生思想B学生品德C学生现有知识水平D学生身体素质6、班主任的工作任务体现为________。
A教书B育人C指导学生课外活动D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7、我国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是________。
教育学原理试题(附参考答案)

教育学原理试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1、矮子里面挑高个的评价是( )。
A、非正式评价B、正式评价C、相对评价D、绝对评价正确答案:C2、某老师利用课堂提问、课堂讨论等形式来决定自己是否需要改善教学。
这种评价类型属于( )评价。
A、描述性B、总结性C、形成性D、诊断性正确答案:C3、魏巍在《我的老师》一文中提到:“我们见了她(蔡老师)不由得就围了上去-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
”这一叙述体现了学生的( )特点。
A、向师性B、复杂性C、可塑性D、创造性正确答案:A4、主张教育目的应当从个体的本能需要出发,满足人的自身发展的需要,发展人的价值,促进个人的自我实现。
这种观点属于( )。
A、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观B、宗教本位的教育目的观C、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观D、教育无目的论正确答案:A5、有人说教师工作是个无底洞,没有明显的时空界限。
这反映了教师劳动具有( )的特点。
A、主体性和示范性B、长期性和间接性C、连续性和广延性D、复杂性和创造性正确答案:C6、工业社会教育的突出特征是( )。
A、阶段性B、生产性C、封闭性D、个别化正确答案:B7、主张“兼爱”的是( )学派。
A、道家B、儒家C、法家D、墨家正确答案:D8、利用各种图片、模型、幻灯片及教学电影、电视等进行的直观教学是( )。
A、形象直观B、模象直观C、实物直观D、言语直观正确答案:B9、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显著差异是课程标准确立了( )。
A、过程性目标B、体验性目标C、知识性目标D、操作性目标正确答案:B10、西周六艺教育以( )为中心。
A、礼、乐B、射、御C、礼、书D、书、数正确答案:A11、在如何认识间接经验的问题上,现代教育理论比较强调( )。
A、用间接认识的方式认识间接经验B、用间接认识的方式认识直接经验C、用直接认识的方式认识直接经验D、用直接认识的方式认识间接经验正确答案:A12、既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又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并且贯穿教育活动全过程的是( )。
教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第三套)

教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第三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第三套)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1、《论语》是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专著,约写于中国的战国末年,比XXX著的《教育论》约早500年。
2、美育是形成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学生情感、意志和创造性的教育。
3、对年轻一代教育影响,全面地看,是由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构成的,教育成效往往是这三方面合力的结果。
4、教育是人类社会普遍的现象。
5、构成综合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目标、内容、方法、手段、评价等五部分。
6、班主任与家长联系的方式主要有家访、电话、信函等三种。
7、请列举三种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
8、教师应具备基本职业道德包括爱岗敬业、忠诚教育、公正平等和严谨治学,为人师表。
9、社会主义学校的德育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即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法制素养教育。
10、备课的细节各科教学尽管有所不同,但备课必须都要做好的三方面工作是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
二、不定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1、组织教学是A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之一。
2、师范院校开设的公共教育学课程属于B普通教育学。
3、学校工作的全面安排必须以B教育为主。
4、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和影响有ABCD四项。
5、最早对课堂教学从理论上加以阐述的教育著作是XXX 的《教育论》。
6、课堂教学的辅助形势是ABCD四项。
7、教育机智体现了教师劳动的C创造性特点。
8、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教育的A主体。
9、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是为了普及XXX教育。
1、学校教育:指由学校组织、实施的教育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2、德育过程: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言传身教、情感教育、行为规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道德情操和行为惯的过程。
3、教育目的:指教育活动的目标和意义,旨在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使其成为有用的社会人才。
教师招聘教育学原理试题及

教师招聘教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解析教师招聘教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教育学是一门__________学科。
A. 社会科学B. 自然科学C. 工程技术学科D. 人文科学答案:A解析:教育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教育活动的学科,属于社会科学范畴。
2. 教育学的基本任务是__________。
A. 培养各类专门人才B. 传授知识和技能C. 研究教育事业D. 探索教育规律答案:D解析:教育学的基本任务是探索和揭示教育活动的本质、规律和方法,从而为教育实践提供科学的指导。
3. 教育目标的制定应遵循的原则是__________。
A. 美学原则B. 经济原则C. 度量原则D. 科学原则答案:D解析:教育目标的制定应遵循科学原则,即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社会需求和个人特点,科学确定教育目标。
4. 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
A. 学习成绩上的提高B. 思维能力的培养C. 情感态度的形成D. 行为习惯的养成答案:C解析:教育环境是指学生在学校和家庭等环境中接受教育的场所和条件。
良好的教育环境可以促进学生情感态度的形成。
5. 教育质量的评价应该综合考虑__________。
