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奥数练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完整版)小学六年级奥数题附答案

(完整版)小学六年级奥数题附答案

小学六年级奥数题1.某市举行小学数学竞赛,结果不低于80分的人数比80分以下的人数的4倍还多2人,及格的人数比不低于80分的人数多22人,恰是不及格人数的6倍,求参赛的总人数?2.电影票原价每张若干元,现在每张降低3元出售,观众增加一半,收入增加五分之一,一张电影票原价多少元?3.甲乙在银行存款共9600元,如果两人分别取出自己存款的40%,再从甲存款中提120元给乙。

这时两人钱相等,求乙的存款4.由奶糖和巧克力糖混合成一堆糖,如果增加10颗奶糖后,巧克力糖占总数的60%。

再增加30颗巧克力糖后,巧克力糖占总数的75%,那么原混合糖中有奶糖多少颗?巧克力糖多少颗?5.小明和小亮各有一些玻璃球,小明说:“你有球的个数比我少1/4!”小亮说:“你要是能给我你的1/6,我就比你多2个了。

”小明原有玻璃球多少个?6.搬运一个仓库的货物,甲需要10小时,乙需要12小时,丙需要15小时.有同样的仓库A和B,甲在A 仓库、乙在B仓库同时开始搬运货物,丙开始帮助甲搬运,中途又转向帮助乙搬运.最后两个仓库货物同时搬完.问丙帮助甲、乙各多少时间?7.一件工作,若由甲单独做72天完成,现在甲做1天后,乙加入一起工作,合作2天后,丙也一起工作,三人再一起工作4天,完成全部工作的1/3,又过了8天,完成了全部工作的5/6,若余下的工作由丙单独完成,还需要几天?8.股票交易中,每买进或卖出一种股票都必须按成交易额的1%和2%分别交纳印花税和佣金(通常所说的手续费)。

老王10月8日以股票10.65元的价格买进一种科技股票3000股,6月26日以每月13.86元的价格将这些股票全部卖出,老王卖出这种股票一共赚了多少钱?9.某书店老板去图书批发市场购买某种图书,第一次购书用100元,按该书定价2.8元出售,很快售完。

第二次购书时,每本的批发价比第一次增多了0.5元,用去150元,所购数量比第一次多10本,当这批书售出4/5时出现滞销,便以定价的5折售完剩余图书。

[六年级上册奥数训练题带答案]

[六年级上册奥数训练题带答案]

[六年级上册奥数训练题带答案]六年级上册奥数训练题带答案1、有一个蓝精灵,住在大森林里。

他每天从住地出发,到河边提水回来。

他提空桶行走的速度是每秒5米,提满桶行走的速度是每秒3米。

提一趟水,来回共需8分钟。

蓝精灵的住地离河边有多远?答案与解析:提空桶行走的速度∶提满桶行走的速度=5∶3。

从反比关系得到提空桶行走的时间∶提满桶行走的时间=3∶5。

来回一趟共计用8分钟,刚好8=3+5,所以提空桶行走的时间=3分钟=180秒。

5×180=900(米)。

蓝精灵的住地到河边的距离是走同样长的路程,所用的时间和速度成反比。

2、乒乓球比赛场地上,共有10张球桌同时进行比赛,有单打,也有双打,共有32名球员出场比赛。

其中有几桌是单打,几桌是双打呢?答案与解析:单打每张球桌2人,双打每张球桌4人。

如果10桌全是单打,出场的球员将只有20人。

但是现在有32人出场,多12人。

每拿一桌单打换成双打,参赛的球员多出2人。

要能多出12人,应该有6桌换成双打。

答案是:6桌双打,4桌单打。

这个单打双打问题,按照题型来看,属于传统的鸡兔同笼问题。

上面所用的解法,也是鸡兔同笼问题的常规解法,先假定都是同一种,然后替换。

也可利用中国古代解答鸡兔同笼问题时的“折半”法,算法更简单。

每张球桌沿着中间的球网分成左右两半,只考虑左半边。

单打的球桌左半边站1个人,双打的球桌左半边站2个人。

10张球桌两边共站32个人,左半边共站16个人。

3、问题:小玲从家去学校,如果每分钟走80米,结果比上课时间提前6分钟到校。

如果每分钟走50米,则要迟到3分钟。

小玲的家离学校的路程有多远?讲解:根据问题的条件,从家走到学校,两种速度所用时间的差是6+3=9(分)。

如果有两个人同时从小玲家往学校走,其中一个人以每分钟80米的速度快走,另一个人以每分钟50米的速度慢走,那么当快走的人到达学校时,慢走的人还差9分钟的路程,即50×9=450(米)。

