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市概况′
呼伦贝尔概况

呼伦贝尔市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地理位置处于东经115°13′—126°04′;北纬47°05′—53°。
呼伦贝尔市土地面积25.30万平方公里,东西约639公里,南北约700公里。
呼伦贝尔市东部以嫩江为界,与黑龙江省为邻,南部与兴安盟接壤;西部、西南部与蒙古国交界;北部、西北部以额尔古纳河为界与俄罗斯相望。
呼伦贝尔市辖6市7旗,73个镇,47个乡,37个苏木。
其中,有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三个少数民族自治旗。
呼伦贝尔行政公署驻地海拉尔。
呼伦贝尔为高原地貌,大兴安岭呈南北向纵贯,形成三大地形:山岭、低山丘陵、河谷平原。
大兴安岭东部为低山丘陵与河谷平原地貌,海拔高度为200米~650米,土壤以黑土为主,耕地面积占呼伦贝尔市的三分之二;中部为大兴安岭沙地林区,海拔高度为800米—1700米;西部为大草原,海拔高度600米—800米。
呼伦贝尔由额尔古纳河、嫩江两大水系形成的水资源总量为272亿立方米,共有大小河流3000多条;地下水资源14.6亿立方米;河流水能理论蕴藏量246万千瓦。
呼伦贝尔的气候特点:呼伦贝尔是我国最高纬度地区之一,寒温带和中温带大陆气候特点显著。
呼伦贝尔盟年平均气温为-5℃~2℃。
大兴安岭东南麓盛产大豆、玉米、水稻、薯类;大兴安岭林区林木繁盛,主要树种有兴安落叶松、白桦、柞树、樟子松及各种菌类、野果类、蕨菜、黄花等山野菜,野生着鹿科、狐科、貂科、犬科、猫科、熊科、鼬科及品种繁多的禽类;大兴安岭西为牧区,以畜牧业为主要产业,主要牲畜为牛、羊、马、骆驼。
呼伦贝尔市地下矿产资源有煤、铁、铜、铅、锌、铝、金、银、铼、钷、铟、镉、硫铁、芒硝、莹石、重晶石溴、水泥灰岩、天然碱、熔剂用白云岩和玛瑙等21种。
呼伦贝尔市得名于境内呼伦湖(亦称达赉湖)和贝尔湖。
地处东经115°31′~126°04′、北纬47°05′~53°20′。
2023年农村生态环境调查报告

2023年农村生态环境调查报告2023年农村生态环境调查报告11基本概况呼伦贝尔市总面积25.3万km2,南部与兴安盟相连,东部以嫩江为界与黑龙江省为邻,北和西北部以额尔古纳河为界与俄罗斯接壤,西和西南部同蒙古国交界。
呼伦贝尔草原位于大兴安岭以西,由东向西呈规律性分布,地跨森林草原、草甸草原和干旱草原3个地带。
多年生草本植物是组成呼伦贝尔草原植物群落的基本生态性特征。
呼伦贝尔市有林地面积1.90亿亩,森林覆盖率49%。
呼伦贝尔市探查到的各类矿产达40余种,矿点370多处。
该市野生植物资源也相当丰富,共有野生植物1400多种,有经济价值的野生植物达500种以上。
野生动物品种和数量繁多,受国家保护的一、二、三类野生动物和受自治区保护的野生动物品种有30余种,受国家保护的鸟类有60多种。
2主要环境问题及分析2.1生态系统退化严重呼伦贝尔市自开发以来,生态环境质量明显下降。
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最明显表现在土地沙化对草地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全市土壤侵蚀面积达632万hm2,其中强度侵蚀面积近615万hm2。
坡耕地中有水土流失现象的1417万hm2,中强度水土流失面积近617万hm2。
侵蚀强度在三级以上,急需治理的耕地面积达3418万hm2。
土壤养分流失和土层活化现象非常严重。
由于林地面积减少,生态屏障作用大大减弱,蓄水防洪能力降低,,许多河流水量已明显减少。
2.1.1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呼伦贝尔大草原正在遭受到严重的沙化侵袭,生态状况正呈严重恶化之势。
据最新监测显示,呼伦贝尔市沙化土地面积131万hm2,同时,还有近111万hm2的土地具有明显沙化趋势。
而且每年扩展的沙化土地呈增长趋势。
目前已经形成了3条不规则分布的大沙带,面积达88万hm2,其中流动沙地4万hm2、半固定沙地6万hm2,另外还有近300万hm2的潜在沙化区域。
沙化危害是多方面的:一是导致草原植被退化,吞噬草场;二是严重危及牧民的生产和生活;三是给铁路、公路的安全运营带来重大隐患;四是沙尘天气逐渐增多,沙尘暴频发;五是降低草原蓄水保土功能,湿地萎缩。
呼伦贝尔旅游概况简介

呼伦贝尔旅游概况简介呼伦贝尔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独特民族风情的旅游目的地。
它以其壮丽的草原风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民族风情而闻名于世。
以下是对呼伦贝尔旅游的概况介绍。
