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勘察报告

合集下载

管线调查报告

管线调查报告

管线调查报告一、前言根据相关规定,为了确保施工和维护管道系统的安全、可靠和高效性,本次进行了管线调查,并提出以下报告,供相关部门和单位参考。

二、调查目的1.明确管线走向、长度、管径、材质及使用年限等;2.发现和记录管道敷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3.评估管道系统的使用情况,制定维护和更新计划。

三、调查方法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管线的设计、施工、验收和使用情况;2.实地勘察,记录管线走向、长度、管径、材质、埋深、连接方式、阀门、附件设施等情况;3.对各管段进行非破坏性检测,如超声波测量、电磁检测、磁粉探伤等,检测管道内部是否存在腐蚀、裂纹、变形、破损等;4.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

四、调查结果1.管线走向、长度、管径、材质及使用年限调查发现,本管道系统共有XX条管线,总长度为XXXm,管径范围从XXmm到XXmm,材质主要有XX、XX和XX等,使用年限为X年左右。

2.问题与隐患(1)腐蚀:对数条管段进行了超声波和电磁检测,发现一些管段内部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腐蚀,其中最为严重的腐蚀深度超过Xmm,需要进行更换或加固处理;(2)泄漏:在一处连接管线的接口处,检测到有微量气体泄漏,需要进行修复;(3)管道口径变形:某些管段受到外部挤压或破碎,导致口径变形,应及时更换。

3.管道系统评估及维护计划(1)本次调查表明,管道系统具有较好的使用状态,但仍需加强检修维护,做好隐患排查工作;(2)在管道系统的维护和更新方面,需要按照制定的工作任务书,科学合理地安排管道维护工作,确保其安全、可靠和稳定性。

五、总结本次调查结果告诉我们,管道系统不仅涉及到相应单位的建设、使用和维护等方面,更需要有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

只有各相关单位携手并进、密切合作,才能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完善的公共服务。

管道勘察报告

管道勘察报告

雨污水管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一、概述 (1)(一)工程概况 (1)(二)勘察目的与任务 (1)(三)勘察依据 (1)(四)勘察方法与完成的工作量 (2)(五)勘察进程 (2)二、地形地貌 (3)三、场地土工程地质特征 (3)四、地质构造与地震烈度 (4)五、土的渗透性和地下水情况 (4)(一)土的渗透性评价 (4)(二)地下水情况及腐蚀性评价 (5)六、场地土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5)(一)地基土主要参数的确定 (5)(二)场地类别与稳定性评价 (6)(三)地基土稳定性评价 (6)(四)场地土膨胀性评价 (6)(五)场地土施工阶段的稳定边坡系数 (6)七、施工方案选择 (7)八、结论与建议 (8)(一)结论 (8)(二)建议 (8)附表:1.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成果表(3张)2.土的胀缩试验成果表(1张)3.土的渗透试验成果表(1张)4.原位测试成果表(4张)5.水质检测报告(1张)附图:1. 钻孔柱状图(20张)2. 钻孔布置平面图(1张、图号01)3. 工程地质剖面图(2张、图号02~04)一、概述(一)工程概况广西城市环境项目南宁子项目华东、华强路雨、污水管工程,设计雨水管华东路距路中线 1.5m,华强路沿路中线布置;污水管华东路距路中线3.5m,华强路距路中线2.5m。

雨、污水管主管。

分为两段,都起自朝阳路口。

第一段沿南西西到华强路口后,雨水管转沿华强路排向朝阳溪,污水管向华西路排向北大南路路口。

雨水管管径1000~2000mm,长约730m,坡度3‰,污水管管径400mm,长470m,坡度2‰。

第二段沿北东到友爱路口,雨水管转向继续沿友爱南路然向朝阳溪。

雨水管管径1000~1500mm,长695m,坡度3‰,污水管管径500mm,长470m,坡度2‰。

雨、污水管支管各5段和6段,长分别为4~14m和5~14m,总长分别为43m和61m,有5段为互相连接,共同沟通,见图01。

拟设计管底深度在施工钻孔地面下5~6m,要求管底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大于100KPa,采用开槽或顶管施工。

