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小儿颅脑损伤意识及生命体征观察体会

合集下载

学龄前儿童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体会

学龄前儿童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体会

・3 ・ 5
d i 0 3 6 /.s n 1 7 — 4 9 ( o :1 . 9 9 j is . 6 3 1 0 R) . 0 2 0 . 1 2 1 .60 7
学 龄 前 儿 童 重 型 颅 脑 损 伤 的 护 理 体 会
朱 贤 春 ( 江大学荆州临床医学院 荆州 心医院神经外科, 长 市中 湖北 荆州 4 00 3 2 4 )
学 龄前 儿 童颅 脑损 伤 的发病 率正 逐年 上 升 , 由于 小儿 颅脑 损伤 的病情 复 杂 ,病 情发 展较 隐 匿 ,如 不 及 时发 现并 救治 ,常给 患儿 带来 严重 后果 。因此 ,护理 人 员必须 具 有急救 意识 ,了解病 情发 展过程 ,对 患儿 病情 有 预见 性 的判 断 ,才能及 时 发现病 情 变化 ,为 患儿 赢得 抢 救 时机 。我科 从 2 0 0 7年 1 至 2 1 月 01 年 1月共 收治学 龄前 儿童 重 型颅脑 损 伤 4 7例 ,现 将护 理体 会报 道如 下 。
烦 躁 、大小 便失 禁等 常为 意识 障碍加 深 的信 号 ,应 引起 重视 ,及 时观察 并通 知 医生抢 救 。本组 中 1例死 亡 患儿 ,为 患儿 第 1次 C T距 受 伤时 间近 ,伤情 重 ,患儿病 情 发展迅 速 ,很快 进入 深 昏迷 ,致 患 儿抢 救
无 效死 亡 。
2 1 2 瞳孔 的观 察 瞳孔 的变化 是判 断患 儿颅脑 损 伤后病 情 变化 的一项 重要 指标 ,护 理 人员 应 严 密观 .. 察 患儿 瞳孔 大小 、是 否对 称及对 光 反应等 变化 。重 型颅 脑损伤 患 儿病情 凶险 ,进 展迅 速 ,常 因颅 内压增 高而 突然发 生脑 疝 ,故瞳 孔 的观察 十分 重要 。患儿 常在 被查 看 瞳孔时哭 吵 ,不合 作 ,或 因双 眼外展 凝视

脑损伤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体会

脑损伤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体会

脑损伤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体会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急症之一,其特点是病情重且复杂多变,并发症多,病死率及致残率高,治疗困难。

护士应及时掌握病情变化,并报告医师,以便赢得抢救时间。

如何做好颅脑损伤患者的术后护理,对巩固手术治疗效果、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是十分重要的,对于脑损伤患者,意识障碍及瞳孔的观察是及其重要的环节。

1病情观察1.1意识的观察昏迷时间的长短和昏迷深度是病情轻重的标志,意识若由昏迷→瞻望→嗜睡→朦胧→浅昏迷→深昏迷过度,为续发性脑受压的表现,有中间清醒期应考虑硬膜外血肿患者,若躁动不安,可能是昏迷的前驱症状,严密观察患者意识障碍的变化,是护理脑损伤的重要环节之一。

1.2瞳孔的观察瞳孔是反映病情变化的重要体征之一,如两侧瞳孔等大,一侧进行性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并有意识障碍,提示有脑受压和脑疝的形成,一侧受压部位多在瞳孔散大侧,若双侧瞳孔大小多变不等圆,对光反射差,为脑干损伤的特征,双侧瞳孔的改变提示着脑损伤患者的病变程度及部位,也是观察脑损伤患者的重要措施。

1.3颅内压的观察头痛剧烈,呕吐频繁,同时伴有意识障碍,反应迟钝,为颅内血肿或颅内高压的表现,不宜使用止痛剂,应配合医生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1.4生命体征和生理反射的监测,在检测生命体征的改变过程中,脑损害昏迷患者,呼吸型式的梯次改变是监测的重要措施,若呼吸由潮式呼吸→中枢神经源性呼吸→喘息式呼吸→共济失调性呼吸,提示脑干功能自首端向尾端(中脑桥脑上下部延髓)逐渐发生障碍,出现意识障碍,昏迷加深,浅反射由减退至消失,同时深反射由亢进至消失,提示昏迷的深度加深及预后变差。

