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2018-2019版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驱第2课圣雄甘地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

合集下载

【2019最新】高中历史第4章“亚洲觉醒”的先驱第2节尤民族独立运动的领袖圣雄甘地学案北师大版选修4(1)

【2019最新】高中历史第4章“亚洲觉醒”的先驱第2节尤民族独立运动的领袖圣雄甘地学案北师大版选修4(1)

【2019最新】高中历史第4章“亚洲觉醒”的先驱第2节尤民族独立运动的领袖圣雄甘地学案北师大版选修4(1)●新课导入印度国父“圣雄”甘地的陵墓位于新德里东郊朱木拿河畔。

陵园呈凹形,在陵园正中,静卧着一座黑色大理石陵墓,它是一个普通的正方形平台的样子,高约1米,长宽约3米。

墓后是盏长明灯,昼夜不熄,这是印度争取民族独立精神的象征。

陵墓正面刻有印度文:“嗨!罗摩!”这是甘地遇难倒地时喊出的最后两个字,罗摩是印度史诗《罗摩衍那》里的英雄,被认为是印度教中保护之神毗湿奴的化身。

陵墓没有任何装饰,极其普通、简朴。

然而,每逢节假日,便吸引无数身着白色民族装的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深切地悼念陵园的主人。

甘地为印度历史做出了怎样的贡献?为什么被称为“圣雄”?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这位伟大的印度国父。

●教法案例本节课教材分三个框目讲述了圣雄甘地为印度国家独立和民族团结,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光辉的一生。

关于“倡导‘坚持真理’学说”一目的讲授,建议教师把握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甘地简介。

这个问题把握五个关键点:①出生:甘地出生在一个虔诚信奉印度教的官宦之家。

②求学:在英国留学,学习法律。

③从业:学成回国后,成为了一名专业律师。

④斗争:在南非处理案件中,对于种族歧视有了切肤的体会,转而走上了反对种族歧视的斗争之路。

⑤结果:迫使南非当局通过了《改善印度人待遇法案》的文件。

(2)甘地的学说。

①消极抵抗:此处要重点讲清楚此口号被更换的原因——容易发展成暴力,从而突破“非暴力”的限制,表面上看是口号的失当,深层次上体现出“非暴力不合作”的一定的局限性,反映出甘地作为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者的阶级局限性。

②“坚持真理”。

此处要讲清楚这一口号的原因和内涵。

当时印度主要有两种宗教,一种是印度教,一种伊斯兰教,无论信奉哪种宗教,都信奉的是一种神灵。

甘地宣扬真理就是神。

因此,只要信教就需要信奉真理。

甘地进而阐释了真理的内涵——“五爱”:爱自己、爱别人、爱人类、爱生物、爱敌人,特别是“爱敌人”的内涵体现了显著的“博爱”思想。

高中历史第4单元亚洲觉醒的先躯第2课圣雄甘地课件新人教选修4

高中历史第4单元亚洲觉醒的先躯第2课圣雄甘地课件新人教选修4
2、局限性 ① 把民族运动局限于非暴力的框架内,影响了民族运动 的进一步发展,反映了印度资产阶级在斗争中的软弱性与 妥协性;(3分)
甘地把他的一生斗献给了印度的民族独立事业,无愧 “圣雄”、“国父”、“印度之魂”的称号。(2分)
材料一:1919年英国殖民当局公布了损害印度人民权利的高压 政策《罗拉特法案》,规定总督有镇压之权,殖民当局可以随 时戒严,不经起诉可逮捕、搜查和监督任何一个印度人、不加 审讯就可判刑等,激起印度人民的强烈抗议,同年4月,英国 殖民者制造了枪杀印度群众的阿姆利则惨案。
原因
内容
结果
第一次 1920-1922
英国殖民高压政策 《罗拉特法案》
(文明不服从)
首次提出不合作
阿姆利则惨案
唤起民众
第二次 1930
1929经济危机, 英国加大压榨, 颁布食盐专营法
“食盐进军” 高潮阶段
阶段性胜利
第三次 二战期间
英国殖民势力的 衰落,印度人民 强烈反抗
提出“英国退 出印度”,第 一次真正提出 独立要求
赋予世界新的希望;他所显示的力量,可以胜过原子弹的威力。
——伦敦《新闻纪事报》
材料三 在使人们断绝邪恶的斗争中,或许他不会成功,或
许他会像耶稣一样遭到失败,但是他的一生对子孙是一种教益,
为此人们永远牢记着他
——泰戈尔
材料四 甘地是“矫揉造作的阴谋家”,是“印度封建主义不折不扣的辩护士”“ 帝国主义的帮凶”“群众性民族解放运动的主要叛卖者”。
以上材料对甘地给予了截然相反的评价,请结合材料 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甘地的看法?(12分)
思路:标准(生产力、国情、人民),方法(一分为二),思 路(史论结合)。
评价甘1、地下:面对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评价不正确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驱第2课圣雄甘地课下提升演练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驱第2课圣雄甘地课下提升演练

