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下语文 火烧云教案

合集下载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教案推荐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教案第【1】篇〗火烧云教案设计设计说明《火烧云》以“变”字统领全篇,描绘了晚饭过后夕阳西下时,天空中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表现了作者对生活、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设计中重在通过读读、想想、说说等方式开启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品读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受到“文中有画”的美妙。

通过“品读想象画面—发现写作规律—展开丰富想象—读写结合巧练”的途径落实教学目标,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中进行探究性学习,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受到情感熏陶。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搜集火烧云的视频资料和资料。

学生准备:自学生字词,多种途径了解火烧云。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观片激趣,谈话导入1.激趣:同学们,我们知道夕阳、明月、火烧云都非常美丽。

曾经有多少位作家、诗人用最美的语言描绘过它们啊!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播放火烧云课件)2.导入: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多美的火烧云哪!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现代女作家萧红到天空中遨游,领略大自然的壮美,感受夕阳西下时火烧云的瑰丽吧!(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开篇以多媒体课件中的火烧云美景导入新课,让学生调动感官参与到学习中来,为下面的学习埋下伏笔。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要求学生轻声地自由读课文,遇到生字看看拼音或向其他同学请教,要把句子读通顺。

2.课件出示下列生词:紫檀色喂猪笑盈盈红彤彤跪下寺庙模样揉一揉3.学生开火车认读词语,教师相机强调生字读音:“檀”读tán;不读shān;“盈”读yínɡ;“彤”读tónɡ;“揉”读róu。

多音字“模”在本课读mú。

4.组织学生做苹果树摘苹果游戏,复习生字:檀喂盈彤跪庙模揉提示木字旁和树木有关,可组词“檀木、紫檀色”。

5.指名分自然段读文,相机帮助学生理解不懂的词语。

(1)出示紫檀色的家具、饰品,请学生直观感受“紫檀色”。

新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24《火烧云》优质课教案(精选15篇)

新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24《火烧云》优质课教案(精选15篇)

新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24《火烧云》优质课教案(精选15篇)新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24《火烧云》优质课教案(精选15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新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24《火烧云》优质课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新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24《火烧云》优质课教案篇1【教材分析】《火烧云》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向我们描绘了晚饭后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

着重写了颜色和形状的变化。

火烧云上来时作者写霞光主要是抓住静态来写的,火烧云的变化,作者主要是抓住动态来写的。

动静结合,写得多美丽,写得多生动啊,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童话般的境界之中。

【教学目标】1.认识“喂、盈”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模”,会写“必、胡”等13个字,正确读写“火烧云、晚饭”等8个词语。

积累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3~6自然段。

3.能抓住相关句子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说出火烧云变化“多”且“快”的特点。

4.能通过朗读等方式,体会人们看到火烧云时的喜悦之情。

【教学重难点】背诵第3~6自然段,找出相关语句,说清楚火烧云的特点。

【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识字:“喂、盈、彤”出现在文章第1~2自然段,可集中识记。

结合偏旁识记“檀、喂、庙”,这3个字分别为木字旁、口字旁、广字头,结合字义,联系生活经验,识记生字。

联系上下文识记“盈、彤”,这两个字在文中都以词组(“笑盈盈”“红彤彤”)出现,可出示图片,再联系上下文,识记生字。

动作识记“跪、揉”,可结合动作,识记生字。

对比识记“模”,这是个多音字,可结合“模型”,联系学过的知识,识记生字。

随文识记“接”。

写字:“凶、庙、威、武”是半包围结构,要特别注意提示笔顺。

“必”是独体字,点的笔画较多,引导学生注意点的不同位置,总结书写要点。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教案第【1】篇〗《火烧云》一课在描绘火烧云变化的情景时,形象生动,语言优美。

教学中,教师要抓住这一特点,加强听、说、读、写训练,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并落实单元训练重点注意积累材料。