一、自然景观呼伦贝尔拥有广袤的草原、壮丽的湖泊和原始的森林,是大自然的宝库。
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无边无际的草原风光,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宏伟。
草原上的牛羊成群结队,白云在蓝天下飘动,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此外,呼伦湖、额尔古纳河、阿尔山等自然景观也是呼伦贝尔旅游的亮点之一。
二、文化遗产呼伦贝尔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
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在这里得到了保护和传承。
你可以参观蒙古包,了解蒙古族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还可以欣赏达斡尔族的舞蹈表演,感受他们独特的艺术魅力。
此外,呼伦贝尔还有众多的历史遗迹和民俗村落,如鄂温克民俗村、额尔古纳草原等,让你领略到不同民族的风情和历史。
三、旅游活动呼伦贝尔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旅游活动,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你可以选择骑马在草原上畅游,感受驰骋草原的快感;也可以选择乘坐游船在呼伦湖上漫游,欣赏湖光山色;此外,还可以进行徒步旅行、野外露营、草原狂欢等活动,体验大自然的魅力。
如果你对摄影感兴趣,呼伦贝尔也是一个绝佳的摄影圣地,你可以捕捉到许多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民族风情。
四、美食文化呼伦贝尔的美食文化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之一。
这里有丰富的草原牧区特色美食,如烤全羊、奶茶、手抓羊肉等,让你品尝到纯正的草原味道。
此外,呼伦贝尔还有各种野生动物的肉类美食,如驼鹿肉、鹿茸等,给你带来独特的味觉享受。
呼伦贝尔是一个充满魅力和活力的旅游目的地。
无论你是追求自然风光还是体验民族文化,这里都能满足你的需求。
来呼伦贝尔旅游,你将亲身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和人文的魅力,留下难忘的回忆。
呼伦贝尔市面积

呼伦贝尔市面积呼伦贝尔市,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是该自治区面积最大的地级市,同时也是中国内地面积最大的地级市之一。
呼伦贝尔市的面积相当广阔,总面积达到了253,111平方公里。
这个数字可能对于许多人来说只是一个抽象的数字,很难想象它到底有多大。
那么,让我们一同来探索一下呼伦贝尔市的面积究竟有多广阔。
首先,让我们来进行一次比较。
按照相关统计数据,呼伦贝尔市的面积大致相当于比利时的面积,甚至稍微超过了比利时。
比利时是欧洲国家之一,面积约为30,528平方公里,而呼伦贝尔市的面积则是比利时的近8倍。
可以说,呼伦贝尔市的面积几乎相当于一个小国家的面积。
继续进行比较,呼伦贝尔市的面积也相当于英国的面积的近一半。
英国是一个岛屿国家,面积约为244,820平方公里,比呼伦贝尔市稍微小一些。
这个比较恰当地展示了呼伦贝尔市的面积之大。
回到呼伦贝尔市本身,它的面积相当于中国全国面积的约2.6%,相当于内蒙古自治区总面积的约21%,可见其在内蒙古自治区乃至全国范围内的重要性。
呼伦贝尔市的面积如此广阔,自然也给这片土地带来了丰富的资源和多样的地理环境。
首先,呼伦贝尔市位于中国的北部边境地区,与俄罗斯接壤。
这片土地地广人稀,草原广袤,构成了得天独厚的天然景观。
在呼伦贝尔市的面积内,你可以找到多个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公园,如大青沟自然保护区、额尔古纳河大峡谷、阿尔山国家风景名胜区等。
这些地方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生态系统,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探索和观赏。
此外,呼伦贝尔市还拥有丰富的矿藏资源。
在这里可以开采到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同时,这些矿藏资源的开采也为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除了资源丰富,呼伦贝尔市还有着多样化的地理环境。
从市区到草原、湖泊,再到山脉和河流,呼伦贝尔市的地理环境之多样无疑是其面积所带来的独特魅力之一。