第2课圣雄甘地课下提升演练[达标检测]1.甘地在南非领导反种族歧视斗争中创立了“坚持真理”的学说。

下列对“坚持真理”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是弱者的武器②是强者的武器③强调可以使用暴力手段④强调爱与真理的统一A.①③ B.②④C.①④ D.②③答案 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甘地政治斗争的有关内容。

①③是“消极抵抗”的内容,②④是“坚持真理”的内容,故选B项。

2.甘地认为振兴印度经济必须从复兴手纺车开始,由此开展家庭纺织运动。

这种经济自主运动在当时所起的最主要的作用是( )A.打击了英国殖民经济B.实现印度的棉布自给C.促进了印度的种棉业D.培养了印度国民平和的心态答案 A解析以手工纺织抵制西方文明,这一思想对于号召、组织群众起来争取民族自治和独立起了积极作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英国的经济侵略。

故A项正确。

3.甘地曾说自己犯了“一个像喜马拉雅山那样大的错误”,宣布停止“文明不服从”运动。

他所说的“错误”是指他( )A.没有把斗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B.没有及时制止英国殖民当局的暴行C.没能把运动控制在非暴力的范围D.没有及时提出争取印度独立的目标答案 C解析甘地主张采取非暴力的斗争手段,反对武装斗争。

1922年2月,甘地领导的非暴力运动超出了非暴力的界限,印度人民与殖民当局发生了流血冲突,他下令停止运动。

故选C 项。

4.伦敦《新闻纪事报》曾这样评价甘地:“一位78岁的瘦弱老人竟以神奇力量震撼了整个世界,他所显示的力量,可以胜过原子弹的威力。

”“他所显示的力量”对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产生的重要影响是( )A.揭开了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序幕B.给英国经济造成了一定打击C.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D.彻底完成了印度的独立大业答案 C解析从英国殖民者侵略印度开始,印度人民就展开了反抗,A项排除;B项是针对英国而不是针对印度而言的,排除;单靠非暴力的抵抗,是无法实现彻底独立的,D项叙述错误;故选C项。

5.“如果和平不能在我们周围,在整个印度和巴基斯坦得到恢复,那么我将了此一生。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躯4.2圣雄甘地探究素材新人教版选修4202104222114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躯4.2圣雄甘地探究素材新人教版选修4202104222114

word
第2课圣雄甘地
甘地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
[互动探究] 下列是关于印度甘地的描述:
他是瘦骨嶙峋的秃头印度教徒,半裸着身子,只裹着一块缠腰布。

他周游印度各地拥挤的城市和贫穷污秽的乡村,主X用一种革命性武器:和平的不服从。

他没有办事处,没有兵卒,也没有正式权力,可是能使印度瘫痪,因为他一句话,群众就会停工。

他发动了三大群众运动:反对殖民地统治,反对种族主义,反对某某偏执。

甘地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具有怎样重要的历史地位?
[指点迷津] 注意是在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地位,根据所学知识,对甘地的历史地位进行高度概括。

[自我核对] 历史地位:甘地是从20世纪世界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的历史潮流中涌现出来的印度民族英雄,他持之以恒地发动不合作运动,反抗英国殖民统治,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印度的民族独立事业,被称为“印度之魂”。

[知识] 一些历史名人对甘地的评价:英国驻印度总督蒙巴顿称甘地为“印度自由的建筑师”。

国大党领导人尼赫鲁在得知甘地被刺杀的消息时说:“我们生命中的明灯已熄,到处一片黑暗。


1 / 1。

(全国通用)2018-2019版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亚洲觉醒的先驱专题学习总结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4

(全国通用)2018-2019版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亚洲觉醒的先驱专题学习总结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4