小学六年级奥数题50道题及解答(可直接打印)

小学六年级奥数题50道题及解答(可直接打印)

小学六年级奥数题50道题及解答(可直接打印)精品文档练习(一)姓名得分1.已知一张桌子的价钱是一把椅子的10倍,又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288元,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各多少元?2、3箱苹果重45千克。

一箱梨比一箱苹果多5千克,3箱梨重多少千克?3.甲乙二人从两地同时相对而行,经过4小时,在距离中点4千米处相遇。

甲比乙速度快,甲每小时比乙快多少千米?4.李军和张强付同样多的钱买了同一种铅笔,李军要了13支,张强要了7支,李军又给张强0.6元钱。

每支铅笔多少钱?做最好的自己5.甲乙两辆客车上午8时同时从两个车站出发,相向而行,经过一段时间,两车同时到达一条河的两岸。

由于河上的桥正在维修,车辆禁止通行,两车需交换乘客,然后按原路返回各自动身的车站,到站时已经是下战书2 点。

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5 千米,两地相距几何千米?(交换乘客的时间略去不计)6.学校构造两个课外乐趣小组去郊野活动。

第一小组每小时走4.5千米,第二小组每小时行3.5千米。

两组同时出发1小时后,第一小组停下来参观一个果园,用了1小时,再去追第二小组。

多长时间能追上第二小组?7.有甲乙两个仓库,每个仓库平均储存食粮32.5吨。

甲仓的存粮吨数比乙仓的4倍少5 吨,甲、乙两仓各储存粮食多少吨?8.甲、乙两队配合修一条长400米的公路,甲队从东往西修4天,乙队从西往东修5天,正好修完,甲队比乙队每天多修10米。

甲、乙两队每天共修多少米?做最好的本人佳构文档9.学校买来6张桌子和5把椅子共付455元,已知每张桌子比每把椅子贵30元,桌子和椅子的单价各是多少元?10.一列火车和一列慢车,同时分别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

快车每小时行75千米,慢车每小时行65千米,相遇时快车比慢车多行了4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答案:奥数题解答参考1、想:由已知条件可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的288元,恰好是一把椅子代价的(10-1)倍,由此可求得一把椅子的价钱。

小学六年级奥数练习题3套(附解答)

小学六年级奥数练习题3套(附解答)

小学六年级奥数练习题3套(附解答)姓名:分数:班级:卷一【一】每题10分1、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

甲行驶了全程的5/11,如果甲每小时行驶4.5千米,乙行了5小时。

求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解:AB距离=(4.5×5)/(5/11)=49.5千米2、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向开出。

货车的速度是客车的五分之四,货车行了全程的四分之一后,再行28千米与客车相遇。

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解:客车和货车的速度之比为5:4那么相遇时的路程比=5:4相遇时货车行全程的4/9此时货车行了全程的1/4距离相遇点还有4/9-1/4=7/36那么全程=28/(7/36)=144千米3、甲乙两人绕城而行,甲每小时行8千米,乙每小时行6千米。

现在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相背出发,乙遇到甲后,再行4小时回到原出发点。

求乙绕城一周所需要的时间?解:甲乙速度比=8:6=4:3相遇时乙行了全程的3/7那么4小时就是行全程的4/7所以乙行一周用的时间=4/(4/7)=7小时4、小兔和小猫分别从相距40千米的A、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经过4小时候相聚4千米,再经过多长时间相遇?解:速度和=(40-4)/4=9千米/小时那么还需要4/9小时相遇5、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0千米甲车比乙车早1小时到两地相距多少?解:甲车到达终点时,乙车距离终点40×1=40千米甲车比乙车多行40千米那么甲车到达终点用的时间=40/(50-40)=4小时两地距离=40×5=200千米6、甲,乙两辆汽车从A地出发,同向而行,甲每小时走36千米,乙每小时走48千米,若甲车比乙车早出发2小时,则乙车经过多少时间才追上甲车?解:路程差=36×2=72千米速度差=48-36=12千米/小时乙车需要72/12=6小时追上甲7、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36千米的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从a地出发至1千米时,发现有物品以往在a地,便立即返回,去了物品又立即从a地向b地行进,这样甲、乙两人恰好在a,b两地的终点处相遇,又知甲每小时比乙多走0.5千米,求甲、乙两人的速度?解:甲在相遇时实际走了36×1/2+1×2=20千米乙走了36×1/2=18千米那么甲比乙多走20-18=2千米那么相遇时用的时间=2/0.5=4小时所以甲的速度=20/4=5千米/小时乙的速度=5-0.5=4.5千米/小时9、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400千米两地相向而行,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货车小时行40千米,两列火车行驶几小时后,相遇有相距100千米?解:速度和=60+40=100千米/小时分两种情况,没有相遇那么需要时间=(400-100)/100=3小时已经相遇那么需要时间=(400+100)/100=5小时8、甲每小时行驶9千米,乙每小时行驶7千米。

