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科大学2017年7月考试《病原生物学》考查课试题满分标准答案

合集下载

中国医科大学2020年7月考试《病原生物学》考查课试题【答案49438】

中国医科大学2020年7月考试《病原生物学》考查课试题【答案49438】
名词解释 1.脂多糖 革兰阴性菌细胞壁外膜伸出的特殊结构,即细菌内毒素。由类脂A、核心多糖和特异多糖构成,类脂
A是内毒素的毒性部分和主要成分。
2.BCG 是将有毒的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培养于含甘油、胆汁、马铃薯的培养基中,经13年230次传代而获得的 减毒活菌株。是毒力变异株。现广泛用于人类结核病预防。
14.下列哪组病毒都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A.脊髓灰质炎病毒、甲型肝炎病毒、ECHO病毒、柯萨奇病毒 B.腺病毒、流感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ECHO病毒
C.柯萨奇病毒、甲型肝炎病毒、麻疹病毒、EB病毒 D.冠状病毒、腮腺炎病毒、ECHO病毒、柯萨奇病毒 E.EB病毒、ECHO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
18.人体猪囊虫病的感染途径和感染阶段为 A.经口食入猪囊尾蚴 B.经皮肤感染猪囊尾蚴 C.经口食入猪带绦虫卵 D.经皮肤感染六钩蚴 E.经胎盘感染六钩蚴.
19.棘球蚴砂是指囊液内含有 A.原头蚴、生发囊、子囊和虫卵 B.石灰小体 C.生发囊 D.只有子囊 E.原头蚴、生发囊和子囊
20.我国森林脑炎的主要传播媒介是 A.草原革蜱 B.乳突钝缘蜱 C.波斯锐缘蜱 D.柏氏禽刺螨 E.全沟硬蜱
6.在乙型肝炎病人的血清中测出抗-HBc说明疾病正在恢复。 A.正确 B.错误
7.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原体 A.正确 B.错误
8.EBV有垂直传播,CMV没有垂直传播 A.正确
B.错误
9.日本血吸虫的感染方式是食入含囊蚴的鱼。 A.正确 B.错误
10.滋养体是蓝氏贾第鞭毛虫的感染阶段。 A.正确 B.错误
3.关于内毒素,下列错误的叙述是 A.来源于革兰阴性菌 B.其化学成分是脂多糖 C.性质稳定,耐热 D.菌体死亡裂解后释放出来 E.能用甲醛脱毒制成类毒素

病原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病原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病原生物学试题及答案1.(单选题)关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错误的是()(本题3.5分)A、有包膜B、大小直径约为80~120nmC、基因组为一条单正链RNAD、有反转录酶E、有gag、pol、env3个结构基因标准答案:C2.(单选题)预防风疹病毒感染导致先天畸型最好的方法为()(本题3.5分)A、药物治疗B、终止妊娠C、孕前使用疫苗D、用免疫球蛋白E、用干扰素标准答案:A3.(单选题)带菌者是指()(本题3.5分)A、体内带有正常菌群者B、病原菌潜伏体内,不向体外排菌C、体内带有条件致病菌者D、感染后临床症状明显,可传染他人者E、感染后,临床症状消失,但体内病原菌未消除,不断向体外排菌。