你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壮丽的草原风光,体验驯鹿拉车的乐趣,也可以攀登雪山,探索北国的神秘。
呼伦贝尔_百度百科

1969年8月1日,呼盟大部分地域划归黑龙江省管辖,一部分(原兴安盟的大部分)划归吉林省管辖。
1979年7月,恢复1969年前的行政区划,呼伦贝尔盟重新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辖。
1980年7月,恢复兴安盟建制,呼盟恢复1954年4月前的区划。
1949年4月,呼伦贝尔盟和纳文慕仁盟合并,称呼伦贝尔纳文慕仁盟,简称呼纳盟。
1953年4月1日,成立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行政公署 ,简称东部行署 ,署址设在乌兰浩特 。同时撤销原哲里木、兴安、呼纳三个盟的建制,其中原呼纳盟的海拉尔、满洲里、乌兰浩特变为内蒙古自治区的直辖市,其工作委托东部行署代管。
1368年明朝建立后,元顺帝退守蒙古高原。呼伦贝尔大兴安岭东麓为蒙古阿鲁科尔沁部牧地,岭西直至尼布楚的广阔草原为蒙古四子、乌拉特和茂明安部 游牧地。
明朝,呼伦贝尔地区由努尔干都指挥使司下设的一些卫、所管辖。
清朝,1734年建立海拉尔城,隶属五大将军属地——黑龙江将军。
1932年,伪满 政府建立后,呼伦贝尔成为省级单位,为"兴安省 ",省会设在海拉尔 。
1945年8月日本投降,10月岭西地区建立呼伦贝尔自治省政府。
1945年10月在岭东地区建立纳文慕仁省。
1946年6月改称纳文慕仁盟,受中共领导的兴安省政府领导。
1946年10月改称呼伦贝尔自治政府。
1947年5月归属内蒙古自治政府领导。
1948年1月1日改称呼伦贝尔盟 ,归属内蒙古自治区政府。
东汉建武二十五年鲜卑 与东汉“通驿使”,这是公元49年。此时,鲜卑人已经走出森林,生活在海拉尔河、伊敏河、根河、额尔古纳河 流域以及达赉湖畔,并发展为强大的部落联盟。公元4世纪,鲜卑人进入中原,建立了北魏 王朝。鲜卑人余部,在此后的数个世纪,和突厥 、回纥、黠戛斯、乌古烈诸部落相角逐与融合。
呼伦贝尔海拉尔简介

呼伦贝尔海拉尔简介呼伦贝尔海拉尔是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的一个县级市,位于呼伦贝尔草原的中心地带,是中国北方最大的草原城市之一。
海拉尔市地处东经119°42′至122°20′,北纬47°12′至50°42′之间,总面积为4,518.4平方公里,其中草原面积占到了近80%。
海拉尔市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重要交通枢纽,是连接中国东北和蒙古国的重要通道之一。
市内有东北铁路、满洲里铁路、满洲里公路和满洲里机场等交通设施。
此外,海拉尔市还是中国北极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是中国北极科学考察的重要起点。
海拉尔市的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典型的草原气候。
夏季气温较高,但干燥,冬季则寒冷而干燥。
年平均气温为-3.8℃,年降水量为364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
海拉尔市是一个典型的草原经济城市,农牧业是其支柱产业。
该市拥有大量的优质草原资源,是中国最重要的草原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
同时,该市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炭、铁矿石、石油、天然气、石灰石等,其中煤炭储量特别丰富。
海拉尔市是一个具有浓郁民族文化氛围的城市。
该市是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等多个民族的聚居地,各民族文化交融、互相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海拉尔文化。
该市的传统文化节庆活动有“草原牧民节”、“达斡尔族火把节”、“鄂温克族猎人节”等,各族群众在这些节庆活动中展示着自己的民族特色和文化魅力。
海拉尔市的旅游资源丰富,具有独特的草原风光和民族文化景观。
市内有呼伦贝尔草原、满洲里国家森林公园、达斡尔族火把节文化旅游区、鄂温克族猎人文化旅游区、赫哲族狩猎文化旅游区等多个旅游景点,各景点都具有独特的风景和文化内涵,是游客欣赏草原风光和了解北方民族文化的重要地方。
总之,海拉尔市是一个具有浓郁民族文化氛围和丰富旅游资源的城市,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重要城市之一。