流水行船题练习及答案(六年级奥数)

流水行船题练习及答案(六年级奥数)

流水行船题练习及答案1、水流速度是每小时4千米。

现在有一艘船逆水在60千米长的河中航行需5小时,顺水航行需几小时?解:60÷5+4=16〔千米/小时〕60÷〔16+4〕=3〔小时〕答:顺水航行需要3小时。

2、某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每小时15千米,它从上游甲地开往下游乙地共花去了8小时,水速每小时3千米,问从乙地返回甲地需要多少时间?解:15+3=18〔千米/小时〕,18×8=144〔千米〕,15—3=12〔千米/小时〕,144÷12=12〔小时〕。

答:从乙地返回甲地需要12小时。

3、有一艘船行驶于100千米的长河中,逆行需要10小时,顺行需要5小时,求船速和水速。

解:100÷10=10〔千米/小时〕10÷5=20〔千米/小时〕〔10+20〕÷2=15〔千米/小时〕〔20-10〕÷2=5〔千米/小时〕答:船速是每小时15千米,水速是每小时5千米4、甲、乙两港间的水路长208千米,一只船从甲港开往乙港,顺水8小时到达,从乙港返回甲港,逆水13小时到达,求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和水流速度。

解:顺水速度:208÷8=26〔千米/小时〕逆水速度:208÷13=16〔千米/小时〕船速:〔26+16〕÷2=21〔千米/小时〕水速:〔26—16〕÷2=5〔千米/小时〕答: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每小时21千米,水流速度每小时5千米。

5、一艘轮船每小时行21千米,在长120千米的河中逆流航行要10小时到达,返回需要几小时?解:21-120÷10+21=30〔千米/小时〕120÷30=4〔小时〕答:返回需要4小时。

6、两个码头相距352千米,一船顺流而下,行完全程需要11小时.逆流而上,行完全程需要16小时,求这条河水流速度。

解:〔352÷11-352÷16〕÷2=5〔千米/小时〕。

六年级奥数综合练习试题及答案

六年级奥数综合练习试题及答案

六年级奥数综合练习试题及答案
答案在题目最后面(共7份试卷)
【试卷一】
一、填空。

(每小题2分,共22分)
1、264908085读作,把它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省略到亿位记做。

2、,0.34里有个0.01。

3、1时45分=分。

2.08千米=米
5.6吨=吨千克
4、填上合适的单位。

教室里黑板的面积约2 雪菲力饮料瓶的容积是250,
一袋食盐重500 学校操场的跑道长400
5、把0.48,1,1.6,0.和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
6、一根铁丝正好可以围成边长是12厘米的正方形,如果把它围成长是16厘米的长方形,宽应是厘米。

7、在平面图上用10厘米的距离表示地面上3千米的距离,所用的比例尺是。

8、把5米长的钢管平均截成4段,每段是全长的;如果把5米长的钢管按2:3的比例截成2段,较短的一段长米。

9、a、b是自然数(都不为0),a除以b的商是5,那么a,b的最大公约数是,a、b的最小公倍数是。

第1页共18页。

小学数学六年级奥数《分数的巧算(一)》练习题(含答案)

小学数学六年级奥数《分数的巧算(一)》练习题(含答案)

