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基础理论考试概述
摄影等级考试理论知识

摄影等级考试理论知识1. 摄影基础知识- 曝光:曝光是指相机感光材料(胶片或数码传感器)所接收到的光线量。
合适的曝光可以保证图像明亮、细节丰富。
- 快门速度:快门速度控制着相机曝光时间的长短,快门速度越快,所接收到的光线越少。
- 光圈:光圈大小会影响到图像的景深,光圈越大,景深越浅,光圈越小,景深越深。
- ISO感光度:ISO感光度决定了感光材料对光线的敏感程度,较高的ISO值可以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获得更亮的图像,但会引入噪点。
2.构图与视角- 构图是指在摄影过程中通过选择拍摄主体和调整画面元素来呈现所要表达的意境。
- 线条和形状:通过利用线条和形状的配合来构建有趣的图像构图。
- 黄金分割法则:将画面分成三个部分,让重点元素位于黄金分割线上以增加视觉冲击力。
- 视角选择:通过选择不同的拍摄视角来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
3.颜色与光影- 色彩搭配:合理运用颜色的搭配可以增强照片的表现力和情感冲击力。
- 白平衡:调整白平衡可以校正图像中受光源色温影响导致的色调偏差。
- 光影效果:通过合理运用光线和阴影,可以创造出戏剧性和有趣的图像效果。
4.摄影构思与主题- 摄影构思:一个好的摄影构思是成功摄影作品的基础,通过选择适合的主题和构图方式来实现摄影构思。
- 主题选择:选择有吸引力的主题可以提高照片的魅力和观赏性。
- 观点表达:通过观点和对拍摄主体的理解来表达个人态度和情感。
5.后期处理与修饰- 调色与曝光:调整图像的亮度、对比度、饱和度等参数来优化图像效果。
- 剪裁与修饰:通过裁剪、修饰和修复等手段来完善图像细节和提升整体品质。
- 滤镜与效果:运用滤镜和特效来增加照片的个性和创意。
以上是摄影等级考试所需掌握的理论知识,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2023年全国初级摄影师资格考试大纲

2023年全国初级摄影师资格考试大纲一、考试概述2023年全国初级摄影师资格考试旨在评估考生对摄影基础知识、技巧和创意的掌握情况,确定其是否具备成为摄影师的基本能力。
考试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两个方面的测试,共分为两部分。
二、考试内容1. 理论知识部分:a. 摄影原理与光学基础知识b. 摄影器材与操作技巧c.构图与视觉艺术d. 胶片与数码摄影技术e. 影像后期处理与修饰技巧f. 摄影史与名家作品赏析2. 实践技能部分:a. 拍摄基本技巧实操b. 拍摄主题创作指导c. 摄影器材使用与维护d. 黑白胶片冲洗与数码后期处理实操三、考试要求1. 考试时间:理论知识部分为120分钟,实践技能部分为180分钟。
2. 考试方式:理论知识部分采用闭卷形式,实践技能部分采用开放式考核。
3. 考试地点:各省、市摄影师协会指定的考试场地。
4. 考试评分:根据标准答案和实际表现进行综合评分。
四、合格标准1. 理论知识部分:总分100分,及格分数为60分及以上。
2. 实践技能部分:总分100分,及格分数为60分及以上。
3. 考生需在两部分均达到及格分数才能取得初级摄影师资格证书。
五、报名和费用1. 报名时间:详见各省、市摄影师协会官方网站发布的通知。
2. 报名方式:在线报名,填写报名信息并缴纳报名费。
3. 考试费用:报名费标准根据各地协会规定执行。
六、注意事项1. 考生需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及报名确认函到达指定考试地点参加考试。
2. 考生需按照考试规定自备所需的摄影器材和材料。
3. 考生在考试过程中,需服从监考人员的管理和要求,不得作弊或干扰其他考生。
4. 请注意考试场地的规定,确保考试期间保持安静,不影响其他考生。
5. 考试结束后,考生可在指定时间内查询考试成绩,并领取合格证书。
以上是2023年全国初级摄影师资格考试大纲的内容介绍。