在未来的发展中,海拉尔市将秉持“绿色发展、创新发展、文化发展”的理念,加快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建设富裕、美丽、幸福的新呼伦贝尔做出更大的贡献。
呼伦贝尔的生态问题及解决对策

呼伦贝尔市的生态问题及解决对策一.基本概况呼伦贝尔市地处内蒙东部,总面积25.3万km2,南部与兴安盟相连,东部以嫩江为界与黑龙江省为邻,北和西北部以额尔古纳河为界与俄罗斯接壤,西和西南部同蒙古国交界。
呼伦贝尔草原位于大兴安岭以西,由东向西呈规律性分布,地跨森林草原、草甸草原和干旱草原3个地带。
除东部地区约占本区面积的10.5%为森林草原过渡地带外,其余多为天然草场,多年生草本植物是组成呼伦贝尔草原植物群落的基本生态性特征。
呼伦贝尔市有林地面积1.90亿亩,森林覆盖率49%,林区的主要树种有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白桦、黑桦、山杨、蒙古柞等。
呼伦贝尔市探查到的各类矿产达40余种,矿点370多处,其中57处矿点已探明,主要有煤炭、石油、铁、铜、铅、锌、水泥灰岩等。
野生植物资源也相当丰富,共有野生植物1 400多种,有经济价值的野生植物达500种以上。
野生动物品种和数量繁多,受国家保护的一、二、三类野生动物和受自治区保护的野生动物品种有30余种,其中有些是珍稀兽类和禽类,全市313种鸟类中,受国家保护的鸟类有60多种,如丹顶鹤、白头鹤、白鹤、灰鹤、大天鹅和小天鹅等。
二.主要环境问题及分析(一)生态系统退化严重呼伦贝尔市自开发以来,生态环境质量明显下降。
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最明显表现在土地沙化对草地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全市土壤侵蚀面积达632万hm2,其中强度侵蚀面积近615万hm2。
坡耕地中有水土流失现象的1 417万hm2,中强度水土流失面积近617万hm2。
侵蚀强度在三级(土壤流失量大于2 500 t/(年•km2))以上,急需治理的耕地面积达3 418万hm2。
土壤养分流失和土层活化现象非常严重。
由于林地面积减少,生态屏障作用大大减弱,蓄水防洪能力降低,,许多河流水量已明显减少。
①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呼伦贝尔大草原正在遭受到严重的沙化侵袭,生态状况正呈严重恶化之势。
据最新监测显示,呼伦贝尔市沙化土地面积131万hm2,其中流动沙地2.8万hm2、半固定沙地9.1 万hm2、固定沙地74.9万hm2、露沙地43.7万hm2,同时,还有近111万hm2的土地具有明显沙化趋势。
世界面积最大的地级市之一

世界⾯积最⼤的地级市之⼀ ⼟地(Land)地球表层的陆地部分及其以上、以下⼀定幅度空间范围内的全部环境要素,以及⼈类社会⽣产⽣活活动作⽤于空间的某些结果所组成的⾃然—经济综合体。
⼩编整理了关于世界上⾯积最⼤的地级城市,⼀起来看⼀看吧。
仅供参考。
世界⾯积最⼤的地级市—内蒙古⾃治区呼伦贝尔市 呼伦贝尔市简介内蒙古⾃治区呼伦贝尔市是全国⾯积最⼤的⼀个地级市。
1999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态建设⽰范区;2001年10⽉10⽇,经国务院批准设⽴地级呼伦贝尔市;2003年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全国双拥模范城。
总⾯积25.3万平⽅公⾥。
东邻⿊龙江省,西、北与蒙古国、俄罗斯相接壤,是中俄蒙三国的交界地带,与俄罗斯、蒙古国有1723公⾥的边境线,有8个国家级⼀、⼆类通商⼝岸,其中满洲⾥⼝岸是全国最⼤的陆路⼝岸。
全市辖1个区、5个县级市、7个旗,总⼈⼝267万。
市委、市政府所在地为海拉尔。
呼伦贝尔境内⽣活着蒙古、汉、回、满、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俄罗斯、朝鲜等32个少数民族,全国三个“三少”民族⾃治旗均在呼伦贝尔市。
呼伦贝尔旅游资源富集,是国家旅游局认定的全国六⼤重点旅游开发区,是全国旅游⼆⼗胜景之⼀,国家级草原旅游重点开发区。
呼伦贝尔是最适合⼈类⽣存的⼀⽚“绿⾊净⼟”,是⼤⾃然馈赠给世⼈的“天然别墅”,这⾥的绝⼤部分森林、草原、湖泊等⾃然⽣态环境仍保持其原始古貌。
这⾥四季分明,景⾊各异。
春天,芳草萋萋,⼀⽚新绿;夏天,林⽊葱郁,野花绣地;秋天,硕果累累,千⼭尽染;冬天,银装素裹,⼀派北国风光;被世⼈誉为世界美丽的花园。
呼伦贝尔市有天然草场8万平⽅公⾥,天然林地12万平⽅公⾥,呼伦贝尔地处⽣态屏障地带,拥有3000多条河流,500多个湖泊,3000多种植物,400多种野⽣动物。
⼤兴安岭由北向南纵贯其中,成为天然的南北界线。
世界闻名的呼伦贝尔⼤草原⼴袤⽆垠,有“绿⾊净⼟”“北国碧⽟”之美誉。