管线勘察报告范文

管线勘察报告范文

管线勘察报告范文一、勘察目的本次勘察旨在对勘察区域内现有的管线进行全面调查和记录,了解管线的种类、布局及存在的问题,为后续工程建设提供依据和参考。

二、勘察范围本次勘察范围为勘察区域内所有的土地和道路,包括主要道路、次要道路、街道、人行道和停车场等。

三、勘察内容1.管线种类和布局通过现场实地勘察和询问相关工作人员,确认了勘察区域内存在的管线种类和布局情况。

勘察区域内主要存在的管线种类包括给水管线、污水管线、天然气管线、通信电缆、电力线等。

这些管线在地下的布局情况不一,有些平行或垂直敷设,有些沿街敷设,有些埋深较浅,有些埋深较深。

2.管线现状和存在问题对勘察区域内的各个管线进行了详细的现状调查和评估。

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部分管线老化严重,管道表面有明显腐蚀、破损,需要进行修复或更换;部分管线存在局部堵塞情况,需要进行疏通清理;部分管线埋深不符合规范要求,需要进行深埋或浅埋处理;部分管线存在交叉敷设情况,需要进行调整。

3.管线维护和保护根据勘察区域内管线的种类和现状,提出了相应的管线维护和保护建议。

建议在每年定期对管线进行巡检和检修,及时处理管线上的损坏或堵塞问题;对于老化严重的管线,建议进行更替,以确保管线的安全和正常运行;对于深埋或浅埋不合理的管线,建议进行合理的调整和修正,以确保管线埋深符合规范要求;对于交叉敷设的管线,建议进行重新布局,以避免潜在的安全隐患。

四、勘察结果根据对勘察区域内现有管线的全面调查和评估,得出以下结论:1.勘察区域内存在的管线种类包括给水管线、污水管线、天然气管线、通信电缆、电力线等。

2.勘察区域内的管线布局情况不一,有些平行或垂直敷设,有些沿街敷设,有些埋深较浅,有些埋深较深。

3.勘察区域内的一些管线存在老化、破损、堵塞等问题,需要进行维修和维护。

4.勘察区域内的一些管线的埋深不符合规范要求,需要进行调整和修正。

五、勘察建议基于勘察结果,提出以下建议:1.对于老化严重、破损或堵塞的管线,建议进行及时的修复或更换。

养猪场排水管道施工现场勘察报告范本

养猪场排水管道施工现场勘察报告范本

养猪场排水管道施工现场勘察报告范本一、引言在养猪场排水管道施工现场勘察过程中,我们根据相关要求,对现场进行了全面评估和深度检查。

通过实地勘察,我们对养猪场排水管道施工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撰写了本报告,以便对施工过程和后续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以下是我们的具体观察和总结。

二、现场勘察内容1. 现场基本情况在对养猪场排水管道施工现场进行勘察时,我们首先对现场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了解。

养猪场占地面积广阔,猪舍分布不均,需要对排水管道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

现场地势起伏,地表存在不同程度的坡度,需要根据地形特点设计排水系统。

2. 排水管道布局针对养猪场的特点,我们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排水管道的布局进行了观察和评估。

现有排水管道布局不合理,存在部分猪舍排水不畅的情况。

在新建管道时,需要根据猪舍的位置、地势和排水需求,进行合理的管道布局,确保排水系统的畅通和高效运行。

3. 施工材料和工艺我们对现场使用的排水管道材料、施工工艺和技术标准进行了检查。

发现部分排水管道存在材料质量不达标、工艺不规范的情况。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材料的选择和质量监控,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施工,确保排水管道的安全和可靠运行。

4. 管道连接和密封针对现场排水管道连接和密封情况,我们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检查。

发现部分管道连接存在漏水、密封不严的问题,需要及时进行整改和加固。

在未来的施工中,应加强对连接部位的设计和施工质量管控,确保排水管道系统的密封性和稳定性。

5. 安全和环保措施在现场勘察中,我们特别关注了排水管道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环保措施。

发现部分工地存在施工垃圾乱堆放、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善的问题。

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安全和环保要求,采取必要的措施和控制措施,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三、总结与建议通过对养猪场排水管道施工现场的深度勘察,我们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空间。

为了保证排水系统的高效运行,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对现有排水管道进行全面检修和加固,解决存在的漏水和堵塞问题;2. 优化排水管道的布局和连接方式,确保排水系统的畅通和稳定;3. 加强对排水管道材料和施工工艺的管理,提高施工质量和材料的可靠性;4. 强化施工现场的安全和环保管理,落实相关制度和措施,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管线勘察详勘报告书