2护理2.1急性期护理患者急症入院即刻建立静脉通道,给予脱水、降颅压、激素、止血药物。

①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将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引起窒息;②意识烦躁者由专人守护,绝对卧床休息,不宜搬动患者,慎用镇静剂;③给氧气吸入,昏迷及小便失禁者立即给予留置导尿,并保持尿管通畅,注意尿液颜色、量及性质。

颅脑损伤病人的观察护理体会

颅脑损伤病人的观察护理体会

颅脑损伤病人的观察护理体会颅脑损伤是由于头部受到外界暴力所致,根据外力作用于头部的大小、部位及速度的不同,无论是直接的或是间接的,均可造成头皮、颅骨及脑实质不同程度的损伤。

根据病人的病情多变、易变、突变的特点,对颅脑损伤的病人细心观察及护理就显得极为重要。

1.意识的观察:意识障碍的有无和意识障碍的程度在一定意义上反映脑损伤的情况。

1.1意识有无障碍可采用语言刺激、物理刺激等方式,若病人能正确的回答问题,并能迅速理解,即可说明病人完全处于清醒状态;若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对此刺激反应迟炖则可进一步判断为嗜睡、意识模糊、浅昏迷和深昏迷。

1.2观察意识障碍的变化趋势,从中可以反应出病情好转或恶化。

例如处于深昏迷的患者,原处于抑制状态的生理性反射(如吞咽、咳嗽等)逐渐出现活跃;昏迷状态的病人出现躁动,或做有目的动作(如揉眼、提裤等);浅昏迷的病人,对语言的刺激有反应(如遵嘱张口、伸舌或说出一句有意义的话等)。

上述现象说明病人病情有所好转。

反之若病人由神智清楚逐渐转入嗜睡或不主动求食思饮;由嗜睡易唤醒逐渐不易呼应,或在物理刺激下能唤醒;病人一度躁动不安后转化安静嗜睡;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出现小便失禁等,伴随这些情况出现,示病情加重,应警惕颅内有新的危象出现。

2. 生命体征的观察:即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观察。

2.1 根据病情按时测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并做好记录,协助临床诊断。

在呼吸测定时,注意其节律的变化,如表现为叹息样、间歇性或呼吸深且慢,均为不良征兆,应提高警惕。

2.2 脉搏的测定,注意其搏动的深浅度,如感觉其搏动宏大有力或细弱不整,慢而有力并伴有其他的生命体征改变及意识障碍,有颅脑继发血肿的可能,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2.3 血压的测定,如血压上升,并伴有其他体征的改变,意识加重,瞳孔也有改变,是颅压增高的表现或有脑压迫存在。

3.观察瞳孔的变化:正常状态室内光线下,双侧瞳孔等大同圆,直径为2.0—5.5毫米,对光反射灵敏。

小儿脑外伤术后患儿的病情观察及其康复护理体会

小儿脑外伤术后患儿的病情观察及其康复护理体会

小儿脑外伤术后患儿的病情观察及其康复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究对小儿脑外伤患儿实施病情观察和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所收治的小儿脑外伤患儿84例,将这些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实施病情观察和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患儿的生活质量(QOL)高于对照组患儿,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接受脑外手术的患儿实施病情观察和康复护理,临床护理效果显著,有助于促进患儿身体的恢复,该方法值得被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小儿;脑外伤术后;病情观察;康复护理小儿各个器官都处于发育阶段,再加上小儿好动,自我防护能力不足,在活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外伤,尤其是脑部受伤的几率大大增加[1-4]。

而小儿经过手术后伤口的自愈能力比较强,所以对患儿手术后实施有效的治疗和配合优质的康复护理,有助于恢复患儿的脑部康复,从而恢复患儿的正常生活和提高患儿的认知能力和身体发育,同时在康复护理过程中密切关注患儿的病情,从而保证患儿得到较好的护理[5]。

本文就主要针对小儿脑外伤患儿实施病情观察和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主要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所收治的小儿脑外伤患儿84例,将这些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

