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病历书写规范

合集下载

输血病历书写规范几点要求

输血病历书写规范几点要求

输血病历书写规范几点要求输血病历是血液学科医师必须完成的一项工作,其准确性、完整性和规范性十分重要,对病人的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输血病历书写的几点要求,以保证病历的规范性和可读性。

1. 标题输血病历首先应注明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和住院号。

在标题中应明确注明病人是否为输血前发热,是否因输血引起了副作用,以及病人接受输血治疗的时间和总数。

2. 病史输血病历中应记录病人的病史,包括病人的基本情况、相关疾病、手术历史、药物过敏史等。

这部分的内容对于预防输血反应非常重要。

医师应确保病人在接受输血治疗前进行适当的预防性药物治疗,可以减少输血反应的发生。

3. 输血记录每一次输血都应该记录,包括输血日期、时间、输血量、输血的成分、输液速率、开始和结束时的生命体征基线和输液后的生命体征变化等重要信息。

此外,输血前和输血后应对病人进行详细的身体检查,记录相关病征和反应。

对于存在输血副作用的病人,应及时记录治疗措施和病情变化。

4. 输血反应及处理输血病历中应详细记录输血反应、临床表现、处理和痊愈过程等情况。

如果发生输血反应,应及时记录加强守心观察,记录病情变化和处理措施。

在评估输血反应的严重性时,应根据病人受到的影响、治疗措施的紧急程度等多种因素进行评估和判断。

5. 输血意见对于需要长期输血的患者,血液学科医师应对长期输血的必要性进行综合评估,并就输血治疗方案、输血量、输血时间、输血成分、预防输血反应等问题提出专业性的建议和意见。

在此基础上,提供最佳的医疗服务,提高治疗效果和病人的生存质量。

输血病历的书写应准确、完整、规范,反应病人的实际情况,符合医学规范和法律法规的要求。

医生们应在积极治疗病人的同时关注病人的病情和身体状况,使得输血治疗能够收到最好的效果,提高病人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输血病历书写规范标准

输血病历书写规范标准

医生签字 再次输血记录
如:2013年11月11日 13:00
患者于今日13:30开始输注O型单采血小板,14:30输血完毕。输血过程顺利,患者无畏寒、发热、皮疹、瘙痒、恶心 等特殊不适,生命体征平稳,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已送输血科。即刻复查血常规后评价此次输血治疗效果。
医生签字
记录时间到几点几分
如:2013年11月11日 16:00输血治疗病程记录书写标准源自例质控项目输血前评 估
输血记 录
输血后 疗效评价
输血记 录
输血后 疗效评价
分值 4分 4分 4分 4分 4分
书写内容(案例)
记录时间到几点几分
如:2013年11月10日 9:00
患者现存在上消化道出血,贫血症状重,血液动力学不稳定,今日查血常规示:血红蛋白56g/L,红细胞压积19%,血 小板18×109/L。血色素低于60g/L,血小板低于20×109/L,有输血指征。为防止出血,纠正贫血,计划给予O型悬浮 红细胞2U,O型单采血小板1个治疗量。
医生签字
记录时间到几点几分 如:2013年11月11日 10:00
经治疗后,患者头晕乏力减轻,无明显心悸及气短,中度贫血貌。今日复查血常规示:血红蛋白86g/L,红细胞压积 28%,血小板24×109/L。从以上检测结果分析,昨日输血后,血红蛋白与血小板均有所上升,可确认为输血有效。考 虑患者为恶性血液病患者,目前正在化疗期间,血小板计数还是明显偏低,患者随时有大出血,甚至危及生命的可 能,为防止出血,今日继续给予O型单采血小板1个治疗量。
医生签字
记录时间到几点几分 如:2013年11月10日13:00
患者于今日11:30在医护人员核对无误后开始输注O型悬浮红细胞2U,于13:00输血完毕。紧接着输注1个治疗量的O型 单采血小板,于14:00输注完毕。输血过程顺利,患者无畏寒、发热、皮疹、瘙痒、恶心等特殊不适,生命体征平 稳,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已送输血科。明日复查血常规后评价此次输血治疗效果。

输血病历书写规范

输血病历书写规范

输血病历书写规范输血病历书写规范病程记录应当包含输血记录,其中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1 有专门的输血记录。