呼伦贝尔⼤草原、⼤森林、⼤⽔域、⼤冰雪、⼤⼝岸、⼤民俗、⼤空调、⼤氧吧共同组成呼伦贝尔⼤旅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欢迎致辞尊敬的各位领导、来宾、朋友们:大家好!在这秋高气爽的8月,能够与同仁们相聚在呼伦贝尔草原,我们感到非常高兴。
我代表呼伦贝尔市直属机关工委,诚挚的欢迎远方的朋友们!呼伦贝尔的草原因您们的到来而更加妩媚,呼伦贝尔的夜空因你们的点缀而更加璀璨!呼伦贝尔欢迎你们!呼伦贝尔市得名于境内的呼伦湖和贝尔湖,总面积25.3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山东与江苏两省面积之和,是中俄蒙三国的交界地带,与俄罗斯、蒙古国共有1733.32公里的边境线,有7个国家级一、二类通商口岸,其中满洲里口岸是全国最大的陆路口岸。
呼伦贝尔市现辖13个旗市区,总人口272万,境内生活着汉族和蒙古、回、满、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俄罗斯、朝鲜等41个民族,全国三个“三少”民族自治旗均在呼伦贝尔市。
呼伦贝尔是国家旅游局认定的全国六大重点旅游开发区和国家级草原旅游重点开发区,早在1997年就成为“中国旅游20胜景”之一;2006年更被评为“中国最佳民族风情魅力城市”。
近年来,呼伦贝尔市以“有退有进、科学发展、打造自治区新的经济增长极、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为发展战略,经济实力稳步增涨。
200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超过成600亿元,增长15%,在自治区居第六位。
财政总收入达到100亿元,增长42.6%,在自治区居第四位。
呼伦贝尔市直属机关工委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市委的中心工作和发展大局,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大力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市直机关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有力地保证了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和本单位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
目前,中共呼伦贝尔市直属机关工委现有工作人员22名,离退休职工14名。
内设机构7个:纪工委、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工会工委,团工委和妇工委。
党组织关系隶属于中共呼伦贝尔市直机关工委的单位有100个。
我们连续7年荣获市直机关优秀领导班子集体称号,这份荣誉就是市委、市政府对市直机关工委工作的肯定和鼓励。
“博大、至诚、和美、共赢”是我们呼伦贝尔的城市精神。
今天,这个博大之域、至诚之民、和谐之都、美丽之市、共赢之地向在座的嘉宾们敞开了大门,呼伦贝尔草原向朋友们张开了最真诚的怀抱。
朋友们,请拥抱草原,拥抱蓝天,拥抱天堂一般的呼伦贝尔,呼伦贝尔期待着朋友们的热情拥抱,这一个拥抱将让你终生难忘!最后,衷心祝愿大家在呼伦贝尔尽情、尽兴,开怀、开心;请在呼伦贝尔草原放飞你心中的梦想吧,我相信这一次呼伦贝尔草原的心灵之旅会让您不虚此行!欢迎致辞尊敬的各位领导、来宾、朋友们:大家好!在这秋高气爽的7月,能够与来自浙江的贵宾们相聚一堂,我们感到非常高兴。
我代表呼伦贝尔市直属机关工委,诚挚的欢迎远方的朋友们!呼伦贝尔的草原因为您们的到来而更加动人,呼伦贝尔的天空因为你们的点缀而更加璀璨!呼伦贝尔欢迎你们!呼伦贝尔市得名于境内的呼伦湖和贝尔湖,总面积25.3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山东与江苏两省面积之和。
呼伦贝尔是中俄蒙三国的交界地带,与俄罗斯、蒙古国共有1733.32公里的边境线,有7个国家级一、二类通商口岸,其中满洲里口岸是全国最大的陆路口岸。
呼伦贝尔市现辖13个旗市区,总人口270余万,境内生活着汉族和蒙古、回、满、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俄罗斯、朝鲜等32个少数民族,全国三个“三少”民族自治旗均在呼伦贝尔市。