对照组42例患儿中,男患儿29例,女患儿13例,年龄为5个月-8岁,平均年龄为(6.2±1.5)岁,其中坠落伤19例,车祸伤23例,脑部损伤程度为:轻度的脑拙劣和颅内血肿的18例中度损伤;单纯脑震荡且无颅骨骨折的19例轻度损伤;严重颅内血肿和脑干损伤甚至昏迷的5例重度损伤;对照组42例患儿中,男患儿26例,女患儿16例,年龄为7个月-12岁,平均年龄为(5.7±1.8)岁,其中坠落伤21例,车祸伤21例,脑部损伤程度为:轻度的脑拙劣和颅内血肿的21例中度损伤;单纯脑震荡且无颅骨骨折的17例轻度损伤;严重颅内血肿和脑干损伤甚至昏迷的4例重度损伤.两。

儿童颅脑损伤的护理体会

儿童颅脑损伤的护理体会
1. 6 639
物直接灌肠 的催眠方式适合患儿 , 既无痛
苦又安全 , 只要选 准相应的药量短时问 内
即可 达 到 理 想 的 催 眠 效 果 。 用 量 按
吸浅而慢或血 压升 高 , 情 可急遽 恶化 。 病
④小儿鼻窦 6岁以上才发育 , 故颅底骨 折 不易联通鼻 腔 , 生脑膜 炎 的机会 较少 。 发 但患儿有脑脊 液或血 性液 体 由外耳道 及 双侧鼻腔流 出时 , 应用无 菌棉球擦净 流 出 液 , 知家 属切 勿 用棉 球 堵 塞 或液 体 冲 告
诊 科的通知 , 即通 知值 班医生 , 立 马上准 备 病床 , 备好抢救用物及好急救药品 。
掌握患儿损伤的原因 、 点 、 问、 地 时 联
出血 多可 导致 贫 血 , 出血 性 休 克 而死 或
亡 。护 理 人 员 应 认 真 观 察 患 儿 头 皮 肿
患儿要 了解其心境 , 培养 护理 人员 与患儿 的亲近 的护 患关 系, 新产 生信 任感 , 除 祛 恐惧感 , 相依 赖 , 互 配合治疗 , 利于恢 复身 体健康 。护理人 员必 须掌握 患儿 的心 理 知识 , 了解 患儿 的思想感 情及 心 理反应 , 从而能够更恰 当的给予 护理 。⑧ 鉴于 儿
讨 论
16例患儿 中, 8 , 2 0 男 4例 女 2例 ; 年 龄 5个 月 ~1 4岁 , 均 7岁 ; 祸伤 6 平 车 3 例, 坠落伤 3 4例 , 打击伤 7例 , 其他 2例 。 经治疗 1 6例 死亡 , 自动 出院, 5例 其余均
好 转 或 痊 愈 出 院 。病 死率 1. 9 。 50 % 损伤类型 : 放性颅脑损伤 1 开 6例 , 闭 合 性 颅 脑 损 伤 9 例 , 有 颅 脑 血 肿 2 0 伴 l