(1)人们往往把孙中山比作中国的华盛顿。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二者历史活动的相似之处。 (2)孙中山和甘地同被誉为“亚洲觉醒的先驱”。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 知识,指出二者领导民族解放运动的异同。 审题思路 第(1)题,相似之处可以从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建立资产 阶级共和国;主持制定资产阶级民主宪法;维护民主共和制度等方面分 析。第(2)题,二者的比较要从其指导思想、斗争方式、斗争精神、斗争 过程中所体现的两面性等方面去分析总结。
推动印度
局限(民族资产阶级 前期对帝国主义本质认识不 非暴力原
软弱性)
清,对封建势力妥协
发展,对
历史地位(国父) 民主革命先行者、革命家 国大党领
方法探究 触类旁通
典题示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华盛顿被称为“战争时期的第一人,和平时期的第一人,他的 同胞心目中的第一人”。他的一生充满智慧和奋斗,他抛家别业,投身 争取民族独立的战场,引领北美人民渡过了艰苦创业的年代,谱写出壮 丽的历史篇章。
答案 (1)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主持制定资产 阶级民主宪法,维护民主共和制度。 (2)同:都提出了指导民族解放运动的思想(三民主义和非暴力主义);斗 争过程中都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都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异:孙中山采取暴力革命的方式,而甘地采取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方式。
比较异同类材料解析题解题技巧
材料二 他(甘地)写道:“我深信假如只有在怯懦和暴力两者之间加以 选择时,我将永远选择暴力……我宁愿要印度采用暴力来保护自己的荣 誉,不愿向英国卑躬屈膝,含垢忍辱地听人家侮辱,失去自己的荣誉。 可是我认为非暴力比暴力要高明的多。因此我并不是为印度衰弱才号召 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而正是因为认识了印度的力量我才号召印度实行 非暴力主义。”——王春良《世界现代史诸问题》

2018_2019版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驱单元学习总结学案新人教版

2018_2019版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驱单元学习总结学案新人教版

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驱单元学习总结比较亚洲觉醒的先驱典题示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华盛顿被称为“战争时期的第一人,和平时期的第一人,他的同胞心目中的第一人”。

他的一生充满智慧和奋斗,他抛家别业,投身争取民族独立的战场,引领北美人民渡过了艰苦创业的年代,谱写出壮丽的历史篇章。

材料二他(甘地)写道:“我深信假如只有在怯懦和暴力两者之间加以选择时,我将永远选择暴力……我宁愿要印度采用暴力来保护自己的荣誉,不愿向英国卑躬屈膝,含垢忍辱地听人家侮辱,失去自己的荣誉。

可是我认为非暴力比暴力要高明的多。

因此我并不是为印度衰弱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而正是因为认识了印度的力量我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

”——王春良《世界现代史诸问题》(1)人们往往把孙中山比作中国的华盛顿。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者历史活动的相似之处。

(2)孙中山和甘地同被誉为“亚洲觉醒的先驱”。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者领导民族解放运动的异同。

审题思路第(1)题,相似之处可以从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主持制定资产阶级民主宪法;维护民主共和制度等方面分析。

第(2)题,二者的比较要从其指导思想、斗争方式、斗争精神、斗争过程中所体现的两面性等方面去分析总结。

答案(1)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主持制定资产阶级民主宪法,维护民主共和制度。

(2)同:都提出了指导民族解放运动的思想(三民主义和非暴力主义);斗争过程中都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都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异:孙中山采取暴力革命的方式,而甘地采取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方式。

此类问题的一般解题步骤如下:1.明确比较对象。

首先要依据材料和问题明确比较的是哪几类历史事物或者比较哪些历史人物。

2.明确比较方向。

要确定需要比较的是二者的相同点还是不同点,或者既比较相同点又比较不同点。

3.找准比较角度,即找准比较点,这是解题的关键步骤。

一般来说,题目已经设立了比较点的按照要求比较即可;对于没有明确比较内容的题目,要依据材料的叙述角度、设问的层次性等确定比较点。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驱4.2圣雄甘地课件新人教版选修4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驱4.2圣雄甘地课件新人教版选修4