1.2 输血记录包含的内容:1.2.1 必须有输血前的检测和原因评估,包括悬浮红细胞、血浆、血小板、冷沉淀等。

掌握各种血液成分输血的适应症:对于红细胞,当血红蛋白在70~100g/L之间时,必须评估患者的贫血程度、心肺代偿功能、代谢率增高情况、或者是否有缺氧症状,如胸痛、疲劳、气短、体位性低血压、心动过速或充血性心衰、乳酸水平增高和年龄等因素。

当血红蛋白>100g/L时,应当评估危重患者、老年患者、心血管手术患者、消化道活动性出血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和创伤性脑损伤等情况。

当血小板计数在50~100×10/L之间时,应当评估是否有自发性出血或伤口渗血等情况。

当术中出现不可控渗血时,应当确定血小板功能低下,MA<45mm,输血小板不受上述限制。

当新鲜冰冻血浆:PT 18或APTT 56>正常1.5倍,创面弥漫性渗血,伴有出血表现、凝血因子功能低下、纤维蛋白原功能低下、急性大出血输入大量库存血,INR。

1.5、TEGR。

12等情况时,应当评估。

当冷沉淀输注时,存在严重伤口渗血且纤维蛋白原浓度<0.8~1.0g/L,或存在严重伤口渗血且已大量输血,无法及时测定纤维蛋白原浓度。

1.2.2 输血记录必须包括输入血型、血液品种、输血量、输血起止时间(要求精确到分钟,与输血护理实施记录相吻合)、输血过程是否顺利及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有应注明何种症状及处置方法并记录于病历)。

