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备课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集体备课教案完整版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集体备课教案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一年级第三单元集体备课6、静夜思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目、耳、头、米”4个字。
认识新偏旁点横头、反文旁。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意思,感受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教学重点、难点:1、认读生字,写生字。
2、朗读、背诵古诗。
3、在诵读古诗过程中体会古诗意思,感受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教学时间:1课时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I、引言;小朋友,你们在一年级时学过古诗,在电视里、在课外阅读中也曾欣赏过古诗,谁能将你学过的古诗吟诵给大家听呢看来,大家对学古诗有着浓厚的兴趣。
今天,老师带大家再学一首。
2.出示插图,播放音乐,说说图意。
3.板书课题,学习“静、夜”这两个生字。
理解“思”。
(板书:思念)(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简介作者李白。
2、自由读古诗,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3、认记生字。
4、齐读课文。
(三)抓住词语,理解诗意学习第一、二行诗。
(1)指名读。
(2)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井栏前洒满了银白色的月光。
)(3)边读边想象我们在中秋节的夜晚观察到的景色,说说明亮的月光在地上是什么样的。
(明亮的月光照在地上很亮。
)(4)过度:诗人看到月光照在井栏前那么亮,以为是什么(5)理解“疑”。
(以为)你见过“霜”吗回忆初冬时看到的霜是什么样的。
(一层薄薄的白色冰晶)(6)指名讲述前两行诗意。
(7)小结:诗人把照在井栏前的月光当成了冬天的霜,可见月光是多么明亮、洁白。
看到这些,诗人想到了什么学习第三、四行诗。
1.指名读后两行诗。
2.说说“举头”的意思,看图理解“举”(板书:举;抬),说说“望”的近义词,能把“望明月”改成“看明月”吗3.第四行诗哪个词意思与“举头”相反(低头)4.师解释“故乡”后,指导学生口头练说:我的故乡是。
我的故乡有。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单元备课

第三单元备课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组织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1.学习声母与ɑi、ei、ui相拼音节。
2.指读音节:mèi mei nǎi nai。
(1)请学生自由拼读。
(2)开小火车拼读或同桌互相拼读。
(3)学生齐声拼读。
3.认识轻声音节“妹妹”和“奶奶”(1)领读—自读—指生读—齐读(2)识记生字:跟同学介绍一下你的好方法吧。
(3)书写词语音节。
(4)教师范写pái duì,强调两个音节间要留出大约一个字母的空隙,学生在本子上再次练写。
四、基础训练,延展提升。
1.b-ai-( ) g-ui-( )m-ei-( ) k-ai-( )d-ui-( ) ch-ui-( )2.给生字组词。
拼读音节,多种形式练读。
【充分让学生拼读,培养兴趣。
】(1)先小组试着拼一拼。
(2)指名读。
(3)师生合作拼读。
同学们认真观察四线三格中的字母的位置,说一说先写什么,再写什么。
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学生自己填写,全班交流。
【夯实拼写能力。
】板书设计ɑi、ei、ui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学设计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j、q、x与üe相拼时ü上两点的省略规则。
2.练习lüe、nüe、jue、que、xue的四声。
3.拼读音节,认识生字(1)拼拼读读图中(课件出示教材图片)的音节,你能用这些词语各说一句话吗?yè sè xuě huā夜色雪花(2)卡片出示生字:雪。
扩词练习。
4.拼读儿歌,认识生字出示儿歌《月儿弯弯》5.出示生字:儿。
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四、基础训练,延展提升。
1.仿写音节按照教材出示的“xiě、zuò、yè”进行仿写,并尝试说一句话。
如:wǒ zhèng zài xiě zuò yè . 学生分小组练习拼读,谈发现。
指名读,开火车读,达到熟练拼读。
大胆交流,指名回答。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稿】

一上第三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目标与内容】1. 以“拼拼乐”为主题,在玩中学习。
正确认读8个复韵母,9个鼻韵母, 即5个前鼻韵母、4 个后鼻韵母,以及1个特殊韵母;正确认读6 个整体认读音节。
继续巩固两拼、三拼音节拼读法。
正确书写音节词。
2. 借助拼音,认识“妹”“奶”等15 个生字。
3. 诵读《洗手歌》《欢迎台湾小朋友》等5 首儿歌以及“和大人一起读”栏目中的《小鸟念书》。