问题1
问题2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3)甘地的经济思想是反对资本主义及其物质文明,崇尚印度文明。 他认为,印度文明包括三个要素:耕种的犁、手纺车和印度教文明。 他主张恢复以手纺车为中心的行会或工业组织和自给自足的农村 公社。他的经济思想的中心口号是“回到纺车去”,大力开展家庭纺 织是他经济自主运动的重要部分。甘地的社会思想十分丰富,包括 主张发扬民族文化,注重民族教育,主张男女平等,还有主张改革土 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解决人口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1.课程标准 (1)讲述甘地领导印度国民大会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 要事迹。 (2)认识甘地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 2.学习要点 (1)掌握甘地非暴力不合作思想的主要内容,理解这一思想产生的 历史背景。 (2)认识甘地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感受甘地为印度 民族独立事业贡献一生的坚定信念和斗争精神。
2019/9/14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8
谢谢欣赏!
2019/9/14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9
(3)软弱性、妥协性:①甘地把非暴力作为宗教信仰和不可更改的原 则,明显地具有种种弊端和缺陷,对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一些消极 影响。如贬斥一切暴力,给群众运动制定清规戒律,不准越雷池一步, 必然束缚群众的积极性。只要发生暴力就停止运动,这必然挫伤士气, 丧失革命时机。②在反革命的暴力镇压下,徒手的抵抗只能带来无谓 的牺牲,非暴力的宗教色彩迎合了群众蒙昧的落后意识,不利于群众的 真正觉醒等。
编后语
做笔记不是要将所有东西都写下,我们需要的只是“详略得当“的笔记。做笔记究竟应该完整到什么程度,才能算详略得当呢?对此很难作出简单回答。 课堂笔记,最祥可逐字逐句,有言必录;最略则廖廖数笔,提纲挈领。做笔记的详略要依下面这些条件而定。

原创4:第2课 圣雄甘地

原创4:第2课  圣雄甘地

一、成长历程: (甘地“非暴力思想”的形成)
阅读课文第一目,概述青年甘地的主要活动。进一步理解 甘地“非暴力”思想形成历程。
(一)经历:(自主阅读!) 1、早年熏陶——家庭、宗教影响 2、英国求学——基督教影响 3、南非工作——律师工作、文学阅读、凤凰新村 4、回国斗争——国大党领袖
印度国大党是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政党。1885年创立, 自1947年印度独立以来,它一直是执政党,代表大地主 及私人垄断资本的利益。
②英国殖民当局实行高压政策,制造阿姆利则惨案。
(2)概况: ①同英国政府不合作(范围从政府就职、学校教育、法院、 服役、选举到抵制英货)
②发展为全国性的抗英运动(学生退学、商人罢市、焚烧洋 布、抵制英国商品的斗争遍及全国)
思考:甘地倡导的“回到纺车去”体现 了一种什么精神?
实行非暴力不抵抗,维护民族经济,
积极性:甘地领导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 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印度 日后独立奠定基础;
局限性:以非暴力限制人民的革命运动,束缚了人民的手 脚,限制了运动的发展,反映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在反帝 斗争中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反对资本主义物质文明,抛弃 先进技术,是历史的倒退。
甲:甘地是“神的化身”“真理的代言人”。
乙:甘地是“矫揉造作的阴谋家”,是“印度封建主义不 折不扣的辩护士”“帝国主义的帮凶”“群众性民族解放 运动的主要叛卖者”。
丙:甘地是印度“过去30年神来化的甘向地导和哲学家,印度自由
的灯塔”。
全盘否定
1、通过学习,你最同意其中充的分哪肯一定种观点?请简要说明理
THANKS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
核心: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怎样理解非暴力主义对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圣雄甘地[目标导航]1. 了解甘地早期的生活经历,分析非暴力不合作思想产生的原因。

2.掌握非暴力不合作的具体措施,理解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特征和作用。

3.通过甘地一生的主要事迹,认识其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

基础认知「学习思考----------------------------------------------------一、凤凰新村与“坚持真理”1 .从政前的生活经历(1) 出生:1869年出生于印度西海岸波尔班达城的一个印度教家庭。

(2) 童年:多次撰写文章提倡素食主义。

(3) 青年:在英国伦敦大学学习法律,回国不久前往南非工作。

2.走上从政之路(1) 在南非,形成一整套非暴力的理论,创建“凤凰新村”非暴力训练基地。

(2) 运用“坚持真理”概念进行非暴力抵抗运动。

(3) 在韭暴力思、想指导下,领导南非的印度侨民反对禁止印度向南非移民的法案和条例。

⑷1914年回到印度成为印度国大党的领袖。

细微点拨[思维点拨]以“坚持真理”为核心的非暴力抵抗思想带有神秘的宗教色彩, 派、各种有利于把印度各阶层、各教姓的人们吸引到民族主义的旗帜下。

[史论要旨]甘地的非暴力主义思想,一方面是因为他是个宗教领袖,在其心中人性是向善的,他认为只有用非暴力不合作才是最高明的。

另一方面是因为当时印度贫穷落后,军事力量薄弱,无法与英国抗衡。

这说明以甘地为代表的印度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

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背景(1) 印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实行殖民统治,印度社会反英情绪增长。