呼伦贝尔市1999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区;2001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呼伦贝尔盟,设立地级呼伦贝尔市;呼伦贝尔是国家旅游局认定的全国六大重点旅游开发区和国家级草原旅游重点开发区,早在1997年就成为“中国旅游20胜景”之一;2003年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全国双拥模范城”;2006年被评为“中国最佳民族风情魅力城市”;2007年被国家评为中国魅力城市,获得最具民族特色城市奖;2008年被评为“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国际旅游名城”。
呼伦贝尔市拥有肥沃的土地,辽阔的草原,浩瀚的森林,丰富的矿产和充沛的水资源;境内的呼伦贝尔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被称为世界上最好的草原。
呼伦贝尔市以“有退有进、科学发展、打造自治区新的经济增长极、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为发展战略,经济实力稳步增强。
2009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780亿元,增长17.1%。
财政总收入完成112.5亿元,增长12.3%;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81.8亿元,增长10.2%。
呼伦贝尔市直属机关工委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市委的工作中心和发展大局,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大力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市直机关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有力地保证了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和本单位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
我们连续8年荣获市直机关优秀领导班子集体称号,这份荣誉就是市委、市政府对市直机关工委工作的肯定和鼓励。
特别是市委把自治区18个帮扶厅局单位重点帮扶鄂伦春旗和莫旗的沟通协调、联络服务的任务交给了市直机关工委,两年多来,工委全力配合自治区帮扶厅局单位开展帮扶工作,使帮扶工作获得了良好的进展。
目前,中共呼伦贝尔市直属机关工委现有工作人员22名,离退休职工14名。
内设机构8个:纪工委、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工会工委,团工委和妇工委。
党组织关系隶属于中共呼伦贝尔市直机关工委的单位有100个。
“博大、至诚、和美、共赢”是我们呼伦贝尔的城市精神。
“博大”是指我市资源物产之博、地域之博,同时也说明了呼伦贝尔人心胸之博大、气量之宽宏、性格之豪放。
“至诚”是呼伦贝尔人精神气质和千百年来积淀形成的优良品质的集中概括,同时更是呼伦贝尔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立言行事、成就事业、面向未来永恒的操守和不变的人生价值取向。
“和美”,即“和谐美丽”,是指构建和谐呼伦贝尔,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的发展战略。
“共赢”是现代社会的共同价值观;民族、地区、企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都要共荣共赢。
“共赢”也体现了呼伦贝尔人民海纳百川、包容开放的胸怀和与人为善、恢宏大量的风采气度。
今天,这个博大之域、至诚之民、和谐之都、美丽之市、共赢之地向在座的嘉宾们敞开了大门,呼伦贝尔草原向朋友们张开了最真诚的怀抱。
朋友们,请拥抱草原,拥抱蓝天,拥抱天堂一般的呼伦贝尔,呼伦贝尔期待着朋友们的热情拥抱,这一个拥抱将让你终生难忘!最后,衷心祝愿大家在呼伦贝尔尽情、尽兴,开怀、开心;请在呼伦贝尔草原放飞你心中的梦想吧,我相信这一次呼伦贝尔草原的心灵之旅会让您不虚此行!呼伦贝尔市概况呼伦贝尔市得名于境内的呼伦湖(亦称达赉湖)和贝尔湖,东西630公里、南北700公里,总面积25.3万平方公里,占内蒙古自治区面积的21.4%,相当于山东与江苏两省面积之和。
东邻黑龙江省,西、北与蒙古国、俄罗斯相接壤,是中俄蒙三国的交界地带,与俄罗斯、蒙古国有1733.32公里的边境线,有7个国家级一、二类通商口岸,其中满洲里口岸是全国最大的陆路口岸。
呼伦贝尔市现辖13个旗市区,其中有1个区(海拉尔区)、5个县级市(满洲里市、扎兰屯市、牙克石市、根河市、额尔古纳市)、4个旗(阿荣旗、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陈巴尔虎旗)、3个自治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鄂温克自治旗),总人口270万。
