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腥草
鱼腥草的功效作用与用量

鱼腥草的功效作用与用量鱼腥草,学名为草白花,是一种常见的野生草本植物。
在我国,鱼腥草被广泛应用于草药中,拥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和丰富的活性成分。
它除了被作为中药材外,还可以作为调味品和保健品。
本文将详细介绍鱼腥草的功效作用以及适当的用量。
一、鱼腥草的功效作用1. 抗菌消炎:鱼腥草含有丰富的草酸和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菌和消炎作用。
它可以抑制细菌、病毒和真菌的生长,对多种炎症疾病具有显著的疗效,包括皮肤炎、口腔溃疡、呼吸道感染等。
2. 解毒消肿:鱼腥草中的活性成分可以促进毒素的排泄,有助于清除体内的废物和有害物质,起到保健和解毒作用。
此外,它还可以减轻肿胀和盗汗等症状,帮助消除水肿和浮肿。
3. 抗过敏:鱼腥草中含有一种称为“鱼腥草素”的化合物,它具有明显的抗过敏作用。
鱼腥草可以抑制过敏原介导的组织炎症反应,减轻过敏症状,如打喷嚏、流鼻涕等。
4. 润肺止咳:鱼腥草有润肺止咳的功效,对咳嗽、喉咙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有缓解作用。
它可以改善咳嗽痰多的情况,促进痰液的排出。
5. 清热解毒:鱼腥草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热毒病症如疮疡肿毒、热淋涩痛等。
二、鱼腥草的用量鱼腥草通常以干燥的全草制成,可以煎汤、煮茶、炖煮等方式服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用量和用法:1. 干燥鱼腥草煎汤:将15克鱼腥草加入适量的水中,煎煮20分钟左右。
每日饭后服用一次,可以缓解口腔溃疡、咽喉炎等症状。
2. 鱼腥草茶:将5克鱼腥草放入茶杯中,用沸水冲泡,盖上盖子浸泡10分钟,即可饮用。
每日可饮用2~3次,有助于消炎、祛毒和提神醒脑。
3. 鱼腥草炖鸽子:将适量的鱼腥草和鸽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炖煮1小时左右,可根据个人口味酌情加盐。
每周食用2~3次,有助于补气养阴、清热解毒。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鱼腥草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 平时健康人群可适量食用鱼腥草,但患有严重疾病或正在服药的人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 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慎用鱼腥草,以免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
鱼腥草

美食药膳·饮食养生13快乐养生·2010.2(中)鱼腥草又名蕺菜、蕺儿根、折耳根等,是卫生部公布的药食同源物品。
鱼腥草广泛分布在我国南方各省区,西北、华北部分地区及西藏也有分布,常生长在背阴山坡、村边田埂、河畔溪边及湿地草丛中。
鱼腥草性寒味辛,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利尿通淋等功效,可用于治疗肺脓疡、肺热咳喘、热痢热淋、水肿、脚气、尿路感染、白带过多、痈肿疮毒等症。
所以,鱼腥草在中医处方中往往成为有关肺病、泌尿系统疾病的主药。
现代医学则对鱼腥草有更新更深的认识:其特异气味主要来源于鱼腥草挥发油中的一种有效成分——鱼腥草素(癸酰乙醛)。
鱼腥草素是鱼腥草的主要抗菌成分,对卡他球菌、流感杆菌、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明显抑制作用。
此外,鱼腥草还含有槲皮苷等有效成分,具有抗病毒和利尿作用。
鱼腥草还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增加白细胞吞噬能力,具有镇痛、止咳、止血、促进组织再生、扩张毛细血管、增加血流量等方面的作用。
鱼腥草营养丰富,每100克新鲜嫩茎叶含蛋白质2.1克,碳水化合物10.7克,钙57毫克,磷31毫克(参见《中国食物成分表2004》)。
但因为野生的鱼腥草腥味较重,初食者大多不适应。