A. 学生的学习成绩B. 教师的教学能力C. 教育资源的配置D. 教育过程中的情况答案:A、B、C、D解析:教育质量的评价应该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的教学能力、教育资源的配置以及教育过程中的情况等多个因素。
二、问答题1. 什么是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活动的学科,旨在揭示教育的本质、规律和方法,为教育实践提供科学的指导。
它研究的内容包括教育理论、教育心理学、教育方法学、教育管理学等。
2. 教育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教育学的基本任务是探索和揭示教育活动的本质、规律和方法,进而为教育实践提供科学的指导。
它致力于研究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评价等问题,以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优秀人才。
3. 教育目标的制定应遵循什么原则?教育目标的制定应遵循科学原则。
教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A. 教育现象B. 教育规律C. 教育方法D. 教育实践答案:A2. 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标志是()。
A.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B.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C. 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D. 卢梭的《爱弥儿》答案:B3. 教育学研究的首要任务是()。
A. 教育规律的探索B. 教育方法的创新C. 教育实践的指导D. 教育理论的构建答案:A4. 教育学研究方法中,最常用的是()。
A. 实证研究B. 历史研究C. 比较研究D. 理论研究答案:A5. 教育目的的确定依据是()。
A. 社会需要B. 个体发展C. 教育内容D. 教育手段答案:A6. 教育学中强调的“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其核心是()。
A. 学生中心B. 教师中心C. 知识中心D. 技能中心答案:A7. 教育学中,教育的三大要素是()。
A.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B.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环境C.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方法D.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评价答案:A8. 现代教育学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
A. 传授知识B. 培养能力C. 促进发展D. 塑造人格答案:C9. 教育学中,教育的“双基”指的是()。
A.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B. 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C. 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D. 基本观点和基本问题答案:A10. 教育学研究的学科性质是()。
A. 应用科学B. 理论科学C. 交叉科学D. 实验科学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A. 观察法B. 实验法C. 调查法D. 比较法E. 历史法答案:ABCDE2. 教育学的主要理论流派有()。
A. 行为主义B. 认知主义C. 人本主义D. 结构主义E. 后现代主义答案:ABCDE3.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包括()。
A. 教育现象B. 教育规律C. 教育方法D. 教育政策E. 教育效果答案:ABCDE4. 教育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有()。
教育学原理考试题含参考答案

教育学原理考试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7题,每题1分,共107分)1.在一定课程理论指导下,依据培养目标和课程方案,以纲要形式编制的关于教学科目内容,教学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指导性文件()。
A、课程计划B、课程标准C、教学方案D、教学指南正确答案:B2.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独立研究结合在一起,并采用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划一的上课时间,以大约 20 分钟为一个课时。
这种出现于美国 20 世纪 50 年代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道尔顿制B、文纳特卡制C、特朗普制D、活动课时制正确答案:C3.“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A、思想性原则B、疏导性原则C、连贯性原则D、一致性原则正确答案:B4.张老师在课堂上出示了一个钟表模型,通过对三个指针的操作,帮助小学生很快理解了“时、分、秒”的概念,这体现的教学原则( )。
A、直观性原则B、巩固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正确答案:A5.荀子在《劝学篇》中指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这句话所蕴涵的教学原则是()。
A、启发诱导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直观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正确答案:B6.上课时小明和小红都没有回答出老师的提问,王老师直接批评了聪明外向但不认真思考的小明,对内向胆小的小红则耐心启发。
她遵循的教学原则是( )。
A、启发创造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因势利导原则正确答案:B7.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在课程设置上,高中阶段()。
A、以实践活动课程为主B、以分科课程为主C、以综合课程为主D、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正确答案:B8.一个儿童能够辨别自己的左右手,但是不能辨别他人的左右手,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这个儿童的认知发展处于()。
A、形式运算阶段B、前运算阶段C、感知运动阶段D、具体运算阶段正确答案:B9.为验证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老师让学生分组合作,把点燃的火柴放进二氧化碳气体的瓶中,并观察瓶中的变化。