在诵读儿歌等的过程中巩固拼读的技能。
4. 通过“语文园地三”读记字母表,能区分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
通过归类练习,训练口语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任务群框架】【任务群设计思路】本单元重点学习复韵母,其中前鼻韵母、后鼻韵母是学生学习的重点与难点通过情境图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结合,突破复韵母发音的学习难点;通过游戏、体验等活动形式掌握前、后鼻音的发音特点。
本单元教学强调拼音学习的综合性,通过游戏区分前后鼻音、平翘舌音、复韵母字形等细微差别;将拼读分类融入秋游的情境中,将”车”的词语和分类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呈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材在编排时,将拼音与识字的学习相结合,既加强了两者的联系,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单元设计充分利用情境图的资源,创设"拼拼乐”的学习情境,通过“拼音开花”"拼音回家”"快乐拼吧”三个具体的学习任务,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突显拼音学习的情境性、活动性与趣味性。
根据本单元的教学情境,在设计中增加了儿歌、游戏与绘本推荐内容,尽可能让学习和学生的生活连接,帮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学习拼音、认识汉字、诵读儿歌、阅读绘本,受到人文熏陶。
【单元活动框架】【单元设计说明】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学习复韵母、韵母的读音及拼读。
继前一单元“玩拼音”之后,创设“拼拼乐”的情境,开展学习活动。
把汉语拼音的学习置于“玩”的大主题中,一方面是考虑到第二单元拼音的学习较第一单元来说,已是拼读为主;另一方面,也是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让拼音学习充满游戏的趣味,让拼音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关联,让学生在玩中学,学有所得,学有所乐。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备课

设计意图:将学习汉语拼音与培养学生想象创新能力相结合,做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
四、自主学习,练读儿歌
1.过渡:这里这么热闹,把小白兔也吸引来了。(课件出示小白兔)同学们,你们喜欢小白兔吗?为什么?
(请生发音,师强调是从前一个字母快速的滑向后一个字母。)
二、进入情境,学习ɑo、ou、iu的发音
(一)学习韵母ɑo。
1.情境导入。
2.探究发音。
(1)出示ɑo,猜一猜,这个韵母会念什么,联系上一课学习的复韵母的发音方法,想想怎么发音?谁愿意当小老师到前面读一读?
发ɑo时,先发ɑ,比单念ɑ时舌位靠后,要发得长而响亮,接着舌头逐渐抬高,口形收拢、变圆,发出近似o的音,要轻短。
(2)识记生字:现在拼读已经没问题了,那么,你们能记住“妹”和“奶”这两个字吗?跟同学介绍一下你的好方法吧。
(3)书写词语音节:你能把mèi mei、nǎi nai、pái duì这三个词语的音节正确书写在四线格里吗?在练习本上试一试吧。
(4)教师范写pái duì,强调两个音节间要留出大约一个字母的空隙,学生在本子上再次练写。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韵母是ao、ou、iu音节卡片。(师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课前准备:师生共唱《上学歌》。
2.谈话激趣:“同学们,太阳都升起来了,可是单韵母宝宝们还在家里呢!咱们请他们出来,和我们一起做口腔体操,好吗?”(课件出示单韵母小屋)让学生请出里面的单韵母宝宝,和它们打个招呼,做单韵母发音练习。
课时编号
2
课题
9aieiui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集体备课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集体备课一年级第三单元集体备课6、静夜思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目、耳、头、米”4个字。
认识新偏旁点横头、反文旁。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意思,感受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教学重点、难点:、认读生字,写生字。
2、朗读、背诵古诗。
3、在诵读古诗过程中体会古诗意思,感受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教学时间:1课时三、教学过程:复习导入,激发兴趣I、引言;小朋友,你们在一年级时学过古诗,在电视里、在课外阅读中也曾欣赏过古诗,谁能将你学过的古诗吟诵给大家听呢?看来,大家对学古诗有着浓厚的兴趣。
今天,老师带大家再学一首。
2.出示插图,播放音乐,说说图意。
3.板书课题,学习“静、夜”这两个生字。
理解“思”。
初读古诗,整体感知、简介作者李白。
2、自由读古诗,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3、认记生字。
4、齐读课文。