小学数学六年级奥数《分数的巧算(一)》练习题(含答案)一、填空题1.计算:=÷-⨯+⨯2582.432.02588.6 . 2.=⨯÷⎪⎭⎫ ⎝⎛++1919989898199800980019001900980980190190989898191919 . 3.1000减去它的一半,再减去余下的三分之一,再减去余下的四分之一,依此下去,直到余下的五百分之一,最后剩下 .4.计算:=⨯+⋅⋅⋅+⨯+⨯+⨯100991431321211 . 5.计算:=+++++++496124811241621311814121 . 6.计算:=+--+3121131211 . 7.计算:=⨯+⨯+⨯655161544151433141 . 8.计算:=++⋅⋅⋅+++++⋅⋅⋅+++199719953991199619943989537425313199719961995199619951994543432321 . 9.计算:=⎪⎭⎫ ⎝⎛-⨯-⎪⎭⎫ ⎝⎛+⨯+⎪⎭⎫ ⎝⎛-⨯761231537615312353123176 . 10.计算:⎪⎭⎫ ⎝⎛+++-⎪⎭⎫ ⎝⎛++++⎪⎭⎫ ⎝⎛+++-⎪⎭⎫ ⎝⎛+++20115110151161121814112191613181614121 = .二、解答题11.尽可能化简427863887116690151. 12.计算:⎪⎭⎫ ⎝⎛+⋅⋅⋅+-+-+⋅⋅⋅+⎪⎭⎫ ⎝⎛-+-+⎪⎭⎫ ⎝⎛+-+⎪⎭⎫ ⎝⎛-+914637281941322314312213211211.13.计算:1999321132112111+⋅⋅⋅++++⋅⋅⋅++++++. 14.计算: ⎪⎭⎫ ⎝⎛⨯-⨯⎪⎭⎫ ⎝⎛⨯-⨯⋅⋅⋅⨯⎪⎭⎫ ⎝⎛⨯-⨯⎪⎭⎫ ⎝⎛⨯-⨯⎪⎭⎫ ⎝⎛⨯-⨯⎪⎭⎫ ⎝⎛⨯-9997319896317531643153314231.———————————————答 案—————————————————————— 1. 513. 原式()12.48.62582582.42582588.6-+=-⨯+⨯= 51351610258==⨯=. 2. 19915. 原式101191019898191000198001000119001001980100119010101981010119⨯⨯⨯÷⎪⎭⎫ ⎝⎛⨯⨯+⨯⨯+⨯⨯= 19981998981998199819⨯⨯⎪⎭⎫ ⎝⎛++= 19915192941998199898193==⨯⨯⨯=.3. 2 1000减去它的一半,余下⎪⎭⎫ ⎝⎛-⨯2111000,再减去余下的31, 余下⎪⎭⎫ ⎝⎛-⨯⎪⎭⎫ ⎝⎛-⨯3112111000,再减去余下的41, 余下⎪⎭⎫ ⎝⎛-⨯⎪⎭⎫ ⎝⎛-⨯⎪⎭⎫ ⎝⎛-⨯4113112111000,…, 直到减去余下的五百分之一,最后剩下:⎪⎭⎫ ⎝⎛-⨯⋅⋅⋅⨯⎪⎭⎫ ⎝⎛-⨯⎪⎭⎫ ⎝⎛-⨯⎪⎭⎫ ⎝⎛-⨯500114113112111000 5004994332211000⨯⋅⋅⋅⨯⨯⨯⨯= 2=4. 10099. 原式⎪⎭⎫ ⎝⎛-+⎪⎭⎫ ⎝⎛-+⋅⋅⋅+⎪⎭⎫ ⎝⎛-+⎪⎭⎫ ⎝⎛-+⎪⎭⎫ ⎝⎛-=100199199198141313121211 1009910011=-=. 5. 1615. 原式⎪⎭⎫ ⎝⎛-+⎪⎭⎫ ⎝⎛-++⎪⎭⎫ ⎝⎛-+⎪⎭⎫ ⎝⎛-+⎪⎭⎫ ⎝⎛-=124162162131131181414121211 ⎪⎭⎫ ⎝⎛-+⎪⎭⎫ ⎝⎛-+4961248124811241 4961311311811-++-= 163131187161231187⨯+=⎪⎭⎫ ⎝⎛-⨯+=161516187=+=. 6. 542. 原式5425144758745873153116311631==⨯==-+=+--+=.7. 123. 原式655660544550433440⨯⎪⎭⎫ ⎝⎛++⨯⎪⎭⎫ ⎝⎛++⨯⎪⎭⎫ ⎝⎛+= 123150140130=+++++=.8. 21. 原式⎪⎭⎫ ⎝⎛-+⎪⎭⎫ ⎝⎛-+⋅⋅⋅+⎪⎭⎫ ⎝⎛-+⎪⎭⎫ ⎝⎛-+⎪⎭⎫ ⎝⎛-⎪⎭⎫ ⎝⎛-+⎪⎭⎫ ⎝⎛-+⋅⋅⋅+⎪⎭⎫ ⎝⎛-+⎪⎭⎫ ⎝⎛-+⎪⎭⎫ ⎝⎛-=19972399219962399052842632419971199619961199551441331221=.9. 1原式=()()()532376123765315376231+⨯+-⨯--⨯ 1111=+-=. 10. 14465. 原式⎪⎭⎫ ⎝⎛+++⨯-⎪⎭⎫ ⎝⎛+++⨯+⎪⎭⎫ ⎝⎛+++⨯-⎪⎭⎫ ⎝⎛+++⨯=413121151413121141413121131413121121 ⎪⎭⎫ ⎝⎛-+-⨯⎪⎭⎫ ⎝⎛+++=514131214131211 1446560131225201611234612=⨯=⎪⎭⎫ ⎝⎛+⨯+++=.11. 分子数字之和等于30,故它可以被3整除,分母奇位上数字之和与偶位上数字之和的差为32-21=11,所以它可以被11整除,把这此因数提出,得:1131138896717338896717=⨯⨯.12.原式=⎪⎭⎫ ⎝⎛+⋅⋅⋅++-⎪⎭⎫ ⎝⎛+⋅⋅⋅+++⎪⎭⎫ ⎝⎛+⋅⋅⋅++-⎪⎭⎫ ⎝⎛+⋅⋅⋅++++4642413732312822211914131211 91828173727164636261555251+⎪⎭⎫ ⎝⎛+-⎪⎭⎫ ⎝⎛+++⎪⎭⎫ ⎝⎛+++-⎪⎭⎫ ⎝⎛+⋅⋅⋅+++ 9183761061265512764128731298212109+-+⨯-⨯⨯+⨯⨯-⨯⨯+⨯⨯-⨯=9183763534213281845+-+-+-+-= 91837641532730+-+-+=504533=. 13.因为2)1(21+=+⋅⋅⋅++n n n ,所以 原式=200019992432322212⨯+⋅⋅⋅+⨯+⨯+⨯ ⎥⎦⎤⎢⎣⎡⎪⎭⎫ ⎝⎛-+⋅⋅⋅+⎪⎭⎫ ⎝⎛-+⎪⎭⎫ ⎝⎛-+⎪⎭⎫ ⎝⎛-=2000119991413131212112 100099912000112=⎥⎦⎤⎢⎣⎡-=.14.因为()()()()()()()()()11311131111312+---=+--+-=+--K K K K K K K K K ()()()()()()112211222+-+-=+--=K K K K K K K ,所以 原式()()()()()()()()()()()()()()()()()()()()198198298298197197297297151525251414242413132323+-+-⨯+-+-⨯⋅⋅⋅⨯+-+-⨯+-+-⨯+-+-= 99971009698969995647353624251⨯⨯⨯⨯⨯⋅⋅⋅⨯⨯⨯⨯⨯⨯⨯⨯⨯=97259710041=⨯=.。

