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考研计算机统考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2年计算机考试题解

第一套:1.基本操作题【考点分析】本题考点:设置字段的字段大小属性;设置表宽度;隐藏字段;建立表间关系;链接表。
(1)【解题步骤】步骤1:打开“samp1.mdb”数据库窗口,选中“表”对象,右键单击“tSalary”选择【设计视图】。
步骤2:单击“工号”字段行任一点,在“字段大小”行输入“8”。
步骤3:单击工具栏中“保存”按钮,关闭表设计视图。
(2)【解题步骤】步骤1:选中“表”对象,右键单击“tEmp”选择【打开】。
步骤2:分别选中“姓名”和“年龄”字段列,单击菜单栏【格式】|【列宽】,在弹出对话框中输入“20”,单击“确定”按钮。
步骤3:单击工具栏中“保存”按钮。
(3)【解题步骤】步骤1:单击菜单栏【视图】|【设计视图】。
步骤2:在“字段名称”列将“聘用时间”改为“聘用日期”。
步骤3:单击工具栏中“保存”按钮。
(4)【解题步骤】步骤1:单击菜单栏【视图】|【数据表视图】。
步骤2:选中“简历”字段列,右键单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隐藏列】。
步骤3:单击工具栏中“保存”按钮,关闭数据表视图。
(5)【解题步骤】步骤1:单击菜单栏【工具】|【关系】,单击【关系】|【显示表】,分别添加表“tEmp”和“tSalary”到“关系”界面,关闭“显示表”对话框。
步骤2:选中表“tEmp”中的“工号”字段,拖动鼠标到表“tSalary”的“工号”字段,放开鼠标,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实施参照完整性”的复选框,单击“创建”按钮。
步骤3:单击工具栏中“保存”按钮,关闭“关系”界面。
(6)【解题步骤】步骤1:单击菜单栏【文件】|【获取外部数据】|【链接表】,在“考生文件夹”找到并选中要链接的文件samp0.mdb,单击“链接”按钮,选中“tTest”表,单击“确定”按钮。
步骤2:右键单击“tTest”选择【重命名】,在光标处输入“tTemp”2.简单应用题【考点分析】本题考点:创建选择查询、更新查询及在查询中进行计算。
2012-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联考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真题及详

2012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联考计算机学科专
业基础综合真题及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1~4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8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求整数 n(n≥0)阶乘的算法如下,其时间复杂度是( )。
A.5 B.7 C.8 D.11 【答案】A 【解析】基本思想是:采用运算符栈是为了比较运算符的优先级,所有运算符必须进栈。 只将大于栈顶元素优先级的运算符直接进栈,否则需要退栈栈顶运算符(先出栈的运算符先 计算,同优先级的运算符在栈中的先计算)。表达式 a+b-a*((c+d)/e-f)+g 产生后缀 表达式的过程如下表所列:
4.若平衡二叉树的高度为 6,且所有非叶结点的平衡因子均为 1,则该平衡二叉树的结 点总数为( )。
A.12 B.20 C.32 D.33 【答案】B 【解析】本题题目的实际问题是,具有 6 层结点的平衡二叉树含有最少的结点数是多 少?Nh 表示深度为 h 的平衡二叉树中含有的最少结点数,有 N0=0,N1=1,N2=2……Nh =Nh-1+Nh-2+1。 由此可得 N5=20。对应的平衡二叉树如下图所示。
5.对有 n 个顶点 e 条边且使用邻接表存储的有向( )。
A.O(n)
4 / 100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B.O(e) C.O(n+e) D.O(n×e) 【答案】C 【解析】遍历图的过程实质上是对每个顶点查找其邻接点的过程。其耗费的时间则取决 于所采用的存储结构。当用二维数组表示邻接矩阵图的存储结构时,查找每个顶点的邻接点 所需时间为 O(n2),其中 n 为图中顶点数。而当以邻接表作图的存储结构时,找邻接点所 需时间为 O(e),其中 e 为无向图中边的数或有向图中弧的数。由此,当以邻接表作存储结 构时,深度优先搜索遍历图的时间复杂度为 O(n+e)。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2012年硕士研究生计算机统考408考研真题及答案

A. 10
B. 20
C. 32
D. 33