抓住词语,理解诗意学习第一、二行诗。
(1)指名读。
(2)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井栏前洒满了银白色的月光。
)(3)边读边想象我们在中秋节的夜晚观察到的景色,说说明亮的月光在地上是什么样的。
(明亮的月光照在地上很亮。
)(4)过度:诗人看到月光照在井栏前那么亮,以为是什么?(5)理解“疑”。
(以为)你见过“霜”吗?回忆初冬时看到的霜是什么样的。
(一层薄薄的白色冰晶)(6)指名讲述前两行诗意。
(7)小结:诗人把照在井栏前的月光当成了冬天的霜,可见月光是多么明亮、洁白。
看到这些,诗人想到了什么?学习第三、四行诗。
.指名读后两行诗。
2.说说“举头”的意思,看图理解“举”,说说“望”的近义词,能把“望明月”改成“看明月”吗?3.第四行诗哪个词意思与“举头”相反?4.师解释“故乡”后,指导学生口头练说:我的故乡是。
我的故乡有。
5.指名讲述后两行诗意。
想象练说,揭示诗情.诗人站在窗前,想到这轮明月此时不仅照着自己,也正照着故乡,照着故乡的山山水水,花草树木,不由得想起故乡。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3单元备课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备课第三单元整体备课一、单元教材简析:本单元教材内容包括《静夜思》、《小小的船》、《阳光》、《影子》、《比尾巴》和语文园地三,在语文园地三里面有个口语交际这样做不好,本单元以生活常识为主题,让学生从课文中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并且了解一些生活小常识,增加学生的生活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层面。
二、教学目标:1.学习古诗,结合图文理解内容。
2.朗读,背诵课文,理解句子。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
4.认识54个生字,其中会写18个字,学会笔画和偏旁。
5.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1.会写本单元18个生字,会认54个生字。
2.背诵古诗《静夜思》,背诵课文《小小的船》《阳光》《影子》《比尾巴》四篇课文。
四、突破措施1.利用卡片、儿歌等帮助学生识字,以此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2. 教学本组教材,要以情入手,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开展教学活动。
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自由地感受、思考、表达、创造。
3.给学生发展的空间和时间,以“读”为主线,在充分的读和背中悟情,积累,发展学生独特的个性和健康的人格,从而激发学生保护大自然、改造大自然的欲望。
五、课时安排《静夜思》2课时《小小的船》2课时《阳光》2课时《影子》2课时《比尾巴》2课时《语文园地三》2课时口语交际——这样做不好一课时共计:13课时6 静夜思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写“目、耳、头、米”四个字,认识两个偏旁“亠、攵”。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通过看图和诵读,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3.把自己看到的夜空说给同学听,培养观察与说话的能力。
课前准备描绘宁静月夜的图画,小黑板、头饰;布置学生观察晴朗的夜空。
一、导入激趣1.交流观察晴朗夜空的内容和感受。
同学们观察了晴朗的夜空,现在请你们在四人小组中说美妙的夜空。
a.小组交流。
b.推选代表或自荐上台说一说。
让大家也感受c.出示课文插图“我会说”。
第三单元 集体备课【教案】一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一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概要本节课为一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的第三单元,主要内容为“认识汉字”话题的学习。
该课程旨在通过集体备课的方式,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手段,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1.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认识一些基础汉字,通过汉字的学习来提高中文的阅读能力。
2.学生能够理解汉字的构成、书写规则、基本笔画和发音,为后续的中文学习打下基础。
3.学生理解汉字的拼音表示方法,能够通过拼音来辨认和记忆汉字。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汉字的基本构造:讲解汉字的基本构造,包括汉字的部首、笔画、形体等。
2.汉字的基本书写规则:讲解汉字的书写规则,包括写法上下、先横后竖等。
3.汉字的基本拼音:讲解汉字的音节和声调,包括单音节、双音节和三音节等。
教学方法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讲授法:对汉字的基本构造、书写规则、拼音等进行详细的讲解。
2.演示法:通过教师演示和学生模拟的方式来练习汉字书写。