鱼腥草由野草变为栽培作物后,由于生境改善,生长周期短,植株生长快,地下茎粗状,淀粉含量增多,纤维含量减少,食用时鲜嫩可口,易于消化吸收,特异的鱼腥味变淡,适口性增强,更受食者欢迎。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鱼腥草,特别适宜于流行性感冒患者、经常便秘、脾胃湿热、脘腹胀满、恶心呕吐、不思饮食者。
鱼腥草性较寒冷,不宜多食。
另外,体质虚寒及阴性外伤者,无红肿热痛者,不宜服食。
鱼腥草可以药、食两用,现介绍几则鱼腥草食疗药膳——雪梨鱼腥草配料:梨200克,鱼腥草100克(鲜者250克),冰糖适量。
制作及食法:生梨洗净去核切块。
鱼腥草加水600毫升烧开后改为文火煎20分钟,弃药渣,加梨、冰糖,文火炖至梨烂即可食用。
每日分2次服鱼腥草⊙ 李 玲完,连服5天。
鱼腥草的功效与禁忌

2023-11-08CATALOGUE 目录•鱼腥草的简介•鱼腥草的药用价值•鱼腥草的营养价值•鱼腥草的禁忌与注意事项•鱼腥草的食疗方01鱼腥草的简介鱼腥草,别名:折耳根、狗心草、狗点耳名称三白草科蕺菜属科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植物类型原产于中国中部和西南地区,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南方各地生长分布鱼腥草的基本信息分布在中国中部和西南地区广泛分布,特别是在长江流域及南方各地均有野生或栽培。
生长环境生长于海拔1200米至2000米的地区,常见于沟边、溪边或林下湿地上。
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怕干旱,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以肥沃的沙质壤土为佳。
鱼腥草的分布与生长环境采摘全年均可采收,以夏季茎叶茂盛时采收为佳。
挖掘其地下茎,洗净后切成段,晒干或阴干即可。
保存晒干或阴干的鱼腥草,可贮藏于密封袋中,放置在阴凉干燥处保存。
也可将鱼腥草切碎后,加入适量盐和食用油拌匀,放置在冰箱中冷藏保存。
鱼腥草的采摘与保存02鱼腥草的药用价值清热解毒鱼腥草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对于风热感冒、肺热咳嗽等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鱼腥草能够有效地减轻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同时能够改善咽部疼痛和红肿等症状。
鱼腥草对于一些严重的肝火旺盛的症状也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如口渴、尿黄、便秘等。
利尿消肿鱼腥草具有利尿消肿的功效,能够促进体内多余水分的排出,对于水肿、腹水等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鱼腥草能够有效地减轻肾脏负担,对于肾炎、肾衰竭等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鱼腥草还能够促进尿液的排出,对于尿道感染、膀胱炎等疾病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鱼腥草还含有一种叫做槲皮素的物质,这种物质具有抗氧化和抗炎的作用,能够有效地减轻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
抗炎抗肿瘤鱼腥草具有抗炎抗肿瘤的功效,能够有效地减轻炎症反应,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鱼腥草中含有一种叫做鱼腥草素的物质,这种物质具有抗炎和抗肿瘤的作用,对于肺癌、胃癌、直肠癌等疾病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鱼腥草具有抗菌抗病毒的功效,对于各种细菌和病毒的感染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禁忌

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禁忌鱼腥草,学名为胡枝子,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被广泛用于中医药领域。
鱼腥草在中医学中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同时也有一些食用禁忌需要注意。