小儿颅脑损伤36例观察与护理体会

小儿颅脑损伤36例观察与护理体会

重要 。意识障碍的程度 , 可提示病情轻重 , 通过 对话 、 呼唤姓名 、 以及对疼痛刺激来 观察 。患儿躁动是病情 向不同方面变化 的信
号, 应密切观察。
22 瞳 孔 、 力 . 视
3 护 理
31 心 理 护 理 .
瞳孔是颅 内之窗 ,是判断颅脑损伤后病情 变化的一项重要 指标Ⅲ 。儿童瞳孔较成人略大 , 伤后 出现变化较晚 , 护理中应注意 观察瞳孔是否等大等 圆 , 对光反应灵敏度 , 眼球 活动的变化 。双 侧瞳孔大小多变 , 不等圆 , 对光反应差 , 多为深 昏迷 ; 如眼球有局 部外伤 , 出现伤侧 瞳孔 散大 , 可 光反应消 失但 病人神志 清楚 ; 应 立即采取措施降低颅 内压 。脑外伤后患儿早期视力可无 改变 , 持
33 呼吸 道 护 理 .
续高颅 内压时 , 则视力明显 障碍 , 视野 向心缩小。
2 . 前囟 3
注意观察前囟膨隆情况及其张力改变 , 高颅内压时 , 患儿 可 有 头颅增大 , 囟门膨 隆, 头皮 和额 眶部浅静脉 扩张等表现 , 应立
即通知医生进行脱水急救处理 。
24 头痛 、 . 恶心 、 呕 吐
熟悉 dJ,  ̄I 的喜好及 心理 活动 ,深入病房为患儿做心理疏 导
和趣 味娱乐活动 , 态度亲切 和蔼 , 多表扬 , 尽快 建立感情 , 除患 解
儿的恐惧焦虑心理 , 使其配合治疗和护理 。
32 体位 的护 理 .
绝对 卧床休息 , 醒者取平卧头高位 , 昏迷 者平卧 , 头偏一 侧 , 颅压增高者床头抬高 1 3 。 , 5~ 0 有利静脉 回流 , 减轻脑水肿 。颅 底骨折伴脑脊液耳漏 卧向患侧 , 头部垫无菌纱布。
及时清除 口腔和呼吸道分泌物 ,给予 吸氧。加 强呼吸道湿 化, 促进排痰 。 常规给予雾化吸入。 喉头水肿 、 呼吸肌麻痹行气管 切开 , 气管切开患者吸痰时须注意无菌 , 以防造成感染 。

颅脑外伤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颅脑外伤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颅脑外伤的观察及护理体会目的探讨颅脑外伤的观察及护理方法。

方法对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54例进行密切病情观察及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结果基本治愈49例,好转6例,无死亡病例。

结论密切观察病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重视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提高颅脑外伤的抢救和康复效果。

标签:颅脑外伤观察护理颅脑外伤是临床常见的损伤,致残率高,病情严重、复杂,变化快、死亡率高,并发症和后遗症多,我在近几年临床护理观察工作中,針对脑外伤病人的特点,做到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病情勤询问、勤观察、勤分析,并积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对早期诊断颅内血肿,脑疝及提高护理质量和对预后都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现对我科收治的156例颅脑外伤的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56例中,男45例,女ll例,l0~75岁,车祸伤32例,坠落伤8例,打击伤l0例,其它伤6例,均经CT检查确诊。

严重脑挫裂伤25例,颅骨骨折9例,硬膜外血肿8例,硬膜下血肿9例,颅脑挫裂伤伴血肿5例,患者均呈现头疼、头晕、恶心、呕吐、精神紧张的症状。

其中神志由清醒转入昏迷、昏迷加深的l8例;因呼吸道阻塞致通气功能障碍而行气管切开的3例;颅内出血增多行2次开颅手术的6例;损伤后呼吸道阻塞的5例(血气胸2例,肋骨骨折3例);并发肺部感染的4例;心功能不全的2例;上肢或下肢骨折的7例。

2观察2.1注重意识的改变观察有无意识障碍,可用格拉斯(GCS)评分法从睁眼、语言和运动等方面的积分来确定意识障碍的程度。

注意清醒患者突然尿失禁,可能病情加重,意识有障碍。

由昏迷转意识清楚后如果出现剧烈头痛和频繁的呕吐时,可能为出现脑疝的先兆,要高度重视,及时报告医生。

深昏迷患者在口腔护理时出现吞咽反射,或有刺痛反射提示病情好转。

判定意识时应排除服用大量镇静剂、某些检查给药或醉酒者;观察双侧瞳孔是否等大同圆,对光反应是否灵敏。

2.2生命体征观察中枢性高热或体温不升,提示有严重脑颅损伤。

血压进行性升高,脉搏慢而有力,呼吸深而慢或不规则,即为“两慢一高”的库欣反应,提示急性颅内压增高,应高度警惕颅内血肿或脑疝的形成。

关于颅脑损伤的急救护理体会

关于颅脑损伤的急救护理体会

关于颅脑损伤的急救护理体会颅脑损伤是指头部受到外力的撞击、挤压、穿刺等造成的脑部损伤。

这种伤害一旦发生,往往伴随着颅内压的增加,可能导致不可逆的后果,甚至死亡。

因此,能够及时进行正确的急救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和促进临床治疗的关键。

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我认为颅脑损伤的急救护理体会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及时评估患者病情颅脑损伤的症状特征较为明显,包括头疼、呕吐、眩晕、神志不清等症状。

