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公转和昼夜长短

合集下载

为什么昼夜长短总在变化

为什么昼夜长短总在变化

为什么昼夜长短总在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是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结果。

地球自转使得日夜交替,而地球公转则导致不同季节的昼夜长度不同。

这种变化是地球运动的自然规律,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生存。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运动,完成一圈所需的时间约为24小时,这就是我们熟知的一天。

地球公转则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完成一圈所需的时间约为365天,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一年。

昼夜变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

地球自转使得太阳的光线只能同时照射到一部分地球表面,这就形成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当某一地区处于白天时,另一地区则处于黑夜。

而随着地球自转的进行,昼夜不断交替,形成了我们熟悉的日夜变化。

地球自转并不是匀速的,而是有一定的倾斜度和偏离。

地球的自转轴和公转轴之间存在一个倾斜角度,这就导致了昼夜长度的变化。

当地球公转到不同位置时,接受太阳光的地区就会发生变化,从而造成昼夜长度的不同。

除了地球自转的影响外,地球公转也是导致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之一。

地球的公转轨道是椭圆形的,而不是规则的圆形。

这就意味着地球与太阳的距离会不断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接受太阳光的地区。

当地球离太阳较近时,这个地区就会接受到更多的太阳光,昼夜长度就会相应缩短。

而当地球离太阳较远时,这个地区就会接受到较少的太阳光,昼夜长度就会相应延长。

地球的轨道也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

地球的轨道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受到其他星球的引力影响而发生变化。

这就导致了地球公转的轨道也不断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昼夜的长度。

昼夜长短的变化是由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结果所决定的。

地球自转使得太阳的光线只能同时照射到一部分地球表面,从而形成昼夜交替的现象。

而地球的自转轴和公转轴之间的倾斜角度以及地球轨道的椭圆形都会影响到太阳光照射的强度和范围,从而导致昼夜长度的不断变化。

这种变化对生物和自然环境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昼夜的变化直接影响到生物的生理和行为,比如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动物的活动规律都会受到昼夜变化的影响。

地球公转地理意义——昼夜长短变化

地球公转地理意义——昼夜长短变化

B 0° C
C: 6点
D: 8点 E: 12点

此时,北京的日期
E 时间是


题目3:计算出各(字母)纬度白昼时间

B 0°
A: 24小时
B: 6小时

C: 12小时
D: 8小时 E: 0小时

E

题目1:太阳直射的经纬度
B
45°
C 南极 23 °26′S,135 °E
90°
A
题目2:A地夜长?C地的昼长?
活动2、画出二分二至日侧视光照图
活动2、画出二分二至日侧视光照图
活动2、画出二分二至日侧视光照图
3、画出冬至日与夏至日的北极俯视光 照图
3、画出冬至日与夏至日的北极俯视光 照图
活动4:回答下列问题:
(1).太阳直射
____2_3__.5__°__N______, 为 6月22日 日, (D_2_0)__._地、方E_时_1_2C___、_6___、 F__2___,
昼夜长短的变化
2、计算昼夜长短 (3)有关昼长的计算
昼长
日出
12时
日落
①昼长=日落时刻-日出时刻 ②昼长= (12-日出时刻)×2
昼长= (日落时刻-12)×2 ③赤道上永远6时日出,18时日落。 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各地都是6时日出。18时日落。
题目2:读出各(字母)点的日出时间


A: 0点 B: 4点
(3).C地日出地方时
_6______、日落地方时 __1__8__
活动4:回答下列问题:
(4).C地昼长
____1_2___、
( )
4.
F地日出地方时

地球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地球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地球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地球昼夜长短变化是因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造成的。

地球绕自身的轴线自西向东旋转,每天完成一次自转,这是地球的日晷运动。

同时,地球绕太阳公转,每年绕行一周,这是地球的年运动。

根据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规律:
1. 自转引起的昼夜变化: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约为24小时,因此每天都会有一个昼夜周期。