本文将详细介绍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以及食用禁忌。
一、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清热解毒:鱼腥草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热毒病症,例如急性病毒性肝炎、丙肝等。
2. 利尿通淋:鱼腥草有利尿通淋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尿短赤黄、尿血、小便不利等尿路感染症。
3. 消肿退疮:鱼腥草对疮疡溃烂、疮毒等具有良好的消肿退疮作用。
4. 抗菌消炎:鱼腥草具有较强的抗菌消炎作用,可用于治疗伤口感染、痈肿疮疡等。
5. 抗病毒:鱼腥草对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用于治疗乙脑、流感等病毒感染症。
6. 改善免疫力:鱼腥草含有丰富的多糖类物质,具有很好的免疫调节作用,可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二、鱼腥草的食用禁忌鱼腥草在食用过程中也需注意一些禁忌,特别是对一些特定人群来说。
以下是鱼腥草的食用禁忌:1. 孕妇忌用:由于鱼腥草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在怀孕期间应避免食用,以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2. 产妇忌用:产妇在月子期间一般应避免食用草药类食品,包括鱼腥草。
3. 儿童慎用:鱼腥草对儿童来说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因此不建议儿童食用。
4. 脾胃虚寒者慎用:鱼腥草性凉,对于脾胃虚寒的人群来说,可能会加重脾胃寒凉的症状,因此应慎用。
5. 过敏体质者慎用:鱼腥草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对于过敏体质的人群来说,应注意慎重使用。
6. 药物相互作用:鱼腥草含有一些活性成分,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因此在同时使用其他药物时应注意避免可能的药物相互作用。
总之,鱼腥草作为一种中草药,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但也有一定的食用禁忌需要注意。
在食用鱼腥草之前,最好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以确保其在自身情况下的安全使用。
三、鱼腥草的食用方法鱼腥草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食用,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鱼腥草食用方法:1. 鱼腥草菜:将鱼腥草切碎后,可以炒菜、做汤或凉拌。
鱼腥草

鱼腥草中文名称:鱼腥草英文名称:Herba Houttuyniae (拉);heartleaf houttuynia herb定义:三白草科植物蕺菜Houttuynia cordata Thunb. 的干燥地上部分。
应用学科:中医药学(一级学科);中药学(二级学科);中药(二级学科)以上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求助编辑百科名片鱼腥草鱼腥草为三白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蕺菜的干燥水上部分。
产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各省。
名见《名医别录》。
唐苏颂说:"生湿地,山谷阴处亦能蔓生,叶如荞麦而肥,茎紫赤色,江左人好生食,关中谓之菹菜,叶有腥气,故俗称:鱼腥草。
"中文学名:鱼腥草拉丁学名:H outtuynia cordata Thunb.别称:岑草、蕺、菹菜、紫背鱼腥草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木兰纲亚纲:木兰亚纲目:胡椒目科:三白草科属:蕺菜属种:蕺菜分布区域:分布于陕西、甘肃及长江流域以南各地概述鱼腥草-原植物鱼腥草出自《名医别录》。
宋苏颂说:“生湿地,山谷阴处亦能蔓生,叶如荞麦而肥,茎紫赤色,江左人好生食,关中谓之。
菹菜,叶有鱼腥气,故俗称鱼草”。
宋·苏恭《苏沈良方》:“蕺菜生湿地山谷阴处,亦能蔓生。
叶似荞麦而肥,茎紫赤色。