希望广大考生能够充分准备,按照要求参加考试,取得优异的成绩,成为合格的初级摄影师。
祝愿大家在摄影的道路上不断进步,创造出更多精彩的作品!。
摄影考试大纲

摄影考试大纲一、摄影基础理论1. 摄影的定义与历史- 摄影的起源与发展- 摄影的主要流派与代表人物2. 摄影器材与技术- 相机的分类与选择- 镜头的基本知识- 曝光三要素:光圈、快门速度、ISO3. 摄影构图原则- 构图的基本原则- 构图的常见形式与技巧4. 色彩理论与应用- 色彩的基本概念- 色彩在摄影中的应用与影响5. 光线与影调- 自然光与人造光的特点- 影调的控制与运用二、摄影实践技巧1. 人像摄影- 人像摄影的构图技巧- 人像摄影的光线运用- 人像摄影的情感表达2. 风光摄影- 风光摄影的拍摄时机与地点选择 - 风光摄影的构图与视角- 风光摄影的后期处理技巧3. 新闻与纪实摄影- 新闻摄影的现场捕捉技巧- 纪实摄影的主题选择与深度挖掘 - 纪实摄影的伦理与责任4. 商业摄影- 商业摄影的市场定位与客户需求 - 产品摄影的布光与拍摄技巧- 广告摄影的创意与执行5. 创意摄影- 创意摄影的构思方法- 创意摄影的技术实现- 创意摄影的个人风格塑造三、摄影后期制作1. 图像编辑基础- 色彩校正与调整- 图像的裁剪与修饰2. 后期处理软件应用- Photoshop等软件的基本操作- 后期处理的高级技巧3. 图像输出与展示- 数码打印的基本知识- 展览的策划与布置4. 版权与法律知识- 摄影作品的版权保护- 摄影作品的合法使用四、摄影作品分析与评价1. 摄影作品的鉴赏能力- 摄影作品的审美标准- 摄影作品的风格与流派辨识2. 摄影作品的技术分析- 摄影作品的技术细节分析 - 摄影作品的创作过程解读3. 摄影作品的社会影响- 摄影作品的社会意义- 摄影作品与时代背景的关系4. 摄影批评的方法与实践- 摄影批评的理论基础- 摄影批评的写作技巧五、摄影专业发展与职业规划1. 摄影行业的发展趋势- 当前摄影行业的热点与挑战- 未来摄影行业的发展方向2. 摄影师的职业发展路径- 摄影师的职业定位与发展规划- 摄影师的自我提升与终身学习3. 摄影教育与学术研究- 摄影教育的体系与课程设置- 摄影学术研究的方法与实践4. 摄影社团与组织- 摄影社团的作用与活动- 摄影组织的影响力与社会责任六、考试形式与评分标准1. 理论知识测试- 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2. 实践操作考核- 现场拍摄、后期制作、作品展示3. 作品分析与评价- 作品分析报告、批评文章撰写4. 综合面试- 个人陈述、专业问题回答、职业规划讨论5. 评分标准- 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实践操作的熟练度与创新性- 作品分析的深度与广度- 综合面试的表现与沟通能力请注意,本大纲仅供参考,具体的考试内容和形式可能会根据教学计划和考试要求有所调整。
摄影基础考试重点总结

第一章相机基础理论一、按使用得技术方法分有:数码照相机与传统照相机。
传统照相机凡就是以底片(胶卷或散叶片)为感光材料来记录影像得照相机,不论就是135还就是120,自动还就是手动,也不论就是单镜头反光还就是平视取景都称为传统照相机。
数码照相机就是近十年来才展露头脚得新生事物,它得最重要特征就是以CCD、CMOS 等电子元件作为感光体,取代了传统得化学感光胶片。
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得特点在于其取景器得独特设计,如图所示,取景时被摄体得反射光经过摄影镜头后射到反光镜上,经光反镜反射到上面得聚焦屏。
光线透过聚焦屏进入五棱,经五棱镜得折射,从取影器透射出来。
单镜头反光照相机1,拍摄与取景共用一个镜头,在进行一些特技摄影时,所“见”即所“摄”,可以方便地预测拍摄效果。
2,光线经过五棱镜得折射后,能将聚焦屏上左右翻转,上下倒置得影像再反转过来,因而克服了视差。
3,可以方便地更换摄影镜头,取景与更换后得镜头同步而不影响取景。
这种设计结构此较复杂,制作成本较高,一般都被用在中高档照相机上。
二、全景照相机又叫全景相机相机光轴在垂直航线方向上从一侧到另一侧扫描时作广角摄影得相机。