当地球上某一地区面对太阳时,该地区将经历白天,而同时地球的另一侧将面对太阳的背面,经历黑夜。

随着地球的自转,白天和黑夜的区域将相互转变。

2. 公转引起的季节变化: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近似椭圆的,这意味着在公转过程中,地球距离太阳的距离是不断变化的。

当地球距离太阳较近时,太阳光照射到地球表面的面积更大,同时也更强烈,这时候地区将经历夏季。

相反,当地球距离太阳较远时,太阳光照射到地球表面的面积较小,同时也较弱,这时候地区将经历冬季。

春季和秋季则是地球距离太阳适中的时候。

3. 极地地区的极昼和极夜:由于地球的倾斜轴使得地球的北极和南极在公转过程中会经历极昼和极夜。

当地球的北极点倾向太阳时,北极将经历持续数月的极昼,而南极则经历相同时间的极夜。

相反,当北极离开太阳时,北极将进入极夜,而南极则进入极昼。

这些规律导致地球昼夜长短和季节的变化,并且对人类活动、气候和动植物生长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地球公转昼夜长短变化

地球公转昼夜长短变化

地球公转昼夜长短变化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它以稳定的方式公转自转,使得人们能够享受到白天和黑夜的变化。

本文将探讨地球公转引起的昼夜长短变化以及相关的科学原理。

一、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基本概念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运动一周的轨道运动。

自转则是指地球自身绕着地轴旋转一周的运动。

地球公转的周期为一年,自转的周期为一天。

二、地球公转引起的昼夜变化当地球公转时,地球上的不同地区会因为太阳高度角的不同而产生昼夜的变化。

当某个地区的太阳正好位于当地观测点的正上方时,这个地区将会经历正午,此时太阳在天顶直射,太阳光最强烈,这时候是白天。

而当地区的太阳位于地平线以下时,这个地区将会经历夜晚。

实际上,地球上的任何一点都会经历昼夜变化,只是时间长度的不同。

三、地球公转引起的昼夜长短变化地球公转引起了昼夜时间长度的变化。

在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两个重要点是:夏至点和冬至点。

夏至点是指太阳直射点达到南纬23.5度的时刻,这一天称为夏至,此时南半球将迎来最长的白天和最短的夜晚。

冬至点则是指太阳直射点达到北纬23.5度的时刻,这一天称为冬至,此时北半球将迎来最长的夜晚和最短的白天。

对于赤道附近的地区来说,地球公转不会带来明显的昼夜时长变化,因为阳光垂直照射,使得昼长夜短相对平衡。

而对于极地地区来说,在冬至时,这些地区会经历极长的极夜,即连续的黑暗,而在夏至时,则是极长的极昼,即连续的白天。

四、科学原理地球公转和昼夜变化的产生是由于地球轴倾斜的原因。

地球的轴与公转平面之间的倾角导致了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太阳的光线以不同的角度照射地球的不同地区,从而产生了昼夜的变化。

当地球上某个地区的太阳照射角度较大时,太阳光的照射范围更广,产生了白天;而当太阳照射角度较小时,太阳光的照射范围较小,产生了夜晚。

五、地球公转昼夜变化的影响地球公转昼夜变化对地球生物和人类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动植物的生长、繁衍和行为往往受到昼夜变化的调节。

昼夜的交替也影响人类的作息规律和生活习惯,人类往往根据昼夜的变化来决定工作、休息和社交的时间。

昼夜长短的时空变化规律

昼夜长短的时空变化规律

昼夜长短的时空变化规律一、引言昼夜长短是地球自转引起的现象,随着地球绕太阳公转,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昼夜长短会发生变化。

本文将介绍昼夜长短的时空变化规律。

二、地球自转与昼夜交替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一周的运动,自转周期约为24小时。

由于地球是一个球体,其自转引起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当地球上某一点正对太阳时,该地区经历白天;当该地区背离太阳时,则经历黑夜。