山南、江左人好生食之。
关中谓之菹菜。
”亦别名折耳根。
本品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Houttuynia cordata Thunb.的新鲜全草或干燥地上部分。
鲜品全年均可采割;干品夏季茎叶茂盛花穗多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鱼腥草(30张)鱼腥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30~50厘米,全株有腥臭味;茎上部直立,常呈紫红色,下部伏地蔓生、生根,节上轮生小根。
叶互生,薄纸质,有腺点,背面尤甚,卵形或阔卵形,长4~10厘米,宽2.5~6厘米,基部心形,全缘,背面常紫红色,掌状叶脉5~7条,叶柄长1~3.5厘米,无毛,托叶膜质长1~2.5厘米,下部与叶柄合生成鞘。
花小,夏季开,无花被,离瓣花类中的不完全花,无花萼、无花瓣,淡黄绿色穗状花序,两性花,白色似花片的构造为大型总苞片,长在花序基部。
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和危害

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和危害鱼腥草,学名为鱼茴香草,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拥有丰富的药用价值。
它在中医学中被广泛应用于防治多种疾病,并且在一些地方被视为常用的食品材料。
鱼腥草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化学成分,因此在传统医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鱼腥草的功效、作用以及潜在的危害。
一、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1. 清热解毒:鱼腥草含有多种生物碱和活性物质,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它可以有效地抑制细菌、病毒和真菌的生长繁殖,对于治疗感冒、咽喉肿痛等有很好的效果。
此外,鱼腥草还可以清除机体内的毒素,保护肝脏和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
2. 抗菌消炎:鱼腥草中的麻醉碱和挥发性油具有抑制细菌和病毒的作用,能够有效地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疼痛和肿胀。
研究表明,鱼腥草对于多种耐药菌的治疗具有一定的效果,可以作为多种疾病的辅助治疗药物。
3. 抗氧化:鱼腥草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如维生素C、β-胡萝卜素等,可以帮助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缓细胞老化的过程,保护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此外,鱼腥草还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抵抗力。
4. 镇咳止痛:鱼腥草含有镇痛成分,对于缓解咳嗽、舒缓喉咙疼痛有一定的效果。
同时,鱼腥草中的香茶素还能够缓解胃痛和消化不良等症状。
5. 减肥降脂:鱼腥草中的挥发性油和精油成分,能够帮助调节脂肪代谢,减少体内的脂肪积累,有助于体重的减轻。
同时,鱼腥草还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酸脂等指标,对于预防和治疗高血脂有一定的作用。
6. 抗肿瘤: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鱼腥草中的部分成分具有抗肿瘤的作用。
它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增强化疗药物的疗效,具有一定的抗癌潜力。
但是,目前相关的研究还比较有限,需要进一步的研究验证。
二、鱼腥草的食用方法鱼腥草既可以作为药材使用,也可以作为食品材料食用。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鱼腥草食用方法:1. 鱼腥草茶:将鱼腥草用开水冲泡,可以制成草本茶饮。
鱼腥草茶具有清热解毒、降火解渴的作用,适合于夏天饮用。
鱼腥草的产地及功效与作用

