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第二章滴定分析
分析化学——滴定分析1

分析化学——滴定分析1分析化学——滴定分析1滴定分析是一种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分析化学领域。
其中,酸碱滴定法是滴定分析中的一种常见方法,用于测定溶液中酸碱度的浓度。
酸碱滴定法的基本原理是,在滴定过程中,通过加入一溶液中碱(酸)溶液的滴加,来使酸碱反应完全进行,从而确定酸碱溶液的浓度。
这一过程中,通常需要使用作为指示剂的物质,其颜色会与溶液的酸碱度有关,以判定滴定终点。
滴定分析中,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酚酞、溴酚蓝、溴甲蓝等,它们的酸碱变色范围与所滴定的溶液的酸碱度变化范围对应。
例如,酚酞是一种经典的指示剂,它在酸性溶液中呈现红色,在碱性溶液中呈现黄色。
因此,当滴定溶液的酸度逐渐减小,接近中性的时候,加入的酚酞指示剂会由红色转变为黄色,这就表明滴定终点已经达到,即反应完全进行。
在进行酸碱滴定分析时,实验中通常需要采取以下步骤:1.准备滴定溶液:确定所需测定酸碱度的溶液体积和滴定液体积比例,准备好待测溶液和滴定液。
2.取定量的待测溶液进入烧杯中,添加适量的酸碱指示剂。
3.使用滴定管将滴定液加入待测溶液中,一滴一滴地滴加,同时轻轻摇动烧杯,以促使反应充分进行。
4.当颜色变化接近滴定终点的指示剂要求时,减缓滴定速度,进行逐滴滴定。
5.当颜色变化到达滴定终点时,滴定停止,记录滴加的滴定液体积。
6.重复实验,取平均值,计算溶液的酸碱浓度。
酸碱滴定法的关键在于确定滴定终点。
滴定终点的判断可以通过观察颜色变化、定性判断,或者使用仪器来测定。
例如,可以使用电位计来测定酸碱溶液的电位变化,从而确定滴定终点。
需要注意的是,在酸碱滴定分析中,滴定过程必须进行充分,并且滴定液的浓度和体积要仔细计算,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选择合适的酸碱指示剂也是非常重要的,它应与所测定的溶液酸碱度变化范围相匹配。
总之,酸碱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化学方法,用于测定溶液中的酸碱度浓度。
在实验中,需要准确控制滴定液的加入量和速度,确定滴定终点,并选择适合的酸碱指示剂,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分析化学滴定分析实验原理

物质的含量
量
滴定分析的关键术语与概念
01
滴定度
• 滴定度是指滴定剂与待测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每消耗
一定体积的滴定剂,待测物质的浓度变化量
• 滴定度是滴定分析中的重要参数,可以通过实验测定
02
终点
• 终点是指滴定过程中,滴定剂与待测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达到平衡的状态
• 终点可以通过观察滴定过程中的颜色变化、电导变化等
信号来确定
03
滴定误差
• 滴定误差是指滴定分析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的待测
物质含量测量误差
• 滴定误差主要包括试剂纯度、滴定管精度、滴定操作等
因素引起的误差
02
滴定分析实验的仪器与试剂
滴定分析实验所需的仪器
滴定管
⌛️
• 滴定管是用于滴定分析
的实验仪器,用于准确测
量滴定剂的体积
• 滴定管分为酸式滴定管
分析化学滴定分析实验原理
SMART CREATE
01
滴定分析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滴定分析的定义与分类
滴定分析是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 通过测量滴定过程中消耗的试剂体积来确定待测物质的含量
• 滴定分析是一种经典的化学分析方法,具有高精度和高准确度
滴定分析的分类
• 按滴定剂的类型分类:酸碱滴定、氧化还原滴定、沉淀滴定等
• 沉淀滴定分析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滴定剂和指示剂,以及准确判断滴定终点
实验步骤
• 准备沉淀滴定所需的试剂和仪器
• 进行空白实验,消除实验误差
• 将滴定剂滴加到待测物质中,同时记录滴定剂的体积和溶液的颜色变化
