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亭中有奇树等4首)

合集下载

《庭中有奇树、龟虽寿、赠从弟、梁甫行》赏析【部编版八上】

《庭中有奇树、龟虽寿、赠从弟、梁甫行》赏析【部编版八上】

期中课外古诗词赏析【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内容:【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赏析】课外古诗词诵读——1、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2、龟虽寿/曹操3、赠从弟(其二)/刘桢4、梁甫行/曹植1、《庭中有奇树》【原诗】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译文】庭院里一株佳美的树,满树绿叶衬托着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春意盎然。

我攀着树枝,摘下了最好看的一串花朵,想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

花香充满了我的衣服襟袖之间,可是天遥地远,没人能送到亲人的手中。

并不是此花有什么珍贵,只是别离太久,想借着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

【作者】选自《古诗十九首》,这是中国古代文人五言诗选辑,由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文选》而成。

【背景】这是一首表现思妇忆远的闺怨诗,是《古诗十九首》的第九首。

关于《古诗十九首》的时代背景有多种说法。

宇文所安认为中国早期诗歌是一个复制系统,找不到“古诗”早于建安时期的确凿证据。

至于《庭中有奇树》的具体创作时间,则难以确考。

【主旨】这首诗写一个妇女对远行的丈夫的深切怀念之情。

由树及叶,由叶及花,由花及采,由采及送,由送及思。

【赏析】这首诗写一个妇女对远行的丈夫的深切怀念之情。

由树及叶,由叶及花,由花及采,由采及送,由送及思。

全诗八句,可分作两个层次,每四句为一个层次。

前两句诗“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描绘了这样一幅图景:在春天的庭院里,有一株嘉美的树,在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出了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生气勃勃。

这是环境描写,写出了春意盎然的景象。

但首句中的“庭中”就暗示了这里的景色不是大自然中的,而是深闺中的,是一首表现思妇的闺怨诗。

于是,思妇就出场了:“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思妇面对这繁花似锦的景象,忍不住攀着枝条,折下了最好看的一束花,要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

以花寄情,揭示了诗歌的主旨——对远行人的思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庭中有奇树》《龟虽寿》《赠从弟》《梁甫行》诗歌鉴赏练习题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庭中有奇树》《龟虽寿》《赠从弟》《梁甫行》诗歌鉴赏练习题

八年级下册《庭中有奇树》鉴赏及练习庭中有奇树【作者】佚名【朝代】汉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节奏划分】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huā)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wèi)所思。

馨(xīn)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注释】⑴奇树:犹“嘉木”,佳美的树木。

⑵发华(huā)滋:花开繁盛。

华,同“花”。

滋,繁盛。

⑶荣:犹“花”。

古代称草本植物的花为“华”,称木本植物的花为“荣”。

⑷遗(wèi):赠送,赠与。

⑸馨(xīn)香:香气。

盈:充盈,充积。

⑹致:送到。

⑺贵:珍贵。

一作“贡”。

⑻感:感受,感动。

别经时:离别之后所经历的时光。

【译文】庭院里一株佳美的树,满树绿叶衬托着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春意盎然。

我攀着树枝,摘下了最好看的一串花朵,想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

花香充满了我的衣服襟袖之间,可是天遥地远,没人能送到亲人的手中。

并不是此花有什么珍贵,只是别离太久,想借着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

【主题思想】《庭中有奇树》是产生于汉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

此诗写一个妇女对远行的丈夫所产生的深切怀念之情,以及长期盼归又寄情无望而产生的忧愁。

龟虽寿【作者】曹操【朝代】东汉末年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节奏划分】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téng)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jì)/伏枥(lì),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yí)/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注释】1.此诗为曹操组诗作品《步出夏门行》中的第四首,诗题是后人从诗歌的开头取三字而来。

2.“神龟”二句:神龟虽能长寿,但也有死亡的时候。

语文八年级上册的古诗

语文八年级上册的古诗

语文八年级上册的古诗第三单元(课内)1、《野望》王绩·唐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2、《黄鹤楼》崔颢·唐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3、《使至塞上》王维·唐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4、《渡荆门送别》李白·唐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5、《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第六单元(课内)1、《饮酒(其五)》陶渊明·东晋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春望》杜甫·唐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雁门太守行》李贺·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4、《赤壁》杜牧·唐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5、《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宋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课外古诗词必背诵8首1、《庭中有奇树》佚名·汉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八年级上册的所有古诗

八年级上册的所有古诗

八年级上册的所有古诗1.《野望》王绩东皋薄穿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盒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2.《黄鹤楼》崔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裁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姜姜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3.《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逄候骑,都护在燕然。

4.《渡荆门送别》鮊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5.《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6.《庭中有奇树》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遇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7.《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竞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强伏枥,志在千里:烈士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8.《赠从弟》刘桢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 -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9.《梁甫行》曹植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盒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10.《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乌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1.《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乌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2.《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堿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3.《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末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八年级课外古诗词前四首