这种相机利用小视场角镜头,镜头或其光学零件(如梭镜)运动扫描地物(运动方向与飞行方向垂直),相机光轴指向便连续改变,从而实现了扩大横向幅宽得全景摄影。
曝光时间靠改变与飞行方向平行得靠近像面得狭缝大小来控制。
全景照片得分辨率高,幅宽大,但几何尺寸不严格,存在全景畸变、像移补偿畸变与扫描位置畸变。
全景相机可用于军事普查与国士普查。
全景相机有3种形式:(l)光律式(分扫描式)全景相机。
照相时,镜头绕光轴转动,胶片反向同步运动,有严格得速度同步要求,分辨率较高、(2)节点式(直接扫描式)全景相机。
照相时,镜头绕通过后节点得轴转动或摆动,胶片在一个圆弧得展平板上静止不动并被展平,无速度同步要求,分辨率高。
(3)棱镜扫描式全景相机。
照相时,镜头前得棱镜转动扫描地物,胶片与像作速度同步运动,但分辨率较低。
公共基础知识摄影基础知识考概述

《摄影基础知识考综合性概述》一、引言摄影,作为一种记录和表达的艺术形式,已经深深地融入了我们的生活。
从家庭照片到新闻报道,从艺术作品到商业广告,摄影无处不在。
它不仅能够捕捉瞬间的美丽,还能传达情感、讲述故事。
了解摄影基础知识,对于想要深入探索这个领域的人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基本概念、核心理论、发展历程、重要实践以及未来趋势等方面,对摄影基础知识进行全面的阐述与分析。
二、基本概念1. 摄影的定义摄影是指使用某种设备(通常是相机),通过光线的记录来捕捉图像的过程。
它可以是对现实世界的忠实记录,也可以是艺术家的创造性表达。
2. 相机的基本组成部分(1)镜头:负责聚焦光线,决定图像的清晰度和视角。
不同类型的镜头具有不同的焦距和光圈,适用于不同的拍摄场景。
(2)机身:包含感光元件、图像处理器、显示屏等部件。
感光元件是相机的核心,负责将光线转化为电信号,最终形成图像。
(3)存储卡:用于存储拍摄的照片和视频。
(4)电池:为相机提供电力。
3. 摄影的基本参数(1)光圈:控制进入相机的光线量,同时影响景深。
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多,景深越浅;光圈越小,进光量越少,景深越深。
(2)快门速度:决定相机快门打开的时间长短。
较快的快门速度可以冻结快速运动的物体,较慢的快门速度则可以记录物体的运动轨迹。
(3)感光度(ISO):表示相机对光线的敏感程度。
较高的ISO 值可以在低光环境下拍摄,但会增加图像的噪点;较低的 ISO值则可以获得更清晰、更细腻的图像。
三、核心理论1. 曝光原理曝光是摄影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正确的曝光是指在拍摄时,相机的光圈、快门速度和感光度的组合能够使感光元件接收到适量的光线,从而产生清晰、明亮、色彩准确的图像。
曝光不足会导致图像过暗,细节丢失;曝光过度则会使图像过亮,失去层次感。
2. 景深理论景深是指在焦点前后能够清晰成像的范围。
景深的大小受到光圈、焦距和拍摄距离等因素的影响。
大光圈、长焦距和近距离拍摄会使景深变浅,背景虚化;小光圈、短焦距和远距离拍摄则会使景深变深,背景清晰。
摄影考核知识点总结

摄影考核知识点总结摄影是一门融艺术与技术于一体的学科,能够通过镜头捕捉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展现出不同的视角和情感。
在摄影考核中,考官通常会对学员的摄影理论知识、技术运用以及创意能力进行评估。
因此,对摄影知识点的掌握是摄影考核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下面将对摄影考核中常见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摄影理论知识1. 光影光影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元素,它直接影响到照片的明暗度、色彩和层次感。
学员需要了解光线的方向、强度、色温等对照片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光线来打造出理想的光影效果。
2. 構图构图是指照片中不同元素的相对位置和大小关系。