标准答案:E4.(单选题)产气荚膜梭菌产生的α毒素是()(本题3.5分)A、透明质酸酶B、卵磷脂酶C、蛋白酶D、DNA酶E、胶原酶标准答案:B5.(单选题)不是细菌细胞膜的功能是()(本题3.5分)A、呼吸作用B、物质交换作用C、合成和分泌作用D、维持细菌的外形E、物质转运标准答案:D6.(单选题)决定病毒传染主要在于()(本题3.5分)A、衣壳B、核酸C、包膜D、神经氨酸酶E、蛋白标准答案:B7.(单选题)具有抗吞噬作用的细菌结构是()(本题3.5分)A、鞭毛B、菌毛C、细胞壁D、荚膜E、芽胞标准答案:D8.(单选题)HBV感染时,下列哪种成分用常规方法在血清中查不到()(本题3.5分)A、HBsAgB、抗-HBsC、HBcAgD、HBeAgE、抗-HBe标准答案:C9.(单选题)不产生肠毒素的细菌是()(本题3.5分)A、白喉杆菌B、霍乱弧菌C、产毒性大肠杆菌D、产气荚膜杆菌E、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答案:C10.(单选题)结核菌素试验的应用价值不包括()(本题3.5分)A、用于选择卡介苗接种对象B、用于接种卡介苗免疫效果的测定C、检测机体体液免疫状况D、测定肿瘤病人的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E、在未接种过卡介苗的人群中调查结核病的流行情况标准答案:C11.(单选题)光镜能直接观察的病毒是()(本题3.5分)A、巨细胞病毒B、痘病毒C、乳头瘤病毒D、类病毒E、HIV标准答案:B12.(单选题)血吸虫的异位寄生最常见的部位是()(本题3.5分)A、肺、皮肤B、皮肤、脑C、脑、脊髓D、肺、脑E、脊髓、生殖器标准答案:D13.(单选题)卡介苗的接种对象主要是()(本题3.5分)A、老年体弱者B、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者C、严重结核病人,结核菌素试验阴性患者D、新生儿和结核菌素试验阴性的儿童E、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标准答案:E14.(单选题)人患猪肉绦虫病是由于误食()(本题3.5分)A、六钩蚴B、棘球蚴C、似囊尾蚴D、猪囊尾蚴E、带绦虫卵标准答案:D15.(单选题)不属于肠道病毒的是()(本题3.5分)A、腺病毒B、脊髓灰质炎病毒C、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病毒D、柯萨奇病毒标准答案:A16.(单选题)血清中检查出HBsAg和HBeAg说明此病人是()(本题3.5分)A、无传染性B、有传染性C、恢复期D、病情较稳定标准答案:B17.(单选题)进行药敏试验时,常选择的细菌生长阶段是()(本题3.5分)A、迟缓期B、对数生长期C、稳定期D、衰退期标准答案:B18.(单选题)细菌细胞壁的最主要成分是()(本题3.5分)A、脂类B、蛋白质C、糖类D、肽聚糖标准答案:D19.(单选题)目前已在全世界灭绝的病毒是()(本题3.5分)A、HIVB、HBVC、天花病毒D、脊髓灰质炎病毒标准答案:C20.(单选题)关于L型细菌叙述错误的是()(本题3.5分)A、由于细胞壁缺陷常呈多形态B、染色体不易着色C、无致病力D、常规细菌学检查多呈阴性标准答案:C21.(单选题)感染宿主细胞易形成包涵体的病毒是()(本题3.0分)A、流感病毒B、麻疹病毒C、巨细胞病毒D、狂犬病病毒标准答案:D22.(单选题)下述与病毒蛋白质无关的作用是()(本题3.0分)A、吸附作用B、保护核酸作用C、病毒包膜的成分D、对脂溶剂敏感性标准答案:D23.(单选题)某单位发生以呕吐为主要症状的食物中毒。

病原生物试题及答案

病原生物试题及答案

病原生物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病原生物是指能够引起疾病的哪些生物?A. 细菌B. 病毒C. 真菌D. 所有以上选项2. 以下哪个不是病原生物的传播途径?A. 空气传播B. 食物传播C. 直接接触D. 光合作用3. 病原生物的致病性主要取决于以下哪个因素?A. 病原生物的数量B. 病原生物的毒力C. 宿主的免疫力D. 环境条件4. 以下哪种疾病是由真菌引起的?A. 结核病B. 疟疾C. 念珠菌感染D. 流感5. 病原生物的抗药性是如何产生的?A. 人为选择B. 基因突变C. 环境适应D. 所有以上选项6. 病原生物的感染途径主要包括哪些?A. 呼吸道B. 消化道C. 皮肤和黏膜D. 所有以上选项7. 病原生物的分类主要依据是什么?A. 形态结构B. 生活习性C. 致病机制D. 感染宿主8. 以下哪种病原生物是寄生生物?A. 病毒B. 细菌C. 真菌D. 所有以上选项9. 病原生物的致病性与以下哪个因素无关?A. 病原生物的侵袭力B. 病原生物的繁殖速度C. 病原生物的遗传特性D. 病原生物的体积大小10. 病原生物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哪些?A. 免疫接种B. 环境卫生C. 个人卫生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1-5 D, B, B, C, D;6-10 D, A, D, D, 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病原生物的致病性与其________和________有关。

