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主题活动:新年里的开心事
幼儿园开展“新年里的开心事”创意主题活动方案教案策划

幼儿园开展“新年里的开心事”创意主题活动方案教案策划一、活动主题:新年里的开心事二、活动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新年的传统习俗和文化,培养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 通过创意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增进幼儿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4. 提高幼儿的审美观念,培养他们的艺术素养。
三、活动对象:幼儿园中班、大班四、活动时间:2024年1月1日-2024年1月7日五、活动地点:幼儿园教室、户外活动场地教案内容:一、活动主题:新年里的开心事二、活动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新年的传统习俗和文化,培养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 通过创意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增进幼儿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4. 提高幼儿的审美观念,培养他们的艺术素养。
三、活动对象:幼儿园中班、大班四、活动时间:2024年1月1日-2024年1月7日五、活动地点:幼儿园教室、户外活动场地六、活动内容:1. 第一阶段:新年知识讲解(1月1日)1.1 教师向幼儿介绍新年的来历、传统习俗和美食。
1.2 组织幼儿观看新年相关视频,加深他们对新年的认识。
2. 第二阶段:创意手工制作(1月2日-1月4日)2.1 教师指导幼儿制作新年装饰品,如灯笼、对联、剪纸等。
2.2 组织幼儿互相展示作品,培养他们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3. 第三阶段:新年音乐会(1月5日)3.1 教师组织幼儿学习新年歌曲,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
3.2 邀请家长参加新年音乐会,增进家园联系。
4. 第四阶段:新年美食分享(1月6日)4.1 教师指导幼儿制作新年美食,如饺子、年糕等。
4.2 组织幼儿互相分享美食,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5. 第五阶段:新年运动会(1月7日)5.1 教师组织幼儿参加新年主题运动会,培养他们的运动兴趣。
5.2 设置亲子项目,增进亲子关系。
六、活动准备:1. 教具:新年相关视频、图片、手工材料、音乐器材等。
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设计新年里的开心事

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设计新年里的开心事
【导语】教案是幼儿教学预备中的重要一环,幼儿园的教学过程是幼儿在老师、小伙伴、教材互动中得以主动进展的过程,因此教案预备十分重要。
鉴于小小孩的同意力和明白得力,幼儿教案多以趣味性、互动性、引导性为主,因此为了关心老师们更好的预备教案,幼教网整理汇总里一些常用活动教案示例,期望对大伙儿有所关心,仅供参考。
下面分享关于新年里的快乐事的教案设计。
主题的由来:
引导幼儿回忆新年里发生的快乐事,进一步感知我们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喧闹与欢乐。
教案设计:
幼儿园小班主题活动教案:新年里的快乐事
小班主题教案:新年里的快乐事
小班主题教案:新年里的快乐事。
小班主题教案:新年里的开心事

小班主题教案:新年里的开心事一、教学目标1.了解新年的来历和重要性。
2.学习和运用表达“有趣、好玩、开心、愉快”等情感词汇的能力。
3.通过寻找和分享新年开心事的形式训练孩子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新年的来历及其重要性–通过故事、图片等方式讲解新年的由来和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
2.学习有关情感词汇–通过单词卡牌、歌曲等方式学习和运用表达“有趣、好玩、开心、愉快”等情感词汇。
3.寻找和分享新年开心事–结合孩子们的生活经历和当前新年的主题,引导孩子们分组合作,寻找和记录新年里的开心事,并进行分享。
三、教学流程1. 介绍新年的来历和重要性教师先向整个班级介绍新年的基本知识,可以用图片、故事或者简单的演示来讲解新年的起源和为什么在中国有如此重要的地位。
针对班里小朋友的认知程度合理掌握讲解的深度和速度,让孩子明白新年为我们带来的欢乐和祝福。
2. 学习有关情感词汇引导孩子们在【听歌】的时候关注歌词。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记忆和运用情感词汇,教师可以设计如下活动:(1)单词卡牌教师将一张张英文单词及其相关图片打印成卡牌,让每个孩子分到一张;之后老师出示一张图片,孩子们读出对应的单词、汉语意思或者用语句来表达卡片所呈现出的情感。
(2)听歌词汇播放一首带有丰富情感词汇的歌曲,歌词由教师打印,给每个孩子分发一页,让孩子跟随歌曲的节奏和伴奏,欣赏和吟唱歌词。
3. 寻找和分享新年开心事(1)组成小组教师将班级平分成若干组,每组分配一名组长负责组织员工寻找过去或即将到来的新年开心事,并鼓励孩子们“创新、有趣、实用、有意义”。
(2)撰写新年感悟小组成员写下自己的新年感悟,组长将组员写下的感悟整理合并成一篇有序、通畅、流畅、符合题意的文章,给每组一定时间进行修改和完善。
(3)分享和讨论每位组长在班级的表扬台上发言,分享自己小组的汇总内容,组员在侧边进行观听和讨论,共同感受新年的氛围和意义。
四、教学评估1.通过故事、图片等方式判断是否能准确地理解新年的来历和重要性。
年幼儿园小班社会课教案《春节里的开心事》