小学六年级奥数练习题一(精析)

小学六年级奥数练习题一(精析)

一,把甲乙丙三根木棒插入水池中,三根木棒的长度和为360厘米,甲有在水外,乙有在水外,丙有在水外。

水有多深?分析:可设水深x厘米(可知三木棒在水中的部分相等,均为x厘米)。

由甲=x,乙=x,丙=x,得甲=4x,乙=x,丙=x4x+x+x =360x=45则水有45cm深。

二,小刚有若干本书,小华借走一半加一本,剩下的书小明借走一半加两本,再剩下的书小峰借走一半加三本,最后小刚还剩下两本书,那么小刚原有50本书。

分析:逆推(从问题出发,一步步向前推)问题。

小刚剩下的2本书加上3本就是小明借走后的一半,则小明借走后的书有10本;同理可以求出小华借走后的书有24本......即小峰未借前有书:(2+3)÷=10小明未借之前有:(10+2)÷=24小刚原有书:(24+1)÷=50那么乙数比甲数少几分之几?分析:设乙数是单位“1”,则甲数是(甲数=乙数×(1+))1×(1+)=乙数比甲数少:(乙数=甲数×(1-所求的数))=一,有梨和苹果若干个,梨的个数是全体的少17个,苹果的个数是全体的少31个。

