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护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精神科护理学ppt课件

抗焦虑药物
主要用于缓解焦虑症状,常用的有地西泮、 阿普唑仑等。
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
1 2
遵医嘱用药 精神障碍患者的药物治疗需要严格遵守医嘱,按 时按量服药,不得随意更改药物剂量或停药。
注意观察病情 在用药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 情变化和药物反应,及时向医生反馈。
3
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精神障碍患者往往需要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护理 人员需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 应的发生。
药物副作用的观察与处理
要点一
常见副作用
精神障碍患者药物治疗的常见副作用包 括口干、便秘、头晕、嗜睡等,护理人 员需要密切观察并及时处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要点二
严重副作用
一些药物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副作用,如 恶性综合征、粒细胞减少等,护理人员 需要立即停药并报告医生。
要点三
处理措施
针对药物副作用,护理人员可以采取相 应的处理措施,如调整药物剂量、更换 药物、对症治疗等。同时,也需要加强 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提高患 者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
精神科护理学的历史与发展
• 现代:随着医学和心理学的发展,精神科护理学逐渐形成 并不断完善。
精神科护理学的历史与发展
理论发展
从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强调 整体护理和个体化护理。
实践发展
精神科护士的角色和职责不断拓展,包括心理咨询、康复指导 等多元化服务。同时,精神科护理教育和培训也不断完善,提 高护士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质量。
03
精神科护士的角色与职责
提供安全、舒适的环 境,保障患者的安全。
协助医生进行治疗和 康复活动,促进患者 康复。
主要用于缓解焦虑症状,常用的有地西泮、 阿普唑仑等。
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
1 2
遵医嘱用药 精神障碍患者的药物治疗需要严格遵守医嘱,按 时按量服药,不得随意更改药物剂量或停药。
注意观察病情 在用药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 情变化和药物反应,及时向医生反馈。
3
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精神障碍患者往往需要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护理 人员需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 应的发生。
药物副作用的观察与处理
要点一
常见副作用
精神障碍患者药物治疗的常见副作用包 括口干、便秘、头晕、嗜睡等,护理人 员需要密切观察并及时处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要点二
严重副作用
一些药物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副作用,如 恶性综合征、粒细胞减少等,护理人员 需要立即停药并报告医生。
要点三
处理措施
针对药物副作用,护理人员可以采取相 应的处理措施,如调整药物剂量、更换 药物、对症治疗等。同时,也需要加强 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提高患 者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
精神科护理学的历史与发展
• 现代:随着医学和心理学的发展,精神科护理学逐渐形成 并不断完善。
精神科护理学的历史与发展