学员需要了解构图原则,包括黄金分割、对称构图、三分构图等,以及如何运用构图原则来创造出美观的画面。
3. 色彩色彩是摄影中另一个重要元素,它直接影响到照片的视觉效果和情感表达。
学员需要了解色彩搭配原则,如冷暖色调的运用、对比色的搭配等,以及如何利用色彩来加强照片的表现力。
4. 运动在摄影中,如何捕捉到运动的影像是一项挑战。
学员需要了解快门速度、镜头焦距等参数对于运动影像的影响,以及如何运用不同的拍摄技巧来捕捉到流畅的运动瞬间。
5. 意境摄影作品不仅仅是记录客观事物,更重要的是通过画面来表达摄影师的情感和观点。
学员需要了解如何通过构图、光影、色彩等元素来营造出独特的意境,从而使照片更具有表现力和艺术性。
二、摄影技术运用1. 快门控制快门速度是控制照片中光线和运动影像的重要参数。
学员需要了解快门速度的概念和作用,以及如何根据拍摄对象和环境来选择合适的快门速度,从而获得清晰、准确的照片。
2. 光圈控制光圈大小直接影响到照片的景深和光线透过镜头的量。
学员需要了解光圈的概念和作用,以及如何根据拍摄要求来选择合适的光圈大小,从而控制景深和明暗度。
3. 白平衡白平衡是指校准相机以适应不同光源下的色彩温度。
学员需要了解白平衡的概念和调节方法,以及如何根据不同光源下的色温来进行有效的白平衡校准,从而避免色彩偏差和色调失真。
摄影基础考试重点

摄影基础重点1839年8月19日,阿辣戈宣布,法国画家达盖尔发明了银版摄影术(又称达盖尔摄影法)。
1841年,英国科学家塔尔博特发明了卡罗摄影法(世界上最早的“负-正”摄影术)。
每一个f系数所控制的进光强度与其相邻的f系数所控制的进光强度的关系是二倍关系如f/5.6所控制的光强是f/8的2倍,f/11的4倍。
根据快门对时间的控制方式,快门又分为机械快门和电子快门。
取景器是用于观察拍摄画面、确定构图的装置,它分为同轴取景器和旁轴取景器两大类。
同轴取景器,是指取景与曝光都通过同一镜头,这类取景器的最大特点是不存在视差现象。
旁轴取景器,是指取景的光线并未通过摄影镜头,但取景的光轴一般平行于摄影镜头的光轴。
常用摄影附件:三脚架、独脚架、快门线、遮光罩。
焦距与成像效果:焦距与视角成反比、焦距与景深成反比。
“口径”通常采用最大光孔直径与焦距比值表示。
大口径的优点:(1)便于在暗弱光线下手持相机用现场光拍摄。
(2)便于摄取景深、大虚实对比的效果、(3)便于使用较高的快门速度。
现场光的动体拍摄或使用远摄镜头非常实用。
标准镜头:画幅为24x36mm的135相机的标准镜头焦距为50mm,对画幅56x56mm的120相机则是75mm。
广角与超广角镜头成像的主要特性及其用途表现在:(1)景深大,有利于把纵深度的被摄体都清晰地表现在画面上。
(2)视角大,有利于近距离摄取较广的景物范围,在室内拍摄中尤为见长。
(3)纵深景物的近大远小收缩比例强烈,带来画面透视感较强。
(4)影像畸变像差较大,尤其在画面边缘部分。
近距离拍摄时应注意影像变形失真的问题。
远摄与超远摄镜头:(!)景深小,有利于摄取虚实结合的影像。
(2)视角小,能远距离摄取景物较大影像且不易干扰被摄对象。
(3)能使纵深的近大远小的比例缩小,使前后景物在画面上紧凑,压缩了画面透视的纵深感。
(4)影像畸变像差小,这在人像摄影中尤为见长。
胶片类型及特点:1、彩色胶片(彩色负片与彩色反转片、日光型和灯光型彩色胶片、专业型和非专业型彩色胶片。
摄影基础试题及答案解析

摄影基础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共20分)1. 摄影中,光圈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调整镜头的焦距B. 控制镜头的进光量C. 改变相机的快门速度D. 调整相机的ISO值答案:B2. 快门速度在摄影中的作用是什么?A. 改变图像的锐度B. 控制图像的曝光量C. 调整图像的色彩平衡D. 改变图像的对比度答案:B3. 在摄影中,ISO值的提高会导致什么效果?A. 降低图像的噪点B. 提高图像的亮度C. 减少图像的噪点D. 降低图像的亮度答案:B4. 什么是景深?A. 镜头到被摄物体的距离B. 被摄物体到背景的距离C. 清晰成像的前后范围D. 镜头的焦距答案:C5. 什么是曝光三角?A. 光圈、快门、ISOB. 