2. 病原生物的传播途径包括空气传播、食物传播、________和接触传播。

3. 病原生物的抗药性产生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4. 病原生物的感染途径主要包括呼吸道、消化道和________。

5. 病原生物的预防措施中,________是提高人群免疫力的重要手段。

答案:1. 毒力宿主的免疫力;2. 血液传播;3. 基因突变;4. 皮肤和黏膜;5. 免疫接种。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病原生物的致病机制。

新中国医科大学2020年7月考试《病原生物学》考查课试题答案参考

新中国医科大学2020年7月考试《病原生物学》考查课试题答案参考

【奥鹏】-[中国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2020年7月考试《病原生物学》考查课试题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第1题,只有一个溶菌性周期的噬菌体称为A、前噬菌体B、毒性噬菌体C、温和噬菌体D、λ噬菌体E、转导噬菌体正确答案:B第2题,下列描述除去哪项外,均为正常菌群的致病条件A、寄生部位改变B、局部免疫功能下降C、菌群失调D、全身免疫功能下降E、药物治疗正确答案:E第3题,关于内毒素,下列错误的叙述是A、来源于革兰阴性菌B、其化学成分是脂多糖C、性质稳定,耐热D、菌体死亡裂解后释放出来E、能用甲醛脱毒制成类毒素正确答案:D第4题,下述细菌中可引起菌血症的是A、破伤风梭菌B、伤寒沙门菌C、白喉棒状杆菌D、肉毒梭菌E、霍乱弧菌正确答案:B第5题,引起假膜性肠炎的病原菌是A、沙门氏肠炎杆菌B、沙门氏鼠伤寒杆菌C、金黄色葡萄球菌D、乙型溶血性链球菌E、大肠埃希菌正确答案:C第6题,肠热症的第一周内,分离病原菌阳性率最高的标本是A、粪便B、尿液C、血液D、痰液E、呕吐物正确答案:C第7题,副溶血弧菌主要引起食物中毒,是因该菌有哪种特性A、耐酸B、耐碱C、嗜盐D、嗜温E、耐高渗正确答案:C第8题,卡介苗是A、经甲醛处理后的人型结核杆菌B、加热处理后的人型结核杆菌C、发生了抗原变异的牛型结核杆菌D、保持免疫原性,减毒的活的牛型结核杆菌E、保持免疫原性,减毒的活的人型结核杆菌正确答案:D第9题,早期梅毒是A、一期梅毒B、二期梅毒C、一期与二期梅毒D、三期梅毒E、一期、二期与三期梅毒正确答案:C第10题,下列哪一种不引起非淋病性尿道炎A、沙眼衣原体B、肺炎嗜衣原体C、解尿脲原体D、生殖支原体E、人型支原体正确答案:B第11题,病毒基因组结合至细胞染色体中,称为A、杀细胞性效应B、稳定状态感染C、整合感染D、细胞病变E、细胞融合正确答案:C第12题,关于包涵体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是病毒感染的检测指标之一B、可能是病毒增殖的场所C、HCMV的包涵体称内基小体D、可位于胞质,也可位于胞核E、可以为嗜酸性,也可为嗜碱性正确答案:C第13题,甲型流感病毒抗原小幅度变异为A、抗原转换B、抗原漂移C、溶原性转换D、H-O转换E、W-V转换正确答案:B第14题,下列哪组病毒都通过粪-口途径传播A、脊髓灰质炎病毒、甲型肝炎病毒、ECHO病毒、柯萨奇病毒B、腺病毒、流感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ECHO病毒C、柯萨奇病毒、甲型肝炎病毒、麻疹病毒、EB病毒D、冠状病毒、腮腺炎病毒、ECHO病毒、柯萨奇病毒E、EB病毒、ECHO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正确答案:A第15题,下列错误的组合是A、HSV-II-生殖器疱疹B、EB病毒-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C、VZV-带状疱疹D、CMV-鼻咽癌E、HHV-6型-幼儿急疹正确答案:D第16题,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最易并发感染的蠕虫病是A、钩虫B、丝虫C、粪类圆线虫D、鞭虫E、广州管圆线虫正确答案:C第17题,在寄生人体蠕虫中,下列哪种寄生虫排卵量最大A、肺吸虫B、蛔虫C、血吸虫D、钩虫E、鞭虫正确答案:B第18题,人体猪囊虫病的感染途径和感染阶段为A、经口食入猪囊尾蚴B、经皮肤感染猪囊尾蚴C、经口食入猪带绦虫卵D、经皮肤感染六钩蚴E、经胎盘感染六钩蚴.正确答案:C第19题,棘球蚴砂是指囊液内含有A、原头蚴、生发囊、子囊和虫卵B、石灰小体C、生发囊D、只有子囊E、原头蚴、生发囊和子囊正确答案:E第20题,我国森林脑炎的主要传播媒介是A、草原革蜱B、乳突钝缘蜱C、波斯锐缘蜱D、柏氏禽刺螨E、全沟硬蜱正确答案:E第21题,脂多糖正确答案: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外壁的组成成分,是由脂质和多糖构成的物质(糖脂质)。