三、地球公转与昼夜长短变化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公转周期约为365.25天。

由于地球公转轨道呈椭圆形,且地球轴线倾斜23.5度,导致了不同季节昼夜长短的变化。

1. 春分与秋分:春分和秋分是地球公转轨道上地球与太阳连线与地球赤道的垂直夹角为90度的时刻。

在这两个时间点,地球各地的昼夜长短基本相等,即白天和黑夜各占12小时。

2. 夏至与冬至:夏至和冬至是地球公转轨道上地球与太阳连线与地球赤道的夹角最大和最小的时刻。

夏至时,北半球的白天最长,黑夜最短,而南半球则相反;冬至时,北半球的白天最短,黑夜最长,南半球则相反。

3. 黄赤交角与昼夜长短:地球轴线倾斜引起了黄赤交角的变化,从而导致了昼夜长短的变化。

当地球北半球向太阳倾斜时,北半球的白天较长,太阳高度角较高,阳光的照射更为直接,温度较高;南半球则相反。

而当地球南半球向太阳倾斜时,南半球的白天较长,北半球则相反。

四、地理位置与昼夜长短地理位置也是影响昼夜长短的重要因素。

位于地球赤道附近的地区,由于地球自转轴倾斜的影响较小,昼夜长短变化较小。

而位于极地附近的地区,由于地球自转轴倾斜的影响较大,导致了极昼和极夜的现象。

在极昼期间,极地地区连续几个月都处于白天状态,而在极夜期间则连续几个月处于黑夜状态。

五、总结昼夜长短的时空变化规律是由地球自转和公转引起的。

地球自转导致了昼夜交替的现象,而地球公转和轴倾斜则导致了昼夜长短的变化。

春分和秋分时,各地昼夜长短基本相等;夏至时,北半球白天最长,冬至时,北半球白天最短;地理位置也影响昼夜长短,赤道附近变化较小,极地附近出现极昼和极夜。

高中地理 一轮复习地球的公转之昼夜长短变化

高中地理 一轮复习地球的公转之昼夜长短变化
若昼弧长于夜弧,则昼长夜短 。 昼弧等于夜弧,则昼夜等长。
昼夜长短用昼弧和夜弧“长短比例”来表示。




5
观察课本19页的光照图,全球昼夜长短分布状况如何?
夏至日
1.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北半球昼 长 夜 短 ,纬度越 高,昼越 长 ,夜越 短 ,北 极圈及其以北为 极昼 ;南半
球昼 短 夜 长 ,纬度越高, 昼越 短 ,夜越 长 ,
a c b
11
三、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及变化规律
【活动探究】 1.按下列顺序观察课本19页的光照图,该
时间段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说出此 内乡县(33°N)的昼夜长短分布状况。
(1)图c 图a 图c
a
1 该时间段,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内乡县昼长夜短。
c
2 (2)图c 图b 图c
b
3
分布规律:
12
三、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及变化规律
2.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20,°N 昼越长;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 高,昼越短。70°N及其以北为极昼, 70°S及其以南为极夜。
3.直射点纬度与出现极昼极夜的 最低纬度互余
10
【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要求: 1. 小组在5分钟内完成导纲上的合作探究部分。 2. 组长组织组员积极参与,组内选出发言代表。
地球的公转之昼夜长短变化
说明了什么现象?
学习目标
1.了解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 2.掌握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及变化规律。 3.理解生活中与昼夜长短的变化相关的现象。
一、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
1.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公转过程中 太阳直射点 会 南北移动。 2.晨昏线(圈)把经过的纬线分割成 昼弧 和夜弧。太阳 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引起昼弧、夜弧的长短变化,从而导 致 昼夜长短 的变化。 3.同一条 纬线 上,昼长相等。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2、下列日期,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 D
A、元旦 B、国庆节 C、劳动节 D、儿童节
3、北京(40º N)、莫斯科(56º N)、纽约(41º N) 和开罗 (30º N)四城市相比,夏至日这天 B A、开罗的白昼最长,北京的气温最高 B、莫斯科白昼时间最长,开罗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C、莫斯科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北京的白昼时间最长 D、纽约的白昼时间最长,正午太阳高度也最大
B 90
60 E 90