一、抓住重点,创设氛围,感受美。

《火烧云》重点描写了夕阳西下时火烧云颜色、形态的变化。

教学时,教师可先从整体入手,设计这样的问题:1、火烧云这一自然现象发生在什么时候?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受?2、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讲作者这种感受的?然后让学生边听教师范读课文,边看挂图思考。

之后让学生谈谈(先同桌谈,后指名谈)听完老师范读后对火烧云的感受。

这样学生就能掌握课文的重点部分,初步领略到火烧云变化奇妙的景象美。

二、反复品读,突出重点,欣赏美。

教师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重点进行朗读训练,让学生在朗读中赏析描写火烧云美丽景象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描写的意境美。

1、指导学生欣赏火烧云上来时霞光照在大地上的美景。

教师可引导学生解答:霞光照在大地上的美是通过描写哪此景物来表现的?哪些词语最能体现这种变化?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感受。

2、重点指导学生欣赏火烧云上来时的色彩美。

①指导学生品读第二、三自然段,结合挂图体会极多和四个一会儿都是讲颜色多、文化快的。

然后引导学生抓住两个重点句进行赏析: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通通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

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②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两个重点句,边看插图,边体会,更真切地感受火烧云色彩变化美。

3、启发学生欣赏火烧云千姿百态的形状美。

指导学生品读第四、五、六自然段(先读后理解,再有感情地朗读),并结合挂图领会一会儿、忽然又、接着又等词语的用法,明白这都是讲火烧云的形状多、变化快的。

然后品读第四自然段: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

火烧云教学设计(通用18篇)

火烧云教学设计(通用18篇)

火烧云教学设计(通用18篇)《火烧云》教学设计(通用18篇)作为一名老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火烧云》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火烧云》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火烧云、喂猪、笑盈盈、高寿、百合色、茄子紫、跪着、模糊、凶猛、庙门、蹲着、镇静、须、揉眼睛”等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以及热爱生活的感情。

4、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与难点】了解课文是怎样描写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的;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积累材料、大胆想象的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一课时一、导语激趣,引入新课借助挂图,让学生欣赏火烧云上来时大地的变化和天空中云彩的变化,激发学习兴趣。

二、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词,标出自然段。

2、检查反馈。

3、理清文章的条理思路。

4、找出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积累语言。

三、指导学习生字词1、通过多种形式学习生字词。

2、指导学生正确书写生字。

四、学习写“霞光”的部分(一自然段)1、自读一自然段后,与同学交流。

2、师生互解疑难。

3、指导朗读、背诵。

五、学习“火烧云下去”的部分(最后一个自然段)指导学生体会火烧云来得快、去得也快的特点。

六、作业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复述课文:课文主要讲了火烧云的哪几个方面?2、火烧云上来时大地的变化。

3、火烧云下去时有什么特点。

二、分块阅读,读中感悟,积累运用1、学习“火烧云的`颜色变化”部分:⑴自读第二、三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火烧云颜色变化有什么特点?⑴积累运用,指导朗读。

⑴读中感悟。

2、学习“火烧云的形状变化”部分:⑴自读第四、五、六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火烧云形状变化有什么特点?⑴佳句欣赏。

部编三年级下册《火烧云》的教学设计(通用6篇)

部编三年级下册《火烧云》的教学设计(通用6篇)

部编三年级下册《火烧云》的教学设计(通用6篇)部编三年级下册《火烧云》的教学设计(通用6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部编三年级下册《火烧云》的教学设计(通用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部编三年级下册《火烧云》的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好词佳句。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从中感受大自然的壮美。

3、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的特点和变化进行观察,注意积累材料的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通过理解词句,了解课文是怎样写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的变化,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积累材料的方法。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导读法。

【教学媒体】挂图、投影。

【课前准备】学生在课前自己观察火烧云,初步感知火烧云是怎么样的?【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教学要点】通过品词品句,细读课文,理解作者是怎样观察描写火烧云的,感受大自然的壮美。