(2) 甘地培养一批忠实于非暴力不合作原则的骨干。

2 •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 原因①根本原因:英国的高压政策。

②直接原因:1919年阿姆利则惨案的发生。

(2) 内容:同英国政府不合作,不合作范围从政府就职、学校教育、法院、服役、选举到抵制英货。

(3) 结果:1922年,由于群众斗争突破了非暴力的界限,甘地及国大党决定停止这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印度的民族反帝运动暂时走向低潮。

3 •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 原因①主观原因:国大党通过实现印度完全独立的决议,授权甘地领导运动。

②客观原因:英国殖民当局制定和颁布食盐专营法。

⑵概况①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1930年的“食盐进军”中达到高潮。

②反英斗争的形式有罢工、罢课、游行示威。

有的地方或者发生武装起义,或者宣布独立。

⑶结果①殖民当局释放甘地,撤销取缔国大党的禁令,允许沿海人民煮盐。

②甘地停止了不合作运动。

4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新发展(二战期间)(1) 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为争取印度支持,派使节同甘地等商谈战后自治问题。

(2) 内容:甘地明确提岀了“英国退出印度”的主张,再次发岀不合作的号召。

(3) 评价:这是甘地第一次真正提出独立的要求,第一次没有谴责人民使用暴力。

5 •甘地的其他活动为消除种姓制度,消灭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之间的纷争而斗争,直至被印度教极端分子枪杀。

[思维点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特点是运用“和平与合法的手段”争取印度自治,用不合作运动来号召和发动群众,又用非暴力方式来防止社会改良转化为社会革命。

[易错提醒]“土布运动”体现了实行非暴力抵抗,维护民族经济,争取民族自治的民族主义精神。

而反对资本主义及其物质文明,抛弃先进技术,是历史的倒退。

[史论要旨]甘地把印度民族运动局限于非暴力的框架内,影响了民族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反映了印度资产阶级在斗争中的软弱性与妥协性。

[知识图示]深化探究•核心突破 ----------------------------------------------------主题一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史料一①“_______政府一定要有悔过的日子。

因此,我起来提倡不合作运动,②这运动是那一般要与政府断绝关系的人要实行的。

③而倘若没有暴动发生,则它将使政府收回它的成命并痛悔它的错误。

”史料二1920年9月,甘地提岀非暴力不合作计划。

甘地宣称①“如有可能就实行帝国内部的自治,如有必要就实行脱离帝国的自治”。

(1) 由史料一中的①可知,英国政府的殖民统治损害了印度人民的利益,甘地因此提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由②可知不合作就是要与政府断绝关系。

由③可知不合作运动顺利进行的前提是没有暴动发生。

(2) 史料二中的①表明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印度的自治。

(1)结合史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甘地为什么提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其不合作运动主要体现在哪些地方?该运动顺利进行的前提是什么?(2)依据史料二分析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最终目的。

答案(1)原因:殖民政府损害了印度人民的利益。

体现:同英国政府不合作,抵制英货,开展手纺车运动。

前提:没有暴动发生。

⑵最终目的是达到印度自治。

O史论总结全面认识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背景: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印度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根本原因)(2)特点:非暴力不合作一一采取和平与合法的手段,取得民族独立。

(3)形式:土布运动、食盐进军、不合作和绝食祈祷。

⑷评价①积极作用a. 对动员广大民众投身民族解放运动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b. 为国大党提供了斗争武器,使国大党转化为具有群众基础的政党。

c. 给英国殖民统治造成强大的政治压力,推动印度民族独立的进程。

②消极作用a. 甘地常以违背“非暴力”的原则为由停止运动,挫伤群众斗争的积极性。

b. “非暴力”原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群众运动的发展,丧失革命时机,延长革命过程。

并且在反革命镇压下,徒手的抵抗只能是无谓的牺牲。

c. 甘地始终对英国政府抱有幻想,反映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在反帝斗争中的动摇性和妥协性。

主题二全面评价甘地史料一(1919年)甘地决定……采取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方式,来反对罗拉特法案,为此,他……一方面号召印度人民在1919年4月6日举行总罢工和绝食……另一方面,不准人民群众以暴力手段反对英国殖民统治。

①这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世界现代史》(上册)(1983年版)史料二(1919年)哈里发运动的领袖们接受了甘地主义的原则……①甘地在团结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争取印度民族独立的斗争中起了很大作用。

他这时事实上是把哈里发运动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汇流成为统一的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