那么梨和苹果的个数各有多少?分析:设总数有35x个则梨有35x·-17=21x-17个,苹果有35x·-31=20x-31个(20x-31)+(21x-17)=35xx=8则梨有21×8-17=151个,苹果有20×8-31=129个。

二,有一个分数,它的分母比分子多4,如果把分子、分母都加上9,得到的分数约分后是,这个分数是多少?分析:设分子为x9x+81=7x+91x=5x+4=9这个分数是 .三,把一根绳子分别等分折成5股和6股,如果折成5股比6股长20厘米,那么这根绳子的长度是多少厘米?分析:把绳子全长当单位1:折成5股,每股长;折成6股,每股长。

(绳长-绳长=(-)绳长=20 绳长=)绳子的长度为20÷()=600厘米一,一筐苹果,甲取一半少一个,乙取余下的一半多一个,丙取余下的一半,结果还剩下1个.这筐苹果原来有几个?分析:丙取一半,剩一个,说明丙取前是1+1=2个乙一半多一个,则乙取前是(2+1)×2=6个甲一半少一个,则甲取前时(6-1) ×2 = 10个原来有10个解:设这袋苹果原来x个甲取走苹果的个数为-1乙取走苹果的个数为(x-+1) +1=+丙取走苹果的个数(也是剩余的个数)为:总数-甲取走-乙取走,即【x-(-1)-(+)】=1-=2x=10二,小辉乘飞机参加世界少年奥林匹克数学金杯赛.机窗外是一片如画的蔚蓝大海.她看到云海占整个画面,并遮住一个海岛的,露出的海岛占整个画面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奥数练习题及答案

商店进了一批商品,按40%加价出售.在售出八成后,为了尽快销完,决定五折处理剩余商品,而且商品全部出售后,突然被征收了150元的附加税,这使得商店的实际利润率仅仅预期利润率的一半,那么这批商品的进价是多少元?(注:附加税算作成本)
答案与解析:
理解利润率的含义,是利润在成本上的百分比。

设进价x元,则预期利润率是40%
所以收入为(1+40%)X×0.8+0.5×(1+40%)X×0.2=1.26X
实际利润率为40%×0.5=20%
1.26X=(1+20%)(X+150)
得X=3000
所以这批商品的进价是3000元

甲乙两班共90人,甲班比乙班人数的2倍少30人,求两班各有多少人?
答案与解析:
第一种方法:设乙班有Χ人,则甲班有(90-Χ)人。

寻等量关系:甲班人数=乙班人数×2-30人。

列方程:90-Χ=2Χ-30
解方程得Χ=40从而知90-Χ=50
第二种方法:设乙班有Χ人,则甲班有(2Χ-30)人。

列方程(2Χ-30)+Χ=90
解方程得Χ=40从而得知2Χ-30=50
答:甲班有50人,乙班有40人。

篇二

甲乙两地相距6千米.陈宇从甲地步行去乙地,前一半时间每分钟走80米,后一半的时间每分钟走70米.这样他在前一半的时间比后一半的时间多走( )米.
考点:简单的行程问题.
分析:解:设陈宇从甲地步行去乙地所用时间为2X分钟,依据题意,前一半时间和后一半的时间共走(0.07+0.08)X千米,已知甲乙两地相距6千米,由此列出方程(0.07+0.08)X=6,解方程求出一半的时间,因此前一半比后一半时间多走:(80-70)×40米,解决问题.
解答:
解:设陈宇从甲地步行去乙地所用时间为X分钟,依据题意得:
(0.07+0.08)X=6
0.15X=6
X=40
前一半比后一半时间多走:
(80-70)×40
=10×40
=400(米)
答:前一半比后一半的时间多走400米。

故答案为:400
点评:依据题目特点,巧妙灵活地设出未知数,是解题的关键。


甲乙两地相距6千米.陈宇从甲地步行去乙地,前一半时间每分钟走80米,后一半的时间每分钟走70米.这样他在前一半的时间比后一半的时间多走( )米。

分析:解:设陈宇从甲地步行去乙地所用时间为2X分钟,依据题意,前一半时间和后一半的时间共走(0.07+0.08)X千米,已知甲乙两地相距6千米,由此列出方程(0.07+0.08)X=6,解方程求出一半的时间,因此前一半比后一半时间多走:(80-70)×40米,解决问题。