【教学过程】一、读课题,导入课文讲的是什么时候的火烧云?你从哪里知道?师述:晚饭过后的火烧云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到天空中遨游,领略一下大自然的壮美,好吗?二、新课1、快速读课文,想: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火烧云的?(投影出示)(学生答后板书:上来了──变化着──下去了)2、学习第一段:⑴自读,想:火烧云刚上来时,作者着重抓了什么景物来写?(板书:霞光)⑵师问:天空的霞光使地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用“~”画句),指名读有关句子。

⑶学到这,你会有什么疑问?(地面的这些人、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⑷导读:假如,当时,你也在场,你的心情会怎样?⑸小结:火烧云刚上来,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色彩绚丽的“乡村夕照图”。

⑹过渡:这么耀眼的霞光,不光使地面镀上了一层绚丽的色彩,连天上的云也变得更迷人了。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教学设计第1篇】今天上《火烧云》第一课时,教学流程如下:1. 范读课文。

学生轻声读课文2. 学习生词3. 简介作者,解释火烧云4. 课文从哪两个方面介绍火烧云?(学生说颜色和形状)提炼颜色和形状的特点(变化极多,变化极快)5. 指导朗读颜色部分。

指导理解:梨黄茄子紫的词语结构(学生提出“葡萄灰”不好理解)简单讲述作者的语言特点2021年5月17日星期一今天继续讲《火烧云》,教学流程如下:1. 齐读课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颜色变化极多,形状变化极快)2. 指导背诵第三自然段齐读归类描写颜色的词语背诵3. 指导朗读4至6自然段4. 圈出描写时间的词,感受变化极快。

5. 圈出“马、狗、狮子”,讨论:为什么作者会把火烧云想象成这些动物?(小杨说,这些动物是作者印象深的。

小于说,这些动物是作者生活中经常见到的。

能说出这样的答案非常不容易了。

)6. 完成分段7. 猜猜作者为什么“恍恍惚惚”(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享自己的感受。

)8. 理解“烧”字的好处9. 完成课后习题【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教学设计第2篇】一、设计理念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语文课程还应致力于重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本设计力图将文本以立体化的形式去影响学生,在充分的读中让学生领悟到写颜色的不同的表达方法,体验到文本的语言美及大自然的美,从而享受到语文的快乐,语文的美。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多彩与多变。

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的特点观察事物的兴趣。

学习作者从不同的方面来描写事物的方法。

2、过程和方法:在不断地欣赏语言及所描绘的自然美的过程中感悟抓住美句体会意境的读书方法,丰富语言的积累。

3、情感态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享受文本的语言美及语言所描绘的自然的壮美。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第七单元《火烧云》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第七单元《火烧云》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下第七单元《火烧云》教案【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感受火烧云的景色美。

语言运用:积累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

思维能力:能借助相关语句说出火烧云的特点,体会人们看到火烧云时的喜悦之情。

审美创造:了解火烧云颜色形态变化的特点。

【课前解析】关注景象:早晨或傍晚,大气层云层比较厚,而且太阳光是斜射的,这就加大了光线穿透云层的难度。

这时,只有红色和橙色光在穿过云层时减弱得最少,自然只有它们可以穿透云层,照射在天空中、云层上,形成光彩夺目的火烧云奇景。

关注语言:课文语言平实但精妙。

首先用词丰富,尤其是颜色词。

如叠词:“红彤彤”“金灿灿”;不同颜色糅合一起:“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进行比拟:“葡萄灰”“梨黄”“茄子紫”等。

其次排比句的运用,如“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成串的排比写出了火烧云一连串颜色上的变化,读来赏心悦目。

【教学目标】1.认识“喂、盈”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模”,会写“必、胡”等13个字,会写“火烧云、晚饭”等8个词语。

积累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三至六自然段。

3.能借助相关语句说出火烧云的特点,体会人们看到火烧云时的喜悦之情。

【教学重点】能借助相关语句说出火烧云的特点。

【教学难点】了解火烧云颜色形态变化的特点。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喂、盈”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模”,会写“必、胡”等13个字,会写“火烧云、晚饭”等8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什么是火烧云。