理论发展
从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强调 整体护理和个体化护理。
实践发展
精神科护士的角色和职责不断拓展,包括心理咨询、康复指导 等多元化服务。同时,精神科护理教育和培训也不断完善,提 高护士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质量。
03
精神科护士的角色与职责
提供安全、舒适的环 境,保障患者的安全。
协助医生进行治疗和 康复活动,促进患者 康复。
精神科护理ppt课件

深入观察:行为、情感、认知等方面
01 行为观察
关注患者的言行举止,评估其是否有异常行为, 如自残、攻击他人等。
02 情感反应
观察患者的情感表达,了解其情感状态,如焦虑 、抑郁等。
03 认知能力
评估患者的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认知功 能,判断其是否存在认知障碍。
风险评估:自杀、暴力等危险行为预测
根据患者职业技能和兴趣,提供就业指导和推荐,帮助患者顺利回 归社会。
家庭关系改善和社区资源整合
家庭关系改善指导
通过家庭治疗、家庭教育等方式,帮助患者家庭成员改善关系, 营造和谐家庭氛围。
社区资源整合利用
整合社区资源,为患者提供必要的康复服务和支持,促进患者更 好地融入社区生活。
搭建互助交流平台
建立患者互助交流平台,鼓励患者之间分享康复经验和心得,增 强康复信心。
康复。
家庭支持
鼓励家属参与患者治 疗和康复过程,提供 家庭支持和情感支持
。
心理干预在精神科护理中应
05
用
认知行为疗法在精神科护理中实践
认知评估
评估患者的思维模式、信 念和行为,确定其存在的 认知偏差。
行为激活
鼓励患者参与积极的活动 ,增加其愉悦感和成就感 ,改善情绪状态。
认知重建
帮助患者识别和纠正错误 的认知,建立积极的、现 实的思维模式。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02
如利培酮、奥氮平等,具有更广泛的受体作用,对阳性和阴性
症状均有效,且较少引起锥体外系反应。
情感稳定剂
03
如碳酸锂、丙戊酸钠等,主要用于治疗双相情感障碍,通过稳
定情绪来减少发作频率。
药物治疗过程中注意事项
严格遵医嘱用药
精神疾病的治疗与护理PPT课件

精神疾病的治疗与护理
治疗前的 和护理
• 心理治疗一般在无第三人干扰的环境中 进行。护士在治疗过程中主要是做好医 生的助手,如保持环境的安静、做好资 料的收集、提供病人需要的帮助,以及 某些特殊治疗场合(如催眠治疗)的见 证人。
精神疾病的治疗与护理
治疗后的 和护理
• 结束治疗后,护士要陪同病人离开治疗 室,询问病人有哪些需求;预约好下一 次的治疗时间;对治疗效果不满意的病 人应耐心听取他们的意见,仔细分析原 因,将信息及时反馈给医生,与医生共 同商讨适当的解决办法;保持与病人的 紧密联系。
(3)作好皮肤护理,保持皮肤、头发 面部手脚清洁,对于卧床病人应勤换 内衣,床铺平整定时更换体位协助病 人料理好个人生活。
加强药物治疗中的基础护理
(4)注意观察病人的睡眠情况有无不睡、 早醒、嗜睡,防止病人蒙头睡觉作好病人 的心理护理。
(5)卧床少动及老年病人容易发生便秘、 尿潴留,护士应训练病人的定期排便习惯, 鼓励病人多活动,多进食含纤维素丰富的 水果、蔬菜。
吸系统疾患。 4.严重骨关节病、青光眼、视网膜脱落。 5.60岁以上老人,12岁以下儿童。电休克治疗 6.孕妇、产后1个月以内者。 7.身体极度虚弱者。
精神疾病的治疗与护理
原则和方法
原则:和谐性,针对性,计划性, 综 合性,保密性,灵活性,中立性,回 避性
精神分析、行为疗法、暗示、生 物反馈及其他
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护士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 患关系可促进病人的合作和 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1)使用正确给药途径与方法:
(2)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应仔细观察 与处理用药后的不良反应,以供医生用药 与调整剂量时参考。仔细了解病人的主观 感受,认真观察病人的神情、步态等。应 高度警惕有些严重的不良反应,如心血管 系统反应、恶性症状群、甚至猝死,若处 理不及时可危及生命。
治疗前的 和护理
• 心理治疗一般在无第三人干扰的环境中 进行。护士在治疗过程中主要是做好医 生的助手,如保持环境的安静、做好资 料的收集、提供病人需要的帮助,以及 某些特殊治疗场合(如催眠治疗)的见 证人。
精神疾病的治疗与护理
治疗后的 和护理