• 绘制滴定曲线,根据滴定曲线的形状和滴定度确定滴定终点
• 计算待测物质中沉淀成分的含量
分析化学-第二章--定量分析中的误差及数据处理

2021/3/10
1
一、分析测试的误差与偏差
误差和准确度 偏差和精密度 准确度和精密度的关系
2021/3/10
2
1.误差和准确度
准确度: 测定值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 准确度的高低用误差来衡量。
误差: 测定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值。 一般用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来表示。
2021/3/10
3
绝对误差(E):
测定值(X)与真实值(XT)之间的差值。 E = X ̶ XT
注意: 绝对误差不能反映误差在测定结果中所占比例。
2021/3/10
4
相对误差(RE):
绝对误差在真实值中所占的百分率。
(X ̶ XT) RE= XT
×100%
注意: 绝对误差相同时, 若被测定的量较大, 则相对误差较小, 测定的准确度较高。
总体平均值的范围。
2021/3/10
31
表2-1 t 值表
2021/3/10
32
Xt s
n
讨论: 1. 置信度不变时: 2. n 增加, t 变小,置信区间变小。 2. n不变时:
置信度增加,t 变大,置信区间变大。
2021/3/10
33
例:A→D, n减小,置信区间变大(p.13)
表2-2 几种样本的置信区间(95%)
0.22 3.18 0.14 12.71
置信区间
20.7±0.2 20.6±0.3 20.9±0.4 20.7±1.3
34
置信度越高,置信区间越大,估计区间包含 真值的可能性↑ 置信区间——反映估计的精密度 置信度——说明估计的把握程度
2021/3/10
35
(四)离群值的取舍
离群值:在一组平行测定中,常有个别数据与平均值 的差值较大。将这种明显偏离平均值的测定 值称为可疑值或离群值。
第二章 滴定分析法概述

应用条件:1)滴定反应速率慢 2)反应物是固体 3)没有合适的指示剂
例如:固体CaCO3的测定,可先加入一定量的
过量盐酸标准溶液,加热使试样完全溶解,冷 却以后,再用NaOH标准液返滴定剩余的HCl 量。 CaCO3+2HCl(过量) =CaCl2+CO2 +H2O
HCl(剩余) + NaOH = NaCl + H2O 又如:Al3+的测定
第一节 滴定反应的条件与滴定方式
一 、概述 二、 滴定反应的条件 三 、滴定方式
一、概述
1、基本概念
滴定分析法 a A + b B = cC+dD
待测组分 滴定剂 产物
滴定一定体积的待测溶液,直到 化学反应按计量关系作用完为止, 然后根据标准溶液的体积和浓度 计算待测物质的含量,这种靠滴 定的方法,来实现待测物含量的 分析,称为滴定分析法
a cBVB M A wA b 100% ms
四、 滴定度与物质的量浓度间的换算
TA B
A—待测物
单位:g/mL
a 3 c B M A 10 b
B—滴定剂
五、滴定分析计算举例:
例1 准确称取基准无水Na2CO3 0.1098g,溶于20~ 30mL 水中,采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标定HCl 溶液的浓 度,到达化学计量点时,用去HCl20.54mL,计算cHCl 为多少?( Na2CO3的摩尔质量为105.99 g.mol-1)
主要用于测定氧化、还原性物质,以及能 与氧化还原性物质发生反应的物质的含量。
沉淀滴定法:以沉淀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法
例: 用AgNO3标准溶液测定Cl-的含量
Ag+ + Cl- → AgCl ↓(白色) 常用的是银量法。主要用于测定卤素离
分析化学 滴定分析

实际变色范围 1-2pH单位
理论:pKa±1
pKHIn=3.4 pKHIn=9.1 pKHIn=5.0
甲基橙:pH = 3.1-4.4(红-黄) 酚酞: pH = 8-10(无-红)
甲基红:pH = 4.4 -6.2(红-黄)
变色范围越窄,越敏锐,越好!
指示剂选择:
变色范围部分或全部落在滴定突跃范围内。 原则 不宜过多 适量即可
[HAc ]〔Ac-〕 达平衡时实际存在的浓度
有关形式平衡浓度的总和
cHAC=[HAc ]+[Ac-] 滴定测得分析浓度
精确法
列出质子平衡方程 基于溶液平衡 列出有关[H+]浓度的方程式
近似法
或许很复杂 高次方程
合理忽略(误差5%以内,即20倍浓度) 进行简化!