A 0
线
(4)图中E地点此时的地方时为 24 点,B 点的地方时为 12 点,北京时间为 2 点。
几条重要的纬线
五带的划分
各带的主要特征
90
0
五 带 的 划 分
66.5
0
北 极 圈 北 回 归 线 赤 道
23.5
0
0
0
23.5
0
南 回 归 线 66.5
0
南 极 圈 90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北半球为例)
夏半年: 举例 :说出下列日期北半球昼夜长短状 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北极附近出现极昼 现象; 况及节日之间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 : 冬半年: 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短,北极附近出现极夜 五一劳动节 教师节 国庆节 元旦 现象。 夏至日 6.22
夏半年
春分日 3.21
北回归线 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_______ 极昼 上,北极圈以北出现_________ 现象.
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 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晨 0° (2)AB是________ 线,E点的太阳高度为_______,C 点的 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E 90° 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 43°08′ 12 (3) D点的昼长是_____ 小时,夜长是 12 ___ 小时 小时,C点时间是_____ 6 点,D点是____ 8 点. C>D>E (4)比较C,D,E三点的昼长由大到小是__________

公转之昼夜长短的变化

公转之昼夜长短的变化

例3:极昼现象从南极点扩大到南极圈的 时期是:B A.春分到夏至 B.秋分到冬至 C.夏至到秋分 D.冬至到秋分
(2)昼夜长短的计算:
昼长=昼弧角度/15 夜长=夜弧角度/15
(3)日出、日落时刻的计算:
日出时刻=夜长/2 =12-昼长/2 日落时刻=24 - 夜长/2 =12 +昼长/2
计算图中各点的昼夜长短及日出日落时刻:
夏至 ● 春分
秋分 ● 冬至 ●
D
次年春分 ●
A.秋分到次年的春分北半球昼长于夜 B.夏至到冬至北半球昼长逐日增加 C.春分到秋分南半球夜长于昼,且昼长 逐日增加 D.夏至到冬至南半球夜长逐日缩短
例:2:下列城市,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最 小的是: A A.广州(23°26′N左右) B.上海(30°N左右) C.北京(40°N) D.哈尔滨 (46°N左右)
地球公转运动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时空变化
2.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 3.四季的变化和五带的形成
(1) 昼夜长短的变化
晨昏线与太阳直射点的周年运动:
夏至
春分或秋分
冬至
各个时间段的昼夜长短和昼夜变化情况如何?
(1) 昼夜长短的规律: 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出现昼 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高纬,昼越长; 太阳直射点往哪个方向移动,哪个半球出 现昼变长,夜变短;
A F B C G

D E
H
注意:同一天,x˚N的昼长=x˚S的夜长; 同一纬线各点的昼夜长短相等(即日出日落时间相 同)
1.若图中有两地位于南半球,这两地是(双选题,下同)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昼长(小时) 24
12
0
C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⑴ 23.5°S,30°W 近日点 快 ⑵ 昏 14 ⑶ 东北 14 ⑷ BE A ⑸ 北温 夏 (6)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F
• 读“太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 (1)写出八颗行星中,B、D表示的天体名称并说明其结构 特征类型。 • (2)按运动特征,八颗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同向性,试解释 说明其同向性的表现并说明其他运动特征。 • (3)若地球在H行星的轨道上运行,则会发生的现象是 A.变为寒冷的“冰球” B.变为炽热的“火球” • C.大气层将会消失 D.体积将会变小 • •(1)B:金星。 D:火星。 类地行星。 (2)自西向东 呈逆时针方向运动。 近圆性、共面性。 (3)A
• 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建设的海南航天发射场预计将 于2013年完工并投入使用。结合下图,回答1~2题。 • 1.我国在文昌建设发射场的最明显优势是( ) • A.地形平坦,利于发射场的基础建设 • B.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利于发射 • C.温度较高,发射时期长 • D.濒临海洋,有利于卫星的回收 • 2.10月1日北京时间12点时,文昌的太阳位于( ) • A.南偏东 B.南偏西 • C.北偏东 D.北偏西
5.确定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位置:
(1)太阳直射点的经度在日照图上是平分昼 半球经线所在的经度。
北极圈内极昼,太阳直射23º26´N;北极 圈内极夜,太阳直射23º26´S,全球昼夜平 分(晨昏线与任一经线重合)太阳直射赤道。
如果70ºN以北出现极昼,则太阳直射 20ºN。 出现极昼的纬度与直射点纬度互余。南北纬相同
二、地球的公转
1. 公转的概念 2. 公转的方向 3. 公转周期 4. 公转速度
二、地球的公转 角(线)速度:
近日点最快,远日点最慢。