• 结束治疗后,护士要陪同病人离开治疗 室,询问病人有哪些需求;预约好下一 次的治疗时间;对治疗效果不满意的病 人应耐心听取他们的意见,仔细分析原 因,将信息及时反馈给医生,与医生共 同商讨适当的解决办法;保持与病人的 紧密联系。
(3)作好皮肤护理,保持皮肤、头发 面部手脚清洁,对于卧床病人应勤换 内衣,床铺平整定时更换体位协助病 人料理好个人生活。
加强药物治疗中的基础护理
(4)注意观察病人的睡眠情况有无不睡、 早醒、嗜睡,防止病人蒙头睡觉作好病人 的心理护理。
(5)卧床少动及老年病人容易发生便秘、 尿潴留,护士应训练病人的定期排便习惯, 鼓励病人多活动,多进食含纤维素丰富的 水果、蔬菜。
吸系统疾患。 4.严重骨关节病、青光眼、视网膜脱落。 5.60岁以上老人,12岁以下儿童。电休克治疗 6.孕妇、产后1个月以内者。 7.身体极度虚弱者。
精神疾病的治疗与护理
原则和方法
原则:和谐性,针对性,计划性, 综 合性,保密性,灵活性,中立性,回 避性
精神分析、行为疗法、暗示、生 物反馈及其他
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护士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 患关系可促进病人的合作和 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1)使用正确给药途径与方法:
(2)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应仔细观察 与处理用药后的不良反应,以供医生用药 与调整剂量时参考。仔细了解病人的主观 感受,认真观察病人的神情、步态等。应 高度警惕有些严重的不良反应,如心血管 系统反应、恶性症状群、甚至猝死,若处 理不及时可危及生命。
精神科护理常规PPT课件

加强病房管理,防止患者获取危险物品。
自杀预防策略和措施
社会支持 加强与家属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
鼓励患者参加社交活动,建立良好的社交网络。
自杀预防策略和措施
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合理使用抗抑郁药、抗精神 病药等药物。
密切观察药物疗效和副作用,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THANKS
信心增强。
案例二
患者因焦虑症不敢独自外出,通 过人本主义疗法提供情感支持和 自我探索空间,患者逐渐克服恐
惧,恢复正常生活。
案例三
患者因人际关系紧张导致情绪问 题,通过家庭治疗改善家庭互动 模式,增进亲子沟通和理解,患 者情绪得到缓解,家庭关系得到
改善。
06
精神科护理中的危机干预 与自杀预防
危机干预的概念和原则
建立多部门协作机制 ,确保及时、有效地 处理自杀事件。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 提高识别和处理自杀 风险的能力。
自杀预防策略和措施
心理干预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缓解情绪困扰。
采用认知行为疗法等心理治疗方法,帮助患者改变不良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
自杀预防策略和措施
环境改善 创造安全、舒适的治疗环境,减少患者自伤或伤人的可能性。
治疗性沟通技能
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运用沟通技巧与患者建立 信任关系,提高治疗依从 性。
有效倾听与反馈
耐心倾听患者诉求,给予 积极反馈,增强患者自信 心和安全感。
引导正向情绪表达
鼓励患者表达内心感受, 引导其以积极、乐观的态 度面对疾病。
04
精神疾病患者药物治疗与 护理
药物治疗原则及注意事项
药物治疗原则
问,消除顾虑。
督促患者按时按量服药
自杀预防策略和措施
社会支持 加强与家属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
鼓励患者参加社交活动,建立良好的社交网络。
自杀预防策略和措施
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合理使用抗抑郁药、抗精神 病药等药物。
密切观察药物疗效和副作用,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THANKS
信心增强。
案例二
患者因焦虑症不敢独自外出,通 过人本主义疗法提供情感支持和 自我探索空间,患者逐渐克服恐
惧,恢复正常生活。
案例三