质子条件式:得、失质子的物质量等衡 1.选择零水准;溶液中参与质子转移的物质; 2.以此为参照,分别列出得到质子后的产物和失去 质子后的产物. 3.列出等衡关系。 如:HAc: H2O, HAc
m 10 1.200g混合碱溶于水,用0.5000mol/LHCl滴定 VPP=30.00ml, V30=12.00ml。 ) 40 .01 0.5000 ( MO .00 12 .00
判断试样组成,计算百分含量。 1.200 10
% NaOH
30 .01
% Na 2 CO 3
Ka [H ]
指示剂的颜色完全由溶液中的[H+]来决定。
10 碱色 1 10 碱色略带酸色 1 Ka [ In ] 1 中间色 [ HIn ] [ H ] 1 10 酸色略带碱色 110 酸色
变 色 范 围
《分析化学》习题参考答案-滴定部分

第二章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1、指出下列各种误差是系统误差还是偶然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请区别方法误差、仪器和试剂误差或操作误差,并给出它们的减免方法。
答:①砝码受腐蚀: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更换砝码。
②天平的两臂不等长: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③容量瓶与移液管未经校准: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④在重量分析中,试样的非被测组分被共沉淀:系统误差(方法误差);修正方法,严格沉淀条件。
⑤试剂含被测组分:系统误差(试剂误差);做空白实验。
⑥试样在称量过程中吸潮:系统误差(操作误差);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⑦化学计量点不在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内:系统误差(方法误差);另选指示剂。
⑧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数字估计不准:偶然误差;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增加测定次数。
⑨在分光光度法测定中,波长指示器所示波长与实际波长不符: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⑩在HPLC测定中,待测组分峰与相邻杂质峰部分重叠系统误差(方法误差);改进分析方法6、两人测定同一标准试样,各得一组数据的偏差如下:① 求两组数据的平均偏差和标准偏差;② 为什么两组数据计算出的平均偏差相等,而标准偏差不等; ③ 哪组数据的精密度高? 解:①nd d d d d 321n++++=0.241=d 0.242=d12i -∑=n d s 0.281=s0.312=s②标准偏差能突出大偏差。
③第一组数据精密度高。
7、测定碳的相对原子质量所得数据:12.0080、12.0095、12.0099、12.0101、12.0102、12.0106、12.0111、12.0113、12.0118及12.0120。
求算:①平均值;②标准偏差;③平均值的标准偏差;④平均值在99%置信水平的置信限。
解:①12.0104i=∑=nx x ②0.00121)(2i =--∑=n x x s ③0.00038==ns s④0.00120.000383.25 25.3t 92-2 0.01±=⨯±==±±==时,,查表置信限=f nst ns tx u8、在用氯丁二烯氯化生产二氯丁二烯时,产品中总有少量的三氯丁二烯杂质存在。
分析化学第二章滴定分析法概述

cHClVHCl 2
mNa 2CO 3 M Na 2CO 3
cHCl = (2×0.1535)/(106.0×28.64×10-3)
= 0.1011 mol·L-1
B)返滴定(涉及两个反应方程式)
刚开始的例子
C)置换滴定(涉及到多个反应方程式) 例3.以 KIO3 为基准物标定 Na2S2O3溶液。称取 0.1500g KIO3与过量的 KI 作用,析出的碘用 Na2S2O3溶液滴定,用去24.00mL。求此Na2S2O3溶液 的浓度。 解: 1.KIO3与过量的 KI 反应析出I2 :
在上面的例子中,盐酸、氢氧化钠都被 配制成了标准溶液,是用碱回滴了过 量的盐酸,是滴定法的具体的运用, 而且是返滴定法(按照滴定方式分), 下面认识一下滴定分析方法及其分类
5
项目二 标准溶液盐酸的配制
任务一:认识滴定分析法(基本术语、 分类、要求) 任务二:标准溶液的配制 子任务一:玻璃器皿的认识及操作(实 验) 子任务二:标准溶液盐酸的配制(间接 法)
2
解: 测定反应为:
CaCO3 + 2 HCl CaCl2 + CO2 + H2O
NaOH + HCl
NaCl + H2O
nCaCO3
== (1/2)
nHCl
3
mCaCO3/MCaCO3 = (1/2)(cHClVHCl-cNaOHVNaOH)
wCaCO3
mCaCO3 ms
100%
=[(1/2)(cHClVHCl - cNaOHVNaOH)MCaCO3/mS] ×100% =[(1/2)(0.2084×50.00-0.2108×8.52)×103×100.1/0.5000]×100% = 86.32%
分析化学 第二章 滴定分析

Cr2O72- + 6I- +14H+ = 2Cr3+ + 3I2 + 7H2O I2 + 2S2O32- = 2I- + S4O62-
⑷ 间接滴定(indirection titration)
C K 2Cr2O7
1.471 1 0.02000mol L 3 294.2 250.0 10
注意结果有效 数字的保留
分析化学
通辽职业学院
m K 2Cr2O7 1 c( K 2 Cr2 O 7 ) 1 6 VK 2Cr2O7 M( K 2 Cr2 O 7 ) 6
1.471 0.1200mol / L 1 0.2500 294.2 6 1 答:此K2Cr2O7溶液的浓度为 cK Cr O 0.02000mol L
通辽职业学院
二、滴定分析法的分类
1. 按化学反应类型分类: (1)酸碱滴定法:
(method of acid-base titration)
以酸碱质子传递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 法,叫做酸碱滴定法。 如: H++OHH2O
分析化学
通辽职业学院
(2)配位滴定法(络合滴定法):
(method of complex titration)
注意学会一步列式计算
3
分析化学
通辽职业学院 例4
有0.1035mol· L-1NaOH标准溶液500.0mL,欲 使其浓度恰好为0.1000mol· L-1,问需加水多少 毫升?