5.对有 n 个结点、e 条边且使用邻接表存储的有向图进行广度优先遍历,其算法时间复杂度是
A. O(n)
B. O(e)
C. O(n+e)
D. O(n*e)
6.若用邻接矩阵存储有向图,矩阵中主对角线以下的元素均为零,则关于该图拓扑序列的结论是
A. 存在,且唯一
B. 存在,且不唯一
A. 程序计数器
B. 程序状态字寄存器
C. 通用数据寄存器
D. 通用地址寄存器
25.下列关于虚拟存储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虚拟存储只能基于连续分配技术
B. 虚拟存储只能基于非连续分配技术
C. 虚拟存储容量只受外存容量的限制
D. 虚拟存储容量只受内存容量的限制
26.操作系的 I/O 子系统通常由四个层次组成,每一层明确定义了与邻近层次的接口,其合理的层次组织排列顺序 是
A. 不管系统是否支持线程,进程都是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
B. 线程是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进程是调度的基本单位
C. 系统级线程和用户级线程的切换都需要内核的支持
D. 同一进程中的各个线程拥有各自不同的地址空间
32.下列选项中,不能改善磁盘设备 I/O 性能的是 6
D. 360ms
A. 重排 I/O 请求次序
13.假定编译器规定 int 和 short 类型长度占 32 位和 16 位,执行下列 C 语言语句 unsigned short x = 65530; unsigned int y = x; 得到 y 的机器数为
3
A. 0000 7FFA
2012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试题
2012计算机考研408真题和答案

(Rs)->mem
5
IF
/
ID
/
EX
M
WB
1 int
x
-513
R1
SHL R1 R1
2
4
4
3
x = a+b, x a b int
[x] [a] [b]
44
I1 LOAD R1, [a] I2 LOAD R2, [b] I3 ADD R1, R2 I4 STORE R2, [x]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While(L--)
longList=longList->next;
while(longList!=NULL){
if(longList==shortList)//
return longList;
else{
longList=longList->next;
shortlist=shortlist->next;
41~47
70
41.
1 m+n-1
mn 5
X-5 X
N X
2NN2 N N
42. 1
L1 L2 L
N-1
k L1 L2
L=|L1-L2|
15
X-N+1 X
N
k
2
C
LinkList Search_First_Common(LinkList L1,LinkList L2){
//
int len1=Length(L1);,len2=Length(L2);
IP
TCP
47-a
47-b
bit 0
-2012计算机考研真题及答案含选择题解析--资料

2009年统考计算机考研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
33.在OSI参考模型中,自下而上第一个提供端到端服务的层次是 BA.数据链路层 B.传输层 C.会话层 D.应用层解析:在OSI参考模型中,自下而上第一个提供端到端服务的层次是(传输层)。
自下而上方法的一般从检查物理层开始。
自下而上分别称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传输层是两台计算机经过网络进行数据通信时,第一个端到端的层次,具有缓冲作用。
34.在无噪声情况下,若某通信链路的带宽为3kHz,采用4个相位,每个相位具有4种振幅的QAM调制技术,则该通信链路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是 BA.12kbps B.24 kbps C.48 kbps D.96 kbps解析:1924年奈奎斯特(Nyquist)就推导出在理想低通信道的最高大码元传输速率的公式:理想低通信道的最高大码元传输速率C=2W.log2 N (其中W是想低通信道的带宽,N是电平强度)信道带宽与数据传输速率的关系可以奈奎斯特(Nyquist)准则与香农(Shanon)定律描述。
奈奎斯特定理描述了有限带宽、无噪声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与信道带宽的关系。
香农定理则描述了有限带宽、有随机热噪声信道的最大传输速率与信道带宽、信噪比之间的关系。