1.2.3 必须有输血后的检测并疗效评价(输血疗效分析)。

1.2.3.1 单次输血后24小时检测指标。

例如,2016年6月13日18:21进行输血病程记录如下:术前患者贫血,患者术中出血较多,术中血常规检查示:1.2.3.2 多次输血每次输血后24小时检测指标。

2016年8月20日23:30,912患者首次接受输血治疗。

输血病历书写规范几点要求

输血病历书写规范几点要求

输血病历书写规范几点要求各科室:为进一步规范输血病历病程记录,参考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及相关资料,制定了以下几点要求,希望能提高临床输血病程记录水平.1、入院记录既往史中如既往有输血史,应说明.病程记录中应有专门的输血记录,不能与其他日常记录掺杂在一起. 病案首页有输血应记录血型.2、输血记录包含内容:输血原因掌握各种血液成分输血的适应症、输入血型、血液品种如“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不能简单的写为“红细胞”,应与发放的输血单上的血制品名称一致、输血量、输血起止时间要求精确到分钟,与护理输血实施记录吻合、输血过程是否顺利及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有应注明何种症状及处置方法并记录于病历.3、必须有输血后检查分析输血疗效分析4、术前备血者,应在术前小结中详细描述输血原因输血适应症和实验室检测指标、品种、用量等.5、术中用血者,不需要另写输血记录,而是在手术记录、术后首次病程记录、麻醉记录中详细描述血型、失血量、输血品种、输血量、有无输血反应、三者描述的失血量和输血量应一致等情况.6、必须有输血治疗同意书1)书写工整有时“阴性”与“阳性”无法区分、规范如:不能用+-代替阳性、阴性.输血前检查结果未回可填“已送检,结果未回报”.2)输血前向患者及其近亲属告知输血的目的和风险,病员或家属签名并注明与患者的关系.3)签名时间应精确的分钟,由患方填写.5、临床输血申请单1)书写工整、规范.2)必须填写血型急查应注明急3)必须有主治以上医师审核签字这是输血规范所要求的6、输血前检查1)输血前检查的意义.2)输血前检查标本采集时间必须在输血治疗前.3)病员拒做输血前检查应在输血治疗同意书签字拒查并保存于病历.7、输血记录单1.书写工整规范,有配血者及审核者签字.2.必须有取血人签名.3.输血执行人双签字,与护理实施记录输血执行人及查对者吻合.护士单人值班输血前应与值班医生共同进行核对,输血记录单上核对者应有值班护士与值班医生双签名.4.血袋条码粘贴于记录单上现多是血库直接打印在输血记录单上.8、输血不良反应反馈单1)书写工整、规范:输血开始时间、输血结束时间、输血操作者签名,临床诊断、医师签名.2)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有应注明不良反应类型.3)输血史、孕产史认真填写.输血病历检查重点、质控要点病案首页、病程记录中血型、既往史输血的描述、输血适应症、输血前评估和输血后评估;输血知情同意书、医生输血申请、申请审核制度与用血分级管理制度执行;病历24小时内完成;输血过程的观察,及早识别可能存在的输血不良反应症状,严格控制输血严重危害,血液输注的时效性,大量用血报批以及紧急用血后上报审批等.一.病案首页中规定:完整、正确、规范填写首页中ABO 血型、RhD血型、血液制品种类、用量等信息.二.病程记录:1.入院记录既往史中有关于输血史的描述.应说明输血次数、血型、最后一次输血时间、品种、有无输血反应.2.病程记录中要有明确的输血适应症即输血前评估,应有实验室检测指标和患者体征描述,血型、血液制品种类、数量,输血过程有无反应,输血反应处置措施,输血过程中至少观察二次,并有记录.要求当天记录.病程记录中血液制品种类的描述必须与输血科发放给临床科室的血液制品名称一致,3.输血后24小时内完成输血效果评价记录,如实验室检测指标改变、体征变化、有无继续输血的必要等.4.术前备血者,应在术前小结中详细描述输血原因输血适应症和实验室检测指标、品种、用量等.5.术中用血者,不需要另写输血记录,而是在手术记录、术后首次病程记录、麻醉记录中详细描述血型、失血量、输血品种、输血量、有无输血反应、三者描述的失血量和输血量应一致等情况.三、大量用血报批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1.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少于8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2.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在800毫升至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经上级医师审核,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3.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达到或超过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报医务科批准,方可备血.另:临床单例患者用全血或红细胞超过10U履行报批手续,紧急用血必须履行补办报批手续.★具体用血适应症请参看“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所附“用血指南”,其中,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目前全国各个医院均存在血浆滥用的现象.血浆的临床适应症非常窄,只适用于凝血功能异常,纠正凝血功能障碍的情况.因此,临床医生在申请血浆时,应根据不同的病情加以区分,例如:VIII因子缺乏患者、紧急对抗华法令的抗凝血作用等时应特别标明需要FFP 新鲜冰冻血浆,这点也应引起血库的重视.但是,由于目前人血白蛋白价格昂贵,经常缺货等原因,导致临床医生往往用血浆来纠正低蛋白血症,这是违反血浆应用适应症的.还应特别强调的是:输注血浆前,必须查凝血功能,如凝血功能异常,就是最好的输注血浆适应症.四、常见问题1、用血科室对去白红细胞和血小板临床输血适应症多数能掌握.但对血浆应用的适应症把握仍有欠缺,可能存在申请血浆前未有凝血指标检测的情况,希望临床科室规范、合理应用血浆.存在血液分析报告时间晚于血液输注时间的问题,请临床科室重视.2、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仍有空项现象,尤其是输血前检查指标普遍不填.3、普遍存在血液制品名称与实际使用的血制品名称不相符的情况.4、输血病历输血不及时,要求当天完成.病程记录大多未按要求记录血型.5、出血输血反应,未及时填报输血反应反馈表.大量用血未及时填报上报审批表.6、输血后无评估.包括指标检测及体征.应记录在病程中.7、住院期间已输血,但病案首页血型不填或填写错误.。

输血病历书写规范制度

输血病历书写规范制度

输血病历书写规范制度输血病历书写规范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内容,治疗病程记录完整详输血病历书写规范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内容,治疗病程记录完整详细、输血文书完整规范:细、输血文书完整规范:1、 病程记录程记录1)病程记录完整详细,至少包括输血原因,输注成分、血型和数量,输注过程观察情况,有无输血不良反应等内容,不同输血方式的选择与记录;输血治疗后病程记录有输血效果评价的描述。

与记录;输血治疗后病程记录有输血效果评价的描述。

2)术中输血科在术后病程记录中反映,内容必须完整,其手术记录、麻醉记录、护理记录、术后记录中出血与输血量要完整一致,输血量与发血量一致。

手术中用血,原则上不得带回病房输注。

与发血量一致。

手术中用血,原则上不得带回病房输注。

3)护理记录需要监测输血全过程的信息()护理记录需要监测输血全过程的信息(3030分钟一次),及时发现输血不良反应及时处理。

输血不良反应及时处理。

4) 输血的时间限制:全血或红细胞要求在离开2~6℃的贮存温度后30分钟内开始输注,分钟内开始输注,22单位红细胞要求4小时内输注完毕小时内输注完毕((如室温温度过高,则应适当缩短时间温度过高,则应适当缩短时间)),4小时内未输注完毕应废弃;浓缩血小板收到后尽快输注,要求以患者可以耐受的较快速度输入,要求以患者可以耐受的较快速度输入,每袋每袋血小板应在20分钟内输注完毕;新鲜冰冻血浆及冷沉淀融化后应尽快输注,要求以患者可以耐受的较快速度输入(一般输注速度2ml/min 2ml/min,最快不超过,最快不超过10ml/min 10ml/min),对成年患者来说,),对成年患者来说,),对成年患者来说,200ml 200ml 新鲜冰冻血浆至少应在100分钟内输完,一个单位的冷沉淀应在10分钟内输完。

