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与兵家智慧PPT课件

合集下载

孙子兵法详解 ppt课件

孙子兵法详解 ppt课件

➢“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 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 情者也。 ”
➢“故用间有五:有因间,有内间,有 反间,有死间,有生间。五间俱起, 莫知其道,是谓神纪,人君之宝也。”
孙子兵法详解
三、主要军事思想
(一)战争观和认识论
专述“知”之方法
• 重战 《行军篇》:
• 慎战 • 计战 • 备战
孙子兵法详解
三、主要军事思想
(二)战略思想
▪ 全胜思想 ▪ 全胜手段 ▪ 全胜战例
《谋攻篇》:
➢“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 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 破伍次之。”
孙子兵法详解
“孙子说:‘上兵伐谋。’在越 南战争的情况下,‘谋’即指大 战略。美国忽视了孙子的这一英 明忠告,愚蠢地投入了战斗。”
--《大战略》
孙子兵法详解
《孙子兵法》在日本
“兵学经典” “世界第一兵书” “百世兵家之师” “东方兵学的鼻祖”
孙子兵法详解
德皇威廉二世:
“早二十年读《孙子兵法》,就 不至于遭受亡国之痛苦了”。
著名的战争指导规律: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详解
【中心思想】积蓄力量,立于不败之地 【主要内容】
备战思想: 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富国强军的思想: 修道而保法
胜于易胜的制胜思想: 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
以众击寡的制胜思想: 以镒称铢
孙子兵法详解
【中心思想】发挥力量,打击敌人 【主要内容】
掌握力量运用四个环节:
【中心思想】随机应变,灵活用兵 【主要内容】
–通九变之利,知九变之术 –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 –有备无患 –克服“五危”
“必死、必生、忿速、廉洁、爱民”

孙子兵法课件

孙子兵法课件
孙子兵法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孙子兵法简介 • 孙子兵法战略思想 • 孙子兵法战术原则 • 孙子兵法管理智慧 • 孙子兵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 总结与展望
01 孙子兵法简介
孙子兵法的起源与背景
01
02
03
春秋战国时期
孙子兵法产生于春秋战国 时期,当时各诸侯国为争 夺领土和资源而频繁进行 战争。
孙子其人
孙子,名武,是春秋时期 著名的军事家和战略家, 曾担任吴国的将军。
兵法著作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最早 的兵书之一,共十三篇, 涉及战争策略、军事哲学 、战术等多个方面。
孙子兵法的主要内容与特点
内容概述
孙子兵法主要内容包括战争策略 、军事哲学、战术等多个方面, 强调战争是一种艺术,需要灵活 运用策略和战术。
以计为先,随机应变
计谋先行
孙子兵法强调计谋的重要性,认为在战争中,计谋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要 善于运用计谋,使敌人陷入困境,从而取得胜利。
随机应变
战争形势千变万化,孙子兵法要求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对。在实施计谋的过程 中,要密切关注敌人的反应和变化,及时调整策略,确保取得最佳效果。
以谋为上,克敌制胜
执行力
孙子兵法强调执行的重要性,要求领导者制定明确的计划和目标,并确保下属能够准确理解和执行。同时,领导 者要关注执行过程中的反馈和调整,确保计划顺利实施。
团队协作与沟通
团队协作
孙子兵法强调团队的重要性,要求领导者关注团队成员的才能和特长,合理分配任务,发挥团队整体 优势。同时,要注重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支持和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03 孙子兵法战术原则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
集中优势兵力
在作战时,应集中优势兵力,即尽可能多地投入兵力,以增加胜利的可能性。

孙子兵法课件_全集ppt课件

孙子兵法课件_全集ppt课件

混战计: 19釜底抽薪 22关门捉贼 并战计: 25偷梁换柱 28上屋抽梯 败战计: 31美人计 34苦肉计
20浑水摸鱼 23远交近攻
26指桑骂槐 29树上开花
32空城计 35连环计
21金蝉脱壳 24假道伐虢
27假痴不颠 30反客为主
33反间计 36走为上