奈奎斯特准则指出:对于二进制数据信号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Rmax与通信信道带宽B(B=f,单位Hz)的关系可以写为:Rmax=2*B(bps)香农定理指出:在有随机热噪声的信道上传输数据信号时,数据传输速率Rmax与信道带宽B、信噪比S/N 的关系为:Rmax=B*log2(1+S/N)) [以2为底,1+S/N的对数]式中,Rmax单位为bps,带宽B单位为Hz,信噪比S/N通常以dB(分贝)数表示。
若S/N=30(dB),那么信噪比根据公式:S/N(dB)=10*lg(S/N) 则S/N=1000。
若带宽B=3000Hz,则Rma x≈30kbps。
11、【计算机】计算机2012年真题及解析

钻石卡高级辅导系统——全程、全方位、系统化解决考研所有问题,成功率趋近 100% 万学教育官方网址:
4
钻石卡高级辅导
„-‟、 „*‟、 „(‟、„(‟、„+‟依次入栈,此时,栈中元素个数为 5,分别为:- * ( ( + ; „+‟出栈,栈中元素个数为 4,分别为:- * ( ( ; „)‟入栈,与栈顶元素„(‟配成一对,都出栈,此时,栈中元素个数为 3,分别为:- * ( ; „/‟入栈,栈中元素个数为 4,分别为:- * ( / ; „/‟出栈,栈中元素个数为 3,分别为:- * ( ; „-‟入栈,栈中元素个数为 4,分别为:- * ( - ; „-‟出栈,栈中元素个数为 3,分别为:- * ( ; „)‟入栈,与栈顶元素„(‟配成一对,都出栈,此时,栈中元素个数为 2,分别为:- * ; „*‟出栈,栈中元素个数为 1:- ; „-‟出栈,栈空; „+‟入栈,栈中元素个数为 1:+ ; „+‟出栈,栈空;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在中缀向后缀转换过程中,栈中操作符个数最多有 5 个,选 A。 3. 若一棵二叉树的前序遍历序列为 a、e、b、d、c,后序遍历序列为 b、c、d、e、a,则根结点的孩子结点 A. 只有 e 【答案】A 【解析】题中已知,二叉树的前序遍历序列为 a、e、b、d、c,后序遍历序列为 b、c、d、e、a,则可确定二叉树的根节点为 a。 前序遍历访问次序为:访问根节点;前序遍历左子树;前序遍历右子树。从而可以确定,e 为左子树或右子树的根节点,即根节点 a 的孩子结点。 ① 假设 e 为左子树根结点,则根据后序遍历结果可知,b、c、d 一定在左子树上,且以 e 为根节点,所以,b、c、d 不可能是 a 的孩子结点。 ② 若 e 为右子树根节点,根据前序遍历结果可知,此二叉树没有左子树,故只有 e 是 a 的孩子结点。 4. 若平衡二叉树的高度为 6,且所有非叶结点的平衡因子均为 1,则该平衡二叉树的结点总数为 : B. 有 e、b C. 有 e、c D. 无法确定
2012年408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联考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试题一、单项选择题:第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试题要求。
1.求整数n(n≥0)阶乘的算法如下,其时间复杂度是。
int fact(int n){if (n<=1) return 1;return n*fact(n-1);}A. O(log2n)B. O(n)C. O(nlog2n)D. O(n2)2.已知操作符包括…+‟、…-‟、…*‟、…/‟、…(‟和…)‟。
将中缀表达式a+b-a*((c+d)/e-f)+g转换为等价的后缀表达式ab+acd+e/f-*-g+时,用栈来存放暂时还不能确定运算次序的操作符,若栈初始时为空,则转换过程中同时保存在栈中的操作符的最大个数是。
A.5 B.7 C.8 D.113.若一棵二叉树的前序遍历序列为a, e, b, d, c,后序遍历序列为b, c, d, e, a,则根结点的孩子结点。
A. 只有eB. 有e、bC. 有e、cD. 无法确定4.若平衡二叉树的高度为6,且所有非叶结点的平衡因子均为1,则该平衡二叉树的结点总数为。
A. 10B. 20C. 32D. 335.对有n个结点、e条边且使用邻接表存储的有向图进行广度优先遍历,其算法时间复杂度是。
A.O(n) B.O(e) C.O(n+e) D.O(n*e)6.若用邻接矩阵存储有向图,矩阵中主对角线以下的元素均为零,则关于该图拓扑序列的结论是。
A.存在,且唯一B.存在,且不唯一C.存在,可能不唯一D.无法确定是否存在7.对如下有向带权图,若采用迪杰斯特拉(Dijkstra)算法求从源点a到其他各顶点的最短路径,则得到的第一条最短路径的目标顶点是b,第二条最短路径的目标顶点是c,后续得到的其余各最短路径的目标顶点依次是。
A.d,e,f B.e,d,f C.f,d,e D.f,e,d8.下列关于最小生成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2012 年9 月笔试真卷及答案详解