如一位患者需输多袋血液可按临床实际输血量领取,如一位患者需输多袋血液可按临床实际输血量领取,多余血液多余血液存放在输血科冰箱内,由护士分次取用。

输血病历书写规范

输血病历书写规范

输血病历书写规范1.输血原则1.1风险最小化原则1.1.1病员风险:1.1.1.1输血不良反应:非溶血性发热反应、过敏反应、溶血反应。

大量输血后的反应及并发症:大量输血使循环负荷过重,可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肺水肿;大量库存血的输入,大量枸橼酸盐进入体内,导致钙离子缺乏,可因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激活导致纤维蛋白原减低致出血倾向。

1.1.1.2传播血源性疾病:乙肝、丙肝、HIV、梅毒、巨细胞病毒、EB病毒,疱疹病毒及微小DNA病毒等。

1.1.1.3输入异体白细胞与血浆成分致免疫功能低下,致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介导T细胞失活、CD4+T细胞减少、白介素-2减少、转化生长因子增多等途径引发免疫耐受1.1.2医务人员风险:输血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任何问题都有可能存在潜在的医疗风险,做好输血工作的同时也要记录好。

输血病历规范化书写很重要。

1.2资源节约原则1.2.1血液资源紧张,甚至“血荒”1.2.2尊重献血人员献血的初衷是治病救人,对血液资源的浪费是对献血员的不尊重。

1.3总原则:非不得已不输血原则。

2.病程记录2.1有专门的输血记录2.2输血记录包含的内容:2.2.1输血原因分析:悬浮红细胞、血浆、血小板、冷沉淀等(掌握各血液成分输血适应症)2.2.2输入血型、血液品种、输血量、输血起止时间(要求精确到分钟,与输血护理实施记录相吻合)、输血过程是否顺利及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有应注明何种症状及处置方法并记录于病历)2.2必须有输血后的检查分析(输血疗效分析)3.输血治疗同意书3.1书写工整(阴性阳性要区分)、规范(如:不能用+-代替阴、阳性),输血前检查结果未回可填“备查”,入病历前必须填上结果。

3.2病员或家属签名并注明与患者关系。

3.3签名时间应精确到分钟,由患方填写。

3.4谈话时间与签名时间必须要有时间差。

4.临床输血申请单4.1书写工整、规范4.2必须填写血型(急查应注明“急”)。

4.3必须有主治以上医师审核签字(输血规范要求)4.4必须有标本采集人签字(出现问题能对标本溯源)。

输血技术规范及输血病历记录规范

输血技术规范及输血病历记录规范

输血技术规范临床医师和输血医技人员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正确应用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结合相关条例,将输血过程中一些规范操作给大家作一强调。

一、输血申请:1、申请输血应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输血科(血库)备血。

2、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

《输血治疗同意书》入病历。

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3 术前自身贮血由输血科(血库)负责采血和贮血,经治医师负责输血过程的医疗监护。

手术室的自身输血包括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术野自身血回输及术中控制性低血压等医疗技术由麻醉科医师负责实施。

4、亲友互助献血由经治医师等对患者家属进行动员,在输血科(血库)填写登记表,到血站或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采血点(室)无偿献血,由血站进行血液的初、复检,并负责调配合格血液。

5、患者治疗性血液成分去除、血浆置换等,由经治医师申请,输血科(血库)或有关科室参加制订治疗方案并负责实施,由输血科(血库)和经治医师负责患者治疗过程的监护。

6、对于Rh(D)阴性和其他稀有血型患者,应采用自身输血、同型输血或配合型输血。

7、新生儿溶血病如需要换血疗法的,由经治医师申请,经主治医师核准,并经患儿家属或监护人签字同意,由血站和医院输血科(血库)提供适合的血液,换血由经治医师和输血科(血库)人员共同实施。

二、受血者血样采集与送检1、确定输血后,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门诊、床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