教师招聘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教师招聘教育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教育学的基本任务是:A.培养人才B.教授专业知识C.开展研究D.提供教学资源答案:A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A.教学过程B.学习者C.学习资源D.教育环境答案:B3.教育学的发展阶段不包括:A.自然教育阶段B.社会教育阶段C.科学教育阶段D.实践教育阶段答案:D4.教育目标是指:A.教育的内容B.培养目标C.教育方法D.教育效果答案:B5.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是:A.全面发展B.知识传授C.应试教育D.分科教学答案:A二、问答题1.请简要说明教育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内容。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活动的规律、方法和效果的学科,是培养人才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基础学科之一。
其研究内容包括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过程、教育评价等方面。
2.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的作用是什么?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把握学生的学习规律,从而合理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育心理学还可以通过研究教育心理问题,指导教师的职业发展和教育管理。
3.请简述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及其实施方法。
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全面发展,即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而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
其实施方法主要包括综合素质评价、课程改革、教育方式改革等方面的措施。
其中,综合素质评价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手段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课程改革注重课程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改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更全面的发展;教育方式改革则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
三、论述题请根据自己的理解,就“教育学的价值及其对当代教育的意义”进行论述。
教育学作为一门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活动的学科,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实践意义。
首先,教育学通过对教育活动规律的研究,可以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持,指导教育实践的开展。
其次,教育学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第三套)
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
1、《_____》是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专著,约写于中国的战国末年,比欧州昆体良所著的《_______》约早___年。
2、美育是形成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学生_____、______和______的教育。
3、对年轻一代教育影响,全面地看,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构成的,教育成效往往是这三方面合力的结果。
4、教育是人类社会______、普遍的现象。
5、构成综合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五部分。
6、班主任与家长联系的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等三种。
7、请列举三种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_____、_____、______。
8、教师应具备基本职业道德包括_____、_____、_____和严谨治学,为人师表。
9、社会主义学校的德育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即_____教育、______教育、_______教育。
10、备课的细节各科教学尽管有所不同,但备课必须都要做好的三方面工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不定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
1、组织教学是( )。
A 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之一B课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C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之一
2、师范院校开设的公共教育学课程属于( )。
A 学前教育学
B 普通教育学
C 高等教育学
D 职业教育学
3、学校工作的全面安排必须以( )。
A 教学为主
B 教育为主
C 学习为主
D 开发智力为主
4、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和影响有( )。
A 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物质前提B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C 遗传素质决定了人的发展
D遗传素质对个体发展的影响随增龄而在总体上呈减弱趋势。
5、最早对课堂教学从理论上加以阐述的教育著作是( )
A 斯宾塞的《教育论》
B 洛克的《教育漫话》
C 马卡连柯的《教育诗篇》
D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6、课堂教学的辅助形势是( )。
A 现场教学
B 复式教学
C 个别教学
D 分组教学
7、教育机智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特点。
A 复杂性
B 示范性
C 创造性
D 长期性
8、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教育的( )。
A 主体
B 客体
C 即是主体又是客体
D 即不是主体也不是客体。
9、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是为了普及( )。
A 初中教育
B 小学教育
C 初等教育
D 中等教育
10、建立和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 )。
A 教师 B 学生 C 学校 D 社会
三、判断并改错(每题2分,共10分)
1、人的全面发展实际上是指身心方面共同、平均的发展。
2、德育过程是培养思想品德的过程,所以德育过程即是思想品德形成过程
3、教师的职责在于教书育人。
4、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形式,但不是上课的继续和简单重复。
5、启发式教学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
四、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学校教育
2、德育过程
3、教育目的
4、教学大纲
5、班级授课制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简答教育与生产力的作用与关系?