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驻海拉尔区。
呼伦贝尔境内生活着汉族和蒙古、回、满、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俄罗斯、朝鲜等32个少数民族,全国三个“三少”民族自治旗均在呼伦贝尔市。
呼伦贝尔市是全国面积最大的一个地级市,也是“世界上土地管辖面积最大的城市”。
1999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区;2001年10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呼伦贝尔盟,设立地级呼伦贝尔市;2003年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全国双拥模范城”。
2007年被国家评为中国魅力城市,获得最具民族特色城市奖。
呼伦贝尔市拥有肥沃的土地,辽阔的草原,浩瀚的僧林,丰富的矿产和丰沛的水资源;境内的呼伦贝尔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被称为世界上最好的草原。
本世纪初发现呼伦贝尔由丰富的地下石油资源。
呼伦贝尔市以“有退有进、科学发展、打造自治区新的经济增长极、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为发展战略,经济实力稳步增强。
200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32.66亿元,增长15%,在自治区居第六位。
财政总收入完成100.12亿元,增长42.6%,在自治区居第四位;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74.21亿元,增长29.1%,在自治区居第四位。
呼伦贝尔旅游资源富集,是国家旅游局认定的全国六大重点旅游开发区,国家级草原旅游重点开发区;1997年就成为“中国旅游20胜景”之一,2003年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06年被评为“中国最佳民族风情魅力城市”,2008年被评为“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国际旅游名城”。
呼伦贝尔市拥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海拉尔纪念园、满洲里国门景区、中俄互市贸易区、西山国家森林公园、金帐汗蒙古部落、鄂温克博物馆、巴彦呼硕旅游景区、东旗甘珠尔庙、诺门罕战争遗址、额尔古纳俄罗斯家庭旅游户、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敖鲁古雅猎民点、嘎仙洞、达斡尔风情园、牙克石凤凰山庄及凤凰山滑雪度假区、红花尔基原始樟子松国家森林公园(世界上仅存的三大片原始樟子松森林之一)、呼伦湖景区等国家A级景区35处。
呼伦贝尔是最适合人类生存的一片“绿色净土”,是大自然馈赠给世人的“天然别墅”,这里的绝大部分森林、草原、湖泊等自然生态环境仍保持其原始古貌。
这里四季分明,景色各异。
春天,芳草萋萋,一片新绿;夏天,林木葱郁,野花绣地;秋天,硕果累累,千山尽染;冬天,银装素裹,一派北国风光。
大草原、大森林、大水域、大冰雪、大口岸、大民俗、大空调、大氧吧,呼伦贝尔被世人誉为世界美丽的花园。
你去过呼伦贝尔草原吗?呼伦贝尔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地处东经115°31′—126°04′,北纬47°05′—53°20′,辖世界著名大草原——呼伦贝尔大草原和富有森林自然宝库之称的大兴安岭于一体,北以额尔古纳河为界与俄罗斯接壤,西同蒙古国交界。
总面积25万平方公里,国境线长达1723公里。
如果把祖国的版图比作啼晨报晓的雄鸡,那么呼伦贝尔就是雄鸡冠上的一颗明珠。
呼伦贝尔总人口269.6998万人,是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是多民族聚居区。
蒙古、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汉等35个民族在这里和睦聚居,这里的许多少数民族仍继承和保留着各自的文化遗风和生活习俗。
浩瀚森林覆盖着的大兴安岭由北向南,纵贯于中部,成为呼伦贝尔东西部的天然分界线。
东侧是黑土平原—松嫩平原,西侧是著名草原之一的呼伦贝尔大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