同 一 物 质 溶 液 的 稀 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化学第二章滴定分析第二章滴定分析学习指南滴定分析是定量化学分析中重要的分析方法,它以简单、快速、准确的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常量分析中。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滴定分析方法的特点和分类;理解滴定分析的基本术语;掌握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和滴定的方式;掌握标准溶液的制备方法和配制标准溶液时对基准物的要求及有关规定;掌握分析化学中常用的法定计量单位;熟练掌握有关滴定分析的各种计算。
在学习过程中,若能复习无机化学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物质的量的概念及其有关计算对掌握本章重点内容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第一节概述【学习要点】理解滴定分析基本术语;了解滴定分析法分类;掌握滴定分析法对滴定反应的要求;掌握滴定分析中常用的四种滴定方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一、滴定分析的基本术语滴定分析(titrimetry)是将已知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滴加到被测物质的溶液中直至所加溶液物质的量按化学计量关系恰好反应完全,然后根据所加标准溶液的浓度和所消耗的体积,计算出被测物质含量的分析方法。
由于这种测定方法是以测量溶液体积为基础,故又称为容量分析。
在进行滴定分析过程中,我们将用标准物质标定或直接配制的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称为“标准滴定溶液”。
滴定时,将标准滴定溶液装在滴定管中[因而又常称为滴定剂(titrant)],通过滴定管逐滴加入到盛有一定量被测物溶液[称为被滴定剂(titrand)]的锥形瓶(或烧杯)中进行测定,这一操作过程称为“滴定”(titration)。
当加入的标准滴定溶液的量与被测物的量恰好符合化学反应式所表示的化学计量关系量时,称反应到达“化学计量点”(stoichiometric point,简称计量点,以sp表示)。
在化学计量点时,反应往往没有易被人察觉的外部特征,因此通常是加入某种试剂,利用该试剂的颜色突变来判断。
这种能改变颜色的试剂称为“指示剂”(indic ator)。
滴定时,指示剂改变颜色的那一点称为“滴定终点”(end point,简称终点,以ep表示)。
滴定终点往往与理论上的化学计量点不一致,它们之间存在有很小的差别,由此造成的误差称为“终点误差”(end point error)。
终点误差是滴定分析误差的主要来源之一,其大小决定于化学反应的完全程度和指示剂的选择。
另外也可以采用仪器分析法来确定终点。
为了准确测量溶液的体积和便于滴定,在实际操作中,滴定分析需要使用滴定管、移液管和容量瓶等容量仪器。
二、滴定分析法的分类滴定分析法以化学反应为基础,根据所利用的化学反应的不同,滴定分析一般可分为四大类:1.酸碱滴定法(acid-base titration method)它是以酸、碱之间质子传递反应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法。
可用于测定酸、碱和两性物质。
其基本反应为H++OH-=H2O2.配位滴定法(complexometry)它是以配位反应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法。
可用于对金属离子进行测定。
若采用EDTA作配位剂,其反应为---+=+)4(4n n MY Y M式中M n+表示金属离子,Y 4-表示EDTA 的阴离子。
3.氧化还原滴定法(oxidation reduction tiration)它是以氧化还原反应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法。
可用于对具有氧化还原性质的物质或某些不具有氧化还原性质的物质进行测定,如重铬酸钾法测定铁,其反应如下:Cr 2O 72-+6Fe 2++14H +=2 Cr 3++ 6Fe 3++7H 2O4.沉淀滴定法(precipitation titration )它是以沉淀生成反应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法。