患者因人际关系紧张导致情绪问 题,通过家庭治疗改善家庭互动 模式,增进亲子沟通和理解,患 者情绪得到缓解,家庭关系得到
改善。
06
精神科护理中的危机干预 与自杀预防
危机干预的概念和原则
建立多部门协作机制 ,确保及时、有效地 处理自杀事件。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 提高识别和处理自杀 风险的能力。
自杀预防策略和措施
心理干预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缓解情绪困扰。
采用认知行为疗法等心理治疗方法,帮助患者改变不良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
自杀预防策略和措施
环境改善 创造安全、舒适的治疗环境,减少患者自伤或伤人的可能性。
治疗性沟通技能
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运用沟通技巧与患者建立 信任关系,提高治疗依从 性。
有效倾听与反馈
耐心倾听患者诉求,给予 积极反馈,增强患者自信 心和安全感。
引导正向情绪表达
鼓励患者表达内心感受, 引导其以积极、乐观的态 度面对疾病。
04
精神疾病患者药物治疗与 护理
药物治疗原则及注意事项
药物治疗原则
问,消除顾虑。
督促患者按时按量服药
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庭护理ppt课件

低热量、高纤维食品,如蔬菜、水果、杂粮等。 调节生活规律,减少睡眠时间。 增加运动和体力劳动。 病情缓解后尽早恢复正常的学习和工作,并且多参加有益
的社会活动。
第十一页,共29页。
3.各种精神症状(zhèngzhuàng)的护理
(1).幻觉的护理 不要与病人争论,安慰病人。 对他的感受表示理解和同情,承认他的感受是真的。 病态的表现(biǎoxiàn)可以去反问患者(为什么多
第四页,共29页。
二.家庭护理(hùlǐ)的内容
1.患者的日常生活护理: (1)个人卫生的料理:指导患者保持自身清洁,料
理卫生,注意个人仪表等。 (2)饮食方面的护理:①保证充足营养,注意安全,
吞咽困难时劝慰患者缓慢进食,谨防食物塞满嘴造 成窒息(zhìxī)。 ②勿食易引起兴奋的食物,如:咖啡、浓茶、酒等。 ③对老年患者的饮食,以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 少食油腻、 忌腥辛辣、生冷及坚硬食物。
第二 发生 不顺心 的事、 遇到误 解后, 对自推迟动 怒的时 间,每 一次比 上一次 多推迟 几秒, 久而久 之,可 自我控 制。
第四 当你 发怒时 ,提醒 自己, 人人都 有根据 自己的 选择来 行事的 权利。
第五 请你 信赖的 人帮助 你,让 他们每 当(měi dānɡ) 看见你 动怒时 ,便 提醒你 。
学习独立。
第十八页,共29页。
5.家庭中应规避(guībì)哪些误区?
过于溺爱或者放任不管 有的家属认为,精神疾病主要是由于精神刺激引起的,所以
对病人有求必应,百般呵护,甚至放纵其不良行为,任其无 理取闹,从而导致了患者丧失是非分辨能力,自我控制力进 一步削弱。 有的家属对病人厌恶、敌视,甚至辱骂,讥讽,使患者自卑 自责、甚至悲观绝望发生自杀,或导致患者产生攻击破坏、 伤人毁物等行为,或导致病情反复、迁延(qiānyán)不愈。 解决办法是:关心而不溺爱,鼓励而不放纵,培养患者“自 尊、自重、自强,自立、自爱”的意识。
的社会活动。
第十一页,共29页。
3.各种精神症状(zhèngzhuàng)的护理
(1).幻觉的护理 不要与病人争论,安慰病人。 对他的感受表示理解和同情,承认他的感受是真的。 病态的表现(biǎoxiàn)可以去反问患者(为什么多
第四页,共29页。
二.家庭护理(hùlǐ)的内容
1.患者的日常生活护理: (1)个人卫生的料理:指导患者保持自身清洁,料
理卫生,注意个人仪表等。 (2)饮食方面的护理:①保证充足营养,注意安全,
吞咽困难时劝慰患者缓慢进食,谨防食物塞满嘴造 成窒息(zhìxī)。 ②勿食易引起兴奋的食物,如:咖啡、浓茶、酒等。 ③对老年患者的饮食,以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 少食油腻、 忌腥辛辣、生冷及坚硬食物。
第二 发生 不顺心 的事、 遇到误 解后, 对自推迟动 怒的时 间,每 一次比 上一次 多推迟 几秒, 久而久 之,可 自我控 制。
第四 当你 发怒时 ,提醒 自己, 人人都 有根据 自己的 选择来 行事的 权利。
第五 请你 信赖的 人帮助 你,让 他们每 当(měi dānɡ) 看见你 动怒时 ,便 提醒你 。
学习独立。
第十八页,共29页。
5.家庭中应规避(guībì)哪些误区?