――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1994年版)(1)史料一中的①指出了甘地的局限性,对甘地的作用持否定态度。

(2) 史料二中的①肯定了甘地在争取印度民族独立斗争中的重要作用。

(1) 上述两个史料是如何评价甘地在1919年印度民族独立运动中的作用的?这两种评价有何差异?(2) 甘地所倡导的非暴力与不合作是怎样的关系?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1)评价:史料一认为甘地在运动中的作用“充分暴露了印度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史料二认为甘地在“争取印度民族独立的斗争中起了很大作用”。

差异:史料一对甘地的作用偏向于否定;史料二充分肯定了甘地的作用。

(2) 两者相辅相成:一方面,用不合作发动群众,反对英国殖民统治,迫使殖民当局作出让步;另一方面又用非暴力来限制群众运动,防止社会改良转变为革命,把群众运动控制在资产阶级利益所容许的范围之内。

O史论总结全面评价甘地(1) 地位:印度民族解放运动时期杰出的政治领袖、精神领袖,被尊为“圣雄”“国父”。

(2) 功绩:①创立并宣传非暴力不合作思想,指导了民族解放运动;②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③晚年致力于调解教派矛盾,直至为印度的团结献出生命,伟大的人格受到世人的尊敬。

(3) 局限:①采用非暴力手段,限制人民革命运动;②抵制西方物质文明,不利于社会进步;③始终对英国政府抱有幻想,体现了资产阶级局限性。

•随堂反馈1 •甘地认为:“真理是神,非暴力则是追求真理,即非暴力是认识神、认识真理的手段,是强者的武器。

”这种抽象而富有神秘色彩的学说在当时印度争取民族解放的运动中所起的积极作用是()A. 有利于非暴力思想的宣传B. 为谴责殖民压迫提供了理论武器C. 有利于发动群众进行斗争D. 有利于防止工农运动的深入发展答案C解析甘地提出非暴力思想时,印度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民族独立, 但印度五花八门的宗教与迷信不利于印度各族、各阶层人民的团结,甘地的这种思想有利于将印度人民团结在“真理”这一统一的“神”之下。

2 •甘地在南非领导反种族歧视斗争中创立了“坚持真理”的学说。

下列对“坚持真理”的理解正确的是()①是弱者的武器②是强者的武器③强调可以使用暴力手段④强调爱与真理的统一A. ①③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甘地政治斗争的有关内容。

①③是“消极抵抗”的内容。

②④是“坚持真理”的内容。

故正确答案为Bo3. 1920年,印度国大党通过了甘地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计划。

其根本目的是()A. 扩大国大党的势力B.反对英国殖民统治C.取得印度自治D.提高民族自尊心答案C解析印度国大党的斗争目标经历了由争取“自治”到争取“独立”的变化过程,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国大党中的激进派曾提出过争取自治的主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增强和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国大党将争取“印度自治”作为斗争目标,直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才将争取独立作为斗争目标。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甘地)崇尚以纺车为代表的农村经济,它不仅将纺车看成一种物质武器,而且看成对抗西方文明的精神武器……只有用以手纺车为标志的农村工业代替……城市大工业,才能避免竞争和剥削,消灭失业和贫富差别,过简朴宁静的生活。

――《尼赫鲁与甘地在未来社会设想方面的分歧》甘地走进海水里,捡起了一小撮被海水冲到岸上的盐。

他违反了盐法。

这个消息被几十名记者报道着,传播到整个印度,传播到全世界。

一夜间,全印度的人都被唤起,几千人、几万人,都赶往印度绵延的海岸。

人们前来采盐,故意触犯盐法。

在大城市不断有大规模的示威。

没过多久,示威的方式增多起来,特别在抵制英国货方面,国大党发起了大规模的活动。

――威廉•夏伊勒《甘地的武器》(1)依据材料概括甘地所领导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内容和目标。

(2)请结合材料简要评价甘地领导的民族解放运动。

答案⑴ 内容:发展印度传统的农村经济,抵制西方现代工业;开展“食盐进军”运动,打破殖民当局对食盐的垄断。

目标:唤醒、发动民众;开展大规模的反英斗争(抵制英货),争取国家独立强盛。

(2)评价: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推动了印度民族解放运动发展。

但是全盘抵制西方文明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是不可取的。

课时对点练------------------------------ ------------- 强优训练限时规范答題[基础达标]1•“我们应该朝着他的精神方向努力:不是通过暴力达到我们的目的,而是不同你认为邪恶的势力结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