中国医科大学智慧树知到“药学”《病原生物学》网课测试题答案1

中国医科大学智慧树知到“药学”《病原生物学》网课测试题答案1

中国医科大学智慧树知到“药学”《病原生物学》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脊髓灰质炎病毒损害什么细胞?引起弛缓性麻痹,此病以什么感染性性形式多见?2.棒状杆菌属中致病性最强的细菌?其革兰染色具有什么性?Neisser或Alber染色检出?具有鉴定意义。

3.关于内毒素,下列错误的叙述是()。

A.来源于革兰阴性菌B.其化学成分是脂多糖C.性质稳定,耐热D.菌体死亡裂解后释放出来E.能用甲醛脱毒制成类毒素4.因为副溶血弧菌具有嗜盐性,所以在培养基中加3.5%NaCl生长为佳。

()T.对F.错5.引起人和动物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的病原体是()A.狂犬病病毒B.森林脑炎病毒C.朊病毒D.人类细小病毒E.乙型脑炎病毒6.能与IgG的Fc段非特异结合的细菌表面蛋白是()A.链球菌的M蛋白B.葡萄球菌A蛋白C.淋病奈瑟菌菌毛蛋白D.沙门氏菌属Vi抗原E.大肠艾希菌K抗原7.只有一个溶菌性周期的噬菌体称为()。

A.前噬菌体B.毒性噬菌体C.温和噬菌体D.λ噬菌体E.转导噬菌体8.病原菌用于分离的标本均应做到冷藏速送。

()A.正确B.错误9.在寄生人体蠕虫中,下列哪种寄生虫排卵量最大?()A.肺吸虫B.蛔虫C.血吸虫D.钩虫E.鞭虫10.高压蒸气灭菌可破坏热原质。

()A.正确B.错误11.EBV有垂直传播,CMV没有垂直传播。

()A.正确B.错误12.我国森林脑炎的主要传播媒介是()。

A.草原革蜱B.乳突钝缘蜱C.波斯锐缘蜱D.柏氏禽刺螨E.全沟硬蜱13.直接接触传播的病原体是()A.麻疹病毒B.腺病毒C.沙眼衣原体D.乙型肝炎病毒E.70型肠道病毒14.试比较死疫苗与活疫苗的主要区别。

15.人工被动免疫(名词解释)第2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关于病毒的致病机理,错误的是()A.病毒的组织器官亲嗜性B.病毒毒素的毒性作用C.病毒引起的免疫病理损伤D.病毒对宿主细胞的损伤作用E.机体免疫力决定感染深度2.脂多糖(名词解释)3.结核杆菌既不产生内外毒素,也不具有特殊结构,其致病主要与菌体成分有关。