过于溺爱或者放任不管 有的家属认为,精神疾病主要是由于精神刺激引起的,所以
对病人有求必应,百般呵护,甚至放纵其不良行为,任其无 理取闹,从而导致了患者丧失是非分辨能力,自我控制力进 一步削弱。 有的家属对病人厌恶、敌视,甚至辱骂,讥讽,使患者自卑 自责、甚至悲观绝望发生自杀,或导致患者产生攻击破坏、 伤人毁物等行为,或导致病情反复、迁延(qiānyán)不愈。 解决办法是:关心而不溺爱,鼓励而不放纵,培养患者“自 尊、自重、自强,自立、自爱”的意识。
精神科护理学完整ppt课件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以控制患者的症状并改善其行为表现。
14
04
精神药物治疗与护理
2024/1/26
15
精神药物分类及作用机制
抗精神病药物
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 预防精神分裂症的复发,通 过阻断多巴胺D2受体起到抗 精神病的作用。
抗抑郁药物
主要用于治疗抑郁症,通过 增加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 素等神经递质的浓度来改善 情绪。
支持网络建立
建立患者家庭、社区、医疗机构等多 方面的支持网络,为患者提供持续的 支持和帮助,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和 回归社会。
2024/1/26
26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6
27
抗焦虑药物
主要用于治疗焦虑症,通过 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减少焦 虑和恐惧情绪。
心境稳定剂
主要用于治疗双相情感障碍 ,通过稳定情绪、减少情绪 波动来缓解症状。
2024/1/26
16
精神药物治疗原则和方法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身体状况、药物敏感 性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足量足疗程
确保药物剂量足够,疗程足够,以达到最佳 治疗效果。
2024/1/26
6
02
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评估
2024/1/26
7
评估目的和内容
确定患者的精神状况,包括认知、情感、行为和社交等 方面。
评估患者的危险性和自我保护能力,以预防意外事件的 发生。
识别患者的症状和需求,以便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了解患者的家庭和社会背景,以便提供全面的护理支持 。
2024/1/26
2024/1/26
单一用药
尽可能使用单一药物进行治疗,减少药物间 的相互作用和副作用。
14
04
精神药物治疗与护理
2024/1/26
15
精神药物分类及作用机制
抗精神病药物
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 预防精神分裂症的复发,通 过阻断多巴胺D2受体起到抗 精神病的作用。
抗抑郁药物
主要用于治疗抑郁症,通过 增加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 素等神经递质的浓度来改善 情绪。
支持网络建立
建立患者家庭、社区、医疗机构等多 方面的支持网络,为患者提供持续的 支持和帮助,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和 回归社会。
2024/1/26
26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6
27
抗焦虑药物
主要用于治疗焦虑症,通过 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减少焦 虑和恐惧情绪。
心境稳定剂
主要用于治疗双相情感障碍 ,通过稳定情绪、减少情绪 波动来缓解症状。
2024/1/26
16
精神药物治疗原则和方法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身体状况、药物敏感 性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足量足疗程
确保药物剂量足够,疗程足够,以达到最佳 治疗效果。
2024/1/26
6
02
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评估
2024/1/26
7
评估目的和内容
确定患者的精神状况,包括认知、情感、行为和社交等 方面。
评估患者的危险性和自我保护能力,以预防意外事件的 发生。
识别患者的症状和需求,以便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了解患者的家庭和社会背景,以便提供全面的护理支持 。
2024/1/26
2024/1/26
单一用药
尽可能使用单一药物进行治疗,减少药物间 的相互作用和副作用。
精神科护理基本技能ppt课件

37
第四节 精神科患者的组织与管理
安全护理 精神科基础护理 日常生活护理 饮食护理 睡眠护理 药物依从性护理 探视护理
38
精神科基础护理
安全护理(重点)
掌握病情,有针对性防范 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及时发现危险征兆 严格执行工作制度和护理常规 加强巡查,严防意外 加强安全管理
1. 新入院 2. 治疗初期 3. 缓解期 4. 恢复期
自然性,不知不觉中观察 26
第二节 精神疾病的护理观察与记录
护理记录
护理记录的重要性和作用
护理记录的要求
客观、及时、准确、具体、清晰、规范
护理记录的种类
• 交班记录
• 入院护理评估单 住院护理评估单