因此,在急救过程中,我们应该及时对患者的症状进行评估,确定病情的严重程度。

我们可以通过了解患者的病史和受伤情况,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和生命体征,来评估患者的病情。

在评估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要及时透露患者的病情和病情发展,对于患者和家属进行安抚和宣教。

二、保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颅脑损伤的患者常常会伴随着头部外伤,颌面部鼻腔口腔出血等症状,这些都有可能造成呼吸道堵塞、窒息等生命危险。

因此,在急救过程中,我们应该保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避免发生窒息事件。

具体措施包括调整患者的头部位置,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异物等,并且随时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支持治疗。

三、控制颅内压颅内压增加是颅脑损伤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在急救过程中,我们应该尽可能控制颅内压。

有一些常见的控制颅内压的方法,如头低脚高位、限制液体输入、降低二氧化碳水平等。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到颅内压监测的重要性,并在必要的时候为患者进行颅内压监测,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颅内压情况。

四、预防并处理并发症颅脑损伤的患者容易出现一些并发症,如脑水肿、脑积水、脑出血等。

因此,在急救过程中,我们需要及时预防和处理这些并发症。

具体措施包括严格把握给药时间和剂量、合理升高头部位置、注意减轻患者的疼痛等。

综上所述,颅脑损伤的急救护理过程中,我们应该尽可能减轻患者的疼痛和不适,及时评估患者的病情,保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控制颅内压,预防和处理并发症。

