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大附中历年小升初语文真题
北大附中小升初试题及答案

北大附中小升初试题及答案一、语文部分1. 选择题:请从以下选项中选择正确的成语填空。
题目:他虽然失败了,但仍然________地继续努力。
A. 坚持不懈B. 锲而不舍C. 持之以恒D. 百折不挠答案:D2. 阅读理解:阅读以下短文,回答问题。
短文:《春天的景象》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花儿也竞相开放。
孩子们在草地上奔跑,放风筝,享受着春天的温暖和欢乐。
问题:文章中描述了哪些春天的特点?答案:春天的特点包括万物复苏、小草探头、花儿开放、孩子们在草地上奔跑和放风筝。
3. 作文题:请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作文。
答案:略(学生需根据自己的梦想进行创作)二、数学部分1. 选择题:下列哪个数是最小的正整数?A. 0B. 1C. 2D. -1答案:B2. 填空题:计算以下数学表达式的值:\( (x+2)(x-2) \)。
答案:\( x^2 - 4 \)3. 应用题:小明和小红合伙买了一些文具,小明出了总金额的2/5,小红出了总金额的3/5。
如果小红出了30元,请问他们一共买了多少元的文具?答案:他们一共买了50元的文具。
三、英语部分1. 选择题:请从以下选项中选择正确的单词填空。
题目:She is a ________ teacher.A. womanB. woman'sC. womenD. women's答案:A2. 完形填空:阅读以下短文,从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单词填空。
短文:(略)答案:略(根据短文内容选择)3. 写作题:请以“My Family”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词的英语短文。
答案:略(学生需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进行创作)四、综合部分1. 科学知识题:请列举三种可以再生的能源。
答案:太阳能、风能、水能。
2. 逻辑思维题:如果所有的猫都怕水,而有些怕水的动物不是猫,那么以下哪项陈述是正确的?A. 所有的猫都怕水B. 有些猫不怕水C. 有些怕水的动物是猫D. 没有不怕水的猫答案:D3. 道德与法治题:请简述诚信的重要性。
北京小升初语文真题及参考答案

北京小升初语文真题及参考答案一、看拼音写词语(5分)yán jùn zhuó yǒuchãng xiào tóuxián xián guàng chóng shān jùn lǐngshēn lín qí jìng làn yú chōng shù fān tiān fù dì bō tāo xiōng yǒng cu ìsâ yù liújiāo —( )带触( ) yì—( )力 ( )制 ( )立kān —( )测 ( )称 yù—犹( ) 富( ) 忧( )二、先将成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合适的成语填入下面的句子中的横线上。
(9分)气势磅( ) 久( )盛名雄为( )观高朋满( ) 门庭若( ) 琴( )书画深思熟( ) 无所不( ) 温文( )雅回味无( ) ( )飘( )舞 ( )礼( )拜 ,( )( )心血 ( )( )而出 ( )( )泪下1、被称为大自然杰作的黄果树瀑布显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哥哥结婚那天,家里好热闹,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的爸爸真是多才多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按要求写句子。
(4分)(1)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常对你说,这里的工作非常重要,我不能离开”。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改为带有问号的句子:(2)我班全体同学通过并讨论了这次诗文诵读计划。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美仿佛是蓝天上的一朵白云,是沙漠中的一片绿洲。
北京小升初语文试题-试卷考卷(完整版)