五 、作 业
阅读《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典”。又叫《孙子》、《吴孙子兵法》、 《孙武兵法》、《吴孙子》等,字数6000, 取其整数。《孙子兵法》问世于两千五百年 前的春秋时期,标志着独立的军事理论著作 从此诞生,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 上的“兵书”,比希腊的第一部军事理论专 著《长征记》约早100多年,比罗马弗龙廷 的《谋略例说》早五六百年。
--
思想精髓
1.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 善之善者也——百战百胜,不算是高明中最高明 的,不经交战而能使敌人屈服,才是高明中最高 明的。
2.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用兵作战的上策是用谋略胜敌,其次是运用外 交取胜,再次是战胜敌人军队,最下策是攻打敌 人的城池。
敌国解决粮草问题。
--
6.胜敌而益强——愈是战胜敌人,也愈
是增强自己。
7.兵贵胜,不贵久——用兵贵在速战速
决,而不宜旷日持久。 8.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
也——懂得用兵的将帅,是民众命运的
掌握者,国家安危的主宰。
--
内容提要
1.战争需耗巨资 举师十万,日费千金
2.作战应速胜 3.粮草应从敌国补给 4.胜敌而益强 5.用兵贵在速战速决
法令孰行 兵众孰强 士卒孰练 赏罚孰明
--
3.造势:因利而制权 4.诡道十二法 能而示之不能 用而示之不用 近而示之远 远 而示之近 利而诱之 乱而取之 实而备之 强而避之 怒而挠之 卑而骄之 佚而劳之 亲而离之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优选孙子兵法课件全集ppt(共124张PPT)

优选孙子兵法课件全集ppt(共124张PPT)
主要有三大系统:竹简本,武经本(宋刻《 武经七书•孙子》),十一家注本(宋刻《十 一家注孙子》,清孙星衍重新校订,让此版 本的《孙子兵法》流行)。
三 、区分《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和 《三十六计》
孙膑,战国中期人,孙武的后世子孙,晚 百余岁,著《孙膑兵法》。
“三十六计”一词最早见于《南齐书•王敬则 传》,“三十六策,走为上计”。《三十六 计》的作者与成书时间无从考证。是一部 集历代“韬略”、“诡道”之大成的兵法谋略 奇书,有很强的实用性,不但军事领域可 以运用,而且非军事领域也可借鉴。它是 中华民族智慧宝库中的独特珍宝。
二、孙子与《孙子兵法》简介
(一) 孙子简介
孙子,名武,字长卿,生卒年不考,春秋 末期人,大约与孔子同时而稍晚。本齐人 ,后迁于吴国。
司马迁说:“西破强楚,入郢城,北威齐晋 ,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史记•孙 子吴起列传》)
(二)《孙子兵法》简介
《孙子兵法》被奉为“兵经”和“兵学圣典”。 又叫《孙子》、《吴孙子兵法》、《孙武兵 法》、《吴孙子》等,字数6000,取其整数 。《孙子兵法》问世于两千五百年前的春秋 时期,标志着独立的军事理论著作从此诞生 ,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兵 书”,比希腊的第一部军事理论专著《长征 记》约早100多年,比罗马弗龙廷的《谋略 例说》早五六百年。
4.形人而我无形——使敌人暴露而我军 不露痕迹。
5.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处处都防 备,则处处都兵力不足。
6.形兵之极,至于无形——伪装佯动做 到最好的地步,就看不出一点形迹。
7.战胜不复——战胜敌人的战略战术每 次都不一样。
8.兵形象水——用兵的规律如同水的运动规律 。
9.避实而击虚—— 避开敌人坚实的地方而攻打 敌人的薄弱环节。