年幼儿园小班社会课教案《春节里的开心事》一、教学背景和教学目标教学背景《春节里的开心事》是一堂关于春节的社会课教学内容,旨在通过教学,让年幼的小班幼儿了解春节的由来和风俗习惯,培养幼儿热爱传统文化的意识,增进他们的民族认同感。
教学目标1.了解春节的由来及相关的传统习俗;2.能够简单描述和表达自己对春节的认识和喜爱;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4.通过课堂活动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和感性体验。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教学内容1.春节的由来:介绍春节的起源和意义,引发幼儿对春节的兴趣;2.春节的习俗:引导幼儿了解春节的传统习俗,如贴春联、吃年夜饭等;3.春节的快乐:让幼儿分享自己在春节里的快乐事,促进情感交流。
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教师播放有关春节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幼儿谈论自己对春节的认识和喜爱。
第二步:讲解教师简要介绍春节的由来和一些传统习俗,引导幼儿参与讨论。
第三步:活动设计1.分组活动:让幼儿分组合作贴春联,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2.小品表演: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小品表演,展示与春节相关的习俗和活动。
第四步:总结教师引导幼儿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让幼儿表达自己对春节的喜爱和期待。
三、教学评价和延伸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幼儿参与活动的表现、听取幼儿的发言等方式进行评价,了解幼儿对春节的认识和情感体验。
教学延伸1.家庭作业:鼓励幼儿回家与家人交流关于春节的知识和活动。
2.实地体验:组织幼儿参观当地的春节庙会或文化活动,深化对春节的了解。
四、教学反思与改进本节社会课教学着重培养幼儿的文化意识和交往能力,但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幼儿的个性发展,以满足不同幼儿的学习需求。
通过及时的反思和调整教学策略,不断完善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是本节社会课教案《春节里的开心事》的设计,通过这样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希望能够引发幼儿对春节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小班社会课教案《春节里的开心事》

小班社会课教案《春节里的开心事》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春节文化,如春联、年画、年夜饭等。
2.学习春节里的习俗和习惯,如贴春联、放鞭炮、赏花灯等。
3.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好奇心,以及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春节的由来和传统文化。
2.春节的习俗和习惯。
3.《春节里的开心事》绘本故事。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5分钟)向学生问候并介绍本次社会课学习的主题:春节。
引导学生回答下列问题:•春节是中国哪个节日?•你们在家里过年的时候通常会做些什么?•春节有哪些传统文化和习俗?2. 学习春节的由来和传统文化(20分钟)通过课件或其他教具,向学生介绍春节的由来和传统文化,如春联、年画、年夜饭等。
解释这些文化的含义与意义,同时引导学生就自己的文化认同体验和分享。
3. 学习春节的习俗和习惯(20分钟)通过图片或其他教具,向学生介绍春节的一些习俗和习惯,例如贴春联、放鞭炮、赏花灯等。
引导他们了解习俗的底蕴和文化质感。
4. 诵读春节诗歌和学习《春节里的开心事》绘本故事(30分钟)引导学生诵读《春节的祝福》及其他春节相关的诗歌。
让学生通过诗歌了解精神文化背景和具体内容。
接着,学习《春节里的开心事》绘本故事,并引导学生完整阅读、深度思考和共同分享。
同时,推动学生自主阅读和按照个人喜好选择合适的绘本图书。
5. 活动安排和评价(10分钟)安排学生涂画和制作春联、年画、红包、灯笼等图形作品,以及按照自己设计和发挥的方式创意表达春节的视觉和情感,加强学生创新和表现的机会,最后根据课堂表现、作品完成度等综合给出评价成绩。
四、教学反思1.通过对春节传统文化和习俗的探究,让学生了解中国的文化传统,增强文化自信和认同。
2.通过《春节里的开心事》绘本故事的阅读和诵读,让学生从阅读中获取因乐而学的体验和成就感,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3.推动学生通过自主信息检索、感性认知和实践体验,有效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钻研能力,提高社会课教育实效性。
《新年里的开心事》教案