八年级课外古诗词前四首


【思路点拨】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有下面几项逐项落实。①掌握常用的表现手法,分析 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应从以下四方面考虑:表达方式—叙事,议论,描写(细节、动静、 虚实、正侧、白描、场景),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 ;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 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等;写作手法—渲染、烘托、对比、衬托、象征、联 想、想象、比兴、化用典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以及情景关系(触景生情、以情驭景、 情景交融);结构技巧—抑扬、卒章显志。②理解各类手法的特点。
• 只要自己调养好身心,也可以益寿延年。
• 我非常高兴,要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赏析
• 这是一首富于哲理的诗,是曹操晚年写成的, 阐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诗中的哲理来自诗人 对生活的真切体验,因而写得兴会淋漓,有着 一种真挚而浓烈的感情力量;哲理与诗情又是 通过形象化的手法表现出来的,因而述理、明 志、抒情在具体的艺术形象中实现了完美的结 合。诗中“老骥伏枥”四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笔力遒劲,韵律沉雄,内蕴着一股自强不息的 豪迈气概,深刻地表达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 进取的精神面貌。全诗的韵调跌宕起伏,开头 四句娓娓说理,“犹有“终为”两个词组下得 沉着。
练习题
• ( 1 )分析最后一句“此物何 足贵,但感别经进”在全诗结 构上起的作用。(2分) • ( 2 )分析本诗写景抒情的艺 术特色。(6分)
答案
• 1.【知识点】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关键句的能力, 能力层次为D (鉴赏评价)。
• 【答案和解析】答案:卒章显志,点明诗旨;( 1分)升华 情感(诗人在前面着重渲染之后,情感逆转,眼前物不再是 那么重要,更令人伤感的是别离那么久的时间,至此全诗的 情感突然得到升华)。(1分)
• 【思路点拨】解答这类题,需要从两个方面去考虑:( 1) 结构上,根据诗句所在的位置去判断它的作用;( 2)内容 上,理解诗歌大意,联系语境去分析这句话在诗中的作用。

八上语文庭中有奇树那四首诗讲解

八上语文庭中有奇树那四首诗讲解

八上语文课本中的《庭中有奇树》是一组由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的四首诗,分别是《登鹳雀楼》、《凉州词》、《送元二使安西》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每一首诗都有着深刻的意境和内涵。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按照你提供的内容,对这四首诗进行深度和广度兼具的解读,以便你能更深入地理解这些经典之作。

我们来看看这组诗中第一首《登鹳雀楼》。

这首诗以描写自然景观为主题,通过清新明快的意境和优美的笔触,表现了对自然的赞美之情和对人生的感悟。

作者利用“登楼望远”的视角,描绘出了壮丽的自然景色和浩瀚的云霞,同时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这首诗深邃而抒情,富有哲理,是经典中的经典。

接下来是《凉州词》,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特殊时期的风景,展现了作者对满目凄凉景象的感慨。

与《登鹳雀楼》不同,这首诗更多地表现了作者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感叹。

通过对凄凉景象的刻画,以及对世态的感慨,这首诗表现出了诗人对人生苦短的认知和对美好的向往,堪称是一首情感深沉的佳作。

第三首诗《送元二使安西》,则更多地反映了作者作为官员的职责和使命。

这首诗以抒发离别之情为主题,通过对元二使安西的送别,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情告别、对使命的尽责以及对远方友人的心系之情。

这首诗在形式上更加庄重,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展现了作者高尚的品格和爱国情怀。

最后一首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则更多地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作者通过对秋夜凉爽的气息和清新的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生活的热爱。

这首诗在情感上更加抒怀,让人感受到作者清澈的情感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这组诗以其丰富的意境、深刻的思想和优美的语言,展现了王之涣诗人才华横溢的艺术成就和高尚品格。

通过这组诗的解读,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文学魅力,更能领略到古代诗人对生活、对自然、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思考。

在我看来,这组诗不仅仅是诗歌作品,更是艺术高峰。

每一首诗都有着独特的魅力和深刻的意义,通过这些诗篇,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我国古代诗歌的内涵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八年级上册所有背诵内容

八年级上册所有背诵内容

八年级上册所有背诵内容八年级上册背诵目录及内容:一、目录:二、内容:1.古诗词(1)唐诗五首《野望》[唐]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使至塞上》[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吴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渡荆门送别》[唐]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课外古诗词一《》庭中有奇树[汉]佚名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龟虽寿》[汉]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赠从弟(其二)》[魏晋]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梁甫行》[汉]曹植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3)诗词五首《饮酒(其五)》[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雁门太守行》[唐]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语文书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

语文书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

语文书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一、解析。

1. 首联。

-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这两句就是在描述庭院里有一棵很奇特的树,它的绿叶非常茂盛,而且还开出了繁茂的花朵呢。

就像我们平常看到自家院子里突然有一棵长得特别好、花开得特别美的树一样,诗人一下就被吸引住了,然后就开始对这棵树展开了一系列的动作和想法。

2. 颔联。

-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这里呢,诗人看到这么美的花,就忍不住伸手攀折树枝,摘下花朵。

他为啥要这么做呢?原来是想要把这美丽的花朵送给自己思念的人。

这就很像我们在路边看到漂亮的野花,就想摘下来送给自己喜欢或者想念的小伙伴一样的心理。

3. 颈联。

-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诗人把花折下来之后呢,花香就充满了他的衣袖。

可是呢,他突然意识到,思念的人在很远的地方,根本没办法把这花送到对方手里。

这就有点小沮丧了,就好比你精心准备了一个小礼物,却发现没有办法送给你想送的人,那种感觉很无奈的。

4. 尾联。

-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这时候诗人又想,这花本身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珍贵的地方,但是呢,它却能让自己感觉到和思念的人分别已经很久了。

这就像是我们有时候看到一个和朋友有关的小物件,这个小物件可能不值钱,但是它能让我们一下子就想起和朋友分开很久了,心里就会泛起思念的情绪。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一、解析。

1. 前四句。

-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诗人一上来就说,神龟虽然很长寿,但它也有生命结束的时候;腾蛇能在云雾中飞行,可最后还是会化为土灰。

这就像在告诉我们,不管你有多厉害,多神奇,也逃不过生死的规律。

就好比那些超级英雄,虽然很厉害,但是也不是永远都能存在的。

2. 中间四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 课外古诗四首
《庭中有奇树》 《龟虽寿》
《赠从弟》
《梁甫行》
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