北京小升初语文试题试卷考卷(完整版)一、基础知识(共30分)1. 拼音与汉字(10分)(1)请将下列词语的拼音填写在横线上。
(5分)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5分)shuǐ miàn ________ shí jiān ________ jīng lì ________ 2. 词语辨析(10分)(1)在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5分)①他的(________)在这次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
②春天来了,万物(________),充满生机。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5分)A. 风和日丽B. 奋发图强C. 画蛇添足D. 精兵减政3. 成语运用(10分)(1)请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5分)①__________不自禁②__________勃勃(2)选择正确的成语填空。
(5分)①他努力学习,终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真是(________)。
②在关键时刻,我们要保持冷静,不能(________)。
二、古诗文默写与赏析(共30分)1. 默写古诗《静夜思》(10分)2. 根据提示,补全句子。
(10分)(1)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
(2)__________,思君不见下渝州。
3. 赏析古诗《春晓》(10分)(1)诗歌描绘了怎样的画面?(2)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诗句中有哪些表现手法?三、现代文阅读(共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20分)《背影》1. 文章主要讲述了什么事件?(5分)2. 文章中,作者对父亲的感情有何变化?(5分)3. 请简要分析文章中父亲的形象。
(10分)(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20分)《落花生》1. 文章主要围绕什么主题展开?(5分)2. 文章中,作者通过哪些事例来表现落花生的品质?(5分)3. 请谈谈你对文章一段话的理解。
2023年北大附中小升初考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太阳一下山,天气便变得刺骨寒冷。
白天的回光却还dòu( )留着,像燃烧的残焰,沿了fù( )盖着黑丛林的山脊( )通道直达西南。
一抹( )苍绿的光亮在地平线上迟迟不灭。
上午,屋檐上挂着长长的冰柱,接近中午,闪闪的水滴便落了下来。
2.改正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
(4分)(1)沿河一带茏罩着一条白绸似的烟雾,像细雨撒在行人的身上。
( )( )(2)在雪域高原上,恶劣的气侯对女兵来讲怎么都是一种摧残。
( )( )3.请补写古诗词名句。
(5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报得三春晖。
(2)相看两不厌,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教胡马度阴山。
(4)遥望洞庭山水色,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天寒白屋贫。
4.仿照例句续写句子。
(3分)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七彩的世界。
没有青草,就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没有_______________,就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仔细阅读下列表格,概括从表格中获取的信息。
(2分)"十五"时期城乡居民生活改善状况(单位:元)指标 2023 2023 2023 2023 202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6860 7703 8472 9422 1049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2366 2476 2622 2936 3255我会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6.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2分)水管漏的厉害,院子里已经积满了水,修理工答应立即就来,结果等了大半天才见到他的影子。
小升初分班语文考试真题

北大附中小升初分班考试语文试卷(考试时间:30分钟本卷满分60分)一、基础部分(每题3分,共12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唾.弃沉睡.千锤.百炼捶.胸顿足B.憔悴.粉碎.猝.不及防出类拔萃.C.啜.泣拾掇.缀.玉连珠苦学不辍.D.悼.念泥淖.绰.绰有余掉.以轻心2.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粗糙.(cāo) 应和.(hè) 酝酿.(rǎng) 锲.而不舍(qiè) B.炫.目(xuàn) 称.职(chèng) 倔.强(jué) 白驹过隙.(xì)C.翘.楚(qiáo) 汲.取(jí) 和煦.(xù) 茅塞.顿开(sè)D.干涸.(hé) 灼.热(zhuó) 挣.脱(zhèng)潜.移默化(qiǎn) 3. 下列词语中,字形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A.优久迎和安详滥芋充数B.干躁荒费秘决不谋而合C.气慨元霄闲瑕搬弄事非D.篷勃泻气悬涯变本加厉4. 给下列加点的字词选择一个正确的释义①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A 书本 B 信 C 写()②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A满足 B 讨厌 C 厌倦()③每日通宵达旦.地看书。
A 天亮 B 第二天 C 元旦()二、古诗词填空(每空1分,共8分)5.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于谦《石灰吟》6.九州生气恃风雷,。
我劝天公重抖擞,。
龚自珍《己亥杂诗》7.千里黄云白日曛,。
莫愁前路无知己,。
高适《别董大》8.黄河远上白云间,。
羌笛何须怨杨柳,。
王之涣《凉州词三、现代文阅读(20分)试①再过三天,小保姆一个月的试用期就到了。
小保姆长得浓眉大眼,样子()土气点,手脚()很勤快。
煮饭、洗衣、打扫房间,样样活儿都干得挺利索。
毕竟是乡下来的姑娘,很实在,女主人对她的总体印象颇佳。
不过,在最后三天中,女主人还想对她进行一项测试。
北大附中小升初语文模拟题含答案