3.互动法:通过提问、答问、讨论等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式:1.常规评价:通过日常检查、课堂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综合评价:对学生在课程中所表现出的综合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3.个别评价:对于个别学生的优劣势进行针对性评价和指导。
教学计划本节课的教学计划如下:第一节课1.教师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2.讲解汉字的基本构造和基本书写规则。
3.通过互动形式提问和模拟演示的方式来让学生学习如何书写汉字。
4.调查学生学习汉字的需求和兴趣。
第二节课1.汉字的基本拼音,引入拼音的概念。
2.通过解析拼音和汉字的对应关系来帮助学生记忆汉字。
3.通过游戏、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节课1.综合巩固汉字的构造、书写规则和拼音的知识。
2.教师提供案例,引导学生辨认字形和发音。
第三单元 集体备课 〔教案〕一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一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教学目标1.了解第三单元的学习内容及核心词汇;2.通过集体备课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3.发挥集体智慧,共同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
教学内容本单元为“小动物和童谣”,主要内容包括:1.课文《小狗和小猫》;2.童谣《小猴子爬树》;3.课文《小骆驼旅行》;4.童谣《小兔子乖乖》。
核心词汇本单元核心词汇如下:1.狗、猫、骆驼、兔子、小动物;2.爬、树、旅行、玩;3.乖、不乖、好、坏。
教学重难点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在于:1.教师需注重拓展教学的领域,通过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生活实际和文学艺术等的结合,激发学生兴趣;2.教师需引导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课文和童谣的内容;3.教师需让学生学会通过画画、朗诵等形式,表现小动物和童谣的形象和内容。
本单元的教学难点在于:1.学生的语感启蒙、语言认知能力初步建立,并且在“动词+名词”的语言构式上有初步体验;2.语文学科内容的连贯整体性,对于学生是否形成“整体感”尤为重要;3.语文学科的写作训练,需要适当地与生活、文学、传统文化等领域结合。
教学方法本单元教学方法如下:1.交流法:鼓励学生自由交流、思考、表达本单元内容;2.讨论法:围绕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开展信息的搜集、筛选、整理、分析,引导学生合理讨论并提出问题;3.案例法:以生活实例为蓝本,教师与学生合作探究生活中的特殊语言用法;本单元还补充了一些创新教学法,如绕口令、表演、游戏等,用于丰富教学过程。
课内活动设计活动一:童谣朗诵时间:25分钟活动流程:1.教师先读《小猴子爬树》童谣,然后指导学生背诵;2.教师分主题让学生表演,他们可以自己编排表演内容,可以是朗诵、动作、手势等;3.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表演,鼓励好者奖励,提醒差者改进。
活动二:画画互动时间:25分钟活动流程:1.老师通过图画板等方式介绍故事情节并引导学生入场;2.先让学生在纸上自由画出小狗变成小猫的场景,找出新变化,分享画画过程,谈论自己的思路;3.再让学生画出故事的结束场景,自由表达,分享想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备课一、教材内容:本组教材由五篇课文和语文园地三组成。
其中《静夜思》是古诗,《小小的船》、《影子》、《比尾巴》是儿歌。
太阳、月亮、星星、影子、动物的尾巴,这些都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东西,在他们的心中充满了神秘和幻想。
通俗、活泼的文字,富有情趣的插图,会让学生无比的欣喜,会引起学生对大自然的无限渴望和喜爱之情。
教学本组教材,要以情入手,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开展教学活动。
让学生在寂静的夜晚独自思考,感受李白的思乡情绪;欣赏月夜的美景,张开想象的翅膀飞上月球,给星星做伴,和月亮握手;沐浴在阳光下享受阳光的温暖,观察阳光给万物带来的生机;在阳光下做踩影子的游戏;在欢乐的气氛中和小动物一起游戏,玩耍……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自由地感受、思考、表达、创造。
给学生发展的空间和时间,以“读”为主线,在充分的读和背中悟情,积累,发展学生独特的个性和健康的人格,从而激发学生保护大自然、改造大自然的欲望。
二、教学目标:1、所有的一类字要求会写,会组词,会正确地运用。
2、认识本单元出现的所有偏旁部首。
3、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4、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感受晴朗的夜空的美丽,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
5、认识有关“影子”的一些现象。
6、学会识别“前、后、左、右”四个方位。
7、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学会本单元的生字,能正确默写和运用。