• 护理记录
• 护理量表
10
建立治疗性护患关系的要求
良好的自身素质
专业素质 文化道德素质 社会知识 文明礼仪精神状态 预见性、观察力
11
二、建立治疗性护患关系的过程
介绍期(初期)护士与患者接触的最初阶 段,建立相互信任的基础
认同期 工作期 结束期
12
建立治疗性护患关系的过程
介绍期(初期)的主要任务 建立互相了解信任的工作基础 明确患者寻求医学帮助的原因和要求 做好入院评估,制定护理计划 做好沟通会谈的计划
患者两侧,必要时阻止其攻击行为 ④ 抑郁情绪:安慰、鼓励、支持,倾诉、合理宣泄 ⑤ 木僵或癔症:不妄议病情 ⑥ 异性患者:自然、谨慎、稳重
21
三、治疗性沟通
4.结束交谈阶段 ① 为下一次交谈作准备 ② 提醒结束时间 ③ 给予适当安慰和鼓励 ④ 总结记录
22
四、影响治疗性护患关系的因素
1. 护士自身因素:自身的心理调适能力、负性情绪的转移, 沟通理论与技巧不足等
第四节 精神科患者的组织与管理
安全护理 精神科基础护理 日常生活护理 饮食护理 睡眠护理 药物依从性护理 探视护理
38
精神科基础护理
安全护理(重点)
掌握病情,有针对性防范 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及时发现危险征兆 严格执行工作制度和护理常规 加强巡查,严防意外 加强安全管理
1. 新入院 2. 治疗初期 3. 缓解期 4. 恢复期
自然性,不知不觉中观察 26
第二节 精神疾病的护理观察与记录
护理记录
护理记录的重要性和作用
护理记录的要求
客观、及时、准确、具体、清晰、规范
护理记录的种类
• 交班记录
• 入院护理评估单 住院护理评估单
• 护理记录
• 护理量表
10
建立治疗性护患关系的要求
良好的自身素质
专业素质 文化道德素质 社会知识 文明礼仪精神状态 预见性、观察力
11
二、建立治疗性护患关系的过程
介绍期(初期)护士与患者接触的最初阶 段,建立相互信任的基础
认同期 工作期 结束期
12
建立治疗性护患关系的过程
介绍期(初期)的主要任务 建立互相了解信任的工作基础 明确患者寻求医学帮助的原因和要求 做好入院评估,制定护理计划 做好沟通会谈的计划
患者两侧,必要时阻止其攻击行为 ④ 抑郁情绪:安慰、鼓励、支持,倾诉、合理宣泄 ⑤ 木僵或癔症:不妄议病情 ⑥ 异性患者:自然、谨慎、稳重
21
三、治疗性沟通
4.结束交谈阶段 ① 为下一次交谈作准备 ② 提醒结束时间 ③ 给予适当安慰和鼓励 ④ 总结记录
22
四、影响治疗性护患关系的因素
1. 护士自身因素:自身的心理调适能力、负性情绪的转移, 沟通理论与技巧不足等
精神科护理学完整ppt课件

印尼国会议员的月平均收入高达4610印尼盾(约合4210美元)。但 丰厚的回报也需要巨大的投入,候选人往往需要花费巨资宣传,有些 人甚至借高利贷或倾家荡产。
(摘自新民晚报2006年4月16日A16)
Logo
中国精神科护理的发展历史
1990年,中华护理学会成立了全国精神科护理专业委员会,大 大促进和推动了我国精神科护理的发展。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 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要求不 断提高,使得精神科护理的功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工作内容由 原来单纯承担重症精神病患者的住院护理,延伸扩展为提高精神 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而进行的心理护理、健康咨询和社区健康教 育,同时服务对象也扩大到一般的心理障碍人群和健康人群。
Company Logo
精神科护理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李枫
.
第一章 概述
学习目标:
▪ 知晓精神科的发展历史 ▪ 熟悉相关理论 ▪ 熟悉发病原因
作业:
▪ 精神疾病的定义 ▪ 精神疾病的发病原因 ▪ 精神疾病诊断原则
Logo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精神科护理的发展历史
精神科护理学(psychiatric nursing)是以人类异常精神活动 与行为的护理、保健、康复为研究 对象的一门科学,它以护理程序为 核心,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以达 到恢复健康为目的,是护理学的一 个分支。
医学模型: 生物医学模型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Logo
7
第二节 精神科护理学相关理论
人的需要层次论
生理需要、安 全需要、社交 需要、尊重需 要和自我实现 需要
Oren的自理模式
全补偿系统、 部分补偿系统、 支持-教育系 统
人
健康 环境 护理
(摘自新民晚报2006年4月16日A16)
Logo
中国精神科护理的发展历史
1990年,中华护理学会成立了全国精神科护理专业委员会,大 大促进和推动了我国精神科护理的发展。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 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要求不 断提高,使得精神科护理的功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工作内容由 原来单纯承担重症精神病患者的住院护理,延伸扩展为提高精神 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而进行的心理护理、健康咨询和社区健康教 育,同时服务对象也扩大到一般的心理障碍人群和健康人群。
Company Logo
精神科护理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李枫
.