简记: 近1远7, 近快远慢
公转的周期: 365天6时9分10秒(1恒星年)
• 下图是地球公转的轨道,图中甲、乙、丙、丁将轨 道均分成四等分,读图回答1—2题。 • 1. 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所用时间最多的一段是 A.甲→乙 B.乙→丙 C 丙→丁 D.丁→甲 • 2. 2009年7月22日发生日全食,此时地球在公转轨 道的位置距甲、乙、丙、丁四点最近的是( ) A.甲点 B.乙点 C.丙点 D丁点
看动画,仔细观察: 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及此时南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规 律;赤道、南北极圈及其以内的地区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晨昏线与纬线、经线的位置关系;太阳光线与晨昏线的关系
昼夜长短的变化 (1)春分日和秋分日
1、季节变化
昼长 12时 12时 12时 12时 12时 12时 90°
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3、楼间距: 一般来说,纬度较低的地区,楼间距较小;纬 度较高的地区,楼间距较大。解题关键是计算当 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并计算影长。以我国 为例,见下图甲,南楼高度为h,该地冬至日正 午太阳高度为H,则最小楼间距L为:L=h·cotH。
(4).热水器问题
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 能,应不断调整太阳 能热水器与楼顶平面 之间的倾角使太阳
• (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 试说明此图所反映的有利宇宙环境。
• (5)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几个自身条件中,此图反映出 来的有哪些?
•(4)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相 对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5)日地距离适中,有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条件。
读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是以______为中心 (2)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 (3)E点的地方时为______,C点的地方时为______ 乙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__时,日落时间为______时 (4)A点的昼长为______,乙点的夜长为______ (5)此时全球与E点属于同一天的地区所占的范围______ A.等于1∕2 B.等于1 ∕3 C.小于1∕ 2 D.大于1 ∕2 .
计算出地方时为12h所在的经线的经 度,即为太阳直射点的经度。 (2)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坐标)______
(45°E,23°26′S)
思考:直射点的纬度与出现极昼(极夜) 的纬度有什么关系?
直射点的 纬度与刚 好出现极 昼(极夜) 的纬度互 余
太阳高度(角)的概念
太阳光线与地面所成的夹角。
6、当地球位于⑥位置时太阳直射的位置 正处于图7中的 段。
地球的公转的地理意义
• 1、昼夜长短的变化 •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 3、四季的更替、五带的划分
昼夜长短的变化
极昼
极夜
昼夜长短用昼弧 和夜弧的长度比 例来表示。描述 方法一般有: 昼长夜短 昼短夜长 昼夜等长(昼夜平 分) 极昼/极夜
读“地球光照图”,回答下列各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地球运行在 (填“近日点”或“远日点”)附近,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 。 (2)弧MAF是 (填“晨”或“昏”)线。此刻,A地的地方 时是 。 (3) C在E 的 方向。C再过 小时日出。 (4)图中,A、E、B三点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 为 。 (5)A地地处五带中的 带, 此时澳大利亚的季节是 季。 M (6)此时正午太阳高度一年中达到最大值的 范围是_____
2.南北回归线上一年获得一次太阳直射; 3.北回归线以北,南回归线以南的区域没有太阳直射。 4.太阳直射点每个月的移动纬度大约为8°,每移动1°大约需 要4天。 5.回归线的度数 (23°26′)=黄 赤交角的度数 =太阳直射点 能达到的最北 最南的纬度数 6.极圈的度数 =90°-黄赤交 角的度数 (夏半年) (冬半年)
若20°W上是3月5日17:20,求北京时间?
解析:关键是理解区时是特殊的地方时。
方法
(1)先把区时转化成地方时,即北京时 间就是120°E上的地方时 (2)地方时的计算。