只有加强急救护理,并及时进行严密监测,才能有效降低颅脑损伤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实现最大化的生命救治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颅脑损伤意识及生命体征观察体会
实用医药杂志2006年O1月第23卷第0l期PracJMed&amp;Pharm.V ol23.2006—0lNo.01
分析,其中计数资料用X检验.
2结果
2.1疗效判定标准显效:症状消失或积分降低≥2/3;有效:
积分降低≥1/3,&lt;2/3;无效:症状加重或积分降低&lt;1/3.
2.2治疗效果治疗组治疗后有效13例,显效14例,无效
3例;总有效率90.O%.对照组有效6例,显效1O例,无效14
例;总有效率为53.33%.两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lt;0.05).
3讨论
冠心病(CHD)是在诸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多
种危险因素的作用下,冠状动脉发生并形成粥样硬化病灶,
使得冠状动脉腔隙狭窄或阻塞,而引起心肌缺血缺氧,直至
心肌细胞死亡的严重疾病.可见,引起心肌缺血的因素很多,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最常见.近年来研究表明低密度脂蛋
白发生氧化修饰成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是导致动
脉粥样硬化(A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浆中的低密度脂蛋
白所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在受到自由基攻击时可被氧化形
成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如4一羟基共轭壬烯一低密度脂蛋
白,丙二醛一低密度脂蛋白等),同时低密度脂蛋白也可经血
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巨噬细胞中的酶性和非酶性作用
发生氧化修饰.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对血管内皮细胞具有直
接毒性作用,也对循环中的单核细胞具有化学趋化作用,促
使单核细胞粘附于内皮细胞并向皮下移行,分化成组织巨噬
细胞,此种变化是A8早期病变.0X—LDL还可以导致泡沫细
胞的形成,此为As形成的最早标志.抗氧化剂可防止动脉粥
样硬化的发生【I121.流行病学前瞻性调查资料提示,膳食来源的抗氧化物质儿茶素的摄入量与缺血性心脏病的病死率呈
明显的负相关闭.文献报道,茶多酚的主要成分儿茶素能抑制脐静脉内皮细胞诱导的LDL的氧化修饰,明显降低其脂质
?
55?
过氧化物的生成【羽.茶叶在我国是一种被人们广泛接受的饮品,尤其是中老年人消耗量较大.茶多酚是茶叶中分离提纯
的多酚类化台物复合体,约占干物重的25%,近年来作为膳
食中强有力的抗氧化剂倍受关注.茶多酚是茶叶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是一种很强的自由基清除剂,是茶叶中的主要抗氧
化成分.本组结果显示,茶多酚治疗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治
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茶多酚可能通过对冠心
病0X—LDL具有明显的氧化抑制作用.而达到抗动脉硬化, 防治冠心病症状加重的作用,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良方.而
且茶多酚价格低廉,无不良反应且可长期服用,若能广泛应用,会带来较大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SuzukawaM,Ishikawarr.YoshidaH,eta1.Effectnfinvivo supplementationwithlow—d08evitaminEonsusceptibilityof
low-densitylipopmteinandhighdensitylipoproteintooxidative modificafion.JAmCoolNutr,1995,(14):46
2AndreevaGP.Antioxidantvitamins—significancefopreventing cardiovasculardiseases.Part1.Oxidizedlow-densitylipopmteins andathemsclemsis;antioxidantdietarysupplementation-vitaminE. VutrBoles,2000,(32):11
3ArtsIC,HollmanPC,FeskensⅡ,eta1.Catechinintakeght explaintheinverserelationbetweenteacomsumptationandis—chemicheartdisease:theZutphenElderlyStudy.AmJClinNutr, 2001,(74):227
4Yangrr_KooMV.InhibitoryeffectofChinesegl'e~nteaOnen—dothelialcell—inducedLDLoxidation.Atherosclerosis,2000,148 (1):67
【收稿13期:2005--04—19】【本文编辑:李青】
?
短篇园地?
sbJL颅脑损伤意识
及生命体征观察体会
李艳
(兰州军区鸟鲁木齐总医院脑外科,新疆鸟鲁木齐830000) [中图分类号]R651.1[文献标识码]B
我院1995—01—2004—12收治小儿颅脑损伤208例.男174,女34例.年龄5个月至14岁.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
的昏迷史,均在入院24h内行CT检查.临床诊断:脑振荡48 例,脑挫裂伤74例,硬膜下血肿52例,硬膜外血肿27例,颅内出血2例,后颅窝血肿3例,原发性脑干伤2例.
人科时,我们立即对患者进行小儿昏迷记分(CCS)和格
拉斯昏迷(GCS)id分,以后观察记分1次/1—2h,在观察中,
如果CCS或GCS记分明显减少,特别是出现大小便失禁,是病情变化的信号,及时复查CT,及时手术,而使患者抢救成功.同时进行生命体征的观察.伤后初期,由于组织创伤反应,出现中度发热,若涉及间脑及脑干,可导致生命体征紊乱,出现体温过底或中枢性高热,用心电监护仪随时观察变化,注意小儿各年龄段生理特点,应先测呼吸,次测脉搏.再
测血压,最后测意识,以免患者燥动影响准确性.注意呼吸节律深浅,有无叹息样呼吸,呼吸困难或呼吸暂停.如肢体躁动可引起血压升高,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动态变化,做好抢救准备.
JbJL瞳孔变化较复杂.根据临床经验将观察方法总结如
下:①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灵敏,常为出血量较少. 病情较轻;②双侧瞳孔大小形状多变,对光反应消失,伴眼球分离或异位.多为中脑损伤;③双侧瞳孔极度缩小,对光反应无法观察,伴有不同程度的昏迷,高热,为脑干的桥脑损伤;
④双侧瞳孔不等大,一侧瞳孔进行散大,固定提示颅内压增高,脑疝发生;⑤注意药物反应,如吗啡,氯丙嗪使瞳孔缩小, 阿托品,麻黄素使瞳孔散大;⑥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眼球固定,伴有深昏迷或去大脑强直,多为原发性脑干损伤或临终前表现;⑦一侧瞳孔对光反应灵敏,一侧瞳孔对光反应消失,应注意观察是否损伤动眼神经,视神经;⑧早期视力无明显障碍,肾损伤持续存在,则视力明显障碍.视野向心缩小..
笔者认为,通过仔细,动态地观察小儿患者意识状态和
生命体征变化.可为其颅脑损伤的及时治疗处理提供较可靠的依据,是减少颅脑损伤病残率及病死率的有力措施.
f收稿日期:2005-06—14】【本文编辑:韩仲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