病原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病原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病原生物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病原生物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疾病的发生B. 疾病的治疗C. 病原体与宿主的相互作用D. 病原体的分类2. 下列哪个不是病毒的分类?A. DNA病毒B. RNA病毒C. 细菌病毒D. 真菌病毒3. 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以下哪些部分?A. 细胞壁B. 细胞核C. 核糖体D. 质粒4. 真菌感染人体后,主要引起的疾病类型是?A. 传染病B. 寄生虫病C. 真菌病D. 病毒病5. 以下哪种疾病是由寄生虫引起的?A. 流感B. 疟疾C. 结核病D. 麻疹6. 病原体的致病性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A. 病原体的数量B. 宿主的免疫状态C. 病原体的毒力D. 所有上述因素7. 病原体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哪些?A. 空气传播B. 接触传播C. 食物和水源传播D. 所有上述途径8. 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不包括以下哪项?A. 控制传染源B. 切断传播途径C. 保护易感人群D. 增加病原体数量9. 病原体的致病机制通常涉及到哪些方面?A. 病原体的侵入B. 病原体的繁殖C. 宿主的免疫反应D. 所有上述方面10. 病原体的检测方法包括哪些?A. 显微镜检查B. 血清学检测C. 分子生物学检测D. 所有上述方法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病原体是指能够引起________的微生物和寄生虫。

2. 病原体的致病性与其________和________有关。

3. 病原体的传播途径包括直接传播、间接传播和________。

4. 预防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________。

5. 病原体的检测方法中,________可以用于病原体的快速诊断。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病原生物学研究的主要目的和意义。

2. 描述病原体感染宿主后的基本过程。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病原体与宿主相互作用的机制,并举例说明。

2. 论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策略和方法。

病原生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病原生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病原生理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后,首先经过的屏障是:A. 皮肤B. 黏膜C. 血脑屏障D. 胎盘屏障答案:A2. 以下哪项不是病原微生物的致病因素?A. 毒素B. 侵入性酶C. 细胞壁成分D. 抗生素答案:D3. 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后,下列哪种反应不是机体的免疫反应?A. 发热B. 炎症C. 过敏反应D. 细胞凋亡答案:C4. 病原微生物感染后,机体产生的抗体主要属于:A. IgAB. IgMC. IgGD. IgE答案:C5. 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后,下列哪种细胞是主要的吞噬细胞?A. 红细胞B. 淋巴细胞C. 巨噬细胞D. 成纤维细胞答案:C6. 病原微生物感染后,机体的哪种细胞可以产生干扰素?A. 红细胞B. 淋巴细胞C. 巨噬细胞D. 成纤维细胞答案:C7. 病原微生物感染后,机体的哪种细胞可以产生抗体?A. 红细胞B. 淋巴细胞C. 巨噬细胞D. 成纤维细胞答案:B8. 病原微生物感染后,机体的哪种细胞可以产生细胞因子?A. 红细胞B. 淋巴细胞C. 巨噬细胞D. 成纤维细胞答案:C9. 病原微生物感染后,机体的哪种细胞可以介导细胞免疫?A. 红细胞B. 淋巴细胞C. 巨噬细胞D. 成纤维细胞答案:B10. 病原微生物感染后,机体的哪种细胞可以介导体液免疫?A. 红细胞B. 淋巴细胞C. 巨噬细胞D. 成纤维细胞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后,机体的哪些反应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 皮肤屏障B. 黏膜分泌的黏液C. 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D. 抗体的产生答案:ABC12. 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后,机体的哪些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A. 皮肤屏障B. 黏膜分泌的黏液C. 抗体的产生D. 细胞毒性T细胞的杀伤作用答案:CD13. 病原微生物感染后,机体产生的哪些物质可以中和病原体?A. 干扰素B. 抗体C. 补体D. 细胞因子答案:BC14. 病原微生物感染后,机体的哪些细胞可以参与炎症反应?A. 红细胞B. 淋巴细胞C. 巨噬细胞D. 成纤维细胞答案:BCD15. 病原微生物感染后,机体的哪些细胞可以参与免疫记忆?A. 红细胞B. 淋巴细胞C. 巨噬细胞D. 成纤维细胞答案:B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6. 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后,机体的免疫反应总是有益的。

2017年中国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考查课试题及答案

2017年中国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考查课试题及答案

2017年中国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考查课试题及答案中国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考查课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20分。