管线勘察详勘报告书

目录1. 前言......................................................................... - 1 -1.1 任务由来 ............................................................ - 1 -1.2 工程概况 ............................................................ - 1 -1.3 勘察目的与任务要求............................................... - 1 -1.4勘察工作执行的技术标准.......................................... - 2 -1.5勘察方法及勘察工作量 ............................................ - 3 -1.6 勘察工作说明....................................................... - 4 -2. 场地岩土工程条件 ........................................................ - 5 -2.1 场地位置及地形地貌............................................... - 5 -2.2 地质构造与地层岩性............................................... - 5 -2.3 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 - 7 -2.4不良地质作用和特殊性岩土 ..................................... - 10 -2.5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 10 -2.6 地震效应 .......................................................... - 13 -3. 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 - 14 -3.1场地稳定性及环境工程条件评价................................ - 14 -3.2各地层岩土性能评价 ............................................. - 14 -3.3穿越方式、穿越层位选择建议 .................................. - 14 -3.4土石分级........................................................... - 15 -3.5岩土工程施工注意事项及防治建议............................. - 15 -4. 结论与建议 .............................................................. - 16 -附件:1、排水管线迁改工程管道地质勘察技术要求(施工阶段勘察)、勘察布孔平面图及排水管道纵断面图2、湖南省建设工程勘察现场见证报告图表部分1. 前言1.1 任务由来受公司委托,按深圳市新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提出的“汇景发展环球中心地块排水管线迁改工程管道地质勘察技术要求(施工阶段勘察)、勘察布孔平面图及排水管道纵断面图”(附件1)要求,我公司于2016年3月初对汇景发展环球中心地块排水管线迁改工程建设场地进行了工程地质详细勘察工作。

管道测量实习报告

管道测量实习报告

本次管道测量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管道测量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在工程测量中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二、实习时间与地点实习时间:2023年3月15日至3月25日实习地点:某工业园区管道工程现场三、实习内容1. 管道中线测量(1)确定管道中线:通过实地勘察,了解管道走向,确定管道中线。

(2)设置中线桩:根据管道中线,设置中线桩,并做好标记。

(3)测量中线桩间距:使用钢尺或全站仪测量中线桩间距,确保测量精度。

2. 管道高程测量(1)水准点布设:在管道沿线布设水准点,作为高程测量的依据。

(2)水准测量:使用水准仪和水准尺进行水准测量,确定管道各点的高程。

(3)高程计算:根据水准测量结果,计算管道各点的高程。

3. 管道平面位置测量(1)平面控制点布设:在管道沿线布设平面控制点,作为平面测量的依据。

(2)平面测量:使用全站仪进行平面测量,确定管道各点的平面位置。

(3)平面位置计算:根据平面测量结果,计算管道各点的平面位置。

4. 管道施工放样(1)根据设计图纸,确定管道施工位置。

(2)放样:使用全站仪进行管道施工放样,确保管道位置准确。

(3)检查:对放样结果进行检查,确保施工质量。

1. 完成管道中线测量,设置中线桩,测量中线桩间距。

2. 完成管道高程测量,布设水准点,计算管道各点的高程。

3. 完成管道平面位置测量,布设平面控制点,计算管道各点的平面位置。

4. 完成管道施工放样,确保管道位置准确。

五、实习总结1. 通过本次实习,掌握了管道测量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操作技能。

2. 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3. 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为今后从事工程测量工作打下了基础。

4. 认识到工程测量工作的重要性,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

5. 在实习过程中,发现了自己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改进提供了方向。

工程勘察报告地下管道勘测与设计

工程勘察报告地下管道勘测与设计

工程勘察报告地下管道勘测与设计工程勘察报告地下管道勘测与设计[此处省略空行]报告编号:2022GC-0001[此处省略空行]编制单位:XXX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此处省略空行]日期:2022年5月15日[此处省略空行]一、引言地下管道勘测与设计是为了准确了解工程项目所在地的地下管道分布情况,为工程施工和设计提供可靠的数据和参考。

本报告旨在对利用现代勘测技术对地下管道进行勘测并进行设计的情况进行详细的描述和分析,以便于后续工程的顺利进行。

[此处省略空行]二、勘测范围本次地下管道勘测与设计的范围涵盖了工程项目所在区域内的全部地下管道系统,包括供水、排水、天然气、通信等各种管道类型。

勘测范围详细描述如下:1. 供水管道:包括水源、输水管道、水井等。

2. 排水管道:包括污水管道、雨水管道、排水井等。

3. 天然气管道:包括天然气输送管道、阀门井等。

4. 通信管道:包括电力、电信、有线电视等通信设施。

[此处省略空行]三、勘测方法本次地下管道勘测采用了多种现代勘测技术,以确保勘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具体勘测方法包括:1. 地面勘测:利用全站仪、激光扫描仪等测量设备对地面特征进行测量和记录,为后续地下管道探测提供基准。