光圈、焦距、ISOC. 快门、焦距、ISOD. 光圈、快门、焦距答案:A6. 什么是黄金分割?A. 一种图像编辑技术B. 一种构图技巧C. 一种相机设置D. 一种图像格式答案:B7. 什么是HDR?A. 高动态范围成像B. 高分辨率图像C. 高对比度图像D. 高色彩饱和度图像答案:A8. 什么是长曝光摄影?A. 使用高速快门拍摄B. 使用慢速快门拍摄C. 使用大光圈拍摄D. 使用小光圈拍摄答案:B9. 什么是微距摄影?A. 拍摄远距离物体的摄影B. 拍摄近距离物体的摄影C. 拍摄中等距离物体的摄影D. 拍摄广角视角的摄影答案:B10. 什么是黑白摄影?A. 只使用一种颜色的摄影B. 只使用黑色和白色的摄影C. 只使用黑色和灰色的摄影D. 只使用白色和灰色的摄影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题,共15分)1. 以下哪些是摄影构图的基本元素?A. 线条B. 形状C. 色彩D. 光线答案:A、B、C、D2. 哪些因素会影响景深的大小?A. 光圈大小B. 焦距长短C. 拍摄距离D. ISO值答案:A、B、C3. 以下哪些是摄影曝光控制的方法?A. 调整光圈B. 调整快门速度C. 调整ISO值D. 改变镜头的焦距答案:A、B、C4. 以下哪些是摄影中常用的光线类型?A. 自然光B. 人造光C. 反射光D. 散射光答案:A、B、C、D5. 以下哪些是摄影中常用的拍摄模式?A. 手动模式B. 光圈优先模式C. 快门优先模式D. 自动模式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题,共10分)1. 请简述如何通过调整光圈来控制景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摄影基础理论考试题一、填空:3.在画面影调中占主要地位的影调是(基调)。
4.纬度小光源强度(大)。
5.海拔高光源强度(大)。
6.景物的反射与吸收成(反比)。
7.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8.电子闪光灯发光的四大特性:发光强度特大,发光时间(极短)、发光色温与日光相同、发光性质为冷光。
9.大口径镜头的优点可归纳为三点;便于在暗弱光线下拍摄,便于摄取较小的景深,便于使用(较高的快门)速度。
10.相机的聚焦装置作用就是使景物在胶片上(清晰地结像)。
11.镜头的种类主要包括标准镜头、广角镜头、望远镜头和、(变焦)镜头。
12.选择拍摄点应从三方面考虑:不同的摄距、不同的(方向)、不同的高度。
13.遮光罩是加戴在(摄影镜头)前边的一个附件。
14.摄影镜头的视角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焦距)的长短和(底片对角线)的长度。
15.焦距(越长),视角(越小)。
16.快门的主要作用(控制胶片的曝光时间);(控制被摄物体的清晰度)。
17.强烈的斜、直射光进入镜头,会在底片上产生(耀斑)和(灰雾),使影像的(反差)和(清晰度)受到影响。
18.民用数字相机既可以(照相)又可以(摄像)。
19.数字相机是用各种类型的(存储卡)存储影像的。
20.家用数字相机可以用(液晶)显示屏取景。
21.CCD或CMOS是数字相机的(影像传感器)。
22.快门速度先决模式用(S、Tv )来表示。
23.光圈大,景深(小)。
24.光圈小,景深(大)。
25.自拍器主要用途是(自拍),或防止相机震动。
26.F/4光圈比F/5.6光圈大(一级)光圈。
27.数字相机是不使用(胶卷)的相机。
28.135单镜头反光相机主要由(机身),(镜头)两部分组成。
30.MACRO表示(微距)镜头。
31.前景深(小于)后景深。
32.摄影光源有(自然光)和(人造光)两种。
34.焦距短,视角(大)。
35.焦距长,视角(小)。
36.光圈大,通光量(多)。
38.用日光型胶片在灯光下拍摄会使色彩偏(红),偏(黄)产生(暖调)效果。
40.(黄色)明度最高,(紫色)明度最低。
42.光圈与景深成反比,光圈大,(景深小):光圈小,(景深大):43.曝光对影像质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影像的密度、影像的清晰度与影像的(色彩)。