)V1.能与靶细胞表面CD4分子结合的HIV蛋白是(a)A.gp120B.gp41C.P7D.P17E.P24满分:1分2.下列何种物质不宜用滤过法除菌(e)A.血液B.血清C.抗生素D.维生素E.细菌毒素满分:1分3.下列哪种是人畜共患病(c)A. 梅毒B.霍乱C.钩体病D.伤寒E.淋病满分:1分4.腮腺炎病毒属于(b)A.正粘病毒科B.副粘病毒科C.疱疹病毒科D.反转录病毒科E.虫媒病毒科满分:1分5.蛲虫的主要致病机制在于(a)A.成虫对宿主的机械性损伤及雌虫产卵发育过程中释放化学物质的刺激作用B.成虫大量掠夺宿主体内营养物质C.成虫吸血造成严重的贫血损害D.成虫头部钻入肠黏膜和黏膜下层,以组织液和血液为食,局部黏膜出现炎症损害E.成虫对淋巴管及淋巴结炎症损害及阻塞作用满分:1分6.细菌致病性强弱主要取决于细菌的(c)A.基本结构B.特殊结构C.侵袭力和毒素D.分解代谢产物E.侵入机体的途径满分:1分7.关于内毒素,下列错误的叙述是(e)A.来源于革兰阴性菌B.其化学成分是脂多糖C.性质稳定,耐热D.菌体死亡裂解后释放出来E.能用甲醛脱毒制成类毒素满分:1分8.阿米巴肝脓肿的穿刺液中,可查到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的什么阶段(d)A.单核包囊B.四核包囊C.鞭毛体D.滋养体E.大滋养体和四核包囊满分:1分9.有关丙型肝炎病毒和丁型肝炎病毒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b)A.均为RNA病毒B.均需要依赖乙型肝炎病毒完成其病毒复制C.均主要为经输血注射途径传播D.均可有慢性携带者E.均可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满分:1分10.不是细菌侵袭力的因素是(d)A.产生毒素的能力B.繁殖的能力C.抗吞噬的能力D.吸附的能力E.侵入的能力满分:1分11.菌毛是细菌的(d)A.粘附结构B.致密结构C.多糖质D.纤丝状结构E.运动器官满分:1分12.对热抵抗力最强的细菌是(e)A.金黄色葡萄球菌B.结核分枝杆菌C.大肠艾希菌D.沙门氏菌E.肉毒梭菌满分:1分13.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毒素是(b)A.痉挛毒素B.杀白细胞素C.紫癜形成因子D.致死因子E.红疹毒素满分:1分14.下列哪一种不引起非淋病性尿道炎(b)A.沙眼衣原体B.肺炎嗜衣原体C.解尿脲原体D.生殖支原体E.人型支原体满分:1分15.病原菌在局部繁殖,不入血,其产物入血后,引起临床症状,属于的感染类型是(c)A.内毒素血症B.脓毒血症C.毒血症D.败血症E.菌血症满分:1分16.隐孢子虫的感染阶段是(b)A.滋养体B.卵囊C.裂殖体D.配子体E.包囊满分:1分17.下述哪种试验不能做HIV感染的确证试验(b)A.ELISA方法检测抗体B.病毒分离察有无细胞病变C.测定外周血中HIV病毒抗原D.RT-PCR检测血浆中的HIV核酸E.免疫印迹试验检测抗体满分:1分18.关于直接涂片镜检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c)A.适用于所有细菌感染疾病的初步检查B.方法简便易行,但均不能快速鉴定细菌C.只适用于形态和染色性上具有特征的病原菌D.其结果必须结合临床表现方有诊断价值E.以上都不是满分:1分19.常伴发于各种免疫低下和缺陷症患者的原虫感染有(a)A.溶组织内阿米巴C.阴道毛滴虫D.利什曼原虫E.隐孢子虫满分:1分20.关于人乳头瘤病毒的特性,下例哪项是错误的(a)A.无包膜DNA病毒B.有100多个血清型C.人是唯一自然宿主D.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E.6型、11型引起尖锐湿疣满分:1分二、简答题(共5道试题,共20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医科大学2017年7月课程考试《病原生物学》考查课试题
二、简答题(共5道试题,共40分。


1.在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由病毒引起的所占百分比是多少?常见呼吸道病毒包括哪些?
答:在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由病毒引起的所占百分比是多少?常见呼吸道病毒包括哪些?据统计,90%以上急性呼吸道感染由病毒引起。

呼吸道病毒主要包括正黏病毒科(Orthomyxoviridae)中的流感病毒;副黏病毒科(Paramyxoviridae)中的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以及其它病毒科中的一些病毒,如腺病毒、风疹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和呼肠病毒等。