2. 地下探测:采用地磁探测、电磁感应探测等无损勘测技术对地下管道进行探测和测量。

3. 数据整理:将地面勘测和地下探测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建立地下管道布局图和相应的数据库。

[此处省略空行]四、设计与方案根据勘测获得的数据和实地情况,结合相关规范和标准,我们进行了地下管道的设计和方案制定。

具体设计内容包括:1. 管道布局:根据地下管道的类型和用途进行布局,确保管道的合理性和通畅性。

2. 材料选择: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管道材料,确保管道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3. 管道直径和坡度计算:根据供水、排水和通信需求,计算出管道的直径和坡度,以满足工程要求。

4. 设计荷载与防护措施:根据相关规范和标准,确定管道的设计荷载和相应的防护措施,保证管道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管线勘察报告济宁

管线勘察报告济宁

管线勘察报告济宁1. 引言本报告是针对济宁地区的管线勘察工作进行的详细调查和分析。

通过对管线网络的勘察,我们旨在为地区的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2. 管线勘察目的管线勘察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济宁地区管线网络的现状和特点,包括管线类型、位置、规模以及使用情况,为地区的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依据。

3. 勘察方法本次管线勘察采用了以下方法:3.1 档案资料调查通过对相关档案资料的调查,获取济宁地区管线网络的基本信息,如历史发展变化、管线类型和规模等。

3.2 实地勘察通过实地勘察的方式,对济宁地区的管线进行准确测量和记录。

在实地勘察中,我们使用了GPS定位仪和测量工具,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3 数据分析通过对勘察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对济宁地区的管线网络进行综合评估,包括管道状况、使用率、维护情况等。

4. 勘察结果与分析经过对济宁地区管线网络的勘察和数据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主要结果和分析:4.1 管线类型和规模济宁地区的管线网络包括水管、燃气管、电力线等多种类型。

根据勘察数据显示,水管是该地区管线网络中占比最大的部分,燃气管和电力线次之。

4.2 管线位置与布局根据勘察数据显示,济宁地区的管线布局较为集中,主要集中在城市区域和重要交通干线旁边。

这样的布局可以更好地满足城市居民和交通出行的需求。

4.3 管线状况与维护情况通过对管线勘察数据的分析,发现济宁地区的管线状况整体良好,但仍存在一些老化和漏水的问题。

并且,管线的维护情况需要进一步加强,以确保网络的长期稳定运行。

5. 结论与建议基于对济宁地区管线勘察结果的分析,我们提出以下结论和建议:5.1 结论1.济宁地区的管线网络较为完善,能够满足城市的基础设施需求。

2.管线状况较好,但需要加强维护工作,防止出现老化和漏水等问题。

5.2 建议1.加强对管线网络的定期巡检和维护,确保网络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2.在城市规划中考虑到管线布局的因素,避免与其他重要基础设施的冲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雨污水管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一、概述.............................(一)................................ 工程概况(二).................................... 勘察目的与任务(三)................................ 勘察依据(四)........................................ 勘察方法与完成的工作量(五)................................ 勘察进程二、地形地貌..........................三、场地土工程地质特征.....................四、地质构造与地震烈度......................五、土的渗透性和地下水情况 (4)(三).................................... 地基土稳定性评价(四).................................... 场地土膨胀性评价(五)........................................... 场地土施工阶段的稳定边坡系数...................................七、施工方案选择.........................八、结论与建议 (8)(一).............................. 结论(二).............................. 建议附表:1 .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成果表(3张)2.土的胀缩试验成果表(1张)3.土的渗透试验成果表(1张)4.原位测试成果表(4张)5.水质检测报告(1张)附图:1.钻孔柱状图(20张)2.钻孔布置平面图(1张、图号01)3.工程地质剖面图(2张、图号02〜04)一、概述(一)工程概况广西城市环境项目南宁子项目华东、华强路雨、污水管工程,设计雨水管华东路距路中线1.5m,华强路沿路中线布置;污水管华东路距路中线3.5m,华强路距路中线2.5m。