第一章 概述
学习目标:
▪ 知晓精神科的发展历史 ▪ 熟悉相关理论 ▪ 熟悉发病原因
作业:
▪ 精神疾病的定义 ▪ 精神疾病的发病原因 ▪ 精神疾病诊断原则
Logo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精神科护理的发展历史
精神科护理学(psychiatric nursing)是以人类异常精神活动 与行为的护理、保健、康复为研究 对象的一门科学,它以护理程序为 核心,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以达 到恢复健康为目的,是护理学的一 个分支。
医学模型: 生物医学模型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Logo
7
第二节 精神科护理学相关理论
人的需要层次论
生理需要、安 全需要、社交 需要、尊重需 要和自我实现 需要
Oren的自理模式
全补偿系统、 部分补偿系统、 支持-教育系 统
人
健康 环境 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此时间段应加强巡视,不让病人蒙头睡觉;监督服
药
(2)观察自杀的征兆。但有少数病人的自杀行为则是难以
预料甚至防不胜防的
3、加强基础护理:个人卫生、饮食管理
4、鼓励参加工娱活动:
5、积极的言语刺激:
6、安全良好的环境:避免独处,病友间相互关爱
-
26
四、常见精神疾病的症状护理★
(四)妄想状态(delusion)
4
一、精神科病区的管理模式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按病病情情轻轻重分为自三由类出管入卡理:
稳定者
陪同外出卡
病情较重者
严禁外出
-
5
二、精神科主要的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
药物管理
外出请假管理
病人安全
工作人员的安全
病 房 设备
危险物品的管理☆
病房巡视
-
6
病房设备
➢ a 大门上锁,门卫看护
➢ b 病房门设有观察窗口,窗户装有防护 栏,病房
-
24
(三)四抑、郁常状见态精(神de疾pre病ss的ive症st状ate护)理★ ➢ 常见于抑郁症、
精神分裂症、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PD)等
-
25
➢ 护理:
抑郁状态
1、解除思想负担:体谅病人心境,启发倾诉
2、密切观察。
关键
掌握自杀规律,防止自杀与自伤。
(1)抑郁的病人在夜间入睡困难和早醒时较为痛苦,因此
病房巡视
a 交接班时清点病人人数并认识新收病 人
b 一般情况下,15-30分钟巡视一次。晨 晚间
交班时、中班时,特别是工作人员较 少的情况
下,更要注意加强巡视,清点病人人数。
巡视
-
13
工作人员的安全
➢ 原则:保护自己、控制病人但不伤害病 人
a 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善于观察病情变化
b 接触有冲动伤人行为倾向的病人时,注 意方
c 妥善保管自由外出卡、陪同外出卡
-
16
-
17
三、与精神病人接触的方法与技巧★
1、良好的医德医风,尊重病人并取得病人 的尊重 和信任——最基本
2、充分了解病人的情况,对不同病情特点 的病人 采取不同的方法
3、不暴露医护人员的电话号码、住址和私 生活,其他病人的病情,医 院内发生的 事故或其他问题,注- 意保持社交距离, 18
三、与精神病人接触的方法与技巧★
4、工作细心负责,技术熟练,不侵犯患者 的利益,以取得患者和家属的信任
5、处理好医护人员之间的关系:医护人员 应互相支持,相互沟通,密切合作
6、正确处理与病人和家属的关系
-
19
四、常见精神疾病的症状护理★
(一)精神运动性兴奋(psychomotor excitement)
门锁反装
➢ c 卫生间、门窗玻璃如有损坏应急时通 知后勤部
门修理或更换
-
7
危险物品的管理☆