北大附中小升初语文模拟题总分 60 分一、基础知识(36 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 )(2 分))(2 分)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 分)(1) 从这一意义上看,我们不能说云南纳西族人保存至今的东巴文字没有价值,但这种古老的象形文字系统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却难以发挥更大的影响。
(2) 所谓“文明”,是指人类借助科学,技术等手段来改造客观世界,通过法律、道德等制度来 群体关系,运用宗教、艺术等形式来调节自身感情,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基本需要,实现全面发展所达到的程度。
(3) 但是在场有一个人对孩子们打架事件的非常过度,这就使事件有了另外一个高潮,一个戏剧性的高潮。
A.固然 调整 反映 B.固然 协调 反应 C.当然协调反映D.当然调整反应4、改正下列成语中的错别字。
(6 分) 直接了当( )换然一新( )道貌暗然( )既往不究( ) 五体头地( )礼上往来( )震聋发聩( )趋之若骛( ) 如火如茶()原形必露()谈笑风声()金壁辉煌()A.间 jiàn 黑白相间. 亲密无间. 居间.调停B.挨 āi 挨.门逐户 挨.打受骂 延挨.度日C.劲 jìng 疾风劲.草 强劲.有力 刚劲.正直D.舍 shě舍.我其谁 不舍.昼夜 魂不守舍.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舟楫. 开门缉.盗 无赖. 万籁.俱寂 B.装潢. 梳装.打扮 撒谎. 谎.诞不经 C.杂糅. 矫揉.造作 回溯. 扑朔.迷离 D.禁锢. 涸.泽而渔 溪.落 自辟蹊.径5、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A.通过观看第47 届世乒赛,使我受到了很大的鼓舞。
B.我们的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C.我们来到省博物馆, 看到那些琳琅满目的艺术珍品,无不使人感到自豪。
D.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北大附中小升初试卷语文

綜合模擬試卷60分鐘總分100姓名:成績:1、某中學用五個同音字作為校訓,以此激勵師生創建良好の校風。
請依次填寫出其餘の四個字。
(4分)秩序井然突出一個“靜”字;環境整潔突出一個“_______”字;文明禮貌突出一個“_________”字;力爭上游突出一個“_________”字;強身健體突出一個“_________”字。
淨、敬、競、勁2、仿句。
(2分)青春是一首歌,讓你用如火の精力唱出它の生命;,。
青春是一幅畫,讓你用五彩の畫筆繪出它の美麗;青春是一本書,讓你用激揚の文字,寫出它の華章。
3、提煉下麵這段話の主要資訊。
(連標點不得超過30個字)(2分)《徐霞客遊記》具有很高の文學藝術價值,篇幅之宏大,內容之豐富,是以前任何遊記無法比の,這本書摹景抒情也有獨到之處。
《徐霞客遊記》又有很高の科學價值,作者以實地考察所得,糾正了古代地理書籍の一些謬誤,並有許多新發現。
《徐霞客遊記》具有很高の文學藝術價值和很高の科學價值。
《徐霞客遊記》是一則以日記體為主の地理著作,明末地理學家徐霞客經過34年旅行,寫有天臺山、雁蕩山、黃山、廬山等名山遊記17篇和《浙遊日記》、《江右遊日記》、《楚遊日記》、《粵西遊日記》、《黔遊日記》、《滇遊日記》等著作,除佚散者外,遺有60餘萬字遊記資料,死後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遊記》。
世傳本有10卷、12卷、20卷等數種,主要按日記述作者1613~1639年間旅行觀察所得,對地理、水文、地質、植物等現象,均作了詳細記錄,在地理學和文學上做出卓有價值の貢獻。
4、古詩鑒賞(6分)過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裏歎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文天祥是朝の愛國詩人,《過零丁洋》の體裁是詩。
(2分)(2)“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是千古名句,你能從中品讀出詩人怎樣の精神和氣概?(2分)答:。
(1)宋(或:南宋) 七言律詩(答“七律”、“律詩”或“近體詩”也可)) (2)表現了詩人寧死不屈、捨生取義の精神和為祖國、為正義事業勇於獻身の英雄氣概。
北京小升初语文试题-试卷考卷(完整版)