雨、污水管主管。

分为两段,都起自朝阳路口。

第一段沿南西西到华强路口后,雨水管转沿华强路排向朝阳溪,污水管向华西路排向北大南路路口。

雨水管管径1000〜2000mm长约730m 坡度3%0,污水管管径400mm长470m, 坡度2%。

第二段沿北东到友爱路口,雨水管转向继续沿友爱南路然向朝阳溪。

雨水管管径1000〜1500mm长695m坡度3%。

,污水管管径500mm长470m,坡度2%。

雨、污水管支管各5段和6段,长分别为4〜14m和5〜14m,总长分别为43m和61m,有5段为互相连接,共同沟通,见图01。

拟设计管底深度在施工钻孔地面下5〜6m,要求管底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大于100KPa采用开槽或顶管施工。

受南宁市排水有限责任公司委托,我院承担该项目工程地质勘察工作。

(二)勘察目的与任务主要任务是查明场地地层的成因类型、分布厚度以及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变化特征,物理力学性质、地下水的来源、埋藏条件及其有无侵蚀性,上的渗透系数等。

划分场地上类型、场地类别,对管网地基上层作出工程分析评价,并提出挖沟开槽施工阶段的稳定边坡系数和地基处理的建议。

(三)勘察依据(1 )建设工程勘察合同;(2)《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3)《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 5 )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6)《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GB/T50123-1999);( 7)《工程地质手册》(第三版);( 8) 《广西膨胀土地区工业与民用建筑勘察设计、施工维护条例》(试行);( 9)《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CB50287-99) 。

(四)勘察方法与完成的工作量根据《市政工程勘察规范》,场地按H类进行勘察,主要手段采用野外钻探、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等方法进行。

雨、污水管道呈线状分布,主管总长分别为1425m和940m勘探钻孔的位置和数量主要由设计方与甲方沿管线布置,共19个钻孔 (均为技术孔),孔距60~ 82.5m,符合《市政工程勘察规范》管道勘探孔间距的要求。

钻孔勘探深度8.50〜10.00m,总进尺182.90m, 采取原状上试样36 件,(其中6 件做胀缩试验,7 件做渗透试验),水样1 组,现场原位测试:标贯51 次,重型动力触探2 段2.00m。

土工试验由我院上工室完成, 室内渗透试验和水质分析, 分别委托广西水电科学研究所和广西地矿局第二实验室测试。

五)勘察进程( 1)野外作业:2003年6月8日~2003年6月12日(2)室内试验:2003年6月20日~2003年7月16日(3)资料整编:2003年7月23日~2003年8月5日(4)报告提交:2003年8月8日二、地形地貌勘察场地位于南宁市华东路全段、华强路北北西段和友爱路南东段,处于市中心繁华商业区,属邕江北岸H级阶地地貌。

场地地面相对平坦,坡度V 1°。

孔口标高74.80〜75.85m,最大高差1.05m。

三、场地土工程地质特征经钻探揭露, 场地土层由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积层的素填土以及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层的粘土、粉质粘土和粉上组成。

根据各上层的特征和物理力学性质,自上而下描述如下:1、素填土①;浅灰〜灰黄色,密实〜松散状,不均匀,干〜湿。

主要主粘性土及少量石英砂砾组成, 难填时间在10年以上,厚0.40〜3.00m,在所有的钻孔中有揭露。

其中0〜0.60m为路基填筑层,成份为灰岩碎石、石英砾砂,顶部0.10〜0.20m为沥青或砼路面。

重型动探测试2段总厚2.00m,锤击数2〜5击,修正后计算值为3击。

2、粘土②:褐红色,少量褐黄、灰色,硬塑状。

在13个钻孔中有揭露,厚0.70〜5.40m,标贯测试15次,锤击数14〜21击,修正后计算值为17 击。

3、粘土③;褐红、灰黄、褐黄色,可塑状。

局部夹有少量粉质粘土,在六个钻孔中有揭露,厚1.40〜4.90m。

标贯测试8次,锤击数7〜11 击,修正后计算值为8 击。

4、粉质粘土④:褐黄色,硬塑状,有砂感,局部裂隙发育,裂面由锰质充填。

在十个钻孔中有揭露,厚1.70〜6.40m,标贯测试7 次,锤击数9 〜20 击,修正后计算值为12 击。

5、粉质粘土⑤:褐黄色,可塑状,有砂感。

在六个钻孔中有揭露,厚0.50〜4.00m。

标震测试6次,锤击数6〜12击,修正后为76、粉质粘土⑥:灰、黑灰、褐黄色,软塑状,有砂感,局部夹粉土和粉砂。

在十个钻孔有揭露,厚0.90〜6.20m。

标贯测试7次,锤击数4〜6击,修正后计算值为4击。

7、粉士⑦:黄、灰黄色,稍密〜中密,微具粘性,在九个钻孔中有揭露,厚1.70〜3.70m。

标贯测试6次,锤击数5〜10击,修正后计算值为6击。

各上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值见表3.1 ;四、地质构造与地震烈度根据钻探和区域地质资料,勘察场地无深大断裂构造通过。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附录A,勘察场地地震设防烈度为6度。