可用于对Ag +、CN -、SCN -及类卤素等离子进行测定,如银量法,其反应如下:Ag ++Cl -= AgCl ↓三、滴定分析法对滴定反应的要求和滴定方式1.滴定分析法对滴定反应的要求滴定分析虽然能利用各种类型的反应,但不是所有反应都可以用于滴定分析。
适用于滴定分析的化学反应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反应要按一定的化学反应式进行,即反应应具有确定的化学计量关系,不发生副副反应。
(2)反应必须定量进行,通常要求反应完全程度≥99.9%。
(3)反应速度要快。
对于速度较慢的反应,可以通过加热、增加反应物浓度、加入催化剂等措施来加快。
(4)有适当的方法确定滴定的终点。
凡能满足上述要求的反应都可采用直接滴定法。
2.滴定方式在进行滴定分析时,滴定的方式主要有如下几种:(1)直接滴定法(direct titration) 凡能满足滴定分析要求的反应都可用标准滴定溶液直接滴定被测物质。
例如用NaOH 标准滴定溶液可直接滴定HAc 、HCl 、H 2SO 4等试样;用KMnO 4标准滴定溶液可直接滴定C 2O 42-等;用EDT A 标准滴定溶液可直接滴定 Ca 2+、Mg 2+、Zn 2+等;用AgNO 3标准滴定溶液可直接滴定Cl -等。
直接滴定法是最常用和最基本的滴定方式,简便、快速,引入的误差较少。
如果反应不能完全符合上述要求时,则可选择采用下述方式进行滴定。
(2)返滴定法(back-titration) 返滴定法(又称回滴法)是在待测试液中准确加入适当过量的标准溶液,待反应完全后,再用另一种标准溶液返滴剩余的第一种标准溶液,从而测定待测组分的含量。
这种滴定方式主要用于滴定反应速度较慢或反应物是固体,加入符合计量关系的标准滴定溶液后,反应常常不能立即完成的情况。
例如,Al 3+离子与EDTA (一种配位剂)溶液反应速度慢,不能直接滴定,可采用返滴定法。
即在一定的pH 条件下,于待测的Al 3+离子试液中加入过量的EDTA 溶液,加热促使反应完全。
然后再用另外的标准锌溶液返滴剩余的EDTA 溶液,从而计算出试样中铝的含量。
有时返滴定法也可用于没有合适指示剂的情况,如用AgNO 3标准溶液滴定Cl - ,缺乏合适指示剂。
此时,可加入一定量过量的AgNO 3标准溶液使Cl -沉淀完全,再用NH 4SCN 标准滴定溶液返滴过量的Ag +,以Fe 3+为指示剂,出现Fe(SCN)2+淡红色为终点。
(3)置换滴定法(replacement titration )置换滴定法是先加入适当的试剂与待测组分定量反应,生成另一种可滴定的物质,再利用标准溶液滴定反应产物,然后由滴定剂的消耗量,反应生成的物质与待测组分等物质的量的关系计算出待测组分的含量。
这种滴定方式主要用于因滴定反应没有定量关系或伴有副反应而无法直接滴定的测定。
例如,用K 2Cr 2O 7标定Na 2S 2O 3溶液的浓度时,就是以一定量的K 2Cr 2O 7在酸性溶液中与过量的KI 作用,析出相当量的I 2,以淀粉为指示剂,用Na 2S 2O 3溶液滴定析出的I 2,进而求得Na 2S 2O 3溶液的浓度。
(4)间接滴定法(indirect titeation ) 某些待测组分不能直接与滴定剂反应,但可通过其它的化学反应,间接测定其含量。
例如,溶液中Ca 2+几乎不发生氧化还原的反应,但利用它与C 2O 42-作用形成CaC 2O 4沉淀,过滤洗净后,加入H 2SO 4使其溶解,用KMnO 4标准滴定溶液滴定C 2O 42-,就可间接测定Ca 2+含量。
由于返滴定法、置换滴定法和间接滴定法的应用,大大扩展了滴定分析的应用范围。
滴定分析适用于常量组分的测定。
测定准确度较高,一般情况下,测定误差不大于0.1%,并具有操作简便、快速,所用仪器简单的优点。
思考题2-11.什么是滴定分析?2.什么是标准滴定溶液?3.什么叫化学计量点、滴定终点、终点误差?4.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有哪些要求?5.常用的滴定方式有哪几种?各在什么情况下采用?第二节基准物质和标准滴定溶液【学习要点】了解基准物质应具备的条件,掌握滴定分析中常用基准物质的名称和使用方法;掌握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及其适用条件;理解并掌握配制标准溶液的有关规定。