2、教学要完成哪些任务?
3、教学工作包括哪些基本环节?
4、德育过程具有哪些特点?
六、论述题(22分)
1、结合所学专业谈谈如何上好一节课?(12分)
2、如何认识和处理“知、情、意、行”的关系?(10分)
七、实例分析(8分)
(用遗传、环境、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理论分析)
世界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从小被认为智力低下,但剑桥的博物学者汉斯罗在与达尔文的交往中发现他有很强的观察力,于是亲自推荐他作为自然科学工作者参加贝格尔舰的考察航行,后来取得了卓著的成绩。
一、填空
1、《学记》、《论演说家的教育》、三百年
2、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
3、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4、永恒的
5、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
6、家庭访问、书面联系、家长会
7、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实验法、参观法、练习法(六种中任三种都为正确)
8、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热爱教师集体
9、政治、思想、道德
10、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
二、不定项选择
1B 2B 3A 4ABD 5D 6AC 7C 8C 9C 10A
三、判断并改错
1、错。
人的全面发展实际上是指人的身心各方面都得到自由的、充分的、统一的发展。
2、错。
德育过程是培养思想品德的过程,但德育过程不是思想品德形成过程。
3、正确。
4、正确。
5、错。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教学指导思想。
四、名词解释
1、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2、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教育目的要求和教育规律,采用一定方法,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启发引导受教育者能动地理解、接受和践行一定社会思想准则、行为规范,并使其养成相应思想品德的过程。
3、教育目的:是指一定社会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或标准,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4、班级授课制:也称课堂教学,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知识水平分成有固定人数的教学班,以班为单位,按照规定的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和课程表,分科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五、简答题
1(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3)教育是生产新的科学技术的重要手段。
(4)教育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手段。
2、(1)传授和学习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2)发展学生的能力。
(3)向学生进行德育和培养其它积极心理品质。
3、(1)备课。
(2)上课。
(3)课外作业和辅导。
(4)学习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4、(1)是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知、情、意、行的统一发展过程。
(2)是组织学生实践活动和交往的过程。
(3)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
(4)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六、论述题
1、答案要点
(1)具有明确的教学目的。
(2)具有正确的教学内容。
(3)正确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
(4)综合贯彻教学原则。
(5)充分发挥师生两个积极性。
(6)合理有效地控制教学进程。
2、答案要点
(1)什么是“知、情、意、行”。
知:即思想道德认识。
情:即思想道德情感。
意:即思想道德意志。
行:即思想道德行为。
(2)正确认识和处理四者关系。
①知、情、意、行各因素在思想道德发展过程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
知为行为和意志自觉性的基础,而知最终必须转化为行,意是克服内外阻力,促进思想品德发展的基本条件。
情是伴随知、行、意的内部体验对思想品德的发展起强化和抑制作用。
②在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过程中,每个因素都可视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当时教育的要求成为教育的起点,但其结果都应落在意志行动上。
七、实例分析
提示:达尔文大器晚成的事例,说明儿童时代智力表现迟钝的人,只要在后天良好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下以及个人的主观努力下,也是可以有成就的。
先天的遗传素质仅是给发展提供一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必须在一定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才能转化为现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