44.快门的作用是控制进光时间和影响成像的(清晰度)。
48.二度空间,只有(长度)和(宽度)。
49.拍摄位置,即拍摄时(相机)所在的位置。
50.拍摄点由拍摄(方向),(高度),(距离)三者共同确定。
54.主光是在摄影布光时占(主导)地位的光线。
又称(塑型光)。
55.照相机速度调节盘上的A档,是(光圈优先)自动曝光模式档。
56.镜头的焦距值等于或略大于底片对角线长度的镜头是(标准镜头)。
58.1英尺等于(12 )英寸。
59.120相机一般比135相机(大)。
61.光圈小,通光量(少)。
62.135单反相机由(机身)和(镜头)组成。
65.照相机主要的附件有(快门线)、(遮光罩)、(电池盒)、(闪光灯)等。
66.摄影术诞生于(1839 )年(8 )月(19 )日。
67.手动对焦镜头用(MF )表示。
68.AF镜头是(自动)对焦镜头。
69.DF相机是135(单镜头反光)相机。
70.广角镜头焦距(短),望远镜头焦距(长)。
71.照相机镜头多层镀膜,一般用(MC )表示。
73.感光度标志的国际标准用(ISO )表示。
74.防紫外线滤色镜是(UV )镜。
76.枕形畸变是(长焦距)镜头产生的。
77.桶形畸变是(短焦距)镜头产生的。
79.两边带齿孔的胶卷是(135 )胶卷。
80.后面带纸背的胶卷是(120 )胶卷。
81.双镜头反光相机用的是(120 )胶卷。
82.135相机的标准镜头是(50mm )。
83.在不更换镜头的情况下改变焦距的镜头称(变焦镜头)。
84.中国制感光度制式用(GB )表示。
85.尼康相机是(日本)产的135名牌相机品牌。
86.镜头焦距用(F )表示。
87.相机速度调节盘上的M档,是(手动控制)曝光模式档。
89.影响景深的三大因素是(焦距)、(物距)、(光圈)。
90.前景深(小于)后景深。
91.后景深(大于)前景深。
92.光圈系数越大,光孔口径(越小)。
93.1英寸等于(2.54 )厘米。
94.f/8光圈比f/5.6光圈(小一级)光圈。
98.(机械)快门的耐寒度较高。
100.数字相机的白平衡起(调整色彩平衡)的作用。
101.在没有自然光的室内按室内(光源)的类别进行调整白平衡(自动白平衡除外)。
103.135胶卷的标准底片的规格是(24mmX36mm )。
104.变焦镜头的优越性(操作方便),(易于携带),(构图快捷)。
105.标准固定镜头视场角在(46 )度左右。
106.数字相机的存储卡有(CF卡)、(SM卡)、(XD卡)、(MS卡)、(MMC )卡。
107.光圈的作用是(控制通光量),(控制景深),(减少像差),(调节成像质量)。
108.正面摄影的特点是(平面感强)、(立体感差);属静止性构图,(画面呆板)不宜表现动感。
109.色纯度指色彩的(饱和度)。
112.焦点是平行于(主轴)的光线,通过(镜头)后相交于一点,这一相交点称为焦点。
114.感光度是胶卷的(感光性能),数码相机上的“影像传感器”的感光度是相当于传统胶卷的(“感光度”)。
115.数码变焦是在成像(CCD )影像信号范围内,裁取(一部分影像)进行放大,使(影像)充满画面的效果。
117.静物摄影主要通过(构图)、(布局)、(光线)、与(影调)及(色彩)的处理来表现被摄体的(质感)、(立体感)及外在特征。
118.新闻摄影的五个要素是,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什麽事件)、(为什麽发生)。
119.当光圈不变,物距不变的情况下,镜头(焦距)越短,景深越大;(焦距)越长,景深越小。
120.当光圈,焦距不变的情况下,(物距)越大景深越大;物距越小,景深越小。
122.黑白摄影上,曝光不足负片(密度)达不到正常标准,使(影调层次)受损,(影像反差)也发生变化。
123.滤光镜可用来校正(色差)。
124.摄影用光造型的目的可概括为两个方面:既“真实感”和(美感)。
125.镜头焦距与景深成反比;镜头焦距长,(景深小);镜头焦距短,(景深大)。
126.光圈的作用可以归纳为三点:调节进光照度、调节景深效果、(影响成像质量)。