《孙子兵法》PPT 共17页

《孙子兵法》PPT 共17页

孙子兵法的主要பைடு நூலகம்想
1、重战、慎战、备战 2、不战而屈人之兵 3、攻其不备、出其不意 4、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1、重战、慎战、备战思想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计篇》
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非利不动, 非得不用,非危不战。—《火攻篇》
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九变篇》
孙子兵 法
作者简介
孙武(约公元前545年—公元前470年),字长卿,齐国乐 安人,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早年由齐 至吴,经吴国重臣伍子胥举荐,向吴王阖闾【hé lǘ】进呈所著 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为将。他曾率领吴国军队大败楚国军队, 占领楚国都城郢【yǐng 】城,几近覆亡楚国。后人尊称其为孙 子、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其著有巨作《孙子兵法 》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 《武经七书》之首。
吴国的争霸活动在南方地区取得胜利后,便向北方中原地区进逼。公元前485年,夫差联合鲁国, 大败齐军。公元前482年,夫差又率领着数万精兵,由水路北上,到达黄池(今河南封丘县南), 与晋、鲁等诸侯国君会盟。吴王夫差在这次盟会上,以强大军事力量为后盾,争得霸主地位。孙武 虽没直接参加攻齐取胜、与晋争霸两事,但在此前孙武精心训练军队和制定军事谋略,对夫差建立 霸业有不可抹煞的巨大贡献。
孙武指挥的著名战役
公元前506年,楚国攻打已经归附吴国的小国—蔡国,给了吴军伐楚的借口。阖闾、伍子胥、孙武 指挥训练有素的3万精兵,乘坐战船,溯淮而上,直趋蔡国,与楚国交战。楚军见吴军来势凶猛, 不得不放弃对蔡国的围攻,收缩部队,调集主力,以汉水为界,加紧设防,抗击吴军的进攻。不料 孙武突然改变沿淮河进军的路线,放弃战船,改从陆路进攻直插楚国纵深。 孙武从3万精兵中选择 强壮敏捷的3500人为前阵,身穿坚甲,手执利器,连连大败楚军。旧历11月28日攻入楚国国都郢 城。楚昭王带着妹妹仓皇出逃。孙武以3万军队攻击楚国的20万大军,获得全胜,创造了以少胜多 的光辉战例 。

《孙子兵法版》PPT课件

《孙子兵法版》PPT课件

十一、九地篇
是故方马埋轮,未足恃也;齐勇若一,政之道也; 刚柔皆得,地之理也。故善用兵者,携手若使一人, 不得已也。 将军统帅军队之事才能,静以因为幽城府,正平 正以治,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易其事,革 其谋,使人无识;易其居,迂其途,使人不得虑。 帅与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帅与之深入诸侯之地, 而发其机,焚舟破釜,若驱群羊,驱而往,驱而来, 莫知所之。聚三军之众,投之于险,此谓将军之事 也。韩信背水摆阵
十三、用间篇
古代君主的行为处于干与不干的犹豫中时, 就召集卜人、筮shi人、卿士、庶民、自己 五个方面的代表来决策,龟与筮shi占第四
位和五位。
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 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 可象于事类比推测,不可验于度星宿运行 位置,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
十三、用间篇
的意思是“屯”,即宿营和驻扎。
行列或者阵势解,也就是战场上的战斗序列;“军”
敌近而静者,恃其险也;远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 其所居易者,利也。 辞卑而益备者,进也;辞强而进驱者,退也; 无约而请和者,谋也;奔走而陈兵者,期也;半进 半退者,诱也。 见利而不进者,劳也。鸟集者,虚也;夜呼者,恐 也;军扰者,将不重也;旌旗动者,乱也;吏怒者, 倦也;粟马肉食,军无悬 [ “缸”字右边“工”换 “瓦”],不返其舍者,穷寇也。谆谆翕翕,徐与人 言者,失众也;数赏者,窘也;数罚者,困也;
《孙子兵法》其书(2-2)
《孙子》一书具有四种取向:系统导向;主动 (行动active)导向;未来导向;务实导向。 《孙子》一书可以分为四大段:第一篇到第三 篇为第一段,属于大战略层次; 第四到第六篇为第二段,属于战争艺术部分 (the art of the war),我国古代叫“用兵”,现 代西方称为“作战operation”; 第七到第十二篇为第三段讨论战术、后勤、地 理等,谋略少但名言闪现; 第十三篇独立构成第四段,讨论情报工作。