《新年里的开心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新年的传统习俗和快乐事,培养幼儿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2. 通过观察、讨论、创作等方式,提高幼儿的审美意识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幼儿与人分享、合作的精神,增强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新年的传统习俗:贴春联、放鞭炮、吃团圆饭、拜年等。
2. 新年的快乐事:与家人团聚、收到红包、玩游戏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幼儿了解新年的传统习俗和快乐事,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和动手能力。
2. 难点:让幼儿能够与人分享、合作,增强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具:新年图片、春联、鞭炮图片、团圆饭图片、红包图片等。
2. 材料:彩纸、剪刀、胶水、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新年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新年里的开心事。
2. 讲解:教师讲解新年的传统习俗和快乐事,如贴春联、放鞭炮、吃团圆饭、拜年等。
3. 讨论: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对新年的印象和经历,鼓励幼儿讲述自己在新年里的开心事。
4. 创作:教师分发材料,引导幼儿动手制作新年作品,如剪春联、贴鞭炮、画团圆饭等。
5. 展示: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幼儿相互欣赏、交流。
6. 总结:教师总结本次活动,强调新年的快乐和团圆,鼓励幼儿在新年里做一个快乐、分享、合作的小朋友。
7. 作业:教师布置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人分享今天学到的关于新年的知识。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学内容,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孩子一起开展新年相关活动,如制作新年手工艺品、布置家庭新年氛围等。
2. 社区活动:教师组织幼儿参加社区新年庆祝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新年的快乐氛围,增强幼儿的社会实践能力。
七、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评价幼儿对新年的认识和理解。
2. 家长反馈:教师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如是否愿意分享新学的知识、参与家庭新年活动等。
幼儿园开展“新年里的开心事”创意主题活动方案教案策划

幼儿园开展“新年里的开心事”创意主题活动方案教案策划一、活动主题:庆祝新年,分享开心事二、活动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新年的来历和习俗,感受新年的喜庆氛围。
2. 通过分享开心事,培养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
3. 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在创作中体验到快乐。
三、活动时间:2024年1月1日-1月5日(共5天)四、活动对象:幼儿园全体学生五、活动内容:1. 第一天的活动:新年故事分享。
让孩子们讲述自己了解的新年故事,或者和家长一起收集新年故事,并在班级分享。
2. 第二天的活动:新年手工制作。
让孩子们和家长一起制作新年手工制品,如灯笼、对联等,并在班级展示。
3. 第三天的活动:新年美食分享。
让孩子们尝试不同的新年美食,并分享自己喜欢的美食和原因。
4. 第四天的活动:新年歌曲学唱。
教孩子们学习一首新年歌曲,并在班级演唱。
5. 第五天的活动:新年表演展示。
让孩子们自由组队,进行新年主题的表演,如舞蹈、小品等。
六、活动准备:1. 准备新年相关的故事书籍、手工材料、美食样品和音乐播放设备。
2. 每个班级准备一个展示区域,用于展示孩子们的作品。
3. 准备评委表格,用于评选优秀表演和优秀作品。
七、活动规则:1. 每个孩子都需要参与活动,无论是分享故事、制作手工还是表演。
2. 孩子们在分享故事时,要保持语言清晰、表达流畅。
3. 手工制作和表演要符合新年主题,展现开心事的元素。
4. 评委将根据参与度、创意和表现力等方面进行评分。
八、活动流程:1. 第一天:班级内分享新年故事,记录下孩子们的故事内容和表现。
2. 第二天:孩子们在班级内制作新年手工制品,完成后进行展示。
3. 第三天:班级内分享新年美食,孩子们介绍自己喜欢的美食。
4. 第四天:学习新年歌曲,孩子们在班级内演唱。
5. 第五天:孩子们进行新年主题的表演,其他班级观摩并评选优秀表演。
九、评价标准:1. 参与度:每个孩子都积极参与活动,没有缺席。
2. 创意:孩子们在手工制作和表演中展现出独特的创意和想象力。
幼儿园中班优秀社会教案《新年里的开心事》4篇