2.简述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

答: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致病物质主要有:LTA、M蛋白、侵袭性酶(DNA酶、透明质酸酶、链激酶)链球菌溶血素及致热外毒素。

所致疾病主要有三大类:(1)化脓性感染;(2)中毒性疾病,猩红热;(3)变态反应性疾病:风湿热及急性肾小球肾炎。

3.什么是细菌的外毒素,其特点如何?
答:外毒素是G+细菌及某些G一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在细菌胞浆内合成后释放到细胞外,或在细菌死亡溶解后释放出来。

化学成分是蛋白质。

其特点有:(1)毒性强,能选择性地作用于各种不同的组织、引起特有的病理变化。

(2)外毒素的稳定性较差,易因加热等理化因素作用而破坏。

(3)受甲醛作用可使其毒性灭活而不影响抗原性,此即类毒素。

(4)外毒素抗原性强,刺激机体产生的中和抗体,称抗毒素。

4.简述主要致病性立克次体所致疾病和传播媒介。

答:普氏立克次体:引起流行性斑疹伤寒(又称为虱传斑疹伤寒)。

病人是储存宿主和主要传染源,体虱是传播媒介。

传播方式是人-虱-人。

立克次体可通过皮肤破损处侵入体内,也可经呼吸道或眼结膜使人感染。

斑疹伤寒立克次体:引起地方性斑疹伤寒(又称为鼠型斑疹伤寒)。

鼠类是主要储存宿主,传播媒介主要是鼠蚤和鼠虱,传播方式是鼠-蚤-鼠。

鼠蚤叮吮人血时,病原体经伤痕侵入人体;人食入被鼠蚤排泄物污染的食物亦可受染;干蚤粪内的病原体可成经呼吸道或眼结膜而使人受染。

恙虫病立克次体:恙虫病的病原体。

鼠是主要传染源,恙螨既是传播媒介又是储存宿主。

5.日本血吸虫寄生在终宿主的门静脉、肠系膜下静脉,为何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
答:日本血吸虫寄生在终宿主的门静脉、肠系膜下静脉,为何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日本血吸虫成虫寄生在终宿主的门静脉、肠系膜下静脉产卵,所产的虫卵,部分沉积于肠壁小血管中,约经11天卵内的卵细胞发育成毛蚴,由于毛蚴分泌可溶性虫卵抗原(SEA)可透过卵壳,破坏血管壁,并使周围组织出现炎症、坏死,由于肠的蠕动、腹内压增加,致使坏死组织向肠腔溃破,虫卵随溃破组织落入肠腔,随粪便排出体外。

三、名词解释(共5道试题,共20分。


1.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答: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仅有原始核质,无核膜或核仁;细胞器很不完善,只有核蛋白体。

包括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和放线菌等六种微生物。

2.艾滋病
答: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英文缩写的音译,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导致,该病以传播迅速、免疫系统进行性损伤直至崩溃、高度致死性为主要特征。

3.包涵体
答:是病毒感染的细胞内,用普通光学显微镜看到的圆形或椭圆形斑块。

不同种类病毒包涵体数目、大小、形状、位置及嗜酸性或嗜碱性不同,可作为诊断依据。

如狂犬病的脑组织切片中发现嗜酸性包涵体(内基小体)可诊断为狂犬病。

4.专性寄生虫
答:专性寄生虫是指生活史各阶段均或生活史某个阶段必须营寄生生活的寄生虫。

5.S--R变异
答:菌落由光滑型(smooth,S型)变为粗糙型(rough,R型),称为S-R变异,细菌性状也发生改变,如毒力。

五、主观填空题(共5道试题,共10分。


1.对流脑患者进行细菌学检查,可采集的标本除脑脊液外,也可采取和。

血液
淤斑穿刺或渗出液
2.卡介苗是用菌制备而成的疫苗。

牛型结核分枝杆菌
减毒活
3.常引起流行性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病毒是和。

新型肠道病毒70型
柯萨奇病毒A24
4.A群溶血性链球菌除引起化脓性感染外、还可引起和。

毒素性疾病
超敏反应性疾病
5.预防破伤风可接种进行人工主动免疫或注射进行紧急预防。

破伤风类毒素
破伤风抗毒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