孙子兵法第七讲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孙子兵法第七讲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 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
对士卒一味厚待而不使唤,一味宠爱而不 管教,士卒违法纪乱纪而不约束惩处,这 样的士兵就像娇生惯养的孩子,是不能用 来打仗的。
1、以慈父之心爱兵,以严父之心用兵。 2、爱心是根本,严心是手段。 3、有铁的纪律才会有铁的军队。
《孙子兵法》精华之讲解
本节内容提要
1、夫兵形象水 2、“夺气”、“夺心”的心理战思想 3、用兵“八戒”
一、《虚实篇》之精华
夫兵形象水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 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 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 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故五行无常胜, 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 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 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 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故五行无常胜, 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背诵)
智慧漫谈
一切都在“变”中,遵循规律,随 机应变,据“变”而动。寻找最有 利于自己发展的方向。
四、《地形篇》之精华
孙子的“爱兵”观
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 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厚而不能使, 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 不可用也。
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 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
视,对待。深溪,很深的山涧。这里指危 险地带。赴汤蹈火。俱死,一起去死。这 里指同生共死,患难与共。 将帅对待士卒如同对待婴儿那样百般呵护, 士卒因此就可以与将帅一起共患难;将帅 对待士卒如同对待爱子一样关怀疼爱,士 卒因此就可以与将帅同生死。
士卒有士气才能保证百战不殆。 拿破仑指出:“ 狂热的信仰,爱国的情绪, 民族的光荣等等……都能增强部队的战斗 力。” 曹刿论战时说,“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就明确指 出了士气的重要性。

孙子兵法精品PPT课件

孙子兵法精品PPT课件

6
26
34
国庆60周年阅兵
36
37
《孙子吴起列传》 齐孙子武者,齐人也。正义魏武帝云: “孙子者,齐人。事於吴王阖闾,为吴将, 作兵法十三篇。”以兵法见於吴王阖庐。 阖庐曰:“子之十三篇,正义七录云孙子 兵法三卷。案:十三篇为上卷,又有中下 二卷。吾尽观之矣,可以小试勒兵乎?” 对曰:“可。”阖庐曰:“可试以妇人 乎?”曰:“可”。
鼓;视不相见,故为旌旗。” 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 目也。人既专一,则勇者不得 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此用众 之法也。故夜战多火鼓,昼战 多旌旗,所以变人之耳目也。
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 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 气归。
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 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 以静待哗,此治心也。以近待 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此 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勿 击堂堂之陈,此治变者也。
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 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 利者,未之有也。
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 知用兵之利也。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 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 近于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 竭则急于丘役。力屈、财殚,中原内 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之七;公家 之费,破车罢马,甲胄矢弩,戟楯蔽 橹,丘牛大车,十去之六。
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 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 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 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 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 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 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 此观之,胜负见矣。
《作战篇》 第二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 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 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 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 矣。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 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 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alph Sawyer
Roger Ames
3
孙子与孙子兵法
孙子是古代第一个形成战略思想的伟大人 物。今天,没有一个人对战略的相互关系, 应考虑的问题和所受的限制比他有更深刻 的认识。他的大部分观点在我们的当前环 境中仍然具有和当时同样重大的意义。
——(美) 约翰·科林斯
中 国 人 民 大 学


• 兵贵胜而不贵久
• 兵闻拙速,未赌巧之久也
• 诸侯乘其弊而走,虽有智者,不 中
能善其后也
国 人 民




16

孙子的战略理论(三) 实力建设为基础
•石头砸鸡蛋,而不要鸡蛋砸石头
•胜兵以镒称铢,败兵以铢称镒
中 国 人 民 大 学


17

孙子的作战指导理论
◆孙子兵法的主体:用兵真艺术,人
生大智慧

28

一、计篇
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 道,不可不察也。
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它关系到民众的生 死,国家的存亡,不可不慎重对待,认 真考察。
要么生,要么死;要么存,要么亡。这
就是战争!Βιβλιοθήκη 中 国人民 大



29

一、计篇
决定战争胜负的五大要素
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 五曰法。
“五事”:战略筹划的基本出发点
中 国 人 民 大 学


32

一、计篇
“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 不可不察也”
“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无恃其不攻, 中
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国 人
民 大



13

孙子的战争观(下)
以“道”为先,上下同欲
•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
• 上下同欲者胜


• 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正
人 民




14
◆具有世界意义与影响的一本书, 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 ◆超越军事领域的兵书,可应用 于一切带有竞争性领域的书。
10
*
二字真言
开打之前的“算” 开打之后的“骗”
11
*
三个板块
战争观念与战争理论
作战指导思想与战术原则