2012 年9 月笔试真卷及答案详解第1 页(共12 页)2012年9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笔试试卷C语言程序设计(考试时间90 分钟,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1)—(10)、(21)—(40)每题2 分,(11)—(20)每题1 分,共70 分)下列各题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请将正确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1)下列链表中,其逻辑结构属于非线性结构的是A)双向链表B)带链的栈C)二叉链表D)循环链表(2)设循环队列的存储空间为Q(1:35),初始状态为front=rear=35。
现经过一系列入队与退队运算后,front=15,rear=15,则循环队列中的元素个数为A)20 B)0 或35C)15 D)16(3)下列关于栈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栈底元素一定是最后入栈的元素B)栈操作遵循先进后出的原则C)栈顶元素一定是最先入栈的元素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对(4)在关系数据库中,用来表示实体间联系的是A)网状结构B)树状结构C)属性D)二维表(5)公司中有多个部门和多名职员,每个职员只能属于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可以有多名职员。
则实体部门和职员间的联系是A)1:m联系B)m:n 联系C)1:1 联系D)m:1 联系(6)有两个关系R和S如下:R SA B C A B Ca 1 2 c 3 1b 2 1c 3 1则由关系R得到关系S的操作是A)自然连接B)并C)选择D)投影(7)数据字典(DD)所定义的对象都包含于A)软件结构图B)方框图C)数据流图(DFD图)D)程序流程图(8)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的作用不包括A)软件设计的依据B)软件可行性研究的依据C)软件验收的依据D)用户与开发人员对软件要做什么的共同理解(9)下面属于黑盒测试方法的是A)边界值分析B)路径覆盖C)语句覆盖D)逻辑覆盖(10)下面不属于软件设计阶段任务的是A)制定软件确认测试计划B)数据库设计C)软件总体设计D)算法设计2012 年9 月笔试真卷及答案详解第2 页(共12 页)(11)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C语言程序中,main 函数必须放在其他函数的最前面B)每个后缀为.C的C语言源程序都可以单独进行编译C)在C语言程序中,只有main 函数才可单独进行编译D)每个后缀为.C的C语言源程序都应该包含一个main函数(12)C语言中的标识符分为关键字、预定义标识符和用户标识符,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预定义标识符(如库函数中的函数名)可用作用户标识符,但失去原有含义B)用户标识符可以由字母和数字任意顺序组成C)在标识符中大写字母和小写字母被认为是相同的字符D)关键字可用作用户标识符,但失去原有含义(13)以下选项中表示一个合法的常量是(说明:符号□表示空格)A)9□9□9 B)0Xab C)123E0.2 D)2.7e(14)C语言主要是借助以下哪个功能来实现程序模块化A)定义函数B)定义常量和外部变量C)三种基本结构语句D)丰富的数据类型(15)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A)非零的数值型常量有正值和负值的区分B)常量是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值不能被改变的量C)定义符号常量必须用类型名来设定常量的类型D)用符号名表示的常量叫符号常量(16)若有定义和语句:int a,b; scanf("%d,%d",&a,&b); 以下选项中的输入数据,不能把值3 赋给变量a、5 赋给变量b 的是A)3,5, B)3,5,4 C)3 ,5 D)3,5(17)C语言中char 类型数据占字节数为A)3 B)4 C)1 D)2(18)下列关系表达式中,结果为“假”的是A)(3+4)>6 B)(3!=4)>2 C)3<=4||3 D)(3<4)==1(19)若以下选项中的变量全部为整型变量,且已正确定义并赋值,则语法正确的switch 语句是A)switch(a+9) B)switch a*b{ case c1:y=a-b; { case 10:x=a+b;case c1:y=a+b; default :y=a-b;} }C)switch(a+b) D)switch (a*b+b*b){ case1 : case3:y=a+b;break; { default :break;case0 : case4:y=a-b; case 3:y=a+b; break;} case 2:y=a-b; break;}(20)有以下程序# include <stdio.h>main(){int