2、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受血者血样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血库),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三、交叉配血1、受血者配血试验的血标本必须是输血前3天之内的。

输血治疗病程记录规范

输血治疗病程记录规范

输血治疗病程记录规范(一)输血治疗同意书。

1.输血治疗同意书中各项内容应如实填写完整。

2.输血治疗同意书签署前已检测血常规、血型、肝功能、乙肝两对半、输血套餐,并且接收到检测结果者,应将结果填写于同意书中相应项目栏,其中乙肝两对半、输血套餐须以“阳性”或“阴性”结果形式记录。

3.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时,对曾输过血的患者,应在输血同意书上注明ABO 血型和Rh 血型,已抽取输血前相关检测项目,但结果未出者,在同意书上注明“结果待回报”并在结果出来后及时补填,且注明补填时间及签名,同时在病程记录中说明。

4.输血治疗同意书应有输血成分的选择、不同输血方式的选择与记录(自身输血或异体输血)、可明确同意输血的次数。

5.输血治疗同意书须取得患者或委托人知情同意并签名,因特殊情况需紧急输血,不能取得患方意见的上报医务科或行政总值批准后实施。

6.输血治疗同意书应附在病历中,不得丢失。

(二)用血申请书。

1.用血申请书中各项内容应如实填写完整、规范。

2.用血申请书应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由主治或以上医师核准签字,如为800 毫升以上用血需科主任核准签字。

(三)病历中输血相关记录。

1.输血记录应在病程记录中单独书写,内容应包括输血前评估、输血指征、不同输血方式的选择(自身输血或异体输血)、输注成分、输血量、血型、输注过程观察情况、有无不良反应等记录。

2.麻醉记录、手术记录、手术护理记录、术后首次病程记录中应有出血量、输血量记录且出入血量记录应一致。

3.如发生输血反应,应将反应及处理过程记录于病程中,并同时填写《输血不良反应记录表》回报输血科。

4.输血后评价记录应在病程记录中单独书写,输血后评价记录应包括患者症状是否改善、输血后是否达到输血效果(检测相应指标),评估是否需要继续输血。

5.输血记录单应及时粘贴于病历中不得丢失。

(三)存档输血病历相关质控规定。

各临床科室质控小组应对出院输血病历中以下内容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交病案室存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血病历书写规范
1.病程记录
1.1有专门的输血记录
1.2输血记录包含的内容:
1.2.1必须有输血前检测并原因评估:悬浮红细胞、血浆、血小板、冷沉淀等
掌握各血液成分输血适应症:
①如红细胞,血红蛋白在70~100g/L 之间,必须有患者的贫血程度、心肺代偿功能、有无代谢率增高、或有缺氧症状:胸痛、疲劳、气短,体位性低血压、心动过速或充血性心衰,乳酸水平增高及年龄等因素的评价。

②血红蛋白>100g/L,危重患者、老年患者、心血管手术患者、消化道活动性出血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创伤性脑损伤的评估等。

③如血小板计数在50~100×109/L之间,应有是否有自发性出血或伤口渗血等评估。

④如术中出现不可控渗血,确定血小板功能低下,MA <45mm,输血小板不受上述限制。

⑤如新鲜冰冻血浆:PT18或APTT56>正常1.5倍,创面弥漫性渗血,伴有出血表现、凝血因子功能低下、纤维蛋白原功能低下、急性大出血输入大量库存血,INR >1.5、TEGR >12等评估。

⑥冷沉淀输注,存在严重伤口渗血且纤维蛋白原浓度<0.8~1.0g/L;存在严重伤口渗血且已大量输血,无法及时测定纤维蛋白原浓度。

)。

1.2.2输入血型、血液品种、输血量、输血起止时间(要求精确到分钟,与输血护理实施记录相吻合)、输血过程是否顺利及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有应注明何种症状及处置方法并记录于病历)
1.2.3必须有输血后的检测并疗效评价(输血疗效分析)
1.2.3.1单次输血后24小时检测指标
2016年6月13日18:21输血病程
术前患者贫血,患者术中出血较多,术中血常规检查示:HB:69.9g/L,红细胞压积:25.2%,红细胞:2.42×1012/L.提示贫血。