鱼腥草的产地及功效与作用鱼腥草是一种具有丰富草药价值的植物。
它的学名是Houttuynia cordata Thunb.,属于鱼腥草科鱼腥草属。
鱼腥草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等地都有分布,是一种生长在湿润环境中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鱼腥草既可以作为食品增香调味的佐料,又具有多种药用价值。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鱼腥草含有丰富的活性物质,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降血压、抗过敏、抗氧化等多种功效与作用。
它在中医药学和现代药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被誉为“百草之王”。
一、鱼腥草的产地及分布情况鱼腥草原产于中国中部及南部地区,分布范围广泛。
从华北到华南都有种植。
主要分布在湖北、湖南、江西、四川、贵州等地,也见于云南、广东、广西、福建、河南、江苏、山东、河北、陕西、山西等省区。
此外,鱼腥草也在日本、朝鲜半岛等地有分布。
鱼腥草生态适应性强,对环境要求较低,一般能在高海拔、高纬度山地、河湖边缘、肥沃的土壤和潮湿的环境中生长。
它是一种喜湿润环境的植物,适合生长在河流、水塘、湖泊等湿润的地方。
鱼腥草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可以在疏松、湿润、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生长。
二、鱼腥草的药用价值1. 抗菌作用:经科学研究证实,鱼腥草能抑制多种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对致病微生物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它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常见的致病菌都有抑制作用。
2. 抗病毒作用:鱼腥草中的活性成分具有抗病毒活性,能够对抗多种病毒的感染,包括流感病毒、乙肝病毒、艾滋病毒等。
研究还发现,鱼腥草对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病毒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3. 抗肿瘤作用:鱼腥草中的活性成分对多种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能够阻止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研究发现,鱼腥草中的多种活性成分能够调节细胞周期,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从而抑制肿瘤的发展。
4. 降血压作用:鱼腥草中的活性成分具有降血压的效果。
它能够扩张血管,降低血管阻力,从而降低血压。
此外,鱼腥草还可以促进尿液排泄,减轻体内水钠潴留,有助于降低血压。
六种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

六种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六种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鱼腥草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它有很多种类,每一种都有着独特的功效与作用。
本文将介绍六种常见的鱼腥草及其功效与作用。
一、沼生鱼腥草沼生鱼腥草,学名为Houttuynia cordata Thunb.,属香科,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的多年生植物。
沼生鱼腥草具有散风解毒、消肿止痛、利尿通淋、抗病毒、抗癌等多种功效。
1.散风解毒:沼生鱼腥草可通过发散表里,凉血解毒的作用,对于热毒、风毒症状明显的疾病,如疮疡肿毒等有较好的疗效。
2.消肿止痛:沼生鱼腥草具有消肿止痛的作用,可以用于各种外伤引起的疼痛和肿胀,如扭伤、瘀伤等。
同时,它还可以有效地缓解痔疮引起的疼痛和不适。
3.利尿通淋:沼生鱼腥草具有利尿通淋的功效,可以促进尿液的排出,从而减轻体内的水肿。