a=-2,b=0;while(a++&&++b);printf("%d,%d\n",a,b);}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A)1,3 B)0,2 C)0,3 D)1,2(21)设有定义:int x=0,*p;,立即执行以下语句,正确的语句是A)p=x; B)*p=x; C)p=NULL; D)*p=NULL;2012 年9 月笔试真卷及答案详解第3 页(共12 页)(2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可以用关系运算符比较字符串的大小B)空字符串不占用内存,其内存空间大小是0C)两个连续的单引号是合法的字符常量D)两个连续的双引号是合法的字符串常量(23)有以下程序#include <stdio.h>main(){char a='H';a=(a>='A'&&a<='Z')?(a-'A'+'a'):a;printf("%c\n",a);}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A)A B)a C)H D)h(24)有以下程序#include <stdio.h>int f(int x);main(){ int a,b=0;for(a=0;a<3;a++){b=b+f(a);putchar('A'+b);}}int f(int x){return x*x+1;}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A)ABE B)BDI C)BCF D)BCD(25)设有定义:int x[2][3];,则以下关于二维数组x 的叙述错误的是A)x[0]可看作是由3 个整型元素组成的一维数组B)x[0]和x[1]是数组名,分别代表不同的地址常量C)数组x 包含6 个元素D)可以用语句x[0]=0;为数组所有元素赋初值0(26)设变量p 是指针变量,语句p=NULL;,是给指针变量赋NULL 值,它等价于A)p=""; B)p='0'; C)p=0; D)p='';(27)有以下程序#include <stdio.h>main(){ int a[]={10,20,30,40},*p=a,i;for(i=0;i<=3;i++){a[i]=*p;p++;}printf("%d\n",a[2]);}A)30 B)40 C)10 D)20(28)有以下程序#include <stdio.h>#define N 3void fun(int a[][N],int b[]){ int i,j;for(i=0;i<N;i++)2012 年9 月笔试真卷及答案详解第4 页(共12 页){ b[i]=a[i][0];for(j=1;j<N;j++)if(b[i]<a[i][j]) b[i]=a[i][j];}}main(){ int x[N][N]={1,2,3,4,5,6,7,8,9},y[N],i;fun(x,y);for(i=0;i<N;i++) printf("%d,",y[i]);printf("\n");}A)2,4,8 B)3,6,9 C)3,5,7 D)1,3,5(29)有以下程序(strcpy 为字符串复制函数,strcat 为字符串连接函数)#include <stdio.h>#include <string.h>main(){ char a[10]="abc",b[10]="012",c[10]="xyz";strcpy(a+1,b+2);puts(strcat(a,c+1));}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A)a12xyz B)12yz C)a2yz D)bc2yz(30)以下选项中,合法的是A)char str3[]={'d', 'e', 'b', 'u', 'g', '\0'};B)char str4; str4="hello world";C)char name[10]; name="china";D)char str1[5]= "pass",str2[6]; str2=str1;(31)有以下程序#include <stdio.h>main(){ char *s="12134";int k=0,a=0;while(s[k+1]!='\0'){ k++;if(k%2==0){a=a+(s[k]-'0'+1);continue;}a=a+(s[k]-'0');}printf("k=%d a=%d\n",k,a);}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A)k=6 a=11 B)k=3 a=14 C)k=4 a=12 D)k=5 a=15 (32)有以下程序#include <stdio.h>main(){ char a[5][10]={"one","two","three","four","five"};int i,j;char t;for(i=0;i<4;i++)for(j=i+1;j<5;j++)if(a[i][0]>a[j][0])2012 年9 月笔试真卷及答案详解第5 页(共12 页){ t=a[i][0];a[i][0]=a[j][0];a[j][0]=t;}puts(a[1]);}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A)fwo B)fix C)two D)owo(33)有以下程序#include <stdio.h>int a=1,b=2;void fun1(int a, int b){ printf(“%d%d”,a,b); }void fun2( ){ a=3; b=4; }main(){ fun1(5,6); fun2();printf("%d%d\n",a,b);}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A)1 2 5 6 B)5 6 3 4 C)5 6 1 2 D)3 4 5 6(34)有以下程序#include <stdio.h>func(int n){ static int num=1;num=num+n;printf("%d",num);}void main(){ func(3);func(4);printf("\n"); }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A)4 8 B)3 4 C)3 5 D)4 5(35)有以下程序#include <stdio.h>#include <stdlib.h>fun(int *p1,int *p2,int *s){ s=(int*)malloc(sizeof(int));*s=*p1+*p2;free(s);}void main(){ int a=1,b=40,*q=&a;fun(&a,&b,q);printf("%d\n",*q);}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A)42 B)0 C)1 D)41(36)有以下程序#include <stdio.h>struct STU{char name[9];char sex;int score[2];};void f(struct STU a[]){ struct STU b={"zhao",'m',85,90};a[1]=b;2012 年9 月笔试真卷及答案详解第6 页(共12 页)}main(){ struct STU c[2]={{"Qian",'f',95,92},{"Sun",'m',98,99}};f(c);printf("%s,%c,%d,%d,",c[0].name,c[0].sex,c[0].score[0],c[0].score[1]); printf("%s,%c,%d,%d\n,",c[1].name,c[1].sex,c[1].score[0],c[1].score[1]); }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A)Zhao,m,85,90,Sun,m,98,99 B)Zhao,m,85,90, Qian,f,95,92C)Qian,f,95,92,Sun,m,98,99 D)Qian,f,95,92,Zhao,m,85,90(37)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A)可以用trpedef 说明的新类型名来定义变量B)trpedef 说明的新类型名必须使用大写字母,否则会出编译错误C)用trpedef 可以为基本数据类型说明一个新名称D)用trpedef 说明新类型的作用是用一个新的标识符来代表已存在的类型名(38)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A)函数的返回值类型不能是结构体类型,只能是简单类型B)函数可以返回指向结构体变量的指针C)可以通过指向结构体变量的指针访问所指结构体变量的任何成员D)只要类型相同,结构体变量之间可以整体赋值(39)若有定义语句int b=2; 则表达式(b<<2)/(3||b)的值是A)4 B)8 C)0 D)2(40)有以下程序#include <stdio.h>main(){ FILE *fp;int i,a[6]={1,2,3,4,5,6};fp=fopen("d2.dat","w+");for(i=0;i<6;i++) fprintf(fp,"%d\n",a[i]);rewind(fp);for(i=0;i<6;i++) fscanf(fp,"%d",&a[5-i]);fclose(fp);for(i=0;i<6;i++) printf("%d",a[i]);}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A)4,5,6,1,2,3 B)1,2,3,3,2,1 C)1,2,3,4,5,6 D)6,5,4,3,2,1二、填空题(每空2 分,共30 分)请将每空的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卡【1】至【15】序号的横线上,答在试卷上不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