幼儿园中班优秀社会教案《新年里的开心事》幼儿园中班优秀社会教案《新年里的开心事》精选4篇(一)教案名称:新年里的开心事教案目标:1. 通过多种活动,使幼儿体验到新年的欢乐氛围,增强感受和享受新年的能力。
2. 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加深对团队活动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内容:1. 学习新年的相关知识,如新年的来历、习俗、吉祥物等。
2. 制作手工作品,如剪纸、灯笼等,用于装饰教室或礼品赠送。
3. 进行舞蹈、歌曲、诗歌等表演,展现幼儿的才艺和自信心。
4. 进行小组游戏,如传球、接力赛等,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5. 进行小班座谈活动,分享幼儿家庭过年的习俗和快乐经历。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观看相关图片和视频,介绍新年的相关知识和习俗,激发幼儿的兴趣。
2. 学习新年知识利用故事、歌曲等形式,向幼儿介绍新年来历、吉祥物、传统习俗等,引发幼儿共鸣。
3. 制作手工作品教师示范制作剪纸或灯笼,引导幼儿参与制作,展示作品,并用于装饰教室或赠送给亲朋好友。
4. 表演节目教师指导幼儿学习新年歌曲、舞蹈、诗歌等,进行小组或整体表演,展示幼儿的才艺和自信心。
5. 进行小组游戏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游戏,如传球、接力赛等小游戏,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6. 小班座谈活动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家庭过年的习俗和快乐经历,让幼儿感受到家庭团聚和温馨的气氛。
7. 总结回顾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学习的内容,通过问答形式巩固幼儿对新年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估其对新年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收集幼儿的手工作品和表演视频,评估幼儿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3. 对幼儿进行小组游戏的观察和记录,评估幼儿的合作能力和竞争意识。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2. 教师要关注每个幼儿的进步和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3. 教学结束后要及时总结回顾,记录幼儿的学习成果,为下一次教学提供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小班主题活动:新年里的开心事
设计意图:"春节"是我们中国既传统又盛大的节日,每个中国人都为此感到骄傲!小班的孩子第一次离开幼儿园,在家里过了一个快乐的"春节"。
回到幼儿园后见到老师和同伴,肯定有很多开心或难忘的事情要相互倾诉、交流。
根据孩子们返园后的实际表现及情感需要,我预设了此活动。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回忆新年里发生的开心事,进一步感知我们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热闹与快乐。
2、懂得现代生活的美好,热爱自己身边的人。
活动准备:
课件《新年里的开心事》;幼儿绘画材料(画笔、绘画纸、剪刀、浆糊等)。
活动过程:
1、欣赏课件《新年里的开心事》,引出主题。
重点提问:
师:过节开心吗?我们都在假期里过了一个愉快的春节!我们先来看看他们是怎样过节的?(幼儿观看课件,教师在旁边介绍)小结:我们中国盛大的传统节日"春节"可真热闹!家家户户团团圆圆一起吃年夜饭;放烟花、点爆竹;堆雪人、打雪仗;唱歌、跳舞;
走亲、访友……新年里的开心事真多!
2、讨论新年里的活动。
重点提问:
(1)、人们在过年的时候都喜欢做什么事情?
(2)、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人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3)、过年时,你最开心的一件事是什么?
小结:我们小朋友在新年里也有很多开心的事情,(如穿新衣、戴新貌、收红包、买玩具、吃好吃的、玩安全烟花等)。
开心的事情能让我们心情愉快,我们要把开心的事情用画笔记录下来,这样才不会忘记!
3、画画"新年里的开心事"。
(1)、幼儿看课件来作画。
(2)、师根据幼儿绘画情况进行适当指导。
4、"过新年"画展。
把幼儿作品放在"展览角"展示,供其他幼儿参观。
编辑:c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