北京小升初语文试题试卷考卷(完整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同义词的是:A. 快速、迅速B. 勤奋、努力C. 欢喜、悲伤D. 伟大、高尚2.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错误的是:A. 他努力学习,终于金榜题名。
B. 老师耐心讲解,同学们都洗耳恭听。
C. 这个故事感人至深,让人热泪盈眶。
D. 他做事总是拖泥带水,让人无法忍受。
3. 下列诗句中,出自《静夜思》的是:A.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C.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D.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A. 愚人节B. 感恩节C. 中秋节D. 母亲节5. 下列文学作品中,属于四大名著的是:A. 《西游记》B. 《封神榜》C. 《聊斋志异》D. 《儒林外史》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水浒传》中的宋江被称为“及时雨”。
()2.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这句话描述的是我国广西的风景。
()3.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4.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诗出自杜甫的作品。
()5. 语文考试中的作文分值一般占总分的30%。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庐山谣》的作者是______。
2. “学而不思则______,思而不学则______。
”3. 《三国演义》中的“桃园三结义”是指刘备、关羽和______。
4.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______的赞美。
5. 我国古代著名的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印刷术、______和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要介绍《西游记》中的孙悟空。
2. 请解释成语“画蛇添足”的意思。
3. 请列举出三个描写春天的诗句。
4. 请简述《水浒传》中武松打虎的故事情节。
5. 请写出五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虽然……但是……”造一个句子。
2. 请将下列句子改为反问句:“他这样做是不对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论语》十则精选习题及答案重点字词解析
(1)注音
愠(yùn)罔(wǎng)殆(dài)诲(huì)弘(hóng)
凋(diāo)恕(shù)勿(wù)施(shī)
(2)多音字辨析
(3)形似字区别
(4)解词
有朋自远方来(朋,朋友。
自,从。
)
不亦君子乎(亦,也。
乎,吗。
)
为人谋而不忠乎(谋,出主意。
忠,尽心。
)
可以为师矣(成为)
温故而知新(旧的)
学而不思则罔(表示转折,却)
诲女知之乎(教诲)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内心)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里边)
择其善者而从之(好)
仁以为己任(作为)
死而后已(停止)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欲:讨厌的事。
施,施加。
)
(5)通假字
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
诲女知之乎“女”同“xx”,你。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同“智”,智慧。
(6)xx辨析
(7)成语
温故知新任重道远三人行必有我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重点句分析
(1)翻译句子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做老师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几个人一起走路,一定有我的老师在里面。
)
1
“土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
(2)《<论语>十则》中是如何谈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
谈学习态度的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谈学习方法的有: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论语>十则》中关于思想品德修养有1、4、5、6、7、8、9、10章。
背景知识介绍
(1)作家作品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的书,共二十篇。
(2)文学常识
通假字,古汉语中,有些字可以用声音相同或相近(有时形体也相近)的字来代替,这种语言现象叫做古字的通假,“通”是“通用”,“假”是“借用”。
但是由于语言的演变,有些借用字和本字之间,现在已不同音了,因此学习的时候要加以注意,准确把握。
(3)背景知识
孔子(公元前551一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
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者。
封建社会中被尊为“圣人”。
他的思想影响极大,至今还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同步xx练习】
(1)默写。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____________人不知而不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
③子曰:“____________则罔,______________则殆。
”
④子曰:“见贤思齐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⑤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论语》是记录__________________的一部书,是________家经典著作之一,共20篇。
孔子,名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期鲁国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____、_________。
(3)给下列xx的字注音。
①论语()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③人不知而不愠()
④吾日三省()吾身
⑤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⑥诲()女()知之乎!
⑦岁寒,然后知xx之后凋()也
(4)解释下列句中xx词语的含义。
2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时习:()说:()
②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愠:()
③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xx:()信:()
④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故:()为:()
⑤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殆:()
⑥由,诲女知之乎!
诲:()女:()
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是:()
⑧士不可以不xx。
xx:()
⑨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善:()之:()
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欲:()xx:()
(5)《论语》中有许多流传至今的成语,请解释下列成语并造句。
①温故知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任重道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死而后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对下面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A.学习按时间温习它,不是一件快乐的事。
B.学习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令人愉快的事吗?
C.学习了时时预习它,不也高兴吗?
②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A.替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B.替人办事是不是不忠心,跟朋友交往而不守信用,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
3
C.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替别人传播知识是不是不习惯呢?③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A.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知识。
B.知道它或者不知道它,这都是聪明智慧。
C.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7)请从a.学习态度b.学习方法c.修身做人这三方面把下面的句子进行归类。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④吾日三省吾身。
⑤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a.学习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学习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修身做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同步xx练习】
(1)①不亦乐乎?不亦君子乎?②温故而知新③学而不思思而不学④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⑤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⑥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儒丘仲尼春秋思想家教育家
(3)①lún②yuè③yùn④xǐng⑤wǎngdài⑥huìrǔ⑦diāo(4)①时习:按一定的时间复习。
说:通“悦”,愉快。
②愠:生气,发怒。
③忠:忠心。
信:真诚,诚实。
④故:原有的、旧的。
为:当做。
⑤罔:迷惑。
殆:有害。
⑥诲:教导。
女:同“汝”,人称代词,你。
⑦为:是,就是。
是:此,这。
⑧弘毅:强毅。
⑨善:好的。
之:代词,代指缺点。
⑩欲:想要。
施:施加。
(5)①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②担子重,路程又长。
比喻担负的责任很艰巨。
③死了以后才罢手。
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④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于别人。
(造句
略)(6)①B②A③C(7)a.②③b.⑤⑥c.①④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