二、选择:1.镜头的光圈系数用(D )标志A、MACROB、F=28~70mmC、FMD、1:2、2.135相机的广角镜头焦距是(C、D )A、50mmB、105mmC、28mmD、35mm3.引起影像景深大小变化的因素是(A、B、C )A、拍摄距离的变化B、镜头焦距的变化C、光圈孔径的变化、4.在同样的条件下,先用F/2,1/15s后用F/16,4s拍摄同一景物,其结果是(B )A、密度一样B、密度不一样5.人眼看到的五彩缤纷的世界,均是由三原色组成的,三原色是(C )A、红,黄,蓝B、黄,品,青C、红,绿,蓝D、红,橙,黄7.液晶显示屏是(C )A、COMSB、CCDC、LCDD、MC12.如F/2的光束直径为50mm,则F/4的光束直径为(C )A、100mmB、75mmC、25mmD、17mm13.自动调焦的测距方式有(A、B、C、D )A、光学式B、超声波式C、红外线式D、眼控式14.拍摄剪影要按(C )曝光为基准。
A、主体B、前景C、背景16.夸大前景,要用(D )镜头。
A、标准B、中焦C、中长焦D、超广角17.成像最好的光圈是(B )光圈。
A、大B、中C、小D、最小18.下列哪个是高速卷(D )A、ISO100B、ISO50C、ISO200D、ISO80019.下列哪个光圈最大(A )A、F/1.2B、F/5.6C、F/8D、F/16、20.光圈f/16比f/8少(A )级曝光。
A、2B、4C、6D、121.取景器有(A、B、D )三种功能。
A、取景B、测光C、测色温D、测距22.测光表是用来测(B )值的。
A、色温B、色相C、曝光D、光位23.黄滤色镜只允许(B )光通过。
A、蓝B、黄C、红D、青24.镜头焦距越长,视角越(B )。
A、大B、小C、不变25.下列那种是中画幅120相机?(C )A、尼康B、佳能C、马米亚RB67D、徕卡27.专用闪光灯是(B )A、单触点B、多触点28.要使白云突出应用(D )滤色镜。
A、NDB、UVC、SLD、黄色29.红色光通过红镜的是(B )A、红色光B、白色光C、橙色光D、绿色光30.镜头口径越大,通光量越(B )A、大B、小31.单反相机的英文标识是(A )A、SLRB、TLR32.双反相机的英文标识是(B )A、SLRB、TLR33.Tv是(B )先决曝光模式。
A、光圈B、快门速度C、景深D、包围式曝光34.135相机的焦距是500mm的镜头是(D )镜头。
A、广角B、标准C、中长焦D、长焦35.用135相机拍人像最好用(C )镜头,A、17-35B、28-70C、105-135D、200-300 36.135相机的(D )mm镜头会产生桶型畸变。
A、50B、105C、135D、2037.光圈优先式曝光模式是(B )A、MCB、TvC、AvD、S38.想要取得前后都清晰的大景深照片应选用(B、C )A、大光圈B、小光圈C、广角镜头D、长焦镜头39.想要取得小景深的照片应选用(A、D )A、大光圈B、小光圈C、广角镜头D、长焦镜头40.镜头上的无限远应选用(A )A、哈哈哈哈B、FTC、MPD、M42.黑白与彩色兼用滤色镜(A、C、D )A、UV镜B、红镜C、偏振镜D、天光镜43.镜头的物距调节环上有两种距离标志,它们是(A、B )A、FTB、MC、FMD、AF 44.日光型胶片的色温是(A )A、5600kB、3200kC、7000kD、2100k45.用135相机拍摄标准人像最好选用(C )A、50mmB、28mmC、105~135mm46.带着未拍摄的胶卷乘飞机,通过x光检查时,这个胶卷(C )A、受到大的影响B、不会有什麽影响C、有一些小的影响47.红色光的波长是(D )A、380nmB、480nmC、560nmD、780nm53.冬天在-20度以下摄影,最好用(A )相机。
A、机械快门B、电子快门C、全自动快门54.能使主体产生轮廓光的是(A )A、逆光B、侧光C、顺光D、前侧光、55.拍摄角度越(A ),主体离画面的地平线越高。
A、低B、高56.包围式曝光模式用(A )表示。
A、AEBB、DEBC、APSD、LED 57.120相机6Χ7cm的标准镜头的焦距是(A )A、90mmB、75mmC、50mmD、120mm59.压缩空间透视要用(D )。
A、标准B、中焦C、超广角D、中长焦60.同场景要想主体比例大要用(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