滴定分析中,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和用量是计算待测组分含量的主要依据,因此正确配制标准滴定溶液,准确地确定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以及对标准溶液进行妥善保存,对于提高滴定分析的准确度有重大意义。
一、基准物质(primary reagence material )可用于直接配制标准溶液或标定溶液浓度的物质称为基准物质①。
作为基准物质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组成恒定并与化学式相符。
若含结晶水,例如H 2C 2O 4·2H 2O 、Na 2B 4O 7·10H 2O 等,其结晶水的实际含量也应与化学式严格相符。
2.纯度足够高(达99.9%以上),杂质含量应低于分析方法允许的误差限。
3.性质稳定,不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CO2,不分解,不易被空气所氧化。
4.有较大的摩尔质量,以减少称量时相对误差。
5.试剂参加滴定反应时,应严格按反应式定量进行,没有副反应。
常用的基准物有KHC8H4O4(邻苯二甲酸氢钾)、H2C2O4·2H2O、Na2 CO3、K2Cr2O7、NaCl、CaCO3、金属锌等。
基准物在使用前必须以适宜方法进行干燥处理(常用的基准物的干燥条件请参阅配套实验教材)并妥善保存。
二、标准滴定溶液的配制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有直接法和标定法两种。
1.直接法准确称取一定量的基准物质,经溶解后,定量转移于一定体积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①稀释至刻度。
根据溶质的质量和容量瓶的体积,即可计算出该标准溶液的准确浓度。
2.标定法用来配制标准滴定溶液的物质大多数是不能满足基准物质条件的,如HCl、NaOH、KMnO4、I2、Na2S2O3等试剂,它们不适合用直接法配制成标准溶液,需要采用标定法(又称间接法)。
这种方法是:先大致配成所需浓度的溶液(所配溶液的浓度值应在所需浓度值的±5%范围以内)②,然后用基准物质或另一种标准溶液来确定它的准确浓度。
例如,欲配制0.1mol/LNaOH标准滴定溶液,先用NaOH饱和溶液稀释配制成浓度大约是0.1mol/L的稀溶液,然后称取一定量的基准试剂邻苯二甲酸氢钾进行标定,根据基准试剂的质量和待标定标准溶液的消耗体积计算该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
有时也可用另一种标准溶液标定,如NaOH标准滴定溶液可用已知准确浓度的HCl标准滴定溶液标定。
方法是移取一定体积的已知准确浓度的HCl标准滴定溶液,用待定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根据HCl标准溶液的浓度和体积以及待定的NaOH标准溶液消耗体积计算NaOH溶液的浓度。
这种方法准确度不及直接用基准物质标定的好。
实际工作中,为消除共存元素对滴定的影响,有时也选用与被分析试样组成相似的“标准试样”来标定标准溶液的浓度。
另外,有的基准试剂价格高,为降低分析成本也可采用纯度较低的试剂用标定法制备标准溶液。
思考题2-21.用于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的基准物质应符合什么条件?2.标定NaOH溶液时,草酸(H2C2O4·2H2O)和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都可以做基准物质,若c(NaOH)=0.05mol/L,选哪一种为基准物更好?若c(NaOH)=0.2mol/L呢?(从称量误差考虑)3.下列物质中哪些可以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哪些只能用标定法配制?H2SO4、KOH、KMnO4、K2Cr2O7、KIO4、Na2S2O3·5H2O4.若将H2C2O4·2H2O基准物长期放在有硅胶的干燥器中,用它标定NaOH溶液浓度时,结果是偏低还是偏高?第三节滴定分析的计算【学习要点】复习分析化学中常用的法定计量单位;熟练掌握物质的量(B n )、物质的摩尔质量(M B )、物质的质量(m B )、物质的量浓度(B c )和体积(V B )间的关系;掌握标准滴定溶液浓度表示方法;理解滴定剂与被滴定剂间的计量关系;熟练掌握确定物质基本单元的方法;掌握标准滴定溶液浓度计算和待测组分含量计算方法。