3月6日2:40
读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判断回答 下题。 2、若阴影部分为11月11日,非阴影部分为 11月12日,则北京时间为 A.11日8时 B.12日8时 C.11日20时 D.12日20时
1. 我国国庆节,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其移动的方向正确的 是 A、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B、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C、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D、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2. 7月9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和行将移动的方向是 A、在北半球,向北移动 B、在南半球,向北移动 C、在北半球,向南移动 D、在南半球,向南移动 3、北半球每年从秋分日到第二年春分日,太阳直射点 A、一直向南移 B、一直向北移 C、先向南移,后又向北移 D、先向北移,后又向南移
夏 至
冬 至
南半球 昼夜平分
规律总结
• 1、太阳直射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所在 半球的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 2、太阳直射点向哪个方向(南北)移动,哪个半 球昼渐长、夜渐短。 3、赤道全年昼夜等长。 4、二分日:全球昼夜等长
光照图的应用:1.确定节气:
①晨昏线通过南北两极点时(即晨昏线与经 线重合)判断这天为春分或秋分。
当北京时间为6月6日15点时, 求全球今天和昨天的范围?
日期计算题窍门:
若180°经线上的地方时就是n点,那么 新的一天占n/24。
如:180°经线上的地方时就是4:00,那么新的 一天占4/24。即1/6.
涉及飞行时间的两地间地方时差的计算公式:
目的地的地方时=出发地地方时±两地地方时差+飞航时间
例:一架飞机由我国上海(东8区)于10月1日5 时飞往美国旧金山(西8区),需飞行10小时。到 达目的地时,当地时间是( ) A.10月1日11时 B.10月2日07时 C.9月31日23时 D.9月30日23时
D
上海与旧金山时差为: 8+8=16小时
飞机起飞时旧金山时间为: 10月1日5时-16= 9月30日13时 飞机到达时时间为: 9月30日13时+10=9月30日23时
(1)画底图 (2)确定直射点,画直射光线; (3)画晨昏线; (过地心作直射光线的垂线即 为晨昏线,过晨昏线的两端点作 赤道的平行线得到极圈。);
(4)画阴影表夜半球,补画另外2 条太阳光线。
夏至日
俯视图画法: 1.画赤道(大圆),再画两条垂直直线 (四条经线)、回归线和极圈。 2.标极点符号、地球自转方向和三条光线。 3. 画晨昏线(要保证极昼或极夜,如夏至 日要保证北极圈及其以北 出现极昼,南极圈及其 以南出现极夜) 注意:极圈与回归线始 终是虚线,纬线中也只 有它们要用虚线表示。
【典型例题】图为我国西藏某地6月22日太阳高度 的日变化示意图(未考虑海拔等因素)。据此判断 该地的地理坐标为( ) A A.30°N,90°E B.16°52′N,105°E C.23°26′N,120°E D.36°52′N,150°E
2、确定房屋的朝向 为了获得最充足的太阳光照, 各地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 的位置有关。北回归线以北的地 区,正午时太阳位于南方,房屋 朝向南方;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 正午时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向 北方。
16 昼长=____小时
日出时间为_____ 4 点
(1)、计算昼长;
(2)、求日出、日落时间
18 昼长=____小时 日落时间为 ______ 21 点
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位置:
(1)太阳直射点的经度在日照图上是平分 昼半球经线所在的经度。
常用方法:计算出地方时为 12:00所在的经线的经度, 即为太阳直射点的经度。
②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判断这天为夏至 或冬至。
S
2.确定地方时:赤道与晨线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
地方时为0:00;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12:00)
为6:00,赤道与昏线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8: 00;(昼半球中央经线地方时为12:00;夜半球中央经线
18:00
N
6:00
3.计算 (1)、计算昼长; (2)、求日出、日落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