对于湿热内蕴导致的尿路感染和结石形成,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4.抗病毒:沼生鱼腥草含有大量的挥发油和具有抗病毒活性的成分,可以有效抑制和杀灭病毒。
因此,它对于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5.抗癌:沼生鱼腥草中的多种活性物质对肿瘤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够促进癌细胞的凋亡和抗血管生成。
因此,它在肿瘤治疗中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二、七叶鱼腥草七叶鱼腥草,学名为Lindera aggregata (smith) Kost.,属香科,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
七叶鱼腥草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温肾壮阳等功效。
1.活血化瘀:七叶鱼腥草含有丰富的挥发油和生物碱,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瘀血的消散。
适用于各种疼痛和气滞血瘀的疾病,如痛经、跌打损伤等。
2.行气止痛:七叶鱼腥草具有行气活血、舒筋止痛的作用,可以缓解胸腹胀满、腹痛腹胀、经闭痛经等症状。
3.温肾壮阳:七叶鱼腥草具有温肾壮阳的作用,可以增强性功能,改善阳痿、早泄等男性性功能障碍症状。
三、板鱼腥草板鱼腥草,学名为Elsholtzia splendens (hort.) benth.,属唇形科,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鱼腥草目录鱼腥草的药性适宜人群食疗作用每100克鱼腥草的营养成分鱼腥草(herba houttuyniae)为三白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蕺菜的干燥水上部分。
产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各省。
夏季茎叶茂盛花穗多时采收,洗净,阴干用或鲜用。
名见《名医别录》。
唐苏颂说:"生湿地,山谷阴处亦能蔓生,叶如荞麦而肥,茎紫赤色,江左人好生食,关中谓之。
菹菜,,叶有腥气,故俗称:鱼腥草。
"【拉丁名】Houttuynia cordata Thunb.【英文名】chameleon【类别】全草类【故事】唐本草说江左人好生食,我闻过揉碎的鱼腥草叶子,有刺激的鱼腥味,那真是有逐臭之夫喔。
会稽赋说凶年民断其根食之,会稽志也说越王曾采蕺于蕺山。
可能不大好吃,平常是不当蔬菜上桌的,但是什么收成都没有的时候,就只好将就吃啰。
越王不止卧薪尝胆,还亲自采集没有人要吃的菜来吃,宣示作用吧。
【别名】岑草,紫背鱼腥草,紫蕺,臭猪巢,折耳根,猪鼻拱,九节莲,重药,狗贴耳,肺形草,鱼鳞真珠草,猪姆耳,秋打尾,狗子耳,臭草,野花麦,臭菜,热草,臭质草,臭腥草,臭牡丹,臭灵丹,辣子草,奶头草,草摄,红桔朝,臭蕺【性味归经】辛,微寒。
归肺经。
【功效】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
【应用】1.用于肺痈咳吐脓血及肺热咳嗽,痰黄而稠等。
前者,常与桔梗、芦根、冬瓜仁等同用,以加强清热解毒,消肿排脓作用;后者,常与黄芩、贝母、桑白皮等清肺化痰止咳药同用。
本品为治肺痈之要药。
2.用于热毒疮疡,常与紫花地丁、金银花、连翘等清热解毒药同用。
内服外用均可。
3.用于热林小便涩痛,常与木通、滑石、车前子等利尿通淋药同用。
现代多用治肺脓疡,肺炎,急、慢性气管炎,尿路感染等。
鱼腥草入药,中医认为其味辛、性寒凉,能清热解毒、排痛消肿疗疮、利尿除湿、健胃消食,用治实热、热毒、湿邪、疾热为患的肺痈、疮疡肿毒、痔疮便血、脾胃积热等,单用或配伍复方,内服外用或民间多种食疗方法的使用均疗效确切。
药理研究,鱼腥草主含挥发油,癸酰乙醛鱼腥草素等多种成份,对各种致病杆菌、球菌、流感病毒、钩端螺旋体等有抑制抗菌作用,并能提高人体免疫调节功能。
【用法用量】15~30g,不宜久煎;鲜品用量加倍,水煎或捣汁服。
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熏洗患处。
【记忆歌诀】明代龚廷贤著《药性歌括四百味》:蕺菜微寒,肺痈宜服,熏洗痔疮,消肿解毒。
【性状】本品茎呈扁圆柱形,扭曲,长20~35cm,直径0。
2~0。
3cm;表面棕黄色,具纵棱数条,节明显,下部节上有残存须根;质脆,易折断。