四、教学准备:录音机、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五、教法与学法:教师新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教育学生热爱学习,积极主动地在愉快中接受新知识。
六、教学时间安排:6静夜思 2课时7小小的船2课时8阳光2课时9影子2课时10比尾巴2课时语文园地三3课时七、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学中,要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自由地感受、思考、表达、创造。
给学生发展的空间和时间,以“读”为主线,在充分的读和背中悟情,积累,发展学生独特的个性和健康的人格,从而激发学生保护大自然、改造大自然的欲望。
八、单元基本功训练重点:6课文《静夜思》一、主要内容:《静夜思》是我国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全诗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反映了外出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
如霜的月光就好像一只看不见的手,无声的拨动着作者的心弦;举头仰望,低头深思,俯仰之间,神驰千里,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无尽的思念。
背景图是诗句内容的形象反映,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进入诗句所描写的意境。
二、基本功训练重点:(一)、用“√”标出括号前面字的正确读音。
背(bâi bēi)课文疑(yíní)问古诗(shī sī)白霜(shuān shuāng)思念(liàn niàn)奶奶(nǎi lǎi)(二)、默写古诗《静夜思》。
,。
,。
(三)、在正确的说法后打“√”。
1、《静夜思》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
()2、《静夜思》描写的是冬天夜晚的景色。
()3、诗中“疑”的意思是:怀疑();好像();不能解决()4、诗中“举”的意思是:提出();兴起();抬起()5、诗中“思”的意思是:想办法();思念();希望()6、《静夜思》这首诗主要写了:(1)李白十分喜爱夜晚圆圆的月亮,明亮的月亮。
(2)李白望着月亮,思念家乡。
(四)、我会连。
漂亮的阳光一座座伞可爱的孩子一面面山金色的花朵一颗颗旗鲜艳的小熊一把把杏7《小小的船》一、课文主要内容:这是一篇韵文。
课文以优美的语言和星星的比喻,描绘了一幅奇妙的夜景图:月儿是小船,“我”正坐在“小船”上看着蓝蓝的天空和闪闪的星星。
想象奇特,易于激发儿童朗读的兴趣,发挥他们的想象。
二、基本功训练重点1、我会选。
(对的打“√”)星(xin xinɡ)睡(shui sui)雪(xue xie)巾(jin jinɡ)梅(mei mei)常(chɑnɡ chɑnɡ)菜(园圆)工(广厂)现(在再)知(到道)(漂飘)亮(清青)草(座坐)下(足捉)球2、背诵课文。
3、写笔顺。
见:————————白:———————————电:—————————只:————————————苗:——————————闪:————————————4、我会说。
弯弯的月儿像——————————。
蓝蓝的天空像——————————。
闪闪的星星像——————————。
8《阳光》一、课文主要内容:课文以抒情的笔调,描绘了阳光给万物带来了生机与美丽:禾苗更绿了,小树更高了,河面也成了长长的锦缎。
有形,有色,一幅色彩斑斓的景象,所有的一切都为了让学生明白因为有了阳光。
没有阳光,就没有生机勃勃的世界,让学生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阳光像金子,阳光比金子更宝贵”。
二、基本功训练重点1、我会给字找朋友。
果()()()手()()()雨()()()车()()()2、组词。
早()星()春()香()阳()晚()暖()3、背诵课文。
9《影子》一、课文主要内容:影子“就像一条小黑狗”,“它是我的好朋友”。
课文以简洁、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孩子们介绍了“影子”和“人”总是“形影不离”。
课文语言生活俏皮,读起来亲切上口,非常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
二、基本功训练重点1、我会填。
今――共有()画,第四画是()瓜――共有( )画,第三画是()皮――共有( )画,第一画是()2、背诵课文。
3、我会说。
我的前面是————————我的后面是——————————我的左面是————————我的右面是——————————10《比尾巴》一、课文主要内容:课文用问答的形式,介绍了6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同时配了六福栩栩如生的插图。
课文语言简明易懂,朗朗上口,极富儿童情趣,能激起学生朗读的欲望,引起学生观察其他动物尾巴特点的兴趣。
二、基本功训练重点1、我知道。
大――(小) 上――( ) 多――( )左――( ) 东――( )2、背诵课文。
3、我会说。
牛的尾巴—————。
狗的尾巴—————。
鱼的尾巴————。
九、单元检测题:一、将声母韵母与字用线连一连。
r y b d p q让样入雨游到前报跑秋c ch z zh s sh晨常参次城舍诉造早束二、把搭配合适的用线连一连。
一棵桃子绿色的太阳一个小树细长的星星一只黄牛闪闪的禾苗一头小猫火红的豆角三、将笔画数相同的字写在一起。
么化瓜在广今布闪巾为皮尘四、给下面的字加一笔,组成另一个字。
目木十五、把偏旁相同的字圈在一起。
说住他迷河游拍格话课作进江打拉松诉仔边送流拔样桃六、看拼音,写汉字。