根据上述情况,故准备输A型Rh阳性红细胞悬液4U,血浆400ml。

患者于术中2011-06-13.11:40开始输血,输血开始15分钟无不适,输血过程中无不适,继续输注血液,术中输血未完毕,带回病房继续输血。

2011-06-13.16:30输血完毕。

输血结束后血压BP:142/85mmHg,心率122次/分,呼吸20次/分,输血后血压平稳。

次日复查血常规,血红蛋白:73.5g/L,红细胞压积:26.9%,红细胞:2.65×1012 /L,输血效果良好。

1.2.3.2 多次输血每次输血后24小时检测指标
①2016年8月20日23:30首次输血病程
患者今日查血常规:白细胞 1.22×109/L,红细胞2.04×1012/L,血红蛋白66g/L,红细胞压积0.192,血小板14×109/L。

血色素低于70g/L,血小板低于20×109/L。

患者为恶性血液病患者,目前正在化疗期间,为防止出血,纠正贫血,今日给予O 型悬浮红细胞2U及O 型单采血小板1U 静点。

于今日19:00 开始输血治疗,于今日23:30 输完上述血液成分。

输血过程顺利,患者无寒战、皮疹、恶心等特殊不适。

明日复查血常规后评价此次输血结果。

②2016 年8月21日18:30再次输血病程
患者今日查血常规:白细胞 1.21×109/L,红细胞2.43×1012/L,血红蛋白75g/L,红细胞压积0.216,血小板24×109/L。

从以上检测结果分析,昨日输注血后,血红蛋白与血小板计数均有所上升,可确认为输注血液有效。

考虑患者为恶性血液病患者,目前正在化疗期间,血小板计数还是明显偏低,避免(预防)患者随时有大出血,甚至危及生命的可能,为防止出血,今日继续给予O 型单采血小板1U 静点。

于今日17 点开始输血,今日18:30 输完血小板。

输血过程顺利,患者无寒战、皮疹、恶心等特殊不适。

明日复查血常规后评价此次输血结果。

③ 2016 年8月23日15:30再次输血病程
今日查血常规:白细胞 4.2×109/L,红细胞2.88×1012/L,血红蛋白80g/L,红细胞压积0.264,血小板31×109/L。

从以上检测结果分析,上次输注血后,血红蛋白与血小板计数均有所上升,可确认为输注血液有效。

考虑患者为恶性血液病患者,目前正在化疗期间,血小板计数还是明显偏低,避免(预防)患者随时有大出血,甚至危及生命的可能,今日继续给予O 型单采血小板1U 静点。

于今日17 点开始输血,今日18:30 输完血小板。

输血过程顺利,患者无寒战、皮疹、恶心等特殊不适。

明日复查血常规后评价此次输血结果。

④……
2.输血治疗同意书
2.1书写工整(阴性阳性要区分)、规范(如:不能用+-代替阴、阳性),输血前检查结果未回可填“输血前检查已抽,结果待回报”,入病历前必须填上结果。

2.2病员或家属签名并注明与患者关系。

签名时间应精确到分钟。

3.临床输血申请单
3.1书写工整、规范。

3.2必须填写血型(急查应注明“急”)。

输血史、孕产史认真填写。

3.3必须由主治以上医师申请(输血规范要求)
3.4必须有标本采集人签字,并标本采集时间应精确到分钟(出现问题能对标本溯源)。

3.4配血标本条码粘贴于申请单上。

4.输血前检查
4.1输血前检查的意义:排除因输血可能传播的疾病,如乙肝、丙肝、HIV、梅毒等。

4.2输血前检查标本采集时间必须在输血治疗前。

4.3病员拒做输血前检查;应在特殊检查治疗同意书签字据查并保存于病历。

5.输血记录单
5.1书写工整、规范,必须有配血者、发血者及审核者签名。

5.2必须有取血人签名。

5.3输血执行人双签字,与护理实施记录输血执行人及查对者吻合。

5.4血袋条码粘贴于记录单上。

6.输血实施护理记录
6.1输入血型、血袋号、输血量记录。

6.2输血起止时间精确到分钟,与病程记录吻合。

6.3输血执行人、查对者双签字。

6.4输血前病人生命体征记录:体温、血压、呼吸、心率等。

6.5输血前15分钟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慢速输入(成人常为15滴/分,儿童逐减)。

6.6输血完毕对病员生命体征记录。

6.7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有应注明并注明处置方式。

7.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
7.1书写工整、规范:病人姓名、性别、输血血型、输血品种、血量等。

7.2输红悬、血小板、冷沉淀等用“U”为单位。

7.3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有不良反应,在“有”处√,再填写一份“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并采集一份输血后标本,送输血科调查;如无不良反应,在“无”处√,并签字。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