叶互生,叶片卷折皱缩,展平后呈心形,长3~5cm,宽3~4。
5cm;先端渐尖,全缘;上表面暗黄绿色至暗棕色,下表面灰绿色或灰棕色;叶柄细长,基部与托叶合生成鞘状。
穗状花序顶生,黄棕色。
搓碎有鱼腥气,味微涩。
【特性】蕺菜为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全株有腥臭味;茎上部直立,常呈紫红色,下部匍匐,节上轮生小根。
叶互生,薄纸质,有腺点,背面尤甚,卵形或阔卵形,长4~10厘米,宽2.5~6厘米,基部心形,全缘,背面常紫红色;掌状叶脉5~7条;叶柄长1~3.5厘米,无毛;托叶膜质长1~2.5厘米,下部与叶柄合生成鞘。
花小,夏季开,无花被,排成与叶对生、长约2厘米的穗状花序;总苞片4片,生于总花梗之顶,白色,花瓣状,长1~2厘米;雄蕊3枚,花丝长,下部与子房合生;雌蕊由3个合生心皮所组成。
蒴果近球形,直径2~3毫米,顶端开裂成分全草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甲基正壬酮,月桂油烯,辛酸及月桂醛等,具有特殊臭气。
此外尚含有刺激性的蘸菜碱。
叶含槲皮甙。
花穗及果穗含有异槲皮甙。
【贮藏】置干燥处。
【药理作用】1.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杆菌、肺炎双球菌。
2.利尿作用,使毛细血管扩张,增加肾血流量及尿液分泌,所以也用于尿路感染的频尿涩痛。
3.增强免疫系统作用,提高慢性气管炎患者白血球的吞噬作用。
4.抗肿瘤作用,提高癌细胞中的CAMP而抑制艾氏腹水癌。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一两,煎服。
因本品含有挥发油,故不宜久煎。
外用适量【功用】内服有利尿、解毒、消炎、排脓、祛痰作用。
据近年研究,本品水煎剂,粉剂,注射剂,对肝脏出血有良好止血作用,此值得进一步研究。
又据中医临床经验证明,对肺脓疡,痈节等化脓性炎症有效。
生嚼根茎,能缓解冠心病的心绞痛。
【验方】1.柿痈吐脓痰鲜草洗净,炒作菜吃。
或用鱼腥草36克(鲜草),桔梗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2.肺热咳嗽,咯痰带血(包括急性支气管炎、肺结核)鱼腥草18克(鲜草36克),甘草6克,车前草30克,水煎服。
3.小儿高热惊风,大人肺炎,热咳气急鱼腥草、黄荆条各30克,钩藤9克,水煎服,小儿酌减。
4.遍身生疮(包括多发性痈疗等)鱼腥草嫩叶和米粉做成饼,油煎食之。
5.痈疖发背,疔疮肿毒不拘已溃未溃,可用湿纸包裹鲜鱼腥草,置于灰火中煤熟,取出捣烂,涂敷患处。
6.黄疸发热(包括胆囊炎等)鱼腥草150~180克,水煎温服,据称疗效颇佳。
7.心脏病,心绞痛,心痛彻背鲜鱼腥草的茎每次用1~2寸放口中生嚼,一日2~3次,不但能缓解疼痛,持续久服亦有治愈的病例。
8.妇女子宫内膜炎,宫颈炎,附件炎,赤白带下腥臭,下腹痛等鱼腥草30~60克(鲜草加倍),蒲公英、忍冬藤各30克,水煎服。
9.痧症腹胀,小儿疳积,食伤不化,腹痛泻痢鲜叶或全草洗净捣汁,每次用半调匙。
温开水冲服。
10.痈疽不破头、脓排不出将此草捣烂、涂贴于患部能出脓,故此草又名"代刀草"。
(枪珠、弹片、竹签、木刺进入肌肉,即以湿纸包裹本品,于火中煤熟,捣烂敷贴之,有吸出弹片、签、刺之功)。
11.项疽搭背,脓栓不出湿纸包裹鲜草,于灰火中娘熟,捣烂敷于患部,可吸出脓液,并有止血止痛、消炎防腐之功。
【鉴别】(1)取本品粉末适量,置小试管中,用玻棒压紧,滴加品红亚硫酸试液少量至上层粉末湿润,放置片刻,自侧壁观察,湿粉末显粉红色或红紫色。
(2)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10ml,加热回流10分钟,滤过。
取滤液2ml,加镁粉少量与盐酸3 滴,置水浴中加热,显红色。
(3)取本品25g,切碎,置圆底烧瓶中,加水250ml,连接挥发油测定器。
自测定器上端加水使充满刻度部分,再加醋酸乙酯1ml,连接回流冷凝管,加热回流4 小时,停止加热,放置片刻,分取醋酸乙酯层,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甲基正壬酮对照品,加醋酸乙酯制成每1ml含10μ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5μl,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醋酸乙酯(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二硝基苯肼试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黄色斑点。