a 入院宣教时强调危险物品不可带入,并
签署知 情同意书
b 加强危险物品的检查。入院时、每日晨 间交接
班、探视后、外出、放假返回时。并加 强对患
者和家属的宣传教育 c 约束带、刀剪、体-温计等物品列入交班8
危险物品的管理 ☆
➢ 可以发生在精神分裂症、 躁狂发作、器质性精神 障碍、反应性精神障碍
-
20
精神运动性兴奋
➢ 护理原则
预防产生 减少或避免由于兴奋而引起的伤害事故 加快治疗进程,尽量缩短兴奋过程
-
21
➢ 护理措施 精神运动性兴奋
1 正确认识——兴奋是疾病的表现
2 及时控制症状:口服药物、肌注“三联针”
3 及时隔离,保持环境安静:①防止对其他病 人进行骚扰;②防止其他病人的攻击或伤害
法:保持一定距离,站在易于脱险的地
方
-
14
药物管理
a、口服药物要专柜保管、上锁,口服药 物看服
到口,防止病人藏药
b、不准病人进入治疗室,防止病人偷药、 拿错
药物而发生意外
-
15
外出请假管理
a 不可私自外出,家属不能私自将病人 带离病区
b 请假制度:主管医生同意—填写临时 请假条—医生签名—家属带离
➢ 木僵状态:在意识清醒正常时出现的精
神运动性抑制综合征。患者没有意识障 碍
轻者——亚木僵状态:表现为言语动作 明显减少
或缓慢、迟钝-
23
➢ 护理措施: 精神运动性抑制
1、做好各项生活护理:
2、密切观察病情:防止其他病人对其伤害, 还要
特别注意患者突然转为兴奋状态,出现冲
动伤人
行为
3、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治疗护理前做好 解释工作;给予病人正性鼓励
➢ 是一种病理性的歪曲信念,是病态的推理 和判断
➢ 可见于SP、更年期或老年期精神障碍
-
27
妄想状态 ➢ 护理:
1、关心病人,尽量满足其合理要求,取 得信任,消除敌对情绪
2、接触技巧:病人诉说妄想内容时不争 辩,不要试图说服病人放弃妄想
3、鼓励参加各种工娱活动, 4、加强观察,防止意外发生
-
28
四、常见精神疾病的症状护理★
d 病人不可进入治疗室、办公室、更衣 室,严防
偷藏药物及其他危险物品。治疗用具、 器械应
及时收回
e 病房设施维修时,维修工具应严加保 管,防止
落入病人手中,造- 成意外
9
危险物品的管理☆
危险物品 ?
-
10
严格执行危险物品的管理制度
-
11
危险物品处理
立即予以没收代保管 同时做好宣教解释工作
-
12
精神疾病的护理
-
1
学习目标
➢ 熟悉精神科病区的管理模式 ▲
➢ 掌握精神科安全管理制度★
➢ 熟悉与精神病人接触的方法与技巧 ▲
➢ 掌握精神疾病的症状护理★
-
2
一、精神科病区的管理模式
1
封闭式管理模式
2 开放式或半开放式管理模式
-
3
一、精神科病区的管理模式
封闭式和开放式管理模式的比较
病人不可随便出入病 区 封闭式管理模
4 防止意外。①病情观察;②检查收缴危险物 品;③必要时保护性约束
5 引导病人参加工娱活动——转移注意力,消 耗病人的体力和精力,使兴奋性下降
6 做好生活护理
-
22
四、常见精神疾病的症状护理★
(二)精神运动性抑制(psychomotor inhibition)
➢ 可出现于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癔症或 反应性精 神障碍等多种精神疾病中
式 病人觉得行动受限, 无自由,
心理压力较大,不安 心住院
病人可开以放自式由管出理入模 式
能经常与医生护士沟通
病人觉得人格受到尊重, 心理压力降低,安心住院
容易出现冲动和抗拒 心理 逃跑意念较为严重
优点:便于组织管理、
冲动、私逃行为很少发生
优点:享受亲情,积极地
接触社会,帮助其尽早恢
- 复社会适应能力
(五)幻觉状态(hallucinatory state) ➢ 是一种虚幻的知觉,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
感觉 器官而出现的知觉体验,是最常见且重要
的精 神病性症状,常用妄想合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