解答:
解:设陈宇从甲地步行去乙地所用时间为X分钟,依据题意得:
(0.07+0.08)X=6
0.15X=6
X=40
前一半比后一半时间多走:
(80-70)×40
=10×40
=400(米)
答:前一半比后一半的时间多走400米。

故答案为:400
点评:依据题目特点,巧妙灵活地设出未知数,是解题的关键.

甲、乙二人沿运动场的跑道跑步,甲每分钟跑290米,乙每分钟跑270米,跑道一圈长400米.假如两人同时从起跑线上同方向跑,那么甲经过多长时间才能第一次追上乙?
分析:这是一道封闭线路上的追及问题.甲和乙同时同地起跑,方向一致.因此,当甲第一次追上乙时,比乙多跑了一圈,也就是甲与乙的路程差是400米.依据“路程差÷速度差=追及时间”即可求出甲追上乙所需的时间.
解答:
解:400÷(290-270)
=400÷20
=20(分钟)
答:甲经过20分钟才能第一次追上乙。

点评:此类题依据“追及(拉开)路程÷(速度差)=追及(拉开)时间”,代入数值计算即可.
篇三

有人沿公路前进,对面来了一辆汽车,他问司机:“后面有自行车吗?”司机回答:“十分钟前我超过一辆自行车”,这人继续走了十分钟,遇到自行车,已知自行车速度是人步行速度的三倍,问汽车的速度是步行速度的()倍.
分析:人遇见汽车的时候,离自行车的路程是:(汽车速度-自行车速度)×10,这么长的路程要自行车和人合走了10分钟,即:(自行车+步行)×10,等式:(汽车速度-自行车速度)×10=(自行车+步
行)×10,即:汽车速度-自行车速度=自行车速度+步行速度.汽车速度
=2×自行车速度+步行速度,又自行车的速度是步行的3倍,所以汽车速度是步行的7倍
解答:
(汽车速度-自行车速度)×10=(自行车+步行)×10
即:汽车速度-自行车速度=自行车速度+步行速度
汽车速度=2×自行车速度+步行,又自行车的速度是步行的3倍
所以汽车速度=(2×3+1)×步行速度=步行速度×7
故答案为:7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推出:汽车与自行车的速度差等于人与自行车的速度和.

兄妹二人在周长30米的圆形水池边玩,从同一地点同时背向绕水池而行,兄每秒走1.3米,妹每秒走1.2米,他们第十次相遇时,妹妹还需走()米才能回到动身点.
分析:第十次相遇,妹妹已经走了:
30×10÷(1.3+1.2)×1.2=144 (米),144÷30=4(圈)…24(米), 30-24=6 (米),还要走6米回到动身点。

解答:
解:第十次相遇时妹妹已经走的路程:
30×10÷(1.3+1.2)×1.2
=300÷2.5×1.2
=144(米)
144÷30=4(圈)…24(米)
30-24=6 (米)
还要走6米回到动身点。

故答案为6米。

点评:此题属于多次相遇问题,关键在于先求出第十次相遇时妹
妹已经走的路程。


王明从A城步行到B城,同时刘洋从B城骑车到A城,1.2小时
后两人相遇.相遇后继续前进,刘洋到A城立即返回,在第一次相遇后
45分钟又追上了王明,两人再继续前进,当刘洋到达B城后立即折回。

两人第二次相遇后( )小时第三次相遇。

分析:由题意知道两人走完一个全程要用1.2小时.从开始到第
三次相遇,两人共走完了三个全程,故需3.6小时.第一次相遇用了一
小时,第二次相遇用了40分钟,那么第二次到第三次相遇所用的时间是:3.6小时-1.2小时-45分钟据此计算即可解答。

解答:
解:45分钟=0.75小时
从开始到第三次相遇用的时间为:
1.2×3=3.6(小时)
第二次到第三次相遇所用的时间是:
3.6-1.2-0.75
=2.4-0.75
=1.65(小时)
答:第二次相遇后1.65小时第三次相遇。

故答案为:1.65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多次相遇问题,解题关键是知道第三次相遇所用的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