治军思想
国 人





12

孙子的战争观(上)
“慎战”为重,备战为先
“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
果你能够拥有一个真正伟大的战略,你甚至可 以不战而胜。这种东方的侧重于用战略智慧来
击垮对手的战略思想与西方大不相同,后者强
调行动(比如说发动大的战役)来取得胜利。
——(美)营销专家 迈克尔森
中 国






6

孙子与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是竞争之道
《孙子兵法》是战略之道
《孙子兵法》是将帅之道
中 国 人 民 大 学
“计”就是“算”的意思,就是庙算
“计篇”是孙子兵法的首篇,在全书中起
着提纲挈领、总揽全书的作用。它主要
论述了战争指导者在战前应该如何从道、
天、地、将、法五方面进行战争筹划,
以及如何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战争指导
者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创造有利的态势, 中
从而夺取战争的主动权,赢得战争的胜
国 人
利。
民 大


战略欺骗,第一次海湾战争中的美军
左勾拳
中 国 人 民 大 学


20

知彼知己,知天知地
情况不明决心大,思维不清动手快
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 求胜
知的全面,知的时效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知天知地, 中
胜乃不穷
国 人





21

避实击虚,出奇制胜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 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7

*
▪ ▪ ▪ ▪ ▪
《孙子兵法》的“一、二、 三、四、五”
五四三两一 种项大字本 关原板真奇 系则块言书
8
一本奇书
◆中国历史上现存的第一部最系统 最完整的兵书。
◆古兵书中的最好一部兵书,反映
了中国古典兵学文化的最高成就。
“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

者,不能遗孙子”。
国 人





9

◆ 《孙子》与《司马法》的区别:艺
术与规则
中 国 人 民 大 学


18

致人而不致于人
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
作战主动权,行动生命线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刘邦与项羽
“兵法千章万句,不出乎致人而不 中

致于人”
人 民




19

示形动敌
制造假象,欺骗敌人
“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远 而示之近,近而示之远。”
中 国 人 民 大 学


30

一、计篇
什么是道?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生, 与之死,而不畏危。
道,就是让民众和君主有着共同的意愿。
他们可以为君主去生,为君主去死,而
不畏惧危险。
中 国 人 民 大 学


31

一、计篇
什么是天?什么是地?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24

孙子的治军、建军思想
核心:“令之以文,齐之以武”
中 国 人 民 大 学


25

*
孙子兵法十三篇提要
26
孙子兵法十三篇
• 计篇 • 作战篇 • 谋攻篇 • 形篇 • 势篇 • 虚实篇
• 军争篇
• 九变篇
• 行军篇
• 地形篇
• 九地篇
• 火攻篇
中 国 人
• 用间篇
民 大



27

一、计篇
“虚”的空间性 “虚”的时间性
中 国 人 民 大 学


22

兵者诡道,因敌变化
兵不厌诈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践墨随敌,以决战事
中 国 人





23

集中兵力,以十击一
集中优势兵力,以弱胜强,以少胜多
并敌一向,千里杀将
用兵与做任何工作大忌:平均使用力
量,“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
中 国







孙子的战略理论(一)
上兵伐謀,追求全胜
“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 之善者也”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 屈人之兵而非战,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 之
国而非久也”
中 国






15

孙子的战略理论(二)
孙子与老子战略观的差异:进攻与防御、 柔武与刚强、先发之人与后发制人
《》与兵家智慧
1
*
孙子与孙子兵法
吾观兵书战策多矣,孙武所著深矣。
——三国·曹操
观诸兵书,无出孙武。
——唐·李世民
得孙子一二句,便可成功名。
——宋·王安石
前孙子者,孙子不能遗;后孙子者,不能遗 中
孙子。
国 人
——明·茅元仪
民 大



2

孙子与孙子兵法
*
Samuel B. Griffith
4

孙子与孙子兵法
就像《战争论》一样,《孙子兵法》应该列 入每一位海军军官的必读书目录。该书短而 易懂,直到今天,它的每一部分,都依然有 着与它所诞生的那个时代同样的价值。
——(美) 海军陆战队《作战条令》
中 国 人 民 大 学


5

孙子与孙子兵法
孙子最基本的哲学信条是:如果你能够仔细规
划好你的战略,那么你就能够获胜;而且,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