五、土的渗透性和地下水情况(一)土的渗透性评价本次勘察用7件土样(分别为粘土②、粉质粘土③各2件和粉质粘土④、⑤、粘土③各1件)激行室内渗透试验,其结果见表5.1。

表5.1 根据室内渗透试验成果,依《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CB50287-99)附录J,岩土渗透性分级结合野外鉴别及附近场地试验结果,可将场地上划分为:素填土①属中等透水性;粘性土(粘土②、③及粉质粘土④、⑤、⑥)属极微〜微透水性;粉土①属弱透水性。

(二)地下水情况及腐蚀性评价在勘察期间,场地发现有上层滞水,主要赋存在HHZK1一个钻孔及其附近的素填土①和粘土②的孔隙、裂隙中,由大气降水和生活废水直接补给,水量受季节性影响而变化较大,旱季水量较小,雨季则较大。

勘察时水位标高73.5m。

在该层水取得一组水样进行水的腐蚀性测试,结果表明上层滞水对砼有中等腐蚀,对钢结构有弱腐蚀,详见水质检验报告单(附表5)。

六、场地土工程地质条件评价(一)地基土主要参数的确定根据室内士工试验、原位测试成果,结合野外鉴别和地区经验。

综合确定各土层的承载力特征值f ak、内摩擦角标准值© k、内聚力标准值C、压缩模量标准值E Sk、土的天然密度标准值P k。

见表6.1。

表6.1(二)场地类别与稳定性评价场地处于6 度基本地震烈度区,地形平坦,无深大断裂通过。

场地各土层中:素填土①、粉质粘土⑥ 属软弱土,粘土③、粉质粘土⑤、粉土⑦属中软土,粘土②和粉质粮上④属中硬土,综合评价场地类别为H类。

场地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用期为0.35s 。

区域地质构造相对稳定,地震危险性较低,属抗震有利地段。

因此,场地稳定性较好。

(三)地基土稳定性评价根据雨、污水管工程特点,对地基土的强度要求不高,填土堆填年限较长,可视为己经完成自重压密的过程,场地各士层承载力特征值均大于looKPa 满足设计要求。

(四)场地土膨胀性评价粘土②、粘土③和粉质粘土④分别取3组、2组和1组试样进行室内胀缩试验。

结果粘土②其液限平均值W 41.9%,在50Kpa压力下的膨胀率平均值e p5°=0.17%,胀缩总率平均值e ps=3.37%;粘土③其浓限平均值W=38.6%, e ps50的平均值=0.05%, e ps的平均值为4.17% ; 粉质粘土④V\=31.2%, e p50=0.08%, e ps= 2.48%。

按《广西膨胀上地区工业与民用建筑勘察、设计、施工与维护条例(试行)》表6 判别,粘土②、③为中等的胀缩性土;粉质粘土④为弱的胀缩性土。

按简单场地判属V 级膨胀土地基。

(五)场地土施工阶段的稳定边坡系数根据甲方口头提供雨、污水管的布设高程大约在69. 10〜70.85m 之间。

在开挖深度范围内的土层有:素填土①(厚0.40〜3.00m)、粘土②(厚0.70〜4.40m)、粘土③(厚1.40〜4.60m)、粉质粘土④(厚1.00 〜3.30m)、粉质粘土⑤(厚1.00〜2.90m)、粉质粘土⑥(厚0.40〜 2.80m ),各钻孔的土层厚度或深度不均。

现选择深度(或厚度)最大的钻孔,用北京理正《边坡稳定分析系统》进行开挖边坡的稳定系数计算,结果见表6.2。

表6.2七、施工方案选择根据雨、污水管工程设计铺设高程结合场地地质和环境地质情况,对开槽和顶管两种方法的有利与不利因素比较如下:l、开槽施工(1)有利因素:施工工具简单,进度快,工期短,可直接控制管道铺设方向,角度等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