【教学过程】一、图片欣赏,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火烧云图片,学生欣赏图片。

2.教师新课导入:自然界里有许多奇丽的景象,吸引了无数的作家、诗人去描绘、赞美它们。

今天我们就学习优秀女作家萧红的《火烧云》。

教师出示课题并板书:火烧云,学生齐读课题。

二、了解萧红萧红,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教学设计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教学设计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教学设计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教学设计第【1】篇〗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日出或日落时;天空经常出现绚烂多彩的云霞,你们知道那是什么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我国现代女作家萧红笔下的《火烧云》。

(板书课题)二、出示自学提纲,交待学习任务1.出示自学提纲。

(l)默读课文,勾划字词,运用、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加以理解。

(2)认真读课文,想想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写火烧云的?概括每一部分内容的意思。

2.这节课,我们采用自学的'方法,按自学提纲的要求,学习课文。

三、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听配乐朗读录音,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边听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2.自读课文,按自学提纲自学课文。

四、检查自学情况(反馈)1.指读课文。

(正音)2.按提纲交流:①什么是火烧云?②课文从哪几方面写火烧云的?(板书:霞光、颜色、形状)课文哪个自然段写了霞光?与火烧云有什么关系?(霞光是火烧云的一个方面)每一部分段意:(l段)霞光照到地上的情景。

(2-3段)讲火烧云颜色的变化。

(4-7段)讲火烧云形状的变化。

五、小结课文具体描绘了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读了课文,谈谈你对课文的总体印象。

(可随意谈,如条理、写法等等)火烧云的变化集中表现在哪些方面?下节课接着学习。

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交待学习方法任务上节课我们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了解,这节课我们采用小组讨论、全班汇报交流的形式继续深入理解课文。

出示自学提纲1.课文集中写了火烧云变化的哪两方面?2.逐段阅读,看看作者是怎样具体写了霞光、颜色、形状的变化多、变化快的?二、指名读全文,回忆课文内容1.指名读文,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整体感知)2.课文写了火烧云哪几方面的内容?(板书:霞光、颜色、形状)三、抓住重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1.快速默读全文,思考:课文集中写了火烧云变化的哪两个方面?(明确:课文集中写了火烧云颜色、形状的变化多、变化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课素材
备课素材
【写作背景】
《火烧云》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向我们描绘了晚饭后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

着重写了颜色和形状的变化。

火烧云上来时作者写霞光主要是抓住静态来写的,火烧云的变化,作者主要是抓住动态来写的。

动静结合,写得多美丽,写得多生动啊,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童话般的境界之中。

【作者介绍】
萧红(1911年,黑龙江哈尔滨市呼兰区—1942)中国现代女小说家。

原名张乃莹,曾用笔名悄吟、田娣、玲玲。

生于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28年在哈尔滨读中学,接触五四以来的进步思想和中外文学,尤受鲁迅、茅盾和美国作家辛克莱作品的影响。

因反抗包办婚姻,1930年离家出走。

1932年在哈尔滨与萧军相识,并开始为报刊写稿。

1933年自费出版与萧军合着的小说散文集《跋涉》。

1934年与萧军一起到上海,与鲁迅交往密切。

鲁迅为她的《生死场》校阅并写序言,列入“奴隶丛书”出版。

1936年只身东渡日本养病。

这时期出版散文集《商市街》、《桥》,短篇小说集《牛车上》等。

1937年初归国。

抗日战争爆发后,曾在山西临汾民族革命大学任教,并随同西北战地服务团辗转各地,写有短篇小说集《旷野的呼唤》,散文集《回忆鲁迅先生》和《萧红散文》。

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去香港,在贫病交迫中坚持创作,出版中篇小说《马伯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1941年12月日军占领香港,因病重无法回内地,次年病逝。

代表作为《生死场》和《呼兰河传》。

她的作品多取材于家乡,以其敏锐纤细的艺术感受力,朴实细腻的笔调,写出当时东北乡村小镇的闭塞与荒凉,塑造的人物鲜活可爱,风格明丽凄婉,弥漫着忧郁和感伤气息,为诗化小说的精品。