hãmiáo shǎn diàn yǔsǎn zìjǐqiūtiān pãng yǒu shãn me xiǎo jī七、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1)暖和的绿色的(2)一条一朵弯弯的月儿象(3)我是(4)因为,更(5)猴子的尾巴像条。
公鸡的尾巴像。
八、按原文填空。
(1)床前()()光,疑是地上霜。
举()望()(),低()思故乡。
(2)两岸树木密,()()绿油油。
江南()()乡,()()竹排画中游。
九、读一读,回答后面的问题。
小草对阳光说:“我从你那儿得到热,我的生命有了力气,我的小叶片儿青过,我的小花朵儿红过,我结了一对好种子。
”1、小草应该感谢谁?2、如果你是小草,你想说:。
6、静夜思(新授课)一、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字。
认识1个偏旁“攵”。
2、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3、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二、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朗读和背诵古诗。
三、课前准备1、课件或挂图,朗诵配乐磁带,生字卡片。
2、课前布置学生观察晴朗夜晚的天空,收集李白的有关资料。
四、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朗读感悟。
五、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喜欢背古诗吗?你会背哪首古诗?能背给大家听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古诗。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静、夜”这两个字你认识吗?你怎样记住这两个字?你能简单地说出这两个字的意思吗?出示课件,问:图上都画了什么?看到这晴朗美妙的夜空,你想到了什么?二、学习课文。
1、范读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边看图边欣赏。
2、自读请打开课文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一读或者背一背吧!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和读背方式。
仔细观察,诗里面的字你认识了哪几个?是怎么认识的?把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同桌互读古诗,互相评议。
4、指名读文,师生共同评议。
三、识字1、学习新的偏旁“攵”,出示生字卡片“故”,引导学生观察:“攵”象你认识的哪个字?它和“文”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你怎么记住这个偏旁?2、拿出自制的生字卡片组内交流识字方法。
3、汇报。
谁来当小老师,教大家把字读准确?请小老师说说在认读这些字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4、开火车认读生字。
5、组词,用你喜欢的字说一句话。
6、游戏:找朋友。
为生字宝宝找到自己的拼音朋友。
四、巩固。
1、自由练读。
(可以大声读,小声读,同桌读,小组读,你读我听,二人齐读……)2、指名读文,注意字音读得是否准确。
3、与伙伴开展竞赛读:男女生赛读,小组赛读,自己找伙伴赛读。
五、写字1、出示田字格中的字:“目、耳”,小组展开讨论:这两个字怎样写?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每一笔都写在什么位置?2、汇报。
3、教师范写。
提示写这两个字时要注意横与横之间的距离。
4、自由练写。
想写几个就写几个,每个字都要让自己满意。
5、哪个字最满意,找出来和同座交流,指出你满意在哪里。
六、总结:我们从诗中领会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让我们与李白一起来思念家乡吧。
第二课时一、导入1、游戏:大转盘。
(转盘上的指针转到了哪个词上就读哪个词,巩固识字效果。
)2、齐读古诗。
3、评读指名读,大家评。
组内互评。
二、感悟1、自由读诗,想想你读懂了什么?你有哪些感受?2、说说你什么时候见过“霜”。
用动作表示“低头”、“举头”的意思。
3、你或者你的亲人有过想念亲人的体验吗?具体说说当时的感受。
三、质疑仔细读一读这首诗,想一想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四、背诵1、参照插图,边想诗的意境边自由练习,教师随机指导。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
(可以同座背,组内背,自由找伙伴背。
)3、教师引背、指名背、齐背。
4、表演背:假如你就是李白,请你边做动作边背这首诗。
(配乐)五、写字1、大屏幕出示“头、米”,引导学生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写这两个字时要注意什么。
2、教师范写。
(提示“头”的第五笔是“长点”。
)3、学生描红、临写。
(教师提醒学生的坐姿与执笔方法。
)4、把自己认为写得最满意的字向学习伙伴和老师展示。
六、实践1、课后练习“我会说”,把你观察到的夜晚的天空说给同学们听。
2、古诗朗诵会。
(此项活动可延伸到课外进行,比比谁会背的古诗多,评出“小诗人”。
)七、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会了生字,回家要自己写一写,记住这些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