【备注】(1)鱼腥草清热解毒的作用颇佳,常与桔梗、鲜芦根、瓜蒌皮、冬瓜子、生苡仁、桃仁、象贝等用同用,治肺痈胸痛、咳吐脓血等症;与百部、鹅儿不食草、麦冬、蜂蜜等药配伍,可用于百日咳。
用于热毒痈肿,可单味煎汤内服,也可用鲜草捣烂外敷。
(2)鱼腥草原名蕺菜,因它的新鲜净叶中有一股浓烈的鱼腥气,不耐久闻,故以气味而得名。
一般人在未使用它的时候,往往顾名思义,以为此药气腥味劣,难以下咽。
这是未经实践的原故。
其实,此药阴干后,不但没有腥气,而且微有芳香,在加水煎汁时,则挥发出一种类似肉桂的香气;它煎出的汁如淡的红茶汁,仔细口尝,也有类似红茶的味道,芳香而稍有涩味,毫无苦味,且无腥臭,对胃也无刺激性。
鱼腥草具有良好的清热解毒作用,故前人用以治肺痈(肺脓疡)的要药。
近年来在临床应用本品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发展,用于大叶性肺炎、急性支气管炎及肠炎、腹泻等疾患,颇有疗效;本否又有利尿作用,故又可用于尿路感染、尿频涩痛。
【摘录】《中国药典》鱼腥草鱼腥草为三白草科蕺菜HouttuyniacordataThunb ,的嫩茎叶,又名蕺儿菜、折耳菜,多年生草本植物。
全株具鱼腥气,可炒食、凉拌或作汤。
鱼腥草每百克嫩茎叶含碳水化合物6 克,蛋白质2.2 克,脂肪0.4 克,钙74 毫克,磷53 毫克,挥发油(甲基正壬酮、丹桂油稀、羊脂酸、月桂醛)0.49 毫克,还含有鱼腥草素、蕺菜碱和多种维生素。
鱼腥草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的功效。
主治扁桃体炎、肺脓疡、尿路感染等。
虚寒症及阴性外疡者少食。
鱼腥草鱼腥草又名蕺菜、蕺儿根、摘儿根等,为三白草科多年生草本,因其茎叶搓碎后有鱼腥味,故名鱼腥草。
鱼腥草广泛分布在我国南方各省区,西北、华北部分地区及西藏也有分布,常生长在背阴山坡、村边田埂、河畔溪边及湿地草丛中。
鱼腥草植株矮小,茎下部伏地或作地下根状茎生于浅层土壤中,白色,节上生根;茎上部直立,叶心形或宽卵形,常见绿色,偶有紫色;花期5—6月,果期10—11月。
鱼腥草生命力极强,直接用其根茎插于潮湿泥地,即可成活,并生根发芽,广为繁衍。
在西双版纳,鱼腥草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野生蔬菜,当地居民大多喜食之,常见的吃法有几种:一是将鱼腥草地下茎除去节上的毛根,洗净后切成2至3公分的小段(也可将嫩叶加入其中),放入醋、酱油、辣椒粉、味精等佐料凉拌生吃,清脆爽口,但腥味较重;二是将地下茎连同嫩茎叶一同煮汤、煎、炒或炖,清香宜人,入口宜化,略有腥味;三是腌渍加工成咸菜食用,酸香生脆,令人开胃。
野生鱼腥草腥味较重,初食者大多不适应,地下茎纤维多,适口性不理想,因此作为商品性蔬菜发展较晚。
起初以鱼腥草作为蔬菜食用的,多为知其功效的医生。
近年来由于受“回归大自然”、“药食同源”之风的影响,民间采挖鱼腥草出售和作为特色山野菜食用之风渐盛,尤其在云南、四川、贵州等地,开发利用鱼腥草的规模不断扩大,野生资源供不应求,市场价格较高。
目前为了缓解供需矛盾,开始出现人工大量种植,并已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
鱼腥草由野草变为栽培作物后,由于生境改善,生长周期短,植株生长快,地下茎粗状,淀粉含量增多,纤维含量减少,食用时鲜嫩可口,易于消化吸收,特异的鱼腥味变淡,适口性增强,更受食者欢迎。
在西双版纳,鱼腥草又是一种传统药用植物,民间医师大多认为,它性味辛寒,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利尿涌淋等功效,可用于治疗肺脓溃疡、肺热咳喘、热痢热淋、水肿、脚气、尿路感染、白带过多、痈肿疮毒等症。
所以,鱼腥草在中医处方中往往成为有关肺病、泌尿系统疾病的主药。
现代医学则对鱼腥草有更新更深的认识:其特异气味主要来源于鱼腥草挥发油中的一种有效成分——鱼腥草素(癸酰乙醛)。
鱼胆草素是鱼腥草的主要抗菌成分,对卡他球菌、流感杆菌、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明显抑制作用。
此外,鱼腥草还含有槲皮甙等有效成分,具有抗病毒和利尿作用。
临床实践证明:鱼腥草对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慢性气管炎、慢性宫颈炎、百日咳等均有较好的疗效,对急性结膜炎、尿路感染等也有一定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