在东北作家群中,最具艺术才情的作家是萧红。

萧红的中篇,写东北农村人民在沉滞闭塞生活中的挣扎,以及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后他们的苦难与走向斗争。

萧红的后期代表作
《呼兰河传》于童年生活的回忆中描写北方小城人民愚昧不幸的生活。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呼兰河传》简介:
《呼兰河传》是中国作家萧红创作的长篇小说。

该作品于1940年9月1日见载于香港《星岛日报》,1940年12月12日,萧红于香港完成《呼兰河传》书稿创作,12月27日全稿连载完。

该作品以萧红自己童年生活为线索,把孤独的童话故事串起来,形象地反映出呼兰这座小城当年的社会风貌、人情百态,从而无情地揭露和鞭挞中国几千年的封建陋习在社会形成的毒瘤,以及这毒瘤溃烂漫浸所造成的瘟疫般的灾难。

文本中的“呼兰河”,它不是《呼兰府志》所记载的那条流动的呼兰河,而是一座在松花江和呼兰河北岸有固定地理位置的小城。

全书共分,七章,它以作者的童年回忆为引线,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东北小城呼兰的种种人和事,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当地老百姓平凡、卑琐、落后的生活现状和得过且过、平庸、愚昧的精神状态。

但萧红还是用淡泊的语气和包容的心叙说了家乡的种种。

她将一片片记忆的碎片摆出来,回味那份独属于童年、独属于乡土的气息。

【其他资料】
有关火烧云的古诗
《霞》
[唐] 韩琮
应是行云未拟归,
变成春态媚晴晖。

深如绮色斜分阁,
碎似花光散满衣。

天际欲销重惨淡,
镜中闲照正依稀。

晓来何处低临水,
无限鸳鸯妒不飞。

《霞》
[唐] 王周
拂拂生残晖,
层层如裂绯。

天风剪成片,
疑作仙人衣。

《霞》
[唐] 徐夤
天际何人濯锦归,偏宜残照与晨晖。

流为洞府千年酒,化作灵山几袭衣。

野烧焰连殊赫奕,愁云阴隔乍依稀。

劳生愿学长生术,餐尽红桃上汉飞。

《早望海霞边》[唐] 李白
四明三千里,
朝起赤城霞。

日出红光散,
分辉照雪崖。

一餐咽琼液,
五内发金沙。

举手何所待,
青龙白虎车。

课后作业
一、根据拼音写词语。

càn làn fēn miǎo shēn tuǐ xiōnɡ měnɡ wēi wǔ
二、比一比,再组词。

彤()庙()凶()妙()
丹()宙()区()吵()
三、读读下面的句子,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
..是天空着了火。

……好像……
四、课文整体梳理。

《火烧云》这篇课文按照__ ___→__ _ ___→___ ____这样的顺序,具体生动地描写了火烧云颜色、形状____ ___和________这两个特点,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_的赞美之情。

五、阅读重点段落。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

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1.这个自然段共有()句话?用“”画出段中的中心句。

2.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的句式写句子。

3.用“”画出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

六、照样子,写词语
红彤彤:
葡萄灰:
参考答案
一、
灿烂分秒伸腿凶猛威武
二、
彤(红彤彤)庙(庙宇)凶(凶恶)妙(美妙)
丹(牡丹)宙(宇宙)区(山区)吵(争吵)
三、
……好像……:今年夏天太热了,中午时柏油路好像都要晒化了。

四、
上来了、变化着、下去了变化如此之多,如此之快火烧云
五、
1.3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
2.天上的云真是多变,一会儿变成了调皮的小狗,一会儿变成了馋嘴的小猫,一会儿变成了可爱的绵羊,一会儿又变成了凶恶的老狼。

3.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
六、
红彤彤:金灿灿绿茵茵绿油油
葡萄灰:茄子紫苹果绿橙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